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贫血原因诊断和治疗
肾性贫血护理PPT课件
![肾性贫血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52dc4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6.png)
04
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多吃富含蛋白质的 食物,如鱼、肉、
蛋、奶等
05
避免高磷食物:避 免摄入过多的高磷 食物,如可乐、巧
克力等
03
增加叶酸的摄入: 多吃富含叶酸的食 物,如绿叶蔬菜、
豆类等
06
避免高钾食物:避 免摄入过多的高钾 食物,如香蕉、橙
子等
药物治疗护理
01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和医 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
1.
定期随访:定期到医院进行血常规、肾
功能等检查,了解病情变化
2.
监测指标: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
清铁蛋白等
3.
饮食调整:增加富含铁、叶酸、维生素
B12等营养素的食物摄入
4.
运动康复: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
慢跑、游泳等,提高心肺功能和免疫力
5.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会
自我调节和放松,减轻心理压力
03
药物副作用观察:密切观察患 者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不良 反应及时报告医生
05
药物使用指导:向患者及家属 讲解药物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等,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02
药物剂量:严格按照医生处方, 按时按量给药
04
药物储存:按照药物说明书要Fra bibliotek求,妥善储存药物,避免药物 变质或失效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 患关系,给予 患者关心和支 持
01
帮助患者了解 肾性贫血的相 关知识,减轻 焦虑和恐惧
03
提供心理辅导和 治疗,帮助患者 应对心理压力和 情绪波动
05
02
倾听患者的感 受和需求,提 供心理疏导和 安慰
04
鼓励患者保持 乐观积极的心 态,增强战胜 疾病的信心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修订版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4bf64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8.png)
二、铁剂治疗
3.铁剂的用法和剂量: (1)非透析患者及腹膜透析患者可先试用口服途径补铁,或根据铁缺乏 状态直接应用静脉铁剂治疗。 (2)血液透析患者起始应优先选择静脉途径补铁[7]。 (3)口服补铁: 剂量为200mg/d,1~3个月后再次评价铁状态,如果铁状 态、血红蛋白没有达到目标值(每周ESAs 100~150 IU/kg体质量治疗条 件下),或口服铁剂不能耐受者,推荐改用静脉途径补铁。
一、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的诊断和评估
3.评估肾性贫血的实验室指标: (1)全血细胞计数(CBC):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指标[包括平均 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 度(MCHC)]、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小板计数。 (2)网织红细胞计数。 (3)铁储备和铁利用指标:包括血清铁蛋白浓度、转铁蛋白饱和度。 (4)未能明确贫血病因时,可进行维生素B12、叶酸、骨髓穿刺、粪便隐 血等项目的检查。
CKD 5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 至少每月测量血红蛋白1次
[6] McMurray JJV, Parfrey PS. KDIG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Working Group. KDIG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anemia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Kidney Int Suppl, 2012, 2: 288-316.
[9]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肾性贫血中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 2010修订版. [10] Lee YK, Kim SG, Seo JW,et al.A comparison between once-weekly and twice- or thrice-weekly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epoetin alfa: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multicentre study.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8 Oct;23(10):3240-6. [11] Provenzano R, Garcia-Mayol L, Suchinda P, et al. Once-weekly epoetin alfa for treating the anemia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lin Nephrol, 2004, 61: 392-405.
肾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肾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a59622b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a.png)
预防措施
01
02
03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以 便早期发现肾性贫血。
控制原发病
积极治疗肾脏疾病,控制 血压、血糖等指标,预防 肾性贫血的发生。
避免滥用药物
避免长期或大量使用对肾 脏有害的药物,减少肾脏 损伤。
日常护理
休息与运动
根据病情适当安排休息和 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情绪调节
保持乐观的心态,减轻心 理压力,有利于病情的恢 复。
监测病情
密切关注贫血症状,如乏 力、头晕等,及时就医诊 治。
饮食调理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选择瘦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来源,避免摄入过多加重肾脏负担。
控制盐分摄入
减少盐的摄入,减轻肾脏负担,同时有利于控制血压。
多摄入富含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
如绿叶蔬菜、水果、肝脏等,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
控制水分摄入
平。
其他药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还可 能会开具其他药物治疗肾性贫血,
如维生素B12、叶酸等。
输血治疗
适应症
输血治疗主要用于肾性贫血严重、血红蛋白水平过低的患者,通过输注红细胞 悬液或全血来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注意事项
输血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过度输血;同时,输血过程中需严密监测, 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期症状之一。
呼吸困难
头晕、头痛
心血管疾病症状
随着贫血加重,患者可 能出现呼吸困难、气短
等症状。
贫血可能导致脑缺氧, 引发头晕、头痛等症状。
严重贫血可能导致心肌 缺氧、心绞痛等症状,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02
肾性贫血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贫血的程度 和类型,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浓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f4186de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e.png)
第26页
C
铁剂治 疗指征
SF> 500 ug/L 标准上不常规应用静脉 补铁治疗,若排除了急性期炎症,高 剂量 ESAs 仍不能改进贫血时,可试 用铁剂治疗。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第27页
3、铁剂使用方法和剂量
非透析患者及腹膜 透析患者可先试用 口服路径补铁,或 依据铁缺乏状态直 接应用静脉铁剂治 疗。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第32页
3.ESAs治疗靶目标
血红蛋白≥110 g/L, 但不推荐 >130 g/L 以上;
目标值
依据患者年纪、 透析方式、透析 时间、ESAs 治 疗时间长短、生 理需求以及是否 并发其它心血管 疾病等情况进行 药品剂量调整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第33页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②静脉路径铁剂维持性治 疗:当铁状态达标后,应 用铁剂剂量和时间间隔应 依据患者对铁剂反应、铁 状态、血红 蛋白水平、 ESAs 用量、ESAs 反应及 近期并发症等情况调整, 推荐 100 mg 每 1-2 周 1 次。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第28页
3、铁剂使用方法和剂量
假如患者 TSAT≥50% 和(或)血清铁蛋白 ≥800 ug/L,应停顿静脉补铁 3 个月,随即 重复检测铁指标以决定静脉补铁是否恢复。 当 TSAT 和血清铁蛋白分别降至≤50% 和 ≤800 ug/L 时,可考虑恢复静脉补铁,但每 七天剂量需降低 1/3 - 1/2。
每6个月测量血红蛋白1次
CKD5期和 透析
每3个月测量血红蛋白1次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第18页
有贫血病史
评定贫血频率
肾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课堂PPT)
![肾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897500744afe04a1b071ded7.png)
• 当出现EPO抵抗时统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分析潜在病
因,及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调整。
26
EPO的不良反应——高血压及高血压脑病
• 有时需要做贫血的鉴别诊断 • 影响贫血的因素分析 • 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7
CKD贫血的发生机制
8
贫血是CKD常见的早期表现 并且随CKD的进展发生率增加
9
CKD贫血的进展
10
人体各个器官均受到贫血的影响
11
Hb与死亡率
12
肾性贫血的治疗
重组人促红细胞素的使用
13
•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糖蛋白激素,对
24
EPO抵抗
• 皮下注射rHuEPo达到300IU/(kg·wk)(总量
20000IU/wk)或静脉注射rHuEPO500IU/ (kg·wk)(总量30000Iu/周)治疗4个月后,Hb 仍不能达到或维持靶目标值
25
EPO抵抗的原因
• 最常见的原因:铁缺乏 • 其他原因:炎症性疾病、慢性失血、甲状旁腺功能
17
rHuEPO的临床应用——途径
静脉给药和皮下射同样有效。 皮下注射的药效动力学表现优于静脉注射并 可以延长有效药物浓度在体内的维持时间节 省治疗费用。 皮下注射较静脉注射疼痛感增加。
18
rHuEPO的临床应用——途径
对非透析的患者,推荐选择皮下注射。 对血液透析的患者,可以选择静脉给药,也可选 皮下注射。 静脉给药可减少疼痛,增加患者依从性;而皮 下给药可减少给药次数和剂量,节省费用。 对腹膜透析患者,建议皮下注射。
肾性贫血的原因
![肾性贫血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15f3be0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f.png)
肾性贫血的原因
一、概述
如果人的肾脏功能出现了某些损害就容易引起肾性贫血。
一般来说适应性贫血是因为肾脏的原因,比如说尿毒症或者是肾功能减退等等导致了身体的红细胞生成数量不足,这样就进一步导致肾性贫血现象。
有些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人发展到晚期阶段很容易引起肾性贫血这种并发症。
当一个人出现肾性贫血现象的时候脸色会变得枯黄,而且嘴唇以及指甲会变得没有光泽。
二、步骤/方法:
1、常见的导致肾性贫血的病因是肾功能损害,特别是某些慢性肾病可以射到人的肾脏受到极大损害,这个时候身体内部血肌酐含量会增大,同时就会伴有肾性贫血。
尿毒症可以是使得身体内部堆积很多代谢毒素,这些代谢毒素会使得红细胞存活时间降低,从而就可以引起肾性贫血。
2、另外有一些疾病可能对人的肾脏有损害,然后会间接的导致肾性贫血。
比如说肾性贫血可能是因为糖尿病或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影响到肾功能之后,间接导致肾性贫血。
胜仗他直接疾病比如说慢性肾盂肾炎能够诱发肾性贫血。
3、肾性贫血发病了还可能是因为某些能够诱发人体肾脏功能衰竭的因素导致,比如说有的人是因为高血压或者是因为严重的脱水以及高蛋白饮食儿时的肾功能慢性衰竭,这样就会间接导致肾性贫血。
三、注意事项:
出现肾性贫血病的人平时应当注意休息,还应当避免劳累过度以及身体受凉。
肾性贫血的人平时要注意情绪波动不要太大,饮食当中热量要充足,蛋白质含量较低。
肾性贫血名词解释
![肾性贫血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9977f9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b.png)
肾性贫血名词解释肾性贫血是一种由于肾脏功能异常导致的贫血病症。
肾性贫血主要是指由于肾脏无法正常合成和释放红细胞生成素(俗称EPO),导致骨髓无法正常产生足够的红细胞,从而引起贫血。
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肾脏功能衰竭,包括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
肾脏是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它有着排除废物和调节电解质、水平衡的重要功能。
同时,肾脏还能产生EPO,并通过EPO刺激骨髓产生红细胞。
当肾脏受损导致肾脏功能下降时,EPO的合成和释放也会受到影响。
由于肾脏功能衰竭,肾性贫血患者体内的EPO水平下降,无法刺激骨髓产生足够的红细胞。
随着红细胞的减少,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下降,从而引起贫血症状,例如乏力、头晕、心慌、疲劳等。
此外,肾脏功能衰竭还可导致氮质血症和电解质紊乱,进一步加重贫血。
肾性贫血的诊断主要是依靠血液学检查。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明显下降,红细胞容积分布(RDW)增加,红细胞生成、铁代谢等指标异常。
此外,肾性贫血患者常伴有肾脏疾病的其他表现,如尿量改变、水肿、高血压等。
治疗肾性贫血的方法包括纠正肾脏功能衰竭和补充EPO。
首先需要治疗肾脏疾病本身,控制血压、改善肾脏血液循环等。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给予合成EPO的药物外源性补充EPO,促进红细胞生成。
此外,还需要重视膳食调理,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素的食物摄入,促进红细胞代谢和再生。
对于严重的贫血患者,可能需要输血治疗。
总之,肾性贫血是由于肾脏功能衰竭导致体内EPO合成和释放减少,进而引起骨髓红细胞生成不足的一种贫血病症。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防止病情进展的关键,通过修复肾脏功能和补充EPO,可以有效改善贫血症状。
预防肾脏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也非常重要。
肾性贫血治疗【28页】
![肾性贫血治疗【28页】](https://img.taocdn.com/s3/m/098ac99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2.png)
2024/8/3
铁剂的用法和用量
• 原则
– 非透析患者及腹膜透析患者可先试用口服途径 补铁,或根据铁缺乏状态直接应用静脉铁剂治 疗。
– 血液透析患者起始应优先选择静脉途径补铁。
2024/8/3
补铁铁治剂疗的一用:法口和服用补量铁
口服补铁
• 剂量: 成人剂量:>200mg 元素铁/d,分2-3次服用
• 第1 代ESA: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 • 第2 代ESA: 达依泊汀(Darbepoetin) • 第3 代ESA: 持续性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激活剂
(甲氧聚二醇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
2024/8/3
EPO的用法、用量及调整
• EPO治疗前准备
– 处理好各种导致贫血的可逆性因素(包括铁缺 乏和炎性状态等)。
• 绝对铁缺乏,即TSAT< 20%,非透析和腹膜透 析患者SF< 100μg/L,血液透析患者SF< 200μ g/L。
• SF 在200~ 500μ g/L 间,和(或)TSAT≤30% 时,如果血红蛋白有望升高,ESA 用量有望降 低,应给予补铁治疗。
• 原则上SF> 500μ g/L 不应推荐使用静脉补铁治 疗。
• 网织红细胞计数 • 铁参数
– 血清铁蛋白 – 转铁蛋白饱和度
• 大便潜血
2024/8/3
铁剂的应用
2024/8/3
铁状态的评价
• 铁状态的评价指标
– 血清铁蛋白(SF) – 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 –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目标值> 29
pg/cell。
2024/8/3
铁状态的监测频率
• 红细胞破坏增加 • 失血
肾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
![肾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5117dc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1.png)
肾性贫血检查
起始检查应包括下列项目: 红细胞计数、Hb水平、MCH/MCV/MCHC、白
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网织红细胞绝对数、血清 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网织红细胞 Hb量(CHr)等。 有时需要做贫血的鉴别诊断 影响贫血的因素分析 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rHuEPO的临床应用——初始剂量
皮下给药:100~120IU/Kg/W; 静脉给药:120 ~150IU/Kg/W。 初始剂量选择要考虑患者的贫血程度和导致贫血的原 因,对于Hb<70g/L的患者,应适当增加初始剂量。 对于非透析患者或残存肾功能较好的透析患者,可适 当减少初始剂量。 对于血压偏高、伴有严重心血管事件、糖尿病的患者, 应尽可能的从小剂量开始使用rHuEPO。
肾性贫血的治疗
铁剂的使用
铁代谢状况检测
目的:评价贫血程度、指导铁剂应用 频率:1次/1-3月 下列情况应该增加检测频率:
开始ESA治疗、ESA治疗未能充分纠正贫血、近 期出血、手术后、出院后、静脉铁剂疗程结束后 监测治疗反应.
铁剂治疗目标-ND-CKD、PD-CKD患
者
缺乏支持ND-CKD、PD-CKD 患者治疗目标 的循证医学证据 由于存在透析相关失血,HD-CKD患者治疗 目标不适用于ND/PD-CKD患者 对于ND/PD-CKD患者,建议采用传统的铁 剂治疗目标:血清铁蛋白>100ng/ml、
✓ 靶目标值应在开始治疗后4个月内达到,并依 据患者年龄、种族、性别、生理需求以及是否 合并其他疾病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对血液透析患者,应在透析前采取标本检测Hb 浓度。
rHuEPO的临床应用——时机
无论透析还是非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若间 隔2周或者以上连续两次Hb检测值均低于110g/L, 并除外铁缺乏等其它贫血病因,应开始实施rHuEPO 治疗。
肾性贫血诊断标准
![肾性贫血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98b077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5.png)
肾性贫血诊断标准肾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其发生机制主要与肾脏功能障碍相关。
肾脏在体内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排泄代谢产物、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而肾性贫血则是由于肾脏功能异常导致的贫血。
因此,对肾性贫血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脏病变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肾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和诊断这一疾病。
1. 临床表现。
肾性贫血患者常常表现为贫血症状,如乏力、疲劳、头晕、心悸等。
此外,由于肾脏功能异常,患者还可能出现水肿、高血压、贫血性心脏病等表现。
因此,对于存在肾脏病变的患者,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高度怀疑肾性贫血的可能性。
2. 实验室检查。
肾性贫血的诊断离不开实验室检查,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等。
肾性贫血患者通常表现为低铁血红蛋白性贫血,其特点是红细胞数量正常或减少,但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此外,由于肾脏功能异常,患者还可能出现尿液异常,如蛋白尿、红细胞尿等。
因此,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更准确地诊断肾性贫血。
3. 肾脏病变特点。
肾性贫血的诊断还需要考虑肾脏病变的特点。
常见的肾脏病变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管间质疾病等。
这些病变会导致肾脏功能异常,进而引起贫血。
因此,在诊断肾性贫血时,需要结合肾脏病变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诊断肾性贫血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脏病变的特点。
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和诊断肾性贫血,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
![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4a81619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2.png)
-92•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年、月第22卷第、期CJITWN Jaouag252、,Vol.22,No.1 -肾海探J论坛•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郭立中①谢院生②方敬爱③“刘伟敬④“刘玉宁⑤“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Pidnep disease,CKD)常见的并发症,其不但加重肾脏病的进展、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是CK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要高度重视和纠正CKD患者的肾性贫血。
鉴此,本期论坛特邀请南京中医药大学郭立中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谢院生教授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刘玉宁、刘伟敬教授等国内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领域著名专家,以CKD肾性贫血的诊断、中西医发生机制与治疗为题展开讨论,以期为临床诊治肾性贫血提供思路。
1CKD肾性贫血的诊断肾性贫血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下降时,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减少或(和)血浆中一些代谢废物(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生成或缩短红细胞寿命而导致的贫血。
也就是说肾性贫血必须具备两个条件31)贫血;(5)慢性肾衰竭。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居住与海平面水平地区的成年男性血红蛋白(Hb)<134g/T,非妊娠女性Hb<122g/L,妊娠女性<114U蛋即可诊断贫血。
贫血的诊断主要依靠Hb测定,但同时需要考量其他指标以评估贫血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如Hb浓度、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小板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叶酸、维生素B19;粪便隐血;必要时做骨髓穿刺检查等。
导致CKD肾性贫血的肾脏病通常是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肾衰竭,尤其是慢性肾小管间质损害。
5中西医对肾性贫血发生机制的认识谢院生教授强调西医学认为肾性贫血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慢性肾小管间质损害,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不足:EPO主要在肾脏合成,是促进骨髓红细胞分化成熟的重要细胞因子。
肾性贫血诊断标准
![肾性贫血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e08ef4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6e.png)
肾性贫血诊断标准肾性贫血是一种由于肾脏功能异常引起的贫血病症。
肾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慢性肾脏病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和红细胞寿命缩短。
下面将介绍肾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1.肾脏病的证实:首先需要通过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明确患者存在肾脏病的证据。
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尿常规、血肌酐、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肾脏彩超等。
2.贫血的判断:根据红细胞相关指标来确定患者是否贫血。
常用指标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平均体积等。
一般来说,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30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20g/L可以判断为贫血。
3.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贫血:除了肾脏病导致的贫血外,还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贫血,如失血、骨髓抑制、血液病等。
常用的检查项目包括外周血涂片、血常规、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和骨髓穿刺等。
4.肾脏相关性贫血的特征:- 血红蛋白浓度较低,且与肾功能下降程度呈正相关。
当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到30-40 mL/min/1.73m²时,血红蛋白浓度开始下降。
-血红蛋白浓度与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
尿蛋白定量多于3.5g/24h时,贫血病情可能明显。
-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和血浆铁蛋白浓度较低。
随着肾功能损害的加重,这些指标会进一步下降。
-骨髓穿刺可能显示红细胞骨髓反应性低。
5.肾素-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的测定:EPO是肾脏释放的一种重要激素,可以促进骨髓红细胞生成。
肾性贫血患者的EPO水平通常较低,可以通过血清EPO测定来确诊。
综上所述,肾性贫血的诊断是在明确患者存在肾脏病的基础上,结合贫血的相关指标来确定。
肾素-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测定可以进一步辅助诊断。
及早发现和诊断肾性贫血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肾性贫血诊断治疗
![肾性贫血诊断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3a0b1ef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1.png)
补铁治疗的方法
硫酸亚铁(含20%元素铁) 葡萄糖酸亚铁(含12%元素铁) 琥珀酸亚铁(含33%元素铁)
口服补铁
右旋糖苷铁 葡萄糖酸铁 蔗糖酸铁
静脉补铁
常规使用小剂量静脉铁剂比口服铁剂能更好的预防铁缺乏和促进红细胞生成,特别是对于血液透析的病人( NKF K/DOQI) 口服补铁注意事项 口服的铁剂在空腹或无其它药物时吸收最好(证据) 胃酸缺乏或应用H2阻滞剂减少铁的吸收
SF100ng/ml,但TSAT相对低绝对铁缺乏
03
rHuEPO治疗过程中,铁利用增加
功能性铁缺乏
02
SF<100ng/ml, TSAT<20%
绝对铁缺乏
01
NKF K/DOQI关于慢性性肾脏病贫血治疗的建议
为了达到并保持Hct/Hgb目标值,应补充足够的铁剂使转铁蛋白饱和度20%及血清铁蛋白水平100ng/ml(证据)
rHu-EPO治疗可能的副作用
肝素的用量
高钾血症
高血压
癫痫
透析通路血栓
高血压
如果血压的升高发生在应用EPO治疗后, Hgb/ Hct增长很快,减少EPO用量后,可控制增高的血压,说明血压升高与促红素相关 非肾性贫血病人应用EPO未发生血压升高 措施 调整干体重 调整降压药物 出现高血压脑病应停止应用EPO
PRCA的治疗及预防
EP0需要低温保存。 与皮下注射比较,静脉注射可能减少发生率。
在疑诊或确诊的患者中停用任何rHuEP0制剂。 患者可能需要输血支持。 免疫抑制治疗可能有效。 肾脏移植是有效治疗方法。
铁过量的定义
SF和TSAT增高到多少出现铁负荷过多尚不清楚
肾性贫血的规范治疗
![肾性贫血的规范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127d1e36195f312b3069a547.png)
中国CKD贫血起始治疗晚,治疗达标率低
起始治疗Hb水平分布百分比
稳定透析患者Hb水平分布百分比
5566..88%%
4433.2.2%%
21.4% 12.0% 9.0%
41.7% 15.9%
Hb≥8g/dL
Hb<8g/dL
超过40%的透析前患者 直至Hb<8g/dL才起始ESA治疗1
>12g/dL 9-10g/dL <8g/dL
10
CKD患者合并贫血的诊断思路
贫血的诊断及分级标准
➢KDIGO指南对肾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成人CKD患者,男性Hb<13.0g/dl和女性<12.0g/dl,即可诊 断为贫血
➢NCI对于贫血严重程度分级标准(2012)如下
评估贫血的实验室指标
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MCV,MCH, MCHC, 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
CKD没有贫血患者 CKD3期:至少每年检测1次Hb CKD4-5期(非透析):至少每年检测2次Hb CKD5期(透析):至少每3个月检测一次Hb
• CKD有贫血患者 – CKD3-5期(非透析或腹透):至少每3个月检测一次Hb – CKD5期血透患者:至少每1个月检测一次Hb
KDIGO Public Review Draft September 2011
肾性贫血的概念
•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生成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 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是慢性肾脏病 ( CKD ) 发展到终末期常见并发症。
•成人CKD患者,男性Hb<13.0g/dl和女性 <12.0g/dl,即可诊断为贫血
•CKD1- 5期的患者均可以合并不同程度的贫血。
肾性贫血治疗指南
![肾性贫血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1d965b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79.png)
免疫抑制剂和雄激素等药物可以调节患者的 免疫系统和激素水平,从而改善贫血症状。 这些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 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和疗效。同时需要注意 药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以确保安全有 效的治疗。
04
非药物治疗与日常护理
饮食调整
增加蛋白质摄入
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如鱼、瘦肉、蛋等,以满足身
详细描述
铁剂可以改善贫血症状,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常用的铁剂包括口服和静脉注射两种方式,其中静脉注射效果更快。 在使用铁剂时,需要注意补充的剂量和频率,避免过量引起不良反应。
叶酸和维生素B12补充
总结词
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缺乏也是导致肾性贫血的原因之一,因此补充这两种营养素对于治疗肾性贫血具 有重要意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慢性肾脏病导致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 成素减少,同时伴有铁、叶酸等造血 原料缺乏,以及炎症、毒素等因素影 响红细胞寿命。
发病机制
肾功能不全时,肾脏无法有效清除体 内的代谢废物,导致体内酸碱平衡紊 乱和电解质失衡,进一步影响造血功 能。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肾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心悸、气短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水 肿、高血压等。
建立支持系统
鼓励患者加入病友互助组 织或寻求社会支持,以减 轻其心理压力和孤独感。
05
肾性贫血治疗注意事项与建 议
治疗过程中的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以便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评估肾功能
由于贫血与肾脏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应同时监测患者的肾功能状况, 以便更好地了解贫血的原因和进展。
肾性贫血治疗指南
目录
• 肾性贫血概述 • 肾性贫血治疗原则 • 肾性贫血药物治疗 • 非药物治疗与日常护理 • 肾性贫血治疗注意事项与建议 • 肾性贫血治疗研究进展与展望
肾性贫血病理、发生机制、流行病学、诊断措施、治疗靶目标及治疗药物
![肾性贫血病理、发生机制、流行病学、诊断措施、治疗靶目标及治疗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330f6fa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e.png)
肾性贫血病理、发生机制、流行病学、诊断措施、治疗靶目标及治疗药物肾性贫血是各种肾脏疾病导致红细胞生成素绝对或相对生成不足,以及尿毒症毒素影响红细胞生成及其寿命而发生的贫血。
发生机制肾性贫血机制十分复杂,源于EPO生成不足、尿毒症毒素、铁代谢障碍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增加和红细胞丢失增加,需经过系统规范地检查和评估后才可完成诊断。
1)红细胞生成减少常见原因:EPO生成不足、EPO活性降低、铁缺乏及代谢障碍、营养不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炎症状态、尿毒症毒素。
2)红细胞破坏增加常见原因:尿毒症毒素、甲状腺功能亢进、红细胞脆性增加。
3)红细胞丢失增加常见原因:透析失血、化验失血等。
流行病学CKD患者贫血患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诊断肾性贫血诊断是复杂的临床问题,需要经过系统规范地检查和评估,明确贫血是否存在,排除存在肾性贫血之外的贫血性疾病,才能进行正确诊断。
A肾性贫血患者,应系统检查,明确非肾性贫血的病因(1D);>通过系统检查除外合并的贫血疾病后,才能确诊肾性贫血(1D);>可疑存在非肾性贫血或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治疗低反应的患者,应检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必要时进行骨髓象检直(1D);A肾性贫血患者应进一步诊断加重贫血的危险因素(1D);>3期以上CKD患者应常规进行贫血筛查(1D);>针对CKD贫血患者进行网织红Hb(CHr)x血清可溶性TfR/铁蛋白对数(sTfR/logFerritin)比值及血清/血浆C反应蛋白(CRP)检验,有助于准确评估铁状态(2D);>合并贫血和贫血初始治疗阶段的CKD患者,至少每月检测1次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以及血清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1C);›贫血维持治疗阶段或Hb较为稳定的CKD患者至少每3个月检测1次血常规以及SF和TSAT(1C)o治疗靶目标1)Hb靶目标肾性贫血治疗的Hb靶目标为HbNllOg∕L,但不超过130g/L。
肾性贫血_2
![肾性贫血_2](https://img.taocdn.com/s3/m/53c9592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4.png)
肾性贫血
一 肾性贫血定义
是指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 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是慢性肾功 能不全发展到终末期常见的并发症。
贫血的程度常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相关。肾性 贫血为慢性肾病的伴随症状,慢性肾病病人一 旦并发肾性贫血,常外在表现有面色萎黄、眼 结膜苍白、唇甲苍白无光泽等症状。
谢谢!
感 谢
感 谢
阅阅
读读
应用指征:
Hb≤100g/L Hct≤30%
给药方式----静脉或皮下注射
常规剂量-----每次100Iu/kg,每周1次皮下注射 或采用每周1次,大剂量(10000Iu)药物
治疗目标:使Hb维持于100 ~~ 120g/L, (Hct≤33% ~~ 36% )
副作用:血压升高,血栓形成,过敏反应等, 纯红再障是罕见而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 1/10000
抵抗的发病机制 减少炎症的方法----------加强透析,使用生物
相容性祛邪兼顾
四 Hb目标值
110----120g/L 研究表明:达到较高的目标值可能会导致血栓
形成、高血压和费用增加 建议Hb目标值因人而异,充分考虑年龄、透
析方式等因素
口服铁剂的副作用:胃肠道反应、不易吸收
静脉铁剂的副作用:急性过敏反应,加重心血 管疾病和感染
3充分透析
透析不充分可影响EPO疗效 机制:患者机体内存在直接损害红细胞或干扰
红细胞生成的毒素,如胍类、精氨酸等
4加强营养
左卡尼汀的缺乏是营养不良的一个重要环节 可改善蛋白质代谢,促进白蛋白合成,提高红
二 原因及因素
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缺乏 2毒素抑制骨髓 3红细胞寿命缩短 4铁和叶酸的缺乏 5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6凝血机制紊乱致器官出血或常年透析失血 其中以EPO 不足为主要原因
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https://img.taocdn.com/s3/m/e7f2c4ed19e8b8f67c1cb97e.png)
定期检测传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标志物
筛查人群 时间 备注
(1) 新入院透析病 0:入院一开始即 人 0、 筛查 3:筛查时间距离 3、3、6 上次筛查时间( 上次筛查时间( (2) 外院新转入病 或输血时间) 或输血时间)为3 人 0、 个月 3、3、6 6:筛查时间距离 (包括中途转 上次筛查时间( 上次筛查时间( 或输血时间) 或输血时间)为6 外院, 外院, 个月或每6 后再返院透析 个月或每6个月复 查1 次 病人) 病人) 常规筛查指标:乙肝两对半、 抗体、 抗体、 常规筛查指标:乙肝两对半、 HCVHCV抗体、梅毒抗体、HIVHIV抗体、 抗体 梅毒抗体、 抗体 肝功酶 、 (3) 输血的透析病(ALT(ALT、AST) 附加筛查指标: HBVHBVDNADNA、HCVHCV--RNARNA、TPPATPPA附加筛查指标: 、 、 人 3 、3、6 (4) 其他维持性血 透病人 6
医务人员洗手方法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 )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4、透析用水
透析用水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 国医药卫业标准《 国医药卫业标准《血液透析相 关治疗用水》 YY0572-2005) 关治疗用水》(YY0572-2005) 的要求,并参考2008 AAMI标 2008年 的要求,并参考2008年AAMI标 准。
手卫生
操作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9年颁发的有关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2009年颁发的有关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 医务人员透析操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医务人员透析操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 擦手. 擦手. -接触患者或透析单元内可被污染物应戴 手套, 离开透析单元时应脱下手套. 手套, 离开透析单元时应脱下手套. -下列操作前后应洗手或消毒剂擦手,戴 下列操作前后应洗手或消毒剂擦手, 口罩,手套: 口罩,手套:深静脉插管静脉穿刺注射 药物抽血处理血标本处理插管及通路处 理伤口处理或清洗透析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性贫血原因诊断和治疗
肾性贫血是由于肾脏功能损害而引发的。
随着慢性肾病病情的不断恶化进展,当病人肾脏受损严重,血肌酐值大于308μmol/L(3.5mg/dl)时多会伴发肾性贫血。
哪些因素可能引发肾病病人发生肾性贫血呢?当肾功能开始受损时,慢性肾病病人体内由肾脏分泌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总量将不足以满足身体的需要,从而成为引发肾性贫血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除此以外,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病人,体内堆积大量代谢毒素,缩减了红细胞存活时间;铁摄入减少及铁丢失增多,红细胞合成不足;慢性肾病病人长期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而尿蛋白则源源不断从病人体内流失;慢性肾病病人多发生出血倾向;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慢性肾病病人发生肾性贫血。
发生机制
肾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为: 红细胞(1)红细胞生成减少。
常见因素有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作用、维生素及营养缺乏、微量元素失衡。
(2)红细胞寿命缩短。
常见因素有尿毒症毒素作用、内分泌激素作用、红细胞脆性增加及脾功能亢进等。
(3)红细胞丢失增加。
极大多数肾性贫血病例有肾功能异常,BUN和Scr升高呈氮质血症或尿毒症水平,且贫血与肾功能损害呈平行关系。
多有较长的肾脏病史,部分病例贫血为主要症状。
肾脏病史缺如或仅夜尿增多为惟一病史,且易被忽视,常被误诊为其他类型的贫血。
形态上多呈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低色素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也可发生,外周血象可见少数形态不规则细胞,如"芒刺"细胞,其出现的频率大致与尿毒症程度成正相关。
骨髓象红细胞系统增生近于正常,网织红细胞指数稍低或正常,表现为非增生性贫血。
肾性贫血是肾病日久,肾气衰败,脏腑功能低下,气血生成减少而成,脏腑功能的低下,又可使浊毒、瘀血内阻,从而导致因病致损,由损成劳。
因此,临床表现症状复杂,病机既有肾气衰败的虚证一面,又有浊毒、淤血致病的实证一面,临床辨证应根据不同的病期、不同的病证以及二便、饮食、苔脉等辨阴阳、求平衡,辨虚实、明标本。
辨病位、宜兼顾。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血液的生成是各脏腑的整体功能。
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
《灵枢.决气》篇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即充分说明了脾胃的运化功能在血液的生成过程中的地位作用。
血液的生成过程还与营气和肺有关。
《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强调了营气化血的作用。
《灵枢.营卫生会》篇有"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
强调了肺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
血液的来源还有"精血互生"、"气血互生"。
肾藏精,主骨生髓,所以精血互生主要与肾相关;"气血互生"指气对血具有生化、固摄作用,所以血虚时补气是中医的治疗常规。
西医诊治
慢性肾病病人一旦并发肾性贫血,常外在表现有面色萎黄、眼结膜苍白、唇甲苍白无光泽等症状。
临床上,如何进行肾性贫血的有效治疗呢? 临床上对于慢性肾病并发严重肾性贫血的病人,主要采取两种治疗措施,一是药物治疗,另一是输血治疗,还有就是透析。
对肾性贫血的肾病患者,采用皮下或静脉大剂量注射促红素,这一治疗需要长期维持进行。
而对于输血治疗,可较快的纠正肾性贫血症状,尤其适合严重贫血病人,但在输血治疗期间无疑将增加患者的感染机会,并可能出现一些输血反应。
一般尿毒症患者对贫血耐受力很强,过多输血又有危险,故只有血红蛋白在70g/L以下,有贫血性心力衰竭、心绞痛发作或消化道及脑出血者给予输血,最好选用新鲜血液制备的浓缩红细胞。
每次输血量不宜过多,过量输血可抑制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使红细胞生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