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浅谈中小学科学衔接教学(可编辑修改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科学论文
着眼衔接突破瓶颈
——浅谈中小学科学衔接教学摘要:伴随着小学科学课程逐年被重视,如何使中小学科学有效合理的衔接,实现平稳过渡,需广大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积累、总结。针对中小学科学衔接中的问题,本文从课程标准、教材版本、知识体系等三方面着手,分析衔接现状,探讨解决策略,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出努力。
关键词:中小学科学衔接
一、剖析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目标、理念、内容等各方面都存有共性。在目标上都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理念上都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突出科学探究。在内容上都细分为生命领域、物质领域和地球与宇宙领域。虽说两者之间有很多共性,但也不乏不同之处。小学科学课程是科学启蒙课程,而初中科学课程是在小学科学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学习必要的和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为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是科学入门课程。[1]“启蒙”和“入门”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由“启蒙”到“入门”,循序渐进,合理衔接。
二、解析中小学科学教材版本
有教师认为,小学与初中科学教材不配套,导致概念交叉重复,缺乏逻辑性,缺乏连贯性,教材版本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2]。笔者统计了台州市中小学4 门课程的教材版本如下表(表1):
表 1 台州市中小学各课程教材版本对比表
从表1 可知我市小学和初中教材基本都选用人教版。两套教材由同一组(或两组交流频繁的)编委所编,有利于教学内容的衔接,最大限度减少知识的重复教学。唯独科学,其中小学科学是教科版,而初中科学却是浙教版。由于科学课程的特殊性,开设该课程的地区较少,造成可供选择的教材版本有限,暂无同一版本的中小学科学教材。但也不必过于纠结版本问题,结合地方实际,不同版本的中小学教材搭配效果可能会更好。以我省中小学数学为例,全省小学数学大多选用人教版教材,初中数学基本都使用浙教版,只有我市初中使用人教版。再以宁波市科学为例,小学科学使用教科版,而初中科学却使用华师大版。
虽说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知识点的分类排版上有所不同,但各版本教材的设计都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功能上突出了可操作性,内容上突出了探究学习,形式上突出了交互性。
浙教版、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与教科版小学科学在知识点上都存在重复现象。即使是同一组编委所编的教材在内容上肯定也会有所重复,因为两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不同,对同一知识点的侧重点自然也不同。例如在三年级和七年级科学教材中都有“温度计的使用”这一知识点,对于小学生只要求“会识别温度计,知道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合
适的温度计”。而对于初中生则要求“会观察温度计的构造、量程、原理、最小刻度和单位,观察不同温度计的不同构造,通过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方法提高观察能力”。显然不能否认三年级和七年级教材存有重复,但是这种重复是很有必要的。因此,版本问题并不是影响中
小学科学教学衔接的主因。
三、把握中小学科学知识体系
本文选择2012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与教科版小学科学为研究对象,对应知识点如下表:表 2 七年级科学与小学科学知识对比
由表2 可得七年级科学中的很多知识点并不是第一次出现,这些知识在小学四至六年
级课程里就已有体现,并且每册教材都有涉及。七年级教材中一节课的知识,在小学往往
需要一个单元的篇幅进行阐述。可见,中小学科学知识的联系非常紧密,初中知识是小学
知识的浓缩和提炼。但在实际教学中,中小学科学的这些互通点往往被一线教师所忽视,
缺乏题材挖掘,各自为战。小学已学过的知识到初中应得到提高和升华,而非重复机械学习。具体选择中小学教材中都涉及到的共同知识点——温度计的使用,进行对比研究。如
下表(表3):
表 3 中小学教材中有关“温度计的使用”知识点对比
由表3 可知,“温度计的使用”这个知识点,中小学教材在“原理”、“量程”、“读数”和“摄氏度的规定”等方面都有提及。但是对比两者的文字描述,小学教材大多是以问题的
形式抛出,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而初中教材则是以具体陈述语言提出。显然小学阶段只
要求学生能够了解,识别知识的表观,学会使用温度计就已实现目标。只需明白“怎么做”,而不必理解“为什么”。而对于初中生则要求理解、掌握知识点,除了解决“为什么”,还要能够灵活运用该知识点。具体到“温度计读数”这一知识点,小学生只要求正确掌握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而初中生除了掌握方法外,还应明白俯视或仰视读数所造成的后果以及具体的原理。对于“摄氏度的规定”这一知识点,小学生只要求掌握温度计的每一刻度是1 摄氏度即可,而初中生则要求理解每一刻度是1 摄氏度规定的具体由来。显然,对于同一知识点中小学教材可能都有涉及,但是所描述内容的范围、深度和广度等各方面都不是一个层级的。中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在各自的知识体系中寻找衔接点,使中小学科学教学更好地融合与发展。
四、探讨中小学科学衔接现状与策略
(一)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现状
相对其他学科,小学科学课程存在的问题较多。由于开设的时间较短,转岗教师和兼职教师多,学科建设滞后,师资力量薄弱。经调查市区小学基本都配置了专职科学教师,但农村小学几乎没有。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由于自身知识面不够,实验操作技能不够规范,教学质量达不到要求,以致经常照本宣科,到期末才临阵磨枪,发讲义归纳知识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过近几年,小学科学课程逐步被重视,地位有所提高。例如2012 年临海市面向社会招聘30 名小学科学新教师,而只招聘1 名初中科学新教师。温岭市城区小学聘任非城区科学教师时限定报名者必须是初中科学教师。2012 年开始的小学统考也已将小学科学纳入统考科目。而初中科学教师往往对学生进行“一刀切”,漠视小学科学的基础性功能,忽视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状况。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凭自己感觉,而非实际结合学生已有知识,造成学生重复机械学习。
(二)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策略
1、相互了解,彼此沟通
中小学科学教师应通力合作,彼此了解对方学科的知识体系,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如初中科学教师应不仅掌握本学科初中阶段的知识点,而且要拓展到小学的知识体系,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小学知识点精加工,再创造,整理提炼以知识回顾的形式穿插到初中课堂教学之中。同样小学科学教师在掌握小学科学知识体系的同时,适当了解初中科学的知识框架,在日常教学中可适当扩展,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初中阶段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尝试建立定期相互交流的机制,举办座谈会、讲座等活动,建立专门的QQ 群、论坛等通道,以供中小学科学教师畅谈各自的教学困惑、感悟以及对于对方教学的建议。特别对于六七年级的科学教师可相互分享学生科学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分析学生科学学习成长记录,以便更好地挖掘出学生的潜能。
2、结对帮扶,资源共享
由于小学科学学科建设滞后,常用的教学仪器配备不足,造成很多实验只能由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对结论死记硬背。科学学习显得枯燥烦闷,大大打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这与《新课标》所要求的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但由于小学科学课程起步晚,学校重视不够,仪器的缺乏又有其客观性。相对而言,初中科学课程开设较早,各初中器材配置较为完善合理。因此,各小学可就近取材,与附近的初中结对,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同时各初中可充分了解小学实验的开设情况,给今后的初中科学教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