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街区的现代性_上海里弄住宅的发展及其镜鉴_李彦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7 1 2 0 3 1 5 9 。 李彦伯,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里弄住宅类 型体现出对于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极大 的适应性,其自身的发展不但具备现代 性特征,并且其包容性即使对当今城市 发展也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1 因时而生的住宅类型
般的江南传统住宅在扩大规模时,通常 制加以缩小,外墙却仍具有
由南向北叠加内庭院的数量。形式上也 防御性的特征。“可以认为
就由“ 口 ”字 形 的 四 合 院 变 成“ 日 ” 是将江南传统住宅的平面更
字 形 、“ 目 ” 字 形 [ 7 ]( 图 5 )。
加紧凑地置入西洋联排式住
上海里弄住宅单体的基本格局是在江 宅的构架当中,是江南传统
的阻隔与政体的限制,但受到租界的影
响,在县城内部也零星发展了一些早期 2 里弄住宅型制演变
石库门里弄,只是不成规模。随着区域
的不断扩大,建造形式也由早期石库门
如果说里弄街区空间分布的发展从总
里弄过渡到后期石库门里弄。十分重要 体上显示了里弄街区是城市发展的推动
的是,里弄住宅在城墙两侧的建设作为 力的话,那么里弄的规模与型制的演化
家浜路和陆家浜
租界的发展成为了上海现代城市发展 路;东经黄浦江边。[ 5 ] 城市的界限被重
的主导因素,这也全方位地对老县城内 新限定,里弄街区构成了城市最主要的
部构成强烈影响,其包括各种生活方 地理特征,它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推
式,当然也包括居住方式。虽然有城墙 动 了 上 海 城 市 的 发 展( 图 3 )。
间构成上仍然是中国江南传统住宅的形
1 9 1 1 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长期 至占据整个街坊,如 1914 年建造的淮海
式 , 从 立 面 风 格 、 装 饰 纹 样 、结 构 形 统治中国的封建皇朝政权被推翻,标志 中路宝康里,1916 年建造的新闸路新康
着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封建社会的 里(现斯文里)等[3],“里弄街区”在形式
求对木房屋加以取缔,并按照管理规定修 一个信号,在满清政府日渐式微与租界
建成排的、中间留有通道的、以砖、木 迅速繁荣的双重背景下,预示着上海城
和水泥为材料的住宅,这便是早期的石 市新格局的到来。
库门里弄。有资料记载最早的里弄民居
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被推
是 1 8 7 2 年建造于北京东路的兴仁里。 翻,直到 1 9 1 3 年城墙被拆除,建成了
0 前言
今日中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在城 市中心区,里弄街区正在日益消失,取而 代之的是新式的高层住宅。这些光鲜的 新式住宅经常被作为先进的标志,相反, 里弄住宅或是被当做象征着衰败落后的 残留物,或是作为带着一抹乡愁的历史 遗存,似乎都与现时社会格格不入。然而 正是这些我们最为熟悉的城市背景—— 里弄住宅,它们塑造了上海的城市风貌, 同时也造就了上海人的市民特征。作为 当时中国最能体现现代性的居住类型, 随着城市总体的变化过程,成为城市现 代性发展的重要部分。
自上海 1843 年开埠到 1850 年底,租 界早已变成了一块由外国人管理,但主 要居民为中国人的特殊地区。[1]1853 年的 小刀会起义和之后 1 8 6 0 ~1 8 6 2 年间发 生的太平天国攻打上海县城事件,都客 观上直接推动了华人涌入租界。1853 年, 伴随着小刀会占领上海县城,众多难民 逃往租界避难,这自然成了外国人眼中 的巨大商机。“小刀会”起义到 1855年间, 租界的华人由原来的 500 人增至 2 万人以 上,于是英国商人不顾道台发出的禁止
灭亡,经济模式的转变迫使传统的自给 上的完整模式也就在这一阶段形成。这
自足的自然经济 个时期里弄住宅的型制最明显的特点就
瓦解是导致家庭 是单元规模变小,以单开间为主,其间
小型化的首要原 杂有少量双开间单元。与早期石库门里
因。一方面,大 弄的区别在于开间少、宽度窄、窗户
批由乡村进入城 多,而进深也略有减少,这也是根据高
1876 到 1910 年间,上海的里弄民居发展 民国路;次年又建成中华路形成环城马
很快。[5]最初早期石库门里弄住宅修建在 路,沟通城厢内外。在马路两旁及内外
黄浦江以西,西藏路以东,苏州河以 空地上,建造了一些后期石库门里弄,
南,上海县城以北(图 2 )。之后开始 但数量不多,也比较分散。[ 5 ] 到第一次
居习俗和住房传统与周边地区及江南其 1 8 7 2 年建造的兴仁里,就
它市镇的居住习俗也别无二致。通常为 由三间两厢房及五开间四合
入口的大门、天井、厅堂都设在中轴线 院 的 二 层 楼 房 组 成 [ 3 ]( 图
上,在它们左右配置被称作“厢房”的 7 )。1 8 7 6 年建成的公顺
寝室,面宽通常为三开间或五开间。一 里,天井尺度由于用地的限
上海里弄住宅的出现与发展都是与租 界的演变以及人口的迁移同步进行的, 因此可以说里弄同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城 市的发展轨迹是紧密相连的。里弄的前 身是伴随着 1 9 世纪 5 0 、6 0 年代的难民 潮修建起来的成排的木板房屋,到 1855 年之前租界内已经出现了大量该类房 屋。到 1 8 6 0 年在英、美租界内已有以 “里”为名的住宅约 8 7 4 0 幢。1 8 6 0 ~ 1 8 6 2 年“太平军”进军上海,引起上 海及其附近居民的恐慌,因此难民们潮 水般地涌入租界寻求保护。到 1 8 6 5 年, 公共租界的人口已增至 9 2 8 8 4 人。同 时,约有 50 000 中国人迁入法租界。到 太平天国起义结束之时,已经有超过 110 000 中国人搬进了外国租界。[4]正是 在这一时期,低层高密度木板里弄房屋 急剧发展,其整体排列搬用欧洲联排式 住宅的形式,成为上海里弄式街坊的雏 形。[ 3 ] 由 于 在 租 界 内 部 ,在诸如税制、 建造、交通、卫生等诸多方面都有严格的 管理规范,出于对居住区卫生、安全等要
图 1 1858 年前后的法租界
表 1 1911 年上海里弄分布[6]
年份
公共租界
法租界
英租界 新界 美租界 小计 法租界 新界 小计
1911 253 147 317 717 155 - 155
华界 城内 城外 闸北 小计 70 137 39 246
合计 1118
注:1 . 资料来源:据《上海指南》(上海商务印书馆 1 9 1 1 年版)卷八城厢租界路名表计 算得出。 2 . 统计数字按里弄民宅所处地段分列,因各里弄面积不等,仅提供一个概况。 3 . 公共租界新界指 1 8 9 3 、1 8 9 9 年在沪东、沪西扩展的地区;法租界新界指 1 8 9 0 、1 9 1 4 年在沪西扩展的地区。
向西、北、南三个方向扩展。
世界大战结束后,新式里弄住宅开始在
城市中心地区周围
的静安、卢湾、
虹口等地兴起,
也一定程度影响到
了原县城的范围内
(表 1)。
至 1 9 3 7 年抗
日战争爆发为止,
上海的里弄住宅已
经遍布了市区大部
分地区。它的范
围是:北起虹口
公园、曹家渡;
图 2 1880 年上海里弄的分布
西经万航渡路、 华山路;南沿肇
2013.12/ 住宅科技技 31
保护建筑
则在更深的层次上折射出具体而微的居
图 3 1936 年南京路鸟瞰,可见里弄街区 作为城市的基底分布
图 5 江南传统民居——浙江省长兴县王宅
这种迁移也使传统的多代同堂 的大家庭自然解体。因此一直 到二战时期,中国的平均家庭 规模呈现下降的趋势。[ 8 ] 在大 家庭向小家庭生活方式转变的 同时,住宅也顺应社会需求逐 步向小型化发展。1 9 1 0 年开 始,小型的单开间、双开间的 居住单位大量建造。[ 7 ] 这一时 期出现了后期石库门里弄住 宅,里弄住宅群规模扩大,甚
南传统住宅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演变而 住宅在城市高密度建造的一
来的,然而里弄作为群组构成街区的布 种方式。”[ 7 ]此时的里弄住宅
局方式是受到西方模式影响的。早期石 库门里弄住宅由于要适应传统的几代同
群规模较小,分布也较零 散,大多数还不能被称为
图 6 法租界第二次扩张区内的里弄住宅设计图纸
堂的大家庭生活模式,在单体造型与空 “ 街 区 ”。
保护建筑
城市历史街区的现代性
——上海里弄住宅的发展及其镜鉴
The Modernity of Urban Hi源自文库torical Districts: The Development and Reference of Shanghai Lilong Housing
■ 李彦伯 Li YanBo
【摘 要】上海里弄住宅作为城市历史街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往往被低 估。其在上海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与社会、经济状况保持了高度的协调,随着压 力不断做出适应性调整,作为具备综合功能的单元独立运转,体现出了典型的现 代性特征。这些伴随城市发展而出现的固有特征,对城市日常运行与未来发展都 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上海里弄住宅;城市历史街区;城市发展;现代性;适应性 【Abstract】The Shanghai Lilong housing is the main part of urban historical dis-
tricts though its value is frequently underestimated. They highly coordinate with the situation of society and economy during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Shanghai, modify themselves continuously under particular pressure, operate independently as comprehensive function urban units and show typical features of modernity. These internal characteristics provide meaningful use for reference for city daily oper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Keywords】 Shanghai lilong housing, urban historical districts, urban development, modernity, adaptability
式等方面也均可以看出仍然
民生活与时代背景、城市环境、社会风 是中国传统住宅做法(图 6)。
气千丝万缕的关联,总体上来说都来自 中轴明显,布局左右对称,
于 经 济 因 素 的 影 响( 图 4 )。
面积大、居室多;[ 5 ] 单体平
早期上海人的住房结构与毗邻的江浙 面脱胎于江南传统民居三合
一带的老屋,并无多大区别;上海的民 院 、 四 合 院 的 形 式 , 如
30 技住宅科技 /2013.12
保护建筑
华人进入租界居住的通告,也无视租界 对本地人居住的限制,趁机在今广东路、 福州路、河南路一带,相继建造大批成本 最低的木板房屋,出租牟利。[2] [3]1854 年 7 月,新《土地章程》的签署,更从 制度上保证了华洋杂处的合法化,于是 房地产开发式的建造一发不可收拾。以 法租界为例,在 1 8 5 4 年之前,申请地 皮的人并不多,外商竞相争购的主要是 一些被认为是有利可图的地方,但新 《土地章程》签署后,购买地皮的申请 书开始大幅增加(图 1 )。[ 2 ]
市谋生的移民收 涨的地价与更大的土地开发规模,在一
入微薄,限制了 定面积的土地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利用
抚 养 人 口 的 数 率,增加开发元量的必然结果。在单元
图 4 里弄街区的影响因素
量;另一方面, 内部的处理上,为了适应开间少的特
32 技住宅科技 /2013.12
保护建筑
[5]。
住宅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在某些传统型
最 晚 的 新 式 里 弄 是 制基础上结合现代城市的实际需求加以
1947 年 12 月建成的位于武 变通、不断调整的结果。这通过对巷弄
夷路 7 0 弄的孝义新村。经 空间在历史上微妙变化过程的对比也可
过逾 7 0 年的发展流变,上 见一斑——本身由不同开发商建设的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