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水平以上脊髓损伤的康复解析
脊髓损伤后的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后的康复护理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功能改变,导致相应的功能障碍.根据致病因素不同可分为外伤性脊髓损伤和非外伤性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主要是因直接暴力(砸伤、摔伤、刺伤、枪伤等)造成脊柱过度屈曲骨折、脱位伤及脊神经,其次是因脊髓感染、变性、肿瘤侵及脊髓因损伤水平和程度差异,可见损伤水平以下躯干、肢体、皮肤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脊髓损伤多造成严重瘫痪致残,胸、腰髓损伤引起双下肢和躯干的全部或部分瘫痪称截瘫,颈脊髓以上损伤,上肢受累则称四肢瘫。
据统计,我国SCI原因主要是高处坠落、砸伤、交通事故等。
一、主要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因损伤部位、损伤程度不同,引起的功能障碍也不同。
常见的功能障碍有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部分患者常有并发症,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疼痛、异位骨化、压疮、关节挛缩等。
二、康复工作内容脊髓损伤急性期的康复治疗目的是抢救患者生命,预防及减少脊髓功能丧失,预防及治疗并发症,应用各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残存的功能,最大限度使患者重新开始自理、创造性的生活。
其康复治疗手段有入院前处理与院后急救、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护理、康复训练、呼吸保障。
脊髓损伤恢复期的康复治疗目的是为了让患者适应新的生活,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借助轮椅独立或步行。
其康复治疗手段有肌力训练、肌肉牵张训练、坐位及平衡训练、体位转移训练、轮椅训练、站立和行走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生物反馈疗法等。
三、康复护理措施(一)配合抢救配合医生现场抢救时,必须持续固定脊柱,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同时确保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防止窒息.保持静脉通道通畅,严密观察患者的神智、呼吸、心率、血压等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二)尽早开始治疗脊髓损伤后早期(即伤后6~12小时)的改变往往局限于中央灰质,而白质尚无明显改变。
0804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C7
脊髓损伤的康复目标
节段 C8 主要支配肌肉 除蚓状肌和骨间 肌外所有上肢肌 所有上肢肌 脊柱伸肌群 上部肋间肌 腹肌、胸肌 腰方肌伸腰肌群 股四头肌胫前肌 臀肌胫骨后肌 有用主动运动 掌指关节屈内收 外展受限外所有 上肢运动 所有上肢运动 功 能 目 标 除上外可自我牵伸、被动运动、使 用坐厕 独立完成日常活动轮椅活动 完全自立,治疗性步行 但移动主要用轮椅 扶拐行走上下楼梯过人行道 踝足矫形器拐杖功能性步行 少许帮助即能行走
提高肌肉收缩力量 改善关节活动 提高膀胱功能 矫形器应用 清洁导尿 拐 轮椅
代偿适应
–
– – –
康复护理 物理治疗
–
康复治疗内容
–
主动功能训练 理疗
作业治疗 矫形器应用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 心理治疗
康复的希望
脊髓损伤存在永久 性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可补偿大 部分功能障碍。 绝大多数患者可以 恢复生活独立、重 返社会。
功能性步行
社区功能性步行: ①终日穿戴支具并能耐受; ②能连续走900m左右; ③能上下楼梯; ④能独立进行ADL。 除②外均能达到者,可列为家庭功能性步行, 即速度和耐力不达条件,但在家中可以胜 任。
脊髓损伤的康复途径
功能训练
– – –
A) Neutral MAFO B) Free DF, 0 PF
脊髓损伤的康复目标
节段 C1-3 C4 C5 C6 主要支配肌肉 胸锁乳突肌斜方 肌提肩胛肌 膈肌斜方肌下部 三角肌 肱二头肌 胸大肌 桡侧腕伸肌 肱三头肌、桡侧 腕屈肌、指总伸 肌背阔肌 有用主动运动 颈部控制 肩胛骨的提升 同上 肩屈曲外展 肘屈 肩内收前屈 腕背伸 伸肘腕掌屈肩胛下 降 功 能 目 标 气控声控轮椅 环境控制系统 同上 悬吊架转移,自助具进食、梳头、 刷牙,电动轮椅 自助具部分自理、减压、翻身、水 平转移、手动轮椅、 卧 坐转移,职业:打字等 自我护理、翻身、卧坐转移,轮椅 操纵,职业:粗大技能职业
脊髓损伤的康复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一、概述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由于损伤和/或疾病等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及其功能的损害,以致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植物神经功能的异常改变。
常见的病因有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运动创伤等。
另外,尚有自然灾害、炎症、变性、肿瘤、血管病变以及发育性因素等。
由于该病的致残性严重,有不同程度的截瘫或四肢瘫,在美国年发病率约为30~32人/百万,另有20人/百万在入院前死亡,在我国80~90年代,北京约6~7人/百万,且有日趋增加趋势。
脊髓损伤患者大多是青壮年,正处在年富力强之时,伤病的困扰给自身和家庭造成残酷的打击,随之而来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为此世界各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急救,从早期康复到恢复期康复,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以期尽可能地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尽早地回归社会。
二、诊断要点1、有明确的头颈部过度屈伸的外伤史,或高处坠落、脊柱直接外伤史。
2、颈部或腰部活动受限,局限性棘突压痛、畸形。
3、有不同程度的颈、胸、腰神经根或脊髓损伤的表现。
4、X检查可有椎体骨折或脱位。
5、CT 和MRI检查发现脊髓受损情况。
三、早期处理1、脊髓休克的处理:脱水治疗、激素治疗。
2、解除脊髓压迫,重建脊柱稳定性:颅骨牵引、手术减压、内固定。
3、高压氧治疗:最好在六小时内进行。
减少脊髓出血、水肿、缺氧。
四、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防治压疮1、常翻身、定时按摩。
2、在压迫部位防治防压疮气垫。
3、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
4、加强营养。
5、紫外线照射及超短波治疗。
6、抗感染及皮瓣移植。
(二)防治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
1、患肢被动活动。
2、口服抗凝药(华法林、阿司匹林)。
3、溶栓治疗。
4、针灸、推拿治疗(三)自主神经亢进1、表现:多发生于第6胸椎平面以上的脊髓损伤患者,是一种血管反射,可源于任何一个高位损伤时低于损伤平面的器官。
表现为突然大量出汗,面色潮红,脉搏缓慢,血压升高和头痛(300∕160mmHg)。
脊髓损伤的评定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评定一.评定内容临床基本检查神经损伤平面的确定损伤程度的确定预后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康复疗效的评定1.临床基本检查(1)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脉搏(2)肛门指检:判断脊髓休克/骶段感觉和运动功能是否存在(3)肌力评定:判断神经损伤平面和功能恢复情况(4)关节活动度测定(5)感觉功能的评定关键感觉点(检查轻触觉与针刺觉,两侧均查)C 2枕骨粗隆两侧C3锁骨上窝C4肩锁关节顶部C 5肘前窝的外侧面C6拇指C7中指C 8小指T1前肘窝内侧(尺侧) T2腋窝顶部T 3第三肋间隙T4第四肋间隙T5第五肋间隙(T4.T6之间)T 6剑突T7第七肋间隙T8第八肋间隙(T8.T10之间)T9第九肋间隙T10脐T11第十一肋间隙T12腹股沟韧带中点L1T12-L2距离的一半L2股前面中点L3股内髁L4内踝L5足背第三跖趾关节处S1外踝S2腘窝中线S3坐骨结节S4肛周区S5肛周区评分标准: 2分:感觉正常;1分:感觉异常(减退或过敏); 0分:感觉消失皮肤感觉部位及脊髓支配(6)神经反射:腱反射、皮肤反射判断脊髓功能状态主要反射及脊髓中枢(7)呼吸测定:最大呼气/吸气胸廓扩张;肺活量(8)运动功能的评定:翻身、起坐、坐位平衡、支撑、床上移动、移乘、轮椅使用及技巧、站立、行走损伤(运动瘫痪)程度确定➢腱反射有无及减弱➢有无主动运动观察肛门括约肌有随意运动,则为不全瘫➢刺激肛门周围皮肤若出现肛门括约肌不随意收缩的肛门反射,则提示骶髓与中枢已断,属完全性瘫?➢根据肌肉的主动运动由其神经支配诊断脊髓损伤平面损伤(感觉麻痹)程度确定➢观察感觉障碍的平面➢观察感觉障碍的程度➢感觉消失/迟钝/感觉分离肛门周围皮肤感觉➢有无尿意、便意运动指数评分表ASIA运动功能评分Ashworth评价量表0级无肌张力的增加。
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ROM之末成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时,在ROM后50%的范围内出现突然的卡住,然后在ROM的后50%的范围内,始终出现一定的阻力。
脊髓损伤的康复规范(标准版)
脊髓损伤的康复规范【障碍评定】(一)脊髓损伤水平的评定:检查脊髓节段代表性肌肉的运动或感觉,如发生障碍,可确定该节段平面的脊髓损伤。
C1、2:头部运动肌司头部运动。
G3、4:膈肌司呼吸;斜方肌司耸肩。
C5:三角肌司肩外展;肱二头肌司屈肘。
C6:腕伸肌司伸腕。
C7:三头肌司伸肘。
C8~T1:手指肌司握拳、分并指。
胸部、腰部以感觉障碍区域判断脊髓损伤平面:T2:胸节骨。
T4:乳头连线。
T6:肋下缘。
T8:上腹。
T10:脐。
T12:小腹。
L1:腹股沟。
L2:髂腰肌司屈髋。
L3:股四头肌司伸膝。
L4:胫前肌司背屈踝。
L5:母伸肌司伸母。
S1:腓肠肌司踝跖屈。
骶椎以感觉障碍区域判断脊髓损伤平面:S2:股后正中纵形分布区域。
S3:鞍区(不包括生殖器)。
S4:外生殖器。
S5:肛门。
(二)脊髓损伤类型评定标准:用Frankel分类法。
A.完全性损伤:运动与感觉功能全丧失。
B.不完全性损伤:损伤水平及以下的运动功能丧失,感觉存在。
C.不完全性损伤:能动,但无实用性运动功能,感觉有或无。
D.不完全性损伤:有实用性运动功能,但肌力弱。
E.完全恢复:运动与感觉均恢复正常,有病理性反射。
(三)残留功能估计:指完全性脊髓损伤平面以上的功能估计。
C4: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C5: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大部分需他人帮助。
C6:生活能部分自理,部分需他人帮助。
C7:生活能基本自理,小部分需他人帮助。
C8~T12:在轮椅上能自理生活,能治疗性站立。
L1、2:室内能步行自理生活,室外需乘轮椅。
L3~5:生活自理,能作社区性功能性步行。
(四)可能产生的并发症:1、排尿困难,泌尿系感染。
2、排便困难。
3、褥疮。
4、疼痛。
5、痉挛。
6、血栓性静脉炎。
7、骨化性肌炎。
8、性功能障碍。
【康复目标】(一)急性期(受伤至3周):1、迅速解除脊髓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恢复脊柱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预防和治疗各种合并症。
3、维持关节动度,预防畸形。
4、稳定患者情绪,使其能正确地面对现实。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
D—不完全性损伤 E—正常
在损伤水平以下运动功能存在,大多数关键肌的肌力大于或等 于3级
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可有病理反射
龙钢医院
康复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 截瘫患者 采用改良的Barthel评定量表 (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
– 四肢瘫患者 需用四肢瘫功能指数法 (Quadeiplegic index of function, QIF)
• 脊髓半侧损伤综合征 • 脊髓中央综合征 • 前脊髓损伤综合征 • 脊髓后部损伤综合征 • 脊髓圆锥综合征 • 马尾综合征 • 脊髓震荡
龙钢医院
概述
主要功能障碍
– 运动功能障碍 – 感觉功能障碍 – 自主神经反射亢进 – 呼吸功能障碍 – 循环功能障碍
–排尿功能障碍 –排便功能障碍 –体温调节障碍 –性功能及生殖功能障
龙钢医院
康复治疗
转移动作训练—床与轮椅间的转移
– 两人转移四肢瘫的患者 – 一人转移四肢瘫的患者 – 利用滑板转移 – 侧方转移 – 利用头上方吊环转移 – 垂直转移 – 平行转移
龙钢医院
康复治疗
转移动作训练—轮椅与座便器间的转移
– 座便器的侧方转移 – 座便器的前方转移
转移动作训练—轮椅与地面间的转移
– 辅助具和手部支具的制作和配备
龙钢医院
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并发症的防治
– 压疮 – 排尿障碍及泌尿系感染 – 呼吸系统并发症 – 肌肉痉挛 – 骨质疏松 – 疼痛 – 自主神经反射亢进 – 异位骨化 – 深静脉血栓 – 排便障碍
龙钢医院
康复治疗
康复护理
– 正确变换体位 – 积极防治并发症 – 呼吸系统护理 – 饮食护理 – 二便护理 – 轮椅、杖和双下肢矫形器使用过程护理 – ADL训练的护理 – 心理护理
脊髓损伤的康复
(四)ADL能力评定
截瘫患者可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
(五)功能恢复的预测
对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根据其不同的损伤平
面预测其功能恢复情况(图)
功能预测:脊髓损伤平面与功能的关 系
节段水平
C1-4 C4 C5
最低位有 功能肌群
颈肌 膈肌、 斜方肌 三角肌、 肱二头肌
禁 忌
(1)截瘫:直腿抬高大于60度,膝屈曲下髋屈90度应避免, 这将加重下胸、腰椎的损伤.
(2)四肢瘫:在骨折固定期间,头、颈部活动,双肩牵拉应 避免.
(3)继发骨折和/或呼吸损伤的病人应避免采用俯卧位.
四、亚急性期康复
一般指发病后8-12周.在此目标、评估方法基本
同前,训练重点是获得姿势控制和平衡能力.
腘绳肌牵张方式
跟腱牵张方式
内收肌牵张训练
垫上训练
(1)翻身
(2)肘胸位:目的是改善床上活动度,为进行四点跪位
和坐位作准备
(3)手膝位:从轮椅上站起来或借助拐杖,双侧膝、踝
足支具进行行走的低位截瘫病人需要这种体位下的 功能性活动.
(4)双肘支撑位下缓慢坐起
目的: ①为病人独立坐起作准备 ②提高肩伸肌和肩内收肌、腹肌肌力
脊髓损伤的康复
脊髓损伤(SCL)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 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 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颈脊 髓损伤造成四肢瘫痪时称四肢瘫,胸段以下 脊髓损伤造成躯干及下肢瘫痪而未累及上肢 时称截瘫。
一、概 述
(一)病理生理
伤后6-12小时之内,白质中的神经轴突尚无明显
改变,在此时期内给予有效治疗,则有一部分病例
C4水平以上脊髓损伤的康复解读 ppt课件
ppt课件
8
二、颈椎损伤定位
。 脊髓损伤水平是确定患者康复目标的主要依据。 对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来说,脊髓损伤水平一旦
确定,其康复目标基本确定。 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 来说,应具体确定脊髓
损伤水平以下的肌力评分。 脊髓损伤水平对选择康复治疗方法,制定护理方
案和评价疗效有重要意义。
ppt课件
9
脊髓损伤的纵向定位(完全性损伤):从运动、感觉、反射和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平面来判断损伤的节段。
低程度。
ppt课件
31
(一)康复目标 :
▪ ①保持功能性体位; ▪ ②肺部功能恢复治疗; ▪ ③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 ▪ ④对患者进行思想教育,使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 ⑤肌肉功能再训练。
ppt课件
32
(二)康复评估
1、呼吸 包括呼吸肌的功能,呼吸方式,咳嗽能力,察全身皮肤状况,注意易受压迫的区域.
要求:静息呼吸,经鼻吸气,从口呼气,呼吸气应该缓慢和 均匀,吸气时可见到上腹部鼓起;呼气时可见到腹部凹陷, 而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幅度或不动。逐渐延长呼气时间,使 吸气和呼气时间之比达到1:2~3。
锻炼方法:①过度通气法
②阻力呼吸法:如在患者腹部防治沙袋,增加其 呼吸阻力
ppt课件
36
③膈肌起搏:使用膈肌起搏器等。 ④腹肌锻炼:仰卧起坐等。
ppt课件
34
呼吸肌训练:
呼吸体操:腹式呼吸,腹式呼吸主要是靠腹肌和膈肌收缩
而进行的一种呼吸,关键在于协调膈肌和腹肌在呼吸运动中
的活动。吸气时放松腹肌,膈肌收缩,位置下移,腹壁隆起;
呼气时,腹肌收缩,膈肌松弛,回复原位,腹部凹下,增加
呼气潮气容积。呼吸运动中,尽可能减少肋间肌以及辅助呼
SCI预后脊髓损伤的康复与预后
回顾性地研究
Waters等(1994)以损伤后1个月的检查为基 线研究不完全性四肢瘫和不完全性截瘫的运动 和感觉功能恢复情况。
根据ASIA标准,发现两者的恢复程度和几率相 对恒定,而与最初神经损伤平面无关。ASIA标 准确定了上肢5块关键肌和下肢5块关键肌。左 右两侧每块肌肉的评分各为1-5分,所以下肢 总的运动评分最高为50分。
Brown-Sequard综合征
造成同侧的本体感觉和运动丧失及对侧 痛温觉丧失,其预后较好,几乎所有患 者都能恢复良好的行走功能。
理论上讲对侧轴突可促进神经恢复。 运动恢复从近端向远端,伸肌早于屈肌。
行走功能预后
社区行走
具备社区内行走功能的患者必须在无人扶助下 在家里或屋外能走相当远的距离。
重要术语包括:
神经损伤平面、运动平面、感觉平面和部分保 留区。
根据ASIA标准,神经损伤平面是指身体两侧具 有正常感觉、运动功能的脊髓最低节段。而运 动平面则为身体两侧具有正常运动功能的最低 节段。
此处所指的正常运动功能是此运动平面肌力 ≥3级并且该平面以上节段的肌力为5级。
感觉平面同样是指身体两侧感觉(轻触 觉和针刺觉)正常的最低节段。
患者想知道自己是否还能走路、工作, 做些自理的事情,如自己吃饭,过性生 活,生孩子等等。
如何回答?
负责SCI患者的临床医生在过去很难回答这些 问题。
现在我们可以在损伤后的1周内比较准确地判 断远期预后。
此外,医师在制定合理的治疗和康复方案时也 要依据远期目标所需经费偿付能力。作为患者 有力的支持者,
最初肌力与预期恢复程度关系
几项完全性四肢瘫的研究发现在SCI后1周至1 月内,肌力1~2级的肌肉最终有90%可恢复到 ≥3级。
C4-C8的康复治疗
其他相关定义
(1)四肢瘫:指颈椎管内脊髓神经组织受损而导致 四肢运动和感觉的损害和丧失,如上肢、躯干、 下肢及盆腔器官的功能损害。 (2)截瘫:指脊髓胸段、腰段或骶段(不包括颈段) 椎管内脊髓损伤之后,造成下肢运动和感觉功能 的损害或丧失。 (3)神经平面:指在身体两侧有正常的感觉和运动 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 (4)感觉平面:身体两侧具有正常感觉功能的最低 脊髓节段。 (5)运动平面:身体两侧具有正常运动功能的最低 脊髓节段,脊髓是连接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的通 道,是把大脑的命令传递到人身体各个部分的关 键环节。
5.转移训练
对上肢有一定功能或功能正常的截瘫患者适 用。 目的是为了: (1)完成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为使用轮 椅创造条件; (2)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6.站立训练
(1)站起训练 训练者面对患者,双腿分开站立,双手扶 在患者腋下,并用力向上托举;患者下肢 配戴矫形器,身体前倾,用力支撑双拐站 起(见图16) (2)平行杠内站立训练 患者下肢配戴矫形器,双手握持平行杠站 立(家庭中可用栏杆等其他牢固的固定物 代替);训练者一手扶住患者髋部,另一 手扶住患者胸部;患者挺胸站直,站立时 间逐渐延长,每次站立20-30分钟(见图 17)。
康复治疗的具体内容
(1)物理治疗: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 和协调训练;体位和转移训练;减重、减 负重训练;站立和步行训练、轮椅训练; 理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等等。 (2)作业治疗: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 练、娱乐和工作训练等。 (3)矫形器的应用:包括踝足矫形器、膝 踝足矫形器等等,还有上肢矫形器。 (4)心理治疗:包括一些心理疏导,还有 生物反馈治疗。
• 脊髓损伤恢复潜力大。早期恢复的过程在 数天到6个月内;其后的2年左右患者也可 以有进一步恢复的机会。出现远端肢体的 早期活动,例如脚趾的主动活动,往往预 示良好的恢复潜力。痉挛的运动对预后没 有价值。瘫痪部位有感觉者,运动功能恢 复的机会较大。感觉正常的部位,运动能 力恢复的可能性超过50%。积极功能锻炼 为1%的希望而做出100%的努力。即使病 史很长,但只要经过康复训练,就一定有 巨大的潜力。
脊髓损伤相关护理
脊髓损伤相关护理脊髓损伤多造成严重瘫痪致残,胸、腰髓损伤引起双下肢和躯干的全部,部分瘫痪称截瘫,颈髓C4以上损伤上肢受累则称四肢瘫;对外伤性脊髓损伤病人应积极抢救、正确搬运,合理治疗、周密护理、早期锻炼,不仅能预防并发症,还能促进肢体并节残存功能的恢复和重建;究竟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有哪些1、外伤性脊髓损伤的早期处理1现场急救:对脊髓损伤的急症病人现伤急救时,要注意防止脊髓损伤加重;搬动病人前首先检查肢体活动及感觉有否异常,如无异常,可使头颈部固定位置下移动病人,平卧位拉于硬板上,头颈部两侧加垫避免摆动,如检查有神经症状,则纵轴方向轻轻牵引头颈,固定好移至硬板上,迅速转送医院;由此可见,有专门训练的急救护送人员对伤后病人预后是很重要的;2尽早解除脊髓压迫症状:为脊髓恢复提供条件,如整复脊柱骨折、脱位,脊柱姿式的固定;对于脊髓横断完全性损伤病人,在24小时内给予停止损伤病理变化的处理,如脊髓切开、局部冷冻、高压氧、药物应用等都可以改变脊髓损伤后继发变化,利于截瘫的部分恢复;脊髓损伤康复护理的急性期护理包括:1 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当做雾化稀释痰液;2体位的摆放,保持皮肤的完整性病人卧床时应留意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并防止肢体痉挛;2、预防、治疗并发症截瘫尤其是颈脊髓损伤的高位截瘫病人,由于早期治疗护理不当,可发生多系统并发症,如呼吸系统的感染,运动系统肌肉的挛缩,关节变形,泌尿系统的感染,血栓的形成,皮肤压疮等;这些并发症即是病人死亡的原因,也是影响脊髓损伤后病人康复的主要因素;因此要积极预防并发症,一旦发现并发症及早治疗才能使康复计划顺利完成;1尿路感染:脊髓损伤或脊髓横断时引起脊髓休克,运动反射受到抑制膀胱松弛,出现充盈性尿失禁;此期病人因排尿力不足,致大量残留尿;而长期留置导尿也是造成膀胱上行感染的因素;为了使截瘫病人排尿功能得到恢复,护理人员要对病人进行排尿训练,外力压迫逼尿时要正确应用腹压,以免因膀胱过度充盈下加压引丐肾盂积水及逆行感染;采用每隔4小时导尿一次的间歇导尿法可降低泌尿系感染率;有条件的医院也可应用体位移动床使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定时站立位,可以增加膀胱内沉淀物排出,使残留尿相对减少而预防尿路感染;2褥疮;这是截瘫病人的终身注意的问题;在卧床期除按皮肤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外还要注意足趾也可因被子的压力造成褥疮的可能;对恢复期病人护理人员要教会病人检查受压皮肤的方法,双手撑起减压的方法及预防褥疮的措施;3解除消化道常见症状,如便秘、大便失禁、肠胀气,肠梗阻也可以应用干扰电疗法及中医按摩针灸技术;4深部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常发生在脊髓损伤后一个月内,护理上要注意观察患者两侧下肢的腿围,看是否有水肿出现,尽早应用弹力袜和弹力绷带,早期斜床站立训练,可使截瘫的肢体血管神经舒缩功能得到恢复;5肺部感染:截瘫病人长期卧床或呼吸肌运动障碍,呼吸量减少,咳嗽动作减弱或消失,大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引起肺部感染;为预防这一并发症,护理人员要指导病人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帮助病人排痰时,护理人员用双手紧压患者胁下部,运输和要随患者呼吸节奏,可以使病人将痰咳出;力量不宜过大,以免加重损伤脊神经或导致脊柱骨折;6肌肉挛缩,关节变形:对脊髓损伤早期康复护理极为重要;合理的功能体位,适当的早期被动运动,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防止因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挛缩和变形;对于使患者发生痛苦或影响生活能力,影响康复训练的痉挛性肌肉疼痛给予松弛剂治疗;。
脊髓损伤康复评定
(二)肌肉功能评定
• 一、肌张力评定 • (一)肌张力分级 • (二)痉挛评定 • (三)踝关节痉挛评定 • 二、肌力评定
专项功能评定
肌张力评定 痉挛评定 肌力评定
关节活动度评定
肌张力评定
等级 0 1 2 3 4
肌张力 软瘫 低张力 正常 轻、中度增高 重度增高
(四)“活动受限”及“参与局限 性”评定
• 一、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二、FIM评价法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ADL)
• 生存质量评定
评定内容
• (一)躯体功能评定 • (二)肌肉功能评定 • (三)心理功能评定 • (四)“活动受限”及“参与局限性”评
定
(一)躯体功能评定
• 一、脊髓损伤病因判定 • 二、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
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
• (一)脊髓损伤的水平判定 • (二)脊髓损伤程度判定 • (三)ASIA残损指数
SCI几个重要损伤水平的康复目标
不能步行 在轮椅上仍需依赖的程度
完全 大部分 中度 小部分
依赖 依赖 依赖 依赖
C1-2 √
C4 C5 C6 C7-8 T1-12 L1~S5
√ √ √
在轮椅上能独立 ,有步行可能 步行可 用KAFO加双拐;用RGO 用KFO加手杖或 能较小 可步行,但耗能很大 能独立步行
1+ 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前1/2ROM中有轻微的“卡住”感觉
后1/2ROM中有 轻微的阻力
2 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大部分ROM内均有阻力,但仍可以活动
3 肌张力中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有阻力,活动比较困难
4 肌张力高度增加,患侧肢体僵硬,阻力很大,被动活动十分困难
脊髓损伤不同水平患者的康复训练
以完全性脊髓损伤为例一、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C4及C4以上的患者1、患者特点此类型患者四肢肌、呼吸肌、躯干肌完全瘫痪,需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但C4与C1-C3情况不同,C4患者生存功能比C1-C3好。
2、治疗方法与训练(1)训练患者使用环境控制系统(ECU)。
这类患者四肢无功能,需应用环境控制系统来提供生活服务。
训练患者用口棒控或气控操纵使用ECU。
(2)躯干和下肢完全瘫痪无功能。
(3)上肢有三角肌、肱二头肌尚有功能,可完成部分运动动作,但缺乏伸肘关节以及前臂、腕、手的活动功能。
3、治疗方法与训练(1)训练患者利用辅助工具进食,如利用手支具及C型ADL箍套套在手上,在套中插入匙,利用患者屈肘动作可将食物送入口中。
(2)训练患者利用手的粗大移动功能拨动电动轮椅扶手上的杆式开关,手控操纵电动轮椅。
(3)训练患者在他人帮助下完成从床到轮椅间的转移(如屈肘用上肢勾住家人的颈部,再由家人协助转移身体)。
(4)利用三角肌等施行手功能重建手术后,训练患者的伸肘及拇食指侧捏功能等。
二、能部分自理生活,需中等量帮助的C6患者1、患者特点(1)患者可屈肘、伸腕,但伸肘功能不良,不能屈腕,屈指和抓握。
(2)手功能丧失。
(3)躯干和下肢完全瘫痪。
(4)肋间肌瘫痪,呼吸储备下降,身体耐力差。
此类患者功能特点为:能独立驱动手轮圈改装后的轮椅,坐位时能给受压部位减压防止压疮;利用床栏能翻身;上肢屈肘勾住系于床脚的绳梯或头上方的三角框架可以坐起;利用腕驱动抓捏矫形器和ADL套箍能进食、梳洗、清洁上身;借助于自助具,上肢能穿衣、写字、打字;能打电话、能用滑板作身体转移,但患者仍然主要是轮椅上活动,自己不能步行。
2、治疗方法与训练(1)训练患者自己穿简单的改制过的衣服。
(2)利用头上方的三角框架或横木作转移活动,将上肢屈肘勾在头上方的三角框架或横木上,悬起臀部再转移到他处。
(3)训练患者使用加大手轮圈摩擦力的轮椅,因患者手不能抓握,而用掌根部推动轮椅手轮圈,故患者不能使用光滑的轮椅手轮。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
一、康复治疗机制
(1) 代偿和替代 对于完全瘫痪的肢体,采用矫形器 固定关节,结合拐或助行器的应用,可以使截瘫患者 恢复步行能力。采用电动轮椅可以使四肢瘫患者恢复 一定的行动能力。 (2) 改善与训练 通过肌力训练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 残存肌肉的功能,补偿不足的肌力,同时致力于促进 抑顿和冬眠神经细胞的苏醒和恢复功能。 (3) 训练与学习 通过神经反射再建立或神经肌肉再 学习的途径,帮助患者适应新的模式完成日常生活动 作。例如膀胱训练、作业治疗。
可保持直 腿坐位静态平衡
度)
直腿坐位静态平衡六级分级法适用于胸髓下段及腰骶髓脊髓损伤患者 平衡功能评定
三级平衡分级法
1级平衡(静态平衡) 2级平衡(自动态平衡) 3级平衡(他动态平衡) 三级平衡分级法适用于端坐位及站立 位平衡功能评定
(4)坐位训练
正确的独立坐是进行转移、轮椅和步行训 练的前提。床上坐位可分为长坐(膝关节伸 直)和短坐(膝关节屈曲)。实现长坐才能 进行床上转移训练和穿裤、袜和鞋的训练, 其前提是腘绳肌必须牵张度良好,髋关节活 动超过90度。坐位训练还应包括平衡训练, 及躯干向前、后、左、右侧平衡以及旋转活 动时的平衡。这种平衡训练与中风和脑外伤 时平衡训练相似。
(1)肌力训练
肌力训练的重点是肌力3级的肌肉,可以采用渐进抗阻 练习;肌力2级时可以采用滑板运动或助力运动;肌力1级时 只有采用功能性电刺激的方式进行训练。肌力训练的目标是 使肌力达到3级以上,以恢复实用肌肉功能。脊髓损伤者为 了应用轮椅、拐或助行器,在卧位、坐位时均要重视锻炼肩 带肌力,包括上肢支撑力训练、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训练和 握力训练。对于采用低靠背轮椅者,还需要进行腰背肌的训 练。步行训练的基础是腹肌、髂腰肌、腰背肌、股四头肌、 内收肌等训练。卧位时可采用举重、支撑,坐位时利用倒立 架、支撑架等。
脊髓损伤康复目标及治疗方法:
康复专科查体:1、脊髓损伤平面:(肌肌力≥3 感觉关键点:)2、腱反射C5 :肱二头肌反射C6 :旋后肌反射C7 :三头肌反射L3 :股四头肌反射S1 :腓肠肌反射S2~4:球-肛门反射3、SCI损伤程度(ASIA损伤分级):A B C D EA-完全性损害。
骶段无任何感觉运动功能。
B-不完全性损害。
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骶段)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
C-不完全性损害。
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并且大部分关键肌的肌力小于3级。
D-不完全性损害。
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且大部分关键肌的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
E-正常。
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4、ADL能力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5、功能恢复预测:6、康复目标及治疗方法:(1) C4完全性脊髓损伤主要问题点:头部能做自由活动,四肢和躯干均不能活动,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完全需他人帮助。
治疗方法:残余能力训练:训练用嘴咬住一根小棍或头来操作一些仪器或做其他活动;呼吸功能训练:深呼吸、大声唱歌和说话站立训练: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和预防泌尿系感染及有利于排便。
(站立床)被动关节活动:预防四肢关节僵硬。
每个关节全关节范围活动每次活动10-15次,每天至少一次。
(2 ) C5完全性脊髓损伤主要问题点:肩关节能活动,肘关节能主动屈曲,缺乏伸肘和腕、手所有功能;呼吸功能差,躯干和下肢完全瘫痪;不能独立翻身和坐起;自己不能穿戴辅助具;日常生活绝大部分需他人帮助。
治疗方案:肌力训练:增强二头肌的肌力;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学习使用矮靠背轮椅,并在平地上自己驱动;有条件时可使用电动轮椅;学会使用固定于轮椅靠背扶手上的套索前倾减压;可把勺子固定于患者手上,练习进食;呼吸功能训练:深呼吸、大声唱歌和说话站立训练: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和预防泌尿系感染及有利于排便。
(站立床)被动关节活动:预防四肢关节僵硬。
每个关节全关节范围活动每次活动10-15次,每天至少一次。
(3) C6完全性脊髓损伤主要问题点:缺乏伸肘、屈腕能力,手功能丧失,其余上肢功能基本正常;躯干和下肢完全瘫痪;肋间肌瘫痪,呼吸功能减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牵伸伸展训练。
四、离床期的康复
一般指发病后4周至10周.在此期间患者日常动
作基础是座位,康复目标、评估方法基本同前,训练
则是以功能恢复训练为主,痉挛的控制,预防关节
挛缩,全身调整及体力恢复训练,平衡训练以及进
一步加强呼吸肌的锻炼。
Hale Waihona Puke 康复功能训练的阻碍因素1、痉挛:痉挛性瘫是中枢神经的脊髓损伤所致,而
C4水平以上脊髓损伤的康复
脊髓损伤(SCL)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 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 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颈脊 髓损伤造成四肢瘫痪时称四肢瘫,胸段以下 脊髓损伤造成躯干及下肢瘫痪而未累及上肢 时称截瘫。
一、颈椎损伤分类
(一)根据生物力学分类
1、屈曲型压缩性骨折:此型系前柱承受压力,中后柱承受张 力,致前柱压缩,暴力强烈者前柱压缩1/2时,中柱可受损, 而后柱分离。
③膈肌起搏:使用膈肌起搏器等。
④腹肌锻炼:仰卧起坐等。
4、维持关节功能活动 高水平损伤者,手腕应处于中 立,手指屈曲。预防足跟部压疮,足下垂及跟腱紧 张孪缩。
5、选择性肌力训练 损伤后头几周,四肢瘫的病人应避 免进行肩胛及肩部肌肉的抗阻力训练;避免进行髋部
及躯干肌肉的抗阻力训练.
几种方法比较合适:①双侧徒手抗阻活动;②双侧PNF 模式;③使用沙包及哑铃的渐进性抗阻训练.对于四肢 瘫:肌力训练的重点在三角肌前部,肩伸肌,肱二头肌, 斜方肌下部;
3.第四颈脊髓损伤:
(1) 运动改变:病人为完全性四肢瘫痪。膈肌受第三至第五颈神 经支配,第四颈脊髓节段损伤后,创伤性反应也往往波及 到第三颈神经,故病人的自主呼吸丧失。创伤性反应消退 后,膈肌机能可望恢复而行自主呼吸,但呼吸仍较微弱。 (2) 感觉改变:锁骨平面以下的感觉消失,其他如括约肌功能、 性机能、血管运动、体温调节机能等均消失。
由于损伤机制不同,可以多种损伤类型并存。此
分类法较为直观、方便,治疗有直接指导意义,
临床沿用至今。
下颈椎损伤指C3-C7的损伤,亦包括颈胸连接(c7/T1)
处损伤。 常见类型:①颈椎半脱位(前脱位或后脱位);②椎体 单纯压缩性骨折;③单纯关节突关节脱位或交锁; ④双侧关节脱位或交锁;⑤椎体爆裂骨折;⑥椎
和俯卧位下进行。在骨折固定期间,急剧而过度的被
动运动易导致软组织损伤,可引起异位骨化或疼痛, 应予避免。 3、主动或被动变换体位。
呼吸肌训练: 呼吸体操:腹式呼吸,腹式呼吸主要是靠腹肌和膈肌收缩
而进行的一种呼吸,关键在于协调膈肌和腹肌在呼吸运动中 的活动。吸气时放松腹肌,膈肌收缩,位置下移,腹壁隆起; 呼气时,腹肌收缩,膈肌松弛,回复原位,腹部凹下,增加 呼气潮气容积。呼吸运动中,尽可能减少肋间肌以及辅助呼 吸肌做功,使之保持松弛和休息。根据病情,锻炼时可取卧 位、坐位或立位。如取卧位,两膝下可垫软枕,使之半屈, 腹肌松弛。首先应全身肌肉放松,包括紧张的辅助呼吸肌群。 由于腹式呼吸的外在表现为腹部的隆起和下陷,因此,应教 会病人在呼吸中注意腹部的活动。通常将左、右手分别放于 上腹部和前胸部,便于观察胸腹运动情况。
(一)康复目标 :
①保持功能性体位;
②肺部功能恢复治疗;
③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 ④对患者进行思想教育,使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⑤肌肉功能再训练。
(二)康复评估
1、呼吸 包括呼吸肌的功能,呼吸方式,咳嗽能力,肺活量
等均应进行评定.
2、皮肤 观察全身皮肤状况,注意易受压迫的区域.
2、爆裂性骨折:此型系前中柱受损,其作用机制为垂直和屈曲外力
协同作用.椎体呈爆裂状,椎体后部裂开并与椎间盘一并进入椎 管,常引起严重脊髓损伤,多发生于下颈椎,如C5-6、C6 -7等部位。
3、骨折脱位:此型系三柱同时受到损害,损伤暴力
可在垂直压缩。旋转,剪切及牵张力等同时作用
或多种暴力协同作用下造成不同程度的表现。
2、损伤程度评定
根据ASIA的损伤分级,损伤是否完全性的评定以 最低骶节(S4-S5)有无残留功能为准。残留感觉 功能时,刺激肛门皮肤与粘膜交界处有反应或刺激 肛门深部时有反应。残留运动功能时,肛门指检时 肛门外括约肌有随意收缩。 在确定是否完全性脊髓损伤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①完全性脊髓损伤必须在脊髓休克期结束后才能确 定;②脊髓休克期结束后,脊髓损伤水平以下的运 动、感觉的完全丧失,包括鞍区无感觉和运动功能 的残留。
迟缓性瘫则发生于马尾神经及周围神经损伤。二者
一般出在脊髓休克之后,痉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
防肌肉及骨的萎缩,轻度的痉挛也有利于ADL训练,
躯干肌的痉挛影响起坐、坐立平衡,并可影响膈肌
运动。
痉挛的治疗:(1)、发现并去除促使痉挛恶化的因素 例如紧 而挤的衣物,气候、气温的急促变化等。 (2)、 避免肌紧张 如①仰卧位时,尽量使髋、膝关节保持伸 展位的状态;②养成仰卧睡觉的习惯;③早期用起立床进行 站立训练;④尽量在关节活动度范围内活动;⑤早期采取床 上或轮椅上适当体位,是控制痉挛的重要措施等。 (3)、物理因子疗法:①水疗法:水中运动治疗有助于提高 SCI患者的残存肌力、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并短时缓 解肌肉紧张度,扩大ROM,减轻麻、胀、痛等症状。② 冷
脊髓损伤的纵向定位(完全性损伤):从运动、感觉、反射和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平面来判断损伤的节段。
(一)、颈脊髓损伤:
1、第一、二脊髓损伤:病人多数立即死亡,能到医院就诊者 只有下列神经病学改变:
① 运动改变:第一、二颈神经发出纤维支配肩胛舌骨肌、胸骨 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当其受伤时,会影响这些肌肉功能。 ② 感觉改变:第一、二颈神经的前支参与构成枕大神经、枕小 神经及耳大神经。
(二)运动功能的评定
运动评分 评定时分左、右两侧进行,评定标准:采用
MMT法测定肌力,评分越高肌肉功能越佳,据此可评定运 动功能。
痉挛评定 临床上多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注意的
是检查肌张力要有正确的手法,检查上肢时手腕作背伸、 掌屈运动及前臂旋前、旋后运动则容易发现。尤其有轻 度痉挛收缩时,前臂迅速旋后运动时可出现痉挛性抓握 这一不随意运动。检查下肢肌张力时检查者手伸进腘窝,
2、脊髓半切综合征:也称Brown-Sequard综合征,损伤水平以 下,同侧肢体运动瘫痪和深感觉障碍,而对侧痛觉和温度 觉障碍,但触觉功能无影响。由于一侧骶神经尚完整,故 大小便功能仍正常。如第一至第二胸脊髓节段受伤,同侧 颜面、头颈部可有血管运动失调征象和Horner综合征,即 瞳孔缩小、睑裂变窄和眼球内陷。此种单侧脊髓的横贯性 损害综合征好发于胸段,而腰段及骶段则很少见。
3、前侧脊髓综合征:可由脊髓前侧被骨片或椎间盘压迫所致, 也可由中央动脉分支的损伤或被压所致。脊髓灰质对缺血 比白质敏感,在损伤、压迫或缺血条件下,前角运动神经 细胞较易发生选择性损伤。
它好发于颈髓下段和胸髓上段。在颈髓,主要表现为四肢瘫痪, 在损伤节段平面以下的痛觉、温觉减退而位置觉、震动觉 正常,会阴部和下肢仍保留深感觉和位置觉。在不全损伤 中,其预后最坏。
损伤平面的记录:由于身体两侧的损伤水平可能不 一致,评定时需同时检查身体两侧的运动损伤平面 和感觉损伤平面,并分别记录。
运动损伤平面的确定
损伤平面 C1-3 C4 C5 关键肌
头运动肌
运动
头部运动
膈肌
呼吸
肱二头肌
屈肘
C6
桡侧腕伸肌
伸腕
感觉关键点
损伤平面
C2 关键点
枕骨粗隆
C3
锁骨上窝
C4
肩锁关节顶部
4、脊髓后方损伤综合征:多见于颈椎于过伸位受伤者,系脊 髓的后部结构受到轻度挫伤所致。脊髓的后角与脊神经的 后根亦可受累,其临床症状以感觉丧失为主,亦可表现为 神经刺激症状,即在损伤节段平面以下有对称性颈部、上 肢与躯干的疼痛和烧灼感。
5、马尾—圆锥损伤综合征:由马尾神经或脊髓圆锥损伤所致, 主要病因是胸腰结合段或其下方脊柱的严重损伤。临床特 点:①支配区肌肉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表现为弛缓性瘫痪; ②因神经纤维排列紧密,故损伤后其支配区所有感觉丧失 ②骶部反射部分或全部丧失,膀胱和直肠呈下运动神经元 瘫痪,因括约肌张力降低,出现大小便失禁。马尾损伤程 度轻时可和其他周围神经一样再生,甚至完全恢复.但损 伤重或完全断裂则不易自愈。
并迅速上举,有痉挛性收缩时出现折刀现象。)
(三)感觉功能的评定
采用ASIA的感觉指数评分(SIS)来评定感觉
功能,选择C2-S5共28个节段的关键感觉点,分别
检查身体两侧各点的痛觉和轻触觉,分数越高表示 感觉越接近正常。
(四)ADL能力评定
(五)功能恢复的预测
对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根据其不同的损伤平
体矢状骨折;⑦椎体水平骨折;⑧椎弓骨折;⑨
椎板骨折;⑩关节突骨折(单侧或双侧);11棘突
骨折;12钩椎关节突骨折(钩状突)。
二、颈椎损伤定位
。
脊髓损伤水平是确定患者康复目标的主要依据。 对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来说,脊髓损伤水平一旦 确定,其康复目标基本确定。 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 来说,应具体确定脊髓 损伤水平以下的肌力评分。 脊髓损伤水平对选择康复治疗方法,制定护理方 案和评价疗效有重要意义。
上呼吸道问题的预防,尿路感染的防治是最
重要的,当然思想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伤
者在瞬息间由一个健康人突然成为一个残疾 人,其心理创伤极为严重。在治疗和康复期 间,由于疗法不多,见效较慢,疗程很长,
病人常忧虑重重,悲观失望。医护人员须与家属一起,共作思 想工作,发挥病人与残废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使残废降至最 低程度。
二、康复评定
(一)关于损伤评定
1、损伤水平的评定:神经损伤水平是指保留身体双
侧正常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最尾端的脊髓节段水平。
脊髓损伤水平主要以运动损伤平面为依据,但 T2-L1节段,运动损伤平面难以确定,故主要以 感觉损伤平面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