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ends in Vascular Surgery, 2005
.
4
主动脉夹层的分型
DeBakey分型 Ⅰ型:累及升主动脉、不同
程度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
Ⅱ型:仅累及升主动脉
Ⅲ型:累及降主动脉和不同 程度腹主动脉
.
5
主动脉夹层分离的分类
• Stanford 分型——应用更广泛 A型:累及升主动脉者,预后差,应尽早 手术治疗。 B型:仅累及降主动脉者,预后相对好于 A型,但手术效果差,应积极进行介入治 疗或采取保守治疗。
.
22
内科保守治疗
• 降压和镇痛镇静 • 目标血压(BP<120/80mmHg)
Current Therapy In Vascular Surgery
.
23
2004年
2007年
.
24
介入治疗
•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 EVAR )
–1991年 Parodi等治疗腹主动脉瘤 –1994年 Dake等治疗胸降主动脉瘤
– 扫描快,适合急诊患者 – 多层面、多角度、立体、直观
• 不足:
– 不能判断主动脉瓣返流、心室壁运动功能。
.
14
MRI
• 优点: – 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达100% – 大视野多体位直接成像 – 无需对比增强
• 不足: – 不适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MRI禁忌症病人
.
15
DSA
• 上世纪60年至80年代首选技术和金标准 • 目前不作为首选方法 • 多用于术前,监测和指导主动脉介入治疗
.
HPAD
10
超声心动图
– 敏感性:60%~80%, A型达78%~100% – 特异性:63%~96% – TEE更敏感,与CT\MRI相似 – 优点: – 主动脉瓣、冠脉受累情况 – 便宜,床旁检查 – 缺点:对分支受累情况观察欠佳,经胸超声降主
动脉观察受限
.
11
.
12
.
13
CTA
• 敏感性:>95% • 特异性接近100% • 优点:
• 高血压 ( >70%患者) • 遗传因素:Marfan综合征 • 医源性以及外伤 • 主动脉瓣狭窄等
.
外伤后胸痛,造影示B型AD
3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 估计10-20/million/year主动脉夹 层,其中急性主动脉夹层最常见
• 在48小时内,未经治疗的急性升、 降主脉夹层的死亡率可超过1% / 小时,死亡率为: 5~10/百万人/ 年
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治疗
广州军区总医院胸痛中心
.
1
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基础上,动脉内膜
主
撕裂、血液进入血管壁内形成血肿
动
脉
夹
层
.
2
病因和病理生理学
• 典型AD:
– 病理改变 :
• 中层囊性坏死 • 内膜撕裂
– 病理学特点:
• 内膜撕裂 • 真假“双腔” ,存在交通 • 远段同时存在再破口
– 病因:仍不明确
▪ 切开腹股沟小的切口
.
29
Talent 支架释放
.
30
主动脉瘤支架释放
.
31
术前CTA
夹 层 的 介 入 治 疗
术前CT示夹层.累及至肾动脉开口水平
32
术后CTA随访
夹 层 的 介 入 治 疗 : T S G P
术后4月CT复. 查示夹层完全消失
33
桡动脉止血
.
股动脉伤口
34
.
35
.
6
分期
• 急性期:〈2周 • 亚急性期: 2~4周 • 慢性期 :〉4周
.
7
临床表现
• 典型表现:
–剧烈胸背痛:撕裂样、刀割样;亦可为腹痛、腰痛 –高血压:部分双上肢血压不同
• 其它
–休克样表现(苍白、冷汗…):30%~50% –晕厥:高血压危象、累及颈总动脉 –心包填塞、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型AD –分支受累缺血表现:
• 心绞痛、无脉或搏动减弱 、急腹征表现、肾功能不全 、双下 肢缺血等
• 约5%的病人无症状。
.
8
辅助检查
• 心电图: • X线平片: • 超声: • CT: • MRI: • 血管造影和DSA:
.
9
X线平片
• 主动脉结或上纵隔增宽, • 钙化内移 • 胸腔积液 • 无特异性 • 完全正常 :10%~20%
.
16
B型AD,降主动脉近段可见内膜破口
.
17
降主动脉上段和 中段PAU
破口
AD 的CT征象
• 真假双腔 • 内膜片及内膜破口 • 主要分支受累情况
• 急症指征 :
– 心包积血 – 胸腔积血…
.
18
内膜片及内膜破口
破口
破口
.
19
.
20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Therapy)
• 内科治疗(Medicine) • 手术治疗 (Surgery) • 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graft)
原因:1.腔内修复病人平均年龄不同 (我国50以下 欧美70以上) 2.血压控制不佳! 3.远期发展为动脉瘤
.
27
不主张行腔内治疗
夹层假腔已完全形成血栓的病变 主动脉壁内血肿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但对于破口位于降主动脉的A型夹层,腔内治疗可能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
28
介入治疗手术过程
▪ 穿刺左桡动脉或左肱 动脉,送刻度5F猪尾 导管至升主动脉造影
–1999年 Nienaber与Dake治疗B型夹层
.
25
腔内修复术的适应证
Nienaber等提出腔内主要适用于: 1.不稳定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2.出现脏器低灌注综合征 3. 破裂或先兆破裂
.
26
腔内修复术的适应证
国内对腔内治疗的适应证比较放宽,对稳定的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更倾向于腔内治疗。
.
21
主动脉夹层治疗
• 内科保守治疗:A型夹层1年生存率52%,B型 76%,死亡者中50%发病后48h内,破裂机会 是腹主动脉瘤的2~3倍。
• A、B型夹层外科手术死亡 率分别为26~40%和 32~60%左右。术后中风、截瘫率约为15%。
来自百度文库
• 介入治疗:围术期死亡率<1%,截瘫3%,极少发 生脑卒中。
.
4
主动脉夹层的分型
DeBakey分型 Ⅰ型:累及升主动脉、不同
程度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
Ⅱ型:仅累及升主动脉
Ⅲ型:累及降主动脉和不同 程度腹主动脉
.
5
主动脉夹层分离的分类
• Stanford 分型——应用更广泛 A型:累及升主动脉者,预后差,应尽早 手术治疗。 B型:仅累及降主动脉者,预后相对好于 A型,但手术效果差,应积极进行介入治 疗或采取保守治疗。
.
22
内科保守治疗
• 降压和镇痛镇静 • 目标血压(BP<120/80mmHg)
Current Therapy In Vascular Surgery
.
23
2004年
2007年
.
24
介入治疗
•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 EVAR )
–1991年 Parodi等治疗腹主动脉瘤 –1994年 Dake等治疗胸降主动脉瘤
– 扫描快,适合急诊患者 – 多层面、多角度、立体、直观
• 不足:
– 不能判断主动脉瓣返流、心室壁运动功能。
.
14
MRI
• 优点: – 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达100% – 大视野多体位直接成像 – 无需对比增强
• 不足: – 不适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MRI禁忌症病人
.
15
DSA
• 上世纪60年至80年代首选技术和金标准 • 目前不作为首选方法 • 多用于术前,监测和指导主动脉介入治疗
.
HPAD
10
超声心动图
– 敏感性:60%~80%, A型达78%~100% – 特异性:63%~96% – TEE更敏感,与CT\MRI相似 – 优点: – 主动脉瓣、冠脉受累情况 – 便宜,床旁检查 – 缺点:对分支受累情况观察欠佳,经胸超声降主
动脉观察受限
.
11
.
12
.
13
CTA
• 敏感性:>95% • 特异性接近100% • 优点:
• 高血压 ( >70%患者) • 遗传因素:Marfan综合征 • 医源性以及外伤 • 主动脉瓣狭窄等
.
外伤后胸痛,造影示B型AD
3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 估计10-20/million/year主动脉夹 层,其中急性主动脉夹层最常见
• 在48小时内,未经治疗的急性升、 降主脉夹层的死亡率可超过1% / 小时,死亡率为: 5~10/百万人/ 年
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治疗
广州军区总医院胸痛中心
.
1
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基础上,动脉内膜
主
撕裂、血液进入血管壁内形成血肿
动
脉
夹
层
.
2
病因和病理生理学
• 典型AD:
– 病理改变 :
• 中层囊性坏死 • 内膜撕裂
– 病理学特点:
• 内膜撕裂 • 真假“双腔” ,存在交通 • 远段同时存在再破口
– 病因:仍不明确
▪ 切开腹股沟小的切口
.
29
Talent 支架释放
.
30
主动脉瘤支架释放
.
31
术前CTA
夹 层 的 介 入 治 疗
术前CT示夹层.累及至肾动脉开口水平
32
术后CTA随访
夹 层 的 介 入 治 疗 : T S G P
术后4月CT复. 查示夹层完全消失
33
桡动脉止血
.
股动脉伤口
34
.
35
.
6
分期
• 急性期:〈2周 • 亚急性期: 2~4周 • 慢性期 :〉4周
.
7
临床表现
• 典型表现:
–剧烈胸背痛:撕裂样、刀割样;亦可为腹痛、腰痛 –高血压:部分双上肢血压不同
• 其它
–休克样表现(苍白、冷汗…):30%~50% –晕厥:高血压危象、累及颈总动脉 –心包填塞、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型AD –分支受累缺血表现:
• 心绞痛、无脉或搏动减弱 、急腹征表现、肾功能不全 、双下 肢缺血等
• 约5%的病人无症状。
.
8
辅助检查
• 心电图: • X线平片: • 超声: • CT: • MRI: • 血管造影和DSA:
.
9
X线平片
• 主动脉结或上纵隔增宽, • 钙化内移 • 胸腔积液 • 无特异性 • 完全正常 :10%~20%
.
16
B型AD,降主动脉近段可见内膜破口
.
17
降主动脉上段和 中段PAU
破口
AD 的CT征象
• 真假双腔 • 内膜片及内膜破口 • 主要分支受累情况
• 急症指征 :
– 心包积血 – 胸腔积血…
.
18
内膜片及内膜破口
破口
破口
.
19
.
20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Therapy)
• 内科治疗(Medicine) • 手术治疗 (Surgery) • 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graft)
原因:1.腔内修复病人平均年龄不同 (我国50以下 欧美70以上) 2.血压控制不佳! 3.远期发展为动脉瘤
.
27
不主张行腔内治疗
夹层假腔已完全形成血栓的病变 主动脉壁内血肿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但对于破口位于降主动脉的A型夹层,腔内治疗可能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
28
介入治疗手术过程
▪ 穿刺左桡动脉或左肱 动脉,送刻度5F猪尾 导管至升主动脉造影
–1999年 Nienaber与Dake治疗B型夹层
.
25
腔内修复术的适应证
Nienaber等提出腔内主要适用于: 1.不稳定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2.出现脏器低灌注综合征 3. 破裂或先兆破裂
.
26
腔内修复术的适应证
国内对腔内治疗的适应证比较放宽,对稳定的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更倾向于腔内治疗。
.
21
主动脉夹层治疗
• 内科保守治疗:A型夹层1年生存率52%,B型 76%,死亡者中50%发病后48h内,破裂机会 是腹主动脉瘤的2~3倍。
• A、B型夹层外科手术死亡 率分别为26~40%和 32~60%左右。术后中风、截瘫率约为15%。
来自百度文库
• 介入治疗:围术期死亡率<1%,截瘫3%,极少发 生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