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合集下载

小鼠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小鼠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小鼠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小鼠实验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主要用于研究生物学、药理学、毒理学等领域。

以下将介绍小鼠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一、小鼠的选材与饲养1.小鼠的选材:选取体重相近、同龄、同性的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并确保其健康状态。

2.小鼠的饲养:小鼠应在洁净、无臭、适温的实验动物房进行饲养。

提供适宜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保持适定的饲养环境,有规律地进行日常护理,确保小鼠的健康和舒适。

二、小鼠实验的基本技术1.注射技术:常用的小鼠注射技术包括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腹腔注射等。

操作时应注意选用适当的注射器和针头,避免伤害到小鼠的内脏和组织。

2.静脉采血技术:静脉采血是获取小鼠血液样本的一种常用技术。

通常采用静脉穿刺的方式,先选定采血部位,再使用适当的器具(如针管)进行采血。

3.取脏器技术:小鼠解剖和取脏器是许多实验研究的必要步骤。

这包括心脏、肺、肝脏、脾脏等器官的解剖和获取。

操作时应尽量避免伤害到脏器,确保获取到完整可用的样本。

4.外周血细胞计数:通过采集小鼠的血液样本,使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细胞计数。

这是评估小鼠免疫功能、全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的重要方法,有助于评估一些疾病或药物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三、小鼠实验的常用方法1.急性毒性实验:通过给小鼠灌胃或注射一定量的物质来观察其毒性反应,包括死亡率、体重变化、行为异常等。

根据实验设计的需要,可以使用LD50(半数致死量)等指标来评估物质的毒性。

2.慢性毒性实验:将小鼠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物质,观察其对小鼠生理和行为的长期影响。

常用的实验方法包括饮水或饮食添加剂量法、慢性面毒研究等。

3.细胞培养和移植:通过培养小鼠的细胞,观察其在体外的生长和变化。

可以进行细胞增殖、凋亡、分化等方面的研究。

此外,还可以将小鼠的细胞或组织移植到其他物种中,进行异种移植实验。

4.基因改良和基因敲除: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小鼠基因组的特定基因,观察其对小鼠生理和行为的影响。

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

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

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动物饲养是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的核心之一、在实验动物饲养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饲料和水的供给:不同动物种类对饲料和水的需求有所差异,必须根据种类的需要提供合适的饮食。

同时,要保持饲料和水的干净卫生,定期更换。

2.温度和湿度的管理:动物对温度和湿度的适应能力有限,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确保动物的舒适和安全。

3.条件和设备的维护:保持动物舍内的垃圾清理和消毒工作,保持动物舍的通风良好,还需定期检查设备的功能和安全性,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4.动物健康监测:对饲养的动物进行定期体检,观察动物的行为和身体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标记是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中另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给动物进行标记,可以对动物进行个体识别,以便进行个体差异的研究和实验的后续分析。

常用的标记方法包括:1.耳标和足环:适用于鸟类和其他较小的动物。

2.皮下植入芯片:适用于小鼠、大鼠等较大的实验动物,可以在动物身体中植入微型芯片,通过读卡器来读取个体信息。

3.颈环和颈圈:适用于大型鸟类和大型哺乳动物。

取材是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包括活体取材和死体解剖两种情况:1.活体取材:一些实验需要从活体动物中获得血液、组织、器官等样品,一般采用静脉采血或者穿刺取材的方式。

在实施这些操作时,需要注意动物的安全和舒适,确保操作程序正确。

2.死体解剖:一些实验需要对动物进行死体解剖,获得更加精确的样本。

在进行解剖时,需要注意解剖操作的规范化,防止交叉污染。

检查和观察是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对实验动物进行检查和观察,可以了解动物的健康状况、行为和生理变化等信息,为后续实验数据的解释提供依据。

常用的观察方法包括:1.行为观察:观察动物的一般活动情况,包括精神状态、进食、排便和休息等行为。

2.体征观察:观察动物的体表情况,包括毛发的质量和数量、皮肤的颜色和温度变化等。

总之,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是进行动物实验的基础,包括动物饲养、标记、取材、检查和观察等操作。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动物实验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手段,常用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实验研究。

为了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研究人员需要正确掌握基本的动物实验操作技术。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首先,动物实验前,需要对动物进行适当的饲养管理,确保其健康状态。

这包括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保持合适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以及定期清洁和消毒动物饲养环境。

此外,研究人员还需对动物进行身体检查,以排除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健康问题。

其次,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的实验,研究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手术技术。

例如,动物麻醉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采用静脉注射麻药、局部麻醉或气管插管麻醉等方法。

在动物手术过程中,需要准确切割皮肤或组织,处理血管、神经和器官,以及进行缝合和止血等操作。

因此,研究人员需要熟练掌握相关手术技术,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此外,动物实验中还常使用动物注射技术。

注射技术包括口服给药、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研究人员需要准确计量给药剂量,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注射器具,并注意注射速度和注射途径的选择。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还需要掌握注射后的观察和记录技巧,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

另外,动物实验还涉及到采集和处理生物样本的技术。

例如,研究人员需要采集血液、组织或其他体液样本,以进行生化分析、细胞培养或组织学检查等。

采样时需要注意卫生与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污染。

采样后,研究人员需要合理保存和处理样本,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动物实验中的数据记录与分析也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人员需要仔细记录实验过程的各种参数,包括实验开始时间、操作步骤、药物剂量、实验结果等。

此外,研究人员还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以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研究人员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差、方差分析等。

最后,动物实验的伦理与法规也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人员需要遵守相关的伦理规范和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保证动物实验的道德性和合法性。

4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技术操作

4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技术操作

4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技术操作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动物行为、生理、遗传等方面的科学,同时也需要运用一系列的基本技术操作才能开展实验研究。

下面将介绍实验动物学的四个基本技术操作。

一、动物饲养与繁殖技术1.饲养技术:实验动物需要适应良好的饲养环境,包括合适的饲料、饮水、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

饲养员需要按照动物的特性,合理配给饲料,并保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

2.繁殖技术:实验动物的繁殖对于科研工作至关重要。

繁殖技术包括选配合适的种配、控制营养、饲料等因素,合理管理饲养环境,以提高繁殖率和血缘纯度。

二、动物体内注射技术1.注射剂选择:根据实验需求和动物特性,选择合适的注射剂。

常用的注射剂有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激素、抗生素等。

2.注射器选择:根据注射液体的性质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注射器。

一般分为无菌注射器、玻璃注射器和胰岛素注射器等。

3.注射部位选择:注射部位的选择需根据实验目的和动物特性,例如,静脉注射一般选择尾静脉、后肢静脉等,肌肉注射一般选择胸肌、腹肌等。

4.操作技巧:进行体内注射前,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注射器和注射液,并将动物固定位置,消毒注射部位。

然后按照注射动作快速、准确地操作。

注射结束后,要观察动物的反应状况。

三、动物行为观测技术1.设定观测指标:根据研究需求,在进行动物行为观测前,需要明确观测指标,例如行为频率、行为时长、社交行为等。

2.观测设备准备:根据观测目的,选择合适的观测设备,如摄像机、传感器、记录表等,并进行准确校准。

3.观测方法选择:根据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观测目的,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如直接观察法、电子监测法、定点观测法等。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打扰动物的行为。

4.数据处理与分析:观测结束后,需要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得出科学结论。

通常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图表化处理。

四、动物解剖技术1.动物解剖准备:进行解剖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解剖工具,如手术刀、镊子、剪刀、解剖针等,并确保工具的消毒和清洁。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一)皮下注射 (二)皮内注射 (三)肌肉注射 (四)腹腔注射 (五)静脉注射 (六)淋巴囊注射 (七)经口给药 (八)其它途径给药
如呼吸道给药、皮肤给药、脊髓腔内给药、小脑延 髓池给药、脑内给药、直肠内给药、关节腔内给药等。
六、实验动物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醉
(一)常用的麻醉剂 1、挥发性麻醉剂;2、非挥发性麻醉剂; 3、中药麻醉剂。
(五)兔的抓取固定方法
1、抓取:一般以右手抓住兔颈部的毛皮提起,然后左手托其 臀部或腹部,让其体重重量的大部分集中在左手上。
2、 固定:一般将家兔的固定分为盒式、台式和马蹄形三种。 盒式固定,适用于兔耳采血、耳血管注射等情况;若做血压
测量、呼吸等实验和手术时,则需将兔固定在兔台上;马蹄形 固定多用于腰背部,用马蹄形固定器可使兔取用背卧位和腹卧 位,所以是研究中常采用的固定方法。
(二)动物的麻醉方法 1、全身麻醉 (1)吸入法;(2)腹腔和静脉给药麻醉法 2、局部麻醉 3、麻醉注意事项 (1)静脉注射必须缓慢 (2)麻醉时需注意保温
七、实验动物采血方法
(一)小鼠、大鼠采血法 1、割(剪)尾采血 2、鼠尾刺血法 3、眼眶静脉丛采血 4、断头取血 5、心脏采血 6、颈动静脉采血 7、腹主动脉采血 8、股动(静)脉采血
(一)小鼠抓取固定方法 小鼠温顺,一般不会咬人,抓取时先用右手抓取鼠尾提
起,置于鼠笼或实验台向后拉,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拇 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颈部皮肤,将鼠体置于左手心中, 把后肢拉直,以无名指按住鼠尾,小指按住后腿即可。
尾静脉注射时,可用小鼠尾静脉注射架固定,先根据动物 大小选择好合适的固定架,并打开鼠筒盖,手提鼠尾巴,让动 物头对准鼠筒口并送入筒内,调节鼠筒长短合适后,露出尾巴,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一、实验动物的抓取与固定。

(一)小鼠。

1. 抓取。

- 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鼠尾巴中部将其提起,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表面上。

当小鼠向前挣扎时,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迅速捏住小鼠两耳后颈背部皮肤,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鼠尾巴根部,将小鼠固定成头部略向上的姿势。

- 原因:捏住尾巴提起小鼠可以避免小鼠咬伤操作人员,将其放在粗糙表面上是利用小鼠的本能反应(向前挣扎),便于后续准确抓取其颈背部皮肤。

而固定成头部略向上的姿势有利于进行诸如灌胃、注射等操作,并且能防止小鼠咬伤操作人员脸部等部位。

2. 固定。

- 如需进一步固定,可将小鼠放在特制的小鼠固定器内,将其身体和四肢固定好。

也可以将小鼠固定在泡沫板上,用大头针固定其四肢(这种方法常用于解剖实验)。

- 原因:使用固定器可以确保小鼠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稳定,减少因挣扎而影响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同时也能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对于解剖实验,在泡沫板上用大头针固定四肢可以充分暴露小鼠的身体结构,便于进行精细的解剖操作。

(二)大鼠。

1. 抓取。

- 先用右手抓住大鼠尾巴中部,将大鼠提起,放在粗糙平面上。

然后用左手戴防护手套(大鼠体型较大且可能会激烈挣扎,容易咬伤操作人员),从大鼠背部绕到其胸前,拇指和食指捏住大鼠两耳后颈背部皮肤,其余手指握住大鼠身体,将其提起固定。

- 原因:与小鼠抓取类似,先抓住尾巴提起是为了初步控制大鼠,放在粗糙平面上利用其向前挣扎的本能便于后续抓取。

戴防护手套是因为大鼠的咬合力较强,为了防止操作人员受伤。

2. 固定。

- 可将大鼠放入大鼠固定器中固定。

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等操作的大鼠,也可将其麻醉后固定在手术台上,用绑带固定其四肢。

- 原因:固定器和手术台固定都能保证大鼠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稳定,使实验操作能够顺利进行,尤其是在进行需要精细操作的手术时,稳定的固定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实验动物的给药操作。

(一)口服给药。

1. 灌胃法(以小鼠为例)- 准备好灌胃针(一般为特制的金属针具)和相应的药物溶液。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动物实验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用于研究动物的生理、病理、行为和药理等方面的问题。

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伦理和法律规定,并采取一系列操作措施保证动物的福利和安全。

下面将介绍一些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1.动物选材:选择合适的动物品种和个体,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根据实验目的和动物特征,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如小鼠、大鼠、家兔、猪等。

2.动物饲养:为动物提供适宜的饮食、住所和环境条件,确保动物的生理和行为需要得到满足。

饲养动物的场所需要保持清洁、干燥和温度适宜。

饲养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饲养设施,确保良好的饲养条件。

3.动物标记:在实验开始前,通常需要为动物进行标记,以便对个体进行识别和追踪。

常见的标记方法包括使用耳标、颈环、脚环等。

标记方法应该选择无害和可靠的方式,以避免对动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或不适。

4.麻醉和麻醉恢复:在一些实验操作中,需要给动物进行麻醉,以减轻或消除动物可能遭受的疼痛和不适。

麻醉方法应根据动物品种和体重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在麻醉过程中密切观察动物的麻醉深度和生命体征。

在实验结束后,需要给动物提供适当的护理和监测,以保证动物能够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

5.动物取样:在一些实验中,需要从动物身体中取样,如血液、组织、尿液等,以进行后续的分析和检测。

在进行取样操作时,需要注意采用无菌操作技术,并控制好取样的时间和方法,以减少对动物的伤害和痛苦。

6.实验控制组:为了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通常需要设置实验对照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应尽量保持一致的环境和操作条件。

同时,需要收集和记录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论的推断。

7.实验设计和随机分组: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应采用合适的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以尽量降低误差和偏差。

实验分组应进行随机分配,以保证所研究的因素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影响是均匀的。

8.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在完成实验后,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结果解释。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d.颈静脉
狗、猫、兔
e.心脏
豚鼠、大鼠、小鼠
f.断头
大鼠、小鼠
g.翼下静脉
鸡、鸭、鸽、鹅
h.颈动脉
鸡、鸭、鸽、鹅
第44页/共85页
部 位
动物种类
a.股动脉、颈动脉
狗、猴、猫、兔
b.心脏
狗、猴、猫、兔
c.颈静脉
马、牛、山羊、绵羊
d.摘眼球
大鼠、小鼠
第45页/共85页
第34页/共85页
第六节 常规采血方法
第35页/共85页
第36页/共85页
第37页/共85页
第38页/共85页
第39页方法的选择,决定于实验目的所需血量以及动物种类。凡用血量较少的检验如红、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测定,血液涂片以及酶活性微量分析法等,可刺破组织取毛细血管的血。当需血量较多时可作静脉采血。静脉采血时,若需反复多次,应自远离心脏端开始,以免发生栓塞而影响整条静脉。而研究毒物对肺功能的影响、血液酸碱平衡、水盐代谢紊乱,需要比较动、静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液pH值以及 K+、Na+、Cl-离子浓度,必须采取动脉血液。
a.尾静脉
大鼠、小鼠
b.耳静脉
兔、狗、猫、猪、山羊、绵羊
c.眼底静脉丛
兔、大鼠、小鼠
d.舌下静脉

e.腹壁静脉
青蛙、蟾蜍
f.冠、脚蹼皮下静脉
鸡、鸭、鹅
第43页/共85页
部 位
动物种类
a.后肢外侧皮下小隐静脉
狗、猴、猫
b.前肢内侧皮下头静脉
狗、猴、猫
c.耳中央动脉
体重/g
150~210 170~240 210~270 240~320
第18页/共85页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1. 什么是动物实验?动物实验,顾名思义,就是用动物来做实验。

这可是个很有争议的话题,有人觉得这是科学进步的必要步骤,有人则认为这样对小动物太不公平。

其实,动物实验在医学、心理学、毒理学等领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就像是科学界的小伙伴,帮助我们找到很多问题的答案。

它让我们在研发新药、测试产品之前,先看看这些东西对生命的影响。

嘿,谁会愿意拿自己去试验呢,对吧?2.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2.1 准备工作开始实验前,咱们得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想象一下,你准备去野外露营,得先把帐篷、食物、睡袋全都备齐,动物实验也是一样。

首先,你得了解实验的目的,确保你知道自己要干嘛。

接着,选好实验动物,常见的有小鼠、大鼠、兔子等。

它们可是咱们的实验小明星哦!要确保动物的健康状况良好,毕竟,咱们可不能让小动物们在实验中受苦。

2.2 操作过程好了,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咱们就可以开始操作了。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冷静和专注是关键。

比如说,给小动物打针的时候,手一定要稳,不然就像大厨切菜时不小心切到手一样,得不偿失。

此外,注意观察动物的反应,如果它们表现得很不舒服,那可得立即停止实验。

记住,咱们不是要折磨它们,而是要让它们帮助我们获取知识。

3. 实验后的处理3.1 数据记录实验结束后,别急着松一口气,咱们还有一项重要工作——记录数据。

好比你考试后要整理笔记,数据记录能帮助咱们分析实验结果。

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被记录下来,包括动物的状态、实验条件等等,这些都是今后研究的重要参考。

没有记录,实验就像是没吃过的榴莲,香味全无,完全没办法享受。

3.2 动物的安置最后,咱们得考虑动物的安置问题。

根据实验的性质,有些动物可能需要被安乐死,而有些则可以继续观察一段时间。

无论怎样,处理动物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它们。

动物也有生命,它们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实验数据,更在于它们是这个地球上的一部分。

我们得对它们负责,尽量给它们一个体面的归宿。

4. 总结动物实验虽然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对待小动物。

动物实验技术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

动物实验技术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

动物实验技术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动物实验是科研和医学领域常用的手段,用于评估新药、疫苗、治疗方法和理解生物学机制等。

但是,动物实验是具有伦理争议的,因为涉及到动物权益和福利。

因此,在进行动物实验时,需要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和严格的实验操作。

以下是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1.实验动物的选择:在选择实验动物时,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方法来选择适合的动物模型。

常用的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狗等。

2.动物的饲养和管理:实验动物需要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包括合适的温度、湿度和气流等,并提供适宜的饮食和水源。

此外,实验动物还需要定期检查其健康状态,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实验操作的准备:在进行动物实验前,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械、药物和试剂等。

此外,还需要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确定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时间,以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4.麻醉和镇痛:在进行动物实验时,有时需要对实验动物进行麻醉或镇痛,以减轻它们的痛苦和压力。

这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操作来选择合适的麻醉和镇痛方法。

5.试验操作:根据实验目的和方法,进行相应的操作,如采集血液、组织和器官,注射药物,进行手术,观察行为等。

在进行试验操作时,需要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6.数据记录与分析:在进行动物实验时,需要对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准确的记录,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统计。

这将有助于研究者对实验结果进行解读和理解,并做出相应的结论。

7.实验结束和动物处理:在实验完成后,需要根据相关规定对实验动物进行处理。

对于无疾病和伤残的动物,可以选择放归或继续饲养。

对于疾病严重或造成较大伤害的动物,可以选择安乐死或处理。

总而言之,动物实验是一项复杂的科研工作,需要研究者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和操作技能。

在进行动物实验时,需要始终将动物福利放在首位,并遵循严格的伦理和法规要求,以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实验三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

实验三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

实验三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是指针对实验动物进行各项操作的技术,包括动物的饲养、标记、采血、给药等各种操作。

掌握这些基本操作技术对于进行科学实验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研究者的实验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对动物的福利和健康起到保护作用。

首先是实验动物的饲养技术。

为了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

饲养环境应包括适当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以及合理的动物密度等。

同时,对饲料和饮水的供给也需要精细控制,以确保实验动物的健康状态。

其次是实验动物的标记技术。

在一些研究中,需要对实验动物进行标记,以便对不同个体进行追踪和区分。

常见的标记方法有耳标、尾标、颈圈等。

标记时需要注意对动物的身体造成的影响要尽量减小,并确保标记牢固不易脱落。

第三是实验动物的采血技术。

从实验动物体内获取血液样本是许多实验研究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采血方法有尾静脉采血、静脉窦采血等。

在采血前需要对动物进行适当的镇静和固定,以减少动物的痛苦和不适。

最后是实验动物的给药技术。

在一些研究中,需要给实验动物注射药物或其他物质。

给药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如皮下注射、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等。

在给药之前需要准确计量药物剂量,并根据动物的体重和个体差异进行相应的调整。

除了上述基本操作技术外,还需要掌握一些相关的安全操作技巧。

在进行实验动物操作时,需要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以防止对自身造成伤害或感染风险。

同时,也需要遵守相关的实验动物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确保实验动物的福利和权益。

总之,掌握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能够提高实验研究的效果和准确性。

在实验动物操作过程中,需要注重动物福利和健康,遵循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以保护动物的权益和福利。

只有持续学习和不断实践,才能熟练掌握这些技术,使其发挥最佳效果。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实验报告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实验报告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动物实验是生物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本次实验,旨在掌握动物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技术,包括动物的抓取、固定、麻醉、给药、采血、处死等,为后续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小白鼠若干只2、实验器材:鼠笼、手套、镊子、注射器、酒精棉球、手术剪、止血钳、麻醉剂等3、实验药品:生理盐水、阿托品等三、实验方法与步骤(一)动物的抓取与固定1、小白鼠的抓取戴上手套,用右手轻轻抓住鼠尾,将其提起,置于鼠笼盖上。

待小白鼠向前爬行时,迅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其两耳及颈部皮肤,将其提起。

2、小白鼠的固定可采用仰卧位固定,将小白鼠仰卧在固定板上,用大头针或橡皮筋穿过其四肢的掌蹠部,固定在板上。

也可采用俯卧位固定,将小白鼠俯卧在固定板上,用大头针或橡皮筋穿过其四肢的掌蹠部,固定在板上。

(二)动物的麻醉1、腹腔注射麻醉抓取固定好小白鼠后,用酒精棉球消毒其腹部皮肤。

以 45 度角将注射器针头刺入小白鼠的腹腔,缓慢注入麻醉剂,注意观察小白鼠的反应,直至其进入麻醉状态。

2、吸入麻醉将小白鼠放入含有麻醉剂的密闭容器中,观察其呼吸和反应,待其麻醉后取出。

(三)动物的给药1、腹腔注射给药按照上述麻醉时的腹腔注射方法,将药物缓慢注入小白鼠的腹腔。

2、灌胃给药用特制的灌胃针,从小白鼠的口角插入,沿咽后壁缓慢插入胃内,注入药物。

(四)动物的采血1、眼眶后静脉丛采血抓取固定好小白鼠,使其头部向上。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其颈部皮肤,使眼球突出。

用毛细吸管从内眦部刺入眼眶后静脉丛,吸取血液。

2、尾尖采血用酒精棉球消毒小白鼠的尾尖。

用手术剪剪去尾尖 2-3mm,让血液自然流出,用吸管吸取。

(五)动物的处死1、颈椎脱臼法抓取固定好小白鼠,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其头部,右手拉住鼠尾用力向后上方拉,使颈椎脱位,导致脊髓横断而死亡。

2、过量麻醉法给小白鼠注射过量的麻醉剂,使其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操作方法

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操作方法

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操作方法动物实验是一种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学发展和医学进步的必要步骤之一、在进行动物实验时,研究人员需要掌握一系列基本的技术操作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动物实验技术操作方法。

1.动物麻醉操作:动物麻醉是进行动物实验的前提条件,可以减少动物的痛苦和压力,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常用的麻醉方法包括静脉麻醉、吸入麻醉和局部麻醉。

研究人员需要掌握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和监测动物麻醉深度的方法。

2.动物手术技术:在进行一些复杂的实验时,需要进行动物手术操作。

手术技术操作包括皮肤消毒、手术切口、血管或器官的外露和缝合等。

研究人员需要掌握无菌操作的技巧和手术操作的规范,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动物的生存率。

3.器械使用和数据记录:在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需要掌握各种生物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离心机、显微镜、血液分析仪等。

同时,需要准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包括动物身体指标、实验参数和操作步骤等。

4.体内注射技术:动物实验中常用的一项技术是体内注射,包括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等。

研究人员需要掌握注射针头的选择、皮肤局部麻醉的方法和注射位置的确定等。

5.血液采集技术:在一些实验中需要进行动物的血液采集,以获取血液样本进行化验或分析。

血液采集技术包括尾脉、静脉和心脏穿刺等。

研究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采血器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合理的采血量和采血速度。

6.器官取材和组织处理技术:在一些器官相关的实验中,需要对动物进行器官取材和组织处理。

器官取材技术包括猝死动物器官取材和活体器官取材。

组织处理技术包括固定处理、包埋和切片等。

研究人员需要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和组织处理的标准流程,以获得有效的实验结果。

7.动物分组和饲养技术:在进行动物实验前,需要对动物进行分组和饲养。

分组技术包括随机分组和对照组的设计等。

饲养技术包括提供适宜的饲料和水源、维持良好的生活环境等。

研究人员需要了解动物的生理特点和各种实验动物的饲养要求,以保证动物的健康状态和实验的可靠性。

实验动物基本操作

实验动物基本操作
1、徒手固定:对体重较小的大鼠可用拇指、食指捏 住大鼠耳部及颈部皮肤,余下三指紧捏住背部皮肤, 置于掌心,调整好大鼠在手中的姿势即可进行实验 操作。如:灌胃、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 等实验 。
2、固定板固定:方法与小鼠固定板固定相同, 只是需选择更大一些的固定板。
3、固定器(盒)固定:方法与小鼠固定器(盒) 固定相同,只是固定器较小鼠的大。同样适用 于大鼠尾静脉注射。
• 动物实验时,当使用的动物数或实验分组数大于1 时,需要对动物个体间或组间区别开来,就需进 行编号与标记。因此编号与标记的目的就是动物 个体与组别的识别。
• 标记的方法很多,良好的标记方法应满足:号码 清楚、持久、简便易认和适用,不影响实验结果 ,对动物的刺激小,标记物对动物无毒性。编号 方法无定法,原则是使实验者能够识别动物个体 和组别。
兔子固定板固定
五、实验犬
(一)抓取 对未经驯服和调教的外购犬抓取时,可用特制的 长柄铁钳夹住犬的颈部,由另一人用布带或粗绳 缚其嘴,并将布带、绳固定在狗耳后颈部,防止 脱落 。
(二)固定
实验台固定:用特制的长柄铁钳夹住犬的颈 部后,麻醉动物。将麻醉的犬放在实验台上, 再用粗棉带(绳)固定四肢于实验台上。并将 犬舌拉出。此固定方法仰卧位适用于口腔、颈、 胸、腹、四肢等部位的实验,俯卧位适用于脑、 背部位的实验。
(二)固定
1、徒手固定:用一只手抓住兔的颈背部皮肤,另 一只手抓住兔的两后肢,固定在实验台上。
也可以坐在椅子上用一手抓住兔颈背皮肤和两耳, 大腿挟住兔的后半身,用另一只手抓住两前肢将 兔固定。此固定方法适用于腹腔、肌肉注射,及 经口给药。
2、固定盒固定 :此固定方法适用于头、耳部位实 验。
3、固定板(台)固定:此固定方法可使兔俯卧、 仰卧或侧卧固定,适宜于兔头、颈、躯干手术 及其它实验操作。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方法课件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方法课件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方法课件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方法课件
(五)静脉注射 ⒈大、小鼠静脉注射 常用尾静脉注射。
大、小鼠尾静脉共有3根(左、中、右),一般常选用两侧的静脉。注射前, 先把动物固定在暴露尾部的鼠尾固定器内(可用烧杯、铁丝罩或粗试管等 物代替),拔去尾部静脉走向的毛,置鼠尾于45~50℃的温水中浸泡几分 钟或用75%酒精棉球反复擦拭,以达到消毒、血管扩张及软化表皮角质 的目的。开始注药时宜少量且缓慢,仔细观察,如无阻力,表示针头已 进入静脉,同时可见静脉血液被注射进去的药液向前推进。如出现白色 皮丘说明未刺人血管,应拔出针头重新穿刺。注射完,取一棉球或纱布 用力按住注射部位并轻轻揉动。如需反复注射,应尽量从尾的末端开始, 另外,左右两根血管可交换选择使用。
4.局部浸润麻醉:沿手术切口逐层注射局部麻醉药,阻滞组 织中的神经末梢。常用药为普鲁卡因。
5.椎管内麻醉:在椎管内注射麻醉药,阻滞脊神经的传导, 使其支配的区域无疼痛。常适用于大型动物(如猪、马、牛、羊 等),常用药为普鲁卡因、可卡因等。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方法课件
三、动物麻醉的注意事项
1.有些麻醉药物,如乙醚,是挥发性很强的液体,易燃易 爆,使用时应远离火源。平时应装在棕色玻璃瓶中,储存阴 凉处,不宜放在冰箱中,以免遇电火花而引起爆炸。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方法课件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方法课件
五、犬、猫等的抓取与固定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方法课件
六、实验动物的编号与标记方法
在动物实验中,必须对实验动物进行编号、标记以示区别。 标记方法应满足标号清晰、耐久、简便、易认和适用的要 求,现介绍几种常用的标记方法。 1.染色法:染色法是用毛笔或棉签蘸取有色化学染料, 在实验动物体表不同部位涂上斑点,以示不同编号。 编号的一般原则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手册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手册

动物实验是一项敏感和复杂的工作,必须在合乎伦理的前提下进行,且需要遵循相关法规和指南。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动物实验操作技术手册大纲,但请注意,实施动物实验前,确保已经获得了合适的伦理批准和遵循当地法规。

1. 实验前准备:-获取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确保实验室和设备符合标准。

-训练实验人员,确保其了解实验目的和操作流程。

2. 动物选择和养护:-选择适当的实验动物种类。

-确保动物的健康状况和遗传背景。

-提供适当的饲料、水和住房条件。

3. 实验设计:-制定明确的实验计划和协议。

-随机分组和安排实验。

-控制实验变量,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4. 麻醉和手术技术:-使用适当的麻醉剂和疼痛缓解措施。

-实施外科手术时,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

-确保手术室环境符合标准。

5. 实验操作和数据收集:-严格遵循实验方案的步骤。

-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

-记录和存储实验数据。

6. 动物监测:-定期监测实验动物的生理指标。

-观察动物行为和外观。

-确保动物福祉和及时干预。

7. 实验结束和处理:-完成实验后,安全地结束动物的参与。

-对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处置或重返饲养环境。

-清理和消毒实验设备和环境。

8. 数据分析和报告:-使用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

-撰写实验报告,详细描述实验设计、方法和结果。

-提交实验结果给相关的科研机构或期刊。

9. 废弃物处理:-安全处理动物实验产生的废弃物。

-符合相关环境法规,确保废弃物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10. 纪录保存和档案管理:-确保实验记录和数据的安全存储。

-遵循机构和法规的档案保存要求。

11. 反馈和改进:-定期进行实验室审核和评估。

-根据实验结果和经验,改进实验设计和操作流程。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手册大纲,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可能根据实验的具体内容和动物种类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任何动物实验之前,请确保阅读并遵循相关法规和伦理指南,以确保实验的合法性和伦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兔灌胃法
关键词:固定,插入(沿上颚壁),检查
家兔耳缘静脉注射
• 将动物固定于实验台上, 剪去耳缘部位的被毛,用 乙醇轻轻擦拭,耳缘静脉 即清晰可见。用左手食指 和中指夹住静脉近心端, 拇指和小指夹住耳缘部分, 以左手无名指和小指放在 耳下作垫,待静脉充盈后, 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尽量 由静脉远心端刺入,顺血 管方向平行、向心端刺入 约1cm。 • 注射完毕抽出针头,用棉 球压迫注射部位数分钟, 以免出血。
兔灌胃法
操作方法: 2. 插管:将灌胃管由开口器的中央孔插 入,沿上颚壁推进约15cm。 插管过程中可将灌胃管的另一端放于一 杯清水中,若连续有气泡,说明插入 呼吸道,应立即拔出灌胃管,重新操 作;若无气泡,说明没有插入气管, 即可开始注药。
沿上颚壁推进约15cm 检查插入部位
兔灌胃法 • 操作方法: 3.给药:灌注药后可用少量清水将灌胃 管里的药全部冲入胃内,以保证灌入 药的剂量准确。灌胃完毕后,先退出 胃管,后退出开口器。
探针
包括金属探针和玻璃分针;用于对精细部位的分 离和游离等操作。有时,在实施血管插管技术时, 切开血管壁后往往借助于探针先将切口挑起,然 后插入导管。
支架
用于蛙类及哺乳类手术中换能 器及刺激电极等的固定与位置调 节。由底座及支架杆构成,支架 上附有万向节,可在各个方向上 调节。
哺乳类手术器械
气管插管
小鼠的编号方法
• 编号原则:先左后右,从上到下
2、耳缘剪孔法(穿耳孔法):小型动物
3、挂牌法:耳标签、项圈、腿圈,中、大 型动物 4、烙印法:中、大型动物
二、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
1. 注射法给药:家兔耳缘静脉注射 大、小鼠尾静脉注射 2. 摄入法给药: 家兔、大鼠、小鼠灌胃法 3. 涂布法给药
颈静脉插管术
尿道插管术
• 尿道插管是最常用的尿液收集办法,可用于 反映较长时间内尿量变化的实验。常用于雄 性家兔。 • 将动物固定于手术台上(可轻度麻醉)。取 一根粗细合适的导尿管,在其头端约12cm涂 上液体石蜡减小摩擦。将导尿管从尿道口缓 缓插入,当导尿管插入膀胱后,即可见尿液 从管中流出,用线或胶布固定。
急性动物实验时插入气 管,以保证呼吸道畅通,一 端接气鼓或呼吸换能器可记 录呼吸运动。分为金属插管 和玻璃插管。
哺乳类手术器械
动脉夹
动脉夹分大、中、小三种型 号及直、弯两种,用于夹持动 脉,暂时阻断动脉血流。使用 时动脉夹的尖端套有塑料管, 以防止夹持动脉时对血管造成 损伤。
哺乳类手术器械
动脉插管
动脉插管注意事项
动脉插管和血压换能器内注满肝素生理 盐水以排气抗凝。 压力换能器与动物心脏等高。
动脉插管与颈总动脉呈一条直线,方向 一致 。 掌握好三通管的方向。 结扎固定牢固。
颈静脉插管技术
1、由颈正中剪开一约6cm的口。 2、钝性分离皮下筋膜。 3、辨认、分离一侧颈外静脉。 4、穿双线,远心端结扎,近心端用动脉夹夹 闭。 5、用眼科剪剪一约静脉口径1/3~1/2的小口, 向近心端插入静脉插管。 6、结扎、固定静脉插管
剪毛时,剪毛剪自然落下逆毛方向
一次次将毛剪下即可,加力下压或一 手提起被毛,均易剪破皮肤。剪下的 毛应集中放入加有清水的污物盒内, 避免到处飞扬。
手术剪
用于剪线和剪开、分离组 织。有直、弯、尖头、圆 头、大、小之分,根据不 同用途选用。手术操作中 用于沿组织间隙进行分离 和剪断组织者称组织剪, 一般为弯形,尖端较钝圆; 用于剪断缝扎线、引流物 或敷料等用品者称剪线剪, 为直形。
通或都不通。
哺乳动物手术器材清单
金属用品
手术剪1把 眼科剪1把 血管钳4把
玻璃用品
气管插管1个 动脉插管1根 尿道插管1根
消耗品
纱布 棉签 丝线
手术镊1把 动脉夹1个 手术刀1把
玻璃分针1根 注射器1 支(1ml/5ml) 三通管一个
动物实验常用插管技术
气管插管术 颈动脉插管术 颈静脉插管术
针对不同的动物,选择不同的麻醉药物、 实施不同的麻醉方法。
麻醉药物应用原则:
依据动物体重计算麻醉药物的剂量; 依据动物生命体征变化控制给药速度; 掌握宁少勿多、分阶段给药的方式。
家兔全身麻醉
麻醉剂:1.5%戊巴比妥钠,2ml/kg 给药方法:耳缘静脉注射 麻醉具体操作:
前 1/2 快速推入,使动物能顺利、快速地渡 过兴奋期;后 1/2 速度宜慢,且边注射边注 意观察动物的生命体征变化,当确定已达到 麻醉效果时,即停止给药,不必急于将剩余 的麻醉药物全部推入。
2、在颈前区正 中作一约5-7cm 的切口
3、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肌肉,游离出气管, 穿线备用。
4、在甲状软骨下 方 第 3-4 个 环 状 软 骨 上 作 一 倒 “ T” 形 切 口 , 插 入 “ Y” 形气管插管,并用 线固定好。
颈动脉插管技术
1、颈正中作一约5-7cm的切口 2、钝性分离皮下筋膜
2. 家兔
• 一手抓住兔颈部的被毛与皮肤,另一手托其臀部 或腹部,使其躯干的重量大部分集中在手上。
兔手术固定台
实验动物的编号方法
1. 2. 3. 4. 染色法 耳缘剪孔法 挂牌法 烙印法
1、染色法:浅色动物
3~5%苦味酸溶液(黄色) 0.5%中性红或碱性品红溶液(红色) 2%硝酸银溶液(咖啡色,涂后光照10分钟) 煤焦油乙醇溶液(黑色) 甲紫(龙胆紫)溶液(紫色)
3、分离一侧颈总动脉,穿双线备用。
4 、结扎远心端,在距结扎线约 2-3cm 处用 动脉夹夹闭颈总动脉近心端。
5、在靠近结扎线处用眼科剪剪一“v”形切 口,切口大小约为动脉口径的1/3~1/2。
6、将压力换能器与动脉插管连接好并充满肝 素,向近心端插入动脉插管,用线结扎牢固。
三通的使用:
7、打开换能器开关,观察并记录动脉血压。 进入BL-410/420系统。 选择“实验项目” →选择“循环实验” →“兔动脉血压调节”实验模块; 或选择“输入信号”→选择“通 道” → “压力” → 点击“开始”实验按钮, 即可在屏幕上观察到正常的血压曲线。
三、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法:吸入法,注射法
局部麻醉法:浸润麻醉,表面
麻醉
(一)全身麻醉法
1、吸入法 麻醉药: 乙醚 氯仿 三氟乙烷
(一)全身麻醉法 2、注射法
麻醉药:
巴比妥类药物 氯胺酮 乌拉坦 水合氯醛
(二) 局部麻醉法
1% 盐酸普鲁卡因 0.02~2%盐酸可卡因 局部浸润麻醉 表面麻醉
• 成年小鼠插管深度一般 是:3cm • 小鼠灌胃量: • 0.1~0.25ml/10g体重
大鼠灌胃法
• 成年大鼠插管深度一般是: 5cm • 大鼠灌胃量: 1~2ml/100g体重
兔灌胃法
器械:
• 灌胃管(特制胃管或导尿管)
• 开口器(木质纺锤状)
兔灌胃法
操作方法: 1.固定:动物取直立或平卧体位,固定动物头 部。 直立位需2人合作,一人取坐位,将兔的躯 体和下肢夹在两腿之间,左手紧握双耳固 定头部,右手抓住前肢,将兔固定于竖立 体位。另一人将开口器横放于兔口中,让 动物咬住开口器,即可开始插入灌胃管。
止血钳
止血和分离组织。 使用方法:以拇指、中指(或 无名指)分别套人止血钳的套 扣内,控制止血钳展开的力度, 以食指放在止血钳的关节部位, 控制止血钳的方向和钳夹组织 部位的准确性。 切忌左右手分别抓住止血钳的 套扣部位,用两手的合力进行 止血或分离组织。
缝合针
有圆针和角针两种,圆针用于缝合组织结构; 角针边缘锋利,除具有穿刺功能外,还具有 切割的作用;缝合针需配合持针器同时使用。
用于在急性动物实验时插入动脉。可用
金属、玻璃以及塑料等不同材料制成,常 用细塑料管自行拉制而成。 在哺乳类动物实验中,插管一端插入动 脉,另一端接压力换能器以记录血压,插 管内充满肝素以防止插管内血液凝固,插 管腔内不可有气泡,以免影响结果。
哺乳类手术器械
三通管
用于改变实验中液体流动方向,以 便输液、给药或描记血压。可随意将 三个通道中的任何两个通道口相通, 另一个不通;也可使三个通道同时都
眼科剪
主要用于剪血管或神经等柔软 组织,眼科剪也有直头与弯头之 分,正确的执剪姿势与手术剪相 同,即用拇指与无名指持剪,食 指置于手术剪上方。
手术刀
由刀片和刀柄组成,可分为大、 中、小号不同类型。 大号——切开皮肤; 中号——切割脏器组织; 小号——切割特殊部位。
安装:先用持针器(或直型 止血钳)夹住刀片,左手握 住刀柄,按刀片上的空隙对 准刀柄上的槽隙,顺势推入 即可。
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给药
• 自动口服给药
• 强制灌胃给药:大鼠 小鼠 家兔 • 经直肠给药
器械: 灌胃器 由注射器和特殊的灌胃针构成。 小鼠灌胃针长4~5cm 直径1 mm 大鼠灌胃针长6~8cm 直径1.2mm
小鼠、大鼠灌胃法
小鼠灌胃法
• 按正确方法用左手抓取和固定动物。 使腹部朝上,颈部拉直。 • 固定后,右手持持接灌胃针的注射 器吸取药液(或事先将药液吸好), 将针头从口角插入口腔内,然后用 灌胃针头压其头部,使口腔与食管 成一直线,再将灌胃针头沿上腭壁 轻轻进入,转动针头刺激动物吞咽, 然后沿咽后壁慢慢插入食道。若动 物挣扎厉害,应退出后灌胃针,待 动物安静后重新插入。切不可强行 插入,以免损伤食道或误入气管导 致动物死亡。 • 当感觉有落空感时表明灌胃针可能 进入胃内,向外抽动注射器活塞, 感觉有负压说明灌胃针未插入气管, 此时可将药液灌入。
呼吸变深变慢 角膜反射迟钝 或消失 肢体肌肉松弛 疼痛反射消失
麻醉成功标志
机能实验学常用手术方法
一、常用手术器械 二、常用手术插管技术 气管插管术 颈动脉插管术 颈静脉插管术
动物实验常用手术器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