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ab66813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c.png)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对工业通风系统进行分析、评估和优化设计,提高工业生产环境的空气质量,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介绍工业通风的定义、分类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各种通风方式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2. 工业通风的原理介绍工业通风的气流规律、热量传递规律和湿度控制规律,让学生了解通风系统的物理原理,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通风系统的计算和设计。
3. 工业通风的设计方法介绍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流程和方法,包括需求调查、通风参数计算、风机选型、管道布置、噪声和震动控制等方面,并借助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练让学生掌握具体的设计技能。
4. 工业通风系统的评估和优化介绍工业通风系统的性能评估和优化方法,包括工艺流程优化、设备升级、控制系统改进等方面,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工业通风系统的维修和管理技能。
课程任务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要求包括以下内容:1. 工业通风系统调查报告学生需要对某个具体的工业生产现场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环境情况、生产工艺、通风系统现状等方面,并编写调查报告。
2.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方案结合调查报告和课程所学,学生需要对工业通风系统进行设计和方案优化,需要包括计算书、施工图和设计报告。
3. 工业通风系统维护和管理方案学生需要针对设计方案中所提到的工业通风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方案的书写,包括维修和保养计划、设备更新计划、质量监控方案等。
计分方法学生课程成绩的计分方法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 课堂表现:40%包括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的出勤、发言、讨论和思考等方面的表现。
2. 课程设计:40%包括学生针对具体工业通风系统进行的调查、设计和方案优化。
3. 考试:20%包括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参考文献1.《通风与空调》,李国华。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e59055369eae009581bec6f.png)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课程代码:题目:国色天香四期通风及防排烟设计学生姓名:杨宇学号: 312012********* 年级/专业/班: 2012 建环 1班学院(直属系)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名称:能源与环境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年级:2012级1设计题目:国色天香四期通风及防排烟设计由老师提供的建筑图纸定具体的题目2主要内容根据所给的车库或建筑平面图图纸,完成车库或地下层及楼梯间等的通风及防排烟设计。
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通风方式、防排烟分区、划分系统2)计算送排风风量及排烟量3)布置通风系统及防排烟系统的管道4)绘制通风网路的布置图或系统轴测投影图5)气流组织计算6)对各管段进行编号,确定标准长度和风量7)采用假定流速法选择风管的风速8)确定各管段的断面尺寸9)管道上相应的防火阀等阀门的设置10)计算各管段的阻力和网路的总压损11)选择各系统风机型号和选配相应的电动机12)设备消声、隔振措施及其他需说明的问题:如通风管道安装施工工艺要求、制定操作规程或技术管理办法13)绘制相关的设计图纸3具体要求根据建筑图纸,划分防火及排烟分区,设计通风和防排烟系统。
掌握系统的划分,布置送、排风及防排烟管道系统,末端设备和风道的选择计算和描述,确定阀门、风口等部件的型式,计算风管的断面尺寸和阻力,确定排风、排烟风机及送风风机的动力消耗和选型,制定系统的技术管理办法。
根据工作量的大小,设计可以包括车库的通风防排烟设计、地下室的设备用房间及楼梯间的防烟通风设计等。
4主要技术路线提示根据建筑平面图划分系统;然后根据通风要求确定送、排风量,布置管道;绘制通风网路的布置图,对各管段进行编号,用假定流速法确定管道尺寸,计算各管段的阻力和网路的总压损,选择相关设备;划分排烟分区,确定系统方案并进行设备选型,设置相应的阀门。
5进度安排收集资料,了解设计过程——2天;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 5天;图纸绘制——2天;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2天;设计检查和修改——2天。
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讲解
![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9218cc7ff00bed5b8f31dd2.png)
北京市华燕办公楼通风空调工程设计摘要:本设计为沈阳市华燕办公楼采暖和空调工程设计,总建筑面积为2079m2。
一共5层,无地下层,层高4.5m,窗高2m;标准层和顶层为大活动室和小活动室。
按照一般计算负荷的方法,采用热负荷法计算建筑物的热负荷,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建筑物的热、湿负荷,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和使用功能方面,在设计采暖系统时,采用上供下回单管顺流的采暖系统;在设计空调水系统时,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一种。
然后,进行风机盘管、新风处理设备、冷冻机组等的选型和风管和水管的水力计算,系统压损等等。
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我们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设计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受到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关键词:空调系统;冷负荷;水力计算;独立新风系统;风机盘管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 1.1引言1 1.2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二章 方案的比较及论证 ............................ 2.1集中式空调系统的比较 (8)2.2方案的选择 ......................... (10)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3.1 负荷的计算 ............................................ 13 (13)3.1.1 冷负荷的计算 ................. (13)3.1.2热负荷的计算 ................. (16)3.2空调负荷计算 .......................................... 18 第四章空气处理过程 ....................4.1新风量的确定方法 ...................................... 23 (23)4.2送风状态和送风量的确定 ............ . (24)4.3空气处理过程计算 ........................................ 24 第五章空气处理设备的选择 ............................. 28 5.1 空调机组的选型 (28)5.1.1新风机组的选择 ............................................... (28)5.2房间风机盘管的选择 ...................... (29)第六章气流组织设计 ......................... .. (35)6.1送、回风口的选择、布置 ................. (35)6.2送、回风口的选型 ........................ (36)第七章空调风管水力计算 ..................... .. (37)7.1计算方法 .................................................. 37 7.2计算说明 ................................ (38)第八章空调水系统的设计计算 ................. . (39)8.2 水管的水力计算 ......................................... 43 8.2.1计算依据 .............................. (43)8.2.3压力损失的构成 ........................ (43)8.2.3 水利计算 .............................. (43)8.3冷凝水管路系统的设计与管径的确定 ... (46)第九章空调系统的消声与隔振 ................. (54)9.1空调风系统的消声 ........................ (54)9.2空调装置的防振 ............................................ 54 9.3消声设备选型 ............................ (54)9.4设备机房噪声控制设计的主要措施 (55)第十章技术经济分析 (61)第十一章结论 (62)参考文献 (63)北京市华燕办公楼采暖和空调工程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1.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空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报告 说明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报告 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d055d5c6294dd88d1d26b8b.png)
前言通风工程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一方面起着改善居住建筑和生产车间的空气条件,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许多工业部门又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提高产品质量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工业通风的主要任务是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高湿,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本说明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以阐明各部分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为目的,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摘要本次设计为朝阳市某电镀车间厂区的供暖与通风设计,设计期限为2014年5月16日至2014年5月30日。
考虑到设在大厂房内的办公室及其他卫生条件较高的工部如果其门窗冷风渗透量能满足设备的排风要求,不设送风系统,而由散热器供暖,采用散热器与热风系统联合采暖,以避免由于排风量大于计算渗透风量,导致渗透风量增加,影响室内温度。
因此本设计方案Ⅰ中厕所和更衣室,方案Ⅵ中仓库及方案Ⅶ中办公室采用散热器供暖,其他车间部门均采用散热器与热风系统联合采暖。
该说明书介绍了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对计算步骤和应用的相关数据在说明书中都作了具体说明。
目录一、原始资料………………………………………………………………………二、车间各工部室内计算参数的确定及热负荷的计算…………………………三、车间各工部电动设备、热槽散热量的计算…………………………………四、车间各工部通风与供暖方案的确定…………………………………………五、车间各工部散热器散热量、型号及数量的选择确定………………………六、车间各工部机械排风量的计算………………………………………………七、车间热风平衡及送风小室的计算……………………………………………八、对夏季室内工作温度进行校核………………………………………………九、水力计算………………………………………………………………………十、设备汇总表……………………………………………………………………朝阳市电机厂电镀车间供暖与通风系统设计一、原始资料1.1厂址:本厂建于郑州市,相关气候资料如下1.2室外气象参数1.3车间组成及生产设备布置见附图,生产设备见表1.4工艺资料(1)工艺简介电镀是对基体金属的表面进行装饰、防护以及获取某些新的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已被工业给各个部门所广泛采用。
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f810295d77232f60ddcca183.png)
目录第一章设计概况 ................................... .31.1建筑物概况 (3)1.2 系统方案的划分确定 (3)第二章送排风与排烟的计算 (5)2.1 排风量的确定 (5)2.2 送风量的确定 (5)2.3 车道补风的计算 (6)2.4 排烟量的计算 (6)2.4.1 配电室排烟量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 消防控制室排烟量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3 地下车库排烟量的计算 (6)2.5 机械排烟系统的补风量的计算 (6)2.6 气流组织的分布 (7)第三章风管与风口的选择 (8)3.1 风管材料的选择 (8)3.2 风口尺寸及数量的计算 (8)3.2.1 防烟分区一风口的计算 (8)3.2.2 防烟分区二风口的计算 (9)3.2.3 防烟分区三风口的计算 (9)3.2.4 防烟分区四风口的计算 (10)3.2.5 配电室风口的计算 (10)3.2.6 消防控制室风口的计算 (11)3.2.7 防火分区二机械补风相关计算 (11)3.2.8 配电室消防控制室风口的计算 (11)第四章送风排烟水力计算 (13)4.1 排烟排风管道的计算依据 (13)4.1.1 防火分区一排烟系统的水力计算 (13)4.1.2 防火分区一排风系统的水力计算 (14)4.2 防火分区二的水力计算 (16)4.2.1 排烟系统水力计算 (16)4.2.2 排风系统的水力计算 (17)4.3 防火分区二机械补风系统水力计算 (18)4.4 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水力计算 (19)4.4.1 配电的水力计算 (19)4.4.2 消防控制室水力计算 (20)第五章风机设备及配套设备选择 (21)5.1 排烟(排风)风机的选择计算 (21)5.2 送风机的选择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第一章设计概况1.1建筑物概况该工程系为某高层建筑地下车库通风的设计,该地下车库层高5m,该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47862m,另还设有两间通风机房,m,车库所用面积为4254.82其每间建筑面积为50.22m,一间配电室,其建筑面积为752m,一间消防控制室,其建筑面积为19.442m.1.2 系统方案的划分确定根据文献]1[7.2.1的相关规定,当停车场停车数量大于十辆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通风设计说明书
![通风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1fcb60802020740be1e9bed.png)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说明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任务书 (2)2、摘要 (5)3、局部排风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6)3.1、排风罩的选取 (6)3.2.集气罩尺寸确定 (7)3.3集气罩排风量确定 (7)4、通风管道的设计与计算 (8)4.1管道材料、形状的选择 (8)4.2、设计草图 (9)4.3、设计计算 (10)4.3.1、初步选定最不利环路 (10)4.3.2、根据规定确定各项参数及尺寸 (10)4.3.3、阻力计算 (10)4.3.4、通风系统水力计算表 (14)4.3.5、校核节点处支管阻力平衡 (14)4.3.6、计算系统总阻力 (15)4.3.7、选择风机 (15)5、参考文献 (16)1、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起讫时间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所在院系指导教师职称所在单位年月日1、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1)某喷漆车间大小:长×宽×高=20m×10m×6m ,墙厚0.24m ,门3m ×3m 。
(2)车间内有3个浸漆槽1#、2#、3#,槽面尺寸1.2m*0.8m ,距地面1m ,平面布置如下图。
设计要求: 为排除有机溶剂蒸汽,在槽上方设排风罩,试为该车间设计局部排风系统。
2、工作量(1)根据拟定的设计题目,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查阅相关规范,确定局部排风系统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排风罩、确定排风罩尺寸和排风量、设计通风管道布置方式、依据设计手册进行风管的水力计算并选择合适风机。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0d47be5e77232f60ddcca138.png)
(5)选择风机与配套电机(参考设计手册、产品样本、参考网址)。
2.抛光工部(编号 5)的通风除尘设计与计算
本设计只有抛光工部产生粉尘,粉尘的成分有:抛光粉剂、粉末、纤维质灰
尘等。抛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去掉金属表面的污垢及加亮镀件。
排风量的计算一般按抛光轮的直径 D 计算(式 1-1):
D
=
AD(
������3 ℎ)
抛光机的排气罩应采用接受式侧排气罩,排气罩口尺寸为400 × 400(高) 。
(1)通风量计算; (2)选定净化除尘设备(参考设计手册、产品样本、可参考网址); (3)选定风机型号和配套电机。
3 / 18
某加工车间通风除尘设计 设计说明书
3. 焊接平台(编号 6)见表 1-2
表 1-2 焊接平台概况
2.抛光轮、焊接平台。
溶液温度 (℃) 70 75 20 70
散发的有害物
碱雾 碱雾、氢气
氰化物 碱雾、氢气
3.土建资料。车间平面图见图 1-1.
图 1-1 车间平面图
2 / 18
某加工车间通风除尘设计 设计说明书
1.3 课程设计的内容
1.工业槽的有害气体捕集与净 2.抛光轮粉尘捕集与除尘 3.焊接平台粉尘捕集与除尘 4.发电机室排除余热的通风
二、槽边排气罩计算原理 ............................................................................................................ 6 三、 局部排气设备--槽边排风罩设计计算...................................................................... 7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cade9b869dc5022aaea005a.png)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学 院: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专 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班 级: 学生姓名:学生学号: 指导老师:土建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教研室 印制二○一二年七月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一章通风系统设计1.1 控制工业槽有害物排风量计算根据国家标准设计,条缝式槽边排风罩的断面尺寸(E×F)共有三种:250mm×250mm、250mm×200mm、200mm×200mm。
本设计采用高截面:E×F=250mm×250mm。
因为镀铬槽和镀锌槽的规格为:1200mm×800mm×800mm。
槽宽800mm>700mm,采用双侧排风。
镀铬槽:镀铬槽的控制风速x v=0.5m/s,槽内溶液温度为58 ℃。
总排风量为:0.222xBL v ABA⎛⎫= ⎪⎝⎭= 2×0.5×1.2×0.8×[0.8/(2×1.2)]=0.77 m3/s=2774 m3/h每一侧的排风量为:L1=L/2=0.385 m3/s=1386 m3/h假设条缝口风速为:0v=8m/s采用等高条缝,条缝口面积为:f=L1/ 0v=0.385/8=0.048 m2条缝高度:h=f/A=0.048/1.2=40mmf/F1=0.024/(0.25×0.25)=0.768>0.3,为了保证条缝口上速度均匀,每一侧分设3个罩子。
则:f/(3×F1)=0.256<0.3。
罩口局部阻力为:22vpξρ∆==2.34×1.2×8×8/2=90pa镀锌槽的计算与镀铬槽的类似,镀锌槽的控制风速x v=0.4m/s,槽内溶液温度为60 ℃。
各工业槽的计算结果如下:编号槽名断面尺寸(E x F)排风罩类型控制风速VX(m/s)总排风量(m3/h)单侧立管数(个)条缝口风速(m/s)条缝口高度(mm)阻力(pa)1镀铬槽250×250高截面双侧排风罩0.52774384090 2镀锌槽250×250高截面双侧排风罩0.42219283290各工业槽槽边排风罩的排风量共为:2774×30+ 2219×15= 116505 m3/h =32.36 m3/s1.2 工业槽散热量的计算工业槽四周表面的散热量,计算公式为:式中:F——设备外表面积,m2α——对流系数,对于垂直面为2.55 x 10-3,对于水平面为3.24 x 10-3,kW/(m2·K);Δt——设备外表面和室内空气温度差,℃;——设备表面的辐射系数,kw/(m2·K4);Cf——设备外表面的温度,℃;tb‘——周围物体的表面温度,℃。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dfe7a4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9.png)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背景与目的:通风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为了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人们的健康而进行的系统设计。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习通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进行通风系统设计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1.设计建筑物的通风系统,包括新风与排风系统的设计;2.熟悉通风工程设计所需的各项参数和标准;3.运用相关软件对通风系统进行模拟和计算;4.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确定合适的通风方式和设备选择;5.考虑环保和能源节约的因素,进行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6.编写通风系统设计报告和方案。
三、设计流程:1.确定设计建筑物类型和所需通风量;2.收集建筑材料和人员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污染物数据;3.运用软件模拟建筑物的气流分布和新风量要分配;4.设计新风和排风系统的管道布置和风口位置;5.根据设计所得的数据,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6.分析通风系统的经济性和能耗情况;7.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通风系统设计的优化。
四、设计要求:1.设计建筑物通风系统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2.设计要充分考虑人的舒适性、环保和能源节约;3.设计方案要合理可行,能满足实际需求;4.设计报告要详细清晰,包括设计依据、参数计算、模拟结果等;5.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他工程专业的协调。
五、设计成果:1.设计报告:包括详细的通风系统设计方案和计算结果;2.设计图纸:包括平面布置图、管道布置图等。
六、设计评分分项:1.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2.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3.计算和模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4.图纸的清晰性和准确性;5.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设计时间安排:本课程设计一般需要8-10周的时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第1-2周:确定设计目标和需求,收集相关资料;2.第3-4周:进行计算和模拟,确定通风系统方案;3.第5-7周:进行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计算;4.第8周:编写设计报告和整理设计图纸。
八、总结: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掌握通风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68d205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1.png)
目录一、设计题目 (2)二、原始资料 (2)1.建筑物所在地 (2)2. 气象资料 (2)3. 室内计算参数 (2)三、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 (2)1. 冬夏季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 (2)2. 设备散热量计算 (3)四、冬夏季负荷计算汇总 (9)五、车间供暖 (10)六、车间通风方式与局部排风量的确定 (10)七、冬夏两季车间内空气平衡和热平衡的计算 (16)八、净化塔、除尘设备和空气加热器的选取 (17)九、送排风管得设计与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通风机的选择 (20)十一参考资料 (20)一.设计题目:某变压器厂电镀车间通风设计二.原始资料:1.建筑所在地:上海市郊区。
2.室外气象资料:纬度31.24 经度121.27 海拔高度5.5m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1.2℃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3.5℃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30.8℃当地实际大气压力冬季102650pa 夏季100570pa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3.3m/s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3.4m/s 冬季最多风向 南向 3.0m/s3围护结构:窗为单层木窗传热系数k=5.815w /㎡.℃,地面为非保温地面,以划分地带计算负荷。
门为木门4.41 w /㎡.℃传热系数1212111n wk a a δδλλ=+++ 7.8=n a 23=w a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要求夏热冬冷地区屋面的传热系数,取屋面传热系数为0.7 w /㎡.℃外墙传热系数取外墙1.0 w /㎡.℃根据传热系数算出屋面保温层厚度为180mm 和外墙厚度为640mm ,地面内墙使用260mm 厚墙传热系数为2.093 w /㎡.℃门为木门4.41 w /㎡.℃ 4 室内气象参数镀前处理室 16℃ 发电机房 10℃ 电镀室 16℃ 化学品库 8 ℃成品库 14℃ 抛光室 14℃ 办公室18℃ 三、建筑物内各种热湿负荷的计算冬季建筑物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1.围护结构稳定传热时,基本耗热量可按下式计算[1]:1(')n w Q KF t t α=- 式中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0C ); F —围护结构的面积(㎡); t n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0C ); 'w t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0C );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0d6723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d.png)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通风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设计,学生可以掌握通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提高通风工程设计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通风工程课程设计的相关参考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流程以及需要掌握的相关理论和技能等。
一、课程设计目的:通风工程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通风工程设计能力,使其能够理解通风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通风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设计任务:1. 学习通风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通风原理、通风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等。
2. 熟悉通风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了解各个设计环节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3. 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一个具体项目进行通风工程设计,包括设计方案的确定和详细设计的编制等。
4. 进行通风系统模拟和计算,评估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5. 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依据、设计内容、设计计算和结果分析等。
三、课程设计流程:1. 确定设计项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通风工程设计项目,可以是一个办公楼、工厂车间或其他建筑物。
2. 进行背景调研:了解设计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建筑结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等。
3. 制定设计方案:根据项目要求,确定通风系统的类型、布局和组成部分,并进行初步设计。
4. 进行系统模拟和计算:借助相关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系统模拟和计算,评估其效果和可行性。
5. 优化设计方案:根据模拟和计算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确保其满足通风要求。
6. 编制详细设计:对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包括通风设备的选择、管道布局和尺寸等。
7. 进行系统验证:对详细设计方案进行验证,确保其能够满足通风工程的要求。
8. 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根据设计流程和结果,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依据、设计计算和结果分析等。
四、需要掌握的相关理论和技能:1. 通风原理: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原理,了解气流、空气质量和换气量的计算方法。
贺通风设计说明书
![贺通风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1f23a0df61fb7360a4c6528.png)
设计说明说一、通风课程设计的目的1.掌握通风设计的程序和方法2.掌握排除工业有害物的方法3.掌握通风系统的设计和选择方法4.掌握通风图纸的绘制方法二、设计题目某厂电镀车间通风设计三、原始资料1.建筑物所在地区:山东省济南市2.气象资料:查《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济南市: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w=-3.6℃供暖室内计算温度:tn=18℃主导风向:ENE风速:v=3。
1m/s3。
土建资料(1)外墙:普通红砖、内表面抹灰0.015m,根据室外计算温度选用3/2砖 , 屋面保温厚200mm(2)屋面(3)磁砖地面(4)门和窗;外门、单层木窗尺寸1.5X2.5m外窗:中悬式木窗2。
0X3。
0m开窗‚中悬式单层木窗高为1.2m仅在2—7柱间有开窗(5)大门开后及材料运输情况①大门不常开启②材料用小车从机械加工车间运来4.动力资料(1)蒸汽:由厂区热网供应 P=7kgf/c㎡工业设备用汽 P=2 kgf/c㎡ 0。
6T/h采暖通风设备用汽 P=3 kgf/c㎡回水方式:开式.无压。
自流回锅炉房(2)电源:交流电 220/280伏电镀用 6/12伏直流电(3)水源:城市自来水利用井水的厂区自来水(4)冷源:12℃低温冷冻水5、车间主要设备表三、设计计算的内容(-)酸洗、电镀车间主要得热量和失热量1)失热量:①围护结构耗热量(外墙、屋顶、例窗、天窗及地面);a、确定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值:外墙K=1.57 地面K=0。
648 屋顶K=0。
45 窗户K=5。
82 门K=4。
65b、朝向修正耗热量朝向修正耗热量是考虑不同方位的垂直建筑维护结构受太阳照射不同而进行的修正。
暖通《规范》规定的朝向修正率可按下列数值选用:北向选用5% 南向选用-20%c 、高度附加耗热量由于冷空气的密度不同,房间内上部空气温度总比下部高,而计算房间基本耗热量时室内空气温度取的是下部2m 以内的温度,故《规范》规定,高于4m 的房间应进行高度附加。
太原理工大学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采矿专业)
![太原理工大学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采矿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a7a1d059e2bd960590c677c7.png)
目录第一章矿井概况 (2)一、煤层 (2)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三、井田开拓 (3)四、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 (5)五、矿井主要灾害因素及安全条件 (6)六、矿井通风系统 (6)第二章矿井风量、通风阻力及等积孔的计算 (7)一、矿井风量计算 (7)二、风量分配 (10)三、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11)四、等积孔计算 (12)五、通风设施、防止漏风和降低风阻的措施 (13)附: (15)通风容易时期和通风困难时期通风阻力计算表 (15)通风容易时期和通风困难时期立体示意图及网络图(A3) (15)第三章通风设备及反风 (16)一、设计依据 (16)二、设备选型 (16)三、电动机选择 (18)四、电费概算 (18)五、反风措施 (19)附图:主要通风机工况点 (20)第一章矿井概况山西和顺正邦神磊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和顺县城西南约10km处的喂马乡王家钩村,井田地理坐标为:东径113°28′43″~113°29′49″,北纬37°14′34″~37°16′30″。
2009年,山西和顺正邦神磊煤业有限公司整合山西和顺西喂马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整合后,井田范围由17个拐点坐标连线圈定,井田南北长4.926km,东西宽2.215km,井田面积4.0794km2,批准开采3号、15号煤层。
批准生产规模为900kt/a。
一、煤层1、含煤性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太原组。
其中:山西组地层平均53.82m,煤层总厚2.39m,含煤系数4.44%,3号煤层为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其余均为不可采煤层;太原组地层平均厚度144.52m,煤层总厚10.33m,含煤系数7.15%,主要含煤9层,自上而下编号为6号、7号、8号、9号、11号、12号、13号、14号、15号煤层,其中15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14号煤层亦为可采煤层,但14号煤层全硫量>3%,其余煤层均为零星可采或不可采煤层。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730c6c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9.png)
答辩演示
进行课程设计答辩,展示 设计成果并回答评委提问 。
02
工业通风系统概述
工业通风定义及作用
工业通风定义
工业通风是运用空气流动的原理,采用各种通风 设备,对工业生产环境中的空气进行置换、稀释 、降温或升温等处理,以改善生产环境,保障生 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
保障生产安全
对于某些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的生产过程,通过 合理的通风措施,可以防止火灾、爆炸和中毒事 故的发生。
节能措施
采用高效电机、变频器等节能技术, 降低通风设备运行能耗。
04
管道系统设计及计算
管道系统组成与功能
阀门
控制管道内气体流量的装置, 可根据需要调节开度。
过滤器
清除气体中的杂质和颗粒物, 保证气体质量。
管道
用于输送空气或其他气体的主 要通道,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 成。
风机
提供气体流动的动力,使气体 在管道内流动。
管道水力计算与校核
水力计算
根据气体流量、管道直径、压力 损失等参数,计算管道内的流速 、流量和压力分布。
校核计算
对水力计算结果进行校核,确保 管道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包括 检查流速是否过高或过低,压力 损失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等。
优化设计
根据校核结果,对管道系统进行 优化设计,如调整管道直径、改 变布置方式等,以提高系统效率 和降低成本。
针对工业通风领域存在的问题,通过 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掌握工业通 风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业通风现状
目前,许多工业企业的通风系统存在 设计不合理、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 导致生产环境恶劣,影响员工健康和 企业效益。
课程设计目的
01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说明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84dde3858fafab069dc02ac.png)
前言通风工程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一方面起着改善居住建筑和生产车间的空气条件,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许多工业部门又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提高产品质量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工业通风的主要任务是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高湿,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本说明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以阐明各部分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为目的,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摘要本次设计为朝阳市某电镀车间厂区的供暖与通风设计,设计期限为2014年5月16日至2014年5月30日。
考虑到设在大厂房内的办公室及其他卫生条件较高的工部如果其门窗冷风渗透量能满足设备的排风要求,不设送风系统,而由散热器供暖,采用散热器与热风系统联合采暖,以避免由于排风量大于计算渗透风量,导致渗透风量增加,影响室内温度。
因此本设计方案Ⅰ中厕所和更衣室,方案Ⅵ中仓库及方案Ⅶ中办公室采用散热器供暖,其他车间部门均采用散热器与热风系统联合采暖。
该说明书介绍了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对计算步骤和应用的相关数据在说明书中都作了具体说明。
目录一、原始资料………………………………………………………………………二、车间各工部室内计算参数的确定及热负荷的计算…………………………三、车间各工部电动设备、热槽散热量的计算…………………………………四、车间各工部通风与供暖方案的确定…………………………………………五、车间各工部散热器散热量、型号及数量的选择确定………………………六、车间各工部机械排风量的计算………………………………………………七、车间热风平衡及送风小室的计算……………………………………………八、对夏季室内工作温度进行校核………………………………………………九、水力计算………………………………………………………………………十、设备汇总表……………………………………………………………………朝阳市电机厂电镀车间供暖与通风系统设计一、原始资料1.1厂址:本厂建于郑州市,相关气候资料如下1.2室外气象参数室外计算温度(℃)室外风速(m/s)冬季夏季冬季平均夏季平均采暖通风通风-15.3 -9.7 2.4 2.4 2.21.3车间组成及生产设备布置见附图,生产设备见表1.4工艺资料(1)工艺简介电镀是对基体金属的表面进行装饰、防护以及获取某些新的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已被工业给各个部门所广泛采用。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15页].doc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15页].doc](https://img.taocdn.com/s3/m/bc65a227ddccda38376baf8b.png)
皮匠网—开放、共享、免费的咨询方案报告文库咨询人士学习成长与交流平台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题目:某车间除尘系统管道设计系别: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姓名:周林园学号:072408339指导教师:周恒涛、王洪义、虞婷婷河南城建学院2011年6月24日本资料由皮匠网收录,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点击:https:///目录第一章、总论 (2)1.1设计目的 (2)1.2设计任务 (2)1.3设计题目 (2)1.4基本资料 (2)1.5设计依据 (3)第二章、课程设计内容 (5)2.1设计内容 (5)2.2管道水力计算过程 (5)结束语 (14)参考文献 (15)附录管道水力计算表第一章总论1.1设计目的《通风工程》课程设计是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中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通风工程》课程结束后学生的一次计算和设计的综合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查阅手册和设计等能力为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复习和巩固已学的通风工程知识,并在课程设计中进行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和设计能力;2)、进一步熟悉通风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重点是熟练掌握除尘系统的设计、计算;3)、为后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1.2设计任务: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按设计资料完成管道设计并完成设计说明书和A3图幅的除尘系统轴测图。
1.3设计题目:某锅炉房除尘系统管道设计1.4基本资料:如图所示为某车间的除尘系统。
采用矩形伞形排风罩排尘,风管用钢板制作(粗超度K=0.15mm),输送含有铁矿粉尘的含尘气体,气体温度为20℃。
该系统采用XS-4B 型双旋风除尘器,除尘器含尘气流进口尺寸为318mm*552mm ,除尘器阻力c p =910Pa 。
对该系统进行水力计算,确定该系统的风管断面尺寸和阻力并选择风机和电机。
1.4设计依据1、《通风工程》 (王汉青 主编)2、《实用供热通风空调设计手册》 (陆耀庆 主编)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4、《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资料大全》 (张治江 主编)5、《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孙一坚 主编)第二章课程设计内容2.1设计内容(1)绘制系统轴测图,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出管段长度和各排风点的排风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采区概况本采区的基本情况如表1-1所示。
要求根据以下条件对该采区进行设计。
表1-1 采区概况2 采区煤炭储量和服务年限计算经测算可得采区的基础数据如下: ⑴ 层倾角 504)]450(430arctan[---=θ=2.27°﹤8°属于近水平煤层⑵ 采区走向长度 1536m⑶采区倾斜长度 ︒27.2cos 1406=1407m2.1 采区工业储量Z G =采区走向长度×采区倾斜长度×煤层厚度×煤的容重 =1536×1407×26×1.35=75856435.2吨=7585.64万吨2.2 采区煤柱损失量根据《规程》规定,为了隔离采取,防止发生火灾、水灾和瓦斯涌出的影响,在采区边界留设的采区隔离煤柱10米;水平边界留30米;井田边界留设40米。
本设计留设采区上下左右边界隔离煤柱均为10米;采用无煤柱开采方式,工作面之间不留设煤柱;停采线距大巷水平距离为20米。
①边界煤柱损失=采区左右边界煤柱+采区上下边界煤柱=[10×1407×2+10×(1536-20)×2]×26×1.35=2051946吨=205.20万吨②停采界限内的保护煤柱损失=停采线长度×条带长度×条带数×煤层厚度×煤的重率=20×(2×230+3×220+238)×26×1.35=953316吨=95.33万吨 ③P (总的煤柱损失)=边界煤柱损失+停采界限内的保护煤柱损失 =205.20+95.33=281.53万吨2.3 采区可采储量可采储量是指工业储量中实际可能采出的储量。
其计算式为: Z k =Z G -P =7585.64-281.53=7304.11万吨2.4 采区回采率⨯=G KZ Z C 100%=⨯64.75857304.11100%≈96.23%采区服务年限 K A Z T K ⋅==4.112011.7304⨯=43.4768年≈43.5年 3 采区情况介绍3.1 采区基本情况本课程设计的采区,煤层数一层,煤层厚度为26m ;煤层顶板是砂岩,煤的平均容重为1.35/t.m -3;采区内煤层赋存稳定,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煤层的瓦斯涌出量为8.6/m 3.t -1,属于低瓦斯矿井;煤层倾角为2.27°,属于近水平煤层;煤层无自然发火危险,自然发火期为4个月;无煤尘爆炸危险。
采区走向长度为1536m ,倾斜长度为1407m ;采区工业储量为7585.64万吨,开采损失281.53万吨,可采储量7304.11万吨;采区年生产能力设计为120万吨,设计服务年限43.5年。
3.2 采区巷道布置说明本设计的采区内,煤层数为一层,煤厚为26m 。
所以采用分层开采,分层间采用下行开采顺序,垮落法处理采空区。
上分层铺设人工假顶。
本采区采用盘区石门集中平巷联合准备方式。
盘区内单翼开采,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进行开采,工作面长度为220、230m 。
在盘区自运输大巷开掘盘区石门,在距煤层底板10m 左右布置轨道下山,在区段边界处,煤层底板8m 左右的岩层中布置区段运输集中平巷和轨道集中平巷,在区段集中平巷内每隔350m分别开掘穿透煤层的进风行人斜巷、回风运料斜巷和区段溜煤眼。
在区段平巷内开掘第一分层运输平巷和回风、运料平巷,至区段平巷后,沿煤层倾斜方向开掘开切眼,即可进行回采。
3.3采区内工作系统介绍采区内的工作系统主要包括:(1)运煤系统:工作面—第一分层工作面运输平巷—溜煤眼-区段岩石运输集中平巷-煤仓-盘区石门-运输大巷(2)通风系统:回采通风系统:新鲜风流—采区运输大巷—盘区石门—进风斜巷—区段岩石运输集中平巷—进风行人斜巷-第一分层工作面运输平巷—第一分层工作面—第一分层工作面运输平巷—回风运料斜巷-区段岩石轨道集中运输平巷-盘区回风大巷—浊风排出;掘进通风系统:新鲜风流—采区运输大巷—盘区石门—进风斜巷—区段岩石运输集中平巷—进风行人斜巷-第一分层下一工作面运输平巷—掘进工作面—第一分层下一掘进回风斜巷—轨道下山—盘区回风大巷-浊风排出。
(3)材料及设备运输系统:回采面:盘区运输大巷—车场绕道-轨道下山-区段岩石轨道集中运输平巷-回风运料斜巷-第一分层工作面运输平巷-工作面掘进面:盘区运输大巷—车场绕道-轨道下山-区段岩石轨道集中运输平巷-回风运料斜巷-第一分层下一工作面运输平巷—掘进工作面。
(4)排矸系统:掘进巷道时所出的煤和矸石—分层工作面回风平巷-区段岩石轨道-回风运料斜巷-区段岩石轨道集中运输平巷-轨道下山-车场绕道-盘区运输大巷(5)排水系统:在盘区石门、轨道下山等各条巷道中布置水槽,使水依靠自重在水槽中流动,最终流入水仓。
(6)供电系统高压电缆由井底中央变电所,经大巷、盘区运输石门、至采区变电所。
经降压后的低压电,由低压电缆分别引向回采和掘进工作面附近的配电点以及输送机、绞车房等用电地点。
3.4巷道断面选取盘区运输大巷、盘区回风大巷、盘区石门、轨道下山采用拱形断面,锚喷支护;工作面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区段岩石运输集中平巷、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采用梯形断面,工字梁支护。
随着锚喷支护的推广,采用拱形断面拱部成形好,施工方便,利用率高;梯形断面能够使顶板暴露面积少,可减少顶压,能承受较大的侧压。
其中,盘区石门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煤炭;工作面运输巷道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为单输送机道;工作面回风巷道利用1.5t矿车运输材料和设备,为单轨巷道。
巷道断面及其技术参数如下:(1)采区运输、回风大巷、盘区石门、轨道下山设计掘进断面积16.2 m2,净断面积14.2 m2,净周长14.4m;设计掘进宽度B=4.8m,高度H=3.9m,喷射厚度T=100mm;锚杆型式为钢筋砂浆,外露长度50mm,排列方式为矩形,间排距为800mm,锚深1600mm,锚杆直径14mm,巷道断面图如图4-1。
图4-1 采区运输大巷巷道断面图(2)回采工作面运输、分层回风巷及通风道、区段岩石运输集中平巷、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设计掘进断面积10.8 m2,净断面积10 m2,净周长13.4m;设计掘进底板宽度B=4890m,顶板宽度B'=3990m,高度H=2435m;金属支架采用GB700-65,11#A5矿用工字钢,断面设计如图4-2所示。
4.1采煤方法的选择由于煤层倾角为2.27°,因而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用后退式开采。
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具有以下优点:(1)巷道布置简单,巷道掘进和维护费用低、投产快;(2)运输系统简单,占用设备少,运输费用低;(3)回采巷道既可以沿煤层掘进,又可以保持固定方向,使采煤工作面长度保持等长,减少了因工作面长度的变化给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非常有利于综采;(4)对某些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较强。
当煤层的地质构造,如倾斜和斜交断层比较发育时,布置倾斜长壁工作面可减少断层对开采的影响,可保证工作面的有效推进长度;当煤层顶板淋水较大或采空区采用注浆防火时,仰斜开采有利于疏干工作面,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5)技术经济效果比较显著。
国内外实践表明,在工作面单产、巷道掘进率、采出率、劳动生产串和吨煤成本等几项指标方面,都有显著提高或改善。
4.2盘区开采顺序与开采方法本设计将煤层分为8层,每层煤3.2米厚。
各分层间划分为区段进行开采,按地理位置自西向东依次编号为1、2、3、4、5、6,共同组成一个盘区。
开采顺序为:首先进行第1区段,然后依序号向下开采。
当开采上一工作面时,下一区段进行掘进作业。
开采作业以后,利用沿空掘巷方式保留上一工作面巷道。
上一工作面开采结束后,再移至下一区段开采。
当第一分层都开采结束后,再去开采第二分层。
层与层之间铺设金属网做为人工假顶。
4.3采煤设备的选择根据煤层厚度、煤层倾角、工作面长度选择成套的采煤设备。
采煤机型号MXA-300/4.5,液压支架为ZY3400/24/45型掩护式支架,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为SGZ764/264A型,刮板转载机型号为SZB-764/132工作面运输巷道用SSJ-1000/2×160型伸缩带式输送机,破碎机型号为PEM1000×650Ⅱ。
(1)采煤机型号MXA-300/4.5,其主要参数如表5-1所示:表5-1 MXA-300/4.5采煤机参数表(2) 液压支架,其主要参数如表5-2所示:表5-2 液压支架参数表(3)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型号SGZ-764/264,其主要参数如表5-3所示:表5-3 SGZ-764/264刮板输送机主要参数表(4)刮板转载机,型号SZB-764/132,其主要参数如表5-4所示:表5-4 SZB-764/132刮板转载机主要参数表(5)伸缩带式输送机,型号SSJ1000/2×160,其主要参数如表5-5所示:表5-5 SSJ1000/2×160伸缩带式输送机主要参数表(6)破碎机,型号PEM1000×650Ⅱ,其主要参数如表5-6所示:表5-6 PEM1000×650Ⅱ破碎机主要参数表进料口宽度(mm)1000功率(kW)55进料口高度(mm)550电压(V)1140出料粒度(mm)40-3 704.4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回采工作面循环作业:(1)滚筒的转向和位置前端的滚筒沿顶板割煤,后端滚筒沿底板割煤。
即“前顶后底”、“右顺左逆”。
综采面双滚筒采煤机的割煤方式:往返一次割两刀。
如图5-7所示:图5-7滚筒的转向和位置示意图(2)割煤方式考虑顶板管理、移架与进刀方式、端头支护等因素,采用穿梭割煤,往返一次进两刀。
(3)综采面采煤机的进刀方式:工作面端部斜切割三角煤进刀。
其过程如下:①当采煤机割至工作面端头时,其后的输送机槽已移近煤壁,采煤机机身处尚留有一段下部煤;②调换滚筒位置,前滚筒降下、后滚筒升起并沿输送机弯曲段返向割人煤壁,直至输送机直线段为止。
然后将输送机移直;③再调换两个滚筒上下位置,重新返回割煤至输送机机头处;④将三角煤割掉,煤壁割直后,再次调换上下滚筒,返程正常割煤。
(4)移架方式支架的移架方式为单架依次顺序式,又称单架连续式。
支架沿采煤机牵引方向依次前移,移动步距等于截深,支架移成一条直线,该方式操作简单,容易保证规格质量,能适应不稳定顶板,应用比较多。
(5)支护方式针对综采面割煤、移架、推移输送机三个主要工序,采用及时支护方式。
采煤机割煤后,支架依次前移、支护顶板,输送机随移架逐段移向煤壁,推移步距等于采煤机截深。
推移输送机后,在支架底座前端与输送机之间富裕一个截深的宽度,这样工作空间大,有利于行人、运料和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