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短路事故报告

合集下载

10kV电缆中间头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

10kV电缆中间头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4 科学与信息化2022年5月上10kV电缆中间头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冯周围 钟遵慧 卢炳矩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方供电局 海南 东方 572633摘 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电缆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可以使民众的健康用电得到有效保障,与此同时,还能够使供电单位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在供电单位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解决电缆故障。

本文将深入分析10kV电缆中间头的常见故障,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解决方案,进而使电力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10kV电缆;中间头故障;解决措施引言一旦10kV 电缆中间头位置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用电安全以及电缆的稳定运行。

通过对10kV 电缆中间头故障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就可以看出,较多的故障都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所导致的,并且依照原因总结了电缆中间头的注意事项以及制造过程,进而使电缆安全稳定运行得到有效保障。

就现阶段而言,在我国电力领域中,电力企业可以高效完成10kV 电缆运行工作,出现的故障频率也是变得越来越低。

即便如此,线路的运行还是会受到一些问题的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电缆中间头,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深入分析常见的中间头故障,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预防以及处理方案,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因电缆中间头故障对电缆线路稳定运行所造成的影响,所以,相关电力企业单位不仅要加大管理力度,在解决电缆中间头故障过程中,所安排的工作人员要具有科学性以及专业性。

1 10kV电缆中间头出现故障的原因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外界环境中设置10kV 电缆,因此,不仅工作环境很差,工作量也会变得越来越大,所以,由于受到了很多外部因素的干扰,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就会受到阻碍。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可以看出,电缆中间头故障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电缆故障,在电缆中间头位置出现故障,会对电缆传输线路造成一定破坏。

10kV电缆中间接头故障跳闸事件分析与处理

10kV电缆中间接头故障跳闸事件分析与处理

10kV电缆中间接头故障跳闸事件分析与处理作者:杨雨薇胡首来源:《机电信息》2020年第09期摘要:对一起前期电缆运行环境不良、中间接头制作工艺不规范,主要诱因为外破故障因素损伤的电缆故障进行了详细分析,说明了事件损失及影响情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防范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缆中间接头;绝缘击穿;制作工艺1 事件发生及处置情况2017年4月某日监控告:张某变10 kV Ⅵ母B相全接地,张某Ⅱ回过流Ⅱ段保护动作跳闸,重合闸未投,张某变现场检查一、二次设备无异常;配电运维班带电查线告:恒某开闭所310进线电缆被施工挖断。

将张某Ⅱ回#01环网柜恒某开Ⅰ回302线路转检修,随后将张某Ⅱ回断路器转运行,线路送电正常,将张某Ⅱ回#01环网柜恒某开Ⅰ回302至恒某开310线路转检修,配电运维班工作负责人抢修过程中发现除外破点电缆破损外,电缆还有一处相间短路,经试验发现有一电缆中间头因A、B相相间短路烧坏,抢修后复电正常。

2 事件原因分析2.1 设备参数张某Ⅱ回#01环网柜恒某开Ⅰ回302至恒某开310电缆型号为YJV-3×400,电缆中间接头于2016年2月投运。

2.2 故障设备情况查线发现该处电缆故障点为外破点及电缆中间接头,电缆中间接头明显烧坏,图1为电缆故障点外观。

破开电缆后,发现故障相连接点至外导电层烧痕明显,从图2中可看出电缆在故障点处有相间短路现象,图3中可看出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时已存在隐患。

2.3 设备检查试验(1)测量张某Ⅱ回#01环网柜恒某开Ⅰ回302至恒某开310电缆耐压试验前绝缘电阻,遥测主绝缘绝缘电阻值如表1所示。

(2)使用超低频电缆耐压仪对张某Ⅱ回#01环网柜恒某开Ⅰ回302至恒某开310电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1],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3)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张某Ⅱ回#01环网柜恒某开Ⅰ回302至恒某开310电缆交流耐压试验后主绝缘绝缘电阻,测量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上述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张某Ⅱ回#01环网柜恒某开Ⅰ回302至恒某开310电缆A、B相电缆相间短路接地,绝缘不合格,在耐压试验过程中绝缘击穿。

设备事故调查报告范文

设备事故调查报告范文

设备事故调查报告范文设备事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安全环保、产品的产量及质量,更重要的是很多设备事故会危及到人身安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设备事故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设备事故调查报告范文1:1、事故经过:事故前吉林热电厂运行方式,1-11号机、1、2、4-15号炉运行,3号炉备用。

其中,1-9号炉和1-7号机为母管制,10、11、14、15号炉分别对应8、9、10、11号机为单元制。

全厂蒸发量3970吨,发电量837MW。

2007年1月10日,按定期工作规定电气运行与检修人员配合进行厂用6kV和0.38kV系统工、备电源联动试验(电气主接线一次系统见附图1)。

上午9时40分,进行到0.38kV除尘2段母线工、备电源联动试验时,发现2号除尘变高压侧开关跳闸后低压侧开关不联跳。

10时30分运行人员将2号除尘变停电,0.38kV除尘2段母线倒由备用电源运行(6kV和0.38kV系统见附图2),由检修人员检查2号除尘变低压侧开关不联跳的原因,试验暂停。

11时50分,2号除尘变低压侧开关不联动缺陷处理结束,决定下午继续进行试验。

12时38分,值长电话通知11号机副单元长,主盘电缆中间头测温装置报警:“除尘2段备用电源电缆(380伏低压电缆)温度高59℃,地点在除尘2段配电室下”(此电缆中间头为1987年火电原始安装,电缆型号为VLV22-3×185+1×95,4根并联,可载流266×4=1064A。

1997年增设电缆中间头测温装置)。

当时0.38kV除尘2段母线负荷电流988A。

副单元长通知电气检修人员后去现场进行检查。

12时50分将2号除尘变压器投入运行,除尘2段备用电源开关(低压)断开。

之后10号机电气值班员去现场检查除尘2段备用电源电缆中间头。

当打开电缆沟井盖时,有大量烟雾,无法进入沟内,立即通知有关人员。

13时00分,值长再次告知11号机单控室值班员:“除尘2段备用电源电缆(380伏低压,此时本电缆已与除尘2段断开无电流)温度高79℃”。

分析10kV电缆中间头故障原因及预防措施

分析10kV电缆中间头故障原因及预防措施

分析10kV电缆中间头故障原因及预防措施摘要:电缆接头温度监测是测量电缆接头表面的温度,延迟体现电缆内部导体的温度,通过温升趋势和速率结合专家模型能够有效预测电缆内部温度峰值,并有效对有过热隐患的电缆接头进行预警。

局部放电采用超声波方式,对环境噪声过滤和安装工艺要求比较高,需要后台软件对大量数据分析和数据建模才能够发挥故障预警的作用,应用于老旧电缆接头局部放电隐患监测效果非常明显。

电缆接头环境监测能够及时反映现场水位情况,及时通知运维人员处理异常情况。

多种传感器相互配合,既能避免单个传感器误判,又能及时发现并排除电缆接头安全隐患,保障电缆配网安全运行。

关键词:10kV电缆;中间头故障原因;预防措施引言10kV电缆中间位置问题可能对电缆稳定运行和居民供电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对10kV电缆头故障事故的分析表明,在施工过程中人为造成了许多故障,并根据原因总结了电缆中间头的制造工艺和确保电缆安全稳定运行的注意事项。

目前,在中国电力领域,尽管10kV电缆运行情况较好,故障率较低,但仍存在影响线路运行的问题,特别是电缆中部,需要对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采取科学措施因此,电力公司各单位必须加大努力,组织专业人员解决重大缺陷。

1、电缆接头故障起因电缆接头故障起因主要有内部发热、局部放电、中间头的不正确安装和不足的密封效果之类的因素也可能导致中间头故障。

电缆接头质量受到施工工艺水平、电缆附件产品质量、环境腐蚀老化和运维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

电缆接头连接金属表面处理不佳、加工时导体受损、导体连接芯线不到位、压接压力不够、空隙过大等原因将导致电缆接头内部阻抗增大,发热增加;绝缘热熔不到位、内部出现气泡、电场不均导致出现局部放电。

电缆接头的绝缘比电缆本体厚重,电缆接头绝缘材料散热不如电缆本体原厂材料,电缆接头外部安装电缆接头防爆盒等因素影响电缆接头散热。

用电高峰期,用电密集区域电缆处于满负荷临界值,电缆接头发热量呈指数级上升,电缆接头隐患将引起供电故障。

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

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

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作者:刘晓慧来源:《华中电力》2013年第11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日显突出,众多城市和电力需求较多的企业在供电系统的应用上都采用高压电力电缆进行配电。

尤其是在城市内,长距离的供电中避免不了电缆出现接头。

电缆在输送高压电力的过程中基本上90%都是因为电缆接头故障引起的。

故障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制作工艺不良、施工现场的质量问题以及受潮等。

本文主要对这些原因进行剖析,从而减少高压电缆接头的故障并作出预防。

【关键词】高压电缆;接头故障;分析措施1 引言高压设备通常情况下出于安全性的考虑设置的距离都会比较远,而高压供电采用的电缆往往都会因长度的限制产生接头。

大部分的电缆都会敷设在地下,若电缆敷设的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的工程规定,电缆沟内就会产生积水、淤泥导致电缆寿命的严重缩短,甚至引起接头故障造成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

2 高压电缆接头结构分析电力电缆,即外包绝缘的绞合导线,有些还包有金属套皮并加以接地。

因为是三相交流输电,必然要保证三相电导体之间以及对地的绝缘有外包绝缘层。

因为高电场对外导致辐射干扰通信能的产生,就必须要做到对绝缘的保护,金属护层也不可缺少。

以防外力损坏还需有护套、铠装等。

电力电缆的主要结构是由屏蔽层、导体、绝缘层以及保护层四个部分组成。

电缆线路由电缆的本体和附件以及其他组件组成,电缆较长时连接由中间接头完成,由终端接头完成配电设备的连接,如图所示。

3 电缆附件电缆附件在整个过程中是保护绝缘和工作安全可靠地进行,在不同的环境中对电缆构成相适应的护层结构,其主要目的是:机械保护、防火、防水、防侵蚀、防鼠等等,根据不同的现场实际情况组成不同的电缆附件结构。

(1)冷缩式电缆附件:此附件一般多用乙丙橡胶和硅橡胶作为材料,处理电应力集中问题,多采用几何结构法或者参数控制法。

冷缩式附件与预制式附件相同,性能优良、弹性较好且无需制热便可安装,较大改善了界面性能。

110kV电缆中间接头故障分析处理与防盗对策

110kV电缆中间接头故障分析处理与防盗对策

- 74 -工 业 技 术0 前言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电缆数量和范围均快速增长,但由于设计、运维、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导致高压电缆在前期架设完成后缺乏养护、看守,或是由于高压电缆的安装、架设本身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使得电缆在安装过程中就存在着不同情况的缺陷,导致电缆带病运行或无防护措施运行,因而引发电缆频繁被盗的情况,导致电力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人民生产生活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对高压电缆的安全问题提高重视,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1 110kV电缆中间接头系列故障基本概况本文以某地由某厂家统一安装的110 kV 电缆,中间接头造成的系列故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一系列故障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国内电缆及其附件故障的主要原因和类型,可对电力电缆的安装、运维、管理提供借鉴,以期逐步降低电缆接头的故障发生率。

该段110kV 电缆线路总长7.23km,全线共分为15个电缆段,由5个交叉互联单元构成,一侧接220kV 变电站GIS 终端,另一侧接110kV 主变压器,两侧终端金属护层采用直接接地方式。

全线经过地区有一段河堤,采用排管与隧道相结合的方式敷设,电缆型号为YJLW03-64/110kV-400mm 2。

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2 电缆中间接头故障实际情况分析根据图1的情况,结合该地段电缆中间接头故障的实际情况,本文做出了以下探寻方案及故障分析:2.1 测寻方案(1)发现电缆故障后,首先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勘测,确定故障性质,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故障测寻。

主网系统反馈的220kV 变电站在故障发生时采取了电流差动保护,实测距离约为4.9km,距主变压器约2.3km。

假设此段电缆线路为纯电缆线路,通过资料对比得出,从110kV 变压器所在变电站侧开始测寻故障准确率更高。

(2)根据实地勘测情况,可采用3种方案进行测寻。

一是用二次脉冲法对故障位置进行预定位,这种测寻方法相对能得到更准确的的数据,但需要经过多次多种情况的测寻,工序相对复杂,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因此这种测寻方法一般用于其他测寻方法均不能凑效的情况下;二是采用高压电桥法预定位,这种方法不需要拆除交叉互联电缆的接线,操作相对简便,但需要对故障线芯与无故障线芯进行短接,容易受到接地系统的外部干扰;第三种为冲击放电法,这种方法摒弃了故障位置预定位的步骤,而采用直接对故障线芯进行加压冲击放电,并进行听测的方式进行测寻,相对来说,这种方法更直观且受外部因素影响最低,因此可以优先采用冲击放电法来进行测寻。

电力电缆事故案例完整可编辑版

电力电缆事故案例完整可编辑版

案例3:可燃气体引发的电力电缆爆破事故2000年11月25日凌晨至上午9点,武汉市某所变电所低压总空气开关接连发生3次跳闸现象,经查,临时从该所接电,在所住宅区北墙外施工的市自来水公司有1台电焊机电源短路,排除故障后,送电正常。

下午5点,位于住宅区西北角新建球场处1个窨井突然发生爆炸,1个面积约2m<sup>2</sup>,厚度50mm的窨井水泥盖板被炸碎。

据现场目击者表达,爆炸前几分钟还有几个小孩在附近玩耍。

此时,变电所低压总空气开关未跳闸,而居民家中电灯忽明忽暗非常明显,在距爆炸点正南方10m远处,检查人员听到地下断续放电声响,故判断此处埋设电缆发生故障,随后立即停电,将这2路电缆退出电网,挖开故障点,发现2路电缆已断,中间约1m多长一截电缆不知去向。

2 事故分析该所住宅区用电是由马路对面所区一容量为315KV·A的变压器采用直埋电缆方式引到住宅区配电房的,损坏的2根电缆1根为截面70mm<sup>2</sup>动力电缆,另1根为截面120mm<sup>2</sup>照明电缆,于1987年在同一壕沟中敷设。

1998年,因居民用电量增加,电缆负荷过大,故对住宅区电网进展一次扩容,另挖一条濠沟,敷设1根截面150mm<sup>2</sup>电缆与原照明电缆并联。

经现场勘察情况发现,可燃易爆的物质就是沼气。

原来,所饭店厨房下水通过1条排水沟流入1个面积约2m<sup >2</sup>,深1m多的窨井中。

由于近期新球场的建立,使原本透气的排水沟至窨井盖四周被混凝土浇注严实,加上窨井盖为自制水泥盖板,没有透气孔,至使窨井中高浓度有机污水产生的沼气无法顺利排出,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爆炸极限浓度在5%~15%之间,属易燃易爆气体。

此外,电缆敷设又不符合规定要求:〔1〕电缆埋设深度为0.5~0.6m,没有敷盖混凝土保护板,电缆外皮有明显划伤痕迹,局部划伤处已开裂;〔2〕所饭店厨房排水沟位置设置不当,排水沟与埋地电缆穿插,沟底与电缆几乎挨着,没有防渗措施。

高压电缆终端击穿故障分析与解决办法

高压电缆终端击穿故障分析与解决办法

高压电缆终端击穿故障分析与解决办法摘要:对高压电缆线路进行实验中,对其施加压力,大约持续4分钟的时间,就有绝缘击穿事故发生。

这就需要对产生事故的原因详细分析,具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

本论文针对高压电缆终端击穿故障分析与解决办法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压电缆;终端;击穿故障;解决办法引言:高压电缆处于露天环境中,由于长期使用,导致故障问题是必然现象。

要保证高压电缆安全稳定地运行,就需要对电缆终端击穿故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高压电缆终端击穿故障当电缆处于运行状态的时候,终端的油位是正常的,但是,应力锥下端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开裂[1]。

开裂的位置通常与半导体侧非常接近,长度在6厘米至8厘米之间不等。

(图1:应力锥下端产生开裂)将应力锥下端的开裂之处剖开后,发现电缆主绝缘端口处被击穿破坏,直径大约0.5厘米,主绝缘表面有过流灼烧的痕迹。

(图2:电缆绝缘表面出现烧灼的现象)对该电缆认真检一番,用卷尺测量断裂的位置与半导体之间的距离为2.3厘米。

将绝缘屏蔽断口所在位置与电缆应力锥半导体所在的位置确定下来之后,观察到在端口的位置出现了气孔。

二、高压电缆终端击穿故障产生的原因(一)由于电缆本体原因导致的高压电缆终端击穿故障在高压电缆施工的过程中,如果铝波纹护套与纵向阻水缓冲层之间,没有衔接良好,长时间运行,慢慢就会有裂纹产生,通常裂纹的长度大约为1毫米至2毫米。

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铝波纹护套与纵向阻水缓冲层的施工过程中,没有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结合。

电缆终端是在地面上制作的,当电缆终端制作完成后,就可以安装在塔架上。

在电缆吊装的时候,对电缆的固定过程中,需要固定好铝护套。

110kV电缆终端距离地面大约16米,如果两者没有紧密连接固定好,就会导致相对位移的现场[2]。

电缆绝缘老化也是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比如,110kV高压电缆长时间运行中会自然老化,这是正常现象。

在电、光、热、机械等复合因素的作用下,会加速电缆的老化。

高压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参考课件

高压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参考课件
• 中午 12:20 左右值班长通知张某某、王某某给 902(6#CO2 机)送电。 操作时,两人未严格执行电气作业标准规定,认真对开关状态进行检 查,操作中也未按操作票的要求进行操作,在开关闭合的状态下将开 关小车推入工作位置,造成带负荷送电的严重误操作事故。事故造成 902 高压柜发生爆盘,开关严重损坏。
22
• A 单人不能进行电气作业 • B 安全用具的正确使用
23
第十二题
• 某厂一职工家属,将一出生6个月的男孩放在家中用开启式电炉 取暖。将门窗紧闭,然后自己出去买菜。由于电炉长时间通电, 温度越来越高,小孩坐在床上热得难受,拼命挣扎,结果将一块 尿布落在电炉上引燃,引发大火。待孩子母亲回家,孩子已活活 烧死。从本案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8
• A没有认真核对电杆双重编号 • B触电职工安全意识的缺乏 • C单人登杆作业,没有监护 • D工作态度不严谨
9
第五题
• 某市供电企业某变电站值班员进行某倒闸操作,运行人员没有严 格执行唱票复诵。当操作到第七步,拉开母线分段隔离开关时, 发生三相弧光短路,经查,第四步拉电容器开关没拉开,漏操作。 该供电公司这次事故应在安全生产方面吸取经验教训?

将变频室东门打开后,因浓烟太大,看不清现场情况,经窗户发现变频 器柜的低压电气柜着火。
• 通过联系消防队灭火后, 检查发现低压柜的上方日光灯固定有一边脱落, 楼板有一道 500mm 左右的白色痕迹,并有水滴下,怀疑房顶漏水;经上 房顶检查,发现房顶搭有脚手架,该脚手架是生产服务部在处理保温搭 建的,脚手架的钢管将防雨层压了三个窟窿,使雨水流到防雨层下,通 过房顶预制板间的缝隙渗到低压柜上,导致低压柜内线路短路放炮、电 气线路着火。
2
• A.非电工可以进出配电室操作运行设备 • B.触电职工安全意识的缺乏 • C.轴流泵电源线应为三线四芯橡皮护套绝缘移动式电缆,中间不

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故障原因及防范对策

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故障原因及防范对策

跨世纪2008年7月第16卷第7期C舳cel l t ury,Ju∞2008,Vol16,N o.7255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故障原因及防范对策赵海存(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21)【摘要】在城市和大中型企业的供电系统中,越来越多地采用电力电缆输配电。

当供电距离较长时通常在线路上要出现电缆接头,多年的运行经验显示90%以上的电缆运行故障是由接头故障引发的。

本文以两起事故为例,通过对故障的深入解剖分析,确定原因均是施工工艺不良所造成。

【关键词】电缆故障;电缆接头【中图分类号】TM2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10r74(2008)07一0255一ol’电厂高压设备分布在全厂各个不同部位,都采用电缆供电方式,因电缆长度不等,高压电缆的中间接头就随之出现。

而电缆绝大部份敷设在地沟中,加之施工人员不严格执行施工规程,造成电缆沟积水、积泥,电缆排放无序、堆放零乱、维护困难。

运行时间一长,中间接头故障就容易发生。

1案例概况220kV东南线电缆型号为Y J Q03—1}1600I眦12,线路长O85l【II I,线路中段位置有一组中间接头。

1997年10月产自法国阿尔卡特公司,附件由法国阿尔卡特公司配套提供,终端头、中间接头均产自比利时。

电缆线路敷设安装工程于1999年6月开始,由阿尔卡特电缆公司采用交钥匙方式负责施工,国内某电业局派技T配合协助。

1999年8月4日23点北南线带电试运行,于99年8月5日凌晨1点18分故障跳闸(电缆带电2.3h)。

经检测,A相芯线对铅护套绝缘电阻为130kQ,铅护套对地为5cQ,其余两相绝缘正常。

声测法发现A相中间接头有明显的放电声。

确定该中间接头单相接地故障。

1。

l电缆接头结构电缆接头结构(图略)。

1.2解剖故障接头,过程现象描述①中间接头外观完好,无外力损伤。

②剥除外部绝缘桶和由液态树脂固化后形成的填充树脂层。

③划开热缩密封层,露出铝合金套外壳,可见铝合金套外壳有一条纵向凹槽,长400m m、宽40咖、深加m m。

一起高压电缆击穿导致机组解列事件分析

一起高压电缆击穿导致机组解列事件分析

一起高压电缆击穿导致机组解列事件分析【事件经过】某火电厂600MW机组A燃油变6kV开关66047高压侧零序保护动作跳闸,电气检修人员对燃油系统A段(380V系统)进行检查并测量母线绝缘无异常后,1:20对6kV开关66047试投正常。

1:30启动燃油系统A段上的负荷燃油泵A时,开关66047再次出现高压侧零序保护动作跳闸,电气检修及运行人员对燃油泵A的固定式开关(插入式塑壳开关+接触器)内接触器进行检查,发现三相触头有烧损迹象,对燃油泵A电动机、燃油系统A段母线、A燃油变进行检查未发现异常,2:30对A燃油变6kV开关66047再次送电,2:30:51高厂变B分支零序电流保护动作,t1时限跳6kV 5B段工作电源进线开关,t2时限动作于全停,#61机组与系统解列。

2:30:53 6kVA段工作电源开关66503跳闸,备用电源开关66507合闸,2:30:54启备变A分支零序保护动作,t2时限动作于跳启备变高压侧220kV开关207、低压侧6kV开关66507,导致厂用电中断,柴油发电机启动正常,运行按厂用电中断方案进行处理,依次恢复各电气系统和热力系统。

【检查处理情况】1、全面检查#61机组主设备无异常。

2、沿线检查A燃油变6kV电缆,发现由于电缆质量问题,在#3B皮带旁的电缆桥架内6kV电缆出现了放电现象。

立即组织人员进行6kV电缆中间接头处理。

3、对发变组保护装置进行检查,为A屏及B屏均为B分支零序过流保护动作,动作电流6.8A/7A,且t1时限、t2时限均出口(整定值电流为1.1A,t1时限为1S,t2时限为1.5S),A分支无任何保护动作。

由于发现问题的A燃油变6kV开关属6kV公用段,该段经过联络开关是接在高厂变A分支,因此推测A、B分支中性线接反了。

分别在高厂变A分支中性点电阻柜、B分支中性点电阻柜内的零序CT加电流,在发变组保护A/B屏上动作信号及出口完全正确,再解开高厂变A分支中性线、B分支中性线分别对线,发现确实两中性线接反了,由于一次线不方便调换,因此将至发变组保护A/B屏的零序CT二次线进行了交换。

一起电缆中间接头典型故障分析及处理对策

一起电缆中间接头典型故障分析及处理对策
经过上述分析,本次电缆接头故障的主要原因如下: (1 )干涸的硅脂所形成的蜡状白色物是绝缘材料,因此导 致接头材料失去了控制电场应力的作用。 (2)故障设备外观未见有人为破坏痕迹,可排除外力的原因。 (3)应力锥内表面应为半导电的部分全部为绝缘材料,这 种 严 重 的 缺 陷 造 成 应 力 锥 的 电 场 控 制 能 力 严 重 不 足 ,这 是 造 成O W T S试验超标的主要原因。 (4)电缆接头解体中发现其受潮锈蚀现象较严重,局部受 潮造成电缆接头局放超标。 综上,经分析逐一排除其他原因,认定X X 线500 m 处1 0 k V 交联电缆接头中接头受潮严重,主绝缘表面的硅脂干涸,应力 锥半导层绝缘,使应力锥失去控制电场应力的作用,导致绝缘 破坏。
(3)变压器套管失灵保护应采用独立的断路器保护装置。 独立的失灵保护装置和变压器保护装置有不同的测量元件和 出口回路,可靠性较高。高压站用变接入换流站3 /2 串内时,套 管失灵保护动作联跳整串设备及一条母线,误动时风险较大。 换流站一条母线检修时套管失灵保护误动会造成直流双极闭 锁,失灵保护误动风险更大;厂家变压器保护及断路器保护由 不同团队研发,如采用独立的断路器保护装置,站用变保护的 程序变动不大,装置升级的风险也相对较小。
(5)对安装过程中的接头现场加强施工监理,对现场安装
完成后的接头类设备加强竣工试验及施工验收工作。
(6)安装 后 及 运 行 中 的 设 备 ,
(下转第1 01 页)
99
Shebei Guanli yu Gaizao◆设备管理与改造
灵保护策略进行优化并修编规程。 (1 )失灵保护高压侧出口跳串内断路器时不应启动断路
2 电缆解体检查
电缆接头基本平直,表面未见明显击穿破口。测量接头全 长为21 6 cm ,测量两端恒力弹簧之间的距离后,拆除电缆接头 外护套,剖开防水层,铜屏蔽、钢带及护套上可见明显锈蚀痕 迹。逐层拆除接头外热缩护套过程中可见接头护套与电缆本 体外护套搭接长度为3.5 cm ,另一侧为1 .9 cm ,各搭接处可见 涂有黄色防水密封胶。解开电缆接头护套,露出三相,分别用 红、黄、绿三色胶带对三相进行标示,测量红色标示相应力弹 簧间距和应力锥长度。破开红色标示单相接头应力锥,可见应 力锥内各层之间的搭接关系,经测量,外半导层搭接铜屏蔽一 侧3.2 cm ,另一侧1 .8 cm 。剖开应力锥各层,可见主绝缘上有凝 固的硅脂,主绝缘表面光滑,未见明显的打磨痕迹。剖开压接 管 上 的 红 色 胶 泥 和 半 导 带 层 ,露 出 压 接 管 ,可 见 压 接 工 艺 良 好,无明显毛刺。主绝缘与压接管之间有较大的空隙,经测量 一端为1 .6 cm ,另一端为1 .4 cm 。主绝缘端口切削平整,无明显 的突出和缺口。用万用表测量应力锥各层电阻率(两表笔间取 2 cm),发现内层半导部分显示为绝缘材质,材料不符合要求。 分别解体剩余两相应力锥,发现与红色标示相问题相同,均有 凝固硅脂,并且应力锥半导电层绝缘,如图1 所示。

预防中间接头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安全隐患措施

预防中间接头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安全隐患措施

预防中间接头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安全隐患措施高压电缆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缆接头则是电缆系统中连接电缆的关键部件,针对中间接头高压电缆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和预防。

安全隐患中间接头高压电缆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接头失效风险较大中间接头设备复杂,容易出现失效,如接头短路、接头接触不良、热胀冷缩等问题,同时,中间接头被安装在通风不好的管道中,其散热效果受到限制,导致接头工作温度过高,加速接头失效的可能性。

2.可燃气体泄露由于接头位置比较靠近设备操作区域,如果中间接头使用不当或者设备老化等原因,可能会导致接头处的绝缘材料很容易损坏,从而会导致可燃气体泄露,使整个电缆系统建设的安全环境受到极大的威胁,这对电网运维安全带来了隐患。

3.电感影响高压电缆中间接头会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其电感对电网的稳定性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中间接头的绕组需要经过耐压试验证,在连接和分离的过程中,会产生耐压卸放,不当的操作则可能导致电感峰值过高,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压的稳定性。

安全措施针对中间接头高压电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加强接头设备质量测评电缆中间接头的质量测评是保障中间接头安全的必要环节,对接头的设计合理性、制造工艺、耐压性等方面进行评估,确保其安全可靠。

2.引进新技术引入高新技术,如红外线测温技术、纳米技术等,在中间接头设备的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得到应用,提高其性能和使用寿命,降低安全隐患。

3.开展有效的维护保养加强中间接头的日常维护保养,定期进行接头设备的检查,彻底了解设备使用状态,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4.严格操作规程电缆中间接头工作现场一定需要高度重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标准,制定操作规程,明确设备使用的步骤和要求,确保使用设备的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巧。

5.质量监督验收对中间接头的安装和使用进行质量监管,强化质量监督验收,确保中间接头安全使用,避免发生意外。

电线短路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电线短路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电线短路火灾事故案例分析1. 事故概况2018年5月10日,某化工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电线短路火灾事故。

事故发生当天是星期四,当地气温较高,达到了35摄氏度。

据现场工作人员和目击者描述,当时是下午2点左右,突然传来了电线爆炸的声音,接着火焰蔓延开来,瞬间将部分厂房吞噬。

由于厂房内大量储存原料和化工产品,火势蔓延迅速,给扑救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

经过12个小时的扑救,火灾终于被扑灭,但是造成了3名工人死亡,10多名工人受伤,损失达数千万元。

2. 事故原因经初步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电线短路引发火灾。

根据事故现场的调查报告,当时厂房内的电线电缆老化严重,局部绝缘层破裂,导致电路短路并引发火灾。

此外,事故发生前,该化工厂多次接到关于电线老化的维修通知,但因生产压力大和资金紧张,厂方一直拖延了维修计划。

3. 安全管理不到位此次事故中,化工厂厂方的安全管理存在严重的问题。

首先,对于电线老化的维修问题,厂方明知存在事故隐患却一直未能及时解决,严重忽视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其次,事故发生后,该厂的应急预案和设施配置也存在不足,导致了扑救工作的困难。

此外,事故发生前,厂方存在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排查和整改,加剧了火灾的扩散程度。

4. 安全管理改进措施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化工厂厂方应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制定详细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对各种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

(2)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定期检查电线电缆等安全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修理或更换老化设备,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3)培训员工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增强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4)完善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应急救援设备,提高事故发生后的应对能力。

5. 结论本次电线短路火灾事故给该化工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人员伤亡。

由于厂方对安全管理不到位,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虽然事故原因已经明确,但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化工厂厂方必须深刻总结教训,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切实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电线短路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电线短路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电线短路火灾事故调查报告1. 事故概况事故时间:2021年5月12日事故地点:某某市XX小区事故发生原因:电线短路引发火灾事故过程:5月12日下午2点左右,XX小区某栋楼内爆发一起电线短路引发的火灾。

据目击者称,当时他们听到一声巨大的“嘭”声,随后看到浓烟从一楼电箱口冒出,并且迅速蔓延。

小区内的居民们纷纷逃出楼房,并拨打了119报警。

2. 现场勘察事故发生后,当地消防、安监等相关部门立即赶到现场展开了救援和调查工作。

在现场勘察过程中,我们发现火灾主要集中在一楼电箱位置,附近的电线和墙壁都被烧焦了。

据了解,该栋楼是新建不久的小区,电线设施应该是在较新的状态。

3. 访谈调查我们对现场居民进行了走访和访谈,了解到有居民在火灾发生前曾经发现过电箱位置附近有电线发出“嘶嘶”声,并且有时候会有轻微的电火花。

不过当时他们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只是临时性地用胶布粘住了那里,以免被过往的行人无意中触碰到。

4. 分析结论根据现场情况和访谈得知,初步怀疑火灾是由电线短路引发的。

电线短路是指电线中的两根导线之间发生短路,导致电流过大,从而引发火灾。

疑似电箱位置附近的电线由于长期受潮、老化或者外力挤压等原因,导致了短路,最终引发了火灾。

5. 预防措施在电线短路火灾事故中,我们提出了以下预防措施:1)定期检查电线设施,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理更换;2)加强对电箱位置的管理和维护,避免附近电线受潮、老化或者外力挤压;3)加强对居民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教育他们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不得私自处理;4)加强日常巡查和维护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做好预防措施。

经过以上分析和调查,我们对电线短路火灾事故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区能够引起重视,做好预防工作,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高压电缆着火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高压电缆着火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高压电缆着火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摘要:本文分析了高压电缆着火造成的危害、原因,并针对一起高压电缆着火事故,进行了事故原因的分析以及此次事故的处理。

关键词:高压电缆;着火事故;原因;防范对策1 高压电缆着火造成的危害电缆是由导电芯线、裹以绝缘层,外加金属或非金属防护层而成。

绝缘层主要有油浸绝缘层、橡胶绝缘层、塑料绝缘层和无机绝缘层4种,由纸、布、面纱、塑料、橡胶等可燃材料组成。

一般情况下,电缆是以爆炸形式起火燃烧,电缆着火后,火势顺着电缆线呈线性燃烧,如果有多层电缆或电缆交叉叠放,就会形成立体燃烧,火势更快。

一旦电缆爆燃,即使断电,火势也很难控制。

受空间、地形限制,高压电缆一般都敷设在隧道两侧的电缆沟内,为防止杂物垃圾进入,电缆沟上用盖板覆盖,水泥密封。

一旦高压电缆着火后,发现较难,且燃烧速度快,其危害是燒损高压电缆,甚至烧毁同沟敷设的其他高压电缆、低压电缆、光缆等,造成突发停电。

高压电缆接续工艺复杂,抢修时间长,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巨大,严重时引发隧道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防止高压电缆着火,降低高压电缆着火的损坏,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课题。

2 高压电缆着火原因分析2.1 电缆接续工艺差电缆接续过程中,最关键同时也是工艺最复杂的环节就是电缆接头制作。

施工时期,因现场条件比较差,现场温度、湿度、灰尘都不好控制。

部分电缆技工技能水平不高,工艺操作不够严谨,操作时未有效清理施工过程中的杂质和污垢,接头制作质量不良、压接不紧、各绝缘套管中管与管之间有空气,从而导致电缆和相关附件界面接触不良,接触电阻过大。

电缆长期运行或受高电压、大电流的冲击后,绝缘发生不同程度的老化,绝缘层在运行中被击穿而产生电弧,最终导致电缆爆炸着火。

2.2 电缆绝缘破坏因施工人员不能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施工,在电缆敷设时,由于刮、碰、压、扭而使电缆外护层损伤,半导电颗粒和沙土粒也有可能嵌入绝缘中,进水受潮,在运行时绝缘层有可能被击穿产生电弧,引起燃烧。

10kV电缆终端头烧毁故障的分析

10kV电缆终端头烧毁故障的分析

10kV电缆终端头烧毁故障的分析摘要:地下电缆线路除了用于架空线路架设困难的地区之外,从城市景观以及线路安全角度考虑,电缆在电网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其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电缆线路的故障查找时间和维修时间相较于架空线路均较长,给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以及用户的正常用电带来严重影响。

根据统计数据表明,在广东电网某供电局配网当中,中压电缆故障率较高,已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10kv电缆终端头;故障;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引言电缆在城市化建设中应用非常广泛,但电缆系统一旦发生故障,不仅影响社会生活和生产的正常运行,还会引起一系列恶性连锁反应,如火灾事故等,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因此,防范电缆及电缆终端故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中山地区两起典型电缆终端故障进行分析,总结出10kV电缆终端故障的常见原因,并从日常巡视排查、电缆竣工试验、终端安装工艺的质量监管等方面提出了防范措施,有利于减少或避免此类故障的发生,从而提高电缆系统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和进一步提升高压电缆的管理水平。

1、10kV配电网电缆的运行现状就目前我国电力事业的实际工作情况而言,由于工作理念相对落后,所以电力电缆的建设手段依然以沿用传统工作模式为主,即采用架空线路铺设方法进行电网运输,所以工作效率相对较低,难以满足社会公众需求。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但各个城市和地域之间的差异却十分明显,从现实情况来看,东部地区的发展优于西部地区,沿海地区的发展优于内陆地区的情况普遍存在,所以电力事业在不同区域的工作水平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在技术条件与工艺操作方面体现明显,所以一些发达地区在电力电缆的建设当中,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作为支持,则可以实现有线电力运输方式的无杆化改造工作,这种方式相比于传统方式更加具有功能优势,包括操作简单、应用便捷、审美性强等方面特点,能够极大程度提高当地电力系统的建设水平,并弥补传统工作方式当中的弊病,而其10kV配电网电缆的应用,更加减少了电力系统工作当中对于外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从而规避了由于自然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并节约了土地面积。

电缆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电缆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电缆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概况时间:2021年7月5日下午14:30地点:某某市某某大街14号事故性质:电缆火灾二、事故发生及逃生情况当地时间14:30,接到报警电话,称某某大街14号发生了电缆火灾。

接警后,火灾现场消防人员迅速出动,用水和泡沫剂扑救。

同时,现场相关部门对周边群众进行疏散和安全疏导。

三、事故原因及调查分析1.电缆老化通过对现场火灾事故进行初步调查,初步判断此次电缆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电缆老化。

据现场目击者证言称,当时火灾发生的位置正好是电缆线路连接处。

经现场勘查和火灾现场残留物的检验分析,可以看到电缆外皮已有明显的老化痕迹,表明电缆存在老化问题,极易导致电线短路或着火等安全隐患。

2.过载使用第二种可能的原因是过载使用。

根据电缆供应商提供的相关资料,该地区的用电负荷一直较大,部分地区还存在过度负荷使用电缆线路的情况。

而一旦电缆线路过载使用,就会导致电缆线路温度升高,进而可能引发电线着火的隐患。

3.外部损伤第三种可能的原因是电缆线路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了外部损伤。

在进行现场勘查时,检测到电缆线路表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外部破损痕迹。

这种破损痕迹可能是由于周边建筑施工、车辆碰撞、人为破坏等原因导致的。

一旦电缆线路受到外部损伤,就会增大电线短路、着火的风险。

4.其他可能原因此外,还存在其他一些可能的原因导致电缆火灾事故的发生,例如设备故障、人为疏忽等因素。

因此,需要对电缆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进一步的细致调查。

四、事故对策及建议1.加强对电缆老化问题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对老化严重的电缆进行更换维修,杜绝老化电缆引发的火灾风险。

2.加强对电缆线路的用电负荷监测,避免过载使用,减少电缆线路的温升,降低着火风险。

3.加强对电缆线路的维护保养,及时修补外部破损,减少因外部损伤引发的着火风险。

4.加强对电缆火灾事故的事后处理,对火灾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有效赔偿,妥善处理火灾事故的善后工作。

五、结论经过调查分析,初步判断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电缆老化、过载使用、外部损伤等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

一起110kV电缆中间接头频繁故障的分析

一起110kV电缆中间接头频繁故障的分析

一起110kV电缆中间接头频繁故障的分析摘要:在大中城市供电系统中,市内多采用地下电缆输送电能,其中高压电缆的中间接头必不可少。

由于中间接头大部分处于地下,且电缆沟内环境复杂,包括积水、积泥,电缆排放无序、堆放零乱。

因此运行时间一长,中间接头故障就容易发生。

本文针对一起110kV电缆线路频繁发生故障前提下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并提出反思和反措。

关键词:中间接头;频繁故障;分析引言2014年至2016年期间,运行中110kV××ⅠⅡ线电缆线路多次发生接地故障,为此,亟需对整条线路的施工、运行情况及故障接头进行深入分析,力求发现造成故障的真正原因。

现通过对非故障接头进行解剖,与故障接头解剖结果进行对比,对接头故障出现原因进行分析。

1线路概况1.1线路基本情况110kV××ⅠⅡ线于2004年6月18日投入运行。

电缆本体生产厂家为Y公司,电缆截面为800mm²。

此次解剖中间接头厂家为Z公司。

1.2电缆运行参数及检测记录自电缆投产以来,班组严格按照电缆运维策略开展线路巡视检测工作(检测数据表一),近几年接地电流测试数据(标黄)部分显示异常。

1.3历史故障情况⑴2014年7月4日,110kV××Ⅱ线#2中间接头C相发生故障。

⑵ 2015年10月31日,110kV ×× I线#1、#2中间接头A相发生故障。

⑶ 2016年8月25日,110kV××Ⅱ线#1中间接头C相发生故障。

综合上述情况,2016年9月23日电缆运维部门组织开展了电缆接头解剖工作,针对非故障接头进行解剖,并进一步分析110kV××ⅠⅡ线中间接头频繁故障原因。

2解剖过程⑴去除船壳,将防水胶剥除,除去同轴电缆及热缩套管,可见接头尾管端部与电缆波纹铝护套的连接处采用环氧玻璃丝带密封。

将接头尾管与电缆连接处绕包带剥除,确定连接电缆铝护套与终端尾管的铜编织带与金属护套接触良好,尾管及绝缘环氧套没有异常。

110kV电缆接头的故障分析和建议

110kV电缆接头的故障分析和建议

110kV电缆接头的故障分析和建议摘要:110kV电缆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是电网企业的重要职责。

电缆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着电缆未来的安全运行,因此,必须做好电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对建设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严格检查、监督和纠正,确保所有工程项目顺利竣工投运,为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打下基础。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110kV电缆接头的故障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110kV电缆;接头;故障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架空线路缆化入地项目不断推进,电力电缆在城市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电力电缆作为城市中传输电能的重要载体,已然成为一个结构复杂、线路众多的庞大体系。

然而,伴随着电缆的广泛应用,电缆故障数量也随之攀升。

其中,高压电缆故障因其停电范围广、故障修复时间长等原因,对电网的健康运行和居民的正常生活影响尤为严重。

因此,探索降低高压电缆故障率的可行性方案,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已成为电力运维人员及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

1、110kV电缆接头的故障分析发生接头故障的电缆线路为 110 kV 浪沙Ⅰ线电缆,全长 5.8 km,电缆型号为YJLW03-64/110k V-1*1200 mm2。

该电缆工程于某年 3 月 23 日完成电缆敷设,4 月18 日完成附件安装,4 月 21 日进行电缆耐压及局放试验。

4 月 21 日 21 时对 110 kV 浪沙Ⅰ线 A 相进行电缆耐压试验时,当电压达到 128 kV 的 5 min 后发生了跳闸;重新加压,电压到 30 kV 时再次发生跳闸;23 时再次对该相电缆进行加压,仍在30 kV 时发生跳闸,结果证明 110 kV 浪沙Ⅰ线相试验未通过。

同工程的 110 kV 浪沙Ⅱ线三相、浪沙Ⅰ线 B、C 相通过耐压试验,进行局放时未发现局放信号,试验合格。

4 月 22 日通过对 110 kV 浪沙Ⅰ线A 相电缆进行故障定位,发现故障点位于 110 kV 浪沙Ⅰ线 A 相 #6 接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34:749 C5T204开关
过流I、II段保护动作;/6422A
机 密
2 事故分析
C5T204 电缆故障原因
5B连廊处(CUB-2#厂房),电缆中端接头(3M/20kV冷缩工艺)处发生短路跳闸;如图
故障录波(20kV系统) 说明: 电缆发生故障前已经空载运行30min(该线路不在本 次预防性试验范围内) 从电压波形以及保护动作特性判断发生故障时,先为C
机 密
3 应急方案&预防措施
应急方案
完成未送电4条电缆预防性性试验(阻尼震荡 C2T201、C5T204测试(耐压/阻尼震荡
排查全厂剩余52个中间接头(外观/环境)
C4N3UPS -2 故障电池组更换10组
提前实施全厂UPS电池点检(共计4000块,
波),其中1400米处存在中间接头的电缆, 此处局放均较高,但仅C1T201超标
相单相短路,造成A/B相电压瞬时突增后,继而BC相
相间短路。
机 密
2 事故分析
故障录波(厂区低压系统)
说明: 全厂低压系统压降最高达50.6%;持续时间约70ms;(变电站20kV系统解列后消除) 电缆线路短路故障时间切除约300ms(C5T204保护动作),厂区低压压降整体持续时间约300+ms,整体降 幅约73.3%
21#-Sensor
2#-Cf/Cell
3#-MD 20#-贴合
机 密
机 密
1 事故概述
220kV站 2#主变 3#主变 30 4#主变 故障记录: 220kV变电站系统 C5T204线路开关跳闸 20 C5T204 C5T404 现有系统运行情况: CUB S2一回单电源运行 Cf 单电源运行(C3配电室) Cell 单电源运行 MD单电源运行 其他系统运方式正常(双电源 C4T203 -20:22:34:457 30 过流I保护 动作/9362A -20:22:34:459 20 过流I保护 动作;/17495A UPS Cf PH2部分设备U电断电 以上,6/8事故处理完毕,全 部恢复正常运行 运行) 厂区配电系统 C4N3UPS-2宕机
C2T201回路1400米处中间接头两相存在放电量大的情况,通过剖解后发现此中间接头,两相存在冷缩套管安装 定位偏差问题。
黑色应力层偏 左约2cm
标准尺寸
机 密
4 附件2-全厂UPS电池组检查情况
项目 最佳值 电压 12.90~13.8V (单体: 2.15~2.3V) 每组中最大值、最 小值之差≤0.72V 型号 电池内阻 (内阻仪) 12SP120 12SP150 12SP205 结论 采购电池100块,结合原厂商备件,完成电池自主更换120块。OK@2018.10.20 标准 SPEC 3.0 2.8 2.4 正常 SPEC ≤6 ≤5.6 ≤4.8 SPEC 6--7.2 5.6--6.7 4.8--5.8 注意 数量 SPEC >7.2 >6.7 >5.8 更换 数量 测量位置 说明
机 密
4 附件1-5回20kV电缆预防性试验结果
空载线路(含故障线路4共条)进行预防性试验,检查电缆目前状态,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线路 C2T201 C3T202 S2T206 M2T207 C2T204 耐压前震荡波报告 30min2U0耐压 耐压后震荡波实验 线路试验结果 1400米处中间接头 局放过大 满足规范要求 满足规范要求 满足规范要求 满足规范要求
调整、重做
3、故障处绝缘存在质量问题(由于B、C两相差距约10ms, 类似位置,基本排除质量问题)
确认电缆满足直接重做中间接头预量(>1.5m)
完成C2T201线路预防性性试验(阻尼震荡波),发现在140
0M处局放量过大(超过南方电网更换中间接头指标)
与合肥市/安徽省电力公司申请变电站预防性试验计划延后
电池容量不足
自动 旁路
机 密
2 事故分析
点检要求: SPEC:1.电池电压12.90-13.80v 2.电池电压最大值、最小值之差不大于0.72v; 3.非凡12Sp205内阻<4.8mΩ 正常,4.8-5.8mΩ 注意检查,>5.8mΩ 需要更换。 点检周期:6个月/次 近期点检计划:2017.12(全部正常)/ 下次点检计划2018.6 故障情况: 2018.6.2/ 电池测量值:NO.27:87.8mΩ、NO.51:144.8mΩ、NO.55:110mΩ、NO.76:195mΩ。
机 密
3 应急方案&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电缆中间接头位置巡检2次/年; 实施UPS 机组测试/深度保养实施; (原厂技术/设备支持,合同签订中) 电池点检频次调整为3月/次,点检记录见下图; 电池点检情况及更换,详情参考附件2。
建筑之间封闭连廊进行年度清扫(每年5月上旬);将管廊卫生纳入安全措施
预防措施
重新更换电缆头,原厂提供技术人员安装,并增加防爆盒, 避免因接头故障造成的事故扩大。 3M防 爆盒
电缆预防性试验 短期-对现有空载线路(含故障线路5共条)进行预防性试验,检查电缆运行情况,其中有一个 电缆中间接头处局放量偏高,解剖检查发现制作工艺存在差异。检测结果见附件1 长期-进行全厂含中间接头 20kV电缆预防性试验;
C5T204故障接头处电缆调整 220KV变电站故障跳电开关试验满足条件
波)正常后恢复送电
联系3M技术人员进行原因现场诊断-C2T2
预计10天, ,临时增加人员白夜班进行) (06/02)
01线路局放值大为冷缩套管安装尺寸问题
故障原因及防性性试验效果小结
(06/05)
(06/08)
(06/04)
3M原厂人员检查故障中间接头分析可能原因
(06/06~07)
C5204线路故障中间接头重做 C2T201线路局放超标中间接头截断、
06/13
(厂家建议更换
(6/20) 继续变电站实施 预防性试验计划
1、中间接头中连接铜管处毛刺未完全打磨(主要原因) 2、主绝缘层未做倒角
电池标准) 电池172块
机 密
2 事故分析
C4N3UPS-2 切换故障原因:
UPS主回路输入供电超限,切旁路供电; UPS设备旁路输入供电超限,切电池供电; UPS电池电压低,逆变器停止工作; UPS负载断开。
主路电源切换换旁路运行顺序
主回路 电池 供电 自动 旁路
主 回 路
旁 路
内 部 供 电 示 意 图
20kV系统检修/试验/负荷调整等操作做好应急防护措施
step1 工作计划以及影响范围告知 风险点评估/应急预案 step2 操作前设备操作设备隐患排查 应急供电系统检查 step3 操作前30min,告知各相关部门做好应急响应 操作完成后告知/检查
厂区供电系统预防性试验
机 密
2 事故分析
C5T204 电缆故障原因
故障中间接头剖解后问题现象如下: 电缆预处理尺寸及点位无明显问题 导体接管压接(故障区域)没有进行有限的打磨处理,存在毛刺 绝缘断口未进行倒角处理
说明书中明确倒角及毛刺说明

C5T204 电缆故障结论
由于C5T201电缆为运行5年后出现故障,此故障主要原因为导体压接管存在毛刺引起的长期尖端局部 放电造成此部分绝缘老化所致。
电池电压 (万用表)
24 3 76
13 19 37
机 密
4 附件3-B5工厂变电站至厂区20kV电缆中间接头位置示意图
A8配电室内 104、304接 头/2个
5A管廊AR 104/304之 外的8个接头
1#-Array
5#综合 动力站
33条线路中 间接头/33个
6/1故障位置
5B管廊内2#、 3#楼共计10 个中间接头
机 密
C5T204电缆线路短路故障事故报告
电力技术科 2018-10-31
目录
1 事故概述 2 事故分析 3 应急方案&预防措施 4 附件
机 密
1 事故概述
事故描述
2018年6月1日20:22:43,因C5T204线路电缆线路在5B连廊位置中间接头故障造成全厂电力系统电压波动;事 故现场发生烟雾并伴有零星明火,电力科工程师张荣俊&气化科巡检班长吴时传及时发现,3分钟内完成灭火工 作。因故障为空载线路,保护正常动作,300ms内切除故障点。 本次事故对Array/Cf/Cell/MDL 产出计划未造成影响;对于Cf Ph2整体影响10.5h,造成量产产能损失1.5k,由 于Cf 是高bank运营,未对整体量产产能造成影响 现场处置情况: 20:23 汪五在220kV变电站确认告警信息,判断为C5T204线路故障跳闸,通知王六/余七去中控室室组织人员确认 厂区运行情况,李四确认C5配电室部分电缆情况;张三从3#厂房赶往电缆路径确认。 20:23 吴八巡检中听见5B连廊发生声响,同时伴有烟雾,立即拿灭火器到现场;并同时汇报至消防/安全科。 20:25 张三到达现场后,依据形式判断为初级阶段,并与吴八一起完成灭火工作,并汇报部长、总监。 20:28 现场人员(消防/安全/动力)临时开门,散烟,现场临时隔离 20:30 确认事故为C5T204电缆中间接头短路故障;汪五从变电站赶往厂区现场。 20:40 王六中控室确认配电室设备运行情况,并电话通知宕机部门开始复机 20:50 动力部长/总监到达现场 21:00 确认 C4N3UPS-2 宕机,21:26检查设备正常后起机,并通知Cf开始复机; 21:30现场配电室设备状态确认完毕,未发现其他故障。 后续开始确认故障记录以及制定紧急应对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