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_规则波导的一般特性
微波技术与天线复习知识要点
![微波技术与天线复习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b8d220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5.png)
微波技术与天线复习知识要点绪论●微波的定义:微波是电磁波谱介于超短波与红外线之间的波段,它属于无线电波中波长最短的波段;●微波的频率范围:300MHz~3000GHz ,其对应波长范围是1m~●微波的特点要结合实际应用:似光性,频率高频带宽,穿透性卫星通信,量子特性微波波谱的分析第一章均匀传输线理论●均匀无耗传输线的输入阻抗2个特性定义:传输线上任意一点z处的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之比称为传输线的输入阻抗注:均匀无耗传输线上任意一点的输入阻抗与观察点的位置、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终端负载阻抗、工作频率有关;两个特性:1、λ/2重复性:无耗传输线上任意相距λ/2处的阻抗相同Z in z= Z in z+λ/22、λ/4变换性: Z in z- Z in z+λ/4=Z02证明题:作业题●均匀无耗传输线的三种传输状态要会判断1.行波状态:无反射的传输状态▪匹配负载:负载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沿线电压和电流振幅不变▪电压和电流在任意点上同相2.纯驻波状态:全反射状态▪负载阻抗分为短路、开路、纯电抗状态3.行驻波状态:传输线上任意点输入阻抗为复数●传输线的三类匹配状态知道概念▪负载阻抗匹配:是负载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的情形,此时只有从信源到负载的入射波,而无反射波;▪源阻抗匹配:电源的内阻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时,电源和传输线是匹配的,这种电源称之为匹配电源;此时,信号源端无反射;▪共轭阻抗匹配:对于不匹配电源,当负载阻抗折合到电源参考面上的输入阻抗为电源内阻抗的共轭值时,即当Z in=Z g﹡时,负载能得到最大功率值;共轭匹配的目的就是使负载得到最大功率;●传输线的阻抗匹配λ/4阻抗变换P15和P17●阻抗圆图的应用与实验结合史密斯圆图是用来分析传输线匹配问题的有效方法;1.反射系数圆图:Γz=|Γ1|e jΦ1-2βz= |Γ1|e jΦΦ1为终端反射系数的幅度,Φ=Φ1-2βz是z处反射系数的幅角;反射系数圆图中任一点与圆心的连线的长度就是与该点相应的传输线上某点处的反射系数的大小;2.阻抗原图点、线、面、旋转方向:➢在阻抗圆图的上半圆内的电抗x>0呈感性,下半圆内的电抗x<0呈容性;➢实轴上的点代表纯电阻点,左半轴上的点为电压波节点,其上的刻度既代表r min又代表行波系数K,右半轴上的点为电压波腹点,其上的刻度既代表r max又代表驻波比ρ;➢|Γ|=1的圆图上的点代表纯电抗点;➢实轴左端点为短路点,右端点为开路点,中心点处是匹配点;➢在传输线上由负载向电源方向移动时,在圆图上应顺时针旋转,;反之,由电源向负载方向移动时,应逆时针旋转;3.史密斯圆图:将上述的反射系数圆图、归一化电阻圆图和归一化电抗圆图画在一起,就构成了完整的阻抗圆图;4.基本思想:➢特征参数归一阻抗归一和电长度归一;➢以系统不变量|Γ|作为史密斯圆图的基底;➢把阻抗或导纳、驻波比关系套覆在|Γ|圆上;●回波损耗、功率分配等问题的分析✓回波损耗问题:1.定义为入射波功率与反射波功率之比通常以分贝来表示,即Lrz=10lgP in/Pr dB对于无耗传输线,ɑ=0,Lr与z无关,即Lrz=-20lg|Γ1| dB2.插入损耗:定义为入射波功率与传输功率之比3.|Γ1|越大,则| Lr |越小;|Γ1|越小,则| L in|越大;P21:有关回波损耗的例题例1-4✓功率分配问题:1.入射波功率、反射波功率和传输功率计算公式反映出了它们之间的分配关系;P192.传输线的传输效率:η=负载吸收功率/始端传输功率3.传输效率取决于传输线的损耗和终端匹配情况第二章规则金属波导●导波系统中的电磁波按纵向场分量的有无,可分为TE波、TM波和TEM波三种类型;知道概念➢TEM波:导行波既无纵向磁场有无纵向电场,只有横向电场和磁场,故称为横电磁波;E z=0而H z=0➢TM波E波:只有纵向电场,又称磁场纯横向波;E z≠0而H z=0➢TE波H波:只有纵向磁场,又称电场纯横向波;E z=0而H z≠0●导行条件:k c<k时,f>f c为导行波;●矩形波导、圆波导主要模式的特点及应用✧矩形波导:将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矩形截面的、内充空气的规则金属波导称为矩形波导;1)纵向场分量E z和H z不能同时为零,不存在TEM波;2)TE波:横向的电波,纵向场只有磁场;➢TE波的截止波数k c,➢矩形波导中可以存在无穷多种TE导模,用TE mn表示;➢最低次波形为TE10,截止频率最低;3)TM波➢TM11模是矩形波导TM波的最低次模,其他均为高次模;4)主模TE10的场分布及其工作特性➢主模的定义:在导行波中截止波长最长截止频率最低的导行模➢特点:场结构简单、稳定、频带宽和损耗小等;✧圆波导:若将同轴线的内导体抽走,则在一定条件下,由外导体所包围的圆形空间也能传输电磁能量,这就是圆形波导;➢应用:远距离通信、双极化馈线以及微波圆形谐振器等;➢圆形波导也只能传输TE和TM波形;➢主模TE11,截止波长最长,是圆波导中的最低次模;圆波导中TE11模的场分布与矩形波导的TE10模的场分布很相似,因此工程上容易通过矩形波导的横截面逐渐过渡变为圆波导;即构成方圆波导变换器;➢圆对称TM01模:圆波导的第一个高次模,由于它具有圆对称性故不存在极化简并模;因此常作为雷达天线与馈线的旋转关节中的工作模式;➢低损耗的TE01模:是圆波导的高次模式,它与TM11模是简并模;它是圆对称模,故无极化简并;当传输功率一定时,随着频率升高,管壁的热损耗将单调下降;故其损耗相对于其他模式来说是低的,故可将工作在此模式下的圆波导用于毫米波的远距离传输或制作高Q值的谐振腔;●熟悉模式简并概念及其区别1.矩形波导中的E-H简并:对相同的m和n,TE mn和TM mn模具有相同的截止波长或相同的截止频率;虽然它们的场分布不同,但是具有相同的传输特性;2.圆波导中有两种简并模:➢E-H简并:TE0n模和TM1n模的简并➢极化简并模:考虑到圆波导的轴对称性,因此场的极化方向具有不确定性,使导行波的场分布在φ方向存在cosmφ和sinmφ两种可能的分布,它们独立存在,相互正交,截止波长相同,构成同一导行模的极化简并模;●熟悉矩形波导壁电流分布及应用●波导激励的几种类型1.电激励2.磁激励3.电流激励●方圆波导转换器的作用圆波导中TE11模的场分布与矩形波导的TE10模的场分布很相似,因此工程上容易通过矩形波导的横截面逐渐过渡变为圆波导;即构成方圆波导变换器;第三章微波集成传输线●带状线、微带线的结构及特点1.带状线:➢是由同轴线演化而来的,即将同轴线的外导体对半分开后,再将两半外导体向左右展平,并将内导体制成扁平带线;➢主要传输的是TEM波;可存在高次模;➢用途:替代同轴线制作高性能的无源元件;➢特点:宽频带、高Q值、高隔离度➢缺点:不宜做有源微波电路;2.微带线:➢是由双导体传输线演化而来的,即将无限薄的导体板垂直插入双导体中间,再将导体圆柱变换成导体带,并在导体带之间加入介质材料,从而构成了微带线;微带线是半开放结构;➢工作模式:准TEM波●带状线、微带线特征参数的计算会查图➢带状线和微带线的传输特性参量主要有:特性阻抗Z0、衰减常数ɑ、相速v p和波导波长λg ●介质波导主模及其特点➢主模HE11模的优点:a)不具有截止波长;b)损耗较小;c)可直接由矩形波导的主模TE10激励;第四章微波网络基础●熟练掌握阻抗参量、导纳参量、转移参量、散射参量结合元件特性和传输参量的定义P84-P93➢阻抗矩阵Z➢导纳矩阵Y➢转移矩阵A➢散射矩阵S➢传输矩阵T●掌握微波网络思想在微波测量中的应用三点法的条件➢前提条件:令终端短路、开路和接匹配负载时,测得的输入端的反射系数分别为Γs,Γo和Γm,从而可以求出S11, S12, S22;第五章微波元器件●匹配负载螺钉调配器原理、失配负载;衰减器、移相器作用➢匹配负载作用:消除反射,提高传输效率,改善系统稳定性;➢螺钉调配器:螺钉是低功率微波装置中普遍采用的调谐和匹配原件,它是在波导宽边中央插入可调螺钉作为调配原件;螺钉深度不同等效为不同的电抗原件,使用时为了避免波导短路击穿,螺钉·都设计成为了容性,即螺钉旋入波导中的深度应小于3b/4b为波导窄边尺寸;➢失配负载:既吸收一部分微波功率又反射一部分微波功率,而且一般制成一定大小驻波的标准失配负载,主要用于微波测量;➢衰减器,移相器作用:改变导行系统中电磁波的幅度和相位;●了解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P106➢定向耦合器是一种具有定向传输特性的四端口元件,它是由耦合装置联系在一起的两对传输系统构成的;➢利用波程差;●熟练掌握线圆极化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了解场移式隔离器的作用P122➢根据铁氧体对两个方向传输的波型产生的场移作用不同而制成的;●了解铁氧体环行器的分析及作用P123➢环行器是一种具有非互易特性的分支传输系统;第六章天线辐射与接收的基本理论第七章电波传播概论●天波通信、地波通信、视距波通信的概念1.天波通信:指自发射天线发出的电波在高空被电离层反射后到达接收点的传播方式,也成为电离层电波传播;主要用于中波和短波波段2.地波通信:无线电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的传播方式;主要用于长、中波波段和短波的低频段;3.视距波通信:指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处于相互能看见的视距距离内的传播方式;地面通信、卫星通信以及雷达等都可以采用这种传播方式;主要用于超短波和微波波段的电波传播●天线的作用●无线电波传输是产生失真的原因无线电波通过煤质除产生传输损耗外,还会使信号产生失真——振幅失真和相位失真两个原因:1.煤质的色散效应:色散效应是由于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在煤质中的传播速度有差别而引起的信号失真;2.随机多径传输效应:会引起信号畸变;因为无线电波在传输时通过两个以上不同长度的路径到达接收点;接收天线收到的信号是几个不同路径传来的电场强度之和;。
_规则波导的通解
![_规则波导的通解](https://img.taocdn.com/s3/m/a7f12c02bb68a98271fefa13.png)
ˆ n B1 0
矩形波导中电磁波的通解
矩形波导中横电波TE的解
H z x
H z y
当x=0, a 时,Hx=0 当y=0, b 时,Hy=0
0
0
由边界条件,可得
B1=0 B2=0
kx ky m a n b
m a x) cos(
E z H z 1 Ex 2 ( j ) 2 y (k ) x E z H z 1 Ey 2 ( j ) 2 x (k ) y
对于TE波,Ez=0,Hz≠0。若先 解出Hz,然后由式(1.13)可求出波 导中的其它场分量
b x 矩形波导示意图 等式两边同除以X(x) Y(y) 有
1 X ( x) X ( x)
2
Hz满足方程 ▽T2 HZ + kc2 HZ=0
在直角坐标系,上式可写为
(
2 2
x
2
1 Y ( y)
Y ( y)
2
y
2
k c
2
x
2
y
) H z ( x, y ) k c H z ( x, y ) 0 (2.31) 2
2
上式左端两项彼此无关,为使它们的和是 常数,左边两项必须分别为常数。令
1 d X ( x) dx
2 2
用分离变量法求解,令 Hz(x,y)=X(x) Y(y)
代入(2.31)式中有
jA n m n jA m m n jz jz ( ) cos( x) sin( y )e E y Z TE ( ) sin( x) cos( y )e 2 2 a a b b a b kc kc
(2.40)
矩形波导的模式(3篇)
![矩形波导的模式(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7f0c4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02.png)
第1篇一、矩形波导的模式分类矩形波导中的电磁波模式主要分为TE(横电磁波)模式和TM(纵电磁波)模式。
1. TE模式TE模式是指电场只在波导的横向(垂直于传播方向)分量存在,而磁场则在纵向(沿传播方向)分量存在。
根据电场和磁场在波导横截面上的分布,TE模式又可以分为TE10、TE20、TE01等模式。
(1)TE10模式:TE10模式是矩形波导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模式。
其电场分布呈矩形,磁场分布呈椭圆。
TE10模式的截止频率最高,适用于高频传输。
(2)TE20模式:TE20模式的电场分布呈矩形,磁场分布呈圆形。
其截止频率低于TE10模式,适用于中频传输。
(3)TE01模式:TE01模式的电场分布呈矩形,磁场分布呈椭圆。
其截止频率最低,适用于低频传输。
2. TM模式TM模式是指磁场只在波导的横向分量存在,而电场则在纵向分量存在。
根据电场和磁场在波导横截面上的分布,TM模式又可以分为TM01、TM11、TM21等模式。
(1)TM01模式:TM01模式的电场分布呈矩形,磁场分布呈圆形。
其截止频率最高,适用于高频传输。
(2)TM11模式:TM11模式的电场分布呈矩形,磁场分布呈椭圆。
其截止频率低于TM01模式,适用于中频传输。
(3)TM21模式:TM21模式的电场分布呈矩形,磁场分布呈圆形。
其截止频率最低,适用于低频传输。
二、矩形波导的模式特性1. 截止频率截止频率是矩形波导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决定了电磁波在波导中能否有效传输。
不同模式的截止频率不同,其中TE10模式的截止频率最高,适用于高频传输。
2. 相速度相速度是指电磁波在波导中传播的速度。
不同模式的相速度不同,TE模式的相速度比TM模式快。
3. 模式损耗模式损耗是指电磁波在波导中传播时,由于波导壁的吸收和辐射等原因,能量逐渐衰减的现象。
不同模式的损耗不同,TE模式的损耗比TM模式小。
4. 传输特性矩形波导中不同模式的传输特性不同,如TE模式的传输特性较好,适用于高频传输;TM模式的传输特性较差,适用于低频传输。
第2-6章 圆形波导
![第2-6章 圆形波导](https://img.taocdn.com/s3/m/da7dc900bed5b9f3f90f1c62.png)
(3)低损耗TE01模
①电磁场沿 方向不变化,场具有轴对称性; ②只有 E分量,在r = 0 及r = a 处,
u mn E mn J m a
Hz 0
场沿半径按贝塞尔函数或按其导数的规律变化,波型指数n 表示场沿半径分布的最大值个数;场沿圆周方向按正弦或余 弦函数形式变化,波型指数m表示场沿圆周分布的整波数。
2. 圆波导的传输参数
• TEmn导模的各参数:
波阻抗:
Z TE
E k Er H Hr
k cmn
式中
u mn为 J m (k c a)的根。
u mn E z (r , , z ) E mn J m a
基本解为:
cos m jz r e sin m
则得一般解:
u mn cos m jz E z (r , , z ) E mn J m r e a sin m m 0 n 1
u mn ja E r E mn J m m 0 n 1 u mn a
E
m 0 n 1
cos m j (t z ) r sin m e u mn sin m j (t z ) jma 2 E mn J m 2 a r cos m e u mn r
场沿圆周方向按正弦或余弦函数形式变化,波型 指数m表示场沿圆周分布的整波数。
2)TM模 则
Hz = 0,
微波技术与天线
![微波技术与天线](https://img.taocdn.com/s3/m/850cab7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74.png)
课程名称: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代码:02367理论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微波技术与天线是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研究的基本内容是电磁场的基础理论、导行电磁波和导模概念、各个导行波场的求解方法、传输线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微波网络基础与器件、天线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天线的基本结构并且与现代通信紧密相关的新技术;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微波与天线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微波与天线领域的工程实际问题,为今后从事微波与天线研究和工程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高等数学、电路分析基础、数学物理方法、电磁场理论;是无线通信技术的基础课程;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场论与静态电磁场一、学习目地与要求本章主要研究静态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和分析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电荷与电流密度的概念,理解并掌握电流连续性方程;理解并掌握静电场和恒定磁场的基础—库仑定律和安培力定律,牢固建立静电场和恒定磁场的概念,并能根据不同电荷分布和电流分布的相关电磁场强度计算表达式,计算一些典型电荷分布和电流分布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牢固掌握静电场和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 ,深刻理解静电场和恒定磁场的基本性质;深刻理解电位和磁位的物理意义,掌握电位与电场强度、磁位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了解电介质极化和磁介质磁化的物理过程;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场论一般识记:矢量运算中的相关规则及矢量恒等式理解:标量场与矢量场的概念、标量场的等值面和矢量场的矢量线、矢量场的散度与旋度、标量场的梯度;应用:应学会应用矢量分析这一重要数学工具去研究电磁场在空间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二)静电场次重点识记:电荷与电荷密度、电场强度、均匀介质中的电场理解:、电场强度的相关计算公式、库仑定律应用:用静电场的基本方程高斯定律求解静电场、计算点电荷系统和一些连续分布电荷系统的电位(三)稳恒电流场一般识记:电流密度、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的微分形式理解:、电荷守恒定律、稳恒电流场的基本方程四恒定磁场次重点识记:磁感应强度、介质的磁化理解:稳恒磁场的基本方程、矢量磁位、磁介质中的安培定律应用:运用安培环路定律求解具有一定对称性分布的磁场、利用矢量磁位求解一些简单的磁场分布问题第二章电磁波原理一、学习目地与要求本章主要讨论了时变电磁场的普遍规律、电场和磁场在交替变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电磁波的相关特性,并重点讲述了均匀平面电磁波在无界空间的传播特性和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特性;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们必须牢固掌握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微分形式,深刻理解其物理意义;必须正确理解和使用边界条件、深刻理解坡印廷矢量的物理意义并能用其分析计算电磁能量的传输情况;掌握电磁场的波动方程以及理解矢量位和标量位的概念和满足的相应方程;深刻理解和掌握均匀平面电磁波在无界理想介质中的传播特性,理解描述传播特性的参量的物理意义;掌握三种极化方式的产生条件;熟练掌握平面电磁波对理想导体和理想介质垂直入射时的分析方法和过程;理解平面电磁波向理想导体界面的斜入射;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时变电磁场重点识记:正弦电磁场的复数表示法、坡印廷定理、波动方程、唯一性定理理解:麦克斯韦方程、时变场的边界条件、坡印廷矢量应用:从麦氏方程出发,结合边界条件求解相关问题;(二)平面电磁波重点识记:沿任意方向传播的平面波理解: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波的极化应用:计算在自由空间传播的均匀平面波的电场强度或磁场强度;计算描述均匀平面波传播特性的参量如波矢量、波阻抗等;计算坡印廷矢量(三)平面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次重点识记:垂直极化波、平行极化波、理解:垂直极化波入射、平行极化波入射、全透射与全反射(四)平面电磁波向理想导体界面的斜入射一般识记:垂直极化波斜入射、平行极化波斜入射第三章 导行电磁波一、 学习目地与要求本章主要讨论电磁波在导波系统中的传输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求解波导中场的重要方法—纵向场分析法,该方法中所涉及到的有关物理量,如传播常数、截止波数的物理意义必须深刻理解,计算公式必须牢固掌握;牢固掌握波沿规则波导传输的一般特性;熟知波沿不同形状的波导传输的相关特性,如矩形波导、圆形波导等,重点掌握矩形波导中的主要传输模式—10TE 模;必须了解同轴线中的传输模式,并能通过恰当选择尺寸的情况下,保证TEM 波的传输;了解波导激励与耦合的方式;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规则波导的分析方法和一般特性重点识记:波导中的波型—TE,TM 和TEM 波、波的速度—相速度,群速度、波导波长、波阻抗理解:不同模式的传输条件、截止现象和截止波长应用:能用纵向场法求解波导中电磁波的场解、应用相关公式求出波导中描述波传输特性的相关参量;(二)金属矩形波导的场解重点理解:矩形波导中不同波型的场解、矩形波导中的传输特性、波导的功率容量应用:计算不同模式的截止波长、能确定波导中能传输或截止的模式、熟悉单模传输条件、能绘出10TE 模式的场结构,壁电流分布、计算10TE 模式的相关传输参量(三)圆柱形波导次重点识记:圆波导中不同波型的场解理解:圆波导中的三个主要波型及其应用(四)同轴传输线次重点识记:、同轴线中的高模及尺寸选择理解:同轴线中的TEM 波(五)波导的激励与耦合一般识记:波导激励的方式及激励装置第四章 微波传输线的基本理论一、 学习目地与要求本章以双导线为例用路的分析方法主要讨论了微波传输线上的传输特性和电压电流的分布规律,同时推出了一种重要的计算工具—阻抗圆图,并将这一计算工具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如阻抗匹配技术;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必须深刻理解微波传输线的分布参数概念,了解传输线方程及其解以及传输线的工作特性参数;必须掌握传输线的三种不同工作状态的条件和特点;必须掌握用阻抗圆图来解决传输线应用中的计算问题;了解不同阻抗匹配器的匹配方法,学会在阻抗匹配时用阻抗圆图来进行计算;了解微波集成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微带线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微波传输线的分析次重点识记:分布参数概念、传输线方程及其一般解理解:传输线方程的定解已知终端电压和电流、传输线的工作参数,如特性阻抗、反射系数、输入阻抗、传播常数、相速及波长;应用:应用相关公式计算传输线上的电压和电流、反射系数、输入阻抗(二)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重点理解:形成行波状态、驻波状态、行驻波状态的条件和特点应用:求出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电压、电流、输入阻抗、驻波比,并能绘制出相关图形;(三)阻抗圆图重点应用:在传输线问题的相关运算中使用阻抗圆图来进行计算;(四)传输线的阻抗匹配重点应用:会采用不同的阻抗匹配器进行传输线的阻抗匹配(五)微带传输线一般识记:对称微带和不对称微带的演变过程及结构、它们中所传输的波型第五章微波网络与元器件一、学习目地与要求本章主要讨论了微波等效电路的方法,这就是将本质上是场的问题转化为电路问题来处理的重要方法,这对处理横截面形状不均匀物体时极为有用,如微波元器件的分析和处理;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如何将波导等效为双线传输线、不均匀体等效为网络,必须深刻理解模式电压和模式电流的意义;必须深刻理解网络参量的物理意义,并学会用任意网络参量去描述一个具体的微波电路;对于二端口网络的级联其重点放在A 参量, 其余参量中的S参量是微波网络所乐于采用的重要参量;微波网络理论的主要应用场合就是对各种微波元器件的分析和处理,对于各种不同的元器件,必须了解其功能及结构,熟知其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微波网络的等效重点理解:模式电压和模式电流的概念、模式矢量函数的归一化条件、归一化模式电压和归一化模式电流的概念;应用:根据相关条件求对应模式的模式电压和模式电流(二)双端口网络的阻抗矩阵、导纳矩阵及A矩阵A重点,Z、Y次重点识记: 阻抗矩阵、导纳矩阵的特点及性质理解:A参量的特点及性质以及不同电路的A矩阵应用:用A矩阵解决二端口网络的级联问题(三)双端口网络的散射矩阵重点理解:散射参量的物理意义、散射参量的性质应用:求解具体电路的S参量(四)多端口网络的散射矩阵一般识记:多口网络的特点及性质(五)微波元件一般识记:各元件的功能及工作原理第六章天线基本原理一、学习目地与要求本章主要讨论了天线产生辐射场的基本原理和各种不同天线的辐射性能;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基本振子的辐射性能;必须深刻理解为了增加辐射电阻,提高天线的辐射能力所采用的振子天线的工作原理;必须了解为了获得较强的方向性和其它特性所采用的天线阵列的性能;必须熟知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电参数;简单了解各种线天线和面天线的辐射性能和应用场合;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基本振子的辐射重点理解:电流的场解、电基本振子场解、电偶极子的近区场、电偶极子的远区场、磁基本振子;应用:分析和计算天线的辐射场、辐射方向性、半功率宽度、零功率宽度和副瓣电平以及辐射电阻;(二)振子天线重点理解:对称振子的场解、对称振子的方向性,辐射电阻,输入阻抗、发射天线的参数、天线的极化和天线的频带宽度应用:对称振子天线的辐射与电长度之间的关系,重点掌握半波振子天线的方向图(三)天线阵次重点理解: 直线阵列天线的方向图、波瓣宽度、旁瓣电平等的分析与计算(四)接收天线一般识记:接收天线的电参数(五)常用线天线一般识记:各种常用线天线的工作原理(六)面天线一般识记:抛物面天线和双反射面天线的工作原理说明:该项需编纲教师全面考量该课程内容,并对各章节都给出相应的知识层次重点、次重点、一般,在知识层次下对各知识点提出相应的能力层次要求识记、理解、应用;在分配知识层次和能力层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知识层次包括“重点、次重点、一般”三个层次,此三层次在命题中的固定比重分别为:65% ,25%,10%;要求编纲教师在分配知识层次时,除考虑知识点本身的重要性外,兼顾各层次在命题中的比例要求;避免出现某一层次知识点过少,不能满足命题中比例要求的情况;2、①能力层次包括“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此三层次在命题中无固定比重要求,需编纲教师结合本课程的具体考核要求给出比例在“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中给出比例,并在分配知识点能力层次时结合命题比例,做到大纲与试卷要求统一;②大纲中知识点的能力层次分配应全面涵盖三个能力层次,尽量不要缺少,但各章节不是必须全有三个层次的知识点,应根据各章实际情况具体安排;3、大纲中的考核知识点只具体到章,不需要将知识点细化到节;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说明:省考委统一加以说明,编纲教师不需自行解释;二、教材1、指定教材电磁波工程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朱建清第一版2、参考教材微波技术与天线电子工业出版社殷际杰第一版说明:1、大纲中的指定教材为省自考委核准的指定教材,此次配合我省自考教材清理工作,部分课程教材已由主考校提出审核意见并要求调整为推荐教材,如编纲教师认为需更换指定教材或推荐教材不合理,需提交由主考校盖章的教材变更报告,经批准后,方可更改;2、所列教材均需写明:书名、出版社、作者、版本,参考教材可以没有;三、自学方法指导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说明:该项省考委统一说明,若编纲教师需做个别说明,该部分也可自行撰写;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8说明:1、该项1-7省考委统一说明;若编纲教师需做个别说明,该部分也可自行撰写;2、该项中对助学学时的分配,需由编纲教师完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规定每学分18学时,请教师按此规定分配学时;涉及实践考核的课程,实践与理论课时应分别列出;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包括能力层次比例、难易度比例、内容程度比例、题型、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等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 20 %、"理解"为 30 %、"应用"为 50%;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填空题、简答题、证明题、计算题等;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说明:1、该部分1、3、4、6项省考委统一规定,编纲教师不用自行填写;2、其中第2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需编纲教师结合大纲中各章知识点能力层次分配给定;3、第5项“试题类型”,也需编纲教师结合命题要求给出;应尽量全面的涵盖该课程考试中可能出现的试题类型,避免出现考试中出现的题型在大纲中没有举出的情况;六、题型示例样题一、 填空题:1、 已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的电场强度为y ez t E ˆ)2106cos(7.378ππ+⨯= v/m ,可见此波的波长为 ,自由空间的波数为 ,它是沿 方向传播的;2、终端接任意负载L Z 时,距终端为2λ整数倍的各处,其输入阻抗为 ;距终端为4λ奇数倍的各处其输入阻抗为 ;二、简答题:1、空气填充的矩形波导其单模传输条件是什么若兼顾功率容量,该条件有什么变化3、何谓简并圆波导中有几类简并试举例说明;三、证明题:在无耗传输线某选定参考面上测得sc in Z 接短路负载时、oc in Z 接开路负载时、in Z 接实际负载时,试证明负载阻抗四、计算题:1、有一个二端口网络,如下图,图中jx = j2 为归一化电抗,jb = j1为归一化电纳, 试求: 1散射参量矩阵[]S ;2插入衰减a L 用分贝表示及插入相移θ;4、已知某天线在E 平面上的方向函数为1画出其E 面方向图2计算其半功率波瓣宽度;。
微波知识点(精华)
![微波知识点(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791b78fe915f804d2a16c1b5.png)
绪论1、 微波是电磁波谱中介于超短波与红外线之间的波段。
频率(300MHz —3000GHz )。
波长(1m —0.1mm ) 微波分为: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亚毫米波。
特点:似光性、穿透性、热效应特性、宽频带特性、散射性、抗低频干扰特性视距传播性、分布参数的不确定性、电磁兼容和电磁环境污染。
第一章2、 微波传输线:是用以传输微波信息和能量的各种形式传输系统的总称3、 T EM 波指①无纵向电磁场分量的电磁波称为横电磁波 ②电矢量和磁矢量都与传播方向垂直TE 波指电矢量与传播方向垂直,或者说传播方向上没有电矢量 TM 波是指磁矢量与传播方向垂直4、 特性阻抗:传输线上导行波电压与电流的比值:①)()(0z z I U Z ++=(定义式),0R jwL Z G jwC +=+(推出来的), 仅由传输线自身的分布参数决定而与负载及信号源无关。
②对于均匀无耗传输线:c L Z =0 ③平行双导线传输线的特性阻抗:d D Z r 2ln 1200ε=(d 为传输线直径,D 为间距,r ε为相对介电常数,常用的特性阻抗:250Ω,400Ω,600Ω)④无耗同轴线的特性阻抗:αεb Z r ln 600=(a,b 分别为内外导体半径,常用的特性阻抗:50Ω,75Ω) 5、 传播常数γ是描述传输线上导行波沿导波系统传播过程中衰减和相移的参数。
,是衰减常数,dB/m 。
是相移常数,rad/m6、 输入阻抗是传输线上任意一点Z 处的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之比,7、 输入阻抗与特性阻抗的关系:10001tan ()tan in Z jZ z Z z Z Z jZ zββ+=+, 8、 反射系数:传输线上任意一点反射波电压(电流)与入射波电压(电流)的比值,)()(z z u U U +-=Γ(定义式) 推出:z j z e β21)(-Γ=Γ,其中φj e Z Z Z Z -Γ=+-=Γ101011(1Γ为终端反射系数), 合起来就是:(2)()1j z z e φβ-Γ=Γ(指任一点的反射系数)对于均匀无耗传输线,()z Γ大小均等,沿线只有相位按周期变化,周期为2λ,也就是2λ重复性 9、 对于10110Z Z Z Z -Γ=+,①当12≤时,1Γ=0,此时传输线上任一点的反射系数都等于0,称之为负载匹配②当10Z Z ≠时,有反射波,不匹配10、 输入阻抗与反射系数的关系:()0()11z in z Z z Z +Γ=-Γ()(知道一个就可以推出其他的)11、 驻波比:传输线上波腹点电压振幅与波节点电压振幅的比值为电压驻波比maxmin UU ρ=(定义式), 推出与1Γ的关系:111ρρ-Γ=+ 驻波比的取值范围是1ρ≤<∞;当传输线上无反射时,驻波比为1,当传输线全反射时,驻波比趋于无穷大。
第二章 习题解答
![第二章 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61361f21a5e9856a5612600a.png)
• 4.6 试求如图所示并联网络的[S]矩阵。
• 4.8 设双端口网络[S]已知, 终端接有负载 Zl, 如图所示, 求输入端反射系数。
第二章 习题解答
• 2.1 试说明为什么规则金属波导内不能传播 TEM波?
• 2.2 矩形波导的横截面尺寸为a=22.86mm, b=10.16mm, 将自由空间波长为 20mm,30mm和50mm的信号接入此波导, 能否传输?若能, 出现哪些模式?
• 2.4 用BJ-100矩形波导以主模传输10 GHz 的微波信号,则 • ① 求λc、λg、β和波阻抗Zw。 • ② 若波导宽边尺寸增加一倍,上述各量 如何变化? • ③ 若波导窄边尺寸增大一倍,上述各量 如何变化?
• 2.12 什么叫模式简并?矩形波导和圆形波 导中模式简并有何异同?
• 2.15 在波导激励中常用哪三种激励方式?
• 3.2 一根以聚四氟乙烯(εr=2.1)为填充介质 的带状线, 已知b=5 mm, t=0.25 mm, w=2 mm, 求此带状线的特性阻抗及其不出现高 次模式的最高工作频率。
《波导理论基础》课件
![《波导理论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1c5a7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4.png)
矩形波导的色散特性主要与波导的尺寸和材料有关,可以 通过优化波导尺寸和材料来降低色散
矩形波导的模式特性主要与波导的尺寸和材料有关,可以 通过优化波导尺寸和材料来降低模式耦合。
矩形波导的应用
通信领域:用于传输信号,提高通信质量 雷达系统:用于探测目标,提高雷达性能 电子对抗:用于干扰敌方通信,保护我方通信安全 医疗领域:用于医疗成像,提高诊断准确性
色散补偿:通过调 整波导参数或结构 ,实现色散补偿, 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Part Four
矩形波导
矩形波导的结构
矩形波导是一种常见的波导结构,其截面为矩形。 矩形波导的尺寸包括宽度和高度,这两个参数决定了波导的传输特性。 矩形波导的传输模式包括TE模式和TM模式,其中TE模式是横波,TM模式是纵波。 矩形波导的传输特性可以通过计算其传输常数和色散曲线来获得。
圆波导的传输特性
色散特性:与波长、频率、 材料有关
传输损耗:与波长、频率、 材料有关
传输模式:TE和TM模式
模式转换:TE和TM模式之 间的转换
传输效率:与波长、频率、 材料有关
传输稳定性:与波长、频率、 材料有关
圆波导的应用
通信领域:用于传输信号,提 高通信质量
雷达领域:用于探测目标,提 高雷达性能
损耗与波长的关系:波长 越长,损耗越小
损耗与波导尺寸的关系: 波导尺寸越大,损耗越小
损耗与波导材料的关系: 不同材料的损耗不同,如 金属、陶瓷、塑料等
波导的色散特性
色散现象:波导中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 传播速度不同,导 致信号失真
色散类型:色散可 以分为群速度色散 和相速度色散
2章10圆波导
![2章10圆波导](https://img.taocdn.com/s3/m/2229ced27f1922791688e83b.png)
E (r , , z, t ) -
Hr E r (r , , z, t ) H
但此模式不是圆波导中的最低模式故在使用时必须设法避免圆波导中的电磁波圆波导中的电磁波圆波导中常用的三种模式圆波导中常用的三种模式tete0101除低次模以外te01模也是圆波导中常用的一种模式其截止波长为c164a013832代入场解表达式得场结构如右图所示从场分量表示式可看出该模式的各分量均与变量无关因此场分布是轴对称的电场只有分量电力线为横截面内的一个个同心圆故将这个模式也称为圆电模式磁场有r和分量在ra附近只有磁场的纵向分量所以壁表面电流是只有分量的环状电流与环状电流对应的衰减常数随着频率的升高是单调下降的此波型在毫米波段得到广泛应用
H 1 E E 2 2 ( z j z ) r (k ) r
1 j E z H z H r 2 2 ( ) r (k ) r
E H z 1 H 2 2 (j z ) r r (k )
求得Hz以后,就可求出其余电磁场分量:
1 a ' ni cos n j (t z ) Hr E Er= j B( ) J n ( r ) e Z TM ni a sin n 1 j n a 2 ni sin n j (t z ) H Er E= B( ) J n ( r ) e Z TM r ni a cos n
E H z 1 H 2 (j z ) r r (k 2)
kca =μni
kc =μni / a
电磁波传播与波导的特性分析
![电磁波传播与波导的特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f5e17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b.png)
电磁波传播与波导的特性分析引言:电磁波是一种以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的波动,广泛应用于通信、医学、雷达等领域。
波导作为电磁波传播的一种特殊结构,具有很多独特的特性。
本文将对电磁波传播的基本原理以及波导的特性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电磁波的传播原理电磁波的传播是通过交替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耦联而产生的能量传输。
它的传播速度是光速,且具有特定的频率和波长。
根据波长的不同,电磁波可以分为射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
二、电磁波的传播特性1. 衰减:电磁波在媒介中传播时会发生衰减,这主要是由于电磁波与媒介中的分子和原子相互作用,能量转化为热能导致信号减弱。
衰减与电磁波的频率、媒介的性质以及传输距离有关。
2. 折射:当电磁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是由于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引起的现象,根据斯涅耳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正弦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3. 散射:当电磁波遇到比它的波长小的物体时,会发生散射。
散射是电磁波与物体表面的微小不规则表面的相互作用,使得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发生偏转。
散射过程中,电磁波的能量会传递给物体表面,从而产生视觉上的散射现象。
三、波导的特性波导是一种由导体壳体封装的传输媒介,用于电磁波的传播。
波导中的电磁波是通过导体壳体的内部空间传输的,相比自由空间,波导具有以下特点:1. 模式选择:波导具有特定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这使得它只能支持特定的电磁波模式的传播。
不同的波导形状和尺寸会对电磁波的传播产生影响,从而改变波导的特性。
2. 屏蔽效果:波导的导体壳体可以起到屏蔽的作用,阻挡外部电磁波的干扰。
这使得波导在无线通信和雷达系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可以减少外部干扰对信号的影响。
3. 低传输损耗:由于电磁波在波导内部传输时,会受到导体壳体的限制,使得能量损失减少,传输损耗相对较小。
因此,波导在长距离传输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矩形波导的特点
![矩形波导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44ce2c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5.png)
矩形波导的特点矩形波导是一种重要的微波传输线,以其简单的结构、较低的损耗和宽带特性,在微波技术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矩形波导的特点、结构和应用。
一、矩形波导的特点1. 较低的传输损耗:在微波频段,矩形波导的传输损耗很小,这是由于矩形波导的体积很大,传输的能量少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2. 宽带性:矩形波导的截止频率较低,一般为GHz,因此较宽的频段可以被传输。
同时,矩形波导的输入输出端口规格定制灵活,可以支持不同的应用场景。
3. 高功率承受能力:矩形波导的结构比较简单,因此在高功率应用中,可以承受颇高的功率。
这也是在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应用广泛的原因之一。
4. 良好的抗干扰性能:由于矩形波导的结构特点,其较好的抗干扰性能是十分值得推崇的。
在强干扰环境下,仍能有效地传输信号。
二、矩形波导的结构矩形波导由四面体构成,具有长与宽两个维度,相对于纯导体,其截止频率相比较而言较低。
矩形波导的截止频率是由矩形的长宽比决定的,当长宽比减小时,截止频率减小。
矩形波导的四边均被镀上导体,通过振荡和反射来实现能量传输。
与矩形波导相应的模式包括电模和磁模两种模式,它们的波长和频率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模式传输的本质区别所造成的。
三、矩形波导的应用1. 雷达系统:雷达系统具有高功率、宽带、高抗干扰性等特点,正是这些特点让雷达系统的数据传输准确性更高、可靠性更好。
2. 卫星通信:在卫星通信中,矩形波导主要应用在卫星发射、接收系统。
卫星通信对于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因此选择矩形波导作为传输线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 航空导航:紧凑的结构和良好的抗干扰性能是矩形波导在航空导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
在航空导航中应用,不仅可以准确感知目标,还能够保证安全性。
四、总结综上所述,矩形波导以其较低传输损耗、高功率承受能力、宽带性和出色的抗干扰性能,在微波技术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对矩形波导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特点,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得到更好的应用。
矩形波导
![矩形波导](https://img.taocdn.com/s3/m/c494cbfffab069dc502201fa.png)
x 0 x a y 0 y b
Ez 0 Ez 0 Ez 0 Ez 0
x 2 K x m a y 2
K y n b
第2章 规则金属波导
则有:
m n E z E0 sin( x) sin( y )e jz a b
第2章 规则金属波导
纵向分量求解: 纵向分量波动方程可写为:
2 Ez 2 Ez K c2 Ez 0 x 2 y 2 2H z 2H z K c2 H z 0 x 2 y 2
采用分离变量法:
(2.3-5) (2.3-6)
EZ X ( x)Y ( y)
X Y K c2 X Y 上式成立必须满足(Kx、Ky为横向截止波数) :
第2章 规则金属波导
(2)场结构
TM11模场结构图
第2章 规则金属波导
TM21模场结构图
第2章 规则金属波导
(二)TE波 (1)场分量的表示式 此时Ez=0, Hz≠0, 且满足
H z H0 cos(K x x x ) cos(K y y y )e jz
根据边界条件(波导管壁内表面磁场法向分量为零)求解 上式中待定常数:
第2章 规则金属波导
对均不为零的m和n, TEmn 和TMmn 模具有相同的截止波长
和λc截止波数Kc,Kc和λc相同但波型不同称为简并模, 虽然它们
(2.3-16) (2.3-17)
第2章 规则金属波导
二、 矩形波导中的场 由上节分析可知, 矩形金属波导中只能存在TE波和 TM波。下面分别来讨论这两种情况下场的分布。 (一)TM波 (1)场分量的表示式 此时Hz=0, Ez≠0, 且满足
微波技术基础第二章课后答案 杨雪霞
![微波技术基础第二章课后答案 杨雪霞](https://img.taocdn.com/s3/m/e2a8876965ce0508773213aa.png)
2-1 波导为什么不能传输TEM 波?答:一个波导系统若能传输TEM 波型,则在该系统中必须能够存在静电荷静电核或恒定电流,而在单导体所构成的空心金属波导馆内,不可能存在静电荷或恒定电流,因此也不可能传输TEM 波型。
2-2 什么叫波型?有哪几种波型?答:波型是指每一种能够单独地在规则波导中存在的电磁场的一种分布状态。
根据场的横向分量与纵向分量之间的关系式划分波型,主要有三种:TEM 波(0z E =,0z H =),TE 波(0z E =,0z H ≠),TM 波(0z E ≠,0z H =) 2-3 何谓TEM 波,TE 波和TM 波?其波阻抗和自由空间波阻抗有什么关系?答:0z E =,0z H =的为TEM 波;0z E =,0z H ≠为TE 波;0z E ≠,0z H =为TM 波。
TE 波阻抗:x TE y E wuZ H ηβ===>TM 波阻抗:x TM y E Z H w βηε=== 其中η为TEM 波在无限答煤质中的波阻抗。
2-4 试将关系式y z x H H jw E y z ε∂∂-=∂∂,推导为1()zx y H E j H jw yβε∂=+∂。
解:由y H 的场分量关系式0j zy H H eβ-=(0H 与z 无关)得:y y H j H zβ∂=-∂利用关系式y z x H H jw E y zε∂∂-=∂∂可推出: 11()()y z zx y H H H E j H jw y z jw yβεε∂∂∂=+=+∂∂∂ 2-5 波导的传输特性是指哪些参量?答:传输特性是指传输条件、传播常数、传播速度、波导波长、波形阻抗、传输功率以及损耗和衰减等。
2-6 何为波导的截止波长c λ?当工作波长λ大于或小于c λ时,波导内的电磁波的特性有何不同?答: 当波沿Z 轴不能传播时呈截止状态,处于此状态时的波长叫截止波长,定义为2c ck πλ=; 当工作波长大于截止波长时,波数c k k <,此时电磁波不能在波导中传播; 当工作波长小于截止波长时,波数c k k >,此时电磁波能在波导内传播;2-7 矩形波导中的截止波长c λ和波导波长g λ,相速度p υ和群速度g 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它们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波导波长为2g πλλβ==>,c λ为截止波长群速为g c υ=<,相速为p υ=,且2p g c υυ⋅=,与c ,工作波长λ,截止波长c λ有关。
-矩形波导的传播特性
![-矩形波导的传播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69cb0e4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e.png)
,即可实现电磁波的
单模传输。单模传输的惟一模式就是TE10 波。
2. TE10 波是矩形波导中的常用模式,称为主模。
3. 为了实现TE10 波的单模传输,通常选取:
4. 实际工程中通常选取:
5/27/2020
电磁场理论
15
第截九止频章率由导波行导尺电寸磁和模式决定,因此波导中波的相速度与波导尺寸和模式都有关。
第九章 导行电磁 波
电磁场理论
第9章 导行电磁波 9-2 矩形波导的传输特性
5/27/2020
电磁场与电磁波
1
第九章 导行电磁 波
复习9-1导波系统和电磁波模式(1)
假设电磁波 (坡印廷矢量方向) 沿 +z 方向
TEM波
TE波
TM波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Tirca)nsverse Electric()Transverse Magnetic)
我们可以定义截止传播常数和截止波长
5/27/2020
电磁场理论
11
第九章 导行电磁 波
1当
以TM波为例来讨论: 时, 为实数, 表示沿正z方向传播的波,
波矢 为z方向的传播常数。
频率大于波导的截止频率的波能够在导波系统中传播。
2当
时, 为虚数,
,表明这种波
是沿着z方向不断衰减的凋落场,不能正常传播。
2. 电磁波的模次越高,截止频率越高,截止波长越短。 根据
m 和 n 的取值,可得 TMmn 波和 TEmn 波的截止频率如下。
对于矩形波导,通常假定 a > b 。
5/27/2020
电磁场理论
13
第先可九从以截实章止现频单导率模行这传一输电方。磁面下来面说我明们这再个从问波题长的,角即度小来于阐最述低这截个止问频题率的。波不能在波导中传输;在处于最小和次小模式之间的频率, 波
微波技术与天线考试重点复习归纳
![微波技术与天线考试重点复习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43141c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6f.png)
微波技术与天线考试重点复习归纳第⼀章1.均匀传输线(规则导波系统):截⾯尺⼨、形状、媒质分布、材料及边界条件均不变的导波系统。
2.均匀传输线⽅程,也称电报⽅程。
3.⽆⾊散波:对均匀⽆耗传输线, 由于β与ω成线性关系, 所以导⾏波的相速v p 与频率⽆关, 称为⽆⾊散波。
⾊散特性:当传输线有损耗时, β不再与ω成线性关系, 使相速v p 与频率ω有关,这就称为⾊散特性。
11010010110cos()sin()tan()()tan()cos()sin()in U z jI Z z Z jZ z Z z Z U Z jZ z I z jz Z ββββββ++==++02p rv fλπλβε===任意相距λ/2处的阻抗相同, 称为λ/2重复性z1 终端负载221021101()j z j zj zj zZ Z A ez eeZ Z A eββββ----Γ===Γ+ 1101110j Z Z eZ Z φ-Γ==Γ+ 终端反射系数均匀⽆耗传输线上, 任意点反射系数Γ(z)⼤⼩均相等,沿线只有相位按周期变化, 其周期为λ/2, 即反射系数也具有λ/2重复性4.00()()()in in Z z Z z Z z Z -Γ=+ 0()1()()()1()in U z Z Z Z Z I z Z +Γ==-Γ111ρρ-Γ=+ 1111/1/1Γ-Γ+=-+=+-+-U U U U ρ电压驻波⽐其倒数称为⾏波系数, ⽤K 表⽰5.⾏波状态就是⽆反射的传输状态, 此时反射系数Γl =0, 负载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即Z l =Z 0, 称此时的负载为匹配负载。
综上所述, 对⽆耗传输线的⾏波状态有以下结论: ①沿线电压和电流振幅不变, 驻波⽐ρ=1;②电压和电流在任意点上都同相; ③传输线上各点阻抗均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6终端负载短路:负载阻抗Z l =0, Γl =-1, ρ→∞, 传输线上任意点z 处的反射系数为Γ(z)=-e-j2βz此时传输线上任意⼀点z 处的输⼊阻抗为0()tan in Z Z jZ zβ=①沿线各点电压和电流振幅按余弦变化, 电压和电流相位差 90°, 功率为⽆功功率, 即⽆能量传输; ②在z=n λ/2(n=0, 1, 2, …)处电压为零, 电流的振幅值最⼤且等于2|A 1|/Z 0, 称这些位置为电压波节点;在z=(2n+1)λ/4 (n=0, 1, 2, …)处电压的振幅值最⼤且等于2|A 1|, ⽽电流为零, 称这些位置为电压波腹点。
《微波技术与天线》课件第2章
![《微波技术与天线》课件第2章](https://img.taocdn.com/s3/m/95f5048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5.png)
中的谐振腔及直线电子加速器中的工作模式。
图 2-8 圆波导 TM01场结构分布图
3)低损耗的TE01模
TE01模是圆波导的高次模式,比它低的模式有 TE11、
TM01和 TE21,它与 TM11是简并 模。它也是圆对称模故无极
化简并,其电场分布如图2-9所示。其磁场只有径向和轴向分
规则金属波导如图2-1所示,对它的分析,一般采用场分析
方法,即麦克斯韦方程加 边界条件的方法。
图 2-1 金属波导管结构图
金属波导内部的电磁波满足矢量亥姆霍兹 方程,即
其中,k2=ω2με。
将电场和磁场分解为横向分量和纵向分量, 即
其中,az 为z 方向的单位矢量;t表示横向坐标,代表直角坐标中
示,从而构成方圆波导变换器。
图 2-6 圆波导 TE11场结构分布图
图 2-7 方圆波导变换器
2)圆对称TM01模
TM01模是圆波导的第一个高次模,其场分布如图2-8所示。
由于它具有圆对称性, 故不存在极化简并模,因此常作为雷达
天线与馈线的旋转关节中的工作模式。另外,因其 磁场只有
Hφ 分量,故波导内壁电流只有纵向分量,因此它可以有效地和
矩形波导中,TE1பைடு நூலகம்、TE20的截止波长为
可见,波导中只能传输 TE10模。
波导波长为
波阻抗为
【例 3】 一圆波导的半径a=3.8cm,空气介质填充。试求:
① TE11、TE01、TM01三种模式的截止波长。
② 当工作波长为λ=10cm 时,求最低次模的波导波长λg。
③ 求传输模单模工作的频率范围。
波信息称为波导的耦合。波导的 激励与耦合本质上是电磁
第章光纤的结构与波导特性
![第章光纤的结构与波导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b1aa30e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c.png)
9
n2 (
) 1 m
B j j 2
j 1
2 j
2
和式包中含,了ω感j为兴共趣振的频材率料;的B所j为有振共动振强点度。。上式求
由此就可以求出材料色散参数DM
DM
dng
cd
2 2
(2
dn
d
) d 2n
d 2
波DM计长为算称负和为值实零;验色在发散λ现>波λ,0长区在(,λλ0)=D。1M.在2为7λ6正<μmλ值0,区。,DM色=0散,参这数个
15
可见在V=1.2 处Vd2(Vb)/ dV2达到最大 值,但在 V=2.0~2.4的 实际单模应用 范围内,该值 在0.2~0.1之间。
16
展示了DM、Dw 和D=DM+Dw随 着波长的变化, 可见波导色散使 零色散波长从 1.276μm向右 移动了30-40nm
17
四、色散位移和非零色散光纤
从式(3-34)中可以看出,3dB光带宽对 应于6dB电带宽。
29
1.
既然脉冲展宽、色散和带宽描述着光 纤的同一个特性,那么它们之间必然存在 着一定的联系。
2. 模式畸变带宽和波长色散带宽
由于总色散包括模式色散、材料色散 和波导色散,所以光纤的总带宽也可表示 为:
30
式中:BM是由模式色散引起的模式畸 变带宽;Bc是由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引起 的波长色散带宽。
TW
L vg
L c
d
dk0
L c
n2
n2
d (k0b) dk0
12
将k0用归一化频率V代替,则有
TW
L c
n2
n2
d (Vb) dV
式中,第一项为常数;第二项为波导色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定义:理想规则金属波导是指无限长的直波导,沿其轴线方向(波的传输方向) 横截面的几何尺寸、管壁的结构材料以及媒质的分布都不改变 根据横截面形状不同,有矩形波导、圆形波导、脊形波导、椭圆波导等, 其中矩形波导用的最多。 随着工作频率范围的不同,所采用的传输线也不同: 在米波高端至分米波低端这个范围采用平行双线; 在分米波高端至10厘米波段采用同轴线; 到了厘米波段采用波导传输系统。 波导与双线、同轴线比较具有下述优点: 波导中没有内导体,且不需要介质支撑,因此能量损耗较小; 波导中相对两壁间的距离远大于同轴线内外导体间的距离, 因此传输功率容量大; 波导的构造简单、结构坚固、易于加工。
(1.5)
解出纵向分量Ez,Hz后,由Ez,Hz求横向分量ET,HT
在圆柱坐标系中 E z j H z 1 Er 2 ( ) 2 r r (k )
H z 1 E z E 2 ( j ) 2 r r (k ) H z 1 j E z Hr 2 ( ) 2 r r (k )
E z H z 1 H 2 ( j ) 2 r r (k )
波沿规则波导传输的一般特性
纵向电磁场在波导中的方程
在广义柱坐标系(u1, u2, z)中,纵向电场及磁场可以写为下式。
EZ = EZ(u1, u2, z) HZ = HZ(u1, u2, z)
它们满足下列标量波动方程
g
vp f
=
2 1 ( ) c
其中λ为自由空间波长或工作波长,在同一介质中,它与频率 f 是一一对应的,与波导的形状、尺寸无关。 对于TEM波, 因 λc=∞,代入上式,可得λg= λ; 对于TE、TM波型,在传输状态下λg >λ, 在后面章节可以 看到,λg还与尺寸、形状有关。
j k 2 kc2 jk 1 (
这时(2.7)表示为
kc 2 ) j k
z)
(2.9)
E(u1 , u2 , z, t ) CE(u1 , u2 )e j ( t
H(u1 , u 2 , z, t ) DH(u1 , u 2 )e
j ( t z )
2 可得 ( 2 )E z (u1 , u 2 ) g ( z ) k 2 E z (u1 , u 2 ) g ( z ) 0 z
2 TΒιβλιοθήκη 波沿规则波导传输的一般特性
纵向电磁场的纵向变化
2 g ( z) 2 2 g ( z ) T E z (u1 , u 2 ) E z (u1 , u 2 ) k E z (u1 , u 2 ) g ( z ) 0 2 z
等式两边同除以 EZ(u1, u2)g(z)
2 T E Z (u1 , u 2 ) k 2 E z (u1 , u 2 ) 1 2 g ( z) - E z (u1 , u 2 ) g ( z) 2 z
等式的左边仅是横向坐标的函数,右边只是z的函数,故上式成立的条件是两边均应为 常数,令此常数γ2为于是得到以下两个独立方程(2.3a),(2.3b)
d dz (t z ) 0 dt dt
求得相速为
dz vp dt
对于TEM波,则相速度为
1 vp = =v
可见,在TEM波导波系统中传输的波的相速度等于相应媒质中波传输的速 度。在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这个速度与频率无关,是个常数,通常称为无 色散波。(系统无色散,不排除色散媒质的可能)
z
y
在波导中能传输TE波TM波,不能传输TEM波 TEM波只能存在于那些允许二维静场存在的系统中, 也就是说存在于具有两个以上导体的传输系统中。 x 金属波导示意图 而空心金属波导为单导体系统。
引言
同轴线
引言
矩形波导
引言
圆形波导
TE01 Circular Waveguide Terminations
波沿规则波导传输的一般特性
波的传播速度和色散
波的传播速度包括相速度与群速度,其速度若与频率有关,则存在色散现象。 与相速度对应的一个实际中常用的参数是波导波长,下面一一介绍。
1、相速度
2、波导波长
3、群速度
相速就是指波导中波的等相位面沿轴向传播的速度,用vp表示。波的等相 位面方程为ω t-β z=常数,对 t 求导
式中第一项表示向正z方向传播的波,第二项表示向负z方向传播的波; C+, C- 是待定常数
波沿规则波导传输的一般特性
电磁波在柱状波导中的解
γ是传播常数,在一般情况下, γ=α+jβ ,α是衰减常数,β是相移常数。 对于规则波导,只有正z方向传播的波,因此
g ( z ) C e z
(2.2)式就可表示成
▽2EZ + k2 EZ=0 ▽2HZ + k2 HZ=0
利用分离变量将 EZ = EZ(u1, u2, z)表示为
(2.1)
EZ = EZ(u1, u2)g(z)
(2.2)
式中 EZ(u1, u2)表示纵向电场在波导横截面内的分布,g(z)仅是纵向坐标 z 的函数,代表波沿波导纵向的传播规律。 2 2 2 2 将拉普拉斯算子 ▽ 分解为 T z 2
纵波与TEM波的求解对比
波导波动方程.doc
波沿规则波导传输的一般特性
截止现象和截止波长
γ是传播常数,它决定电磁波沿波导纵向的传输特性。将(2.3b)改写为
2 T Ez (u1 , u2 ) kc 2 Ez (u1 , u2 ) 0
(k 2 2 )=k c2
(2.4)
(2.8)
波沿规则波导传输的一般特性
波的传播速度和色散
对于TE、TM波,将(2.18)式代入(2.20)式中,得
vp
2f v = 2 1 ( )2 1 ( )2 c c
在传输状态下,λ<λc, 所以vp>v,即相速度大于光速。这个速度按其定义只 代表一种描述物质波动形态的物理量,不代表物质实体的运动速度,根据相 对论原理,任何信号和能量传输的速度是不能大于光速的。
可见,这时电磁波的相位沿z没有变化,它不具有波动的性质,这种场的时 变规律是一种原地振动的正弦振荡,而其幅度却按e-αz的规律沿z轴快速衰减, 它只能存在于激发源的附近。这种状态称为截止状态, k<kc称为截止条件 3、当k=kc时,γ=0。此时为波在波导中传播与截止分界的临界状态。临 界状态下的工作频率和工作波长叫做截止频率和截止波长,若以fc和λc表示, 应有下面的关系: kc fc k=k c= c 2f c 2
z E( u , u , z ) C E ( u , u ) e z 1 2 z 1 2 z H( u , u , z ) D H ( u , u ) e z 1 2 z 1 2
(2.5)
同理可得
(2.6)
由纵向场与横向场关系可知横向场沿z的变化与上式相同, 故场解为
E(u1 , u 2 , z,t) CE(u1 , u 2)e j t z H(u1 , u 2 , z,t) DH(u1 , u 2)e j t z
(2.7)
至于场解中的横向分布,则要等波导的横截面形状、尺寸、传播的模式给 定以后,对(2.3b)式求解才能得到。这将在以后讨论具体波导时再作分析。
2 [T (k 2 2 )]E z (u1 , u 2 ) 0
(2.3b)
下面讨论电磁波在规则波导中沿z轴传播的一些基本特性,这些基本特性 适用于各种不同截面的柱状波导系统。
1 2 g ( z) 2 = g ( z) 2 z
2 [T (k 2 2 )]E z (u1 , u 2 ) 0
2 d g ( z) 2 将(2.3a)写成 - g ( z) 0 2 d z
(2.3a)
(2.3b)
其通解为
g ( z ) C e z C e z
引言
脊形波导
引言
椭圆波导
§2.1 波沿规则波导传输的一般特性
从解波动方程出发,讨论波在波导中传输的一般特性。 波导中的电磁场问题也如第一章所讨论过的分为两部分,即波导的横截 面内场结构问题和波沿波导轴向传输的基本特性问题。
E ET E z
H HT H z
在直角坐标系中 E z H z 1 Ex 2 ( j ) 2 y (k ) x
相速>光速的说明
• 相位没有确切的物理意义,Φ 和
Φ+2π可为同 一点的相位,在△t=0时,相位走了2π? • 等相位面的距离不确切,导致相速值不确切
波沿规则波导传输的一般特性
波导波长
波导波长也可称为相波长,是指在波导内沿其轴向传播的电磁 波的等相位面在一个周期内行进的距离,用λg表示。与vp相对应, 若电磁波的频率是 f, λg为
= k c2 k 2 j k 2 k c2
对于TE波和TM波,kc≠0,它是与波导的横截面形状、尺寸和传播的波型有关; 而对于填充确定介质的波导,k值由工作频率来决定。这就是说实际工作中传播 常数γ的值取决于频率的高低,也就是说,某一波型的电磁波能否在波导中传 输取决于频率的大小,当频率变化时,可能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当k>kc时,γ为虚数,可表示为
E z H z 1 Ey 2 ( j ) 2 x (k ) y E z H z 1 Hx 2 ( j ) 2 y x (k )
E z H z 1 Hy 2 (j ) 2 x y (k )
(2.10)
β为实数,是波的相移常数,代表单位长度上相位的变化把这种状态称为传播 状态, k>kc称为波传输条件
波沿规则波导传输的一般特性
截止现象和截止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