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艺术概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後現代主義藝術概念

後現代主義(Post Modernism) 是50年代以來歐美各國(主要是美國)繼現代主義之後前衛藝術思潮的總稱,又稱為後現代派。

後現代主義(Post Modernism)

歐洲大陸(*法國)20世紀60年代→西方世界(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非西方世界的國家(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後現代主義是現代主義某些方面的極端發展

從表面上看,後現代主義是對二次大戰前的思潮和流派的否定。

其實它是把二次大戰前人們所熟悉的觀念重新加以選擇和評價,不同的是從無所顧忌地表達個性變成冷酷的無個性,而且把原型大大地改變和誇張了,以至拋棄了原先的內容。

發展狀況

1. 現代主義的崩裂

人們意識到「生存」已經面臨絕境,引發了對「進步」的迷思,於是那些歷史的、傳統的、曾經經驗過的一切都逐漸再度被找回。

2. 知識純化的瓦解

60年代以後的社會是科技整合的時代,多元化的社會,後現代藝術希望綜合拉攏所有能夠蒐集到的意象、風格、技巧和歷史,然後再組成一拼貼式的整體。

3. 內在本質的放棄

在凡事講求效率的社會已少人有閒情逸趣坐下來品味藝術。人們重視事物的表象而不再費心去思索更深層的意義。

4. 挪用或模擬的藝術

現代主義採取形式主義的觀點,要把藝術媒介簡化到只剩構成要素;後現代主義則否定這樣的觀點,他意味著表面的模寫,欲將先前各種風格混合起來。

後現代主義藝術的特徵

企圖突破審美範疇,從解構到重構

反對現代主義的呆板與平滑

現代主義傾向統一和簡潔→後現代主義趨向多樣和趣味

客觀世界

對個性和風格的漠視或敵視

與工業機械的結合

藝術平民化

普普藝術

一般認為是後現代主義的第一個藝術思潮是普普藝術(POP Art)。

初萌發於二十世紀50年代的英國,50年代中期鼎盛於美國。

普普為Popular 的縮寫,意即流行藝術、通俗藝術。(1952~1955)

普普藝術的觀念

公眾創造的都市文明是現代藝術創作的絕好材料。

在藝術追求上繼承了達達主義精神。

作品中大量運用廢棄物、商品招貼、電影廣告、各種報刊圖片、漫畫做拼貼的組合,故有新達達主義的稱號。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