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微生物

合集下载

《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

《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

《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微生物采油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采油方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该技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环保、经济和可持续性等优点。

然而,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将就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二、微生物采油技术概述微生物采油技术是指利用特定菌种,在地下油藏环境中繁殖代谢,并通过改变原油物理性质和代谢产物的相互作用来提高采收率的技术。

它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辅助采油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油田的采出程度。

三、影响因素分析(一)油藏物理性质油藏的物理性质如孔隙度、渗透率、储层温度等是影响微生物采油效果的关键因素。

其中,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微生物及代谢产物的运移能力;储层温度则影响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二)微生物种类及活性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原油的降解能力和代谢产物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菌种是提高采收率的关键。

此外,微生物的活性也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如营养物质的供应、氧气含量等。

(三)水质及注水条件水质对微生物的生长有直接影响,适宜的水质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和生长环境。

而注水条件则关系到地下环境的流动性,对微生物的运移和繁殖有重要影响。

(四)化学添加剂的使用化学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改变原油的物理性质,从而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和代谢。

然而,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五)地质构造与油藏类型地质构造和油藏类型决定了地下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也会对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产生影响。

如深水油田和高盐油田的环境条件与一般油田不同,需要针对性地选择和培养菌种。

四、研究展望与建议(一)深入研究影响机理为了更好地应用微生物采油技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从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二)加强现场试验研究通过现场试验来验证理论的可行性,不断积累经验和数据,为改进和完善技术提供支持。

微生物采油

微生物采油

芽孢杆菌
假单胞菌
(二)影响驱油效果的因素分析
1.氧的含量(喜氧细菌):地层中氧的含量 氧的含量(喜氧细菌):地层中氧的含量 氧的含量 ): 较少,通常选择厌氧细菌; 较少,通常选择厌氧细菌; 2.PH值:细菌繁殖的最佳范围在7左右; 值 细菌繁殖的最佳范围在 左右 左右; 3.盐度:细菌只能在低含盐量条件下存活, 盐度:细菌只能在低含盐量条件下存活, 盐度 盐浓度超过0.5%,细菌繁殖将受到影响; 盐浓度超过 , 4.温度、压力; 温度、 温度 5.营养物; 营养物 6.岩石基质的表面性质。 岩石基质的表面性质
微生物产生代谢产物的作用: 微生物产生代谢产物的作用:
1.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生物活性剂、生物聚 生物活性剂、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剂 合物可降低油水的界面张力,改善流度比; 合物可降低油水的界面张力,改善流度比; 2.产生的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可增加油层压 产生的甲烷、 产生的甲烷 并降低原油的粘度; 力,并降低原油的粘度; 3.产生的有机溶剂可溶解岩石孔隙中的石油; 产生的有机溶剂可溶解岩石孔隙中的石油; 产生的有机溶剂可溶解岩石孔隙中的石油 4.产生的有机酸和无机酸可溶蚀岩石。 产生的有机酸和无机酸可溶蚀岩石。 产生的有机酸和无机酸可溶蚀岩石
三、 微生物采油工艺 (一)微生物采油工艺 (二) 微生物采油的发展前景(Fra bibliotek)微生物采油工艺
生物活性剂驱油法 地面法 生物聚合物驱油法 增产处理 洗井清蜡 地层法 强化水驱 封堵地层
(二)发展前景
1.施工成本低; 施工成本低; 施工成本低 2.工序简单,操作方便; 工序简单,操作方便; 工序简单 3.对低产、枯竭油藏在经济上具有吸引力; 对低产、枯竭油藏在经济上具有吸引力; 对低产 4.可开采各类石油。 可开采各类石油。 可开采各类石油

微生物采油技术讲义..

微生物采油技术讲义..

采油方法。
1、国外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概况
(1)发展历程
1895年,Miyoshi首先记载了微生物作用于烃类的现象。
1926年, Beckman提出“利用微生物采油”的设想。同年, Bastin等 证实油层水中存在硫酸还原菌等。
1943年,Zobell申请了微生物采油的专利;
1946年,提出应用厌氧硫酸还原菌采油现场实施方案。 1947年,美国首次工业试验。
MEOR工艺
单井激励
生产中的问题
地层受到伤害 , 渗透 性差 原油受到 毛细管力束缚 地层有孔道, 水驱效率低 结蜡
应用微生物的性能
产表面活性剂、气体,降解烃类
强化水驱
产表面活性剂、气体、酸和醇
调剖
产聚合物或增殖形成生物团 产乳化剂、表面活性剂,降解 烃类
清洗井筒
缓解指进
地层水或气指进
产聚合物或增殖形成生物团
微生物强化采油过程
微生物强化采油是一种提高采收率技术,通常应用在低产油井以
提高产量。
这项技术包括:向油藏注入耐温、耐压、耐盐、厌氧菌群和营养 液
菌群繁殖生长,分芽繁殖,产生有用的代谢产物(如酸、气体、
微生物采油技术
一、概述
1、国外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概况 2、国内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概况 3、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机理 4、微生物驱油技术定位 5、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优点
二、微生物采油技术工艺
1、微生物强化采油 2、油井套管防石蜡沉积技术 3、提高原油在地面管线中的流动效率 4、生物降解:一个环保的治理石油废弃物的方法
微生物细胞很小,且能运移,所以能进入其它驱油工艺不能
全及的油层中的死角和裂缝;
微生物只在有油的地方繁殖并产生代谢物,克服了盲目性;

《2024年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范文

《2024年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范文

《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对新型能源开发需求的不断提高,微生物采油技术已成为当前油田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菌群将石油组分中的某些重质烃分解为轻质烃,并借以产生一些辅助效应来改善油田开采的效率和效果。

本文将对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中影响油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该技术的应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微生物采油技术概述微生物采油技术是指利用特定的微生物菌群和生物酶来对地下原油进行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增加油田的产量,还可以在原油中寻找潜在的“滞留”油层。

它的优点在于,与其他物理和化学采油方法相比,微生物采油技术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对油层伤害小等优点。

三、影响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的主要因素1. 油藏地质条件油藏的地质条件是影响微生物采油效果的重要因素。

例如,油藏的深度、温度、压力、渗透率等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

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采油效果。

此外,油藏的渗透率也会影响微生物菌群在油层中的扩散和作用范围。

2. 微生物菌种及生长条件不同的微生物菌种对不同的原油组分有不同的分解能力。

因此,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种是提高采油效果的关键。

此外,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如营养物质的供应、pH值、氧气含量等也会影响其生长和繁殖速度,从而影响采油效果。

3. 注入方式及注入量注入方式和注入量也是影响微生物采油效果的重要因素。

注入方式包括连续注入和间歇注入等,不同的注入方式对油藏中微生物的分布和作用都有不同的影响。

注入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微生物在油藏中的生长和作用效果,过多的注入可能会浪费资源,而过少的注入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采油效果。

4. 环境因素及协同作用环境因素如温度、压力、水质等也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作用。

同时,不同的生物菌群之间还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即一种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促进另一种生物的生长或提高其作用效率。

这种协同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微生物采油的效率。

《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范文

《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范文

《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和开采难度的增加,微生物采油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采油方法,因其环保、经济、高效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旨在分析这些影响因素,为微生物采油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二、微生物采油技术概述微生物采油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原油的生物降解和生物修复作用,以及微生物与原油中有机组分的相互作用,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该技术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无污染等优点,在油田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影响因素分析1. 油藏地质因素油藏的地质条件是影响微生物采油效果的重要因素。

包括油藏的深度、温度、压力、渗透率等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一般来说,适宜的油藏温度和压力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而高渗透率的油藏则有利于微生物的传播和作用。

2. 微生物种类与数量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原油的降解效果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微生物种类是提高采油效果的关键。

此外,微生物的数量也直接影响着采油效果,数量越多,代谢活动越旺盛,对原油的降解效果越好。

3. 营养条件营养条件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重要因素。

在微生物采油过程中,需要向油藏中注入适量的营养物质,以满足微生物生长的需求。

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浓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4. 注入方式与操作参数注入方式和操作参数的选择也会影响微生物采油的效果。

不同的注入方式和操作参数会对油藏中的微生物分布、数量和活性产生影响,从而影响采油效果。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注入方式和操作参数。

5. 外部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些外部因素如环境因素(如气候、水质等)、设备因素(如注入设备的性能、管道的清洁度等)也会对微生物采油效果产生影响。

这些因素需要在实践中进行综合考虑和控制。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油藏地质条件、微生物种类与数量、营养条件、注入方式与操作参数以及外部因素都会对微生物采油效果产生影响。

微生物采油中微生物和地层的相互作用及其筛选标准

微生物采油中微生物和地层的相互作用及其筛选标准

微生物采油中微生物和地层的相互作用及其
筛选标准
微生物采油中微生物和地层的相互作用及其筛选标准
微生物采油是指利用微生物在油层内的生长作用,促进油的流动,从而提高油田开采率的一种新型采油技术。

微生物采油中微生物和地
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微生物采油效果和应用的关键。

1. 微生物和地层的相互作用
①生长环境作用:微生物在油层中生长获得能量和营养物质,同
时产生代谢产物和各种细菌素,这些物质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地层的流
体性质和物化性质。

②排油作用:微生物通过产生表面活性剂、菌体胶、多糖、吸附
剂等物质,使被固定在孔隙或细沟中的原油分子与固体分子分离,直
接或间接加速原油的运移。

③形成酸作用:微生物在地层中产生酸性物质(如硫酸、醋酸以
及磷酸等),可溶解储层中的钙质和石膏沉淀,改善孔隙度和渗透性。

2. 筛选微生物的标准
①生命力强:适合沙漠、高温和高盐度环境下生长,有良好的耐
受性。

②生态适应性优:油层中物理化学环境复杂,筛选能适应沉积层
环境的微生物,可提高微生物采油效果。

③良好的代谢能力:具有高效的糖化、蛋白质降解、石油氧化和
表面活性剂等生理功能。

④强大的油膜破坏能力:产生表面活性剂、菌体胶、多糖、吸附
剂等物质,具有排油作用。

⑤安全性高:筛选的微生物不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结论:微生物采油在应用中应注重选择生命力强、生态适应性好、
具有高效的生理功能和排油作用,并且安全性高的微生物。

只有在微
生物和地层相互作用良好的情况下,才能提高微生物采油效果和应用。

微生物采油

微生物采油

微生物技术微生物采油是指将地面分离培养的微生物菌液和营养液注人油层,或单纯注人营养液激活油层内微生物,使其在油层内生长繁殖,产生有利于提高采收率的代谢产物,以提高油田采收率的采油方法,也称微生物强化采油。

1.微生物采油的优点微生物采油多用于三次开采,其不同于其它化学驱开采的优点在于。

⑴成本低,微生物的主要营养源之一是用通常手段难以采出的石油,微生物的繁殖能力和适应性强,作用效果持续时间长,这尤其对边际油田吸引力大;⑵微生物采油技术工序简单,利用常规注入设备即可实施,不必增添井场设备,比其他E OR技术实用且操作方便;⑶应用范围广,不仅可开采轻油、中质原油,更适于开采重油;⑷注入的微生物和培养基原料来源广,容易制取,且可根据具体油藏特点,灵活调整微生物的配方;⑸易于控制,通过停止注入营养液,即可终止微生物的活动;⑹微生物细胞小且运动性强,能进入其他驱油工艺的盲区如死油区或裂缝;⑺微生物只在有油的地方繁殖并产生代谢产物,避免了表面活性剂注入或降黏剂段塞的盲目性;⑻微生物采油产物均可生物降解,不损害地层,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且可以在同一井中重复使用多次;⑼长效性:微生物能自我复制,生活史比高等生物短,注入到油藏中的细菌不断地繁殖,长时间发挥作用;⑽生产成本低廉:微生物培养设备和成本低⑾灵活度高:可以针对具体的油藏灵活注入具体的微生物菌种和注入量;⑿微生物体积小,能进入地层裂缝,不会引起明显的结垢腐蚀或堵塞等问题。

2.微生物采油的机理2.1生物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机理微生物所产表面活性剂会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减小水驱油毛管力,提高驱替毛细管数。

而且生物表面活性剂会改变油藏岩石润湿性,从亲油变成亲水,使吸附在岩石表面上的油膜脱落,从而提高采收率。

2.2生物气提高采收率机理大多数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都产生气体,如CO2、H2、N2等,这些气体溶解在油中,可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流动能力。

2.3微生物降解机理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以原油中的碳链作为自生生长所需要的碳源,从而改变原油的碳链组成;另一方面微生物生长时释放出的生物酶,可降解原油,使原油碳链断裂,高碳链原油变为低碳链原油,改变原油性质,起降粘度减少结蜡的作用。

微生物采油技术专家讲座

微生物采油技术专家讲座
(3)重视信息与学术交流 • 20世纪80年美国SPE等提倡了世界每年一届MEOR学术
交流会பைடு நூலகம்从中挖掘人才和新学术结果。 • 俄罗斯一直在根源微生物采油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日本仅
从80年代开始研究,现在成为拥有MEOR专利较多国家。 (4)理论研究和矿场应用相结合。 • 国际著名Micro—Bac企业成功经验就是将其研制采油微
微生物采油技术
第8页
二、 国内微生物采油技术特点
(二)现实状况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国石油在MEOR基础研究和应用主要结果有: ①分离筛选出各种能够适应特定油藏条件微生物菌种; ②采取生物技术构建采油微生物菌株方面取得进展。 ③经过基础研究丰富和深化了微生物采油机理认识。 ④经过对外合作,吸收先进理论,数值模拟研究取得进展。 ⑤在油藏评价和施工设计方面,建立了微生物驱油矿场试验 方案设计规范草案 ⑥在矿场应用方面,除塔里木之外各油田都开展了提升单井 产量微生物增产办法,取得了成功率不等效果。
研究和应用步伐。-经济技术需求阶段 • 20世纪80-90年代,生物工程和信息技术快速发
展,造成MEOR研究和矿场试验取得了一系列结 果。-快速发展和工业化阶段
微生物采油技术
第4页
一、国外微生物采油技术特点
(二)技术特点 (1)政府支持,政策到位 • 75年至90年美政府资助MEOR项目超出20个。仅
上述工作奠定了细菌采油基础。
微生物采油技术
第2页
一、国外微生物采油技术特点
(一)技术现实状况与发展趋势
(1)发展历程 • 1954年,美国阿肯色州成功进行MEOR矿场试验。 • 86年~90年美国 (NIPER)2次资助俄克拉荷马州
Delawere-Childers油田矿场试验,原油产量提升13%和 19.6%。 •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MEOR研究; • 俄罗斯从88年开始在Romashkinskoe油田进行激活地下

《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

《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

《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微生物采油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采油方法,在石油工业中逐渐受到重视。

微生物采油技术利用特定种类的微生物和生物酶的特殊代谢过程来增加油藏采收率。

然而,这种技术的应用效果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分析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的诸多影响因素,旨在为优化技术实践和未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油藏特征因素1. 岩石特性:不同种类的岩石其结构差异会对微生物在油藏中的存活与活动产生显著影响。

比如,疏松的岩石可能有利于微生物活动以及与油体的接触,从而提高采油效率;而紧密的岩石可能阻碍了微生物的渗透和扩散,影响其与原油的相互作用。

2. 原油性质:原油的粘度、成分等性质对微生物采油效果有直接影响。

高粘度的原油可能阻碍微生物的渗透和作用,而含有特定成分的原油可能为微生物提供营养来源,促进其生长和代谢。

三、环境因素1. 温度与压力:温度和压力是影响微生物生存和代谢活动的重要因素。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可能导致微生物活性降低或死亡,而压力的变化也可能影响微生物的存活和代谢速率。

2. 含氧量:氧是许多微生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但在油藏中氧含量往往较低。

因此,提高含氧量可能有助于促进某些好氧型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从而增加采油效果。

四、生物因素1. 菌种的选择:不同菌种具有不同的生理特性和对油藏的适应能力。

因此,选择适合目标油藏条件的菌种至关重要。

比如某些菌种可以分泌出有效的生物酶来分解原油,提高其流动性。

2. 菌群结构:菌群结构对采油效果也有重要影响。

单一的菌种可能无法适应复杂的油藏环境,而多种菌种的协同作用可能更有利于提高采收率。

五、技术操作因素1. 注入方式:微生物的注入方式(如连续注入、脉冲注入等)对采油效果有显著影响。

不同的注入方式可能影响微生物在油藏中的分布和存活率。

2. 操作时机:在何时开始进行微生物采油试验也是重要的操作因素。

过早或过晚的操作都可能影响试验效果。

《微生物采油数值模拟研究》

《微生物采油数值模拟研究》

《微生物采油数值模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石油开采成为不可或缺的能源来源。

然而,传统的石油开采方法存在许多挑战,如成本高、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微生物采油作为一种新型的采油技术,为石油开采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通过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微生物采油过程中的复杂机制,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旨在探讨微生物采油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微生物采油概述微生物采油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

该技术主要利用微生物在地下环境中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改善油藏的物理性质,如降低原油粘度、增加油水界面张力等,从而提高原油的流动性,便于开采。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等物质,有助于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原油更容易从岩石中释放出来。

三、数值模拟在微生物采油中的应用数值模拟是研究微生物采油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我们可以模拟微生物在地下环境中的生长、代谢及其与原油的相互作用过程。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微生物采油的机理,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一)模型构建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是数值模拟的关键。

在微生物采油数值模拟中,需要构建包括流体流动、微生物生长、代谢反应等多个模块的复杂模型。

这些模型需要考虑到地下环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微生物的生长特性等因素。

(二)模拟过程在模型构建完成后,我们需要设定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然后进行模拟计算。

通过模拟计算,我们可以得到微生物在地下环境中的生长曲线、代谢产物的分布情况以及与原油的相互作用过程等信息。

(三)结果分析根据模拟结果,我们可以分析微生物采油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和影响因素,如温度、压力、营养物质等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的模拟结果,找出最佳的采油方案和参数设置。

四、研究现状与展望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微生物采油数值模拟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然而,由于地下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2024年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范文

《2024年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范文

《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微生物采油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采油方法,在石油工业中逐渐受到重视。

微生物采油技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环保、经济和可持续的优点。

然而,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旨在分析这些影响因素,为优化微生物采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二、微生物采油技术概述微生物采油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在油藏环境中增加原油的流动性,降低其粘度,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该技术主要依赖于特定菌种的生长代谢和其产生的酶、气体等产物的协同作用。

三、影响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的因素分析1. 油藏地质条件油藏的地质条件是影响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的重要因素。

包括油藏的孔隙结构、渗透率、温度、压力等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例如,适宜的油藏温度范围对于微生物的生长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抑制微生物的活性。

2. 微生物种类与菌群结构不同的微生物种类及其菌群结构对采油效果有着显著影响。

不同菌种具有不同的代谢产物和作用机制,因此选择合适的菌种是提高采油效果的关键。

同时,菌群结构的平衡也是保证采油效果稳定的重要因素。

3. 营养条件与培养基质营养条件和培养基质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因素。

适当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培养基质能够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提高采油效果。

4. 注水方式和处理剂选择注水方式和处理剂的选择也会对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产生影响。

合理的注水方式和处理剂能够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其生长和代谢。

5. 实验操作与控制条件实验操作与控制条件也是影响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的重要因素。

包括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实验环境的控制(如温度、压力、pH值等)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四、对策与建议针对分析,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针对。

《微生物采油》课件

《微生物采油》课件

实验步骤与实验结果
注入微生物,开始采油过程。
监测采油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采收率、油品质量等。
实验步骤与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油品质量得到改善,轻质 油比例增加。
采收率显著提高,达到预 期目标。
微生物对石油的降解作用 明显,证实了其有效性。
实验结论与实验意义
01
实验结论
02 微生物采油技术具有可行性和优势,可提高采收 率和油品质量。
微生物采油的未来展望
未来,微生物采油技术将更加注重与其他油田 开发技术的结合,形成多学科交叉的油田开发
技术体系。
未来,微生物采油技术有望在非常规油田、老油田和 边际油田的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微生物采油技 术有望成为未来重要的油田开发技术之一。
微生物采油技术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 的应用,提高采油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
微生物采油的挑战与机遇
微生物采油技术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提高采收率、降低成本、环保和安全 生产等方面。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微生物采油技术将不断克服这些挑战 ,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微生物采油技术的支持力度,推动其产业化进程 ,为油田开发提供更多选择和解决方案。
05
结论
微生物在地层中生长、繁 殖和代谢,产生生物表面 活性剂、溶剂和酸等代谢 产物。
通过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的物理和化学作用,降低 原油粘度,提高采收率。
微生物采油的关键技术
微生物种类的选择与优化
针对不同油藏条件,选择适合的微生物 种类并进行优化,提高采收率。
注入参数的确定
根据油藏条件和采收率要求,确定合 理的注入参数,如注入量、注入速度
01

油田生物知识点总结初中

油田生物知识点总结初中

油田生物知识点总结初中一、油田生物概述油田生物是指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与矿井相关的微生物群。

油田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等微生物。

它们能够在高温、高压和高浓度有机物的条件下生存繁衍,有些油田生物还能够降解石油和天然气中的有机化合物。

因此,油田生物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油田生物的分类1. 细菌细菌是油田中最常见的一类微生物。

常见的油田细菌有硫酸盐还原菌、硫酸氢盐氧化菌、甲烷氧化细菌等。

硫酸盐还原菌能够在无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物和硫酸盐产生硫化氢;硫酸氢盐氧化菌能够氧化硫化氢为硫酸;甲烷氧化细菌能够利用甲烷为能源进行生长。

这些细菌的活动会影响油田中的气体成分、有机物的分布和矿井的腐蚀腐化。

2. 真菌在油田中,真菌也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

真菌能够分解油污和有机废物,具有降解石油和天然气中的有机化合物的能力。

此外,真菌还能够生产胞外多酚类物质,对矿井的生物腐蚀具有重要作用。

3. 藻类藻类是油田中的另一类微生物。

藻类能够利用阳光合成有机物,起到一定的光合作用。

一些特殊的藻类还能够分泌黏多糖物质,对矿井的生物腐蚀有一定的影响。

4.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油田中的另一类微生物。

原生动物能够以其它微生物为食,调节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三、油田生物在油田中的作用1. 生物腐蚀油田生物能够在矿井中产生和聚集有机酸和有机多酚类物质,这些物质对矿井的金属管道和设备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因此,油田生物在石油开采和运输中常常被视为腐蚀的一种重要原因。

2. 油气生成油田中的一些细菌和真菌能够参与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产生油气。

同时,一些油田生物还能够促进矿井中矿物质的溶解和迁移,对矿井中的油气形成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3. 油层保护油田生物在油层中形成生物膜,保护了油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免受外界的干扰和有害物质的侵蚀。

4. 油田环境保护油田生物对石油和天然气中的有机化合物有降解作用,能够减少石油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微生物采油技术培训教程课件

微生物采油技术培训教程课件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应用案例
海上油田
应用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海上油田中成功提高原油采 收率。
陆上油田
将微生物采油技术应用于陆上油田,实现提高原油 采收率的效果。
微生降低开采成本,环境友好,增加油水分离效 果。
2 挑战
微生物适应性要求高,操作复杂,风险控制 难度高。
微生物采油技术培训计划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原理包括微生物应用于油藏的生长繁殖、代谢活性以及对 油藏中原油的改造和降解等方面。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种类
生物改造技术
通过微生物改变油藏中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微生物驱替技术
通过注入微生物,实现原油的排斥和驱替,提高采收率。
微生物降粘技术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性,降低原油的粘度,增加采集能力。
微生物采油技术培训教程 课件
微生物采油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油田开发方法,利用自然微生物资源增强原油 采收率。本课程将介绍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原理、种类、应用案例以及培训计 划。
微生物采油技术概述
微生物采油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作用改善原油流动性、降低油水表面张力、 降解油藏污染物等方式来实现增油的方法。
微生物采油技术原理
1
理论学习
学习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
实验操作
2
和应用案例。
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微生物采油技术的
实施步骤和操作要点。
3
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微生物采油应用案例,了解实 际问题解决方法和效果。
结论和展望
微生物采油技术是一项前景广阔的新技术,通过继续研究和实践,可以进一 步提高原油采收率,促进油田开发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微生物采油技术试验研究

微生物采油技术试验研究

微生物采油技术试验研究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微生物采油技术作为一种环保且高效的新型采油方法,日益受到人们的。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探讨微生物采油技术的优势、不足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微生物采油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方法。

在油田环境中,微生物通过分解原油中的有机物,产生表面活性剂、溶剂等物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从而帮助原油更好地从地下岩层中流出。

相较于传统的采油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具有环保、高效、针对性强等优点。

本文旨在研究微生物采油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探讨如何通过实验研究优化该技术。

微生物采油技术具有环保性,可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该技术可提高采收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然而,微生物采油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油田环境要求较高,微生物生长速度慢等。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分别从不同油田采集油样,并利用微生物进行分解。

通过对比实验,我们发现,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提高采收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为优化技术,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微生物种群优化,提高微生物分解速度;改善油田环境,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更好的条件;结合其他采油技术,提高采收率。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得出以下微生物采油技术具有环保、高效等优势,但也有一定局限性。

为充分发挥该技术的潜力,应加强微生物种群优化、改善油田环境并结合其他采油技术。

展望未来,随着微生物采油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深入研究,该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摘要:低渗透油层物理化学采油技术是一种提高采油效率的重要方法。

本文综述了该技术的目的、意义、分类、应用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总结了前人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引言:低渗透油层是一种复杂的石油地质储层,由于其渗透率低、储量丰度低、开采难度大,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采油技术来提高采油效率。

物理化学采油技术是其中之一,主要包括物理采油技术和化学采油技术两大类。

提高石油采收率-微生物采油

提高石油采收率-微生物采油

提高石油采收率
微生物பைடு நூலகம்油
三、微生物驱油效果分析实例 (一)方案情况及实施要点 1. 2008年微生物驱规划方案 2. 注入方案要点 (1)注入周期:30口水井,两种周期(90天和60天)。 (2)注入参数 ① 微生物介质(菌液+营养基+无机盐水溶液)注入量与原注水 方案配注量一致。 ② 注入速度与原配注瞬时流量相当。 ③ 现场注入目的菌浓度高于1×107cells/mL。 ④ 杂菌浓度低于1×103cells/mL。 ⑤ 营养基中总糖浓度高于23%。 ⑥ pH值7~8。
改变岩石润湿性,分散乳化原油等。
提高石油采收率
工作过程知识
三、采油用微生物菌种的选择
⑴尺寸小、繁殖快。
⑵厌氧。
⑶耐高温。
⑷抗高压。
⑸耐盐。
⑹代谢产物中有气体、酸、溶剂、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等。
提高石油采收率
工作过程知识
四、微生物采油营养液的选择
1.代谢产物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
2.注入较小的数量即可由微生物代谢产生 较大数量的代谢产物。 3.注入地层后不与地层岩石及其中流体 发生其它反应。
2. 对原油的降解作用,降低原油粘度和凝固点。
3. 产生气体,可以提高地层压力,降低原油粘度, 增加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4. 产生有机酸,增加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5. 产生有机溶剂,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的流动性。 6. 产生生物聚合物,可增加水相粘度,改善流度比。 7. 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4. 油层的地质条件(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大小、
地层压力、地层温度等)适合于微生物开采。 5. 具有完好的井身结构和完善的井口装置。
提高石油采收率

微生物采油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采油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采油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采油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来提高油井产能的技术。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注入特定的微生物菌种到油田中,这些微生物菌种能够利用油井中的有机物质作为能源,并产生一些物质,如酸、酶和代谢产物等,以改变油井中的物理和化学条件,从而促进原油的流动和提高采油效率。

微生物采油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物降粘作用:微生物菌种可以产生酸和酶,通过降低原油黏度,减少原油与油井岩石的黏附力,使原油更容易流动。

2. 生物酸化作用:微生物菌种通过代谢产生的酸可以溶解油井中的碳酸钙等矿物质,减少沉积物和堵塞情况,从而增加油井的渗透性。

3. 生物吞吐作用:微生物菌种可以降解油井中的油泥和沉积物,使油井通道清晰,提高原油的流动性。

4. 气体产生作用:微生物菌种通过代谢过程产生气体,如二氧化碳和丙烷等,可以增加油井的压力,推动原油上升。

需要注意的是,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的油田条件和油藏特点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采油效果。

同时,也需要密切监测微生物菌种的生长
和代谢情况,防止不必要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微生物采油数值模拟研究》

《微生物采油数值模拟研究》

《微生物采油数值模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石油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微生物采油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石油开采方法,其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活性来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该技术的实施需要深入理解其作用机制和效果,因此,微生物采油数值模拟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微生物采油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二、微生物采油技术概述微生物采油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

该技术主要通过向油藏中注入特定的微生物,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如生物降解、生物聚合、生物表面活性等,来改善油藏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该技术具有环保、经济、可持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领域。

三、数值模拟方法与模型建立针对微生物采油过程,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包括描述微生物在油藏中的生长、代谢、迁移等过程的数学方程。

这些方程需充分考虑油藏的物理化学性质、微生物的生物活性以及油藏中其他因素的影响。

其次,选用合适的数值模拟软件,如COMSOL Multiphysics等,进行模型的求解。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直观地了解微生物在油藏中的分布、生长情况以及其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

四、模拟结果与分析1. 微生物分布与生长情况通过数值模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微生物在油藏中的分布与生长情况。

模拟结果显示,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能够在油藏中迅速繁殖并扩散,从而改变油藏的物理化学性质。

这为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了可能。

2. 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还显示,通过微生物采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这主要是因为微生物的生物活性改善了油藏的物理化学性质,降低了原油的粘度,提高了其流动性。

此外,微生物还能产生生物表面活性物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从而有助于原油的采收。

3. 影响因素分析模拟结果还表明,微生物采油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注入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活性以及油藏的物理化学性质等。

微生物采油技术

微生物采油技术

微生物采油技术是将地面分离培养的微生物菌液和营养液注入油层,或单纯注入营养液激活油层内微生物,使其在油层内生长繁殖,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油藏原油、地层产生作用,提高原油的流动能力,或改变液流方向,从而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以提高油田采收率的采油方法,也称微生物强化采油。

采用向地层注入工作剂或引入其他能量的采油方法,称为三次采油。

三次采油主要包括化学驱油、混相驱、物理采油和微生物采油。

微生物采油方法微生物采油是指将微生物菌液和营养液注入油层,利用微生物的繁殖作用及其产生的代谢产物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方法,一类是在地面通过工业化发酵生产,分离出有用的代谢产物后注入到油藏,提高油田产量的方法,通常也称为地面法。

主要包括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的生物聚合物(如黄原胶等)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如鼠李糖脂等)来提高采收率。

另一类是将油藏作为天然巨大的生物反应器,让微生物在地下油层中就地发酵,通常也称为地下法。

主要包括微生物单井吞吐、微生物驱(微生物强化水驱)、微生物的井筒处理(微生物清防蜡)、微生物选择性封堵(微生物调剖)和微生物酸化压裂等工艺方法;而注入微生物的来源则包括外源微生物和内源微生物两类。

一、MEOR的特点(1) MEOR工艺成本低廉,工序简单,操作方便。

一般不必增添井场设备。

可用于开采各种类型的原油,开采重质原油的效果更好。

注入的微生物和培养基(营养物)价格便宜,易于获得。

可以针对具体的油藏,灵活调整微生物配方。

易于控制。

只要停止注入营养液,油藏内的营养物被消耗完,即可终止微生物的活动。

(2)微生物细胞很小,且能运移,所以能够进入其他的驱油工艺不能完全进入的油层中的死油区和裂缝。

细菌本身能自我复制,通过在地层内繁殖而扩大其有利的作用。

不损害地层,可在同一井中多次应用。

MEOR产物均可生物降解,不会堆积在环境中,不污染环境。

(3)MEOR的局限性对于高温(>89℃)或高含盐量(>10%)的地层通常不能选用。

《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

《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

《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和开采难度的增加,微生物采油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采油方法,因其环保、经济、高效的特性,逐渐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

然而,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影响采油效率,还可能直接关系到采油的成功与否。

本文旨在分析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为优化采油工艺和提高采收率提供理论支持。

二、微生物采油技术概述微生物采油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对油藏进行作用,促进原油的开采。

这种技术能够改善原油的流动性能,提高采收率,同时降低采油成本。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微生物种类和培养条件,以及适宜的注入方式和时机。

三、影响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的因素分析1. 油藏特性油藏特性是影响微生物采油效果的重要因素。

包括油藏的孔隙结构、渗透率、原油的粘度、含水率等都会对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产生影响。

例如,高粘度的原油会限制微生物的移动和作用效果,而良好的孔隙结构和渗透率则有利于微生物的分布和繁殖。

2. 微生物种类与数量选择合适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是提高采油效果的关键。

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代谢特性和适用环境,应根据油藏的特性选择适合的微生物种类。

同时,适当的微生物数量能够保证在油藏中形成足够的生物量,发挥最佳的采油效果。

3. 培养与注入条件培养与注入条件直接影响着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适宜的温度、压力和营养条件能够促进微生物的生长,提高其活性。

同时,合理的注入方式和时机也是影响采油效果的重要因素。

过早或过晚的注入都可能影响微生物在油藏中的分布和作用效果。

4. 物理化学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如pH值、盐度、温度等也会对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产生影响。

这些因素需要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活动。

四、优化措施与建议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提出以下优化措施与建议:1. 针对不同的油藏特性,进行微生物种类的筛选和优化,选择最适合的微生物种类进行采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采油微生物
院系: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班级:生物工程2班
学号: 20113503 姓名:秦川永
采油微生物
论文关键词: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机理
论文摘要]:目前,微生物采油技术引起了微生物学界、石油工业界、石油地质界和地球化学界等相关学科的广泛兴趣和关注。

详细介绍微生物采油技术概况,明确分析微生物采油技术概况机理,并探讨其发展方向。

微生物原油采收率技术(microbial enhananced oil recovery,MEOR)是利用微生物在油藏中的有益活动,微生物代谢作用及代谢产物作用于油藏残余油,并对原油/岩石/水界面性质的作用,改善原油的流动性,增加低渗透带的渗透率,提高采收率的一项高新生物技术。

该项技术的关键是注入的微生物菌种能否在地层条件下生长繁殖和代谢产物能否有效地改善原油的流动性质及液固界面性质。

与其它提高采收率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地层和环境等优点。

一、微生物采油技术概况
1926年,美国科学家Mr.Beckman提出了细菌采油的设想。

1946年Zobeu研究了厌氧的硫酸盐还原菌从砂体中释放原油的机理,获得微生物采油第一专利。

I.D.shtum(前苏联)及其它国家等学者也分别作了大量的创新性工作,奠定了微生物采油的基础。

美国的Coty 等人首次进行了微生物采油的矿物试验。

马来西亚应用微生物采油技术在Bokor油田做先导性矿物试验,采油量增加了47%。

2002年至2003年,我国张卫艳等在文明寨油田进行了微生物矿场应用,累计
增产原油1695t,累计少产水1943t,有效期达10个月。

美国和俄罗斯在微生物驱油研究和应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有1000多口井正在利用微生物采油技术增加油田产量,微生物采油项目在降低产水量和增加采油量方面取得了成功。

1985年至1994年,俄罗斯在鞑靼、西西伯利亚、阿塞拜疆油田激活本源微生物,共增产原油13.49x10t,产量增加了10~46%。

1988年至1996年,俄罗斯在11个油田44个注水井组应用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共增产21x10t。

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对微生物采油技术进行研究,但发展缓慢。

80年代末,大庆油田率先进行了两口井的微生物地下发酵试验(30℃)。

大港、胜利、长庆、辽河、新疆等油田与美国Micro~Bac 公司合作,分别进行了单井吞吐试验。

1994年开始,大港油田与南开大学合作,成功培育了一系列采油微生物,该微生物以原油和无机盐为营养,具有降低蜡质和胶质含量功能,并在菌种选育与评价、菌剂产品的生产、矿场应用设计施工与检测等诸方面取得了成绩。

1996年以来,吉林油田与13本石油公司合作,探究了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扶余油田东189站的29口井进行的吞吐试验,21口井见效,见效率达70%。

2000年底,大庆油田采油厂引进了美国NPC公司的耐高温菌种,在Y一16井组进行了耐高温微生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研究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收率达43.41%,增加可采储量1.81×10t,施工后当年增油615.5t。

胜利油田罗801区块外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现场试验提高采收率2.66%。

二、微生物采油技术机理
(一)微生物采油技术与油田化学剂
在大庆油田开发的各个阶段都会使用不同性质的化学剂,现以大庆油田为例。

当大量化学剂进入油藏后,将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对微生物采油过程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化学剂既可引起微生物生存环境(渗透压、氧化还原电位、pH值)的改变,又可直接改变生物的生理(呼吸作用、蛋白质、核酸及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大分子物质的合成)以及影响微生物细胞壁的功能,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降低采收率。

(二)微生物驱油机理
因为,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作用涉及到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除了具有化学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外,微生物生命活动本身也具有提高采收率机理。

虽然目前的研究不断深入,但仍然无法对微生物采油技术各个细节进行量化描述,据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原油乳化机理。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表面活性剂、有机酸及其它有机溶剂,能降低岩石一油一水系统的界面张力,形成油一水乳状液(水包油),并可以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降低原油相对渗透率和粘度,使不可动原油随注入水一起流动[1引。

有机酸能溶解岩石基质,提高孔隙度和渗透率,增加原油的流动性,并与钙质岩石产生二氧化碳,提高渗透率。

其它溶剂能溶解孔隙中的原油,降低原油粘度。

2.微生物调剖增油机理。

微生物代谢生成的生物聚合物与菌体一
起形成微生物堵塞,堵塞高渗透层,调整吸水剖面,增大水驱扫油效率,降低水油比,起到宏观和微观的调剖作用,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封堵,改变水的流向,达到提高采收率的效果。

在较大多孔隙中,微生物易增殖,生长繁殖的菌体和代谢物与重金属形成沉淀物,具有高效堵塞作用。

3.生物气增油机理。

代谢产生的CO、CO2、Nz、H、CH和C3H等气体,可以提高地层压力,并有效地融入原油中,形成气泡膜,降低原油粘度,并使原油膨胀,带动原油流动,还可以溶解岩石,挤出原油,提高渗透率。

4.中间代谢产物的作用。

微生物及中间代谢产物如酶等,可以将石油中长链饱和烃分解为短链烃,降低原油的粘度,并可裂解石蜡,减少石蜡沉积,增加原油的流动性。

脱硫脱氮细菌使原油中的硫、氮脱出,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善原油的流动性。

5.界面效应。

微生物粘附到岩石表面上而生成沉积膜,改善岩石孔隙壁面的表面性质,使岩石表面附着的油膜更容易脱落,并有利于细菌在孔隙中成活与延伸,扩大驱油面积,提高采收率。

(三)理论研究
1.国内外的数学模型。

20世界80年代末,国外的Islam、Zhang 和Chang等建立了微生物采油的数学模型并开展了相应的数值模拟
研究。

Zhang模型优于Islam模型在于可描述微生物在地层中的活动,却难于现场模拟。

Chang模型是三维三相五组分,能描述微生物在地层中的行为,不能描述在油藏中的增产机理。

2.物理模拟。

物理模拟研究基本上是应用化学驱的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过程。

微生物驱油模型的核心是岩心管部分,其长度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应建立大型岩心模型,使微生物充分繁殖,便于分析研究微生物的驱油效果。

通过物理模拟研究微生物驱油法,可获得微生物在岩心中的推进速度及浓度变化,对岩心渗透率的影响等信息。

(四)源微生物的采油工艺
国内油田(大庆等)已进人高含水开发期,是采用内源微生物驱油还是采用外源微生物驱油,要根据具体油藏内的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

若具体油藏中内存在有益微生物驱油的微生物群落,宜采用内源微生物驱油工艺,这是目前国内致力于运用最新微生物采油技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油田中,特别是大庆油田,在微生物采油技术具有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对大多数的油藏都能充分发挥微生物采油的优势。

制约微生物采油技术的主要因素在于油藏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现场试验工艺及物理模拟实验的局限性。

外源菌种的选育和评价指标、特性,微生物的研究、菌液的生产和矿场试验等方面还需深化。

参考文献:
[1]冯庆贤、郭海莉、倪方天,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研究与应用EJ].特种油气藏,2001,18(5):8486.
[2]汪卫东、宋永亭、陈勇,微生物采油技术与油田化学剂EJ-I.油田化学,2002,19(3):293-2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