水污染生物监测方法及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生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生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生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水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积极探索各种治理方法。

而生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以其高效、可持续的特点备受瞩目。

本文将介绍生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几个主要应用方面。

一、生物在水体净化中的应用1. 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和植物等生物体降解有机物、吸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恢复和改善水体生态系统。

例如,利用特定的微生物菌群可以将废水中的氨氮、硝酸盐等有机物和无机物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气体。

同时,可以通过植物的吸收能力净化水体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例如采用植物种植带来吸附水中的污染物,如蕨类、芦苇等。

2. 水生植物的应用水生植物如浮萍、凤眼莲等可以吸收废水中的营养物质,防止藻类的大量繁殖和水体富营养化。

该方法简单、经济,并且效果显著。

二、生物在水污染预防中的应用1. 生态除草剂的使用传统的水体除草剂如杀虫剂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而生态除草剂则利用生物的竞争关系抑制水藻的生长。

例如,利用含有诱变菌的生物制剂可以通过控制水体中的水藻繁殖来达到除草的目的。

2. 养殖与种植管理合理的养殖和种植管理可以减少养殖和种植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和农药使用。

采用生物安全的措施,限制养殖密度,及时清除废弃物、淘汰病死鱼苗等,减少水体污染。

三、生物在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1. 生物指示剂的应用生物指示剂是通过监测水中特定生物物种的分布和数量,来判断水体中的污染程度。

例如,某些鱼类对重金属离子相对敏感,在水体中积累过多的重金属离子后,其体内会累积过高的重金属,因此可以用于重金属污染的监测。

2. 生物图谱技术生物图谱技术是通过研究不同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分布的变化,来了解水体质量状况的变化。

通过对水中微生物群落的测序和分析,可以获得水体中不同微生物的种类和丰度信息,进而判断水体的质量。

综上所述,生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重要的意义。

水体中的生物监测方法

水体中的生物监测方法

水体中的生物监测方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保护水资源,保障水质安全,成为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的重要任务。

而生物监测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水体的监测与评估。

本文将介绍水体中的生物监测方法及其应用。

一、背景介绍在水体中,生物是水质的重要指示物,其种类与数量直接反映了水环境的变化和污染程度。

生物监测即通过对水生生物进行观测和分析,获取相关水质信息的方法。

生物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快速地发现水环境中的问题,为水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生物监测方法分类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生物监测方法可分为水生生物监测和湿地生物监测两大类。

1. 水生生物监测方法水生生物监测主要通过监测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的群落结构、生态学指标和生物量等来评估水质。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1)鱼类监测:通过捕捞法、电击法或网箱法捕捉样本,并分析其种类、数量和生物学指标,如体长、体重、生长状况、生殖能力等。

(2)底栖动物监测:通过底栖动物的样本收集和分析,对其种类组成、丰度、生态指标等进行评估,如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生物指标。

(3)水生植物监测:通过对水生植物的调查,了解其种类组成、生态学指标和生物量等,如浮游植物、藻类和水生维管植物等。

2. 湿地生物监测方法湿地生物监测主要通过对湿地生物群落的研究,评估湿地健康状况和水质变化。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1)鸟类监测:通过观察记录湿地中的鸟类种类、数量和行为习性,评估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水质状况。

(2)昆虫监测:通过对湿地昆虫种类、数量和生态习性的研究,分析其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和水质的反映。

三、生物监测方法的应用生物监测方法在环境保护和水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生物监测,可以全面了解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预测水质问题。

其在以下方面具有广泛应用:1. 水质评估与监测生物监测方法可以通过对水生生物的分析,评估和监测水体的污染程度,提供水质保护策略和措施的依据。

水污染的指标生物法和污水生物系统法

水污染的指标生物法和污水生物系统法

水污染的指示生物法和污水生物系统法一,水污染的指示生物法。

根据对环境中有机污染或某种特定污染质敏感的或有较高耐量的生物种类的存在或缺失。

来指示其所在水体或河段内有机物(或某种特定污染物)的多少和分解程度,即指示生物法。

是最经典的生物学评价水质的方法。

选作指示种的生物,最好是那些寿命较长,比较固定生活于某处的生物,因它们在较长时期内能反映所在环境的综合影响。

一般静水中主要用底栖动物和浮游生物,在流水中主要用底栖生物和着生生物。

鱼类也可作为指示生物。

大型无脊椎动物是通常应用较多的指示生物。

因它们大多数是移动能力不强,常较固定生活于某处,符合指示生物的要求,加以它们一般体型较大,肉眼可见,较易采集与鉴定。

在一个大类中不同属或种的生物,多数是对某种污染的敏感或耐受程度及受污染的限制或促使数量发展的趋势较相似。

但是要应用指示生物法更精确地评价水质,最好将所用指示生物鉴定到种。

因每一大类中各种不同生物对污染的敏感或耐受程度,虽然相似但不是完全相同。

许多研究工作者不断修改,补充、发展,提出了各种划分污染带的系统和不同的指示生物名录。

这类方法在评价有机物污染和某些特定环境的污染时有不少成功的例子。

目前应用得还是很普遍的。

我们应根据我国情况,通过研究,提出可采用的指示生物。

二,污水生物系统法。

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Kolwilz和微生物学家Marsson首次提出污水生物系统法来监测水体有机污染的程度或测定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其原理是:在一条河流受到有机污染后,可产生自然净化过程,表现出污染程度的逐级递减,并且能够反映在相应的化学指标和生物类群的组成和数量上。

据此可以把河段分成若干连续的区带。

Kolwilz 把河段分成连续三个区带:多污带、中污带、少污带,中污带又可分为强中污带和弱中污带。

各类天然水体的水域是由栖息生物和水体环境共同组成的复杂的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

污染物质进入各类天然水体后,水体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栖息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通过一定时间后达到新的平衡。

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摘要: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尤其是饮用水安全方面,但由于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尚未达到理想境界,仍需将大量污染物排入自然环境,水环境仍受重金属与有机物的影响。

当前,我国水污染比较严重,要想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水环境污染现状,就必须强化水环境监测工作,运用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污染物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并增加生物监测技术的投入力度,深入研究其对生物体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生物监测技术;水环境监测;应用1生物监测技术及其原理水体中的生物受到污染后,生物指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用生物监测技术对生物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及种群展开不同水平的生物监测,并通过这些生物指标来完成对生物所处的水环境的综合性分析,最终得到对水环境质量的综合判断。

水生物生活在水中,对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生物生活在受到污染的水中,其生活习性、运动方式、身体特征都会发生变化。

从行为生态学角度讲,当水生物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的细胞器、分子功能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污染物在水生物体内堆积,影响水生物的生殖、个体信息传递、捕猎与反哺行为,并随着繁殖逐渐从个体影响到整体群落的分布和生长,导致生态系统中种群整体生理生化指标都发生变化,水生物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异常行为。

水中污染物干扰了水生物的器官发育,损坏了水生物的神经器官,导致其正常的生殖功能与激素分泌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其通信与猎食。

水生物觉察到水域环境中存在污染物,会逃离到干净的水域,导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当水中的污染物达到某一浓度时,水体的污染情况也能够直接从生物数量体现出来,生物会出现逃离等异常行为,并随着水污染的加剧,有毒物质会直接导致水生物死亡。

2生物监测技术的种类生物监测技术从生物的层次出发,可以分为对细菌、藻类、水蚤、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监测。

(1)细菌监测分为硝化细菌法、发光细菌法以及氧化亚铁硫杆菌法,由于硝化细菌的呼吸速率会受到水中有毒物质的影响,因此通过检测硝化细菌的呼吸速率和氨氮消耗速率来达到水质监测的目的;发光细菌法常用来对水中重金属污染物等物质进行监测,氧化亚铁硫杆菌对水中毒性物质较为敏感,因此检测其呼吸作用能够完成对水质的判断。

水中微生物的取样、检测及处理方法2024

水中微生物的取样、检测及处理方法2024

引言:水中微生物是指存在于水体中的微生物种类,包括细菌、藻类、真菌等微生物。

它们在水体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环境影响,对水质的评估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水中微生物的取样、检测及处理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概述:水中微生物的取样、检测及处理是水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中起到关键作用。

准确、有效地进行水中微生物的取样、检测及处理对于判断水体是否受到微生物污染、评估水体生态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水中微生物的取样方法、检测技术和处理方法展开讨论,以提供读者所需的专业知识。

正文内容:一、水中微生物的取样方法1.表面水样品的取样方法\t1.1.表层水样品的采集\t1.2.底层水样品的采集\t1.3.水体剖面取样方法2.地下水样品的取样方法\t2.1.井口取样法\t2.2.地下水位下降法\t2.3.地下水位抬升法3.沉积物样品的取样方法\t3.1.瓶采法\t3.2.气体驱动采样法\t3.3.容器示踪剂法二、水中微生物的检测技术1.传统微生物检测技术\t1.1.培养法\t1.2.电镜法\t1.3.染色法2.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t2.1.PCR技术\t2.2.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t2.3.基因测序技术3.免疫学检测技术\t3.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t3.2.免疫荧光分析技术\t3.3.免疫电泳技术三、水中微生物的处理方法1.混凝絮凝处理技术\t1.1.金属盐混凝剂处理法\t1.2.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法\t1.3.硝酸盐法混凝絮凝法2.过滤处理技术\t2.1.砂滤法\t2.2.膜过滤法\t2.3.离子交换法3.抗生素处理技术\t3.1.抗生素消毒法\t3.2.抗生素筛选法\t3.3.抗生素生物降解法四、水中微生物的监测与评估1.基于微生物指标的水质评价方法\t1.1.总大肠菌群指数测定法\t1.2.肠球菌体群指数测定法\t1.3.总菌落数测定法2.水中微生物的生态学指标\t2.1.生物多样性指数\t2.2.生物量指数\t2.3.功能状况指数3.进一步分析处理结果\t3.1.统计分析方法\t3.2.GIS技术\t3.3.模型模拟方法五、水中微生物的污染防治策略1.源头减排措施\t1.1.农田非点源污染治理\t1.2.工业废水治理\t1.3.城市雨水管理2.水体净化技术\t2.1.人工湿地技术\t2.2.高级氧化技术\t2.3.光催化技术3.微生物修复技术\t3.1.天然微生物修复技术\t3.2.基因工程微生物修复技术\t3.3.内源微生物修复技术总结:水中微生物取样、检测及处理方法的正确应用对于水环境管理与保护至关重要。

生物监测在水环境污染监测中应用

生物监测在水环境污染监测中应用

生物监测在水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生物监测的原理和特点,阐述了水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探讨了水生动物水质监测上的应用。

【关键词】生物监测水污染监测应用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前言生物监测的原理和特点利用生物的组分、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从生物学的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的监测方法,称为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系统理论。

从微观到宏观,生物监测涉及生物分子(如dna、rna、蛋白质)、细胞器(如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不同的生物学水平。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会在生态系统中的各级生物学水平上产生影响,引起生态系统固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例如,在分子水平上,会激活或抑制酶活性,抑制dna、rna、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水平上,引起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破坏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在个体水平上,导致死亡,行为改变,抑制生长发育与繁殖等;在种群和群落水平上,引起种群数量的改变,结构和物种比例的变化。

生物监测,正是利用生命有机体对污染物的种种反应,来直接地表征环境质量的好坏及所受污染的程度。

相对于理化监测,生物监测有以下特点:(1)反映长期的污染效果。

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理化监测只能代表取样期间的污染情况,而生活于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却可以将长期的污染状况反映出来。

(2)效果更加直接敏感。

某些生物能够对一些连精密仪器都无法检测出的微量污染物产生反应,并表现出相应的受危害的效应。

(3)易于富集污染物。

处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可以把环境中的微量有毒物质予以富集,当到达该食物链末梢时,可将污染物浓度提高达数万倍。

(4)监测功能更加多样化。

与理化监测相比,生物监测更具多功能性,因为一种生物可以对多种污染物产生反应而表现出不同症状。

(5)便于综合评价。

生物科技与水资源管理利用生物技术解决水污染问题

生物科技与水资源管理利用生物技术解决水污染问题

生物科技与水资源管理利用生物技术解决水污染问题生物科技与水资源管理:利用生物技术解决水污染问题近年来,随着全球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类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管理挑战。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科技的应用逐渐成为解决水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生物科技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重点介绍利用生物技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方法和效果。

一、生物科技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1.1 微生物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微生物技术是将微生物应用于水处理过程中的一种有效手段。

通过选种合适的微生物,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

例如,利用好氧微生物可以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而利用厌氧微生物则可以去除水中的硝酸盐。

此外,生物膜技术也是微生物技术的一种重要应用,通过附着在载体上的微生物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并实现水的净化。

1.2 植物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植物技术是利用植物的生理特性和代谢途径,对水中污染物进行吸附、转化或降解的一种方法。

例如,适宜的水生植物如水葫芦、莎草等可以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从而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同时,一些植物还可以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无毒的沉淀物。

植物技术不仅能够降低水污染程度,还能为生态系统提供生态服务,提高水质。

1.3 基因工程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基因工程是一种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来实现特定性状的技术。

在水污染物的处理中,基因工程可以用于改良微生物和植物,使其具有更好的降解能力或吸附能力。

通过改变微生物和植物的基因,可以提高其分解有机物和去除重金属的效率,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水处理。

此外,基因工程还可以用于检测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提高水质监测的准确性。

二、生物技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效果2.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利用生物科技处理污水,不仅可以去除污染物,还可以将污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源。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2 修复受污染水体生物科技在修复受污染水体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水环境中的生物监测

水环境中的生物监测

水环境中的生物监测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而水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水体遭受到污染,导致水环境中生物的生存状况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对水环境中的生物进行监测和评估,成为了保护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1. 生物监测的意义生物监测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水体中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来评价水环境质量的方法。

相比于仅仅测量化学物质的浓度,生物监测能够提供更全面、客观的评估结果。

生物监测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检测水体污染生物作为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水质的改变非常敏感。

通过对水体中的生物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污染因素,并监测污染物的累积和传播过程,从而为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提供依据。

1.2 评估生态系统健康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和数量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通过监测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变化,可以评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判断水体的生态系统健康程度,为生态修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3 监测环境变化水体中的生物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其对温度、水质、水流等环境要素的响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环境变化的趋势和程度。

通过监测生物的分布和数量变化,可以揭示环境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2. 生物监测的方法生物监测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监测指标主要包括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种群数量变化、生物指标和生物富集等指标。

2.1 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是指水体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分布。

通过采集水样并观察样品中的生物组成,可以了解当前水体中存在的不同生物种类,判断生态系统的结构状况。

2.2 种群数量变化种群数量变化是指特定种群在一定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

通过定期采集样品并统计数量,可以推测某一特定生物群落的繁衍和死亡情况,进而判断水体质量的优劣。

2.3 生物指标生物指标是指一些具有特定代表意义的生物特征。

例如,某些微生物、鱼类或无脊椎动物的存在或缺失可以提示水体是否受到了特定污染物的影响。

水中生物监测方法

水中生物监测方法

水中生物监测方法随着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水质监测变得愈发重要。

水中生物监测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水环境研究和生态保护中。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水中生物监测方法,以及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1. 水中生物监测方法简介水中生物监测方法是通过观察、测量或记录水体中生物群落结构、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来评估水质状况。

这些生物监测方法主要基于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状况、生物指示物种及其生物量、特定物种的代谢活动等指标,从而反映出水环境的健康状况。

2. 生物般样品采集在进行水中生物监测之前,首先需要采集适当的生物样品。

常见的采集方法包括网捕、诱虫灯、漂网、拖网等。

对于大型水生生物,如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使用网捕或拖网是比较常见的方法。

而对于小型生物,如浮游动物和昆虫幼虫,则更适合使用诱虫灯或漂网进行采集。

3. 生物多样性评估生物多样性是评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调查和记录水域中不同种类动植物的分布和数量,可以评估生物多样性的水平。

常用的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包括物种丰富度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生态相似性指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体中各种生物的相对丰度和分布范围,从而判断水质状况。

4. 生物指示物种监测生物指示物种是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的物种,其存在或缺失可以反映出水体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通过对特定的生物指示物种进行监测和调查,可以评估和预测水域中的环境状况。

例如,苔藓就是水质优良的指示物种,而某些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丰度和多样性则会受到水污染的影响。

5. 生物活动监测生物活动监测方法主要依靠对特定生物群体的监测,通过观察和记录生物的行为、繁殖情况和代谢活动等来判断水体的健康状况。

例如,观察鱼类的游动轨迹和摄食行为可以了解水质的污染程度,观察昆虫幼虫的数量和成熟度可以评估水生生物的生态功能等。

6.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水中生物监测中的应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被应用于水质监测中。

利用生物传感器监测水质污染状况的研究报告

利用生物传感器监测水质污染状况的研究报告

利用生物传感器监测水质污染状况的研究报告概述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对水质监测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传统的水质监测方法在检测时间、准确性和成本效益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监测方法,具有实时性、低成本和高灵敏度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领域。

1. 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生物材料(如酶、细胞、抗体等)作为感受元件,通过感知特定物质或特定过程,并将其转化为可测量信号的监测装置。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生物元件与目标物质发生特异性反应,使电化学、光学或质量传递信号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目标物质的检测和分析。

2. 生物传感器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1)水污染物的检测:生物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水中各类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等。

通过设计合适的生物元件和传感器平台,可以实现对水污染物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检测。

(2)水质指标的监测:生物传感器还可以用于监测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和电导率等。

通过将适当的生物元件与传感器相结合,可以实现对水体中重要参数的实时监测。

(3)水体中微生物的监测:传统的微生物监测方法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和检测,费时费力且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

而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对水体中微生物的高效快速监测,从而为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提供参考。

3. 生物传感器的优势和挑战(1)优势:a. 实时性:生物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水质的实时监测,可以更快速地获取数据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b. 低成本:相比传统的水质监测方法,生物传感器具有更低的成本,可以降低监测和管理费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 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生物传感器可以根据需要设计特定的生物元件,从而实现对目标物质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检测。

(2)挑战:a. 实用性:生物传感器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验证和完善,以提高其在水质监测中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b. 抗干扰能力:水体中存在多种复杂的化学物质和环境因素,生物传感器需要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保护中的水污染检测技术使用方法

环境保护中的水污染检测技术使用方法

环境保护中的水污染检测技术使用方法水污染是环境保护中一个重要且紧迫的问题,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检测水污染的技术和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水污染检测技术使用方法,以帮助环境保护工作者更好地应对水污染问题。

一、化学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水污染检测技术之一。

它通过分析水样中的化学成分来评估水质的污染程度。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光谱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

1. 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一种通过测量水样在不同波长光线下的吸收、散射或发射来确定水样中化学物质种类和浓度的方法。

常用的光谱分析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

使用光谱分析技术时,需要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仪器,采集样品并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光谱测量和数据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评估水质。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了气相色谱和质谱两种分析方法的优势,可以用于检测水样中微量有机物的存在和浓度。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时,首先通过气相色谱分离和富集样品中的目标分析物,然后将其引入质谱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该技术具有分离能力强、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

二、生物监测方法生物监测方法是基于生物学指标来评估水体质量的一种方法。

它利用生物体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通过观察生物品种、数量和生态学指标等来判断水质情况。

1. 生物指标生物指标是根据某些生物体对特定污染物的敏感性或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而选择的指标。

例如,底栖生物指标可以通过观察底栖生物的种群结构和数量来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水生植物指标可以通过观察水中植物的生长状况和种类来评估水质。

2. 生物监测方法生物监测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和实验法两种。

观察法是根据实地观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来评估水样的水质;实验法是将水样与生物接触,观察生物体的生长和死亡状况,以及其他生理和行为指标变化来评估水质。

生物监测方法具有直观、快速、经济的优点,适用于大范围水质监测。

水污染生物监测研究

水污染生物监测研究

低。
原理和优点 ,分析 了水污染监测 的常
用 方 法 , 以及 生 物 监 测 在 水 污 染监 测 中 的 应 用 , 最后 对 水 污 染 生 物 监 测 技
2水污染生物监测的方法及应用
21水 污 染 生 物 监测 的方 法 . 2 11 微 型生 物 群落 监 测 法 ..
P U (o y r t a e o m u i , F p lu e h n f a n t
为 制 定 安 全 浓 度 和 最 高 允 许 浓 度 提 出
国外 对 于 植 物 与 大 气 污 染 的关 系 做 了 很 多 调 查 研 究 工 作 , 已选 出一 批 敏 感 的指 示 植 物 和 抗 性 强 的 耐 污 植 物 。 我
国近 年 来 也 逐 步 开 展 了 生 物 监 测 工
聚氨 酯泡 沫 塑 料 块 法 ) 是应 用 泡 沫 塑 法 料 块 作 为 人 工 基 质 来 收 集 水 体 中 微 型
17年 , 美 国 试 验 和 材 料 学 会 97 (SM 出版 了 《 和 废 水 质 量 的 生 物 A T) 水 监 测 会 议 论 文 集 》 , 论 文 集 阐 述 了利
用 各 类 水 生 生 物 进 行 监 测 和 生 物 测 试 技 术 ,概 括 了这 方 面 的 成 就 和 进 展 。
生物群落 ,测定该群 落结构与 功能 的
各 种 参 数 , 以 评 价 水 质 。 还 可 以用 毒
性 试 验 方 法 预 报 废 水 或 有 害 物 质对 受
有一定 的优越性。水污染生物监测有 自
③监测 结果可靠 。某 些监测生物
对 一 些 污 染 物 非 常 敏 感 , 它 们 能 够 对 那 些 连 精 密 仪 器 都 无 法 检 测 的 微 量 污 染 物 产 生 反 应 ,并 表 现 出相 应 的 受 损 伤 的效 应 [ 。 ④ 便 于 综 合 评 价 。 理 化 监 测 只 能

水污染生物监测方法及应用

水污染生物监测方法及应用
一戴 彩风
( 惠州市龙门环境监测站 广 东惠州 56 0 ) 18 0
摘 要 随着生物 处理技 术的迅 速发
展,生物监 测的功能也越发明显,并受
所产 生 的反 应 ,通过 生物 学 的方 法 来监 测 、评 价环境质 量及其 变化 。
状 况 的方法 较 多 ,如 生物 群落 法 、生产 力 测 定 法 、 残 留 测 定 法 、 急 性 毒 性 试
到环保各界 的高度重视 。生物监 测的方
法较 多,如生物群 落法 、生产 力测定
在一定条件下,水生生物群落和水 环境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保持着 自然的、暂时的相对平衡关系。水环境 中进入的污染物质,必然作用于生物个 体、种群和群落 ,影响生态系统 中固有 生物 种群 的数 量、物种组成及其 多样 性 、稳定性、生产力 以及生理状况。生 物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 有灵敏度高、费用低、能够综合反映水
多 为寡 污性 种 类 ,而 在 哈 尔滨 和 齐 齐 哈 尔 市 区 断面 有 机污 染 较 严重 ,毛 翅 目幼 虫 未 出现 ,但 在 接 近 上 述 2 区 的下 游 市 水 域 中 偶有 耐 受有 机 污 染 能力 稍 强 的 中
物 ,单独分 析某个污 染物 毒性实 践意 义不 大 。由于污染物 之 间的加和及拮 抗作 用 ,各个 污染物 的毒 性之和 并不 代表 这种废水 的综合 毒性 ,可 以用 发 光细 菌法测 定其综合 毒性 。炼焦煤 气
厂废 水用工业 废水排 放标准 来衡量 , 废 水 中 各 项 污 染 指 标 已经 达 到 排 放 标 准 ,但 按 照 发 光 细 菌 法 得 出 的 生 物 毒
染生物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现 状 进行 简单 总结 。

水污染的生物群落监测方法.

水污染的生物群落监测方法.

水污染的生物群落监测方法水生生物监测断面布设的原则和方法一、水生生物监测断面布设的原则(一)断面布设要有代表性在不同的水域或不同的污染区内,浮游生物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对一个水域进行调查时,所采的样要对调查内容有代表性。

如:调查污染物对水体的影响,必须在排污口附近设采样点。

(二)与水化学监测断面布设的一致性水生生物指标是评价水质和生态状况的重要指标,要和化学指标做相关分析,才能说明水质状况。

所以要求在时间上、空间上与化学采样一致。

(三)断面布设要考虑水环境的整体性如:污染物排入河流后,河流本身有一自净作用,下游的污染要减轻,所以在下游要设断面。

(四)断面布设的经济性(人力、物力、交通、安全)(五)断面布设的连续性采样点一旦布设,就不要轻易改动,要考虑长期变化趋势。

二、布点方法(一)河流至少设三个断面:对照断面:排污口上游污染断面:排污口附近(一般在下游500~1000 m)观察断面(或称消减断面):排污口下游(一般在下游1500m以远),可多设几个。

有支流的,支流下要设断面。

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尽量选择顺直河段,水流平缓、无急流湍滩处。

每个断面的采样数可视河流宽度而定:宽度<50m,在河中心设1个采样点;宽度=50~100m,设左右2个采样点;宽度>100m,设左、中、右3个采样点。

(二)湖泊、水库①入湖口区(入库口区):说明进来的水是什么水?可做对照)②湖(库)中心区③出口区④最深水区(如湖北东湖,最深水区污染最重,中心区污染较轻)⑤沿湖(库)边排污口区:(了解不同工厂排放的污水对水质及水生生物的影响,如丫儿湖周围有很多工厂排污)⑥相对清洁区首先了解地理位置,了解哪些地方比较清洁。

在做环境评价报告书时首先要把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搞清楚。

对于特殊水体,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设点。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课时授课计划项目一 浮游生物的测定浮游生物(plankton ):指随波逐流地生活在水体中的微型生物。

水生生物的环境监测与生态修复

水生生物的环境监测与生态修复

水生生物的环境监测与生态修复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加剧,水生生物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水污染、水体酸化、温度升高等问题都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进行水生生物的环境监测和生态修复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生生物的环境监测1.监测目的和意义水生生物的环境监测旨在了解水体中各种生物群落的组成、数量和生态功能等信息,以便准确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和生物多样性。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为保护水生生物提供科学依据。

2.监测方法与技术(1)生物样品采集:采用标准化的采样方法,如渔网捕捞、水生动物漂浮网捕获等,获取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样本。

(2)生物样本分析:对采集到的生物样本进行分类、计数和测量,分析水生生物的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等指标。

(3)生物监测网络建设:建立生物监测网络,覆盖不同水域和不同生态系统,以全面了解水生生物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二、水生生物的生态修复1.生态修复的意义生态修复旨在恢复和重建受到破坏的水生生物栖息环境,提高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条件,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

通过生态修复,可以有效改善水体质量,减少污染物的输入,提高水生生物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生态修复方法与技术(1)湿地恢复与建设:利用人工手段修复和扩大湿地面积,增加湿地的水源供给和水生生物的栖息空间。

(2)水体净化与修复: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改善水质并恢复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3)种群增殖与保护:通过种苗放流、保护性放养等方式,增加濒危水生生物的种群数量,促进其种群的恢复和稳定。

三、案例分析1.西湖生态修复项目西湖是中国著名的淡水湖泊,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和污染物输入,西湖水质受到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锐减。

为了保护西湖的生态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措施,包括湿地恢复、水质净化和水生生物种群增殖等。

经过几年的努力,西湖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水生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也有所恢复。

水环境生物监测的意义

水环境生物监测的意义

水环境生物监测的意义水环境监测分析重要包括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三种方法。

前两种方法是环境监测部门常用的方法。

化学方法有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两种。

化学分析法是基于物质的化学性质,适用于常数分析,设备简单,精准度高,但操作耗时;仪器分析方法是基于物质的物理或物理性质。

依据化学性质,使用特定仪器进行分析。

常用的有比色分析、分光光度分析、原子汲取光谱、色谱分析、电位分析、极谱分析和质谱分析。

这些方法适用于快速分析和微量分析,但设备昂贵,样品制备多而杂,无法进行现场分析。

物理方法(如遥感技术)一般只能用于定性描述,必需与化学方法相结合,才能快速、大范围地描述水体状态。

生物法是依据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原理,通过测量水生生物的变化来间接判定水质。

较常用的方法有:1、指示生物法。

指示生物是指生活在肯定水环境中,当水环境质量发生变化时,会敏感地表现出损害甚至死亡的症状的生物。

察看和测量指示生物和种群的变化,可以更精准地判定出环境质量情形。

2、群落结构法。

群落结构是指自然界中肯定范围(或区域)内存在的、相互依存的肯定种类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构成。

监测这种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可以确定水质情形。

3、生物试验法。

也就是说,水生生物被污染物毒害后,通过生理机能变化的症状来判定水体污染情形。

4.残毒测定法。

生物体从环境中汲取各种污染物,通过体内迁移、转化和再调配,以残毒的形式在生物体内积累。

生物体内的残留毒物含量往往比四周环境中相应的含量高出很多倍。

生物体内残留毒物含量的测定可以确定水污染的情形。

近20年来,我们结合了一些常规的水质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在珠江三角洲出海口门、山区水库、三角洲河网、伶仃洋等水域,开展与水质监测同步的生物监测、鱼类调查和蚝业产量调查。

利用生物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水质指示生物的特征,总结出适合珠三角地区生物监测评价水污染程度的方法。

我们还合理运用各种新的分析仪器和技术,形成了对水环境相关的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底栖动物、着生生物、生物体残留毒物的监测分析本领,积累了很多阅历和有价值的信息。

水质安全的生物监测

水质安全的生物监测
第十五章 水质安全的生物监测
第一节 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 第二节 生物毒性检测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节 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
一、生物监测的意义
水质监测方法
物理方法——透明度 化学方法——化学分析,
化合物浓度
生物方法
•不能测毒性 •不能全部监测 •不能反映相互影响
指示生物的选择——微型生物(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
非意图性物质是指非人为的合成物质,它主要包括废 水处理水和自来水的消毒副产物、垃圾焚烧过程中产 生的副产物、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分解产物及在特定 环境条件下的天然合成物质。
6
第二节 生物毒性检测
水排放标准的不断在强化
中国(1998年1月)∶ 实施了新的废水排放标准,其一类污染 物由原来的9项增加到目前的13项,第2 类污染物由原来到20项增加到56项(新 建工厂)。
微型生物的优点
• 是水生态系统的基础 • 容易获得 • 可在培养基中生存 • 可多次重复试验 • 世代时间短 • 分布广、易于比较
方便、研究周期短、成本低
2
第一节 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
• 藻类作为指示生物的优点 -与水污染密切相关,特别是N、P污染 -与细菌形成共生关系 -不同藻类对毒物的耐受力不同 可用的指标:指示种类、优势种群、藻类多样性
7
第二节 生物毒性检测
生物毒性检测技术:
水生植物试验法 (藻类、浮萍等) 水生动物试验法 原生动物、低等后生动物 (草履虫、蚤类等) 软体动物 (田螺等)、鱼类 (金鱼、鳙鱼、罗 非鱼、斑马鱼等) 微生物试验法 (发光细菌、硝化细菌)
8
第二节 生物毒性检测
微生物毒性测定方法的特点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作决定性的作用。 从微生物毒性的大小可望预测化学物质对生态系 的物质循环功能的影响。

论水污染生物监测和检测方法

论水污染生物监测和检测方法

第11卷第5期中国水运V ol.11N o.52011年5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M ay 2011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胡旭刚(),男,浙江永康人,金华市自来水公司检测中心,主要从事环境监测方面的研究。

论水污染生物监测和检测方法胡旭刚(金华市自来水公司检测中心,浙江金华321017)摘要:生物监测是理化监测的主要补充,对评估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简要分析生物监测的概念和方法与及特征,论述了连年来水污染与及生物监测的发展趋势和其钻研成果。

并且,对水污染生物监测钻研的目标方向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水污染;生物监测;检测方法中图分类号:X 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5-0148-02以往,理化监测只在于思索刹时间的污染状况,并缺乏长久延续性监测的观念。

需要分析污染的堆集变化效应,如何有效地采取生物监测才能够更适合。

这同一时间候,仅运用污染物资其密度值来反应污染地步和危害总是片面的,因为这样一来在某些污染物资环境中的含量极微不相当于毒特点极微,或许正好相反的效应。

能否利用生物监测施行互相配合,充分地运用指示生物对污染物毒特点其反映的敏感特点,那么就可以更精确地反应真正受到污染的状况。

一、水污染的生物监测1.水污染生物监测的概念和依据在某种前提条件下,水生生物群落及水的环境有着相互关联并且有着相互限度现象,其保持着非常自然的、暂时性的均匀衡干系。

水环境中注入的污染物资,必将会用途于生物本身和其种群或者其群落,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固有生物种群其数量和物种组成与及其更多类特点、坚定特点、生产力和生理状况等,使某些水生生物逐步消失,然而在别的某些水生生物却能够继续生长下去,其本身和其种群的数量逐步增添。

运用技术、仪器监测水污程度,从这种变化的水污染生物体现,得出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这是水污生物监测概念也是其依据。

2.水污染生物监测的特征在这种同理化的监测对比当中,相对于某种生物监测,同理化的监测有着自己的特征:比如,生物监测能反应其种种污染物的综合影响作用;其污染物的理化监测就是定期采监测,最后答案不能反应采样前和后的状态,但是,而水中的生物,集中了全部生长久环境下的原因及改化其状态情况;有一些水生生物对于污染物非常敏感,但是又有一些连精密仪器都测不出来的微量元素其密度。

水污染监测中生物监测的应用

水污染监测中生物监测的应用

水污染监测中生物监测的应用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4)二、生物监测概述 (5)2.1 生物监测定义 (5)2.2 生物监测特点 (6)三、生物监测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7)3.1 微生物监测 (8)3.1.1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9)3.1.2 微生物多样性监测 (10)3.2 植物监测 (11)3.2.1 植物生长状况评估 (13)3.2.2 植物体内污染物积累分析 (13)3.3 鱼类生物监测 (14)3.3.1 鱼类生理状态监测 (16)3.3.2 鱼类体内污染物积累分析 (17)四、生物监测技术方法 (18)4.1 样品采集与处理 (19)4.2 分析方法 (20)4.2.1 细菌学方法 (21)4.2.2 生物化学方法 (22)4.2.3 分子生物学方法 (23)五、生物监测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展望 (24)六、结论 (26)6.1 生物监测在水污染监测中的重要性 (27)6.2 对未来生物监测发展的展望 (28)一、内容简述水污染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及时发现和防范水污染事件、保障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物理、化学监测方法基础上,生物监测作为一种生态友好的手段,逐渐在水污染监测中展现出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水生生物监测:通过观察和分析水生生物的种群结构、生物量、繁殖状况等指标,可以评估水质状况和污染程度。

浮游生物的多样性和数量可以反映水体中营养盐的含量;鱼类种群的变化可以反映水中有毒物质的浓度。

底栖生物监测:底栖生物生活在水体底部,能够直接受到水质的影响。

通过调查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可以了解水体的污染情况和生态健康状况。

植物监测:植物对水质的变化非常敏感,其生长状况可以间接反映水质状况。

水生植物的生长状况可以反映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盐的含量;树木的生长状况可以反映土壤侵蚀和污染物的扩散情况。

微生物监测:微生物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可以反映水质状况和污染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污染生物监测方法及应用分析
摘要:如今,我国水源污染日趋严重,不断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城市饮用水安全和水源地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

如何实现实时在线监测水质,对可能会导致水环境污染事故预警是现在应该重点应注意的问题。

本文重点介绍了水污染生物监测方法及应用,最后简要阐述了对生物监测的展望。

关键词:水污染,生物监测,方法,应用
前言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工农业生产废弃物排放量越来越大,这些废弃物直接或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致使水污染灾害事件频繁发生,给国家经济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城市水源地水质污染问题,给城市居民生活和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生物监测技术诞生于20 世纪初, 其机理及应用研究, 经历了一个从生物整体水平到细胞水平、基因和分子水平逐步深化的发展过程。

生物监测技术最早也是最广泛的被应用于水环境的监测中。

1、水质生物监测的方法及应用
1.1 生物群落法
活着的水生生物,如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微生物,细菌和鱼类等,因为他们的群落结构,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可以反映水体污染的状态。

按照规定的采样、检查、计数方法来获得各种类群数和各种数据,可以根据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和生物指数法评价水污染的状况。

1.2 细菌学检验法
在自然水体中细菌无处不在,当水体受到生活污水,当水体受到生活污水或者工业废水污染时,细菌大量增加。

因此水的细菌学检验, 特别是肠道细菌检验, 在卫生学上的重要意义就彰显出来。

1.3 水生生物毒性试验
进行水生生物毒性试验可用藻类、鱼类等, 其中以鱼类的试验应用较广泛。

大量的研究表明, 鲫鱼、斑马鱼和剑尾鱼是被应用最为广泛和具有代表性的淡水鱼类。

1.4 生产力测定法
水生植物中的叶绿素含量、光合能力、固氮等指标变化显示了水质污染情况。

水生植物的生产能力会随着水体的污染情况而改变。

在水体的水污染物是累积的,通过物理和化学测试方法以了解在体内蓄积的污染物的分布,可以方便的了
解积累的污染物的积累情况、分布状态和转移规律。

1.5 微型生物监测
用人工基质(泡沫塑料块)来收集存在于水体中的微型生物群落,测定该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各种参数, 以评价水质污染情况,称为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方法(简称PFU法)。

另外用室内毒性试验方法,来确定工业废水和化学药品对受纳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的毒性强度, 为制定其安全浓度和最高允许浓度提出群落级水平的基准。

中科院水生所沈韫芬研究员把PFU 法应用到生物监测中,并为我国生物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标准方法。

此监测方法适用于野外淡水水体, 包括溪流、河流、大江、湖泊等; 室内毒性试验适用于城镇生活污水、工厂排放的废水、各类有害化学物质和综合水质评价。

1.6 分子生态毒理学方法
分子生态毒理学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方法, 研究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与细胞内大分子, 包括酶、核酸、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找出作用的靶位及靶分子, 并应用其作用机理,来对未来在个体、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水平上做出预警。

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利用腺三磷酶为生物学标志,测定体内三磷酸腺苷酶ATPase 的活性,根据其活性的强弱来判定多种污染物胁迫的指标。

1.7 硝化细菌测试法
硝化细菌主要包括氨氧化菌和亚硝酸氧化菌两个亚群,并且其为专性化学能自养型细菌。

硝化过程第一阶段为亚硝化,由氨氧化菌将氨氧化为亚硝酸的过程; 第二阶段为硝化,由亚硝酸氧化为硝酸,硝化过程虽然由两个不同的阶段构成,却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在自然环境中,硝化细菌一般在土壤和底泥中的氮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利用硝化细菌对各种化学物质毒性的敏感度来测定化学物质对硝化细菌硝化作用强度的影响,判定化学物质毒性的大小和对自然界中氮循环能力的影响程度。

此方法在检测污染物毒性上显示了独特地敏感、便捷、快速、廉价和定量等特性。

1.8 幼虫变态实验
通过对海洋无脊椎动物的胚胎和幼虫期毒性实验的研究表明, 浮游幼虫变态的毒性实验指标更为敏感。

幼虫的变态过程更易于观察, 易受环境污染干扰。

与死亡率相比较,能否在附着基表面顺利变态成为监测污染物毒性更敏感的指标。

1.9 毒性检测法
发光细菌试验是一种已经被列入德国国家标准(DIN38412 )和国际标准(ISO11348),应用在环境样品毒性检测的生物测试技术,毒性是一项衡量样品对活性生物体所产生影响的一项综合性生物学参数。

用化学分析方法无法进行
测定, 而广泛应用的生物测试方法: 如藻类试验、浮游动物试验和鱼类试验等则较为复杂, 且必须使用高等生物进行试验, 从而引起众多争议。

发光细菌测试使用具有发光特性的天然微生物,而毒性物质则将抑制其发光, 且毒性越强光抑制越明显, 发光细菌自身没有危害性, 这一方法经研究被证实具有快速、简便特点,同时有很好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1.10 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是以固定化细胞核、固定化酶技为基础, 以生物学元件作为功能性识别元件, 识别和感知目的被测物,并将其按一定规律转化为可识别的信号器件或装置, 其工作原理是: 生物组分与待测对象发生相互作用, 通过电子组分将待测对象检出,并转化为可测量的电子信号。

1.11 DNA 生物传感器
根据DNA 的碱基配对原理,利用核酸分子非常稳定的分子识别能力,超强的特异性,使靶标样品的核酸和探针DNA 发生选择性反应,使高度专一性的DNA 杂交反应与高灵敏度的电化学检测器相结合,从而DNA 杂交生物传感器形成,其拥有准确性和灵敏度都非常高的特性。

介于DNA 生物传感器的独特性,将它与一般的生物传感器相区分,以突出其特殊性。

1.12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2tion),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技术。

其原理为一项酶促合成DNA 技术,即快速和特异地进行DNA的体外生物合成技术。

在环境监测中它被应用于监测特定微生物种的动态变化情况,和特定环境中的微生物区系的组成和种群特征的研究。

2、生物监测的展望
2.1 建立生物监测早期预警系统由于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还不可能对环境化学物做到“零排放”,许多化学物在其安全性尚未验证的情况下便排放到环境中,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可以通过生物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环境中的早期污染情况和污染程度,并对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做出及时准确的预警
2.2 生物监测与理化监测相结合
综合比较后发现,生物监测具有灵敏性高、生物放大、经济实用和综合评价等特点,而在应用中理化监测具有不限制地域性、标准统一、专一性好等特点.相比较发现,理化监测和生物监测具各有优点.因此利用两者的各自有点来对环境状况进行综合性的监测,可以更全面、更准确的评价环境污染现状。

2.3 加强国内国际合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环境问题已从区域性问题发展成为全球性问题,如全球变暖,物种多样性锐减等. 生物监测不能仅着眼于小尺度的流域、湖泊,而应加强国内国际合作,立足于更大尺度区域。

结语
通过对环境监测特点、优势、方法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在环境监测领域已经占有非常大的优势和重要地位,并且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希望能在微观领域提供更多的连续、综合的环境信息,为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海波.浅谈水污染的生物监测[J].丹东师专学报,1998,20,(2):67-68.
[2] 罗岳平,李宁,汤光明.生物早期警报系统在水和废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重庆环境科学,2002,24,(1):49-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