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自考第一章(课后习题和答案)
02324离散数学(课后习题解答(详细)
离散数学~习题1.11.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如果是命题,指出它的真值。
⑴中国有四大发明。
⑵计算机有空吗?⑶不存在最大素数。
⑷21+3<5。
⑸老王是山东人或河北人。
⑹2与3都是偶数。
⑺小李在宿舍里。
⑻这朵玫瑰花多美丽呀!⑼请勿随地吐痰!⑽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 。
⑾只有6是偶数,3才能是2的倍数。
⑿雪是黑色的当且仅当太阳从东方升起。
⒀如果天下大雨,他就乘班车上班。
解:⑴⑶⑷⑸⑹⑺⑽⑾⑿⒀是命题,其中⑴⑶⑽⑾是真命题,⑷⑹⑿是假命题,⑸⑺⒀的真值目前无法确定;⑵⑻⑼不是命题。
2. 将下列复合命题分成若干原子命题。
⑴李辛与李末是兄弟。
⑵因为天气冷,所以我穿了羽绒服。
⑶天正在下雨或湿度很高。
⑷刘英与李进上山。
⑸王强与刘威都学过法语。
⑹如果你不看电影,那么我也不看电影。
⑺我既不看电视也不外出,我在睡觉。
⑻除非天下大雨,否则他不乘班车上班。
解:⑴本命题为原子命题;⑵p:天气冷;q:我穿羽绒服;⑶p:天在下雨;q:湿度很高;⑷p:刘英上山;q:李进上山;⑸p:王强学过法语;q:刘威学过法语;⑹p:你看电影;q:我看电影;⑺p:我看电视;q:我外出;r:我睡觉;⑻p:天下大雨;q:他乘班车上班。
3.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⑴他一面吃饭,一面听音乐。
⑵3是素数或2是素数。
⑶若地球上没有树木,则人类不能生存。
⑷8是偶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8能被3整除。
⑸停机的原因在于语法错误或程序错误。
⑹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它的对边平行。
⑺如果a和b是偶数,则a+b是偶数。
解:⑴p:他吃饭;q:他听音乐;原命题符号化为:p∧q⑵p:3是素数;q:2是素数;原命题符号化为:p∨q⑶p:地球上有树木;q:人类能生存;原命题符号化为:⌝p→⌝q⑷p:8是偶数;q:8能被3整除;原命题符号化为:p↔q⑸p:停机;q:语法错误;r:程序错误;原命题符号化为:q∨r→p⑹p: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q:四边形ABCD的对边平行;原命题符号化为:p↔q。
离散数学第一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6 设p、q的真值为0;r、s的真值为1,求下列各命题公式的真值。
(1)p∨(q∧r)0∨(0∧1) 0(2)(p?r)∧(﹁q∨s) (0?1)∧(1∨1) 0∧10.(3)(p∧q∧r)?(p∧q∧﹁r) (1∧1∧1)? (0∧0∧0)0(4)(r∧s)→(p∧q) (0∧1)→(1∧0) 0→0 117.判断下面一段论述是否为真:“是无理数。
并且,如果3是无理数,则也是无理数。
另外6能被2整除,6才能被4整除。
”答:p: 是无理数 1q: 3是无理数0r: 是无理数 1s:6能被2整除 1t: 6能被4整除0命题符号化为:p∧(q→r)∧(t→s)的真值为1,所以这一段的论述为真。
19.用真值表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4)(p→q) →(q→p)(5)(p∧r) (p∧q)(6)((p→q) ∧(q→r)) →(p→r)答:(4)p q p→q q p q→p (p→q)→(q→p)0 0 1 1 1 1 10 1 1 0 1 1 11 0 0 1 0 0 11 1 1 0 0 1 1所以公式类型为永真式(5)公式类型为可满足式(方法如上例)(6)公式类型为永真式(方法如上例)第二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3.用等值演算法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对不是重言式的可满足式,再用真值表法求出成真赋值.(1) (p∧q→q)(2)(p→(p∨q))∨(p→r)(3)(p∨q)→(p∧r)答:(2)(p→(p∨q))∨(p→r)(p∨(p∨q))∨(p∨r)p∨p∨q∨r1所以公式类型为永真式(3)P q r p∨q p∧r (p∨q)→(p∧r)0 0 0 0 0 10 0 1 0 0 10 1 0 1 0 00 1 1 1 0 01 0 0 1 0 01 0 1 1 1 11 1 0 1 0 01 1 1 1 1 1所以公式类型为可满足式4.用等值演算法证明下面等值式:(2)(p→q)∧(p→r)(p→(q∧r))(4)(p∧q)∨(p∧q)(p∨q) ∧(p∧q)证明(2)(p→q)∧(p→r)(p∨q)∧(p∨r)p∨(q∧r))p→(q∧r)(4)(p∧q)∨(p∧q)(p∨(p∧q)) ∧(q∨(p∧q)(p∨p)∧(p∨q)∧(q∨p) ∧(q∨q)1∧(p∨q)∧(p∧q)∧1(p∨q)∧(p∧q)5.求下列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并求成真赋值(1)(p→q)→(q∨p)(2)(p→q)∧q∧r(3)(p∨(q∧r))→(p∨q∨r)解:(1)主析取范式(p→q)→(q p)(p q)(q p)(p q)(q p)(p q)(q p)(q p)(p q)(p q)(p q)(p q)(p q)∑(0,2,3)主合取范式:(p→q)→(q p)(p q)(q p)(p q)(q p)(p(q p))(q(q p))1(p q)(p q) M1∏(1)(2) 主合取范式为:(p→q)q r(p q)q r(p q)q r0所以该式为矛盾式.主合取范式为∏(0,1,2,3,4,5,6,7)矛盾式的主析取范式为 0(3)主合取范式为:(p(q r))→(p q r)(p(q r))→(p q r)(p(q r))(p q r)(p(p q r))((q r))(p q r))1 11所以该式为永真式.永真式的主合取范式为 1主析取范式为∑(0,1,2,3,4,5,6,7)第三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4. 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2)前提:p q,(q r),r结论:p(4)前提:q p,q s,s t,t r结论:p q证明:(2)①(q r) 前提引入②q r ①置换③q r ②蕴含等值式④r 前提引入⑤q ③④拒取式⑥p q 前提引入⑦¬p(3)⑤⑥拒取式证明(4):①t r 前提引入②t ①化简律③q s 前提引入④s t 前提引入⑤q t ③④等价三段论⑥(q t)(t q) ⑤置换⑦(q t)⑥化简⑧q ②⑥假言推理⑨q p 前提引入⑩p ⑧⑨假言推理(11)p q ⑧⑩合取15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用附加前提法证明下面各推理:(1)前提:p(q r),s p,q结论:s r证明①s 附加前提引入②s p 前提引入③p ①②假言推理④p(q r) 前提引入⑤q r ③④假言推理⑥q 前提引入⑦r ⑤⑥假言推理16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用归谬法证明下面各推理:(1)前提:p q,r q,r s结论:p证明:①p 结论的否定引入②p﹁q 前提引入③﹁q ①②假言推理④¬r q 前提引入⑤¬r ④化简律⑥r¬s 前提引入⑦r ⑥化简律⑧r﹁r ⑤⑦合取由于最后一步r﹁r 是矛盾式,所以推理正确.第四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3. 在一阶逻辑中将下面将下面命题符号化,并分别讨论个体域限制为(a),(b)条件时命题的真值:(1) 对于任意x,均有2=(x+)(x).(2) 存在x,使得x+5=9.其中(a)个体域为自然数集合.(b)个体域为实数集合.解:F(x): 2=(x+)(x).G(x): x+5=9.(1)在两个个体域中都解释为,在(a)中为假命题,在(b)中为真命题。
离散数学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离散数学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和数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离散对象及其关系、结构和运算方法。
离散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密码学、人工智能等领域。
而离散数学第2版是一本经典的教材,它系统地介绍了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离散数学第2版课后习题的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离散数学的知识。
第一章:基本概念和原理1.1 命题逻辑习题1:命题逻辑的基本符号有哪些?它们的含义是什么?答:命题逻辑的基本符号包括命题变量、命题联结词和括号。
命题变量用字母表示,代表一个命题。
命题联结词包括否定、合取、析取、条件和双条件等,分别表示“非”、“与”、“或”、“如果...则...”和“当且仅当”。
括号用于改变命题联结词的优先级。
习题2:列举命题逻辑的基本定律。
答:命题逻辑的基本定律包括德摩根定律、分配律、结合律、交换律、吸收律和否定律等。
1.2 集合论习题1:什么是集合?集合的基本运算有哪些?答: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这些对象称为集合的元素。
集合的基本运算包括并、交、差和补等。
习题2:列举集合的基本定律。
答:集合的基本定律包括幂等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吸收律和德摩根定律等。
第二章:数理逻辑2.1 命题逻辑的推理习题1:什么是命题逻辑的推理规则?列举几个常用的推理规则。
答:命题逻辑的推理规则是用来推导命题的逻辑规则。
常用的推理规则包括假言推理、拒取推理、假言三段论和析取三段论等。
习题2:使用推理规则证明以下命题:如果A成立,则B成立;B不成立,则A不成立。
答:假言推理规则可以用来证明该命题。
根据假言推理规则,如果A成立,则B成立。
又根据假言推理规则,如果B不成立,则A不成立。
2.2 谓词逻辑习题1:什么是谓词逻辑?它与命题逻辑有何区别?答:谓词逻辑是一种扩展了命题逻辑的逻辑系统,它引入了谓词和量词。
与命题逻辑不同,谓词逻辑可以对个体进行量化和描述。
《离散的数学结构》课后习题答案
离散数学辅助教材概念分析结构思想与推理证明第一部分集合论刘国荣交大电信学院计算机系离散数学习题解答习题一(第一章集合)1. 列出下述集合的全部元素:1)A={x | x ∈N∧x是偶数∧x<15}2)B={x|x∈N∧4+x=3}3)C={x|x是十进制的数字}[解] 1)A={2,4,6,8,10,12,14}2)B=∅3)C={0,1,2,3,4,5,6,7,8,9}2. 用谓词法表示下列集合:1){奇整数集合}2){小于7的非负整数集合}3){3,5,7,11,13,17,19,23,29}[解] 1){n n∈I∧(∃m∈I)(n=2m+1)};2){n n∈I∧n≥0∧n<7};3){p p∈N∧p>2∧p<30∧⌝(∃d∈N)(d≠1∧d≠p∧(∃k∈N)(p=k⋅d))}。
3. 确定下列各命题的真假性:1)∅⊆∅2)∅∈∅3)∅⊆{∅}4)∅∈{∅}5){a,b}⊆{a,b,c,{a,b,c}}6){a,b}∈(a,b,c,{a,b,c})7){a,b}⊆{a,b,{{a,b,}}}8){a,b}∈{a,b,{{a,b,}}}[解]1)真。
因为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2)假。
因为空集不含任何元素;3)真。
因为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4)真。
因为∅是集合{∅}的元素;5)真。
因为{a,b}是集合{a,b,c,{a,b,c}}的子集;6)假。
因为{a,b}不是集合{a,b,c,{a,b,c}}的元素;7)真。
因为{a,b}是集合{a,b,{{a,b}}}的子集;8)假。
因为{a,b}不是集合{a,b,{{a,b}}}的元素。
4. 对任意集合A,B,C,确定下列命题的真假性:1)如果A∈B∧B∈C,则A∈C。
2)如果A∈B∧B∈C,则A∈C。
3)如果A⊂B∧B∈C,则A∈C。
[解] 1)假。
例如A={a},B={a,b},C={{a},{b}},从而A∈B∧B∈C但A∈C。
离散数学自考第一章(课后习题和答案)
每当P和Q的真值相同时,则(P↔Q)的真值 为“T”,否则(P↔Q)的真值为“F”。
(3)举例:
▪ 春天来了当且仅当燕子飞回来了。 ▪平面上二直线平行,当且仅当这二直线不相交。 ▪2+2=4当且仅当雪是白色的。 (两者没有关系,但是确实命题)
举例: (a)P:王华的成绩很好 Q:王华的品德很好。 则PΛQ:王华的成绩很好并且品德很好。 (b P:我们去种树 Q:房间里有一台电视机 则PΛQ:我们去种树与房间里有一台电视机。 (c) P:今天下大雨 Q:3+3=6 则PΛQ:今天下大雨和3+3=6
3.析取词(或运算) (1)符号“∨” 设P、Q为二个命题,则 (P∨Q)称作P与Q的“析取”,读作: “P或Q”。
(a)P:我拿起一本书 Q: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P→Q:如果我拿起一本书,则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b)P:月亮出来了 Q:3×3=9 P→Q:如果月亮出来了,则 3×3=9。(善意推定)
5.双条件联结词(“等价”词、“同”联结词、 “等同”词) (1)符号“↔”设P、Q为二个命题,则P↔ Q读作:“P当且仅当Q”,“P等价 Q”,“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 (2)定义(见真值表):
(4)P,Q中,P、Q的地位是平等的,P、Q 交换位置不会改变真值表中的值。
6.命题联结词在使用中的优先级 (1)先括号内,后括号外 (2)运算时联结词的优先次序为: ¬ Λ → ↔ (由高到低) (3)联结词按从左到右的次序进行运算
∨
¬P∨(Q∨R)可省去括号,因为“V”运算是可结合的。 ( ¬P∨Q)∨R可省去括号,因为符合上述规定 而P→(Q→R)中的括号不能省去,因为“→”不满足结合律。
离散数学第一章命题逻辑习题答案
习题一 5.证明下列各等价式
(4)(P Q) (Q R) (R P) (P Q) (Q R) (R P) 证明 : (P Q) (Q R) (R P) (Q (P R) ) (R P) (分配律) (Q (R P) ) (P R (R P) ) (Q R) (P Q) (R P) (分配律、吸 收律、交换律)
P1 P4 ~ P1
~P4
~P4 ~P3
~P3
P2
P2 P3 P2 J
J
习题一 23(3) 利用消解法证明蕴含式:
P (Q R), Q (R S) P (Q S) 证明: 首先把结论否定加入前提得公式集: P (Q R), Q (R S), ~(P (Q S)) 构造子句集:{~P ~Q R, ~Q ~R S, P, Q, ~S} 消解过程如下: (1) P 引入子句 (2) ~P ~Q R 引入子句 (3) ~Q R 由(1)(2)消解 (4) Q 引入子句 (5) R 由(3)(4)消解 (6) ~Q ~R S 引入子句 (7) ~Q S 由(5)(6)消解 (8) ~S 引入子句 (9) ~Q 由(7)(8)消解 (10) 由(9)(4)消解
P (R (Q P)) 1 1 1 1 0 1
1 1 0
0
0
1
1 1 1 1 解法一 (真值表法) 由对应于公式取值为0的全部解释得主合取范式: (~P Q R) (~P ~ Q R) 由对应于公式取值为1的全部解释得主析取范式:
(~P ~ Q ~ R) (~P ~ Q R) (~P Q ~ R) (~P Q R) (P ~ Q R) (P Q R)
离散数学第1-4章习题答案new
离散数学习题解答第一章命题逻辑习题1.1(P2)1 、a. 是命题b. 是命题c.是命题d .是命题e .是命题f .不是命题疑问句2 、a. A: 我是大学生。
b. B: 你是我的玫瑰花。
c. P: 明天是个艳阳天。
d. Q: 3+2>8。
e.R: 我喜欢离散数学这门课。
f.不是命题。
3、解:三个真命题如:8是偶数;2+8>5;太阳从东边升起;三个假命题如:3+2>8;雪是黑色的;太阳从西边升起;三个非命题如:请勿抽烟!; 春天多美好; 我正在说慌;习题 1.2(P5)1、 a. 复合命题设P :李子是酸的。
Q:李子是甜的。
则命题可表示为P∧Q。
b 简单命题设P: 张一和陈一是好朋友。
2、设P: 天下雨。
Q: 我不去游泳。
R: 我有时间。
a. P→Q。
b. P∧⌝R。
c.⌝Q↔R。
3、 a. 设P: 6是偶数。
Q: 8是奇数。
否定命题表示为:⌝P∨⌝Q。
b. 设P:北京的春天会刮沙尘暴。
否定命题表示为:⌝P 。
4、 a. 设P:王燕学过英语。
Q:王燕学过法语。
命题表示为: (⌝P∧Q)∨(P∧⌝Q) QP⊕。
b. 设P:王成在教室看书。
Q:王成在图书馆看书。
命题表示为: (⌝P∧Q)∨(P∧⌝Q)。
5、(⌝P∧Q)∨(P∧⌝Q)。
习题 1.3(P9)1、 a. 不是命题公式。
b.是命题公式。
c. 不是命题公式。
d. 是命题公式。
2、 a.b.c.3、 a.由表可知命题公式P∨P的真值均为真,所以此公式为重言式。
b.由表可知命题公式P∧c.由表可知命题公式P→(P∨Q)的真值均为真,所以此公式为重言式。
d.由表可知命题公式P→P)的真值均为真,所以此公式为重言式。
e.4 、5、从上述真值表可看出合取和析取是可结合的,条件和双条件不是可结合的。
习题1.4 (P13)⌝(⌝P)⇔P→P1、 a. P→⇔⌝P∨P⇔1 因为公式与1等价,所以此公式是重言式。
b.⌝(P∧Q)↔(⌝P∨⌝Q)⇔(⌝(P∧Q)→(⌝P∨⌝Q))∧((⌝P∨⌝Q)→⌝(P∧Q))⇔((P∧Q)∨⌝(P∧Q))∧((P∧Q)∨⌝(P∧Q))⇔1∧1⇔1 因为公式与1等价,所以此公式是重言式。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一
§1.1 命题和逻辑连接词习题1.11. 下列哪些语句是命题,在是命题的语句中,哪些是真命题,哪些是假命题,哪些命题的真值现在还不知道?(1)中国有四大发明。
(2)你喜欢计算机吗? (3)地球上海洋的面积比陆地的面积大。
(4)请回答这个问题! (5)632=+。
(6)107<+x 。
(7)园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圆周率。
(8)只有6是偶数,3才能是2的倍数。
(9)若y x =,则z y z x +=+。
(10)外星人是不存在的。
(11)2020年元旦下大雪。
(12)如果311=+,则血就不是红的。
解是真命题的有:(1)、(3)、(7)、 (9) 、(12) ;是假命题的有:(5)、 (8) ;是命题但真值现在不知道的有: (10)、 (11);不是命题的有:(2)、(4)、(6)。
2. 令p 、q 为如下简单命题:p :气温在零度以下。
q :正在下雪。
用p 、q 和逻辑联接词符号化下列复合命题。
(1)气温在零度以下且正在下雪。
(2)气温在零度以下,但不在下雪。
(3)气温不在零度以下,也不在下雪。
(4)也许在下雪,也许气温在零度以下,也许既下雪气温又在零度以下。
(5)若气温在零度以下,那一定在下雪。
(6)也许气温在零度以下,也许在下雪,但如果气温在零度以上就不下雪。
(7)气温在零度以下是下雪的充分必要条件。
解 (1)q p ∧;(2)q p ⌝∧;(3)q p ⌝∧⌝;(4)q p ∨; (5)q p →;(6))()(q p q p ⌝→⌝∧∨;(7)q p ↔。
3. 令原子命题p :你的车速超过每小时120公里,q :你接到一张超速罚款单,用p 、q 和逻辑联接词符号化下列复合命题。
(1)你的车速没有超过每小时120公里。
(2)你的车速超过了每小时120公里,但没接到超速罚款单。
(3)你的车速若超过了每小时120公里,将接到一张超速罚款单。
(4)你的车速不超过每小时120公里,就不会接到超速罚款单。
离散数学第1章答案
离散数学第1章答案习题1.11、(1)否(2)否(3)是,真值为0(4)否(5)是,真值为12、(1)P:天下⾬ Q:我去教室┐P → Q(2)P:你去教室 Q:我去图书馆 P → Q(3)P,Q同(2) Q → P(4)P:2是质数 Q:2是偶数 P∧Q3、(1)0(2)0(3)14、(1)如果明天是晴天,那么我去教室或图书馆。
(2)如果我去教室,那么明天不是晴天,我也不去图书馆。
(3)明天是晴天,并且我不去教室,当且仅当我去图书馆。
习题1.21、(1)是(2)是(3)否(4)是(5)是(6)否2、(1)(P → Q) →R,P → Q,R,P,Q(2)(┐P∨Q) ∨(R∧P),┐P ∨ Q,R∧P,┐P,Q,R,P(3)((P → Q) ∧ (Q → P)) ∨┐(P → Q)),(P → Q) ∧(Q → P),┐(P → Q),P → Q,(Q → P),P → Q,P,Q,Q,P,P,Q 3、(1)((P → Q) → (Q → P)) → (P → Q)(2)((P → Q) ∨ ((P → Q) → R))→ ((P → Q) ∧ ((P → Q) → R)) (3)(Q → P∧┐P) → (P∧┐P → Q)4、(P → Q) ∨ ((P∧Q) ∨ (┐P∧┐Q)) ∧ (┐P∨Q)习题1.31、(1)I(P∨(Q∧R)) = I(P)∨(I(Q)∧I(R)) = 1∨(1∧0) = 1(2)I((P∧Q∧R)∨(┐(P∨Q)∧┐(R∨S))) = (1∧1∧0)∨(┐(1∨1)∧┐(0∨1)) = 0∨(0∧0) = 0(3)I((P←→R)∧(┐Q→S)) = (1←→0)∧(┐1→1) = 0∧1 = 0(4)I((P∨(Q→R∧┐P))←→(Q∨┐S)) = (1∨(1→(0∧┐1)))←→(1∨┐1) = 1←→1 = 1(5)I(┐(P∧Q)∨┐R∨((Q←→┐P)→R∨┐S)) = ┐(1∧1)∨┐0∨((1←→┐1)→(0∨┐1)) = 0∨1∨1 = 13、(1)原式 <=> F→Q <=> T 原式为永真式(2)原式 <=> ┐T∨(┐(┐P∨Q)∨(┐┐Q∨┐P)) <=> (P∧┐Q)∨(Q∨┐P)<=> (P∧┐Q)∨┐(P∧┐Q) <=> T 原式为永真式(3)原式 <=> ┐(P∧Q) ←→┐(P∧Q) <=> T 原式为永真式(4)原式 <=> P∧(Q∨R) ←→ P∧(Q∨R) <=> T 原式为永真式(5)原式 <=> ┐(P∨┐Q)∨Q <=> (┐P∧Q)∨Q <=> Q 原式为可满⾜式(6)原式 <=> ┐(P∧Q)∨P <=> ┐P∨┐Q∨P <=> T∨┐Q <=> T 原式为永真式(7)原式 <=> (┐P∨P∨Q)∧┐P <=> (T∨Q)∧┐P<=> T∧┐P <=> ┐P 原式为可满⾜式(8)原式 <=> ┐((P∨Q) ∧(┐Q∨R))∨(┐P∨R) <=> (P∧┐Q)∨(Q∧┐R)∨(┐P∨R)<=> ((P∧┐Q)∨┐P)∨((Q∧┐R)∨R)<=>(( P∨┐P)∧(┐Q∨┐P))∨(( Q∨R)∧(┐R∨R))<=> (┐Q∧┐P)∨( Q∨R) <=> T 原式为永真式4、(1)左 <=> ┐P∨┐Q∨P <=> ┐┐P∨(┐P∨┐Q) <=> 右(2)左 <=> ┐(┐P∨Q) <=> 右(3)左 <=> ┐(P∧Q)∨P <=> ┐P∨┐Q∨P <=> T∨┐Q <=> 右(4)左 <=> ┐(P→Q)∨┐(Q→P) <=> (P∧┐Q)∨(Q∧┐P) <=> 中<=> ((P∧┐Q)∨Q)∧((P∧┐Q)∨┐P)<=> (P∨Q)∧(┐Q∨Q)∧(P∨┐P)∧(┐Q∨┐P)<=> (P∨Q)∧┐(P∧Q) <=> 右(5)左?(?P∨Q)∧(?R∨Q)??(P∨Q)∨Q?右5.(1)左?Q??P∨Q?右(2)(P→(Q→R))→((P→Q)→(P→R))(?P∨?Q∨R)∨?(?P∨Q) ∨(?P∨R)(P∧Q∧?R)∨(P∧?Q)∨?P∨R(P∧Q∧?R)∨((P∨?P)∧(?Q∨?P))∨R(P∧Q∧?R)∨(?Q∨?P∨R)(P∧Q∧?R) ∨?(P∧Q∧?R)T故P→(Q→R)?(P→Q)→(P→R)(3).(P→Q)→(P→P∧Q)(?P∨Q)∨?P∨(P∧Q)(?P∨Q)∨(?P∨P)∧(?P∨Q)(?P∨Q)∨(?P∨Q)T故P→Q?P→P∧Q(4).((P→Q) →Q) →P∨Q(?(?P∨Q) ∨Q) ∨P∨Q((P∨Q)∧?Q)∨P∨Q(P∧?Q)∨(Q∧?Q) ∨P∨Q(P∨Q)∨(P∨Q)T故(P→Q) →Q?P∨Q(5).((P∨?P)→Q)∧((P∨?P)→R)→(Q→R)((?T∨Q)∧(?T∨R)) ∨?Q∨R(Q∧R)∨?Q∨RQ∨?R∨?Q∨RQ∨TT故((P∨?P) →Q)∧((P∨?P)→R)?Q→R(6)左?(Q→F)∧(R→F)(Q∨F)∧(?R∨F)Q∧?RRR∨Q?右6.(1)原式?(?P∧?Q∧R)(2)原式??P∨?Q∨P??(P∧Q∧?P)(3)原式?P∨(Q∨?R∨P)?P∨Q∨?R??(?P∧?Q∧R)7.(1)原式??(?P∨?Q∨P)(2)原式?(?P∨Q∨?R) ∧?P∧Q??(?(?P∨Q∨?R)∨P∨?Q)(3)原式??P∧?Q∧ (R∨P) ??(P∨Q∨?(R∨P))8. (1) (P∨Q)∧((?P∧ (?P∧Q))∨R)∧?P(2)(P∨Q∨R)∧(?P∧R)(3)(P∨F)∧(Q∨T)习题1.41.(1)原式??(?P∨?Q)∨((?P∨?Q)∧(Q∨P))(?P∨?Q)∨(Q∨P)(P∧Q) ∨Q∨PQ∨P,既是析取范式⼜是合取范式(2)原式?((?P∨Q)∨(?P∨?Q))∧(?(?P∨Q) ∨?(?P∨?Q)) ?(P∧Q)∨(P∧?Q) 析取范式P∧(Q∨?Q)合取范式(3)原式??P∨Q∨?S∨ (?P∧Q)析取范式(P∨(?P∧Q))∨Q∨?SP∨Q∨?S合取范式(4)原式?P∨P∨Q∨Q∨R既是析取范式⼜是合取范式2.(1)原式?P∨?Q∨R为真的解释是:000,001,011,100,101,110,111故原式的主析取范式为:(?P∧?Q∧?R)∨(?P∧?Q∧R)∨(?P∧Q∧R)∨(P∧?Q∧?R)∨(P∧?∧QR)∨(P∧Q∧?R)∨(P∧Q∧R)(2)原式?(P∧?Q) ∨R(P∧?Q∧(R∨?R))∨((P∨?P)∧R)(P∧?Q∧R)∨(P∧?Q∧?R)∨(P∧Q)∨( ?P∧R)(P∧?Q∧R)∨(P∧?Q∧?R)∨(P∧(Q∨?Q)∧R)∨(?P∧(Q∨?Q)∧R) ?(P∧?Q∧R)∨(P∧?Q∧?R)∨(P∧Q∧R)∨(P∧?Q∧R)∨(? P∧Q∧R)∨(?P∧?Q∧R)(P∧?Q∧R)∨(P∧?Q∧?R)∨(P∧Q∧R) ∨(?P∧Q∧R)∨(?P∧?Q∧R)为真的解释是101,100,111,011,001(3)原式?(?P∨(Q∧R))∧(P∨(?Q∧?R))((P∨ (Q∧R)) ∧P)∨(( ?P∨ (Q∧R))∧( ?Q∧?R))(P∧P)∨(Q∧P∧R)∨( ?P∧?Q∧?R)∨(Q∧R∧?Q∧?R)(P∧Q∧R)∨(?P∧?Q∧?R)为真的解释是:000,111(4)原式?P∨P∨Q∨Q∨R?P∨Q∨R为真的解释是:001,010,011,100,101,110,111故原式的主析取范式为:(?P∧?Q∧R)∨(?P∧Q∧?R)∨(?P∧Q∧R)∨(P∧?Q∧?R)∨(P∧?Q∧R)∨(P∧Q∧?R)∨(P∧Q∧R)3.(1)原式??P∨Q∨?P∨?Q?T主合取范式,⽆为假的解释。
第一章离散数学练习参考答案..
4.求与公式((x1x2)x3)x4等价的主析取范式 或主合取范式。
((x1x2)x3)x4 (( x1 x2) x3) x4 ( ( x1 x2) x3) x4 ( x1 x2 x4) ( x3 x4)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P P T(1)(2);I P T(3)(4);I
T(9)(10);I T(11);E
6. 将前提和结论符号化,并证明相应的结论是有效的。
前提:若我学习,则考试不会失败; 若我不踢球,那我将学习; 我考试失败了。
结论:我踢了球。
设:P: 我学习 Q:我考试失败 R:我踢球 则:PQ , RP, Q R
(1) PQ (2) Q (3) P (4) RP (5) R
P T(1);E P T(2)(3);I T(4);E P T(5)(6);I T(7);E
(PQ)R,RS,S PQ
(1) S (2) RS (3) R (4) (PQ)R (5) (PQ) (6) PQ
P P T(1)(2);I P T(3)(4);I T(5);E
P(QR),QS,(LM) S,Q P QL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5. 证明结论是前提的有效结论 (课后练习P46 T27)
PQ,PR,QS SR
(1) PQ (2) PQ (3) QS (4) PS (5) S P (6) PR (7) S R (8) SR
第一章离散数学练习参考答案离散数学第一章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离散数学答案离散数学左孝凌答案离散数学及其应用答案离散数学第五版答案离散数学答案屈婉玲离散数学课后答案离散数学贾振华答案
(完整版)离散数学答案(尹宝林版)第一章习题解答
第一章 命题逻辑习题与解答⒈ 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并讨论命题的真值。
⑴ 2x - 3 = 0。
⑵ 前进!⑶ 如果8 + 7 > 20,则三角形有四条边。
⑷ 请勿吸烟!⑸ 你喜欢鲁迅的作品吗?⑹ 如果太阳从西方升起,你就可以长生不老。
⑺ 如果太阳从东方升起,你就可以长生不老。
解 ⑶,⑹,⑺表达命题,其中⑶,⑹表达真命题,⑺表达假命题。
⒉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⑴ 逻辑不是枯燥无味的。
⑵ 我看见的既不是小张也不是老李。
⑶ 他生于1963年或1964年。
⑷ 只有不怕困难,才能战胜困难。
⑸ 只要上街,我就去书店。
⑹ 如果晚上做完了作业并且没有其它事情,小杨就看电视或听音乐。
⑺ 如果林芳在家里,那么他不是在做作业就是在看电视。
⑻ 三角形三条边相等是三个角相等的充分条件。
⑼ 我进城的必要条件是我有时间。
⑽ 他唱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心情愉快。
⑾ 小王总是在图书馆看书,除非他病了或者图书馆不开门。
解 ⑴ p :逻辑是枯燥无味的。
“逻辑不是枯燥无味的”符号化为 ⌝p 。
⑵ p :我看见的是小张。
q :我看见的是老李。
“我看见的既不是小张也不是老李”符号化为q p ⌝∧⌝。
⑶ p :他生于1963年。
q :他生于1964年。
“他生于1963年或1964年”符号化为p ⊕ q 。
⑷ p :害怕困难。
q :战胜困难。
“只有不怕困难,才能战胜困难”符号化为q → ⌝ p 。
⑸ p :我上街。
q :我去书店。
“只要上街,我就去书店”符号化为p → q 。
⑹ p :小杨晚上做完了作业。
q :小杨晚上没有其它事情。
r :小杨晚上看电视。
s :小杨晚上听音乐。
“如果晚上做完了作业并且没有其它事情,小杨就看电视或听音乐”符号化为s r q p ∨→∧。
⑺ p :林芳在家里。
q :林芳做作业。
r :林芳看电视。
“如果林芳在家里,那么他不是在做作业就是在看电视”符号化为r q p ∨→。
⑻ p :三角形三条边相等。
离散数学答案版(全)
第一章命题逻辑内容:命题及命题联结词、命题公式的基本概念,真值表、基本等价式及永真蕴涵式,命题演算的推理理论中常用的直接证明、条件证明、反证法等证明方法。
教学目的:1. 熟练掌握命题、联结词、复合命题、命题公式及其解释的概念。
2. 熟练掌握常用的基本等价式及其应用。
3. 熟练掌握(主)析/合取范式的求法及其应用。
4. 熟练掌握常用的永真蕴涵式及其在逻辑推理中的应用。
5. 熟练掌握形式演绎的方法。
教学重点:1 .命题的概念及判断2 .联结词,命题的翻译3. 主析(合)取范式的求法4. 逻辑推理教学难点:1. 主析(合)取范式的求法2. 逻辑推理1.1命题及其表示法1.1.1 命题的概念数理逻辑将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称作命题。
1.1.2 命题的表示命题通常使用大写字母 A , B,…,Z或带下标的大写字母或数字表示,如A i, [10], R等,例如A1:我是一名大学生。
A1:我是一名大学生.[10]:我是一名大学生。
R:我是一名大学生。
1.2命题联结词1.2.1否定联结词「P1.2.2合取联结词A1.2.3 析取联结词V1.2.4 条件联结词—125126 与非联结词T性质:(1)P T P=「( PAP)二「P;(2)(P T Q)T( P T Q) -「( P T Q) - PAQ;(3)( P T P)T( Q TQ) -「P T「Q= P V Q。
127 或非联结词J性质:(1) P J P=「( P V Q) =「P;(2)( P J Q );( P J Q) =「( P J Q) = P V Q;(3)( P J P)J( Q J Q) =「P Q=P V-Q) = PAQ1.3 命题公式、翻译与解释1.3.1 命题公式定义命题公式,简称公式,定义为:(1)单个命题变元是公式;(2 )如果P是公式,则「P是公式;(3)如果P、Q是公式,则PAQ、PVQ、P > Q、P Q都是公式;(4)当且仅当能够有限次的应用(1)、(2)、(3)所得到的包括命题变元、联结词和括号的符号串是公式。
离散数学第四版课后标准答案
离散数学第四版课后答案第1章习题解答1.1 除(3),(4),(5),(11)外全是命题,其中,(1),(2),(8),(9),(10),(14),(15)是简单命题,(6),(7),(12),(13)是复合命题。
分析首先应注意到,命题是陈述句,因而不是陈述句的句子都不是命题。
本题中,(3)为疑问句,(5)为感叹句,(11)为祈使句,它们都不是陈述句,所以它们都不是命题。
其次,4)这个句子是陈述句,但它表示的判断结果是不确定。
又因为(1),(2),(8),(9),(10),(14),(15)都是简单的陈述句,因而作为命题,它们都是简单命题。
(6)和(7)各为由联结词“当且仅当”联结起来的复合命题,(12)是由联结词“或”联结的复合命题,而(13)是由联结词“且”联结起来的复合命题。
这里的“且”为“合取”联结词。
在日常生活中,合取联结词有许多表述法,例如,“虽然……,但是……”、“不仅……,而且……”、“一面……,一面……”、“……和……”、“……与……”等。
但要注意,有时“和”或“与”联结的是主语,构成简单命题。
例如,(14)、(15)中的“与”与“和”是联结的主语,这两个命题均为简单命题,而不是复合命题,希望读者在遇到“和”或“与”出现的命题时,要根据命题所陈述的含义加以区分。
1.2 (1)p: 2是无理数,p为真命题。
(2)p:5能被2整除,p为假命题。
(6)p→q。
其中,p:2是素数,q:三角形有三条边。
由于p与q都是真命题,因而p→q为假命题。
(7)p→q,其中,p:雪是黑色的,q:太阳从东方升起。
由于p为假命题,q为真命题,因而p→q为假命题。
(8)p:2000年10月1日天气晴好,今日(1999年2月13日)我们还不知道p的真假,但p的真值是确定的(客观存在的),只是现在不知道而已。
(9)p:太阳系外的星球上的生物。
它的真值情况而定,是确定的。
1(10)p:小李在宿舍里. p的真值则具体情况而定,是确定的。
离散数学第四版课后标准答案
离散数学第四版课后标准答案离散数学第四版课后答案第1章习题解答1.1 除(3),(4),(5),(11)外全是命题,其中,(1),(2),(8),(9),(10),(14),(15)是简单命题,(6),(7),(12),(13)是复合命题。
分析⾸先应注意到,命题是陈述句,因⽽不是陈述句的句⼦都不是命题。
本题中,(3)为疑问句,(5)为感叹句,(11)为祈使句,它们都不是陈述句,所以它们都不是命题。
其次,4)这个句⼦是陈述句,但它表⽰的判断结果是不确定。
⼜因为(1),(2),(8),(9),(10),(14),(15)都是简单的陈述句,因⽽作为命题,它们都是简单命题。
(6)和(7)各为由联结词“当且仅当”联结起来的复合命题,(12)是由联结词“或”联结的复合命题,⽽(13)是由联结词“且”联结起来的复合命题。
这⾥的“且”为“合取”联结词。
在⽇常⽣活中,合取联结词有许多表述法,例如,“虽然……,但是……”、“不仅……,⽽且……”、“⼀⾯……,⼀⾯……”、“……和……”、“……与……”等。
但要注意,有时“和”或“与”联结的是主语,构成简单命题。
例如,(14)、(15)中的“与”与“和”是联结的主语,这两个命题均为简单命题,⽽不是复合命题,希望读者在遇到“和”或“与”出现的命题时,要根据命题所陈述的含义加以区分。
1.2 (1)p: 2是⽆理数,p为真命题。
(2)p:5能被2整除,p为假命题。
(6)p→q。
其中,p:2是素数,q:三⾓形有三条边。
由于p与q都是真命题,因⽽p→q为假命题。
(7)p→q,其中,p:雪是⿊⾊的,q:太阳从东⽅升起。
由于p为假命题,q为真命题,因⽽p→q为假命题。
(8)p:2000年10⽉1⽇天⽓晴好,今⽇(1999年2⽉13⽇)我们还不知道p的真假,但p的真值是确定的(客观存在的),只是现在不知道⽽已。
(9)p:太阳系外的星球上的⽣物。
它的真值情况⽽定,是确定的。
1(10)p:⼩李在宿舍⾥. p的真值则具体情况⽽定,是确定的。
离散数学课后答案(一)
自考2324离散数学课后答案1.21 答:a)的真值为T;b)的真值为T;c)不是命题;d)的真值为F;e)F;f)不是命题;g)F;h)不是命题;i)T;j)不是命题;k)F。
34 答:a)原子命题为:今天天气炎热;今天有雷阵雨b)原子命题为:你去比赛;我去比赛;c)原子命题为:我看电视;我看电影;我做作业;d)原子命题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的对边平行;1.31. 答: a) 不是合式公式。
b) 是合式公式。
c) 是合式公式。
d) 不是合式公式。
e) 是合式公式2. 答:a) 由合式公式的定义中的规定(1)A、B本身是一个合式公式;由规定(3)(A∨B)是一个合式公式;由规定(4)再次应用(3)可得式(A→(A∨B);b) 由合式公式定义规定(1)A、B本身各是一合式公式;由规定(2)|A是一合式公式;由规定(4)应用(3)得(|A∧B)是一合式公式;再应用(3)得原式是一个合式公式。
c) 由合式公式定义规定(1)A、B本身各是一合式公式;由规定(2)|A是一合式公式;由规定(3)(|A→B)、(B→A)各是合式公式;由规定(4)应用(3)得到的式子为合式公式。
5.试以真值表证明下列命题。
a)合取运算的结合律是P∧(Q∧R)=(P∧Q)∧R;真值表如下:最后两列的值完全相等,因此可证明合取运算结合律正确。
(答案及点评)b)析取运算的结合律;(答案及点评)b)析取运算的结合律是P∨(Q∨R)=(P∨Q)∨R;真值表如下:最后两列的值完全相等,因此可证明析取运算结合律正确。
c)合取(∧)对析取(∨)d)德摩根律。
(答案及点评)61.41.(答案及点评) a)若P为F,则该命题为T。
(双条件定义)若P为T,则(P∨Q∨R)必为P。
(析取)因此本式为永真式。
b) 若P为T,则(P→|P)为F,命题值为T。
若P为F,则(P→|P)为T,|P为T,命题为T。
所以本式为永真式。
c) 本式中,只有当P为T,且(Q→P)为F时,命题为T,而当P为T时,不论Q为何值,(Q→P)均为真,因此命题永假。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习题 1-5 (1) 试证下列各式为重言式。 a) (P∧(P→Q))→Q 证明:(P∧(P→Q))→Q ⇔(P∧(┐P∨Q))→Q ⇔(P∧┐P)∨(P∧Q)→Q ⇔(P∧Q)→Q ⇔┐(P∧Q)∨Q ⇔┐P∨┐Q∨Q ⇔┐P∨T ⇔T b) ┐P→(P→Q) 证明:┐P→(P→Q) ⇔P∨(┐P∨Q) ⇔ (P∨┐P)∨Q ⇔T∨Q ⇔T
c) ((P→Q)∧(Q→R))→(P→R) 证明:((P→Q)∧(Q→R))→(P→R) 因为(P→Q)∧(Q→R)⇒(P→R) 所以(P→Q)∧(Q→R)为重言式。 d) ((a∧b)∨(b∧c) ∨(c∧a))↔(a∨b)∧(b∨c)∧(c∨a) 证明:((a∧b)∨(b∧c) ∨(c∧a))↔(a∨b)∧(b∨c)∧(c∨a) 因为((a∧b)∨(b∧c)∨(c∧a)) ⇔((a∨c)∧b)∨(c∧a) ⇔((a∨c)∨(c∧a))∧(b∨(c∧a)) ⇔(a∨c)∧(b∨c)∧(b∨a) 所以((a∧b)∨(b∧c) ∨(c∧a))↔(a∨b)∧(b∨c)∧(c∨a) 为重言式。 (2) 不构造真值表证明下列蕴含式。 a)(P→Q)⇒P→(P∧Q) 解法 1: 设 P→Q 为 T (1)若 P 为 T,则 Q 为 T,所以 P∧Q 为 T,故 P→(P∧Q)为 T (2)若 P 为 F,则 Q 为 F,所以 P∧Q 为 F,P→(P∧Q)为 T 命题得证 解法 2: 设 P→(P∧Q)为 F ,则 P 为 T,(P∧Q)为 F ,故必有 P 为 T,Q 为 F ,所以 P→Q 为 F。 解法 3: (P→Q) →(P→(P∧Q)) ⇔┐(┐P∨Q)∨(┐P∨(P∧Q)) ⇔┐(┐P∨Q)∨((┐P∨P)∧(┐P∨Q)) ⇔T 所以(P→Q)⇒P→(P∧Q) b)(P→Q)→Q⇒P∨Q 设 P∨Q 为 F,则 P 为 F,且 Q 为 F, 故 P→Q 为 T,(P→Q)→Q 为 F,所以(P→Q)→Q⇒P∨Q。
【免费下载】离散数学第1章习题答案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离散数学第1章习题答案
<><><>100;{[];;} ;( *S){>1;}( * x){(>1){("\n !"); 0;}>;>[>];1;}( *S){(>1);}( * *x){((S)){("\n !");0;}*>[>];>;1;}( N){e;*(*)(());(S); (N){(2);2;}((S)){();(" ");}}(){ n;("请输入待转换的值n:\n");("");(n);}习题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是命题,为什么?若是命题,判断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1)离散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2)李梅能歌善舞。
(3)这朵花真美丽!(4)3+2>6。
(5)只要我有时间,我就来看你。
(6)x=5。
(7)尽管他有病,但他仍坚持工作。
(8)太阳系外有宇宙人。
(9)小王和小张是同桌。
(10)不存在最大的素数。
解在上述10个句子中,(3)是感叹句,因此它不是命题。
(6)虽然是陈述句,但它没有确定的值,因此它也不是命题。
其余语句都是可判断真假的陈述句,所以都是命题。
其中:(1)、(4) 、(8) 、(9) 、是简单命题,、(2) 、(5) 、(7)、(10) 是复合命题。
2.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是命题公式,为什么?(1)(P(P∨Q))。
(2)(P Q)(Q P)))。
(3)((P Q)(Q P))。
(4)(Q R∧S)。
(5)(P∨)S。
(6)((R(Q R)(P Q))。
解 (1)是命题公式。
(2)不是命题公式,因为括号不配对。
(3)是命题公式。
(4)是命题公式。
(5)不是命题公式,因为没有意义。
(6)不是命题公式,因为R(Q R)(P Q) 没有意义。
3.将下列命题符号化:(1)我们不能既划船又跑步。
(2)我去新华书店,仅当我有时间。
离散数学第一章习题解答,屈婉玲耿素云高等教育出版社
习题一1.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命题?在是命题的句子中,哪些是简单命题?哪些是真命题?哪些命题的真值现在还不知道?(1)中国有四大发明.答:此命题是简单命题,其真值为1.(2是无理数.答:此命题是简单命题,其真值为1.(3)3是素数或4是素数.答:是命题,但不是简单命题,其真值为1.x+<(4)235答:不是命题.(5)你去图书馆吗?答:不是命题.(6)2与3是偶数.答:是命题,但不是简单命题,其真值为0.(7)刘红与魏新是同学.答:此命题是简单命题,其真值还不知道.(8)这朵玫瑰花多美丽呀!答:不是命题.(9)吸烟请到吸烟室去!答:不是命题.(10)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π.答:此命题是简单命题,其真值为1.(11)只有6是偶数,3才能是2的倍数.答:是命题,但不是简单命题,其真值为0.(12)8是偶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8能被3整除.答:是命题,但不是简单命题,其真值为0.(13)2008年元旦下大雪.答:此命题是简单命题,其真值还不知道.2.将上题中是简单命题的命题符号化.解:(1)p:中国有四大发明.(2)p: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无理数.(7)p:刘红与魏新是同学.(10)p: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π.(13)p:2008年元旦下大雪.3.写出下列各命题的否定式,并将原命题及其否定式都符号化,最后指出各否定式的真值.(1是有理数.是无理数.p.q.其否定式q的真值为1.(2不是无理数.答:是有理数. p 不是无理数. q 是有理数. 其否定式q 的真值为1.(3)2.5是自然数.答:否定式:2.5不是自然数. p :2.5是自然数. q :2.5不是自然数. 其否定式q 的真值为1.(4)ln1是整数.答:否定式:ln1不是整数. p :ln1是整数. q :ln1不是整数. 其否定式q 的真值为1.4.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指出真值. (1)2与5都是素数答:p :2是素数,q :5是素数,符号化为p q ∧,其真值为1.(2)不但π是无理数,而且自然对数的底e 也是无理数.答:p :π是无理数,q :自然对数的底e 是无理数,符号化为p q ∧,其真值为1. (3)虽然2是最小的素数,但2不是最小的自然数.答:p :2是最小的素数,q :2是最小的自然数,符号化为p q ∧⌝,其真值为1. (4)3是偶素数.答:p :3是素数,q :3是偶数,符号化为p q ∧,其真值为0. (5)4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偶数.答:p :4是素数,q :4是偶数,符号化为p q ⌝∧⌝,其真值为0. 5.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指出真值. (1)2或3是偶数. (2)2或4是偶数. (3)3或5是偶数.(4)3不是偶数或4不是偶数. (5)3不是素数或4不是偶数.答: p :2是偶数,q :3是偶数,r :3是素数,s :4是偶数, t :5是偶数 (1) 符号化: p q ∨,其真值为1. (2) 符号化:p r ∨,其真值为1. (3) 符号化:r t ∨,其真值为0. (4) 符号化:q s ⌝∨⌝,其真值为1.(5) 符号化:r s ⌝∨⌝,其真值为0. 6.将下列命题符号化.(1)小丽只能从筐里拿一个苹果或一个梨.答:p :小丽从筐里拿一个苹果,q :小丽从筐里拿一个梨,符号化为: p q ∨. (2)这学期,刘晓月只能选学英语或日语中的一门外语课.答:p :刘晓月选学英语,q :刘晓月选学日语,符号化为: ()()p q p q ⌝∧∨∧⌝. 7.设p :王冬生于1971年,q :王冬生于1972年,说明命题“王冬生于1971年或1972年”既可以化答:列出两种符号化的真值表:p q0 0 0 00 1 1 11 0 1 11 1 0 1根据真值表,可以判断出,只有当p与q同时为真时两种符号化的表示才会有不同的真值,但结合命题可以发现,p与q不可能同时为真,故上述命题有两种符号化方式.8.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指出真值.(1)只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命题联结词在使用中的优先级
(1)先括号内,后括号外
(2)运算时联结词的优先次序为: ¬ Λ ∨ → ↔ (由高到低)
(3)联结词按从左到右的次序进行运算
(2P)定义(由Q真值表给出)P∨:Q
F
F
F
F
T
T
T
F
T
T
T
T
当且仅当P、Q均为“F”时,(P∨Q)为“F”。 否则,其真值为“T”
区分“可兼或”与“不可兼或(异或,排斥或)” 析 取词为可兼或即:P和Q均为“T”时(P∨Q)为“T”, “不可兼或”中当P和Q均为“T”时,则P异或Q为“F”
可兼“或”:
1.2 复合命题与联结词
原子命题:不能再分解的命题,不包含 任何联结词的命题。
复合命题:经过一些联结词复合而成的 命题。
在命题演算中也有类似的日常生活中的联 结词称做:“命题联结词”下面先介绍 五个常用的命题联结词。
1.否定词:(否定运算、非运算)
(1)符号 ¬ ,读作“非”,“否定”,设命题 为P,则在P的前面加否定词¬ ,变成¬P, ¬P读做“P的否定”或“非P”
离散数学
离散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其他课程 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算 法分析、逻辑设计、系统结构、容错技术、 人工智能等有密切的联系。它是这些课程 的先导和基础课程。
第一部分:数理逻辑 第二部分:集合论 第三部分:代数系统 第四部分:图论
第一章 命题演算
命题概念 基本连接词与复合命题 合式公式与联结词优先顺序 命题公式的等价变化、命题符号化 构造真值表证明等价式 不构造真值表证明蕴含式 范式与主范式,∏,∑互化 应用P、T规则的推理证明 CP规则与间接推理证明
不可兼“或”:
灯泡有故障或开关有故障。 他通过电视看杂技或到剧场看
今晚写字或看书。
杂技。
今天下雨或打雷。
他乘火车去北京或乘飞机去
北京。
4.单条件联结词:
(1)符号“→”,读作:“如果…则…”、“如果…那 么…”
P、Q为二个命题,(P→Q)为新的命题,读作:“如 果P则Q”,“P仅当Q”,“Q当且P”,“P是Q 的充分条件”。
F
T
F
T
F
F
T
T
T
每当P和Q的真值相同时,则(P↔Q)的真值 为“T”,否则(P↔Q)的真值为“F”。
(3)举例:
▪ 春天来了当且仅当燕子飞回来了。 ▪平面上二直线平行,当且仅当这二直线不相交。 ▪2+2=4当且仅当雪是白色的。 (两者没有关系,但是确实命
题)
(4)P,Q中,P、Q的地位是平等的,P、Q 交换位置不会改变真值表中的值。
(b)P:月亮出来了 Q:3×3=9
P→Q:如果月亮出来了,则 3×3=9。(善意推定)
5.双条件联结词(“等价”词、“同”联结词、 “等同”词)
(1)符号“↔”设P、Q为二个命题,则P↔ Q读作:“P当且仅当Q”,“P等价 Q”,“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
(2)定义(见真值表):
P
Q
P↔QFBiblioteka FT符号 “Λ” 设P,Q为两个命题,则PΛQ称P 与Q的合取,读作:“P与Q”、“P与Q的 合取”、“P并且Q”等。
定义(由真值表给出):
P
Q
PΛ Q
QΛP
F
F
F
F
F
T
F
F
T
F
F
F
T
T
T
T
当且仅当P和Q的真值均为“T”,则(PΛQ)的真值为“T”。 否则,其真值为“F”。
注意:P和Q是互为独立的;地位是平等的,P和Q的位置可以交 换而不会影响PΛQ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合取词应用在二个 有关系的命题之间。而在逻辑学中,合取词可以用在二个毫不相 干的命题之间
判断下列句子中哪些构成命题
1. 8是偶数; 2. 雪是黑的; 3. 明年国庆节是个春天;
命题 命题 命题
4. 3+8>9 5. 我是大学生; 6. 火星上有生物; 7. 星期五下午开会吗? 8. 请勿吸烟; 9. 这束花多么的好看啊!
命题 命题 命题 疑问句 不是命题 祈使句 不是命题 感叹句 不是命题
举例:
(a)P:王华的成绩很好
Q:王华的品德很好。
则PΛQ:王华的成绩很好并且品德很好。
(b P:我们去种树
Q:房间里有一台电视机
则PΛQ:我们去种树与房间里有一台电视机。
(c) P:今天下大雨
Q:3+3=6
则PΛQ:今天下大雨和3+3=6
3.析取词(或运算)
(1)符号“∨” 设P、Q为二个命题,则 (P∨Q)称作P与Q的“析取”,读作: “P或Q”。
1.1 命题概念
命题:具有唯一真值的陈述句叫命题,亦可简 称为语句。
(1)命题可以是真的,或者是假的,但不能同时为真又为 假
(2)命题所用符号:常用大写26个英文字母表示命题。 用A、B、C....Z表示。
(3)命题中所有的“真”用“T”表示, 命题中所有的“假”用“F”表示。
(4)命令句,感叹句,疑问句均不是命题。
10. x+y >5.
无法确定真值 不是命题
表示命题的符号称为命题标示符,
例:P:今天中午十点下雨; [24]:今天上午十点下雨;
此处的P,[24]就是标示符。
一个命题标示符如表示确定命题,就称为命题 常量,如果命题标示符只标志命题的位置,就 称为命题变元,因为命题变元可以表示任意命 题,他不能确定真值因此不是命题
(2)定义P(由真值表Q 定义):P→Q
F
F
T
F
T
T
T
F
F
T
T
T
当P为“T”,Q为“F”时,则 (P→Q)为“F”,否则(P→Q)均为
“T”。 P:称为前件、条件、前提、假设 Q:称为后件、结论。 (3)举例:
(a)P:我拿起一本书 Q: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P→Q:如果我拿起一本书,则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离散数学
杨老师 yangjj@
离散数学(又称计算机数学)是现代数学 的重要分支,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核 心基础课程之一。
离散数学以是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和相互 之间的关系为主要目标,其研究对象一 般为:有限或可数个元素(例如:自然 数、整数、真假值、有限个结点等), 而离散性也是计算机科学的显著特点。
例:P:北京是一座城市。
¬P:北京不是一座城市。 Q:每一种生物均是动物。F
P ¬P
¬Q:有一些生物不是动物。T
TF
这里¬Q不能讲成“每一种生物都不是动物”为假命题了。
对量化命题的否定,除对动词进行否定外,
FT
同时对量化词也要加以否定。
(2) ¬P的真值由P的真值来确定
2.合取词(“合取”、“积”、“与”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