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简述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发展及特点,论述了其
原理及实现方法,构建了OFDM系统的实现框图,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最后介绍了几种典型应用。
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载波调制
随着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宽带化已成为当今通信技术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而网络的迅速增长使人们对无线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有效解决无线信道中多径衰落和加性噪声等问题,同时降低系统成本,人们采用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OFDM是一种多载波并行传输系统,通过延长传输符号的周期,增强其抵抗回波的能力。与传统的均衡器比较,它最大的特点在于结构简单,可大大降低成本,且在实际应用中非常灵活,对高速数字通信量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技术。
1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发展
OFDM的概念于20世纪50~60年代提出,1970年OFDM的专利被发表[1],其基本思想通过采用允许子信道频谱重叠,但相互间又不影响的频分复用(FDM)方法来并行传送数据。OFDM早期的应用有AN/GSC_10(KATHRYN)高频可变速率数传调制解调器等[1]。
在早期的OFDM系统中,发信机和相关接收机所需的副载波阵列是由正弦信号发生器产生的,系统复杂且昂贵。1971年Weinstein和Ebert提出了使用离散傅立叶变换实现OFDM系统中的全部调制和解调功能[3]的建议,简化了振荡器阵列以及相关接收机中本地载波之间严格同步的问题,为实现OFDM的全数字化方案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80年代以后,OFDM的调制技术再一次成为研究热点。例如在有线信道的研究中,Hirosaki于1981年用DFT 完成的OFDM调制技术,试验成功了16QAM多路并行传送19.2kbit/s的电话线MODEM[4]。
1984年,Cimini提出了一种适于无线信道传送数据的OFDM方案[5]。其特点是调制波的码型是方波,并在码元间插入了保护间隙,该方案可以避免多径传播引起的码间串扰。
进入90年代以后,OFDM的应用又涉及到了利用移动调频(FM)和单边带(SSB)信道进行高速数据通信、陆地移动通信、高速数字用户环路(H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超高速数字用户环路(VHDSL)、数字声广播(DAB)及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和陆地广播等各种通信系统。
2 OFDM的原理
OFDM技术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其特点是各副载波相互正交。
设{fm}是一组载波频率,各载波频率的关系为:
{fm}=f0+m/T m=0,1,2,…N-1 (1)
式中,T是单元码的持续时间,f0是发送频率。
作为载波的单元信号组定义为[16]:
式中l的物理意义对应于“帧”(即在第l时刻有m路并行码同时发送)。
其频谱相互交叠,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OFDM是由一系列在频率上等间隔的副载波构成,每个副载波数字符号调制,各载波上的信号功率形式都是相同的,都为sinf/f型,它对应于时域的方波。
Φm(t)满足正交条件
以及
其中符号“*”表示共轭。
当以一组取自有限集的复数{Xm,l}表示的数字信号对φm调制时,则:
此S(t)即为OFDM信号,其中Sl(t)表示第l帧OFDM信号,Xm,l(m=0,1,…,N-1)
为一簇信号点,分别在第l帧OFDM的第m个副载波上传输。
在接收端,可通过下式解调出Xm,l
这就是OFDM的基本原理。当传输信道中出现多径传播时,在接收副载波间的正交性将被破坏,使得每个副载波上的前后传输符号间以及各副载波之间发生相互干扰。为解决这个问题,就在每个OFDM传输信号前插入一保护间隔,它是由OFDM信号进行周期扩展而来。只要多径时延不超过保护间隔,副载波间的正交性就不会被破坏。
3 OFDM系统的实现
由上面的分析知,为了实现OFDM,需要利用一组正交的信号作为副载波。典型的正交信号是{1,cosΩt,cos2Ωt,…,cosmΩt,…,sinΩt,sin2Ωt,sinmΩt,…}。如果用这样一组正交信号作为副载波,以码元周期为T 的不归零方波作为基带码型,调制后经无线信道发送出去。在接收端也是由这样一组正交信号在[0,T]内分别与发送信号进行相关运算实现解调,则中以恢复出原始信号。OFDM调制解调基本原理见图2、图3所示。在调制端,要发送的串行二进制数据经过数据编码器(如16QAM)形成了M个复数序列,这里D(m)=A(m)-jB(m)。此复数序列经串并变换器变换后得到码元周期为T的M路并行码(一帧),码型选用不归零方波。用这M路并行码调制M个副载波来实现频分复用。所得到的波形可由下式表示:
式中:ωm=2πfm,fm=f0+mΔf,Δf=1/T为各副载波间的频率间隔;f0为1/T的整倍数。
在接收端,对d(t)用频率为fm的正弦或余弦信号在[0,T]内进行相关运算即可得到A(m)、B(m),然后经并串变抵达和数据解码后复原与发送端相同的数据序列。
这种早期的实现方法所需设备非常复杂,当M很大时,需设置大量的正弦波发生器,滤波器、调制器及相关的解调器等设备,系统非常昂贵。
为了降低OFDM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人们考虑利用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及其反变换(IDFT)来实现上述功能。上面(7)式可改写成如下形式:
如对d(t)以fs=N/T=1/(Δt)(N为大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其物理意义为信道数,在这里N=M)的抽样速率进行采样(满足fs>2fmax,fmax为d(t)的频谱的最高频率,可防止频率混叠),则在主值区间t=[0,T]内可得到N点离散序d(n),其中n=0,1,…,N-1。抽样时刻为t=nΔt,则:
可以看出,上式正好是D(m)的离散傅立叶逆变换(IDFT)的实部,即:
d(n)=Re[IDFT[D(m)]] (10)
这说明,如果在发送端对D(m)做IDFT,将结果经信道发送至接收端,然后对接收到的信号再做DFT,取其实路,则可以不失真地恢复出原始信号D(m)。这样就可以用离散傅立变换来实现OFDM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其实现框图如图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