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对话式教学
对话式教学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对话式学习,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对话式学习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合作的学习态度,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确定对话主题,明确教学目标。
- 设计合理的对话环节,激发学生兴趣。
-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对话质量。
三、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自然、流畅地进行对话。
- 如何把握对话的节奏,确保教学进度。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对话式教学的概念和优势。
2. 提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二)准备阶段(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
2. 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准备对话内容。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对话实践(20分钟)1. 各小组进行对话实践,其他小组进行观察和评价。
2. 教师适时介入,引导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对话质量。
3. 各小组展示对话成果,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四)总结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
2. 对话质量: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学习效果:通过课后作业或测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范文教学主题:介绍家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乡。
2. 学生能够通过对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导入:- 教师简要介绍对话式教学的概念和优势。
- 提出本节课的主题:“介绍家乡”,激发学生兴趣。
准备阶段:- 学生分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
- 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准备介绍家乡的内容。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对话实践:1. 各小组进行对话实践,其他小组进行观察和评价。
2. 教师适时介入,引导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对话质量。
对话式教学: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对话式教学: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兴趣,教师们早已意识到要采用对话式教学的方式。
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用轻松活泼的方式让幼儿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下面是一份针对大班幼儿的科学教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生长变化特征。
2.对动物的生长变化进行观察和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通过实际操作,感受自然界的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观察和研究,让幼儿感受动物的生长变化。
2.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和幼儿们聊天教师:大家知道动物的特点吗?幼儿:有毛,有翅膀,有四肢。
教师:那你们知道,动物为什么会长大吗?幼儿:不知道。
教师:如果我们每一天都去看一只小猫,会不会有什么变化呢?幼儿:会长大。
教师:那生长变化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看看。
2.活动环节:观察生长变化教师将一只小猫带进教室。
教师:大家看这只小猫,它现在很小,但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幼儿:会变大。
教师:那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每天观察这只小猫有什么变化,然后把变化写在幼儿园的小报上。
教师将小报拿出来,上面有“每日日报”四个字。
教师:今天是第一天,我们先观察小猫的毛发。
幼儿:(观察小猫)它的毛发好柔软啊。
教师:好,那我们把“毛发”写在小报上。
幼儿们自己拿笔写在小报上,教师帮助幼儿完成操作。
3.讨论环节:发现问题教师:第二天,我们继续观察这只小猫有什么变化,看看毛发是不是变化了?幼儿:好。
教师:今天我们有一个问题,如果小猫不吃东西,它会不会长大呢?幼儿:不会。
教师:那它需要吃什么?幼儿:猫粮。
教师:对,猫粮有营养,小猫吃了才会长大。
4.实践环节:感受自然界的变化教师:第三天,我们来观察小猫的爪子吧。
幼儿:(观察小猫)它的爪子变长了。
教师:好,我们在小报上写上“爪子”这个变化。
教师继续发掘幼儿的天性,让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小学英语教案对话万能模板4篇(小学英语对话课教学模式)
小学英语教案对话万能模板4篇(小学英语对话课教学模式)下面是分享的小学英语教案对话万能模板4篇(小学英语对话课教学模式),欢迎参阅。
小学英语教案对话万能模板1小学英语对话讲授的步调大致分为五步:热身勾当——新知浮现——巩固接洽——拓展应用——评价检测一、热身活动1、活动目的:创设英语进修氛围,引发学生进修英语的兴趣,以旧带新,为新课进修做铺垫。
2、活动情势:听、说、玩、演、唱和TPR等勾当。
①听可以听歌曲、对话、简短的英语故事;②说可以说对话、根据图片说一句话、讲小故;③玩可以做游戏;④演可以表演对话或者小短剧;⑤唱指唱英文歌曲;⑥TPR即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部动作反应法),教材中的let`s do 部门内部实质意义都合适此要领。
二、浮现新知1、情景浮现人的总称学家马林斯诺指出:“要是没有语言情景,词就没有意义,也不克不及代表啥子。
是以词和词组也只有在情景语境中才气产买卖义。
”同样,对话也是如此。
对话是在一定的情景下的习惯性语言,离开了境地,对话也就掉去了意义,固然,在讲堂讲授中,西席不成能把糊口中的真实境地带入讲堂,但可以针对每单元对话中出现的新语言点,驾驭好重、不容易处理完成之处,针对重、不容易处理完成之处句子创造接近学生真实糊口的语言境地,来帮忙学心理解、掌握对话内部实质意义,加大深度影象。
可以用用真人、什物、动作演习、丹青、电教手眼、简笔划等创设境地。
经过浮现,学生已经初步感知、理解了语言,接下来就到了操练的阶段,操练对于句子的掌握具备重要的意义,由于感知和理解不克不及代替运用,而真正学会运用,必须有这种摹拟的操练和操练,操练有不同的层次和阶段,依次为机械操练、意义操练。
2、机械操练机械操练首先应该是机械仿照,重点是仿照重复对话中的重点句,西席给学生示范领读,学生跟读,这种仿照应该是大量的和多次重复的,可采用多种要领和情势,如小我私人说、小组说、半班说、行与行之间、男性和女孩生之间分角色对话,通过如许的操练,使学生对重点句子达到一定的熟练水平,既要能把语音语调读准读熟,又要把句型结构记熟。
对话式教学设计方案小学
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以小学语文为例,选择一篇适合对话式教学的文章,如《小蝌蚪找妈妈》。
三、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四、教学时间40分钟。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文章《小蝌蚪找妈妈》。
3. 小组合作讨论材料。
六、教学步骤(一)导入环节(5分钟)1. 教师展示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谁能简要讲述一下?(二)自主学习环节(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小蝌蚪找妈妈》,了解故事内容。
2. 教师发放小组合作讨论材料,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 小蝌蚪为什么会找不到妈妈?- 小蝌蚪是如何找到妈妈的?- 从这个故事中,你们学到了什么?(三)对话式讨论环节(15分钟)1. 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式讨论,例如:- “你觉得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如果你是小蝌蚪,你会怎么做?”- “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四)总结提升环节(10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合作、坚持和勇气的重要性。
2. 提问:通过这次对话式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其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3. 通过学生的分享和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教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对话式教学设计方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初中数学对话式教案
初中数学对话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能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及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3.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今天我们要研究相似三角形,你们知道什么是相似三角形吗?学生1:相似三角形就是形状相同的三角形。
学生2:我认为相似三角形是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度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教师:两位同学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相似三角形确实是形状相同的三角形,而且它们的对应角度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深入研究一下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 探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教师:同学们,请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形模型,尝试找出两个相似三角形,并观察它们的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观察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汇报:我们发现,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度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4)教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就是对应角度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3. 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教师: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例题,思考如何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汇报:我们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成功地解决了这道题目。
4. 巩固练习:(1)教师:同学们,请完成课后练习第1-3题,巩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学会了如何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小学美术《对话式》教案
-创作中的故事性与趣味性:如何使作品具有吸引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对学生来说是难点。例如,如何让人物之间的对话富有戏剧性,以及如何通过画面布局增强趣味性。解决方法:鼓励学生多尝试,通过比较和分析优秀作品,学习如何构建有趣的故事情节和画面布局。
其次,美术技巧的应用方面,学生们在绘画过程中对线条、色彩、构图的运用还不够熟练。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些基本技巧的掌握不够扎实。为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基本技巧的训练,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这些技巧来表达自己的创意。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对自己的观点缺乏信心。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可以在设置讨论主题时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审美能力的提升:学生可能难以把握作品的审美标准,不知道如何使作品美观、和谐。解决方法:教师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审美特点,并进行审美评价练习。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对话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人们是如何通过对话来交流的?”比如,在公园里小朋友的玩耍对话,或是家人在餐桌上的交谈。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对话式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对话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本概念。对话式是通过画面表现人物之间的对话,传递故事情节和情感交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美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生活中的场景和故事。
对话型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高中英语口语交际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对话型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帮助学生熟悉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话题,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对话。
- 学生能够理解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开口说英语。
- 学生能够在对话中正确运用语法和词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卡片- 英文对话剧本- 录音设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用英语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并询问学生对对话型教学的看法。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期待。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展示教学卡片,展示对话所需的词汇和句型。
2. 学生跟读并模仿教师,练习发音和语调。
三、情景模拟(20分钟)1.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情景,如购物、旅行、就餐等。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对话。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法错误。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与生活相关的话题,如“环保”、“健康”等。
2. 学生分组讨论,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对话型教学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拓展训练(20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英语对话录音,让学生听后回答问题。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仿录音中的对话。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三、课堂展示(15分钟)1. 学生自愿报名,进行英语演讲或对话展示。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展示者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对话型教学的重要性。
英语对话课教案模板(共5篇)
英语对话课教案模板(共5篇)第1篇:小学英语对话课型教案《牛津小学英语》3A Module 3 Places and activities Unit3 Parks and playgrounds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本课时教师抓住三年级学生特点,结合课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教学内容:本次授课内容为《牛津英语》在年级第一学期Module 3中最后一个单元Unit 3第一课时,本课是在Module 2中第二单元Unit 2中已学过的Is it a…?基础上,学习七种颜色和句型What colour is it?并根据颜色,套用Is it the…?来猜物体。
二、教学目标:1、本课的知识目标是:(1)学习七种颜色的名称。
(2)学习单词a tree,a slide,a ball,a balloon和the sun。
(3)the的用法。
(4)能够听懂What colour is it?Is it the…?等句型。
2、本课的能力目标是:(1)听读能力目标:能听懂What colour is it?Is it the……?提问,并能作出正确的应答。
(2)交际能力目标:学生能用颜色作为提示来判断物体。
(3)思维能力目标:能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不同的颜色的提示,来判断所猜的物体。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表示七种颜色的单词。
(2)单词a tree,a balloon,a slide,a ball以及答语。
(3)句型What colour is it?和Is it the…?以及答语。
对话式教学教案模板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对话式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学生能够理解对话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方法。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对话式教学进行课堂互动。
- 学生能够通过对话式教学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对话式教学的基本理论。
2. 对话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3. 对话式教学案例分享。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对话式教学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对话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区别。
2. 知识讲解环节(10分钟)- 教师详细讲解对话式教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其起源、发展、特点等。
- 通过多媒体展示对话式教学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应用策略学习环节(15分钟)- 教师讲解对话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策略,如提问技巧、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 分享一些成功的对话式教学案例,让学生分析其成功之处。
4. 实践环节(20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对话式教学模拟。
-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反馈和建议。
5. 总结与反思环节(10分钟)- 各组分享模拟教学成果,教师点评。
- 学生总结对话式教学的体会,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对话式教学理论、应用策略、案例等。
2. 分组讨论话题材料。
3. 教学反思表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频率和积极性。
2. 学生对话技巧:评价学生在对话中的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反思报告:评估学生对对话式教学的认知和改进建议。
六、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对话式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
七、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科和教学阶段的需求。
-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运用教学资源,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对话式教学中来。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5篇范例)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5篇范例)第一篇: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对话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种形式,属于口语教学。
其目的和作用就是加强听和说的训练,培养学生用自然的英语进行交流。
一、教学策略对话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对话贯穿于教材的始终。
通过对话教学,学生可以进行听、说、读、写各方面技能的训练,可以说这是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最有效的途径。
由此可见,对话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而对话教学始终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传统教学中先讲授单词,然后讲句型,再讲课文,也就是采用“单词—句型—翻译”的模式,其弊端已显而易见,学生学会的只是一些独立的单词、词组和句型,最终还是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语言。
而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师们在课堂中的大量实践,已经总结出了许多经验和一定的教学模式,但是如何进行会话教学仍然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的。
为达到有效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切有效原则和教学行为都可称为教学策略。
根据教学策略的特点,教学策略可分为普遍性策略和具体性策略。
普遍性教学策略指适用于各种课型的教学策略,大致包括:组织策略、激励策略、提问策略和评估策略。
具体性教学策略用于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行为,根据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可分为词汇教学策略、阅读教学策略、听说教学策略、写作教学策略和语法教学策略等。
二、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根据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和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话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小学生正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因此,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本人觉得以下的策略可以一试。
对话教学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对话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对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学会运用对话进行有效的沟通。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对话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对话教学,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对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对话中的礼貌用语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对话进行有效的沟通,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对话教学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1)对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对话的基本结构,包括:称呼、问候、话题引入、陈述观点、提问、回答、结束语等。
然后讲解对话的功能,如:交流信息、表达情感、解决问题等。
(2)对话中的礼貌用语和表达方式教师列举一些常见的礼貌用语和表达方式,如:“您好”、“谢谢”、“对不起”、“请”等,让学生学会在对话中运用。
(3)对话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分为以下几种形式:①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对话场景。
②情景对话:教师给出一个对话场景,学生根据场景进行对话。
③辩论赛:学生分为正反双方,就某一话题进行辩论。
3.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对话教学中的收获,反思自己在对话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积极性等。
2. 对话质量:评估学生在对话中的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
3.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对话中的礼貌、尊重等情感态度。
五、教案范文课题:《礼貌用语在对话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貌用语在对话中的重要性。
2. 学会运用礼貌用语进行对话。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礼貌用语在对话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礼貌用语进行对话。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礼貌用语在对话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1)礼貌用语讲解教师列举一些常见的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请”等,并解释其在对话中的作用。
对话型教学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具体知识点)。
- 学生能够运用(具体知识点)进行(具体操作)。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提高(具体能力)。
- 学生能够培养(具体能力)。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树立(具体情感)。
- 学生能够培养(具体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具体知识点或技能)。
2. 教学难点:- (具体知识点或技能)。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或黑板。
- 相关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 预习相关内容。
- 准备好讨论话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导入语:- (简短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2. 导入活动:- (简短的活动或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对话展开1. 第一环节:基础知识问答-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 针对重点知识点进行提问。
2. 第二环节:小组讨论- 学生分成小组,就某个话题进行讨论。
-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 第三环节:角色扮演- 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情景模拟。
- 角色扮演后,进行点评和总结。
4. 第四环节:开放式问答-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或其他学生回答。
-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提出创新性问题。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 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
- 强调学习要点。
2. 学生反思:-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
五、作业布置1. 完成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拓展阅读:-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知识面)。
六、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2. 教学改进:-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 对话型教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英语日常问候的常用句型。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句型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 学生能够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
教案师生对话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理解相关概念。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课题),请大家谈谈对这个课题的了解。
学生1:我对这个课题有些了解,但是不是很清楚。
学生2:我以前接触过这个课题,但是不太记得了。
教师:没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和深入学习这个课题。
2. 新课导入教师: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然后我会提出一些问题,请大家积极回答。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请大家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教师讲解,学生记录)3. 课堂练习教师:现在,请大家拿出练习册,完成以下练习题。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4. 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大家掌握得怎么样?学生1:我觉得这节课的内容挺有意思的,但是还有一些地方不太懂。
学生2:我觉得这节课的内容挺重要的,我会好好复习。
教师:好的,大家回去后要好好复习,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互相讨论或者向我请教。
5. 课后作业教师:请大家完成以下作业,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检查。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记录)6. 课堂总结教师:同学们,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下节课再见!三、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有哪些收获?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以上师生对话模板,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对话式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3.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 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以初中历史课程《中国古代史》为例,选择“唐朝的繁荣与衰落”这一章节进行对话式教学。
三、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学生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配备互动式电子白板和投影仪。
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入与问题提出1. 导入-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唐朝的繁荣景象,激发学生兴趣。
- 提问:唐朝是如何从一个弱小的国家发展到繁荣强盛的?又是如何走向衰落的?2.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6人。
- 每组选择一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记录。
- 提出讨论问题:- 唐朝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唐朝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唐朝的繁荣与衰落对后世有何影响?3. 小组讨论- 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各抒己见。
- 组长记录讨论结果,并引导组员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对话式教学1. 小组展示-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讨论成果。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补充和纠正。
2. 角色扮演- 教师设计模拟场景,如“唐朝皇帝与大臣的对话”。
- 学生扮演皇帝、大臣、百姓等角色,进行对话式表演。
-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3. 案例分析- 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如“安史之乱”。
- 学生分组分析案例,探讨唐朝衰落的原因。
- 教师点评并总结。
4. 互动问答-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 提问内容涉及唐朝的繁荣与衰落、历史影响等方面。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展示过程中的参与度、表达能力。
2. 评估学生对唐朝繁荣与衰落原因的理解程度。
3. 检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对话式教学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意识是否得到提升?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通过本次对话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历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对话型教学教案模板及范文
1. 知识目标:通过对话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知识点)。
2. 教学难点: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简述对话教学的概念和意义。
- 引入新课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对话环节-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主题)进行讨论。
- 小组展示: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 互动提问: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对话,互相解答。
3. 课堂练习- 练习环节:教师设计(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 小组互助:小组内互相检查、讨论、解答,共同提高。
4. 总结提升-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5. 布置作业- 布置与对话主题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话型教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对话教学,使学生掌握“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沟通技巧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沟通技巧。
2. 教学难点:运用沟通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简述对话教学的概念和意义,强调沟通技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引入新课主题:“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激发学生兴趣。
2. 对话环节-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进行讨论。
- 小组展示: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 互动提问: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对话,互相解答。
3. 课堂练习- 练习环节:教师设计“情景模拟”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三年级对话教学案例
三年级对话教学案例尊敬的校领导:我是一名三年级语文老师,在近期的教学中,我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对话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特此向您汇报这个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和准备在进行对话教学前,我明确了以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准备方面,我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角色卡,并提前准备了一些对话场景和问题。
二、教学步骤和实施1. 导入环节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准备了一些小玩具和图片,让学生猜测它们的用途并进行口头描述。
通过这个环节,我希望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2. 对话角色分配在这个环节中,我发给每个学生一张角色卡,角色卡上写有一个角色的名字和相关的对话内容。
这样可以方便学生对话时快速进入角色,并通过角色实践语言表达。
3. 对话练习学生按照角色卡上的指示和对话内容进行排练,我通过走动巡视和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表达更加准确和流利。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学会倾听和回应他人,养成良好的互动习惯。
4. 对话表演当大部分学生掌握对话内容后,我组织他们进行对话表演。
对话表演的环节,我采用全班共同观看和评价的方式,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反馈。
在观看表演结束后,我给予肯定并提出一些建议,让学生们对自己的表现有更加客观的认识。
三、教学效果和反思通过对话教学的实施,我发现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他们在对话中积极主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并在表演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同时,学生们对同伴的表现也充满了好奇和尊重,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有些学生对于角色扮演还不够投入,需要进一步引导。
其次,由于时间限制,我只能选取了部分学生展示对话表演,因而没有给每个学生都提供表演的机会。
四、对下一步的期望基于这次对话教学的实践,我对下一步的期望是继续引导学生参与对话,并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进行角色扮演。
同时,我还将在对话教学基础上注重学生对话中的语法和词汇的巩固,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对话教学教案模板范文初中
教案名称:初中英语对话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本课所学的日常对话用语。
2. 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3. 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词汇:hello,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bye bye等。
2. 句型:问候语、询问身体状况、告别语等。
3. 对话:模拟日常生活中的问候和告别场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5分钟)1. 教师与学生用中文进行简单的问候,例如:“你好”、“你叫什么名字”、“你今天好吗”等。
2. 学生相互之间用中文进行问候,熟悉课堂氛围。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词汇卡片,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词汇:hello,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bye bye 等。
2. 学生跟读词汇,教师纠正发音。
三、对话学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对话卡片,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对话:模拟日常生活中的问候和告别场景。
2. 学生跟读对话,教师纠正发音。
四、练习环节(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模拟日常生活中的问候和告别场景。
2. 学生相互之间进行对话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词汇和句型。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与家人或朋友用英语进行问候和告别练习,录制视频或音频,下次上课分享。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上节课的作业分享视频或音频,让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学生相互之间用英语进行问候,巩固所学知识。
二、对话练习(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日常生活中的问候和告别场景。
(完整版)对话式教学
对话式教学在西方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时代,即苏格拉底的方法,又称作“产婆术”。
所谓"苏格拉底方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后来他学生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及其所创立的逍遥学派又称亚里士多德学派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教学方式。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的吕克昂建立了一所学院,该处有一小树林和许多可供散步的林荫道,亚里士多德喜欢在这林荫道上和学生散步、讲课和讨论学问,所以被称为逍遥学派。
而中国将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最早见于孔子。
比如《论语》就是记录孔子与其弟子间言行的书,在《论语》中的很多章节都记录孔子运用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的过程。
比如我们高中所学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就是一次典型的对话式教学。
然而后来我们都知道欧洲进入到了古罗马时代和中世纪时代。
而中国则进入到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帝制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中强调是对权威的绝对服从,这种服从当然也包括学生对教师权威的服从。
所以这种基于师生平等的对话式教学还没有走向成熟便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了。
到了近现代最早提出对话概念的则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
巴赫金认为:“对话交际才是语言的生命真正所在之处。
”所谓对话,是指一种民主平等的、坦率真诚的、主客体之间互为主体的言语交流活动,对话的各方相对独立,各自保持彼此的自尊。
换言之,对话是一种民主、平等、坦率、真诚的有声或者无声的信息交流,是教育者为深刻把握文本的言语、情感、内蕴而组织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多元交流活动,它从一开始就与民主、平等、坦诚、倾听等相伴而生。
而将对话式教学完善成一种成熟的教学理论的则是著名的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
弗莱雷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他是“近半个世纪之内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家”,是“自赫尔巴特、杜威以来,教育理论史上‘第三次革命’的开创者和实施者”。
人教版对话课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课对话中的单词和句型,如“Nice/Glad to see you again. Let’s go to the classroom. Hello, my name is... I am a student. Nice to meet you. Let’s go. classroom, school”等。
2.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对话,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单词和句型的学习与运用。
2. 在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
教学难点:1. 在实际交际中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
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单词卡片、图片等。
2. 教学情境布置。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歌曲《Hello》,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单词和句型。
2. 学生跟随歌曲演唱,并尝试用所学单词和句型进行对话。
二、新课呈现1. 教师展示课件,呈现本课对话内容,带领学生朗读对话。
2. 教师解释对话中的重点单词和句型,如“Nice/Glad t o see you again.Let’s go to the classroom. Hello, my name is... I am a student. Nice to meet you. Let’s go. classroom, school”等。
3. 学生跟读对话,教师纠正发音和语调。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展示单词卡片,让学生找出对应的单词,并朗读。
2. 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进行对话。
3.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对话。
四、拓展活动1. 教师展示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进行对话。
2. 学生自由发挥,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进行创意对话。
五、总结与反馈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单词和句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话式教学在西方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时代,即苏格拉底的方法,又称作“产婆术”。
所谓"苏格拉底方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后来他学生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及其所创立的逍遥学派又称亚里士多德学派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教学方式。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的吕克昂建立了一所学院,该处有一小树林和许多可供散步的林荫道,亚里士多德喜欢在这林荫道上和学生散步、讲课和讨论学问,所以被称为逍遥学派。
而中国将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最早见于孔子。
比如《论语》就是记录孔子与其弟子间言行的书,在《论语》中的很多章节都记录孔子运用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的过程。
比如我们高中所学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就是一次典型的对话式教学。
然而后来我们都知道欧洲进入到了古罗马时代和中世纪时代。
而中国则进入到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帝制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中强调是对权威的绝对服从,这种服从当然也包括学生对教师权威的服从。
所以这种基于师生平等的对话式教学还没有走向成熟便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了。
到了近现代最早提出对话概念的则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
巴赫金认为:“对话交际才是语言的生命真正所在之处。
”所谓对话,是指一种民主平等的、坦率真诚的、主客体之间互为主体的言语交流活动,对话的各方相对独立,各自保持彼此的自尊。
换言之,对话是一种民主、平等、坦率、真诚的有声或者无声的信息交流,是教育者为深刻把握文本的言语、情感、内蕴而组织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多元交流活动,它从一开始就与民主、平等、坦诚、倾听等相伴而生。
而将对话式教学完善成一种成熟的教学理论的则是著名的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
弗莱雷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他是“近半个世纪之内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家”,是“自赫尔巴特、杜威以来,教育理论史上‘第三次革命’的开创者和实施者”。
1994—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主办的国际刊物《教育展望》以四期特刊的形式,介绍了从孔子、亚里斯多德到当代的100位具有国际影响的教育家,弗莱雷是其中四位在世的教育家之一,被誉为“活着时就成为传奇”的人物。
由于他开发的扫盲工作使他最初作为成人教育家闻名于世,他的关于批判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来自扫盲工作。
最后,他的批判的研究路径大大地越出了成人教育领域。
他专注于教育在被压迫人民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
正是由于他在扫盲的过程中接触到了社会底层,特别是在经历了动荡复杂的流亡生活之后,看到了社会的种种不公与不平等而表现了对底层民众的深切同情。
从而寄希望于教育改变这种现状。
综观弗莱雷一生的教育思想,无不是围绕“教育即解放”来拓展、延伸。
弗莱雷通过分析发现了压迫者正是通过现实的教育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具体化,并通过以下种种态度和做法(它们整体上反映了压迫社会的面貌)贯彻执行压迫意识,维系强化统治结构:(1)教师教,学生被教;(2)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3)教师思考,学生被考虑;(4)教师讲,学生听——温顺地听;(5)教师制订纪律,学生遵守纪律;(6)教师做出选择并将选择强加于学生,学生唯命是从;(7)教师做出行动,学生则幻想通过教师的行动而行动;(8)教师选择学习内容,学生(没人征求其意见)适应学习内容;(9)教师把自己作为学生自由的对立面而建立起来的专业权威与知识权威混为一谈;(10)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而学生只纯粹是客体。
这便是压迫者设计和利用的教育,它弗莱雷将这种教育形象化地称之为“灌输式”教育。
教育教育走向解放的最终落脚点。
弗莱雷指出,教育应该具有对话性。
对话,不仅仅是交流、谈话。
它的精髓在于它的构成要素:反思与行动(reflection and action)。
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如果牺牲了一方——即使是部分地牺牲——另一方面马上就受到损害。
反思被剥离了行动,对话只会是空话(verbalism)、“废话”;行动被剥离了反思,对话只会是行动主义(activism)。
在这两种情况下,对话都不可能实现,教育也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解放。
大家知道现在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拐点之中,社会逐渐走向分化,在这我就不多讲了,因为大家都上严老师的课了,闫守轩老师讲的比我要深刻。
闫老师思想虽然有些偏左,而且解决当代教育问题的方案有些简单粗暴,但还是切中了中国教育问题的要害的。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遵从了教师权威、知识本位和精英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这三种教育价值观融合而成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独白式的,即承认并维护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否认并剥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与权利。
随着独白式教学的缺陷在现代教育中的日益凸显,体现时代精神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对话式教学便成为现代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对话和对话教学20世纪苏联思想家巴赫金认为:对话是人的存在方式。
他说:“存在就意味着进行对话的交往。
对话结束之时也就是一切终结之日。
因此,实际上对话不能、也不应该结束。
”“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
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
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
”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1、对话的实质弗莱雷认为,作为人类现象的对话,不仅仅是交流、谈话,它的精髓在于它的构成要素,即反思与行动。
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如果牺牲了一方——即使是部分地牺牲——另一方马上就受到损害。
反思被剥离了行动,对话就变成空话(velbalism)、“废话”;行动被剥离了反思,对话就变成行动主义(activism)。
在这两种情况下,对话都不可能实现,教育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人性的完善。
对话是一种创造行为,不应成为一个人控制另一个人的狡猾手段。
但是,对话作为一种与灌输方式相对的教育方式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它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
2、对话产生的条件(1)对话与爱弗莱雷强调人类的爱在对话中的重要意义。
他认为,如果缺乏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的挚爱,对话就不能存在。
爱同时是对话的基础和对话本身。
爱意味着对别人的责任,爱是一种勇敢的行为,自由的行为。
由此,我们也可以说,作为教育者如果我们不爱这个世界,如果我们不爱生活,如果我们不爱学生,那么我们就不能与学生进行对话。
(2)对话与谦虚对话的双方要谦虚,没有谦虚的态度就不可能进行对话。
如果对话双方(或一方)缺乏谦逊,对话就会破裂。
如果对话的一方总是注意别人的无知而从不意识到自己的无知,那么对话怎么能进行呢?因此,自满与对话是不相容的。
缺乏(或失去了)谦虚的人,不能接近人民,不能与人民一起命名世界。
(3)对话与信任对人的信任是对话的先决要求。
如果不相信他人,也不会有对话。
亦即相信别人有制造与再制造、创造与再创造的能力,相信人能变得更加完美。
离开了对人的信任,对话就无可避免地退化成家长式操纵的闹剧。
但是,信任不是随便就能产生的。
信任只有在一方把自己真实、具体的想法告诉别人时才产生;如果一方言行不一致,信任就不可能存在。
说一套,做一套——说话不负责任——不能唤起信任。
(4)对话与平等对话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
弗莱雷指出,人的存在不会是无声的、沉默的。
说话不是某些人的特权,而是所有人的权利。
因此,任何人不应只对别人说话而剥夺别人说话的权利。
在否认其他人有说话权的人与被否认有说话权的人之间不可能有对话。
因此,被压迫者只有夺回讲话权,才能平等地进行对话。
(5)对话与批判性思维弗莱雷认为,除非对话双方进行批判性思维,否则真正的对话也无从谈起。
批判性思维有别于一般性思维,它不满足于遵循规范而“循规蹈矩”地行事,它注重对现实进行不断改造,以实现人的不断人性化。
“只有要求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对话,才能产生批判性思维。
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3、对话的基本特征(1)对话是平行的、双向性的交流在教学中,弗莱雷提出了师生间的双向性交流。
这种交流是一种平行、平等、民主、真实和积极的交流。
在这种交流中,师生双方都是主体,他们不仅各司其职,而且为了共同的目的在交流中实现共同成长。
“教师不能替学生思考,也不能把自己的思考强加给学生。
真正的思考,即是对现实的思考,不是发生在孤立的象牙塔中,而只能通过交流才能产生”。
因为社会性是人本质,没有人会生活在一座孤岛上。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能是共同存在,“孤军奋战”是不可取的,而群体的盲动也是不明智的,只有通过对话和批判式的交流,才能逐渐获得对世界和人的认识。
但这种交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不能说(verbalism)假话,要真实地表达思想;其次,不能说空话。
有人也许讲的是真话,然而却是空话。
对话双方应当积极地参与交流,参与社会实践,否则,交流也就失去了意义。
(2)对话的关键——提问对话是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要使对话富有成效,提问是关键。
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更应成为问题的提出者和思维的启发者。
提问,实际上是对现实问题进行的批判性分析。
为此,弗莱雷对教师的提问提出了一些要求:要提出能够激起思考的问题;要能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提问,学生不仅仅会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对答案提出疑问。
对话的目的就是形成批判意识,引导人们从非人性化走向人性化,并最终获得完美、丰富的人性。
(3)对话需要合作弗莱雷认为,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旨在命名世界、改造世界,因此,对话双方的合作是十分重要的。
非对话的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客体地位。
而在对话式教学中,对话双方都是主体,共同去揭示世界、命名世界。
这个过程,需要双方的合作,正如弗莱雷所说:“如果别人不思考,我也不能真正思考。
我不能替别人思考,但没有别人,我亦不能思考。
”为此,对话不是强制的,不是被人操纵的,不是对话双方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在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基础上的交流。
“你一言我一语,没有达成相互的理解,这实质上是一言堂式的交流。
”二、对话式教学的构建1、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教育必须从学生当前的认识着手,而不是从教师当前的知识开始教学。
教师需要了解并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即教师从学生不懂的地方着手,学生永远都无法真正弄懂;只有从学生懂的地方开始,学生才能弄懂不懂的地方。
因此,教师不应忽略、低估甚至排斥学生带到学校里来的活生生的知识。
因为学生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他们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世界的方式,他们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以及对诸多事物的看法都应该得到尊重。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不能被简化为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灌输”思想的行为,也不能变成等对话者“消费”的简单的思想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