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

概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结构日渐更新,致使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必要,通过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中国的区域产业结构,适应当今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源合理利用的要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进而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第提高。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表现为新的主导产业对原有主导产业不断替代的过程。由于产品生命周期规律的作用,主导产业呈现出周期性变化,按照其成长过程一般可分为形成阶段、扩张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正是主导产业的新陈代谢,才导致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换代,使区域经济保持着旺盛的活力与持久的增长。从地区层次看,由于地理上的接近和经济、文化、社会的一体化,地区间的贸易和经济交往相比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更为密切、广泛,各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地区间的经济关联密不可分,从而源于国际贸易分析的比较优势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分析地区产业结构问题。随着我国各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发挥地区资源比较优势来促进主导产业发展,保证产业持续增长已成为当前各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出发点。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㈠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①

1、构建协调的产业间分工关系。综合当前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的产业现状、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各区域的资源特点,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⑴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

⑵中部地区。将中部地区建设为全国重要的粮食和优势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

⑶西部地区。条件好的地区鼓励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把这些地区培育成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带动引擎。

2、构建合理的产业内分工关系

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压缩低档产品,重点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优势名牌产品的同时,应积极参与跨国公司的垂直分工,吸纳其产业链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

⑵中西部地区要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在国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㈡目前,“十二五”规划已经基本确定产业结构调整的四个定量指标②

⒈“十二五”期末,第三产业的比例比2010年提高四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由2007年的接近30%,提高到40%。

⒉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比2010年提高五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呈现规模。

⒊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比2010年提高10-15个百分点,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高。

⒋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7%左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0%左右。

其中,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将按照三个分类,逐渐

推进,最终,到“十二五”期末,形成不同程度的规模。

第一类是技术比较成熟、产业基础较好,能够近期发挥作用的产业(如物联网及下一代互联网等产业);第二类是技术进步很快,有可能在近期有较大发展的产业(如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第三类是近期有发展,但中长期战略意义更为显著的产业(如电动汽车产业、生物技术产业)。

㈢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③

1、产业政策的前瞻性和现实性决定了其目标的多元化。

2、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3、促进支柱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4、大力发展技术含量多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生产业发展的方向。

二、进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以中国为例)

第一,调整产业结构是中国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条件。新中国成立后的60多年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经济就得不到稳定持续发展。

第二,调整产业结构,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主要途径。因为产业结构严重失衡意味着经济效益的大幅下降。

第三,调整产业结构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中国产业结构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是同工业过多的低水平的重复生产相联系的。所以,当前调整产业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淘汰这些低水平的工业生产。显然,这有力地促进企业由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生产方式的转变。

第四,调整产业结构是扩大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使其增长速度适当快于工业,对于当前扩大就业就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调整产业结构是改善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物质基础。当前调整产业结构,适度控制主要提供投资品的重工业增长速度,加快发展提供消费产品和消费服务的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就能为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充裕的物质基础。

第六,调整产业结构,也是降低能耗物耗,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抓手。当前我国能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趋于恶化。其直接的主要根源,就是工业发展过快,特别是高能耗、高物耗的工业发展过快。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其能耗和物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就要小得多。所以,当前调整产业结构,在夯实农业基础的同时,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对节能减排,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也有很大的意义。

第七,调整产业结构,是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稳定扩大出口,而且可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基于集群视角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式

⒈产业结构调整的表现形式——价值链整合

价值链整合是指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逐渐向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及售后服务转变。在价值链条层次,由生产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的转移是增值能力和分工地位提升的显著标志。

⒉两种结构调整的模式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根据集群发展升级的动力机制分为两种模式,一是依靠内部动力机制,整合集群价值链;二是依靠外部力量,嵌入到全球价值链来促进结构调整。

四、中国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㈠中国产业结构分布格局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资产存量结构性趋同。调整途径是通过企业兼并与破产,实现资产的有效流动、转变与改变,从而对已配置资产进行再度优化配置。

1、建立资金、资源双流动机制

2、整体规划,达成垂直协调分工与水平规模分工

3、打破地区封锁,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

4、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必须依靠中央政府力量

㈡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中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中国的改革是有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中国具有一个广大的农村市场,而且市场的潜力很大,尚未饱和。第二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比重最大。而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包括电力产业、钢铁产业、建材工业、能源工业等。第三产业相对比较平稳,平均每年的贡献程度大约在30%左右。

1、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呈现高技术工业与传统工业并存的“二元”结构态势

2、中西部地区继续呈现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结构特性。而且资源加工型产业比重不高。

㈢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障碍及其对策

⒈区域经济冲突: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障碍④

从2002年开始的第三轮区域经济冲突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市场份额的争夺更加激烈,地方保护主义抬头。

第二个特点是外资的进入,使得区域经济冲突趋于复杂化。

第三个特点就是重复建设由传统和耐用消费品行业逐渐向高新技术行业蔓延。

2.为了解决当前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