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点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合集下载

高中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知识点+例题+练习

高中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知识点+例题+练习

教学过程在四棱锥P-ABCD中,P 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 A=AB=BC,E是PC的中点.证明:(1)CD⊥AE;(2)PD⊥平面ABE.规律方法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一是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二是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三是平行线法(若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这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解题时,注意线线、线面与面面关系的相互转化;另外,在证明线线垂直时,要注意题中隐含的垂直关系,如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中线和顶角的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矩形的内角、直径所对的圆周角、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直角三角形(或给出线段长度,经计算满足勾股定理)、直角梯形等等.【训练1】(2013·江西卷改编)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过程如图,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B∥CD,AD⊥AB,AB=2,AD=2,AA1=3,E为CD上一点,DE=1,EC=3.证明:BE⊥平面BB1C1C.考点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2】(2014·深圳一模)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BC,AB=BC=AA1,且AC=2BC,点D是AB的中点.证明:平面ABC1⊥平面B1CD.规律方法证明两个平面垂直,首先要考虑直线与平面的垂直,也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过程可简单地记为“证面面垂直,找线面垂直”,是化归思想的体现,这种思想方法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的证明非常类似,这种转化方法是本讲内容的显著特征,掌握化归与转化思想方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训练2】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1,AA1=2,M是棱CC1的中点.证明:平面ABM⊥平面A1B1M.考点三平行、垂直关系的综合问题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过程【例3】(2013·山东卷)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AC,AB⊥P A,AB∥CD,AB=2CD,E,F,G,M,N分别为PB,AB,BC,PD,PC的中点.(1)求证:CE∥平面P AD;(2)求证:平面EFG⊥平面EMN.规律方法线面关系与面面关系的证明离不开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而形成结论的“证据链”依然是通过挖掘题目已知条件来实现的,如图形固有的位置关系、中点形成的三角形的中位线等,都为论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训练3】(2013·辽宁卷)如图,AB是圆O的直径,P A垂直圆O所在的平面,C是圆O上的点.(1)求证:BC⊥平面P AC;(2)设Q为P A的中点,G为△AOC的重心,求证:QG∥平面PBC.教学效果分析1.转化思想:垂直关系的转化2.在证明两平面垂直时一般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这样的直线图中不存在,则可通过作辅助线来解决.如有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使之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故熟练掌握“线线垂直”、“面面垂直”间的转化条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创新突破6——求解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典例】(2012·北京卷)如图1,在Rt△ABC中,∠C=90°,D,E分别为AC,AB的中点,点F为线段CD上的一点.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A1F⊥CD,如图2.(1)求证:DE∥平面A1CB;(2)求证:A1F⊥BE;(3)线段A1B上是否存在点Q,使A1C⊥平面DEQ?说明理由.[反思感悟] (1)解决探索性问题一般先假设其存在,把这个假设作已知条件,和题目的其他已知条件一起进行推理论证和计算,在推理论证和计算无误的前提下,如果得到了一个合理的结论,则说明存在,如果得到了一个不合理的结论,则说明不存在.(2)在处理空间折叠问题中,要注意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在折叠前后的相互位置关系与长度关系等,关键是点、线、面位置关系的转化与平面几何知识的应用,注意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中相关知识点的异同,盲目套用容易导致错误.【自主体验】(2014·韶关模拟)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C=90°,CD∥AB,AD=CD=12AB=2,点E为AC中点,将△ADC沿AC折起,使平面ADC⊥平面ABC,得到几何体D-ABC,如图2.(1)求证:DA⊥BC;(2)在CD上找一点F,使AD∥平面EFB.基础巩固题组(建议用时:40分钟)一、填空题1.设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m,直线a在平面α内,直线b 在平面β内,且b⊥m,则“α⊥β”是“a⊥b”的________条件.2.(2014·绍兴调研)设α,β为不重合的平面,m,n为不重合的直线,则下列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①若α⊥β,α∩β=n,m⊥n,则m⊥α;②若m⊂α,n⊂β,m⊥n,则n⊥α;③若n⊥α,n⊥β,m⊥β,则m⊥α;④若m∥α,n∥β,m⊥n,则α⊥β.3.如图,AB是圆O的直径,P 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一点,则图形中有________对线面垂直.4.若M是线段AB的中点,A,B到平面α的距离分别是4 cm,6 cm,则M到平面α的距离为________.5.(2014·郑州模拟)已知平面α,β,γ和直线l,m,且l⊥m,α⊥γ,α∩γ=m,β∩γ=l,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β⊥γ;②l⊥α;③m⊥β;④α⊥β.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6.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P A⊥底面ABCD,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是PC上的一动点,当点M满足________时,平面MBD⊥平面PCD.(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7.设α,β是空间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平面α及β外的两条不同直线.从“①m⊥n;②α⊥β;③n⊥β;④m⊥α”中选取三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__(用代号表示).8.如图,P A⊥圆O所在的平面,AB是圆O的直径,C是圆O上的一点,E,F分别是点A在PB,PC上的正投影,给出下列结论:①AF⊥PB;②EF⊥PB;③AF⊥BC;④AE⊥平面PBC.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二、解答题9.(2013·北京卷)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 AD⊥底面ABCD,P 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1)P A⊥底面ABCD;(2)BE∥平面P AD;(3)平面BEF⊥平面PCD.10.(2013·泉州模拟)如图所示,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DB=BC,DB⊥AC,点M是棱BB1上一点.(1)求证:B1D1∥平面A1BD;(2)求证:MD⊥AC;(3)试确定点M的位置,使得平面DMC1⊥平面CC1D1D.能力提升题组(建议用时:25分钟)一、填空题1.如图,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BC1⊥AC,则C1在底面ABC上的射影H必在直线______上.2.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若截面PQMN是正方形,则在下列命题中,错误的为________.①AC⊥BD;②AC∥截面PQMN;③AC=BD;④异面直线PM与BD所成的角为45°.3.(2013·南通二模)如图,已知六棱锥P 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 A⊥平面ABC,P A=2AB,则下列结论中:①PB⊥AE;②平面ABC⊥平面PBC;③直线BC∥平面P AE;④∠PDA=45°.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把所有正确的序号都填上).二、解答题4.(2014·北京西城一模)。

高考数学-直线平面垂直判定

高考数学-直线平面垂直判定

直线平面垂直判定性质【基础知识回顾】知识点一、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定义判定语言描述如果直线l和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与平面互相垂直,记作l⊥α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垂直.图形要点诠释:定义中“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就是指“平面内的所有直线”,这与“无数条直线”不同(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知识点二、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知识点三、二面角Ⅰ.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二面角(dihedral angle).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记作二面角. (简记)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三个特征:ⅰ.点在棱上ⅱ.线在面内ⅲ.与棱垂直Ⅱ.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点为垂足,在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和,则射线和构成的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作用:衡量二面角的大小;范围:.知识点四、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垂直问题中要注意题目中的文字表述,特别是“任何”“随意”“无数”等字眼)【方法】1.两直线垂直的判定①定义:若两直线成90°角,则这两直线互相垂直.方法一:用线面垂直实现。

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②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也必与另一条垂直.即若b∥c,a⊥b,则a⊥c③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的垂线垂直.即若a∥α,b⊥α,则a⊥b.2. 线面垂直:方法一:用线线垂直实现。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方法二:用面面垂直实现。

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2. 面面垂直:方法一:用线面垂直实现。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方法二:计算所成二面角为直角。

【考点例题解析】考点1线面垂直例1.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E 是1BB 的中点,O 是底面正方形ABCD 的中心,求证:⊥OE 平面1ACD例2. 如图,在△ABC 中,ο90=∠B ,⊥SA 平面ABC ,点A 在SB 和SC 上的射影分别为N M 、,求证:SC MN ⊥例3.如图,AB 为平面α的斜线,B 为斜足,AH 垂直平面α于H 点,BC 为平面α内的直线,θ=∠ABH ,α=∠HBC ,β=∠ABC ,求证:θαβcos cos cos ⋅=例4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边长为4,⊥CG 平面ABCD ,2=CG ,F E 、分别是AD AB 、中点,求点B 到平面GEF 的距离变式1.如图所示,︒=∠90BAC .在平面α内,PA 是α的斜线,︒=∠=∠60PAC PAB .求PA 与平面α所成的角.考点2面面垂直例1.(2012课标文)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棱垂直底面,∠ACB=90°,AC=BC=12AA1,D 是棱AA1的中点. (1)证明:平面1BDC ⊥平面1BDC(2)平面1BDC 分此棱柱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体积的比.例2.(2012福建文)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1,2,AB AD AA M===为棱1DD 上的一点.(1)求三棱锥1A MCC -的体积;(2)当1A M MC+取得最小值时,求证:1B M ⊥平面MAC .变式1.(2009山东)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为等腰梯形,AB//CD ,AB=4, BC=CD=2, AA 1=2, E 、E 1分别是棱AD 、AA 1的中点.(1)设F 是棱AB 的中点,证明:直线EE 1//平面FCC 1; (2)证明:平面D1AC ⊥平面BB1C1C.【课后作业】1.(2012大纲全国)已知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12,22,AB CC E ==为1CC 的中点,则直线1AC 与平面BED 的距离为( )A .2 B.3 C. 2 D. 12.(2010湖北文)用a 、b 、c 表示三条不同的直线,y 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 ∥b ,b ∥c ,则a ∥c ; ②若a ⊥b ,b ⊥c ,则a ⊥c ; ③若a ∥y ,b ∥y ,则a ∥b ; ④若a ⊥y ,b ⊥y ,则a ∥b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3.(2011日照)若l 、m 、n 为直线,α、β、γ为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若m ∥α,m ∥β,则α∥βB .若m ⊥α,n ⊥α,则m ∥nC .若α⊥γ,β⊥γ,则α⊥βD .若α⊥β,l ⊂α,则l ⊥β4.(2011山东)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AA 1、AB 的中点,则EF 与对角面BDD 1B 1所成角的度数是( ) A .30° B .45° C .60°D .150°5.(2010全国Ⅱ卷)已知三棱锥S ABC -中,底面ABC 为边长等于2的等边三角形,SA 垂直于底面ABC ,SA =3,E ABCFEA B CDD F那么直线AB 与平面S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3 B .5 C .7D .346.(2010重庆卷理)到两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过其中一条直线且平行于另一条直线的平面内的轨迹是( )A .直线B .椭圆C .抛物线D .双曲线 7.(2009四川)如图,已知六棱锥ABCDEF P -的底面是正六边形,AB PA ABC PA 2,=⊥平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D PB ⊥B.PAB 平面PBC 平面⊥C. 直线BC ∥PAE 平面D. 直线ABC PD 与平面所成的角为45°8.(2008海南宁夏)已知平面α⊥平面β,α∩β= l ,点A ∈α,A ∉l ,直线AB ∥l ,直线AC ⊥l ,直线m ∥α,m ∥β,则下列四种位置关系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AB ∥mB. AC ⊥mC. AB ∥βD. AC ⊥β9.(2007江苏)已知两条直线,m n ,两个平面,αβ,给出下面四个命题:①//,m n m n αα⊥⇒⊥ ②//,,//m n m n αβαβ⊂⊂⇒ ③//,////m n m n αα⇒ ④//,//,m n m n αβαβ⊥⇒⊥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10.(2011全国)已知直二面角l αβ--,点,,A AC l α∈⊥C 为垂足,,,B BD l D β∈⊥为垂足,若2,1AB AC BD ===,则D 到平面ABC 的距离等于 ( )A .2B. 3C. 6D. 111.(2009浙江)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 是一条直线,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A .若,l ααβ⊥⊥,则l β⊂B .若//,//l ααβ,则l β⊂C .若,//l ααβ⊥,则l β⊥D .若//,l ααβ⊥,则l β⊥12.(2008山东)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AB DC ∥,PAD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28BD AD ==,245AB DC ==.(Ⅰ)设M 是PC 上的一点,证明:平面MBD ⊥平面PAD ; (Ⅱ)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13.(2011北京)如图,在四面体P -ABC 中,PC ⊥AB ,PA ⊥BC ,点D ,E ,F ,G 分别是棱AP ,AC ,BC ,PB 的中点.(1)求证:DE ∥平面BCP ; (2)求证:四边形DEFG 为矩形;(3)是否存在点Q ,到四面体PABC 六条棱的中点的距离相等?说明理由.ABC MPD。

高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总复习 第五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高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总复习 第五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解 (1)当a=2时,ABCD为正方形,则BD⊥AC,………2′ 又∵PA⊥底面ABCD,BD 平面ABCD,∴BD⊥PA, 又∵PA∩AC=A,…………………………………….3′ ∴BD⊥平面PAC. 故当a=2时,BD⊥平面PAC……………………….4′
(2)证明:当a=4时,取BC边的中点M,AD边的中点N,连接AM、DM、 MN……..5′ ∵四边形ABMN和四边形DCMN都是正方形,…………………………………..6′ ∴∠AMD=∠AMN+∠DMN=45°+45°=90°,…………………………………..7′ 即DM⊥AM.又∵PA⊥底面ABCD, ∴PA⊥DM,∴DM⊥面PAM,得PM⊥DM,………………………………………..9′ 故(3当)设aM=4是时B,CBC边边上的符中合点题M设使的P点MM⊥, DM. ∵PA⊥底面ABCD,∴DM⊥AM………………………………………………11′ 因此,M点应是以AD为直径的圆和BC边的交点,则AD≥2AB,即a≥4为所 求…………….12′
ABD⊥平面ABC.在平面ABD内过点D作DK⊥AB,K为垂足.设AK=t,则t的
取值范围是
.
解析: 如图2,过K作KM⊥AF于M点,连接DM,
由平面ABD⊥平面ABC易得DM⊥AF,与折前的图
1对比,可知在折前的图形中D、M、K三点共线且
DK⊥AF,于是△DAK∽△FDA,
AK DA
AD , t DF 1
分析 (1)本题第(1)问是寻求BD⊥平面PAC的条件,即BD垂直于平面 PAC内两相交直线,易知BD⊥PA,问题归结为a为何值时,BD⊥AC,从而知 ABCD为正方形. (2)若PM⊥DM,易知DM⊥面PAM,得DM⊥AM,由AB=2,a=4知, M为BC的中点时得两个全等的正方形,满足DM⊥AM.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1.定义: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互相垂直,直线叫做平面的垂线,平面叫做直线的垂面. 2.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3.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4.唯一性定理(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

5.距离(1)点到平面的距离的定义:从平面外一点引一个平面的垂线,这个点和垂足间的距离叫做这个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 (2)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的定义: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和平面的距离.6、平面的斜足、斜线、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1)直线l 与平面α斜交:当直线l 与平面α相交且不垂直时,叫做直线l 与平面α斜交。

此时l 叫平面α的斜线;直线l 与平面α斜交于点M ,点M 叫斜足。

(2)点的射影:直线α⊥PQ 于Q ,点Q 是点P 在α内的射影。

PQ 是P 到平面α的垂线段。

(3)直线l 在平面α上的射影:直线MQ 叫作直线l 在平面α上的射影。

射影定理: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中: (1) 射影相等的两条斜线段相等,射影较长的斜线段也较长; (2) 相等的斜线段的射影相等,较长的斜线段的射影较长; (3) 垂线段比任何一条线段都短。

7、直线与平面α所成的角:(1)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2)直线和平面垂直,它们所成的角是90;(3)直线在平面内或与平面平行,它们所成的角是0; 注:一条直线和平面α所成的角的范围是]2,0[π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步骤 : ①作图—找出或作出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 ②证明—证明所找或所作的角即为所求角 ③计算—通常在三角形中计算角8.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上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例题:1.一条直线和三角形的两边同时垂直,则这条直线和三角形的第三边的位置关系是( ) A . 垂直 B . 平行 C . 相交不垂直 D .不确定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若一直线垂直于一平面,则此直线必垂直于这一平面内所有直线B .若一平面经过另一平面的垂线,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C .若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则此直线垂直于这一平面D .若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这一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则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3.如图,已知正四棱柱1111D C B A ABCD -中,过点B 作B 1C 的垂线交侧棱CC 1于点E ,交B 1C 于点F ,求证:A 1C ⊥平面BDE ;4.如图,四面体ABCD 中,O 分别是BD的中点,2,CA CB CD BD AB AD ======求证:AO ⊥平面BCD ;5.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AA 1、AB 的中点,则EF 与对角面BDD 1B 1所成角的度数是( )A .30°B .45°C .60°D .150°6.如图,已知三棱锥S -ABC 中,底面ABC 为边长等于2的等边三角形,SA ⊥底面ABC ,SA =3,那么直线SB 与平面SA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7.如图,直线l 是平面α的斜线,AB ⊥α,B 为垂足,如果θ=45°,∠AOC=60°,则∠BOC=( ) A .45° B .30° C .60° D .15°8.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求: (1)直线1D B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1.直线和平面垂直定义如果直线和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与平面互相垂直,记作.直线叫平面的垂线;平面叫直线的垂面;垂线和平面的交点叫垂足.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知识点二、斜线、射影、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但不和这个平面垂直,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平面的斜线.过斜线上斜足外的一点间平面引垂线,过垂足和斜足的直线叫做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90],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所成的锐角[00至0知识点三、二面角1.二面角定义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通常称为半平面.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2.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该点为垂足,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则这两条射线构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二面角的大小可以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多少度,就说这个二面角是多少度.平面角是180]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二面角范围是[00至0知识点四、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1.平面与平面垂直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垂直. 表示方法:平面与垂直,记作.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符号语言: 图形语言:知识点五、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1.基本性质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2.性质定理1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知识点六、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经过第一个平面内的一点垂直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在第一个平面内 例1 在三棱锥P A B C -中,侧面PAC 与面ABC 垂直,3PA PB PC ===.求证:A B B C ⊥; 设23AB BC ==,求A C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大小.例2 如图,直角A B C △所在平面外一点S ,且SA SB SC ==,点D 为斜边A C 的中点.求证:SD ⊥平面ABC ;若A B B C =,求证:B D ⊥面S A C .例3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1)求直线A1B 和平面ABCD 所成的角;(2)求直线A1B 和平面A1B1CD 所成的角.例4如图所示,河堤斜面与水平面所成二面角为300,堤面上有一条直道CD ,它与堤角的水平线AB 的夹角为450 ,沿这条直道从堤脚C 向上行走10m 到达E 处,此时人升高了多少m ?例5 在四面体ABCD 中,已知AC ⊥BD,∠ BAC= ∠CAD=45°,∠BAD=60°,求证:平面ABC ⊥平面ACD.例6四棱锥P-ABCD 的底面是矩形,AB=2,侧面PAB 是等边三角形,且侧面PAB ⊥底面ABCD.证明:侧面PAB ⊥侧面PBC ;(2)求侧棱PC 与底面ABCD 所成的角A B C DE一、选择题1.两异面直线在平面α内的射影()A.相交直线 B.平行直线 C.一条直线—个点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2.在下列四个命题中,假命题为()A.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B.垂直于三角形两边的直线必垂直于第三边C.过点A垂直于直线a的所有直线都在过点A垂直于a的平面内D.如果三条共点直线两两垂直,那么其中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两条直线确定的平面3.已知P是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在四边形ABCD内,若P到这四边形各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A.圆内接四边形 B.矩形 C.圆外切四边形 D.平行四边形4.在△ABC中,AB=AC=5,BC=6,PA⊥平面ABC,PA=8,则P到BC的距离等于()A.5 B.52 C.35 D.455.A、B两点相距4cm,且A、B与平面a的距离分别为3cm和1cm,则AB与平面a所成角的大小是()A.30°B.60°C.90°D.30°或90°6. 直线a不垂直于平面α,则α内与a垂直的直线有()A.0条B.1条C.无数条D.α内所有直线7. 已知三条直线m,n,l,三个平面α,β,γ.下面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A.αγαββγ⊥⎫⇒⎬⊥⎭//B.mll mββ⎫⇒⊥⎬⊥⎭//C.mm nnγγ⎫⇒⎬⎭//////D.mm nnγγ⊥⎫⇒⎬⊥⎭//8. 设a,b是异面直线,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过不在a,b上的一点P一定可以作一条直线和a,b都相交B.过不在a,b上的一点P一定可以作一个平面和a,b垂直C.过a一定可以作一个平面与b垂直D.过a一定可以作一个平面与b平行二、填空题1.AB是平面α的斜线段,其长为a,它在平面α内的射影A′B的长为b,则垂线A′A_________.2.如果直线l、m与平面α、β、γ满足:l=β∩γ,l⊥α,mα和m⊥γ,现给出以下四个结论:α∥γ且l⊥m;②αγ且m∥β③αβ且l⊥m;④αγ且l⊥m;其中正确的为“________”3.给出以下四个命题(1)两条平行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一定是平行直线;(2)两条相交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一定是相交直线;(3)两条异面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定是两条相交直线;(4)一个锐角在平面内的射影一定是锐角.其中假命题的共有_________个.4. 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平面α及β之外的两条不同的直线,给出四个论断: m n ⊥①;αβ⊥②;n β⊥③;m α⊥④.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____.5 设O 为平行四边形A B C D 对角线的交点,P 为平面A C 外一点且有P A P C =,PB PD =,则P O 与平面A B C D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6.设三棱锥P A B C -的顶点P 在底面ABC 内射影O (在A B C △内部,即过P 作P O ⊥底面ABC ,交于O ),且到三个侧面的距离相等,则O 是A B C △的______心.三、解答题1如图所示,平面α∥平面β,点A ∈α,C ∈α,点B ∈β,D ∈β,点E ,F 分别在线段AB ,CD 上,且AE ∶EB=CF ∶FD.求证:EF ∥β;(2)若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C=4,BD=6且AC ,BD 所成的角为60°,求EF 的长2在正三棱柱ABC ﹣A1B1C1中,侧棱长为,底面三角形的边长为1,则BC1与侧面ACC1A1所成的角是3.三棱锥 P-ABC 中,PC ⊥平面ABC ,PC =32 ,D 是 BC 的中点,且△ADC 是边长为 2的正三角形,求二面角 P-AB -C 的大小。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课件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课件
解:(1)证明:由已知得 AC⊥BD,AD=CD.
又由 AE=CF 得AADE=CCDF,故 AC∥EF.
由此得 EF⊥HD,故 EF⊥HD′,所以 AC⊥HD′.
(2)由 EF∥AC 得ODHO=AADE=14.
由 AB=5,AC=6 得 DO=BO= AB2-AO2=4.
所以 OH=1,D′H=DH=3.
(说明:取棱 PD 的中点 N,则所找的点可以是直线 MN 上任 意一点)
(2)证明:由已知,PA⊥AB,PA⊥CD,因为 AD∥BC,BC=12AD,所以直线 AB 与 CD 相交, 所以 PA⊥平面 ABCD,所以 PA⊥BD.连接 BM,因为 AD∥BC, BC=12AD,M 为 AD 的中点,所以 BC∥MD,且 BC=MD, 所以四边形 BCDM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BM=CD=12AD,所以 BD⊥AB.又 AB∩AP=A, 所以 BD⊥平面 PAB. 又 BD⊂平面 PBD,所以平面 PAB⊥平面 PBD.
和 β 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面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
出 m⊥β 的是
()
A.α⊥β 且 m⊂α
B.α⊥β 且 m∥α
C.m∥n 且 n⊥β
D.m⊥n 且 α∥β
解析:由线线平行性质的传递性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
理,可知 C 正确.
答案:C
2.如图,S 是 Rt△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 SA= SB=SC.D 为斜边 AC 的中点. (1)求证:SD⊥平面 ABC; (2)若 AB=BC,求证:BD⊥平面 SAC. 证明:(1)如图所示,取 AB 的中点 E,连接 SE,DE, 在 Rt△ABC 中,D,E 分别为 AC,AB 的中点. ∴DE∥BC,∴DE⊥AB,∵SA=SB,∴SE⊥AB. 又 SE∩DE=E,∴AB⊥平面 SDE. 又 SD⊂平面 SDE,∴AB⊥SD. 在△SAC 中,SA=SC,D 为 AC 的中点,∴SD⊥AC. 又 AC∩AB=A,∴SD⊥平面 ABC.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五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五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第五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一、基础知识1.直线与平面垂直 (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 就说直线l 与平面α互相垂直.(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a ,b ⊂αa ∩b =Ol ⊥a l ⊥b⇒l ⊥α 性质定理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a ⊥αb ⊥α⇒a ∥b⎣⎢⎡⎦⎥⎤❶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再多(即无数条)的直线垂直,但这些直线不相交就不能说明这条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❷,则这两个平面垂直⎭⎪⎬⎪⎫l ⊂βl ⊥α⇒α⊥β 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α⊥βl ⊂βα∩β=a l ⊥a ⇒l ⊥α[❷要求一平面只需过另一平面的垂线.]二、常用结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五个结论(1)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意直线.(2)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这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垂直.(5)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考点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典例]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 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 A=AB=BC,E是PC的中点.求证:(1)CD⊥AE;(2)PD⊥平面ABE.[证明](1)在四棱锥P­ABCD中,∵P A⊥底面ABCD,CD⊂底面ABCD,∴P A⊥CD,又∵AC⊥CD,且P A∩AC=A,∴CD⊥平面P AC.∵AE⊂平面P AC,∴CD⊥AE.(2)由P A=AB=BC,∠ABC=60°,可得AC=P A.∵E是PC的中点,∴AE⊥PC.由(1)知AE⊥CD,且PC∩CD=C,∴AE⊥平面PCD.∵PD⊂平面PCD,∴AE⊥PD.∵P A⊥底面ABCD,AB⊂底面ABCD,∴P A⊥AB.又∵AB⊥AD,且P A∩AD=A,∴AB⊥平面P AD,∵PD⊂平面P AD,∴AB⊥PD.又∵AB∩AE=A,∴PD⊥平面ABE.[解题技法]证明线面垂直的4种方法(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l ⊥a ,l ⊥b ,a ⊂α,b ⊂α,a ∩b =P ⇒l ⊥α. (2)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α⊥β,α∩β=l ,a ⊂α,a ⊥l ⇒a ⊥β. (3)性质:①a ∥b ,b ⊥α⇒a ⊥α,②α∥β,a ⊥β⇒a ⊥α. (4)α⊥γ,β⊥γ,α∩β=l ⇒l ⊥γ.(客观题可用) [口诀归纳]线面垂直的关键,定义来证最常见, 判定定理也常用,它的意义要记清. 平面之内两直线,两线相交于一点, 面外还有一直线,垂直两线是条件. [题组训练]1.(2019·安徽知名示范高中联考)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BC =BB 1,AB 1∩A 1B =E ,D 为AC 上的点,B 1C ∥平面A 1BD .(1)求证:BD ⊥平面A 1ACC 1;(2)若AB =1,且AC ·AD =1,求三棱锥A ­BCB 1的体积. 解: (1)证明:如图,连接ED ,∵平面AB 1C ∩平面A 1BD =ED ,B 1C ∥平面A 1BD , ∴B 1C ∥ED , ∵E 为AB 1的中点, ∴D 为AC 的中点, ∵AB =BC ,∴BD ⊥AC .∵A 1A ⊥平面ABC ,BD ⊂平面ABC ,∴A 1A ⊥BD . 又∵A 1A ,AC 是平面A 1ACC 1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BD ⊥平面A 1ACC 1.(2)由AB =1,得BC =BB 1=1,由(1)知AD =12AC ,又AC ·AD =1,∴AC 2=2,∴AC 2=2=AB 2+BC 2,∴AB ⊥BC , ∴S △ABC =12AB ·BC =12,∴V A ­BCB 1=V B 1­ABC =13S △ABC ·BB 1=13×12×1=16.2.如图,S是Rt△ABC所在平面外一点,且SA=SB=SC,D为斜边AC的中点.(1)求证:SD⊥平面ABC;(2)若AB=BC,求证:BD⊥平面SAC.证明:(1)如图所示,取AB的中点E,连接SE,DE,在Rt△ABC中,D,E分别为AC,AB的中点.∴DE∥BC,∴DE⊥AB,∵SA=SB,∴SE⊥AB.又SE∩DE=E,∴AB⊥平面SDE.又SD⊂平面SDE,∴AB⊥SD.在△SAC中,∵SA=SC,D为AC的中点,∴SD⊥AC.又AC∩AB=A,∴SD⊥平面ABC.(2)∵AB=BC,∴BD⊥AC,由(1)可知,SD⊥平面ABC,又BD⊂平面ABC,∴SD⊥BD,又SD∩AC=D,∴BD⊥平面SAC.考点二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典例](2018·江苏高考)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A1=AB,AB1⊥B1C1.求证:(1)AB∥平面A1B1C;(2)平面ABB1A1⊥平面A1BC.[证明](1)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B∥A1B1.因为AB⊄平面A1B1C,A1B1⊂平面A1B1C,所以AB∥平面A1B1C.(2)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四边形ABB1A1为平行四边形.又因为AA1=AB,所以四边形ABB1A1为菱形,因此AB1⊥A1B.因为AB1⊥B1C1,BC∥B1C1,所以AB1⊥BC.因为A1B∩BC=B,A1B⊂平面A1BC,BC⊂平面A1BC,所以AB1⊥平面A1BC.因为AB1⊂平面ABB1A1,所以平面ABB1A1⊥平面A1BC.[解题技法] 证明面面垂直的2种方法 定义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定义,即判定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将证明面面垂直问题转化为证明平面角为直角的问题定理法 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证明其中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把问题转化成证明线线垂直加以解决[题组训练]1.(2019·武汉调研)如图,三棱锥P ­ABC 中,底面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P A ⊥PC ,PB =2.求证:平面P AC ⊥平面ABC .证明:取AC 的中点O ,连接BO ,PO . 因为△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 所以BO ⊥AC ,BO = 3.因为P A ⊥PC ,所以PO =12AC =1.因为PB =2,所以OP 2+OB 2=PB 2,所以PO ⊥OB . 因为AC ∩OP =O , 所以BO ⊥平面P AC . 又OB ⊂平面ABC , 所以平面P AC ⊥平面ABC .2.(2018·安徽淮北一中模拟)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矩形,P A ⊥平面ABCD ,E ,F 分别是AB ,PD 的中点,且P A =AD .求证:(1)AF ∥平面PEC ; (2)平面PEC ⊥平面PCD .证明:(1)取PC 的中点G ,连接FG ,EG , ∵F 为PD 的中点,G 为PC 的中点, ∴FG 为△CDP 的中位线, ∴FG ∥CD ,FG =12CD .∵四边形ABCD 为矩形,E 为AB 的中点, ∴AE ∥CD ,AE =12CD .∴FG =AE ,FG ∥AE , ∴四边形AEGF 是平行四边形,∴AF ∥EG ,又EG ⊂平面PEC ,AF ⊄平面PEC ,∴AF∥平面PEC.(2)∵P A=AD,F为PD中点,∴AF⊥PD,∵P A⊥平面ABCD,CD⊂平面ABCD,∴P A⊥CD,又∵CD⊥AD,AD∩P A=A,∴CD⊥平面P AD,∵AF⊂平面P AD,∴CD⊥AF.又PD∩CD=D,∴AF⊥平面PCD.由(1)知EG∥AF,∴EG⊥平面PCD,又EG⊂平面PEC,∴平面PEC⊥平面PCD.[课时跟踪检测]A级1.设a,b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能得出a⊥b的是() A.a⊥α,b∥β,α⊥βB.a⊥α,b⊥β,α∥βC.a⊂α,b⊥β,α∥βD.a⊂α,b∥β,α⊥β解析:选C对于C项,由α∥β,a⊂α可得a∥β,又b⊥β,得a⊥b,故选C.2.(2019·湘东五校联考)已知直线m,l,平面α,β,且m⊥α,l⊂β,给出下列命题:①若α∥β,则m⊥l;②若α⊥β,则m∥l;③若m⊥l,则α⊥β;④若m∥l,则α⊥β.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①④B.③④C.①②D.①③解析:选A对于①,若α∥β,m⊥α,l⊂β,则m⊥l,故①正确,排除B.对于④,若m∥l,m⊥α,则l⊥α,又l⊂β,所以α⊥β.故④正确.故选A.3.已知P A垂直于以AB为直径的圆所在的平面,C为圆上异于A,B两点的任一点,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P A⊥BC B.BC⊥平面P ACC.AC⊥PB D.PC⊥BC解析:选C由P A⊥平面ACB⇒P A⊥BC,故A不符合题意;由BC⊥P A,BC⊥AC,P A∩AC=A,可得BC⊥平面P AC,所以BC⊥PC,故B、D不符合题意;AC⊥PB显然不成立,故C符合题意.4.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已知AB⊥AC,BD⊥AC,那么点D在平面ABC内的射影H必在()A.直线AB上B.直线BC上C.直线AC上D.△ABC内部解析:选A因为AB⊥AC,BD⊥AC,AB∩BD=B,所以AC⊥平央ABD,又AC⊂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ABD,所以点D在平面ABC内的射影H必在直线AB上.5.如图,在正四面体P­ABC中,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则下面四个结论不成立的是()A.BC∥平面PDFB.DF⊥平面P AEC.平面PDF⊥平面P AED.平面PDE⊥平面ABC解析:选D因为BC∥DF,DF⊂平面PDF,BC⊄平面PDF,所以BC∥平面PDF,故选项A正确.在正四面体中,AE⊥BC,PE⊥BC,AE∩PE=E,所以BC⊥平面P AE,又DF∥BC,则DF⊥平面P AE,从而平面PDF⊥平面P AE.因此选项B、C均正确.6.如图,已知∠BAC=90°,PC⊥平面ABC,则在△ABC,△P AC的边所在的直线中,与PC垂直的直线有________个;与AP垂直的直线有________个.解析:∵PC⊥平面ABC,∴PC垂直于直线AB,BC,AC.∵AB⊥AC,AB⊥PC,AC∩PC=C,∴AB⊥平面P AC,又∵AP⊂平面P AC,∴AB⊥AP,与AP垂直的直线是AB.答案:317.设α和β为不重合的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β内的两条直线,则α∥β;②若α外的一条直线l与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l∥α;③设α∩β=l,若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l,则α⊥β;④直线l⊥α的充要条件是l与α内的两条直线垂直.其中所有的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①正确;②正确;满足③的α与β不一定垂直,所以③错误;直线l⊥α的充要条件是l与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所以④错误.故所有的真命题的序号是①②.答案:①②8.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平面α与棱AB,AC,A1C1,A1B1分别交于点E,F,G,H,且直线AA1∥平面α.有下列三个命题:①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②平面α∥平面BCC1B1;③平面α⊥平面BCFE.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如图所示,因为AA1∥平面α,平面α∩平面AA1B1B=EH,所以AA1∥EH.同理AA1∥GF,所以EH∥GF,又ABC­A1B1C1是直三棱柱,易知EH=GF=AA1,所以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故①正确;若平面α∥平面BB1C1C,由平面α∩平面A1B1C1=GH,平面BCC1B1∩平面A1B1C1=B1C1,知GH∥B1C1,而GH∥B1C1不一定成立,故②错误;由AA1⊥平面BCFE,结合AA1∥EH知EH⊥平面BCFE,又EH⊂平面α,所以平面α⊥平面BCFE,故③正确.答案:①③9.(2019·太原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菱形,∠BAD=60°,P A=PD=AD=2,点M在线段PC上,且PM=2MC,N为AD的中点.(1)求证:AD⊥平面PNB;(2)若平面P AD⊥平面ABCD,求三棱锥P­NBM的体积.解:(1)证明:连接BD.∵P A=PD,N为AD的中点,∴PN⊥AD.又底面ABCD是菱形,∠BAD=60°,∴△ABD为等边三角形,∴BN⊥AD,又PN∩BN=N,∴AD⊥平面PNB.(2)∵P A=PD=AD=2,∴PN=NB= 3.又平面P AD⊥平面ABCD,平面P AD∩平面ABCD=AD,PN⊥AD,∴PN⊥平面ABCD,∴PN⊥NB,∴S△PNB=12×3×3=32.∵AD⊥平面PNB,AD∥BC,∴BC ⊥平面PNB .又PM =2MC , ∴V P ­NBM =V M ­PNB =23V C ­PNB =23×13×32×2=23.10.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点F 在侧棱B 1B 上,且B 1D ⊥A 1F ,A 1C 1⊥A 1B 1.求证:(1)直线DE ∥平面A 1C 1F ; (2)平面B 1DE ⊥平面A 1C 1F .证明:(1)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 ∥A 1C 1, 在△ABC 中,因为D ,E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 所以DE ∥AC ,于是DE ∥A 1C 1,又因为DE ⊄平面A 1C 1F ,A 1C 1⊂平面A 1C 1F , 所以直线DE ∥平面A 1C 1F .(2)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A 1⊥平面A 1B 1C 1, 因为A 1C 1⊂平面A 1B 1C 1,所以AA 1⊥A 1C 1,又因为A 1C 1⊥A 1B 1,A 1B 1∩AA 1=A 1,AA 1⊂平面ABB 1A 1,A 1B 1⊂平面ABB 1A 1, 所以A 1C 1⊥平面ABB 1A 1, 因为B 1D ⊂平面ABB 1A 1, 所以A 1C 1⊥B 1D ,又因为B 1D ⊥A 1F ,A 1C 1∩A 1F =A 1,A 1C 1⊂平面A 1C 1F ,A 1F ⊂平面A 1C 1F , 所以B 1D ⊥平面A 1C 1F , 因为直线B 1D ⊂平面B 1DE , 所以平面B 1DE ⊥平面A 1C 1F .B 级1.(2018·全国卷Ⅱ)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AB =BC =22,P A =PB =PC =AC =4,O 为AC 的中点.(1)证明:PO ⊥平面ABC ;(2)若点M 在棱BC 上,且MC =2MB ,求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 解:(1)证明:因为P A =PC =AC =4,O 为AC 的中点, 所以PO ⊥AC ,且PO =2 3. 连接OB , 因为AB =BC =22AC , 所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B ⊥AC ,OB =12AC =2.所以PO 2+OB 2=PB 2,所以PO ⊥OB . 又因为AC ∩OB =O ,所以PO ⊥平面ABC . (2)作CH ⊥OM ,垂足为H , 又由(1)可得OP ⊥CH , 所以CH ⊥平面POM .故CH 的长为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由题设可知OC =12AC =2,CM =23BC =423,∠ACB =45°,所以OM =253,CH =OC ·MC ·sin ∠ACB OM =455.所以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为455.2.(2019·河南中原名校质量考评)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CD ,AB ⊥AD ,CD =2AB ,平面P AD ⊥底面ABCD ,P A ⊥AD ,E ,F 分别是CD ,PC 的中点.求证:(1)BE ∥平面P AD ; (2)平面BEF ⊥平面PCD .证明:(1)∵AB ∥CD ,CD =2AB ,E 是CD 的中点, ∴AB ∥DE 且AB =DE , ∴四边形ABED 为平行四边形,∴AD ∥BE ,又BE ⊄平面P AD ,AD ⊂平面P AD , ∴BE ∥平面P AD .(2)∵AB ⊥AD ,∴四边形ABED 为矩形, ∴BE ⊥CD ,AD ⊥CD ,∵平面P AD ⊥底面ABCD ,平面P AD ∩底面ABCD =AD ,P A ⊥AD , ∴P A ⊥底面ABCD , ∴P A ⊥CD ,又P A ∩AD =A , ∴CD ⊥平面P AD ,∴CD ⊥PD , ∵E ,F 分别是CD ,PC 的中点, ∴PD ∥EF ,∴CD ⊥EF ,又EF ∩BE =E , ∴CD ⊥平面BEF ,∵CD ⊂平面PCD ,∴平面BEF ⊥平面PCD .。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1.直线和平面垂直定义如果直线和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与平面互相垂直.记作.直线叫平面的垂线;平面叫直线的垂面;垂线和平面的交点叫垂足。

要点诠释:(1)定义中“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就是指“平面内的所有直线”.这与“无数条直线”不同.注意区别。

(2)直线和平面垂直是直线和平面相交的一种特殊形式。

(3)若.则。

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符号语言:特征:线线垂直线面垂直要点诠释:(1)判定定理的条件中:“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是关键性词语.不可忽视。

(2)要判定一条已知直线和一个平面是否垂直.取决于在这个平面内能否找出两条相交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至于这两条相交直线是否和已知直线有公共点.则无关紧要。

知识点二、斜线、射影、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但不和这个平面垂直.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平面的斜线。

过斜线上斜足外的一点向平面引垂线.过垂足和斜足的直线叫做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要点诠释:(1)直线与平面相交但不垂直.直线在平面的射影是一条直线。

(2)直线与平面垂直射影是点。

(3)斜线任一点在平面内的射影一定在斜线的射影上。

(4)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

知识点三、二面角1.二面角定义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通常称为半平面.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表示方法:棱为、面分别为的二面角记作二面角.有时为了方便.也可在内(棱以外的半平面部分)分别取点.将这个二面角记作二面角.如果棱记作.那么这个二面角记作二面角或。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课题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知识点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线面所成的角关键:过斜线上一点作平面的垂线)(1)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作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2)线面角θ的取值范围:0°≤θ≤90°.规律总结1.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知识点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2. 二面角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二面角的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二面角的平面角:.AOB l αβ∠--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题型一: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1)利用判定定理(a ⊥b,a ⊥c,b ∩c=M,b ⊂α,c ⊂α⇒a ⊥α);(2)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a ⊥α,α∥β⇒a ⊥β);(3)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α⊥β,α∩β=l,a ⊥l,a ⊂β⇒a ⊥α);(4)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α∩β=l,α⊥γ,β⊥γ⇒l ⊥γ).例1:如图,已知P 是菱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 =PC ,求证:AC ⊥平面PBD .【证明】 设AC ∩BD =O ,由题意知O 为AC 的中点,连接PO ,因为PA =PC ,所以PO ⊥AC ,又因为ABCD 是菱形,所以BD ⊥AC ,而PO ∩BD =O ,PO ⊂平面PBD ,BD ⊂平面PBD ,所以AC ⊥平面PBD .变式1:题型二: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证明面面垂直的思路(1)利用面面垂直的定义(作出两平面构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计算平面角为90°);(2)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 ⊥β,a ⊂α⇒α⊥β).2.空间垂直关系之间的转化例2: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11=A B AC ,D E ,分别是棱1BC CC ,上的点(点D 不同于点C ),且⊥AD DE F ,为11B C 的中点.求证:平面⊥ADE 平面11BCC B .证明:因为111ABC -A B C 是直三棱柱,所以1CC ⊥平面ABC .又因为⊂AD 平面ABC ,所以1⊥CC AD .又因为⊂1AD⊥DE,CC ,DE 平面111BCC B ,CC ∩DE =E ,所以AD⊥平面11BCC B . 又因为⊂AD 平面ADE ,所以平面⊥ADE 平面11BCC B . 变式2: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平面BAD ⊥平面CAD,∠BAD=90°.M,N,Q 分别为棱AD,BD,AC 的中点.(1)求证:CD ∥平面MNQ; (2)求证:平面MNQ ⊥平面CAD.一、选择题1.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棱CD 的中点,则( )A .A 1E ⊥DC 1B .A 1E ⊥BDC .A 1E ⊥BC 1D .A 1E ⊥AC如图,∵A 1E 在平面ABCD 上的投影为AE ,而AE 不与AC ,BD 垂直,∴B ,D 错;∵A 1E 在平面BCC 1B 1上的投影为B 1C ,且B 1C ⊥BC 1, ∴A 1E ⊥BC 1,故C 正确;(证明:由条件易知,BC 1⊥B 1C ,BC 1⊥CE ,又CE ∩B 1C =C ,∴BC 1⊥平面CEA 1B 1.又A 1E 平面CEA 1B 1,∴A 1E ⊥BC 1)∵A 1E 在平面DCC 1D 1上的投影为D 1E ,而D 1E 不与DC 1垂直,故A 错.故选C.]1 2 3 42.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G 是EF 的中点,现在沿AE 、AF 及EF 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空间图形,使B 、C 、D 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H ,那么,在这个空间图形中必有( )A .AG ⊥平面EFHB .AH ⊥平面EFHC .HF ⊥平面AEFD .HG ⊥平面AEF[根据折叠前、后AH ⊥HE ,AH ⊥HF 不变,∴AH ⊥平面EFH ,B 正确;∵过A只有一条直线与平面EFH垂直,∴A不正确;∵AG⊥EF,EF⊥GH,AG∩GH=G,∴EF⊥平面HAG,又EF平面AEF,∴平面HAG⊥AEF,过H作直线垂直于平面AEF,一定在平面HAG内,∴C不正确;由条件证不出HG⊥平面AEF,∴D不正确.故选B.]3.如图,∠BAC=90°,PC⊥平面ABC,则在△ABC,△PAC的边所在的直线中,与PC垂直的直线是________;与AP垂直的直线是________.答案:AB,BC,AC;AB[∵PC⊥平面ABC,∴PC垂直于直线AB,BC,AC.∵AB⊥AC,AB⊥PC,AC∩PC=C,∴AB⊥平面PAC,∴AB⊥AP,故与AP垂直的直线是AB.]4.如图7­4­12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是PC上的一动点,当点M 满足________时,平面MBD⊥平面PCD.(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条件即可)DM⊥PC(或BM⊥PC) [连接AC,BD,则AC⊥BD,∵PA⊥底面ABCD,∴PA⊥BD.又PA∩AC=A,∴BD⊥平面PAC,∴BD⊥PC.∴当DM⊥PC(或BM⊥PC)时,即有PC⊥平面MBD.5.α,β是两个平面,m,n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m⊥n,m⊥α,n∥β,那么α⊥β. ②如果m⊥α,n∥α,那么m⊥n.③如果α∥β,mα,那么m∥β. ④如果m∥n,α∥β,那么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β所成的角相等.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②③④[对于①,α,β可以平行,也可以相交但不垂直,故错误.对于②,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知存在直线lα,n∥l,又m⊥α,所以m⊥l,所以m⊥n,故正确.对于③,因为α∥β,所以α,β没有公共点.又mα,所以m,β没有公共点,由线面平行的定义可知m∥β,故正确.对于④,因为m∥n,所以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α所成的角相等.因为α∥β,所以n与α所成的角和n 与β所成的角相等,所以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β所成的角相等,故正确.]6.如图7­4­16,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A1⊥底面ABC,底面是以∠ABC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C=2a,BB1=3a,D是A1C1的中点,点F在线段AA1上,当AF=________时,CF⊥平面B1DF.a或2a[∵B1D⊥平面A1ACC1,∴CF⊥B1D.为了使CF⊥平面B1DF,只要使CF⊥DF(或CF⊥B1F).设AF=x,则CD2=DF2+FC2,∴x2-3ax+2a2=0,∴x=a或x=2a.]7.如图7­4­13,在三棱锥P­ABC中,PA⊥AB,PA⊥BC,AB⊥BC,PA=AB=BC=2,D为线段AC的中点,E为线段PC上一点.(1)求证:PA⊥BD; (2)求证:平面BDE⊥平面PAC; (3)当PA∥平面BDE时,求三棱锥E­BCD的体积.[解] (1)证明:因为PA ⊥AB ,PA ⊥BC ,所以PA ⊥平面ABC .又因为BD 平面ABC ,所以PA ⊥BD .(2)证明:因为AB =BC ,D 为AC 的中点,所以BD ⊥AC .由(1)知,PA ⊥BD ,所以BD ⊥平面PAC ,所以平面BDE ⊥平面PAC .(3)因为PA ∥平面BDE ,平面PAC ∩平面BDE =DE ,所以PA ∥DE .因为D 为AC 的中点,所以DE =12PA =1,BD =DC = 2. 由(1)知,PA ⊥平面ABC ,所以DE ⊥平面ABC ,所以三棱锥E ­BCD 的体积V =16BD ·DC ·DE =13.] 8.如图7­4­14,在三棱锥A ­BCD 中,AB ⊥AD ,BC ⊥BD ,平面ABD ⊥平面BCD ,点E ,F (E 与A ,D 不重合)分别在棱AD ,BD 上,且EF ⊥AD . 求证:(1)EF ∥平面ABC ; (2)AD ⊥AC .[证明] (1)在平面ABD 内,因为AB ⊥AD ,EF ⊥AD ,所以EF ∥AB .又因为EF ⊆/平面ABC ,AB 平面ABC ,所以EF ∥平面ABC .(2)因为平面ABD ⊥平面BCD ,平面ABD ∩平面BCD =BD ,BC 平面BCD ,BC ⊥BD ,所以BC ⊥平面ABD . 因为AD 平面ABD ,所以BC ⊥AD .又AB ⊥AD ,BC ∩AB =B ,AB 平面ABC ,BC 平面ABC ,所以AD ⊥平面ABC .又因为AC 平面ABC ,所以AD ⊥AC .9. 如图,三棱柱ABC -A1B1C1中,侧棱垂直于底面,∠ACB=90°,AC=BC= AA1,D 是棱AA1的中点.(1)证明:平面BDC1⊥平面BDC.(2)平面BDC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体积的比.。

高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讲解课件4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高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讲解课件4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中的射影为点O.

(1)若PA=PB=PC,则点O是△ABC的____心;

(2)若PA⊥PB,PB⊥PC,PC⊥PA,则点O是△ABC的_____心.
(四)走进高考
6.[2022·全国乙卷]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AB,
BC的中点,则(
)
A.平面B1EF⊥平面BDD1
B.平面B1EF⊥平面A1BD
证明:MB⊥AC.
证明:连接AN,由于四边形ABNM是菱形,所以
MB⊥AN,由于MB⊥NC,NC∩ AN=N,
所 以 MB⊥ 平 面 ANC , 又 AC⊂ 平 面 ANC , 所 以
MB⊥AC.
2.( 一 题 多 解 ) 如 图 , 多 面 体 ABCDEF 中 , 底 面 ABCD 为 正 方 形 ,
∴DD1⊥平面ABCD.
又∵DM⊂平面ABCD,∴DM⊥DD1.
又∵DD1∩ CD=D,∴DM⊥平面CDD1C1.
又∵DE⊂平面CDD1C1,∴DM⊥DE.
反思感悟
1.判定线面垂直的四种方法
2.证明线面垂直的流程
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是证明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则需借助线
面垂直的性质.因此,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合理转化是证明线面垂
早1 000多年,在《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且侧棱垂直于底
面的三棱柱称为堑堵(qiandu);阳马指底面为矩形,一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
棱锥,鳖臑(bienao)指四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如图,三棱柱ABCA1B1C1,BC1⊥平面A1C1CA,四棱锥B-A1C1CA为阳马,且E,F分别是BC,
)
A.m∥l
B.m∥n
C.n⊥l

高中数学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高中数学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知识回顾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1)定义: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就说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记作l ⊥α.(2)判定定理文字表述: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符号表述:⎭⎪⎬⎪⎫l ⊥a l ⊥b⇒l ⊥α. 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文字表述: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符号表述:⎭⎪⎬⎪⎫a ⊥αb ⊥α⇒ a ∥b 3.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4.平面与平面的垂直的判定(1)定义:如果两个平面相交,且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文字语言: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符号表示:⎭⎪⎬⎪⎫a ⊥β⇒α⊥β. 5.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用符号表示为:α⊥β,α∩β=l ,a ⊂α,a ⊥l ⇒a ⊥β. 6.二面角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如图,在二面角α-l-β的棱l上任取一点O,在半平面α和β内分别作垂直于棱l的射线OA和OB,则∠AOB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题型讲解题型一例1、空间四边形ABCD的四边相等,则它的两对角线AC、BD的关系是()A.垂直且相交 B.相交但不一定垂直C.垂直但不相交 D.不垂直也不相交答案:C例2、如图所示,PA⊥平面ABC,△ABC中BC⊥AC,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A.4 B.3 C.2 D.1答案:A例3、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B1C1、B1B的中点.求证:CF⊥平面EAB.证明在平面B1BCC1中,∵E、F分别是B1C1、B1B的中点,∴△BB1E≌△CBF,∴∠B1BE=∠BCF,∴∠BCF+∠EBC=90°,∴CF⊥BE,又AB⊥平面B1BCC1,CF⊂平面B1BCC1,∴AB⊥CF,AB∩BE=B,∴CF⊥平面EAB.题型二例4、若m 、n 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①⎭⎪⎬⎪⎫m ∥n m ⊥α⇒n ⊥α; ② ⎭⎪⎬⎪⎫m ⊥αn ⊥α⇒m ∥n ; ③⎭⎪⎬⎪⎫m ⊥αn ∥α⇒M ⊥n; ④⎭⎪⎬⎪⎫m ∥αm ⊥n ⇒n ⊥α.A .1B .2C .3D .4答案:C例5、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是AB 上一点,N 是A 1C 的中点,MN ⊥平面A 1DC .求证:(1)MN ∥AD 1; (2)M 是AB 的中点.证明 (1)∵ADD 1A 1为正方形, ∴AD 1⊥A 1D .又∵CD ⊥平面ADD 1A 1,∴CD ⊥AD 1. ∵A 1D∩CD =D ,∴AD 1⊥平面A 1DC . 又∵MN ⊥平面A 1DC , ∴MN ∥AD 1.(2)连接ON ,在△A 1DC 中, A 1O =OD ,A 1N =NC . ∴ON12CD 12AB , ∴ON ∥AM . 又∵MN ∥OA ,∴四边形AMNO 为平行四边形,∴ON =AM .∵ON =12AB ,∴AM =12AB ,∴M 是AB 的中点.题型三例6、直线a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50°,直线b ∥a ,则直线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等于( )A .40°B .50°C .90°D .150°答案:B例7、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1)直线A 1B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是________; (2)直线A 1B 与平面ABC 1D 1所成的角是________; (3)直线A 1B 与平面AB 1C 1D 所成的角是________. 答案:(1)45° (2)30° (3)90° 题型四例6、在边长为1的菱形ABCD 中,∠ABC =60°,把菱形沿对角线AC 折起,使折起后BD =32,则二面角B -AC -D 的余弦值为( ) A .13 B .12 C .223 D .32答案:B [如图所示,由二面角的定义知∠BOD 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DO =OB =BD =32, ∴∠BOD =60°.]例7、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作线段AP ⊥平面ABCD ,且AP =AB ,则平面ABP 与平面CDP 所成的二面角的度数是________.答案:45° 题型五例8、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平面α和β分别过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则α⊥βB.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两条平行线,则α⊥βC.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两条相交直线,则α⊥βD.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无数条直线,则α⊥β答案:C例9、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菱形,∠BCD=60°,E是CD的中点,PA⊥底面ABCD,PA=3.(1)证明:平面PBE⊥平面PAB;(2)求二面角A—BE—P的大小.9.(1)证明如图所示,连接BD,由ABCD是菱形且∠BCD=60°知,△BCD是等边三角形.因为E是CD的中点,所以BE⊥CD.又AB∥CD,所以BE⊥AB.又因为PA⊥平面ABCD,BE⊂平面ABCD,所以PA⊥BE.而PA∩AB=A,因此BE⊥平面PAB.又BE⊂平面PBE,所以平面PBE⊥平面PAB.(2)解由(1)知,BE⊥平面PAB,PB⊂平面PAB,所以PB⊥BE.又AB⊥BE,所以∠PBA是二面角A—BE—P的平面角.在Rt△PAB中,tan∠PBA=PAAB=3,则∠PBA=60°.故二面角A—BE—P的大小是60°.题型六例10、平面α⊥平面β,直线a∥α,则()A.a⊥β B.a∥βC.a与β相交 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D例11、如图所示,在多面体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AB∥DC,△PAD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D=2AD=8,AB=2DC=45.(1)设M是PC上的一点,求证:平面MBD⊥平面PAD;(2)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11.(1)证明在△ABD中,∵AD=4,BD=8,AB=45,∴AD2+BD2=AB2.∴AD⊥BD.又∵面PAD⊥面ABCD,面PAD∩面ABCD=AD,BD⊂面ABCD,∴BD⊥面PAD,又BD⊂面BDM,∴面MBD⊥面PAD.(2)解过P作PO⊥AD,∵面PAD⊥面ABCD,∴PO⊥面ABCD,即PO为四棱锥P—ABCD的高.又△PAD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PO=23.在底面四边形ABCD中,AB∥DC,AB=2DC,∴四边形ABCD为梯形.在Rt△ADB中,斜边AB边上的高为4×845=855,此即为梯形的高. ∴S 四边形ABCD =25+452×855=24. ∴V P —ABCD =13×24×23=163.跟踪训练1.正方体A 1B 1C 1D 1-ABCD 中,截面A 1BD 与底面ABCD 所成二面角A 1-BD -A 的正切值等于( )A .33B .22C . 2D . 3答案:C[解析] 设AC 、BD 交于O ,连A 1O ,∵BD ⊥AC ,BD ⊥AA 1,∴BD ⊥平面AA 1O ,∴BD ⊥A 1O ,∴∠A 1OA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tan ∠A 1OA =A 1AAO=2,∴选C.2.过两点与一个已知平面垂直的平面( ) A .有且只有一个 B .有无数个 C .有且只有一个或无数个 D .可能不存在答案:C [当两点连线与平面垂直时,有无数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当两点连线与平面不垂直时,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3.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P 在侧面BCC 1B 1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总是保持AP ⊥BD 1,则动点P 的轨迹是( )A .线段B 1C B .线段BC 1C .BB 1中点与CC 1中点连成的线段D .BC 中点与B 1C 1中点连成的线段 答案:A[解析] ∵DD 1⊥平面ABCD , ∴D 1D ⊥AC ,又AC ⊥BD ,∴AC ⊥平面BDD 1, ∴AC ⊥BD 1.同理BD 1⊥B 1C. 又∵B 1C ∩AC =C , ∴BD 1⊥平面AB 1C.而AP ⊥BD 1,∴AP ⊂平面AB 1C.又P ∈平面BB 1C 1C ,∴P 点轨迹为平面AB 1C 与平面BB 1C 1C 的交线B 1C.故选A. 4.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是棱AA 1和AB 上的点,若∠B 1MN 是直角,则∠C 1MN =________.答案:90°解析 ∵B 1C 1⊥面ABB 1A 1, ∴B 1C 1⊥MN . 又∵MN ⊥B 1M , ∴MN ⊥面C 1B 1M , ∴MN ⊥C 1M .∴∠C 1MN =90°.5.如图所示,平面α⊥平面β,A ∈α,B ∈β,AA′⊥A′B′,BB′⊥A′B′,且AA′=3,BB′=4,A′B′=2,则三棱锥A -A′BB′的体积V =________.答案: 4[解析] ∵α⊥β,α∩β=A′B′,AA′⊂α,AA′⊥A′B′, ∴AA′⊥β,∴V =13S △A′BB′·AA′=13×(12A′B′×BB′)×AA′=13×12×2×4×3=4.6. 如图所示,已知PA 垂直于⊙O 所在的平面,AB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任意一点,过点A 作AE ⊥PC 于点E .求证:AE ⊥平面PBC .证明 ∵PA ⊥平面ABC ,∴PA ⊥BC . 又∵AB 是⊙O 的直径,∴BC ⊥AC . 而PA ∩AC =A ,∴BC ⊥平面PAC . 又∵AE ⊂平面PAC ,∴BC ⊥AE .又∵PC ⊥AE ,且PC ∩BC =C ,∴AE ⊥平面PBC .7.如图,已知AB ⊥平面ACD ,DE ⊥平面ACD ,△ACD 为等边三角形,AD =DE =2AB ,F 为CD 的中点.求证:平面BCE ⊥平面CDE.证明 取CE 的中点G ,连接FG ,BG ,AF. ∵F 为CD 的中点, ∴GF ∥DE ,且GF =12DE.∵AB ⊥平面ACD ,DE ⊥平面ACD , ∴AB ∥DE.则GF ∥AB. 又∵AB =12DE ,∴GF =AB.则四边形GFAB 为平行四边形.于是AF ∥BG. ∵△ACD 为等边三角形,F 为CD 的中点, ∴AF ⊥CD.∵DE ⊥平面ACD ,AF ⊂平面ACD ,∴DE ⊥AF. 又∵CD ∩DE =D ,CD ,DE ⊂平面CDE , ∴AF ⊥平面CDE.∵BG ∥AF ,∴BG ⊥平面CDE.∵BG ⊂平面BCE ,∴平面BCE ⊥平面CDE.8.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侧棱PD=a,PA=PC=2a,求证:(1)PD⊥平面ABCD;(2)平面PAC⊥平面PBD;(3)二面角P-BC-D是45°的二面角.证明(1)∵PD=a,DC=a,PC=2a,∴PC2=PD2+DC2.∴PD⊥DC.同理可证PD⊥AD,又AD∩DC=D,∴PD⊥平面ABCD.(2)由(1)知PD⊥平面ABCD,∴PD⊥AC.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BD.又BD∩PD=D,∴AC⊥平面PBD.又AC⊂平面PAC,∴平面PAC⊥平面PBD.(3)由(1)知PD⊥BC,又BC⊥DC,∴BC⊥平面PDC.∴BC⊥PC.∴∠PCD为二面角P-BC-D的平面角.在Rt△PDC中,PD=DC=a,∴∠PCD=45°.∴二面角P-BC-D是45°的二面角.6.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AC,且BC1⊥A1C.(1)求证:平面ABC1⊥平面A1ACC1;(2)若D、E分别是A1C1和BB1的中点,求证:DE∥平面ABC1.11解析: (1)∵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A 1=AC , ∴ACC 1A 1为正方形, ∴A 1C ⊥AC 1.又∵BC 1⊥A 1C ,AC 1∩BC 1=C 1,∴A 1C ⊥平面ABC 1, 又∵A 1C ⊂平面A 1ACC 1, ∴平面A 1ACC 1⊥平面ABC 1.(2)如图,取AA 1的中点F ,连接DF 、EF.∵D 、E 、F 分别为A 1C 1、BB 1、AA 1的中点, ∴DF ∥AC 1,EF ∥AB ,DF∩EF =F , ∴平面DEF ∥平面ABC 1, ∴DE ∥平面ABC 1.。

2023年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梳理及基础题型归纳-立体几何模块-第四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2023年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梳理及基础题型归纳-立体几何模块-第四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四节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知识点15】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画直线与平面垂直时,通常把直线画成与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一边垂直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典型例题:【例1】(概念的理解)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①若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则l⊥α;②若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则l⊥α;③若直线l不垂直于平面α,则α内没有与l垂直的直线;④若直线l不垂直于平面α,则α内也可以有无数条直线与l垂直;⑤过一点和已知平面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反思】(1)对于线面垂直的定义要注意“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说法与“直线垂直于平面内无数条直线”不是一回事,后者说法是不正确的,它可以使直线与平面斜交.(2)判定定理中要注意必须是平面内两相交直线.【变式1】(1)若三条直线OA,OB,OC两两垂直,则直线OA垂直于()A.平面OAB B.平面OACC.平面OBC D.平面ABC(2)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①三角形的两边;②梯形的两边;③圆的两条直径;④正五边形的两边.能保证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是________.(填序号)【变式2】已知m和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和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那么下面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出m⊥β的是()A.α∥β,且m⊂αB.m∥n,且n⊥β C.m⊥n,且n⊂βD.m⊥n,且n∥β【变式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②过直线l外一点P,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l垂直;③如果三条共点直线两两垂直,那么其中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两条直线确定的平面;④垂直于角的两边的直线必垂直角所在的平面;⑤过点A垂直于直线a的所有直线都在过点A垂直于a的平面内.A.2个B.3个C.4个D.5个例2(线面垂直的判定)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ABC=90°,D是AC的中点,且SA=SB=SC.(1)求证:SD⊥平面ABC;(2)若AB=BC,求证:BD⊥平面SAC.【反思】(1)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垂直的步骤①在这个平面内找两条直线,使它们和这条直线垂直;②确定这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相交的直线;③根据判定定理得出结论.(2)平行转化法(利用推论):①a∥b,a⊥α⇒b⊥α;②α∥β,a⊥α⇒a⊥β.【变式1】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求证:AC⊥B1D;【变式2】如图所示,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C点到AB1的距离为CE,D为AB的中点.求证:(1)CD⊥AA1;(2)AB1⊥平面CED.【练习3】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 A⊥平面ABCD,AP=AB=2,BC=22,E,F分别是AD,PC的中点.证明:PC⊥平面BEF.知识点【能力提升思考】已知∠BAC在平面α内,P∠α,∠PAB=∠PAC.求证:点P在平面α内的射影在∠BAC的平分线上.【变式1】如图所示,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BC1⊥AC,C1H⊥AB,证明:点H是C1在平面ABC内的射影.【反思】(1)求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步骤①寻找过斜线上一点与平面垂直的直线;②连结垂足和斜足得到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斜线与其射影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即为所求的角;③把该角归结在某个三角形中,通过解三角形,求出该角.(2)在上述步骤中,其中作角是关键,而确定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是作角的关键,几何图形的特征是找射影的依据,图形中的特殊点是突破口.【知识点16】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典例讲解:【例1】(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1)求A1B与平面AA1D1D所成的角;(2)求A1B与平面BB1D1D所成的角.【反思】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步骤:(1)寻找过斜线上一点与平面垂直的直线.(2)连接垂足和斜足得到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斜线与其射影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即为所求的角.(3)把该角归结在某个三角形中,通过解三角形,求出该角.【变式1】如图所示,AB是圆柱的母线,BD是圆柱底面圆的直径,C是底面圆周上一点,且AB=BC=2,∠CBD=45°,求直线BD与平面ACD所成角的大小.【变式2】如图,已知∠BOC在平面α内,OA是平面α的斜线,且∠AOB=∠AOC=60°,OA=OB=OC=1,BC=2,求OA与平面α所成的角的大小.【思考1】把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折起,当以A,B,C,D四点为顶点棱锥体积最大时,直线BD和平面ABC所成的角的大小为()A.90° B.60° C.45° D.30°【变式1】如图所示,四棱锥S-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SD⊥底面ABCD,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C⊥SBB.AB∥平面SCDC.SA与平面SBD所成的角等于SC与平面SBD所成的角D.AB与SC所成的角等于DC与SA所成的角【例4】(综合应用)如图,P A⊥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M,N分别是AB,PC的中点.(1)求证:MN∥平面P AD;(2)若PD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45°,求证:MN⊥平面PCD.【方法小结】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1)利用线面垂直的定义.(2)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3)利用下面两个结论:①若a∥b,a⊥α,则b⊥α;②若α∥β,a⊥α,则a⊥β.2.线线垂直的判定方法:(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90°.(2)线面垂直,则线线垂直.3.求线面角的常用方法:(1)直接法(一作(或找)二证(或说)三计算).(2)转移法(找过点与面平行的线或面).(3)等积法(三棱锥变换顶点,属间接求法).【知识点17】距离问题典型例题:【例1】如图,已知AB是圆O的直径,C为圆上一点,AB=2,AC=1,P为∠O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垂直于圆O所在平面,PB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45°.(1)求证:BC∠平面PAC;(2)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变式1】已知△ABC 的三条边长分别是5,12,13,点P 到A ,B ,C 三点的距离都等于7,则点P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____【例2】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PA ⊥平面ABCD ,E 是PD 的中点.(1)证明:PB //平面AEC ; (2)设1AP =,3AD =,三棱锥P ABD -的体积34V =,求A 到平面PBC 的距离.【反思】 求点到平面距离的方法总结:PA BCD E(1)过已知点作出平面的垂线段是关键. 作垂线段通常要借助于垂面,然后利用面面垂直性质定理作出平面的垂线.(2)作出垂线段后,通常利用等面积法求得距离.【变式1】如图,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AB CD ,AD AB ⊥,2AB =,2AD =,1=3AA ,E 为CD 上一点,1DE =,3EC =.(1)证明:BE ⊥平面11BB C C ; (2)求点1B 到平面11EA C 的距离.【反思】 求点到平面距离的方法总结:(1)当直接作出垂线段比较困难时,可以考虑利用等体积法求距离. (2)用等体积法求距离,一般用三棱锥体积相等来求解.(3)可以用线面平行关系,转化到一个更容易求解的三棱锥去求距离;也可以利用比例关系,化为其他点到平面的距离来求解.【例题3】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2AB =,1AD =,11A A =.ABCD EA 1B 1C 1D 1(1)证明:直线1BC 平行于平面1D AC ; (2)求直线1BC 到平面1D AC 的距离.【反思】 求直线到平面距离的方法总结:(1)求线面距离,根据直线上的点到平面距离相等,所以可以转化为点面距离来求解. (2)在转化为点面距的时候,选择合适的点会对解题有促进作用.【变式1】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 ABC =∠︒,11,2AB =BC =BB =,求: (1)异面直线11B C 与1A C 所成角的余弦值; (2)直线11B C 到平面BC A 1的距离.【思考】已知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4AB =,3AC BC ==,D 为AB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1CC 和AB 的距离;ABCD A 1B 1C 1D 1ACBA 1B 1C 1C1A1B1CA BD【感悟】求两条异面直线距离的方法总结:(1)利用图形关系作出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是求两异面直线距离的基本方法,但难度较大.(2)过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直线作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构造线面平行,将异面直线距离化为线面距离,进而转化为点面距离,是求异面直线距离的常用方法.(3)如果两条异面直线分别在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内,可以转化为求两平行平面的距离,再化为点面距离.【知识点18】二面角的概念【例1】(概念的理解)有下列结论:①两个相交平面组成的图形叫作二面角;②异面直线a,b分别和一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垂直,则a,b所成的角与这个二面角的平面角相等或互补;③二面角的平面角是从棱上一点出发,分别在两个面内作射线所成的角;④二面角的大小与其平面角的顶点在棱上的位置没有关系.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例2】如图,已知Rt△ABC,斜边BC⊂α,点A∉α,AO⊥α,O为垂足,∠ABO=30°,∠ACO=45°,求二面角A-BC-O的大小.【反思】(1)定义法:在二面角的棱上找一点,在两个半平面内过该点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2)垂面法:过棱上一点作与棱垂直的平面,该平面与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形成交线,这两条射线(交线)所成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3)垂线法: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来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这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1)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2)相关概念:①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②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3)画法:(4)记法:二面角α-l-β或α-AB-β或P-l-Q或P-AB-Q.(5)二面角的平面角:若有①O∈l;②OA⊂α,OB⊂β;③OA⊥l,OB⊥l,则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是∠AOB.【变式1】如图,AB 是⊙O 的直径,P A 垂直于⊙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周上的一点,且P A =AC ,求二面角P -BC -A 的大小.【变式2】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截面A 1BD 与底面ABCD 所成二面角A 1-BD -A 的正切值为( ) A.32 B.22C. 2D.3【思考1】已知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4AB =,3AC BC ==,D 为AB 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1CC 和AB 的距离;(2)若11AB A C ⊥,求二面角11A CD B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C1A1B1CA BD【变式1】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D=AA1=1,AB=2,点E在棱AB上移动.(1)证明:D1E⊥A1D;(2)求AE为何值时,二面角D1-EC-D的大小为45°?【方法小结】1.求二面角大小的步骤简称为“一作二证三求”.【知识点19】平面与平面垂直(1)平面与平面垂直①定义: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②画法:③记作:α⊥β.(2)判定定理文字语言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图形语言符号语言l⊥α,l⊂β⇒α⊥β【例1】(概念理解)下列不能确定两个平面垂直的是()A.两个平面相交,所成二面角是直二面角B.一个平面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C.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D.平面α内的直线a垂直于平面β内的直线b【例2】已知直线m,n与平面α,β,给出下列三个结论:①若m∥α,n∥α,则m∥n;②若m∥α,n⊥α,则m⊥n;③若m⊥α,m∥β,则α⊥β.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0 B.1 C.2 D.3【变式1】过两点与一个已知平面垂直的平面()A.有且只有一个B.有无数个C .有且只有一个或无数个D .可能不存在【变式2】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平面α及β之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四个论断:①m ⊥n ;②α⊥β;③n ⊥β;④m ⊥α.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例2】(证明面面垂直)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CD ,AD ∥BC ,∠ADC =∠P AB =90°,BC =CD =12AD .(1)在平面P AD 内找一点M ,使得直线CM ∥平面P AB ,并说明理由. (2)证明:平面P AB ⊥平面PBD .【延申变式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垂直于矩形ABCD 所在的平面,试证明:平面PCD ⊥平面P AD .【延申变式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平面ABCD ,底面ABCD 是菱形,PB =BC ,M 是PC 中点,试证明:平面MBD ⊥平面PCD .【反思】证明面面垂直常用的方法(1)定义法:即说明两个半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2)判定定理法:在其中一个平面内寻找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即把问题转化为线面垂直.(3)性质法: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另一个也垂直于此平面. 【变式1】 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垂直于底面,∠ACB =90°,AC =12AA 1,D 是棱AA 1的中点.证明:平面BDC 1⊥平面BDC .【变式2】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为正方形,P A ⊥底面ABCD ,AC ,BD 交于点E,F是PB的中点.求证:(1)EF∥平面PCD;(2)平面PBD⊥平面P AC.【思考3】如图所示,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E为BB1的中点,求证:截面A1CE⊥侧面ACC1A1.【方法小结】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应用思路(1)本质:通过直线与平面垂直来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即线面垂直⇒面面垂直.(2)证题思路:处理面面垂直问题转化为处理线面垂直问题,进一步转化为处理线线垂直问题来解决.【能力提升】垂直问题难点突破专题【例1】(空间位置关系相关定理)如图,PA⊥平面ABCD,AD//BC,AD=2BC,AB⊥BC,点E为PD中点.(1)求证:AB⊥PD;(2)求证:CE//平面PAB.【变式1】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平面11A ACC ⊥平面ABC , AB =BC =2,∠ACB =30°AA 1=3, 11,BC A C E ⊥为AC 的中点.求证: 1A C ⊥平面1C EB ;求二面角1A AB C --的余弦值.【例2】(数量关系)如图,三棱锥P ABC -中,PB ⊥底面ABC ,2PB BC ==,1AC =,AB = E 为PC 的中点,点F 在PA 上,且2PF FA =.(1)求证:平面PAC ⊥平面BEF ;【变式2】已知多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EF CE ⊥,且AC =, 1AE EC ==, 2BC EF =, //AD EF . (1)求证:平面ACE ⊥平面ADEF ;【例3】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已知侧棱1CC ⊥底面,ABC M 为BC 的中点,13,2,AC AB BC CC ===.(1)证明: 1B C ⊥平面1AMC ;(2)求点1A 到平面1AMC 的距离.【变式3】.如图,直三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ABC ﹣A 1B 1C 1中,点G 是AC 的中点.(1)求证:B 1C ∥平面 A 1BG ;(2)若AB=BC , 1AC ,求证:AC 1⊥A 1B .【例4】(几何图形的特征).如图,在多面体ABCDFE中,四边形ADFE是正方形,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AD=1,BC=2,G为BC中点,平面ADFE⊥平面ADCB.(1)证明:AC⊥BE;(2)求三棱锥A−GFC的体积.-中,PD⊥底面ABCD,底面ABCD为菱形,【变式4】已知四棱锥P ABCD=∠=,E为AB的中点.AD DAB2,60(1)证明:平面PAB⊥平面PED;(2)若PD=,求E到平面PBC的距离.-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例5】(存在性问题). 如图,四棱锥P ABCDABCD,PA=AD=1,AB=√3,点E为PD的中点,点F在棱DC上移动.(1)当点F为DC的中点时,试判断EF与平面PA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求证:无论点F在DC的何处,都有PF AE。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解析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解析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1.直线和平面垂直定义如果直线和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与平面互相垂直,记作.直线叫平面的垂线;平面叫直线的垂面;垂线和平面的交点叫垂足。

要点诠释:(1)定义中“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就是指“平面内的所有直线”,这与“无数条直线”不同,注意区别。

(2)直线和平面垂直是直线和平面相交的一种特殊形式。

(3)若,则。

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符号语言:特征:线线垂直线面垂直要点诠释:(1)判定定理的条件中:“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是关键性词语,不可忽视。

(2)要判定一条已知直线和一个平面是否垂直,取决于在这个平面内能否找出两条相交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至于这两条相交直线是否和已知直线有公共点,则无关紧要。

知识点二、斜线、射影、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但不和这个平面垂直,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平面的斜线。

过斜线上斜足外的一点向平面引垂线,过垂足和斜足的直线叫做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要点诠释:(1)直线与平面相交但不垂直,直线在平面的射影是一条直线。

(2)直线与平面垂直射影是点。

(3)斜线任一点在平面内的射影一定在斜线的射影上。

(4)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

知识点三、二面角1.二面角定义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通常称为半平面.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表示方法:棱为、面分别为的二面角记作二面角.有时为了方便,也可在内(棱以外的半平面部分)分别取点,将这个二面角记作二面角.如果棱记作,那么这个二面角记作二面角或。

线面垂直判定与性质

线面垂直判定与性质

线面垂直●知识点1.直线和平面垂直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垂直,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2.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判定定理: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同一平面.判定定理: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3.三垂线定理和它的逆定理.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和这条斜线垂直.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在该平面上的射影垂直.●题型示例【例1】如图所示,已知点S是平面ABC外一点,∠ABC=90°,SA⊥平面ABC,点A在直线SB和SC上的射影分别为点E、F,求证:EF⊥SC.【解前点津】用分析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假设EF⊥SC成立,结合AF⊥SC可推证SC⊥平面AEF,这样SC⊥AE,结合AE⊥SB,可推证AE⊥平面SBC,因此证明AE⊥平面SBC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环节.由题设SA⊥平面ABC,∠ABC=90°,可以推证BC⊥AE,结合AE⊥SB完成AE⊥平面SBC的证明.【规范解答】【解后归纳】题设中条件多,图形复杂,结合题设理清图形中基本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是解例1题图决问题的关键.【例2】 已知:M ∩N =AB ,PQ ⊥M 于Q ,PO ⊥N 于O ,OR ⊥M 于R ,求证:QR ⊥AB .【解前点津】 由求证想判定,欲证线线垂直,方法有(1)a ∥b ,a ⊥c ⇒b ⊥c ;(2)a ⊥α,b ⊂α⇒a ⊥b ;(3)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由已知想性质,知线面垂直,可推出线线垂直或线线平行.【解后归纳】 处于非常规位置图形上的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的应用问题,要抓住“一个面”、“四条线”.所谓“一个面”:就是要确定一个垂面,三条垂线共处于垂面之上.所谓“四条线”:就是垂线、斜线、射影以及平面内的第四条线,这四条线中垂线是关键的一条线,牵一发而动全身,应用时一般可按下面程序进行操作:确定垂面、抓准斜线、作出垂线、连结射影,寻第四条线.【例3】 已知如图(1)所示,矩形纸片AA ′A ′1A 1,B 、C 、B 1、C 1 分别为AA ′,A 1A ′的三等分点,将矩形纸片沿BB 1,CC 1折成如图(2)形状(正三棱柱),若面对角线AB 1⊥BC 1,求证:A 1C ⊥AB 1.【解前点津】 题设主要条件是AB 1⊥BC ,而结论是AB 1⊥A 1C,题设,题断有对答性,可在例3题图解(1)ABB 1A 1上作文章,只要取A 1B 1中点D 1,就把异面直线AB 1与BC 1垂直关系转换到ABB 1A 1同一平面内AB 1与BD 1垂直关系,这里要感谢三垂线逆定理.自然想到题断AB 1与A 1C 垂直用同法(对称原理)转换到同一平面,取AB 中点D 即可,只要证得A 1D 垂直于AB 1,事实上DBD 1A 1,为平行四边形,解题路子清楚了.【解后归纳】 证线线垂直主要途径是:(1)三垂线正逆定理,(2)线面,线线垂直互相转化.利用三垂线正逆定理完成线线归面工作,在平面内完成作解任务.证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常常利用线面垂直,线线垂直作为桥梁过渡过来,这种转化思想有普遍意义,利用割补法把几何图形规范化便于应用定义定理和公式,也是不容忽视的常用方法.【例4】 空间三条线段AB ,BC ,CD ,AB ⊥BC ,BC ⊥CD ,已知AB =3,BC =4,CD =6,则AD 的取值范围是 .【解前点津】 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1中,CD 1=6,AD 1的长是AD 的最小值,其中AH ⊥CD 1,AH =BC =4,HD 1=3,∴AD 1=5;在直角△AHD 2中,CD 2=6,AD 2是AD 的最大值为974)36(22222=++=+AH HD例4题图【解后归纳】 本题出题形式新颖、灵活性大,很多学生对此类题感到无从入手,其实冷静分析,找出隐藏的条件很容易得出结论.●对应训练 分阶提升一、基础夯实1.设M 表示平面,a 、b 表示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M b M a b a ⊥⇒⎭⎬⎫⊥// ②b a M b M a //⇒⎭⎬⎫⊥⊥ ③⇒⎭⎬⎫⊥⊥b a M a b ∥M ④⇒⎭⎬⎫⊥b a M a //b ⊥M .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B.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C.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则垂直于这个平面的直线必定垂直于这条直线D.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垂直于这条直线的另一条直线必垂直于这个平面3.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现在沿DE 、DF 及EF 把△ADE 、△CDF 和△BEF 折起,使A 、B 、C 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P .那么,在四面体P —DEF 中,必有 ( )A.DP ⊥平面PEFB.DM ⊥平面PEFC.PM ⊥平面DEFD.PF ⊥平面DEF4.设a 、b 是异面直线,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过不在a 、b 上的一点P 一定可以作一条直线和a 、b 都相交B.过不在a 、b 上的一点P 一定可以作一个平面和a 、b 都垂直C.过a 一定可以作一个平面与b 垂直D.过a 一定可以作一个平面与b 平行5.如果直线l ,m 与平面α,β,γ满足:l =β∩γ,l ∥α,m ⊂α和m ⊥γ,那么必有 ( )A.α⊥γ且l ⊥mB.α⊥γ且m ∥βC.m ∥β且l ⊥mD.α∥β且α⊥γ6.AB 是圆的直径,C 是圆周上一点,PC 垂直于圆所在平面,若BC =1,AC =2,PC =1,则P 到AB 的距离为 ( )A.1B.2C.552D.553 7.有三个命题:①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②过平面α的一条斜线l 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α垂直;第3题图③异面直线a 、b 不垂直,那么过a 的任一个平面与b 都不垂直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0B.1C.2D.38.d 是异面直线a 、b 的公垂线,平面α、β满足a ⊥α,b ⊥β,则下面正确的结论是 ( )A.α与β必相交且交线m ∥d 或m 与d 重合B.α与β必相交且交线m ∥d 但m 与d 不重合C.α与β必相交且交线m 与d 一定不平行D.α与β不一定相交9.设l 、m 为直线,α为平面,且l ⊥α,给出下列命题① 若m ⊥α,则m ∥l ;②若m ⊥l ,则m ∥α;③若m ∥α,则m ⊥l ;④若m ∥l ,则m ⊥α,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0.已知直线l ⊥平面α,直线m 平面β,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α∥β,则l ⊥m ;②若α⊥β,则l ∥m ;③若l ∥m ,则α⊥β;④若l ⊥m ,则α∥β.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③与④B.①与③C.②与④D.①与②二、思维激活11.如图所示,△ABC 是直角三角形,AB 是斜边,三个顶点在平面α的同侧,它们在α内的射影分别为A ′,B ′,C ′,如果△A ′B ′C ′是正三角形,且AA ′=3cm ,BB ′=5cm ,CC ′=4cm ,则△A ′B ′C ′的面积是.12.如图所示,在直四棱柱A 1B 1C 1D 1—ABCD 中,当底面四边形ABCD 满足条件 时,有A 1C ⊥B 1D 1(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条件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形)13.如图所示,在三棱锥V —ABC 中,当三条侧棱VA 、VB 、VC 之间满足条件 时,有VC ⊥AB .(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条件即可)三、能力提高14.如图所示,三棱锥V -ABC 中,AH ⊥侧面VBC ,且H 是△VBC 的垂心,BE 是VC 边上的高.(1)求证:VC ⊥AB ;(2)若二面角E —AB —C 的大小为30°,求VC 与平面ABC所成角的大小.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15.如图所示,P A ⊥矩形ABCD 所在平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1)求证:MN ∥平面P AD .(2)求证:MN ⊥CD .(3)若∠PDA =45°,求证:MN ⊥平面PCD .16.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BAD =60°,AB =4,AD =2,侧棱PB =15,PD =3.(1)求证:BD ⊥平面P AD .(2)若PD 与底面ABCD 成60°的角,试求二面角P —BC —A 的大小.17.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B =90°,∠BAC =30°,BC =1,AA 1=6,M 是CC 1的中点,求证:AB 1⊥A 1M .第15题图第16题图18.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a ,M 是AD 的中点,N 是BD ′上一点,且D ′N ∶NB =1∶2,MC 与BD 交于P .(1)求证:NP ⊥平面ABCD .(2)求平面PNC 与平面CC ′D ′D 所成的角.(3)求点C 到平面D ′MB 的距离.第4课 线面垂直习题解答1.A 两平行中有一条与平面垂直,则另一条也与该平面垂直,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2.C 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3.A 折后DP ⊥PE ,DP ⊥PF ,PE ⊥PF .4.D 过a 上任一点作直线b ′∥b ,则a ,b ′确定的平面与直线b 平行.5.A ,m ⊥γ且m ⊂α,则必有α⊥γ,又因为l =β∩γ则有l ⊂γ,而m ⊥γ则l ⊥m ,故选A.6.D P 作PD ⊥AB 于D ,连CD ,则CD ⊥AB ,AB =522=+BC AC ,52=⋅=AB BC AC CD , ∴PD =55354122=+=+CD PC . 7.D 由定理及性质知三个命题均正确.8.A 显然α与β不平行.9.D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两条平行线中一条与平面垂直,则另一条也与该平面垂直.10.B ∵α∥β,l ⊥α,∴l ⊥m 11.23cm 2 设正三角A ′B ′C ′的边长为a . ∴AC 2=a 2+1,BC 2=a 2+1,AB 2=a 2+4,第18题图又AC 2+BC 2=AB 2,∴a 2=2.S △A ′B ′C ′=23432=⋅a cm 2. 12.在直四棱柱A 1B 1C 1D 1—ABCD 中当底面四边形ABCD 满足条件AC ⊥BD (或任何能推导出这个条件的其它条件,例如ABCD 是正方形,菱形等)时,有A 1C ⊥B 1D 1(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条件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形). 点评:本题为探索性题目,由此题开辟了填空题有探索性题的新题型,此题实质考查了三垂线定理但答案不惟一,要求思维应灵活.13.VC ⊥VA ,VC ⊥AB . 由VC ⊥VA ,VC ⊥AB 知VC ⊥平面VAB .14.(1)证明:∵H 为△VBC 的垂心,∴VC ⊥BE ,又AH ⊥平面VBC ,∴BE 为斜线AB 在平面VBC 上的射影,∴AB ⊥VC .(2)解:由(1)知VC ⊥AB ,VC ⊥BE ,∴VC ⊥平面ABE ,在平面ABE 上,作ED ⊥AB ,又AB ⊥VC ,∴AB ⊥面DEC .∴AB ⊥CD ,∴∠EDC 为二面角E —AB —C 的平面角,∴∠EDC =30°,∵AB ⊥平面VCD ,∴VC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为CD .∴∠VCD 为VC 与底面ABC 所成角,又VC ⊥AB ,VC ⊥BE ,∴VC ⊥面ABE ,∴VC ⊥DE ,∴∠CED =90°,故∠ECD=60°,∴VC 与面ABC 所成角为60°.15.证明:(1)如图所示,取PD 的中点E ,连结AE ,EN ,则有EN ∥CD ∥AB ∥AM ,EN =21CD =21AB =AM ,故AMNE 为平行四边形. ∴MN ∥AE .∵AE 平面P AD ,MN 平面P AD ,∴MN ∥平面P AD .(2)∵P A ⊥平面ABCD ,∴P A ⊥AB .又AD ⊥AB ,∴AB ⊥平面P AD .∴AB ⊥AE ,即AB ⊥MN .又CD ∥AB ,∴MN ⊥CD .(3)∵P A ⊥平面ABCD ,∴P A ⊥AD .又∠PDA =45°,E 为PD 的中点.∴AE ⊥PD ,即MN ⊥PD .又MN ⊥CD ,∴MN ⊥平面PCD .16.如图(1)证:由已知AB =4,AD =2,∠BAD =60°,故BD 2=AD 2+AB 2-2AD ·AB cos60°=4+16-2×2×4×21=12. 第15题图解又AB 2=AD 2+BD 2,∴△ABD 是直角三角形,∠ADB =90°,即AD ⊥BD .在△PDB 中,PD =3,PB =15,BD =12,∴PB 2=PD 2+BD 2,故得PD ⊥BD .又PD ∩AD =D ,∴BD ⊥平面P AD .(2)由BD ⊥平面P AD ,BD 平面ABCD .∴平面P AD ⊥平面ABCD .作PE ⊥AD 于E ,又PE 平面P AD ,∴PE ⊥平面ABCD ,∴∠PDE 是PD 与底面ABCD 所成的角.∴∠PDE =60°,∴PE =PD sin60°=23233=⨯. 作EF ⊥BC 于F ,连PF ,则PF ⊥BF ,∴∠PFE 是二面角P —BC —A 的平面角.又EF =BD =12,在Rt △PEF 中, tan ∠PFE =433223==EF PE . 故二面角P —BC —A 的大小为arctan 43. 17.连结AC 1,∵11112263A C CC MC AC ===. ∴Rt △ACC 1∽Rt △MC 1A 1,∴∠AC 1C =∠MA 1C 1,∴∠A 1MC 1+∠AC 1C =∠A 1MC 1+∠MA 1C 1=90°.∴A 1M ⊥AC 1,又ABC -A 1B 1C 1为直三棱柱,∴CC 1⊥B 1C 1,又B 1C 1⊥A 1C 1,∴B 1C 1⊥平面AC 1M .由三垂线定理知AB 1⊥A 1M .点评:要证AB 1⊥A 1M ,因B 1C 1⊥平面AC 1,由三垂线定理可转化成证AC 1⊥A 1M ,而AC 1⊥A 1M 一定会成立.18.(1)证明:在正方形ABCD 中,∵△MPD ∽△CPB ,且MD =21BC , ∴DP ∶PB =MD ∶BC =1∶2.又已知D ′N ∶NB =1∶2,由平行截割定理的逆定理得NP ∥DD ′,又DD ′⊥平面ABCD ,∴NP ⊥平面ABCD .(2)∵NP ∥DD ′∥CC ′,∴NP 、CC ′在同一平面内,CC ′为平面NPC 与平面CC ′D ′D 所成二面角的棱. 又由CC ′⊥平面ABCD ,得CC ′⊥CD ,CC ′⊥CM ,∴∠MCD 为该二面角的平面角.在Rt △MCD 中可知∠MCD =arctan 21,即为所求二面角的大小. (3)由已知棱长为a 可得,等腰△MBC 面积S 1=22a ,等腰△MBD ′面积S 2=246a ,设所求距离为h ,即为三棱锥C —D ′MB 的高.∵三棱锥D ′—BCM 体积为h S D D S 213131='⋅, ∴.3621a S aS h =⋅=。

高中数学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专题

高中数学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专题

专题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考点精要1.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2.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热点分析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梳理1.线面垂直定义:假如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并且和这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互相垂直.其中直线叫做平面的垂线,平面叫做直线的垂面.交点叫做垂足.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假如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推论1. 假如在两条平行直线中,有一条垂直于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推论2. 假如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3.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假如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两个平面互相垂直.4.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假如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5.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假如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6.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假如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例题精讲:例1. 如图,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面11BCC B 是菱形,11B C A B ⊥ (Ⅰ)证明:平面1AB C ⊥平面11A BC ;(Ⅱ)设D 是11A C 上的点,且1//A B 平面1B CD ,求11:A D DC 的值.例2 在如下图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MA ⊥平面ABCD ,//PD MA ,E 、G 、F 分别为MB 、PB 、PC 的中点,且2AD PD MA ==. (I )求证:平面EFG ⊥平面PDC ;(II )求三棱锥P MAB -与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之比.例3 (1).已知: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111C B A 中, AC BC =,D 为AB 的中点.求证:(Ⅰ)11CD AA B B ⊥平面;(Ⅱ)1BC ∥平面1DA C .(2)如图,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SD ⊥平面ABCD ,E 是SD 的中点. (Ⅰ)求证://SB 平面EAC ; (Ⅱ)求证:AC BE ⊥.(3)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每个侧面均为正方形,D 为底边AB 的中点,E 为侧棱1CC 的中点,1AB 与1A B 的交点为O . (Ⅰ)求证:CD ∥平面1A EB ;DBCEB 1C 1AA 1O11CA(Ⅱ)求证:1AB ⊥平面1A EB .例4(1) 一个直三棱柱的直观图及三视图如下图,(其中D 为11A B 的中点) (Ⅰ).求证:1C D ⊥平面11ABB A(Ⅱ).当点F 在棱1BB 上的什么位置时,有1AB ⊥平面1C DF , 请证明你的结论(Ⅲ).对(2)中确定的点F ,求三棱锥11B C DF -的体积.(2)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侧棱与底面垂直, 90=∠ABC ,12AB BC BB ===, ,M N 分别是AB ,1A C (Ⅰ)求证:||MN 平面11B BCC ;(Ⅱ)求证:⊥MN 平面C B A 11; (Ⅲ)求三棱锥-M C B A 11的体积.(3)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菱形,60,ABC PA ∠=︒⊥平面ABCD , 点,M N 分别为,BC PA 的中点,且2==AB PA .俯视图侧视图主视图21112D C 1B 1A 1BC AMB C D(I) 证明:BC ⊥平面AMN ; (II)求三棱锥AMC N -的体积;(III)在线段PD 上是否存有一点E ,使得//NM 平面ACE ;若存有,求出PE 的长;若不存有,说明理由.例5 . 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CC ⊥平面ABC ,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D 为AB 边中点,且12CC AB =. (Ⅰ)求证:平面1C CD ⊥平面ABC ; (Ⅱ)求证:1//AC 平面1CDB ; (Ⅲ)求三棱锥1D CBB -的体积.AB1例6 . 如图1,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AC BC ⊥,D 为侧棱PC 上一点,它的正(主)视图和侧(左)视图如图2所示.(Ⅰ)证明:AD ⊥平面PBC ;(Ⅱ)求三棱锥D ABC -的体积;(Ⅲ)在ACB ∠的平分线上确定一点Q ,使得//PQ 平面ABD ,并求此时PQ 的长.例7. 如图,已知⊥PA ⊙O 所在的平面,AB 是⊙O 的直径,2=AB ,C 是⊙O 上一点,且PA AC BC ==,,E F 分别为,PC PB 中点. (Ⅰ) 求证:EF ∥平面ABC ; (Ⅱ) 求证:⊥EF PC ; (Ⅲ)求三棱锥B -PAC 的体积.针对训练1.“直线l 垂直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是“l ⊥α”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假如一条直线l 与平面α的一条垂线垂直,那么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 A .l ⊂αB .l ⊥αC .l ∥αD .l ⊂α或l ∥α3.以下说法准确的是A .直线a 平行于平面M ,则a 平行于M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B .直线a 与平面M 相交,则a 不平行于M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C .直线a 不垂直于平面M ,则a 不垂直于M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D .直线a 不垂直于平面M ,则过a 的平面不垂直于M4.设P 是平面α外一点,且P 到平面α内的四边形的四条边的距离都相等,则ABCPD44 4 222222图1图2正(主)视图侧(左)视图四边形是A .梯形B .圆外切四边形C .圆内接四边形D .任意四边形5.平面α与正四棱柱的四条侧棱AA 1、BB 1、CC 1、DD 1分别交于E 、F 、G 、H .若AE =3,BF =4,CG =5,则DH 等于A .6B .5C .4D .36.设γβα,,为两两不重合的平面,n m l ,,为两两不重合的直线,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若γα⊥,γβ⊥,则βα||; ②若α⊂m ,α⊂n ,β||m ,β||n ,则βα||;③若βα||,α⊂l ,则β||l ; ④若l =βα ,m =γβ ,n =αγ ,γ||l ,则n m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7.已知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m 为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则“αβ⊥”是“m β⊥”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 是一条直线,以下命题准确的是 A .若,l ααβ⊥⊥,则l β⊂ B .若l ∥α,α∥β,则l β⊂C .若l α⊥,α∥β,则l β⊥D .若l ∥α,αβ⊥,则l β⊥9.若l 、m 、n 是互不相同的空间直线,,αβ是不重合的平面,则以下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若α∥β,,,l n αβ⊂⊂则l ∥n B .若,,l l αβαβ⊥⊂⊥则 C .若,,l n m n ⊥⊥则 l ∥mD .若,l α⊥l ∥β,αβ⊥则10.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60DAB ︒∠=,2,4AB AD ==将CBD ∆沿BD 折起到EBD ∆的位置,使平面EDB ⊥平面ABD (1)求证:AB DE ⊥ (2)求三棱锥 E ABD -的侧面积.11.如图,已知两个正方形ABCD 和DCEF 不在同一平面内,M ,N 分别为AB ,DF 的中点.CD =2,平面ABCD ⊥平面DCEF ,求直线MN 的长;1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AB//CD ,△PAD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D =2AD =8,AB =2DC =45.(1)设M 是PC 上的一点,证明:平面MBD ⊥平面PAD ; (2)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答案: 例1 略 例2 略 针对训练 1.B 2.D 3.B 4.B 5 .C 6.B 7.B 8.C 9.D 10.(1)略 (2)823S =+ 11.(1)6 (2)略 12.(1)略 (2)163高考链接1(09北京文)(本小题共14分)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PD ABCD ⊥底面,点E 在棱PB 上。

高考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课件理

高考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课件理

在代数中,直线通常由一次方程式表 示,平面通常由二次方程式表示。如 果一个平面与一条直线垂直,则它们 对应的二次方程式有一个共同的根。 因此,可以通过解方程式来求出它们 共同的根。
在数学竞赛和数学研究中,直线与平 面的垂直关系经常出现在求解方程式 的问题中。例如,已知直线l: x+2y+3=0和平面π: x2+y2+2x−6y+9=0,则可以判断直 线l与平面π垂直,并进一步求解它们 共同的根等问题。
案例二:物理中力学知识的应用
总结词
物理中的力学知识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在力学中,直线与平面的垂直 关系通常涉及到物体的重力、支撑力等力的作用。
详细描述
在力学中,当一个物体放置在水平平面上时,它受到重力和支撑力的作用。如果物体保持 静止不动,则重力和支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时,重力和支 撑力的方向都与水平面垂直,即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应用举例
在建筑学中,建筑物和桥梁等结构需要承受重力等载荷的作用。为了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 安全性,需要考虑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关系。例如,在桥梁设计中,主梁和桥墩之间的支撑 力需要垂直于桥墩的平面,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案例三:代数中方程式的求解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应用举例
代数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 究数字、字母、符号等代数对象的运 算和性质。在代数中,直线与平面的 垂直关系通常涉及到方程式的求解问 题。
05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总结与 反思
总结直线与平面垂直的要点与难点
要点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判定定理、性质定理是学习直 线与平面垂直的核心内容。
难点
如何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应用 是学习的难点。

高考数学复习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高考数学复习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第4讲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最新考纲考向预测从定义和公理出发,借助长方体,通过直观感知,了解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关系.命题趋势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是高考中的重点考查内容,涉及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及其应用、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等内容.多出现在解答题的第(1)问,难度中等.核心素养逻辑推理、直观想象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a,b⊂αa∩b=Ol⊥al⊥b⇒l⊥α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a⊥αb⊥α⇒a∥b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l⊂βl⊥α⇒α⊥β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α⊥βl⊂βα∩β=al⊥a另一个平面垂直⇒l ⊥α3.空间角(1)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①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如图,∠P AO 就是斜线AP 与平面α所成的角.②线面角θ的范围:θ∈⎣⎢⎡⎦⎥⎤0,π2.(2)二面角①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如图的二面角,可记作:二面角α-l -β或二面角P -AB -Q . ②二面角的平面角如图,过二面角α-l -β的棱l 上一点O 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BO ⊥l ,AO ⊥l ,则∠AOB 就叫做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③二面角的范围设二面角的平面角为θ,则θ∈[0,π]. ④当θ=π2时,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常用结论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五个结论(1)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意直线. (2)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这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垂直.(5)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 2.三种垂直关系的转化:线线垂直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线面垂直判定定理性质定理面面垂直常见误区1.证明线面垂直时,易忽视平面内两条直线为相交直线这一条件.2.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的依据,运用时要注意“平面内的直线”这一条件.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已知直线a,b,c,若a⊥b,b⊥c,则a∥c.()(2)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α.()(3)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若m∥n,m⊥α,则n⊥α.()(4)若两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5)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则α⊥β.()答案:(1)×(2)×(3)√(4)×(5)×2.(易错题)已知m和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和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面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出m⊥β的是()A.α⊥β且m⊂αB.m⊥n且n∥βC.m∥n且n⊥βD.m⊥n且α∥β解析:选C.由线线平行性质的传递性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C正确.3.(多选)四棱锥S-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SD⊥底面ABCD,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C⊥SB B.AD⊥SCC.平面SAC⊥平面SBD D.BD⊥SA解析:选ABC.由SD⊥底面ABCD,得SB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为DB.又DB与AC垂直,所以SB⊥AC,A正确;由SC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DC与AD垂直,得SC⊥AD,B正确;由AC⊥SB,AC⊥BD,SB∩BD=B,可得AC⊥平面SBD,从而有平面SAC⊥平面SBD,C正确;若BD⊥SA,则BD垂直SA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DA,与已知条件矛盾,D错误.故选ABC.4.已知直线l和平面α,β,且l⊂α,则“l⊥β”是“α⊥β”的________条件.解析: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若l⊂α,l⊥β,则α⊥β,充分性成立;若l⊂α,α⊥β,则l与β垂直、相交或平行,必要性不成立,所以若l⊂α,则“l⊥β”是“α⊥β”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充分不必要5.在三棱锥P-ABC中,点P在平面ABC中的射影为点O.若P A=PB=PC,则点O是△ABC的________心.解析:如图,连接OA,OB,OC,OP,在Rt△POA,Rt△POB和Rt△POC 中,P A=PB=PC,所以OA=OB=OC,即O为△ABC的外心.答案:外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BC=22,P A=PB=PC=AC=4,O为AC的中点.证明:PO⊥平面ABC.(2)(2020·高考全国卷Ⅲ节选)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F 分别在棱DD1,BB1上,且2DE=ED1,BF=2FB1.证明:当AB=BC时,EF⊥AC.【证明】(1)因为AP=CP=AC=4,O为AC的中点,所以OP⊥AC,且OP=2 3.连接OB.因为AB=BC=22AC,所以△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B⊥AC,OB=12AC=2.由OP2+OB2=PB2知PO⊥OB.由OP⊥OB,OP⊥AC且OB∩AC=O知PO⊥平面ABC.(2)如图,连接BD,B1D1.因为AB=BC,所以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故AC⊥BD.又因为BB1⊥平面ABCD.于是AC⊥BB1.所以AC⊥平面BB1D1D.由于EF ⊂平面BB1D1D,所以EF⊥AC.判定线面垂直的四种方法1.如图所示,已知AB为圆O的直径,点D为线段AB上一点,且AD=13DB,点C为圆O上一点,且BC=3AC,PD⊥平面ABC,PD=DB.求证:P A⊥CD.证明:因为AB为圆O的直径,所以AC⊥CB,在Rt△ABC中,由3AC=BC得∠ABC=30°,设AD=1,由3AD=DB得DB=3,BC=23,由余弦定理得CD2=DB2+BC2-2DB·BC cos 30°=3,所以CD2+DB2=BC2,即CD⊥AO.因为PD⊥平面ABC,CD⊂平面ABC,所以PD⊥CD,由PD∩AO=D得,CD⊥平面P AB,又因为P A⊂平面P AB,所以P A⊥CD.2.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AB⊥AD,BC⊥BD,平面ABD⊥平面BCD,点E,F(E与A,D不重合)分别在棱AD,BD上,且EF⊥AD.求证:(1)EF∥平面ABC;(2)AD⊥AC.证明:(1)在平面ABD中,因为AB⊥AD,EF⊥AD,所以EF∥AB.又因为EF⊄平面ABC,AB⊂平面ABC,所以EF∥平面ABC.(2)因为平面ABD⊥平面BCD,平面ABD∩平面BCD=BD,BC⊂平面BCD,BC⊥BD,所以BC⊥平面ABD.因为AD⊂平面ABD,所以BC⊥AD.又AB⊥AD,BC∩AB=B,AB⊂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AD⊥平面ABC.又因为AC⊂平面ABC,所以AD⊥AC.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2020·高考全国卷Ⅰ节选)如图,D为圆锥的顶点,O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BC是底面的内接正三角形,P为DO上一点,∠APC=90°.证明:平面P AB⊥平面P AC.(2)(2020·开封市模拟考试)如图,已知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平面AA1C1C ⊥平面ABC,AA1=AC,AC⊥BC.证明:A1C⊥AB1.【证明】(1)由题设可知,P A=PB=PC,由于△ABC是正三角形,故可得△P AC≌△P AB,△P AC≌△PBC.又∠APC=90°,故∠APB=90°,∠BPC=90°,从而PB⊥P A,PB⊥PC,故PB⊥平面P AC,所以平面P AB⊥平面P AC.(2)因为AA1=AC,所以四边形AA1C1C为菱形,所以A1C⊥AC1.因为平面AA1C1C⊥平面ABC,平面AA1C1C∩平面ABC=AC,BC⊂平面ABC,BC⊥AC,所以BC⊥平面AA1C1C.又BC∥B1C1,所以B1C1⊥平面AA1C1C,所以B1C1⊥A1C.因为AC1∩B1C1=C1,所以A1C⊥平面AB1C1,而AB1⊂平面AB1C1,所以A1C⊥AB1.(1)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①定义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定义,即判定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将证明面面垂直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平面角为直角的问题.②定理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证明其中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进而把问题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加以解决.(2)在已知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 A⊥平面ABC,AB=AC=a,BC =2a.求证:平面P AB⊥平面P AC.证明:因为P A⊥平面ABC,所以P A⊥AB,P A⊥AC,所以∠BAC即为二面角B-P A-C的平面角.又AB=AC=a,BC=2a,所以∠BAC=90°,所以平面P AB⊥平面P AC.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平面P AD⊥平面ABCD,P A⊥PD,P A=PD,E,F分别为AD,PB的中点.(1)求证:PE⊥BC;(2)求证:平面P AB⊥平面PCD;(3)求证:EF∥平面PCD.【证明】(1)因为P A=PD,E为AD的中点,所以PE⊥AD.因为底面ABCD为矩形,所以BC∥AD,所以PE⊥BC.(2)因为底面ABCD为矩形,所以AB⊥AD.又因为平面P AD⊥平面ABCD,平面P AD∩平面ABCD=AD,AB⊂平面ABCD,所以AB⊥平面P AD,因为PD⊂平面P AD,所以AB⊥PD.又因为P A⊥PD,AB∩P A=A,所以PD⊥平面P AB.因为PD⊂平面PCD,所以平面P AB⊥平面PCD.(3)如图,取PC的中点G,连接FG,DG.因为F,G分别为PB,PC的中点,所以FG∥BC,FG=12BC.因为四边形ABCD为矩形,且E为AD的中点,所以DE∥BC,DE=12BC.所以DE∥FG,DE=FG.所以四边形DEFG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DG.又因为EF⊄平面PCD,DG⊂平面PCD,所以EF∥平面PCD.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主要是利用平行关系、垂直关系之间的转化去解决.注意遵循“空间到平面”“低维”到“高维”的转化关系.(2020·高考江苏卷)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B1C⊥平面ABC,E,F分别是AC,B1C的中点.(1)求证:EF∥平面AB1C1;(2)求证:平面AB1C⊥平面ABB1.证明:(1)因为E,F分别是AC,B1C的中点,所以EF∥AB1.又EF⊄平面AB1C1,AB1⊂平面AB1C1,所以EF∥平面AB1C1.(2)因为B1C⊥平面ABC,AB⊂平面ABC,所以B1C⊥AB.又AB⊥AC,B1C⊂平面AB1C,AC⊂平面AB1C,B1C∩AC=C,所以AB⊥平面AB1C.又因为AB⊂平面ABB1,所以平面AB1C⊥平面ABB1.思想方法系列14构造几何模型解决空间问题判断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常利用正(长)方体及其他几何体模型来判断,把平面、直线看作正(长)方体内及其他几何体平面、侧棱、对角线等进行推导验证,使抽象的推理形象化、具体化.已知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α,n⊥β,m⊥n,则α⊥β;②若m∥α,n∥β,m⊥n,则α∥β;③若m⊥α,n∥β,m⊥n,则α∥β;④若m⊥α,n∥β,α∥β,则m⊥n.其中所有正确的命题是()A.①④B.②④C.①D.④【解析】对于①,可以得到平面α,β互相垂直,如图(1)所示,故①正确;对于②,平面α,β可能垂直,如图(2)所示,故②不正确;对于③,平面α,β可能垂直,如图(3)所示,故③不正确;对于④,由m⊥α,α∥β可得m⊥β,因为n∥β,所以过n作平面γ,且γ∩β=g,如图(4)所示,所以n与交线g平行,因为m⊥g,所以m⊥n,故④正确.故选A项.【答案】 A(1)构造法实质上是结合题意构造符合题意的直观模型,然后利用模型对问题直观地作出判断.这样减少了抽象性,避免了因考虑不全面而导致的解题错误.(2)由于长方体或正方体中包含了线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及面面垂直等各种位置关系.故构造长方体或正方体来判断空间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显得直观、易判断.构造时注意其灵活性,想象各种情况反复验证.K(2020·贵阳市四校联考)如图所示,在三棱锥P-ABC中,AP⊥平面ABC,∠ACB=90°,AC=BC=1,AP=3,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__.解析: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可将三棱锥补形为一个长、宽、高分别为1,1,3的长方体,则三棱锥的外接球与长方体的外接球相同.设外接球半径为R,则(2R)2=12+12+(3)2=5,所以该三棱锥外接球的体积V=43πR3=556π.答案:556π[A级基础练]1.已知平面α和直线l,则α内至少有一条直线与l()A.平行B.相交C.垂直D.异面解析:选C.当直线l与平面α斜交时,在平面α内不存在直线与l平行,故A项错误;当l∥α时,在α内不存在直线与l相交,故B项错误;当l⊂α时,在α内不存在直线与l异面,故D项错误;无论哪种情形,在平面α内都有无数条直线与l垂直.故选C项.2.(多选)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α⊥β,α∩β=m,m⊥n,n⊂α,则n⊥βB.若α⊥β,n∥α,则n⊥βC.若m∥α,m∥β,则α∥βD.若m⊥α,m⊥β,n⊥α,则n⊥β解析:选AD.选项A中,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正确;选项B中,直线n可以与平面β相交、平行或n⊂β,不正确;选项C中,与直线m平行的平面有无数个,且这些平面可以与平面α平行、相交,不正确;选项D中,根据m⊥α,m⊥β,知α∥β,又n⊥α,所以n⊥β正确,故选AD.3.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O,M,N分别是线段BD,DD1,D1C1的中点,则直线OM与AC,MN的位置关系是()A.与AC,MN均垂直B.与AC垂直,与MN不垂直C.与AC不垂直,与MN垂直D.与AC,MN均不垂直解析:选A.因为DD1⊥平面ABCD,所以AC⊥DD1,又因为AC⊥BD,DD1∩BD=D,所以AC⊥平面BDD1B1,因为OM⊂平面BDD1B1,所以OM⊥AC.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OM=1+2=3,MN=1+1=2,ON=1+4=5,所以OM2+MN2=ON2,所以OM⊥MN.故选A.4.(2021·山东济宁模拟)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A1⊥底面A1B1C1,底面三角形A1B1C1是正三角形,E是BC的中点,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C1与B1E是异面直线B.AC⊥平面ABB1A1C.AE⊥B1C1D.A1C1∥平面AB1E解析:选C.对于A,CC1与B1E均在侧面BCC1B1内,又两直线不平行,故相交,A错误;对于B,AC与平面ABB1A1所成的角为60°,所以AC不垂直于平面ABB1A1,故B错误;对于C,AE⊥BC,BC∥B1C1,所以AE⊥B1C1,故C 正确;对于D,AC与平面AB1E有公共点A,AC∥A1C1,所以A1C1与平面AB1E 相交,故D错误.5.(多选)如图,AC=2R为圆O的直径,∠PCA=45°,P 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B为圆周上不与点A,C重合的点,AS⊥PC于点S,AN⊥PB于点N,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平面ANS⊥平面PBCB.平面ANS⊥平面P ABC.平面P AB⊥平面PBCD.平面ABC⊥平面P AC解析:选ACD.因为P A⊥平面ABC,P A⊂平面P AC,所以平面ABC⊥平面P AC,故D正确;因为B为圆周上不与A,C重合的点,AC为直径,所以BC⊥AB,因为P A⊥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BC⊥P A,又AB∩P A=A,所以BC⊥平面P AB,又BC⊂平面PBC,所以平面P AB⊥平面PBC,故C正确;因为BC⊥平面P AB,所以BC⊥AN,又因为AN⊥PB,PB∩BC=B,所以AN⊥平面PBC,又AN⊂平面ANS,所以平面ANS⊥平面PBC,故A正确.故选ACD.6.如图,在△ABC中,∠ACB=90°,AB=8,∠ABC=60°,PC⊥平面ABC,PC=4,M是边AB上的一个动点,则PM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作CH⊥AB于H,连接PH.因为PC⊥平面ABC,所以PH⊥AB,PH为PM的最小值,等于27.答案:277.(2019·高考北京卷)已知l,m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下列三个论断:①l⊥m;②m∥α;③l⊥α.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__________.解析:其中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可组成3个命题.命题(1):若l⊥m,m∥α,则l⊥α,此命题不成立,可以举一个反例,例如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设平面ABCD为平面α,A1D1和A1B1分别为l 和m,满足条件,但结论不成立.命题(2):若l⊥m,l⊥α,则m∥α,此命题正确.证明:作直线m1∥m,且与l相交,故l与m1确定一个平面β,且l⊥m1,因为l⊥α,所以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设α∩β=n,则l⊥n,又m1,n⊂β,所以m1∥n,又m1∥m,所以m∥n,又m在平面α外,n⊂α,故m∥α.命题(3):若m∥α,l⊥α,则l⊥m,此命题正确.证明:过直线m作一平面,且与平面α相交,交线为a,因为m∥α,所以m∥a.因为l⊥α,a⊂α,所以l⊥a,又m∥a,所以l⊥m.答案:若l⊥m,l⊥α,则m∥α(或m∥α,l⊥α,则l⊥m,答案不唯一) 8.如图,已知∠BAC=90°,PC⊥平面ABC,则在△ABC,△P AC的边所在的直线中,与PC垂直的直线有__________________;与AP垂直的直线有________.解析:因为PC⊥平面ABC,所以PC垂直于直线AB,BC,AC.因为AB⊥AC,AB⊥PC,AC∩PC=C,所以AB⊥平面P AC,又因为AP⊂平面P AC,所以AB⊥AP,与AP垂直的直线是AB.答案:AB,BC,AC AB9.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C⊥平面ABCD,AB∥DC,DC⊥AC.(1)求证:DC⊥平面P AC;(2)求证:平面P AB⊥平面P AC.证明:(1)因为PC⊥平面ABCD,DC⊂平面ABCD,所以PC⊥DC.又因为AC⊥DC,且PC∩AC=C,所以DC⊥平面P AC.(2)因为AB∥CD,DC⊥AC,所以AB⊥AC.因为PC⊥平面ABCD,AB⊂平面ABCD,所以PC⊥AB.又因为PC∩AC=C,所以AB⊥平面P AC.又AB⊂平面P AB,所以平面P AB⊥平面P AC.10.(2020·沈阳市教学质量监测(一))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BD.平面ABC⊥平面ABD,点E与点D在平面ABC的同侧,且CE∥BD,BD=2CE.F为AD的中点,连接EF.(1)求证:EF∥平面ABC;(2)求证:平面AED⊥平面ABD.证明:(1)如图,取AB的中点为O,连接OC,OF,因为O,F分别为AB,AD的中点,所以OF∥BD且BD=2OF,又CE∥BD且BD=2CE,所以CE∥OF且CE=OF,所以四边形OCEF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OC.又EF⊄平面ABC且OC⊂平面ABC,所以EF∥平面ABC.(2)因为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所以OC⊥AB,又平面ABC⊥平面ABD且平面ABC∩平面ABD=AB,所以OC⊥平面ABD,因为EF∥OC,所以EF⊥平面ABD,又EF⊂平面AED,所以平面AED⊥平面ABD.[B级综合练]11.(多选)已知在四面体ABCD中,△ABC,△BCD均为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E,F分别为BC,BD的中点,则()A.BC⊥ADB.若AD=1,则四面体ABCD的体积为2 6C .若AD =62,则平面ABC ⊥平面BCD D .若AF =12,则截面AEF 的面积为316解析:选ACD.连接AE ,DE ,因为△ABC ,△BCD 均为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所以AE ⊥BC ,DE ⊥BC ,又AE ∩DE =E ,所以BC ⊥平面ADE ,所以BC ⊥AD ,故A 正确;设点A 在平面BCD 内的射影为点O ,则AO =12-⎝ ⎛⎭⎪⎫32×232=63,所以四面体ABCD 的体积为13×34×12×63=212,故B 错误;易知∠AED 为二面角A -BC -D 的平面角,AE =32,DE =32,当AD =62时,AE 2+DE 2=AD 2,所以∠AED =90°,所以平面ABC ⊥平面BCD ,故C 正确;因为E ,F 分别为BC ,BD 的中点,连接EF ,AF ,易知EF =12CD =12,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AEF =⎝ ⎛⎭⎪⎫322+⎝ ⎛⎭⎪⎫122-⎝ ⎛⎭⎪⎫1222×32×12=32,所以sin ∠AEF =12,所以S △AEF =12×12×32×12=316,故D 正确.12.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长为2,AC =BC =1,∠ACB =90°,D 是A 1B 1的中点,F 是BB 1上的动点,AB 1,DF 交于点E .要使AB 1⊥平面C 1DF ,则线段B 1F 的长为________.解析:设B 1F =x ,因为AB 1⊥平面C 1DF ,DF ⊂平面C 1DF ,所以AB 1⊥DF . 由已知可以得A 1B 1=2,设Rt △AA 1B 1斜边AB 1上的高为h ,则DE =12h ,又2×2=h ×22+(2)2,所以h =233,DE =33.在Rt△DB1E中,B1E=(22)2-(33)2=66.由面积相等得66×x2+(22)2=22x,得x=12.即线段B1F的长为12.答案:1 213.(2020·成都市诊断性检测)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P⊥平面PBC,底面ABCD为菱形,且∠ABC =60°,E,F分别为BC,CD的中点.(1)证明:BC⊥平面P AE;(2)点Q在棱PB上,且PQPB=13,证明:PD∥平面QAF.证明:(1)如图,连接AC.因为底面ABCD为菱形,且∠ABC=60°,所以三角形ABC为正三角形.因为E为BC的中点,所以BC⊥AE.因为AP⊥平面PBC,BC⊂平面PBC,所以BC⊥AP.因为AP∩AE=A,AP,AE⊂平面P AE,所以BC⊥平面P AE.(2)连接BD交AF于点M,连接QM.因为F为CD的中点,所以在底面ABCD中,DMMB=DFAB=12,所以DMDB=13.所以PQPB=DMDB=13,所以在三角形BPD中,PD∥QM.又QM⊂平面QAF,PD⊄平面QAF,所以PD∥平面QAF.14.(2020·广东七校联考)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 A ⊥平面ABCD,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P A=AB=2,E是AB的中点,G是PD的中点.(1)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2)求证:AG∥平面PEC;(3)求证:平面PCD⊥平面PEC.解:(1)易知V 四棱锥P -ABCD =13S 正方形ABCD ·P A =13×2×2×2=83. (2)证明:如图,取PC 的中点F ,连接EF 和FG ,则易得AE ∥FG ,且AE =12CD =FG ,所以四边形AEFG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 ∥AG .因为EF ⊂平面PEC ,AG ⊄平面PEC ,所以AG ∥平面PEC .(3)证明:易知CD ⊥AD ,CD ⊥P A ,因为P A ∩AD =A ,P A ⊂平面P AD ,AD ⊂平面P AD ,所以CD ⊥平面P AD .又AG ⊂平面P AD ,所以CD ⊥AG .易知PD ⊥AG ,因为PD ∩CD =D ,PD ⊂平面PCD ,CD ⊂平面PCD , 所以AG ⊥平面PCD ,所以EF ⊥平面PCD .又EF ⊂平面PEC ,所以平面PEC ⊥平面PCD .[C 级 创新练]15.一种特殊的四面体叫做“鳖臑”,它的四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在四面体P ABC 中,设E ,F 分别是PB ,PC 上的点,连接AE ,AF ,EF (此外不再增加任何连线),则图中直角三角形最多有( )A .6个B .8个C .10个D .12个解析:选C.为使题图中有尽可能多的直角三角形,设四面体P ABC 为“鳖臑”,其中P A ⊥平面ABC ,且AB ⊥BC ,易知CB ⊥平面P AB .若AE ⊥PB ,EF ⊥PC ,由CB ⊥平面P AB ,得平面P AB ⊥平面PBC . 又AE ⊥PB ,平面APB ∩平面PBC =PB ,所以AE ⊥平面PBC , 所以AE ⊥EF ,且AE ⊥PC .又EF ⊥PC ,知四面体P AEF 也是“鳖臑”,则题图中的10个三角形全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16.(多选)如图,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P为线段A 1B 上的动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平面D 1A 1P ⊥平面A 1APB .∠APD 1的取值范围是⎝⎛⎭⎪⎫0,π2 C .三棱锥B 1­D 1PC 的体积为定值D .DC 1⊥D 1P解析:选ACD.在A 中,因为A 1D 1⊥平面A 1AP ,A 1D 1⊂平面D 1A 1P ,所以平面D 1A 1P ⊥平面A 1AP ,故A 正确;在B 中,当P 与A 1重合时,∠APD 1=π2,故B 错误; 在C 中,因为△B 1D 1C 的面积是定值,A 1B ∥平面B 1D 1C ,所以点P 到平面B 1D 1C 的距离是定值,所以三棱锥B 1­D 1PC 的体积为定值,故C 正确;在D 中,因为DC 1⊥D 1C ,DC 1⊥BC ,D 1C ∩BC =C ,D 1C ,BC ⊂平面BCD 1A 1,所以DC 1⊥平面BCD 1A 1,又D 1P ⊂平面BCD 1A 1,所以DC 1⊥D 1P ,故D 正确.第4讲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最新考纲考向预测从定义和公理出发,借助长方体,通过直观感知,了解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关系.命题趋势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是高考中的重点考查内容,涉及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及其应用、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等内容.多出现在解答题的第(1)问,难度中等.核心素养逻辑推理、直观想象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a,b⊂αa∩b=Ol⊥al⊥b⇒l⊥α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a⊥αb⊥α⇒a∥b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l⊂βl⊥α⇒α⊥β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α⊥βl⊂βα∩β=al⊥a另一个平面垂直⇒l ⊥α3.空间角(1)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①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如图,∠P AO 就是斜线AP 与平面α所成的角.②线面角θ的范围:θ∈⎣⎢⎡⎦⎥⎤0,π2.(2)二面角①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如图的二面角,可记作:二面角α-l -β或二面角P -AB -Q . ②二面角的平面角如图,过二面角α-l -β的棱l 上一点O 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BO ⊥l ,AO ⊥l ,则∠AOB 就叫做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③二面角的范围设二面角的平面角为θ,则θ∈[0,π]. ④当θ=π2时,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常用结论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五个结论(1)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意直线. (2)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这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垂直.(5)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 2.三种垂直关系的转化:线线垂直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线面垂直判定定理性质定理面面垂直常见误区1.证明线面垂直时,易忽视平面内两条直线为相交直线这一条件.2.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的依据,运用时要注意“平面内的直线”这一条件.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已知直线a,b,c,若a⊥b,b⊥c,则a∥c.()(2)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α.()(3)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若m∥n,m⊥α,则n⊥α.()(4)若两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5)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则α⊥β.()答案:(1)×(2)×(3)√(4)×(5)×2.(易错题)已知m和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和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面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出m⊥β的是()A.α⊥β且m⊂αB.m⊥n且n∥βC.m∥n且n⊥βD.m⊥n且α∥β解析:选C.由线线平行性质的传递性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C正确.3.(多选)四棱锥S-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SD⊥底面ABCD,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C⊥SB B.AD⊥SCC.平面SAC⊥平面SBD D.BD⊥SA解析:选ABC.由SD⊥底面ABCD,得SB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为DB.又DB与AC垂直,所以SB⊥AC,A正确;由SC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DC与AD垂直,得SC⊥AD,B正确;由AC⊥SB,AC⊥BD,SB∩BD=B,可得AC⊥平面SBD,从而有平面SAC⊥平面SBD,C正确;若BD⊥SA,则BD垂直SA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DA,与已知条件矛盾,D错误.故选ABC.4.已知直线l和平面α,β,且l⊂α,则“l⊥β”是“α⊥β”的________条件.解析: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若l⊂α,l⊥β,则α⊥β,充分性成立;若l⊂α,α⊥β,则l与β垂直、相交或平行,必要性不成立,所以若l⊂α,则“l⊥β”是“α⊥β”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充分不必要5.在三棱锥P-ABC中,点P在平面ABC中的射影为点O.若P A=PB=PC,则点O是△ABC的________心.解析:如图,连接OA,OB,OC,OP,在Rt△POA,Rt△POB和Rt△POC 中,P A=PB=PC,所以OA=OB=OC,即O为△ABC的外心.答案:外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BC=22,P A=PB=PC=AC=4,O为AC的中点.证明:PO⊥平面ABC.(2)(2020·高考全国卷Ⅲ节选)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F 分别在棱DD1,BB1上,且2DE=ED1,BF=2FB1.证明:当AB=BC时,EF⊥AC.【证明】(1)因为AP=CP=AC=4,O为AC的中点,所以OP⊥AC,且OP=2 3.连接OB.因为AB=BC=22AC,所以△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B⊥AC,OB=12AC=2.由OP2+OB2=PB2知PO⊥OB.由OP⊥OB,OP⊥AC且OB∩AC=O知PO⊥平面ABC.(2)如图,连接BD,B1D1.因为AB=BC,所以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故AC⊥BD.又因为BB1⊥平面ABCD.于是AC⊥BB1.所以AC⊥平面BB1D1D.由于EF ⊂平面BB1D1D,所以EF⊥AC.判定线面垂直的四种方法1.如图所示,已知AB为圆O的直径,点D为线段AB上一点,且AD=13DB,点C为圆O上一点,且BC=3AC,PD⊥平面ABC,PD=DB.求证:P A⊥CD.证明:因为AB为圆O的直径,所以AC⊥CB,在Rt△ABC中,由3AC=BC得∠ABC=30°,设AD=1,由3AD=DB得DB=3,BC=23,由余弦定理得CD2=DB2+BC2-2DB·BC cos 30°=3,所以CD2+DB2=BC2,即CD⊥AO.因为PD⊥平面ABC,CD⊂平面ABC,所以PD⊥CD,由PD∩AO=D得,CD⊥平面P AB,又因为P A⊂平面P AB,所以P A⊥CD.2.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AB⊥AD,BC⊥BD,平面ABD⊥平面BCD,点E,F(E与A,D不重合)分别在棱AD,BD上,且EF⊥AD.求证:(1)EF∥平面ABC;(2)AD⊥AC.证明:(1)在平面ABD中,因为AB⊥AD,EF⊥AD,所以EF∥AB.又因为EF⊄平面ABC,AB⊂平面ABC,所以EF∥平面ABC.(2)因为平面ABD⊥平面BCD,平面ABD∩平面BCD=BD,BC⊂平面BCD,BC⊥BD,所以BC⊥平面ABD.因为AD⊂平面ABD,所以BC⊥AD.又AB⊥AD,BC∩AB=B,AB⊂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AD⊥平面ABC.又因为AC⊂平面ABC,所以AD⊥AC.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2020·高考全国卷Ⅰ节选)如图,D为圆锥的顶点,O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BC是底面的内接正三角形,P为DO上一点,∠APC=90°.证明:平面P AB⊥平面P AC.(2)(2020·开封市模拟考试)如图,已知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平面AA1C1C ⊥平面ABC,AA1=AC,AC⊥BC.证明:A1C⊥AB1.【证明】(1)由题设可知,P A=PB=PC,由于△ABC是正三角形,故可得△P AC≌△P AB,△P AC≌△PBC.又∠APC=90°,故∠APB=90°,∠BPC=90°,从而PB⊥P A,PB⊥PC,故PB⊥平面P AC,所以平面P AB⊥平面P AC.(2)因为AA1=AC,所以四边形AA1C1C为菱形,所以A1C⊥AC1.因为平面AA1C1C⊥平面ABC,平面AA1C1C∩平面ABC=AC,BC⊂平面ABC,BC⊥AC,所以BC⊥平面AA1C1C.又BC∥B1C1,所以B1C1⊥平面AA1C1C,所以B1C1⊥A1C.因为AC1∩B1C1=C1,所以A1C⊥平面AB1C1,而AB1⊂平面AB1C1,所以A1C⊥AB1.(1)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①定义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定义,即判定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将证明面面垂直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平面角为直角的问题.②定理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证明其中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进而把问题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加以解决.(2)在已知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 A⊥平面ABC,AB=AC=a,BC =2a.求证:平面P AB⊥平面P AC.证明:因为P A⊥平面ABC,所以P A⊥AB,P A⊥AC,所以∠BAC即为二面角B-P A-C的平面角.又AB=AC=a,BC=2a,所以∠BAC=90°,所以平面P AB⊥平面P AC.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平面P AD⊥平面ABCD,P A⊥PD,P A=PD,E,F分别为AD,PB的中点.(1)求证:PE⊥BC;(2)求证:平面P AB⊥平面PCD;(3)求证:EF∥平面PCD.【证明】(1)因为P A=PD,E为AD的中点,所以PE⊥AD.因为底面ABCD为矩形,所以BC∥AD,所以PE⊥BC.(2)因为底面ABCD为矩形,所以AB⊥AD.又因为平面P AD⊥平面ABCD,平面P AD∩平面ABCD=AD,AB⊂平面ABCD,所以AB⊥平面P AD,因为PD⊂平面P AD,所以AB⊥PD.又因为P A⊥PD,AB∩P A=A,所以PD⊥平面P AB.因为PD⊂平面PCD,所以平面P AB⊥平面PCD.(3)如图,取PC的中点G,连接FG,DG.因为F,G分别为PB,PC的中点,所以FG∥BC,FG=12BC.因为四边形ABCD为矩形,且E为AD的中点,所以DE∥BC,DE=12BC.所以DE∥FG,DE=FG.所以四边形DEFG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DG.又因为EF⊄平面PCD,DG⊂平面PCD,所以EF∥平面PCD.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主要是利用平行关系、垂直关系之间的转化去解决.注意遵循“空间到平面”“低维”到“高维”的转化关系.(2020·高考江苏卷)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B1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最新考纲 1.以立体几何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2.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垂直关系的简单命题.知 识 梳 理1.直线与平面垂直 (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直线都垂直,就说直线l 与平面α互相垂直.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1)定义: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 (2)范围:⎣⎢⎡⎥⎤0,π2.3.二面角(1)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2)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该点为垂足,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构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3)二面角的范围:[0,π]. 4.平面与平面垂直 (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常用结论与微点提醒] 1.两个重要结论(1)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2)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它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证明线线垂直的一个重要方法).2.使用线面垂直的定义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不要误解为“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就垂直于这个平面”.3.线线、线面、面面垂直间的转化诊 断 自 测1.思考辨析(在括号内打“√”或“×”)(1)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 ⊥α.( ) (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3)若两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 (4)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则α⊥β.( )解析(1)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有l⊥α或l与α斜交或l⊂α或l∥α,故(1)错误.(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或相交,故(2)错误.(3)若两个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可能垂直于另一平面,也可能与另一平面平行,也可能与另一平面相交,也可能在另一平面内,故(3)错误. (4)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所有直线,则α⊥β,故(4)错误.答案(1)×(2)×(3)×(4)×2.(必修2P73A组T1改编)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平面α⊥平面β,且直线l∥平面α,则直线l⊥平面βB.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C.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D.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γ解析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A不正确,直线l∥平面β或l⊂β或直线l与β相交.答案 A3.(2018·湖南六校联考)已知m和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和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面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出m⊥β的是()A.α⊥β且m⊂αB.m⊥n且n∥βC.m∥n且n⊥βD.m⊥n且α∥β解析由线线平行性质的传递性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C正确.答案 C4.(2017·全国Ⅲ卷)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CD的中点,则()A.A1E⊥DC1B.A1E⊥BDC.A1E⊥BC1D.A1E⊥AC解析如图,由题设知,A1B1⊥平面BCC1B1且BC1⊂平面BCC 1B 1,从而A 1B 1⊥BC 1.又B 1C ⊥BC 1,且A 1B 1∩B 1C =B 1,所以BC 1⊥平面A 1B 1CD ,又A 1E ⊂平面A 1B 1CD ,所以A 1E ⊥BC 1. 答案 C5.边长为a 的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成直二面角,则折叠后AC 的长为________.解析 如图所示,取BD 的中点O ,连接A ′O ,CO ,则∠A ′OC 是二面角A ′-BD -C 的平面角, 即∠A ′OC =90°.又A ′O =CO =22a ,∴A ′C =a 22+a 22=a ,即折叠后AC 的长(A ′C )为a . 答案 a考点一 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1】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底面ABCD ,AB ⊥AD ,AC ⊥CD ,∠ABC =60°,P A =AB =BC ,E 是PC 的中点.证明: (1)CD ⊥AE ; (2)PD ⊥平面ABE .证明 (1)在四棱锥P -ABCD 中, ∵P A ⊥底面ABCD ,CD ⊂平面ABCD , ∴P A ⊥CD ,又∵AC ⊥CD ,且P A ∩AC =A , ∴CD ⊥平面P AC .又AE ⊂平面P AC , ∴CD ⊥AE .(2)由P A =AB =BC ,∠ABC =60°,可得AC =P A .∵E 是PC 的中点,∴AE ⊥PC . 由(1)知AE ⊥CD ,且PC ∩CD =C ,∴AE ⊥平面PCD .又PD ⊂平面PCD ,∴AE ⊥PD . ∵P A ⊥底面ABCD ,AB ⊂平面ABCD ,∴P A ⊥AB . 又∵AB ⊥AD ,且P A ∩AD =A , ∴AB ⊥平面P AD ,又PD ⊂平面P AD , ∴AB ⊥PD .又∵AB ∩AE =A ,∴PD ⊥平面ABE .规律方法 1.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有:(1)判定定理;(2)垂直于平面的传递性(a ∥b ,a ⊥α⇒b ⊥α);(3)面面平行的性质(a ⊥α,α∥β⇒a ⊥β);(4)面面垂直的性质(α⊥β,α∩β=a ,l ⊥a ,l ⊂β⇒l ⊥α). 2.证明线面垂直的核心是证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则需借助线面垂直的性质.因此,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合理转化是证明线面垂直的基本思想. 【训练1】 如图所示,已知AB 为圆O 的直径,点D 为线段AB 上一点,且AD =13DB ,点C 为圆O 上一点,且BC =3AC ,PD ⊥平面ABC ,PD =DB . 求证:P A ⊥CD .证明 因为AB 为圆O 的直径,所以AC ⊥CB . 在Rt △ABC 中,由3AC =BC 得,∠ABC =30°. 设AD =1,由3AD =DB 得,DB =3,BC =2 3. 由余弦定理得CD 2=DB 2+BC 2-2DB ·BC cos 30°=3, 所以CD 2+DB 2=BC 2,即CD ⊥AB . 因为PD ⊥平面ABC ,CD ⊂平面ABC ,所以PD ⊥CD ,由PD ∩AB =D 得,CD ⊥平面P AB , 又P A ⊂平面P AB ,所以P A ⊥CD . 考点二 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2】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CD ,AB ⊥AD ,CD=2AB,平面P AD⊥底面ABCD,P 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1)P A⊥底面ABCD;(2)BE∥平面P AD;(3)平面BEF⊥平面PCD.证明(1)∵平面P AD⊥底面ABCD,且P A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AD,P A⊂平面P AD,∴P A⊥底面ABCD.(2)∵AB∥CD,CD=2AB,E为CD的中点,∴AB∥DE,且AB=DE.∴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BE∥AD.又∵BE⊄平面P AD,AD⊂平面P AD,∴BE∥平面P AD.(3)∵AB⊥AD,而且ABED为平行四边形.∴BE⊥CD,AD⊥CD,由(1)知P A⊥底面ABCD,CD⊂平面ABCD,∴P A⊥CD,且P A∩AD=A,P A,AD⊂平面P AD,∴CD⊥平面P AD,又PD⊂平面P AD,∴CD⊥P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PD∥EF.∴CD⊥EF,又BE⊥CD且EF∩BE=E,∴CD⊥平面BEF,又CD⊂平面PCD,∴平面BEF⊥平面PCD.规律方法 1.证明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方法:(1)面面垂直的定义;(2)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已知两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训练2】 (2017·北京卷)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 A ⊥AB ,P A ⊥BC ,AB ⊥BC ,P A =AB =BC =2,D 为线段AC 的中点,E 为线段PC 上一点. (1)求证:P A ⊥BD ;(2)求证:平面BDE ⊥平面P AC ;(3)当P A ∥平面BDE 时,求三棱锥E -BCD 的体积. (1)证明 ∵P A ⊥AB ,P A ⊥BC ,AB ⊂平面ABC ,BC ⊂平面ABC ,且AB ∩BC =B , ∴P A ⊥平面ABC ,又BD ⊂平面ABC ,∴P A ⊥BD . (2)证明 ∵AB =BC ,D 是AC 的中点, ∴BD ⊥AC .由(1)知P A ⊥平面ABC ,∵P A ⊂平面P AC , ∴平面P AC ⊥平面ABC .∵平面P AC ∩平面ABC =AC ,BD ⊂平面ABC ,BD ⊥AC , ∴BD ⊥平面P AC .∵BD ⊂平面BDE ,∴平面BDE ⊥平面P AC , (3)解 ∵P A ∥平面BDE ,又平面BDE ∩平面P AC =DE ,P A ⊂平面P AC , ∴P A ∥DE .由(1)知P A ⊥平面ABC ,∴DE ⊥平面ABC . ∵D 是AC 的中点,∴E 为PC 的中点, ∴DE =12P A =1.∵D 是AC 的中点,∴S △BCD =12S △ABC =12×12×2×2=1, ∴V E -BCD =13×S △BCD ×DE =13×1×1=13. 考点三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多维探究)命题角度1多面体中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例3-1】(2017·山东卷)由四棱柱ABCD-A1B1C1D1截去三棱锥C1-B1CD1后得到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O为AC与BD的交点,E为AD的中点,A1E⊥平面ABCD.(1)证明:A1O∥平面B1CD1;(2)设M是OD的中点,证明:平面A1EM⊥平面B1CD1.证明(1)取B1D1的中点O1,连接CO1,A1O1,由于ABCD-A1B1C1D1是四棱柱,所以A1O1∥OC,A1O1=OC,因此四边形A1OCO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1O∥O1C,又O1C⊂平面B1CD1,A1O⊄平面B1CD1,所以A1O∥平面B1CD1.(2)因为AC⊥BD,E,M分别为AD和OD的中点,所以EM⊥BD,又A1E⊥平面ABCD,BD⊂平面ABCD,所以A1E⊥BD,因为B1D1∥BD,所以EM⊥B1D1,A1E⊥B1D1,又A1E,EM⊂平面A1EM,A1E∩EM=E,所以B1D1⊥平面A1EM,又B1D1⊂平面B1CD1,所以平面A1EM⊥平面B1CD1.规律方法 1.三种垂直的综合问题,一般通过作辅助线进行线线、线面、面面垂直间的转化.2.垂直与平行的结合问题,求解时应注意平行、垂直的性质及判定的综合应用.命题角度2平行垂直中探索性问题【例3-2】如图所示,平面ABCD⊥平面BCE,四边形ABCD为矩形,BC=CE,点F为CE的中点.(1)证明:AE∥平面BDF.(2)点M为CD上任意一点,在线段AE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M⊥BE?若存在,确定点P的位置,并加以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证明连接AC交BD于O,连接OF,如图①.∵四边形ABCD是矩形,∴O为AC的中点,又F为EC的中点,∴OF为△ACE的中位线,∴OF∥AE,又OF⊂平面BDF,AE⊄平面BDF,∴AE∥平面BDF.(2)解当P为AE中点时,有PM⊥BE,证明如下:取BE中点H,连接DP,PH,CH.∵P为AE的中点,H为BE的中点,∴PH∥AB,又AB∥CD,∴PH∥CD,∴P,H,C,D四点共面.∵平面ABCD⊥平面BCE,平面ABCD∩平面BCE=BC,CD⊂平面ABCD,CD⊥BC.∴CD⊥平面BCE,又BE⊂平面BCE,∴CD⊥BE,∵BC=CE,H为BE的中点,∴CH⊥BE,又CD∩CH=C,∴BE⊥平面DPHC,又PM⊂平面DPHC,∴BE⊥PM,即PM⊥BE.规律方法 1.求条件探索性问题的主要途径:(1)先猜后证,即先观察与尝试给出条件再证明;(2)先通过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再证明充分性.2.涉及点的位置探索性问题一般是先根据条件猜测点的位置再给出证明,探索点存在问题,点多为中点或三等分点中某一个,也可以根据相似知识建点.命题角度3空间位置关系与几何体的度量计算【例3-3】(2017·天津卷)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D⊥平面PDC,AD ∥BC,PD⊥PB,AD=1,BC=3,CD=4,PD=2.(1)求异面直线AP与BC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证:PD⊥平面PBC;(3)求直线AB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1)解如图,由已知AD∥BC,故∠DAP或其补角即为异面直线AP与BC所成的角.因为AD⊥平面PDC,PD⊂平面PDC,所以AD⊥PD.在Rt△PDA中,由已知,得AP=AD2+PD2=5,故cos∠DAP=ADAP=55.所以,异面直线AP与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5 5.(2)证明由(1)知AD⊥PD,又因为BC∥AD,所以PD⊥BC.又PD⊥PB,BC∩PB=B,所以PD⊥平面PBC.(3)解过点D作DF∥AB,交BC于点F,连接PF,则DF与平面PBC所成的角等于AB与平面PBC所成的角.因PD⊥平面PBC,故PF为DF在平面PBC上的射影,所以∠DFP为直线DF 和平面PBC所成的角.由于AD∥BC,DF∥AB,故BF=AD=1.由已知,得CF=BC-BF=2.又AD⊥DC,故BC⊥DC.在Rt△DCF中,可得DF=CD2+CF2=2 5.在Rt△DPF中,可得sin∠DFP=PDDF=55.所以直线AB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5 5.规律方法 1.本题证明的关键是垂直与平行的转化,如由AD∥BC,AD⊥PD,得PD⊥BC,进而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PD⊥平面PBC.2.利用综合法求空间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一定注意“作角、证明、计算”是完整统一过程,缺一不可.(1)线面角的求法:找出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关键是作垂线,找垂足,要把线面角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求解.(2)二面角的大小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平面角的作法常见的有:①定义法;②垂面法.注意利用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训练3】如图,三角形PDC所在的平面与长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垂直,PD=PC=4,AB=6,BC=3.点E是CD边的中点,点F,G分别在线段AB,BC上,且AF=2FB,CG=2GB.(1)证明:PE⊥FG.(2)求二面角P-AD-C的正切值.(3)求直线P A与直线FG所成角的余弦值.(1)证明因为PD=PC且点E为CD的中点,所以PE⊥DC.又平面PDC⊥平面ABCD,且平面PDC∩平面ABCD=CD,PE⊂平面PDC,所以PE⊥平面ABCD,又FG⊂平面ABCD,所以PE⊥FG.(2)解由(1)知PE⊥平面ABCD,∴PE⊥AD,又AD⊥CD,PE∩CD=E,∴AD⊥平面PDC,∴AD⊥PD,∴∠PDC为二面角P-AD-C的平面角,在Rt△PDE中,PD=4,DE=3,∴PE=16-9=7,∴tan∠PDC=PEDE=73.故二面角P-AD-C的正切值为7 3.(3)解如图,连接AC,∵AF=2FB,CG=2GB,∴AC∥FG. ∴直线P A与FG所成角即直线P A与AC所成角∠P AC.在Rt△PDA中,P A2=AD2+PD2=25,∴P A=5.又PC=4.AC2=CD2+AD2=36+9=45,∴AC=3 5.又cos∠P AC=P A2+AC2-PC22P A·AC=25+45-162×5×35=925 5.所以直线P A与直线FG所成角的余弦值为95 25.基础巩固题组(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16·浙江卷)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若直线m,n满足m∥α,n⊥β,则()A.m∥lB.m∥nC.n⊥lD.m⊥n解析因为α∩β=l,所以l⊂β,又n⊥β,所以n⊥l.答案 C2.(2018·福州质检)若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m垂直于平面α,则“l⊥m”是“l∥α”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m⊥α,若l∥α,则必有l⊥m,即l∥α⇒l⊥m.但l⊥m⇒/l∥α,∵l⊥m时,l可能在α内.故“l⊥m”是“l∥α”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答案 B3.(2018·衡水中学质检)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已知AB⊥AC,BD⊥AC,那么点D在平面ABC内的射影H必在()A.直线AB上B.直线BC上C.直线AC上D.△ABC内部解析因AB⊥AC,BD⊥AC,AB∩BD=B,所以AC⊥平面ABD.又AC⊂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ABD.所以D在平面ABC内的射影必在交线AB上.答案 A4.(2018·广州一模)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α⊥β,m⊂α,n⊂β,则m⊥nB.若m⊥α,m∥n,n∥β,则α⊥βC.若m⊥n,m⊂α,n⊂β,则α⊥βD.若α∥β,m⊂α,n⊂β,则m∥n解析若α⊥β,m⊂α,n⊂β,则m与n相交、平行或异面,故A错误;∵m⊥α,m∥n,∴n⊥α,又∵n∥β,∴α⊥β,故B正确;若m⊥n,m⊂α,n⊂β,则α与β的位置关系不确定,故C错误;若α∥β,m⊂α,n⊂β,则m∥n或m,n异面,故D错误.答案 B5.如图,在三棱锥D-ABC中,若AB=CB,AD=CD,E是AC的中点,则下列正确的是()A.平面ABC⊥平面ABDB.平面ABD⊥平面BDCC.平面ABC⊥平面BDE,且平面ADC⊥平面BDED.平面ABC⊥平面ADC,且平面ADC⊥平面BDE解析因为AB=CB,且E是AC的中点,所以BE⊥AC,同理有DE⊥AC,又BE∩DE=E,于是AC⊥平面BDE.因为AC⊂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BDE.又AC⊂平面ACD,所以平面ACD⊥平面BDE.答案 C二、填空题6.如图,已知P A⊥平面ABC,BC⊥AC,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解析∵P A⊥平面ABC,AB,AC,BC⊂平面ABC,∴P A⊥AB,P A⊥AC,P A⊥BC,则△P AB,△P AC为直角三角形.由BC⊥AC,且AC∩P A=A,∴BC⊥平面P AC,从而BC⊥PC,因此△ABC,△PBC也是直角三角形.答案 47.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 A⊥底面ABCD,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是PC上的一动点,当点M满足________时,平面MBD⊥平面PCD(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解析由定理可知,BD⊥PC.∴当DM⊥PC(或BM⊥PC)时,有PC⊥平面MBD.又PC⊂平面PCD,∴平面MBD⊥平面PCD.答案DM⊥PC(或BM⊥PC等)8.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2,AA1=1,则AC1与平面A1B1C1D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解析连接A1C1,则∠AC1A1为AC1与平面A1B1C1D1所成的角.因为AB=BC=2,所以A1C1=AC=22,又AA1=1,所以AC1=3,所以sin∠AC1A1=AA1AC1=13.答案1 3三、解答题9.(2016·北京卷)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C⊥平面ABCD,AB∥DC,DC⊥AC.(1)求证:DC⊥平面P AC;(2)求证:平面P AB⊥平面P AC;(3)设点E为AB的中点,在棱PB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P A∥平面CEF?说明理由.(1)证明因为PC⊥平面ABCD,DC⊂平面ABCD,所以PC⊥DC.又因为AC⊥DC,且PC∩AC=C,所以DC⊥平面P AC.(2)证明因为AB∥CD,DC⊥AC,所以AB⊥AC.因为PC⊥平面ABCD,AB⊂平面ABCD,所以PC⊥AB.又因为PC∩AC=C,所以AB⊥平面P AC.又AB⊂平面P AB,所以平面P AB⊥平面P AC.(3)解 棱PB 上存在点F ,使得P A ∥平面CEF .理由如下:取PB 的中点F ,连接EF ,CE ,CF ,又因为E 为AB 的中点,所以EF ∥P A .又因为P A ⊄平面CEF ,且EF ⊂平面CEF ,所以P A ∥平面CEF .10.(2018·武汉调研)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B =2,BC =1,E 为CD 的中点,F 为AE 的中点,现在沿AE 将三角形ADE 向上折起,在折起的图形中解答下列问题:(1)在线段AB 上是否存在一点K ,使BC ∥平面DFK ?若存在,请证明你的结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若平面ADE ⊥平面ABCE ,求证:平面BDE ⊥平面ADE .(1)解 如图,线段AB 上存在一点K ,且当AK =14AB 时,BC ∥平面DFK .证明如下:设H 为AB 的中点,连接EH ,则BC ∥EH .∵AK =14AB ,F 为AE 的中点,∴KF ∥EH ,∴KF ∥BC ,∵KF ⊂平面DFK ,BC ⊄平面DFK ,∴BC ∥平面DFK .(2)证明 ∵在折起前的图形中E 为CD 的中点,AB =2,BC =1,∴在折起后的图形中,AE =BE =2,从而AE 2+BE 2=4=AB 2,∴AE ⊥BE .∵平面ADE ⊥平面ABCE ,平面ADE ∩平面ABCE =AE ,BE ⊂平面ABCE ,∴BE ⊥平面ADE ,∵BE ⊂平面BDE ,∴平面BDE ⊥平面ADE .能力提升题组(建议用时:20分钟)11.(2018·唐山一模)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的中点,G 是EF的中点,现在沿AE,AF及EF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空间图形,使B,C,D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H,那么在这个空间图形中必有()A.AG⊥平面EFHB.AH⊥平面EFHC.HF⊥平面AEFD.HG⊥平面AEF解析根据折叠前、后AH⊥HE,AH⊥HF不变,又HE∩HF=H,∴AH⊥平面EFH,B正确.∵过A只有一条直线与平面EFH垂直,∴A不正确.∵AG⊥EF,EF⊥GH,AG∩GH=G,∴EF⊥平面HAG,又EF⊂平面AEF,∴平面HAG⊥平面AEF,过H作直线垂直于平面AEF,一定在平面HAG内,∴C不正确.由条件证不出HG⊥平面AEF,∴D不正确.答案 B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将△ADB沿B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构成三棱锥A-BCD,则在三棱锥A-BCD中,下列命题正确的命题序号是________.①平面ABD⊥平面ABC;②平面ADC⊥平面BDC;③平面ABC⊥平面BDC;④平面ADC⊥平面ABC.解析因为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所以BD⊥CD,又平面ABD⊥平面BCD,且平面ABD∩平面BCD=BD,CD⊂平面BCD,所以CD⊥平面ABD,又AB⊂平面ABD,则CD⊥AB,又AD⊥AB,AD∩CD=D,所以AB⊥平面ADC,又AB⊂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ADC.答案④13.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 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 A=AB=BC,E是PC的中点.(1)求PB和平面P AD所成的角的大小;(2)证明:AE⊥平面PCD;(3)求二面角A-PD-C的正弦值.(1)解在四棱锥P-ABCD中,因为P A⊥底面ABCD,AB⊂平面ABCD,故P A⊥AB.又AB⊥AD,P A∩AD=A,从而AB⊥平面P AD,故PB在平面P AD内的射影为P A,从而∠APB为PB和平面P AD所成的角.在Rt△P AB中,AB=P A,故∠APB=45°.所以PB和平面P AD所成的角的大小为45°.(2)证明在四棱锥P-ABCD中,因为P A⊥底面ABCD,CD⊂平面ABCD,故CD⊥P A.由条件CD⊥AC,P A∩AC=A,∴CD⊥平面P AC.又AE⊂平面P AC,∴AE⊥CD.由P A=AB=BC,∠ABC=60°,可得AC=P A.∵E 是PC 的中点,∴AE ⊥PC .又PC ∩CD =C ,综上得AE ⊥平面PCD .(3)解 过点E 作EM ⊥PD ,垂足为M ,连接AM ,如图所示. 由(2)知,AE ⊥平面PCD ,AM 在平面PCD 内的射影是EM , 则可证得AM ⊥PD .因此∠AME 是二面角A -PD -C 的平面角.由已知,可得∠CAD =30°.设AC =a ,得P A =a ,AD =233a ,PD =213a ,AE =22a .在Rt △ADP 中,∵AM ⊥PD ,∴AM ·PD =P A ·AD ,则AM =P A ·AD PD =a ·233a 213a=277a . 在Rt △AEM 中,sin ∠AME =AE AM =144.所以二面角A -PD -C 的正弦值为1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