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结构裂缝控制的技术措施
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措施

1、图纸审查图纸会审时,仔细审查图纸,对于楼板设计指标(板厚、钢筋)偏于临界值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协调,采取相应措施(如增加板厚、双层双向配筋等)。
2、严格管理严格遵循混凝土进场验收制度,对进场的预拌混凝土坍落度进行逐车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严禁在运输和现场浇筑过程中加水,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被人为破坏,确保混凝土浇捣的质量,以防止裂缝的发生。
3、提高工艺提高模板制作、安装工艺,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立杆、龙骨间距严格按照方案施工,使之能够承受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避免由于模板的弯曲变形造成混凝土的开裂。
支撑拆除应考虑已浇筑楼板面混凝土强度的可承载力和实际挠度变形要求。
4、严格保护层厚度严格控制板面附加筋的保护层厚度,下部钢筋采用专用水泥垫块,上部负弯矩筋采用通长钢筋马镫进行控制,从而有效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避免支座处因钢筋下沉,保护层厚度变大而产生裂缝。
5、预埋管线针对楼面板内预埋管线,应布置在上下层钢筋中和轴附近,并与钢筋交叉布置。
严禁三层及以上管线交叉叠放,同时,宜在管线处增设抗裂网加强措施。
6、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应在主要通道部位设置通行马道,避免踩踏钢筋;在浇筑过程中,安排钢筋工对不合格部位进行整修,尤其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及裂缝易发生处应重点关注,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和布料机覆盖范围确定混凝土浇筑方案,楼板施工缝留设于板跨度1/3部位,不得随意留设。
7、禁止踩踏、堆放物料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及浇筑完毕后一定时间内,不得在其上踩踏、堆放材料及安装模板支架。
8、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楼板大面必须用塑料薄膜覆盖,并安排专人养护,养护次数及持续时间满足规范要求,针对夏季高温天气,卫生间等多水房间,应及时覆盖土工布或棉毡进行保湿养护,延长多水间的保湿养护时间,有效减少裂缝的发生。
控制混凝土中裂缝的技术及应用效果

控制混凝土中裂缝的技术及应用效果标题:控制混凝土中裂缝的技术及应用效果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的重要材料。
然而,在混凝土的使用过程中,裂缝的出现一直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可能导致结构的损坏和性能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开发了一系列控制混凝土中裂缝的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本文将从几个关键方面介绍这些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一、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方法。
通过在混凝土中施加预应力,可以抵消混凝土受到的外部载荷引起的应力,从而减小裂缝的产生。
预应力技术有两种常见的应用形式:预应力混凝土(Pre-stressed Concrete,简称PC)和预张混凝土(Pre-tensioned Concrete,简称PT)。
PC的预应力是通过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拉伸或压缩钢束,然后固定在模板上;而PT则是通过先在混凝土模板上拉伸或压缩钢束,再浇注混凝土。
这些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减小混凝土中的裂缝,提高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二、掺加纤维材料掺加纤维材料是另一种有效的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
纤维材料可以分散在混凝土中,并起到增加其韧性和抵抗裂缝扩展的作用。
常见的纤维材料包括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等。
通过掺加纤维材料,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减小裂缝的发生和扩展。
三、应用膨胀剂膨胀剂是一种能够改变混凝土体积的材料,通过在混凝土中引入不均匀的膨胀应力,可以减小裂缝的发生。
常见的膨胀剂包括硝酸盐类、磷酸盐类和氧化物等。
这些膨胀剂在混凝土中形成微细的气孔,使混凝土在收缩过程中产生内部应力,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和裂缝的产生。
四、应用混凝土硬化剂混凝土硬化剂是一种能够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化学物质。
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硬化剂,可以促进水泥水化反应,形成致密的水化产物,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常见的混凝土硬化剂包括硅酸盐水泥、矿物掺合料、钢渣等。
这些硬化剂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小混凝土中的裂缝,并提高其整体性能。
混凝土抗裂的措施及方法

混凝土抗裂的措施及方法一、前言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最为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但其存在一定的抗裂问题。
混凝土抗裂不仅涉及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还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寿命和使用效果。
因此,对混凝土抗裂进行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的研究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混凝土抗裂的原因1.混凝土本身的性能问题,如强度、变形能力等;2.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如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导致混凝土龟裂;3.混凝土表面的干燥速度不均匀;4.混凝土收缩;5.混凝土的外部环境,如震动、风化、冻融等。
三、混凝土抗裂的措施1.加入抗裂剂在混凝土中添加抗裂剂,可以从化学和物理两个方面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常见的抗裂剂有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玻璃纤维等。
这些抗裂剂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裂承载能力。
2.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的收缩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应该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收缩。
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在混凝土中添加膨胀剂,膨胀剂可以减缓混凝土的收缩速度,从而减少混凝土的裂缝。
此外,还可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结构形式,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3.加强混凝土的连接在混凝土的连接部位,如梁柱接口、板缝等,容易出现裂缝。
为了加强混凝土的连接,可以在连接部位添加钢筋或钢板,提高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抗裂能力。
4.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气温、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温度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裂缝。
为了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可以采用覆盖保温、冷却水等措施,减缓混凝土的温度变化速度,降低混凝土的裂缝率。
5.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在养护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抗裂性能。
养护期间需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表面干燥速度,避免混凝土表面龟裂。
此外,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湿润处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四、混凝土抗裂的方法1.混凝土抗裂剂的添加方法混凝土抗裂剂的添加可以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后,在混凝土表面喷洒抗裂剂。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材料,其性能和质量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混凝土裂缝问题一直是困扰工程界的一个难题。
裂缝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还可能降低其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导致渗漏、钢筋锈蚀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研究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混凝土裂缝的类型及成因混凝土裂缝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其形成的原因和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收缩裂缝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的蒸发和水泥的水化反应,会产生体积收缩。
当收缩受到约束时,就会产生收缩裂缝。
收缩裂缝通常表现为表面龟裂,裂缝宽度较细,分布较均匀。
2、温度裂缝混凝土在浇筑和养护过程中,由于内外温差较大,会产生温度应力。
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通常表现为贯穿性裂缝,裂缝宽度较大,对结构的影响较为严重。
3、荷载裂缝混凝土结构在承受荷载作用时,如果荷载超过了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就会产生荷载裂缝。
荷载裂缝通常表现为垂直于受力方向的裂缝,裂缝宽度较大,对结构的安全性构成威胁。
4、沉降裂缝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沉降裂缝通常表现为斜向裂缝,裂缝宽度较大,且往往伴随着结构的变形。
5、施工裂缝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工艺不当,如浇筑顺序不合理、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到位等,也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二、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基本原则为了有效地控制混凝土裂缝,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合理设计在设计阶段,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结构形式、荷载情况等因素,合理选择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配合比、配筋等,确保混凝土结构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2、优化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确保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符合规范要求,减少施工裂缝的产生。
3、控制温度和湿度混凝土在浇筑和养护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温度和湿度,减少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的产生。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措施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美观度。
以下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
1. 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高会使混凝土变得过于流动,难以凝固,容易出现裂缝。
控制水灰比可以使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得到保证。
2. 增加混凝土中的骨料:适量增加混凝土中的骨料可以降低水
灰比,减少混凝土的收缩率和热胀冷缩率,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3. 控制施工温度:避免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施工可以减少混凝
土的收缩和膨胀,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4. 使用聚合物或纤维增强剂:加入聚合物或纤维增强剂可以提
高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减少裂缝的产生。
5.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浇筑方式: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过快
或浇筑方式不当容易造成混凝土内部应力不均,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度。
- 1 -。
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生产中的建筑材料,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然而,混凝土施工质量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缺陷,如裂缝、空鼓、砂浆剥落等。
以下是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的详细介绍。
一、混凝土裂缝为了预防混凝土裂缝,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在拌合料中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如抗裂剂,以减少混凝土的干燥收缩。
此外,适当增加混凝土的初期湿度和养护时间也能有效控制干燥收缩。
2.加强混凝土的抗温度变形能力: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材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以改善混凝土的高温和低温变形性能,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3.控制混凝土的抗剪切强度:适当增加混凝土的配筋,并采用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工艺,以保证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抗剪切能力,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二、混凝土空鼓为了预防混凝土空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振捣质量:在施工中使用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从而减少空鼓的产生。
2.加强现场搅拌: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加强现场质量检查,确保混凝土配料均匀,并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砂浆含量,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3.延长模板拆除时间:在混凝土初凝后,应延长模板的拆除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充实度和强度。
三、混凝土砂浆剥落为了预防混凝土砂浆剥落,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砂浆的水灰比:降低砂浆的水灰比可以提高砂浆的强度和粘结力,从而减少砂浆剥落的发生。
2.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在混凝土施工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以加速混凝土的硬化和强化,从而增强砂浆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力。
3.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通过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和施工工艺,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从而减少砂浆剥落的产生。
总结起来,要预防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关键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材料配比、均匀搅拌、振捣、充分养护和强化等。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稳定和可靠,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024年大体积商品混凝土裂纹的控制

2024年大体积商品混凝土裂纹的控制
1. 使用低收缩的混凝土:选择低收缩性能优良的混凝土材料,可以减少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减少裂缝的产生。
2. 控制混凝土表面的蒸发速率:在混凝土浇筑后,要注意控制浇水或使用覆盖物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蒸发速率,以防止裂纹的发生。
3. 控制温度变化:在混凝土浇筑后,要通过控制温度变化来减少混凝土的热应力,可以采取降低浇筑温度、使用降温剂等措施。
4. 使用添加剂:在混凝土配制中加入一些添加剂,如减水剂、增稠剂、增强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收缩等问题,从而降低裂纹的发生。
5. 控制施工过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浇注速度、浇筑高度、振捣等施工参数,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减少裂纹的产生。
这些仅仅是一些一般性的建议,具体的控制裂纹的方法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现场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和控制。
建议您在实施前咨询专业的工程师或混凝土技术人员,以确保正确的建议和方法。
第 1 页共 1 页。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裂缝的控制措施(一)设计方面1.设计中的'抗'与'放'。
在建筑设计中应处理好构件中'抗'与'放'的关系。
所谓'抗'就是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为防止裂缝所采取的有力措施,而所谓'放'就是结构完全处于自由变形无约束状态下,有足够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措施。
设计人员应灵活地运用'抗一放'结合、或以'抗'为主、或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
来选择结构方案和使用的材料。
2.设计中应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
如因结构或造型方面原因等而不得以时,应充分考虑采用加强措施。
3.积极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在常见的混凝土裂缝中,有相当部分都是由于混凝土收缩而造成的。
要解决由于收缩而产生的裂缝,可在混凝土中掺用膨胀剂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实践证明,效果是很好的。
4.重视对构造钢筋的认识:在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重视对于构造钢筋的配置,特别是于楼面、墙板等薄壁构件更应注意构造钢筋的直径和数量的选择。
5.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建议在设计中考虑采用60天龄期混凝土强度值作为设计值,以减少混凝土单方用灰量,并积极采用各类行之有效的混凝土掺合料。
(二)材料选择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1.根据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水泥品种、等级,尽量避免采用早强高的水泥。
2.选用级配优良的砂、石原材料,含泥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3.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
掺合料和外加剂目标已作为混凝土的第五、六大组份,可以明显地起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降低混凝土成本的作用。
4.正确掌握好?昆凝土补偿收缩技术的运用方法。
对膨胀剂应充发考虑到不同品种、不同掺量所起到的不同膨胀效果。
应通过大量的试验确定膨胀剂的掺量。
5.配合比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依据施工现场的浇捣工艺、操作水平、构件截面等情况,合理选择好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针对现场的砂、石原材料质量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协助现场搞好构件的养护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其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高、内外温差大等特点,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这不仅影响结构的外观和耐久性,还可能危及结构的安全。
因此,采取有效的裂缝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一)水泥水化热的影响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厚,使得水泥水化热在内部积聚,难以散发,导致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当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过大时,就会产生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二)混凝土收缩的影响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包括自收缩、干燥收缩和碳化收缩等。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较大,收缩受到约束,容易产生收缩裂缝。
(三)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混凝土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当外界温度骤降时,混凝土表面温度迅速下降,而内部温度变化相对较小,从而产生较大的内外温差,导致裂缝的产生。
(四)约束条件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会受到基础、模板、钢筋等的约束。
当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时,就会产生约束应力,当约束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五)施工工艺的影响施工过程中的浇筑顺序、振捣方式、养护措施等不当,也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例如,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分层厚度过大、振捣不密实,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存在缺陷,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养护不及时或养护措施不当,会使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导致混凝土收缩开裂。
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基本原则(一)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尽量减小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使温度应力控制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范围内。
(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加强养护等措施,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三)降低混凝土的约束应力合理设置施工缝、后浇带,改善约束条件,降低混凝土的约束应力。
(四)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通过选用优质原材料、优化配合比、加强施工管理等措施,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规范要求与施工措施

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规范要求与施工措施在建筑领域中,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
然而,由于混凝土的物理性质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裂缝问题,这对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造成一定的威胁。
因此,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环。
一、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规范要求在国家和地区的建筑规范中,都有相应的要求和标准来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形成和扩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规范要求: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控制裂缝的基础。
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结构荷载和混凝土材料特性等因素,制定合适的配合比,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温度和收缩控制: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温度变化和收缩现象,这是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规范要求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考虑到温度效应和收缩特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裂缝的形成,如添加合适的控制剂或采用预应力技术。
3. 应力控制: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不同方向的荷载和力的作用,这些力会产生应力集中,导致裂缝的形成和扩展。
规范要求在结构设计和施工中考虑到应力的分布和传递规律,采取合适的措施来控制应力集中,如适当设置伸缩缝或添加钢筋等。
4. 质量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是影响结构裂缝的重要因素之一。
规范要求在混凝土的配制、浇筑和养护等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和抗渗性等性能。
二、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施工措施为了满足规范要求,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形成和扩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施工措施:1. 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过快的浇筑速度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较大的温度差,进而引起裂缝。
因此,要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保持均匀的浇筑速度,避免快速干燥和温度差过大。
2. 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需要适当的养护,以确保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常见的养护方法包括及时浇水、覆盖湿布或喷洒养护剂等,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裂缝的形成。
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控制技术及施工规范

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控制技术及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控制技术及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它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度,而且会影响其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控制裂缝的发生。
一、裂缝的分类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热裂缝:由于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下的伸缩变形引起的裂缝。
2.收缩裂缝:由于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或水泥水化引起的裂缝。
3.变形缝:为了减少结构变形引起的裂缝,通常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变形缝。
4.负载裂缝:由于混凝土结构受到负载作用而引起的裂缝。
二、裂缝控制技术为了控制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应采取以下措施:1.设计合理的结构: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应合理确定结构的尺寸、截面形状和配筋,以减少结构的变形,从而降低裂缝的发生率。
2.合理安排变形缝: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变形缝,可以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变形,减少裂缝的发生。
变形缝的设置应根据结构的变形特点和使用条件来确定。
3.控制混凝土的收缩率:混凝土的收缩率是引起混凝土结构收缩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应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收缩率,如加入收缩剂、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等。
4.采用适当的施工工艺:采用适当的施工工艺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
例如,采用合理的浇筑方法、控制混凝土的温度等。
5.采用适当的材料:采用适当的混凝土材料和钢筋材料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
例如,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筋等。
三、施工规范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应按照以下规范进行施工: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骨料的含水率。
2.浇筑混凝土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和拆除根模时的残留物,确保模板表面光洁。
3.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适当的浇筑方法,避免混凝土中的气泡和空隙。
4.浇筑混凝土后,应及时进行养护,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凝土干裂。
5.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变形缝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设置,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大型基础、大坝、桥墩等。
然而,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这不仅影响结构的外观和耐久性,还可能危及结构的安全性。
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成为了工程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温度变化混凝土在浇筑后,由于水泥水化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形成内外温差。
当温差过大时,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一旦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裂缝。
2、收缩变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包括化学收缩、干燥收缩和自收缩等。
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时,就会产生拉应力,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3、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如浇筑顺序不合理、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到位等,也会增加裂缝产生的风险。
4、材料质量水泥品种、骨料级配、外加剂的使用等材料因素,如果选择不当,也可能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导致裂缝的出现。
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技术措施为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从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设计方面(1)合理设置伸缩缝和后浇带,以释放混凝土的收缩应力。
(2)优化混凝土结构的配筋,增加构造钢筋,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2、材料选择(1)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2)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控制骨料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3)适量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和料,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
(4)使用合适的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等,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1)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在夏季施工时,可采取对骨料进行遮阳、洒水降温,对搅拌用水进行冷却等措施。
(2)合理安排浇筑顺序,采用分层分段浇筑,每层厚度不宜过大,以利于混凝土散热。
(3)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缺陷。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一、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1. 材料因素水泥可是个关键角色呢。
如果水泥的安定性不好呀,就像一个调皮的小捣蛋鬼,在混凝土结构里不安分,容易导致裂缝。
比如说,水泥中的游离氧化钙过多,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它会慢慢水化,体积膨胀,就像气球慢慢吹气变大一样,可混凝土没那么大的伸缩空间呀,就只能被撑出裂缝啦。
骨料的质量也很重要。
要是骨料的粒径不合适,就像一群人排队,有的个子太大,有的个子太小,就会影响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还有骨料的含泥量高的话,泥就像一个黏糊糊的小坏蛋,会影响骨料和水泥浆的粘结,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也容易产生裂缝呢。
2. 施工因素混凝土的搅拌不均匀是个大问题。
就像做饭的时候调料没搅匀,有的地方咸,有的地方淡。
混凝土搅拌不均匀,那各部分的强度就不一样,在受力的时候,薄弱的地方就容易先出现裂缝。
浇筑的时候不注意也不行。
如果浇筑的速度太快或者太慢,都可能产生问题。
太快了,混凝土还没来得及均匀铺开就堆积在一起,里面的空气都没排出去,就像肚子里憋了气一样,容易产生裂缝;太慢了呢,前面浇筑的混凝土都快凝固了,后面的才来,新旧混凝土结合不好,也会出现裂缝。
振捣不密实也很糟糕。
振捣就像给混凝土做按摩,让它内部的空气和水分分布均匀。
要是振捣不到位,混凝土内部就会有很多蜂窝状的空隙,这就像在混凝土里挖了好多小坑,它的强度就大打折扣,很容易产生裂缝。
3. 环境因素温度的影响可不能小瞧。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水化热,就像人在运动后会发热一样。
如果外界温度变化大,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差就会很大。
比如说夏天高温的时候浇筑混凝土,外面的热量散发得快,里面的热量散发得慢,就会产生很大的应力,就像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拉扯混凝土,超过了它的承受能力就会产生裂缝。
湿度也是个关键。
如果空气太干燥,混凝土里的水分蒸发得太快,就像人在沙漠里很快脱水一样,混凝土就会收缩,收缩过度就会产生裂缝。
二、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治措施1. 材料方面的防治选择质量好的水泥和骨料是基础。
建筑十项新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建筑十项新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新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美观,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新的裂缝控制技术。
第一项技术是使用加筋混凝土。
加筋混凝土是在混凝土中添加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以增强抗拉强度。
通过选择合适的加筋材料和方式,可以有效地减缓和控制混凝土的开裂。
第二项技术是使用悬臂屋面结构。
悬臂屋面结构采用悬挑设计,通过改变结构的受力方式,减小了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可能性。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注重结构的合理布局和排布,确保受力均衡。
第三项技术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是通过在混凝土中引入预应力钢筋,在施工过程中施加拉力,使混凝土处于压缩状态。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开裂的风险,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第四项技术是使用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抗渗透性好、抗冻性强、耐久性高等特点。
通过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的开裂,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第五项技术是采用预制构件。
预制构件在生产过程中可以进行精确控制,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开裂可能性。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预制构件的连接方式和施工质量,确保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第六项技术是选用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
不同的工程需要选用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以满足结构的要求。
通过合理调节水灰比、粉石比等参数,可以控制混凝土的开裂情况。
第七项技术是合理控制施工温度。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温度的影响,容易产生开裂。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可以采用覆盖保温、使用冷却剂等方法。
第八项技术是采用防止干缩剂。
干缩是导致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使用防止干缩剂,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
第九项技术是使用抗裂胶粘剂。
抗裂胶粘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伸缩性,可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的开裂。
在施工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抗裂胶粘剂,确保施工质量。
第十项技术是采用结构加固技术。
对于已经出现裂缝的建筑,可以采用结构加固技术进行修复。
混凝土抗裂措施及施工要点

混凝土抗裂措施及施工要点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然而,在混凝土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干缩、温度变化、荷载作用等,会引起混凝土出现裂缝。
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抗裂措施和施工要点。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抗裂措施的相关知识,以及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一、混凝土抗裂措施1. 控制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的重量与水泥重量的比值。
通过合理控制水灰比,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收缩性,减少裂缝的形成。
一般来说,水灰比在0.4-0.5之间较为适宜。
2. 添加控制收缩剂:控制收缩剂是一种能够减少混凝土干缩变形的化学剂。
通过添加控制收缩剂,可以有效抑制混凝土的干缩,降低裂缝的发生率。
3. 加入纤维材料:纤维材料主要包括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钢纤维等。
将适量的纤维材料加入混凝土中,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能,防止裂缝扩展。
4. 使用控制温度与湿度的措施:在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对混凝土的收缩产生影响。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喷水降温、覆盖保湿等,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减少裂缝的产生。
二、混凝土施工要点1. 充分拌和:混凝土拌和过程中需要充分搅拌,保证水泥、骨料和水的充分混合,以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抗裂性能。
2. 合理施工温度: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温度和混凝土温度的控制。
避免在极端温度条件下进行施工,以免引起混凝土收缩过大导致裂缝的产生。
3. 控制施工速度:混凝土的浇筑和成型过程中需要控制施工速度,避免施工过快引起混凝土内部应力的积累,导致裂缝的形成。
4. 合理浇注顺序:在大面积施工时,需要按照合理的浇注顺序,避免混凝土的集中浇注和冲击,以减少内部应力的积累,预防裂缝的出现。
5. 注意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期间需要合理控制湿度和温度,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收缩,从而减少裂缝的发生。
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裂缝问题。
混凝土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结构的完整性和美观度,还可能导致水渗透、腐蚀钢筋等问题,从而降低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因此,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水泥、骨料和掺合料等成分的比例。
合理的配合比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通常采用增加骨料细度模数、减少混凝土中的水胶比、适当添加外加剂等方法来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2.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
首先是添加合适的外加剂,如减水剂、增塑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延展性,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其次是使用适当的骨料配合,如使用细骨料、粉煤灰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内聚力和自重,提高抗裂性能。
此外,还可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等高性能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3.控制混凝土的干缩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出现干缩和收缩现象,这是引起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混凝土的干缩收缩是防治混凝土裂缝的重要措施。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进行控制:首先是增加混凝土中水泥的粉含量,使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含量增加,从而减少干缩收缩。
其次是适当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避免混凝土干燥过快。
此外,还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粉等,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的干缩收缩。
4.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温度是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现象,会产生温度应力,从而引起裂缝。
因此,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是防治混凝土裂缝的一项重要措施。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进行控制:首先是在混凝土浇筑后进行湿养,以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
其次是采用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如使用隔热层、温度收缩控制剂等,可以减少温度应力的产生。
综上所述,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包括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控制混凝土的干缩收缩和温度应力等。
一建建筑 超长混凝土结构控制裂缝产生的措施

一建建筑超长混凝土结构控制裂缝产生的措
施
超长混凝土结构是指长度超过一定范围的混凝土构件,其在施工
和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裂缝,严重影响结构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为了控制裂缝的产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合理设计: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尽量减少超长混凝土元
件在受力过程中的变形,从而降低裂缝的产生概率。
要对结构的受力
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选取适当尺寸和材料,确保结构有足够
的强度和刚度,并避免集中应力的聚集。
其次,加强施工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裂
缝的产生。
例如,采用正确的工艺和施工方法,保证混凝土的浇筑一
次完成,避免出现冷接缝;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如振捣、振动和挤
压等,确保混凝土的均匀密实;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含水量,避免
过度膨胀;合理控制和调整混凝土的龄期,避免龟裂现象。
此外,可以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延缓裂缝的扩展。
例如,在混
凝土构件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应力,以抵抗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减轻龟
裂的产生;使用充分密实的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可以增
加混凝土中的纤维材料,如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抵抗裂缝扩展。
最后,定期维护和修补。
及时检测和修复结构中的裂缝,对于新
增的裂缝要进行记录和监测,定期维护和检查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裂缝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展。
综上所述,控制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措施包括合理设计、
加强施工控制、适当的防护措施以及定期维护和修补。
通过采取这些
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裂缝的发生,提高结构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
混凝土裂缝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质量,还会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不良影响。
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且有效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1. 积极采取施工工艺措施(1)合理搅拌混凝土:采用合理的搅拌设备和搅拌工艺,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石子分布均匀,以减少裂缝的发生。
(2)适当控制混凝土坍落度:过高的坍落度会导致混凝土过于松散,易发生裂缝;过低的坍落度则会导致混凝土难以浇筑到位,裂缝也会增加。
在施工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3)施工过程中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控制混凝土浇筑后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快干燥和过快升温,避免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和相应的裂缝。
2. 合理设计结构和施工缝(1)合理设置伸缩缝: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伸缩缝,能够有效消除由于温度变化和收缩引起的应力,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扩展。
(2)合理设置构造缝:根据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求和荷载特点,合理设置构造缝,分开承受荷载的不同部分,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传播。
3. 采用适当的混凝土配方和材料(1)选择合适的水灰比:水灰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易产生裂缝;水灰比过低则会导致混凝土干燥困难,易产生裂缝。
在混凝土配比设计中应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水灰比。
(2)控制混凝土内部气孔:混凝土中存在大量微孔和毛细孔,这些孔隙会导致混凝土的吸湿性和渗透性增加,易产生裂缝。
采用合适的混凝土配方和外加剂,控制混凝土内部气孔的数量和尺寸。
(3)使用外加剂和添加剂:合理选用适宜的外加剂和添加剂,如延缓剂、减水剂、抗裂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裂性能,减少裂缝的发生。
4. 做好施工过程监控(1)严格控制施工工艺: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和工艺可控性,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2)监测和记录施工过程参数:及时监测和记录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浇筑时间、养护时间等数据,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以控制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混凝土是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强度。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裂缝。
这些裂缝不仅影响结构的稳定性,还会降低混凝土的功能性能。
因此,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裂缝问题,采取一系列合适的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1. 积极控制混凝土配比混凝土中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充分注意混凝土配比可以有效控制水灰比,从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形成。
合理的水灰比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干缩和热应力,降低裂缝发生的可能性。
2. 使用靠谱的混凝土增强措施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增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常用的增加剂包括纤维增强材料和化学增强剂。
纤维增强材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拉伸强度和韧性,从而减缓裂缝的扩展。
化学增强剂可以改变混凝土的物理性质,提高其抗裂性能。
3. 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会产生热应力,导致裂缝的形成。
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时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降温剂。
降温剂可以调节混凝土的硬化速度,减少温度梯度,从而降低热应力和裂缝的产生。
4. 合理布置混凝土的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抗张能力,减少裂缝的形成。
因此,在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中,需要合理布置混凝土的钢筋。
钢筋的正确安装和固定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裂缝。
5. 采取适当的浇筑和养护措施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技术,以控制混凝土的裂缝。
浇筑时需要避免过快或过慢的浇筑速度,以免引起应力集中和裂缝的产生。
养护期间需要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以促进混凝土的逐渐硬化,并减少干缩引起的裂缝。
6. 定期进行维护和修复工作即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混凝土裂缝的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仍然可能出现裂缝的问题。
因此,定期进行维护和修复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定期检查混凝土结构,及时发现并修复裂缝,可以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7. 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标准混凝土的裂缝控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标准。
2024年混凝土工程中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2024年混凝土工程中裂缝的预防与处理混凝土裂缝的预防:
1.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均匀、凝固均匀。
2. 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如添加剂和外加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使用适当的混凝土施工工艺,如合适的浇筑和振捣方式,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4. 建立合理的施工温度控制系统,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温度变化,以避免温度差引起的裂缝。
5. 定期检查和维护混凝土结构,及时修复已发生的裂缝,以防止扩大和深化。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1. 初步处理裂缝前,首先要查明裂缝的产生原因和性质,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2. 对于较小的裂缝,可以使用填充材料,如胶黏剂、聚合物改性材料等来填补裂缝。
3. 对于较大的裂缝,可能需要进行裂缝封堵,如使用填充材料和钢筋加固等技术来修复裂缝。
4. 对于严重的裂缝,可能需要进行结构加固和维修,如使用钢板、碳纤维加固等措施。
总之,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处理既需要技术实力,也需要施工管理的细致和严谨。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该由专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负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建筑结构裂缝控制的技术措施
发表时间:2016-05-27T14:54:09.0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2期作者:陈建秋
[导读] 东莞市中厚建筑工程公司 523960 建筑结构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的工程,其主要从施工选材、工程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以及维护知识等4个方面综合控制。
陈建秋
东莞市中厚建筑工程公司 523960
摘要: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属于主要材料,混凝土结构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怎样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是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
文章从多方面分析了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提出相关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方式。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裂缝成因;控制措施
前言
近十多年以来,伴随钢筋混凝土结构功能日渐复杂与体量的提升,及混凝土商品大量推广、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加强,从而大大增加了结构产生裂缝的机率,有部分已经危及结构的耐久性与安全性,有些地下工程裂渗已经影响到其使用的功能。
针对地下工程渗裂较为普遍的情况,我国研制了很多新型的防水材料,建设部提出往后主要开发应用环保型的中、高档防水材料,刚柔结合,从而全面加强国内防水工程的质量。
正文
一、混凝土结构裂缝危害及其成因
因为墙体混凝土相对梁板部位混凝土的暴露面积比较小,蒸发水分的速度较为缓慢,所以由于养护等原因而造成的裂缝不多,墙板结构产生的裂缝主要包括:收缩裂缝、温度裂缝、冷缝、分层缝等。
1、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危害
(1)对安全性的影响。
在装修中,因为地面多了许多设计者没考虑的荷载的时候,受到弯构件的楼板,即使受弯区可以有宽度存在一定范围内的裂缝,我们还是要重视结构承载力中裂缝的危害。
(2)对耐久性的影响。
一旦产生裂缝,结构中的金属部件自然就会暴露出来,除了遭到空气的氧化,还会受到酸性雨水的污染侵蚀,这样就增大了产生钢筋锈蚀的几率。
此外,碱集料反应造成的碱-硅酸盐凝胶,吸水之后会出现膨胀,会使得体积增大3至4倍,导致混凝土的开裂、剥落、强度降低,甚至造成破坏。
可是这些对建筑物的破坏时间比较长,因此除了受混凝土本身的材料问题影响外,裂缝属于一个大的影响因素。
(3)对防水性的影响。
当然住房是不允许有漏水的,因此,当有防水作用的建筑混凝土出现了裂缝,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渗漏问题,对于住户而言,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此外,对于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而言也是个难题,因此,混凝土的质量与浇灌技术在这里也是十分重要。
2、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
(1)施工材料方面
①干燥收缩。
根据有关数据得出,水泥在加水之后得到的硬化体会降低水泥体积。
由于毛细孔缝中溢出的水造成的毛细压力是会使得混凝土收缩的。
相关研究发现,按这个方法,不同混泥土有着不同的干缩值:混凝土的干缩值为0.04%-0.06%;水泥砂浆的干缩值为
0.1%-0.2%。
可是混凝土往往会出现干缩裂缝的情况,是因为其极限拉伸值只有0.01%-0.02%。
②自生收缩。
自干燥指的就是由水的迁移而造成的,可是它不是由于水往外散失,是因为当水泥水化的时候,消耗水分导致凝结孔的页面下降,形成弯月面,产生自干燥作用,导致降低混凝土相对湿度而自身收缩,水灰比对自身收缩较大,一般情况下,当水灰比大于0.5的时候,它自干燥作用与自身收缩和干缩相比小的可以无视。
可是一旦水灰比低于0.35 的时候,混凝土体的相对湿度很快就会降低,自身收缩于干缩就差不多各占一半。
③后期混凝土膨胀裂缝。
导致混凝土后期产生裂缝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a.水泥中有大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在加水后体积会增加;
b.水泥中有许多氧化钙游离,加水后产生的氢氧化钙会令体积造成膨胀;
c.水泥与外加剂都有着非常高的碱含量,一旦它和集料中活性硅等发生碱集料反应,化学反应之后造成混泥土体积的增加;
d.混凝土在温度比较高的情形下,钙矾石会分解,然后置于在常温下形成的钙矾石会发生膨胀破坏。
(2)建筑设计结构问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极限状态的承载力是靠钢筋和混凝土两者共同来承担,怎样使荷载裂缝得到好的控制,应当对地基进行实况考察,分析环境因素进行利用,加强结构的耐久性等方面入手。
根据相关国内外的规定,分析出结构变形作用造成的裂缝问题可以分成以下两种:首先,验算裂缝不具备明文规定的情形下,怎样设计会由设计员自己决定,这时候的设计规范要根据需要而进行改变的。
其次,根据明文规定的相关设计规范,荷载裂缝具有相关的计算公式并且严格控制允许宽度。
倘若施工人员没有考虑清楚结构变形裂缝控制,也会使得结构裂缝增加。
(3)施工工艺问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起模、浇筑、堆放运输、构件制作、拼装及吊装时,唯有进行有效的,满足实际的施工工艺才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防止各种形式裂缝现象的出现。
(4)工作人员缺乏维护认识问题。
据了解,荷载问题,环境温度和风速造成的收缩变形会短时间内使得很多年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加强钢筋混凝土已浇结构的保湿保温非常的重要,对地下室进行实时覆土;按时封闭好上部结构;不能让出入口长期敞开,把屋面受破坏防水层的修缮工作做好,维护工作的及时有效的进行。
二、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手段
1、施工材料的选择
(1)水泥需要采取较低水化热的水泥,决不能使用安全不达标的水泥。
①采用粗糙,坚硬的石料粗骨料。
级配良好,孔隙率小,无碱性反应;没有有害的超标物质以及超标的粘土含量。
②细骨料适宜使用较粗颗粒、孔隙不大,含泥量低的中砂。
③外掺料适合使用减水剂等外加剂,从而使得混凝土工作性能得到改善,降低收缩,减少用水
量。
(2)选配材料
①配合比设计:选择低水灰比、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收缩;低用水量,不可以随便添加用水。
②在浇筑前:混凝土要根据相关的配制计量,水灰比以及水泥用量,做到严格控制,把它们均匀搅拌后,再次搅拌均匀离析的混凝土。
(3)钢筋选用
①要根据塑性铰区延性来却绝钢筋规格高低、数量大小、品种分类的改变以及代用,为了达到强柱弱梁的效果还需要对构件抗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解。
②钢筋的位置要拜访正确。
造成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保护层过小或者过大和钢筋间距过大。
2、强化维护措施
在混凝土结构完成浇筑之后,地下室应尽早作柔性防水层以及保护层,接着采用三七灰土进行回填。
施工与业主不能忽视该环节,要及时做好预防环境温差以及风速对结构造成变形裂缝的相应措施。
3、强化结构设计措施
为了避免墙板结构的裂缝,在结构设计方面主要应对温度钢筋的设计充分进行考虑,充分利用构造钢筋的作用以减小墙板结构的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
由于造成墙板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水化热及降温引起的拉应力,因此必须尽量降低入模温度,需要分层进行散热浇灌,预防产生激烈的温湿度变化,为混凝土创造充分应力松弛的条件。
4、一些控制裂缝的施工措施
(1)混凝土的摊铺厚度,需要按照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以及混凝土的合易性来确认。
一旦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要超过600mm,如果选择非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超出400mm。
(2)分层连续浇注,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注完毕。
(3)混凝土浇注完毕后,需要及时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沁水。
(4)混凝土的运输、拌制一定要符合连续浇注施工的要求,以及最可能减少混凝土出罐温度等方面要求。
(5)混凝土完成浇注之后,需要根据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及时进行养护与保温。
三、结束语
建筑结构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的工程,其主要从施工选材、工程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以及维护知识等4个方面综合控制。
因此,加强施工单位的认识、控制好工序质量、加强施工管理、加强对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是目前解决以及控制混凝土建筑结构裂缝形成的有效方法,唯有必须达到国家规范以及验收标准,才可以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7.
[2]吴中伟.膨胀混凝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3]游宝坤.建筑结构裂渗控制新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8
[4]YBJ224-91.块体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