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⒈无血栓动脉瘤
平扫为圆形稍 高密度影,边缘 清楚,增强有均 匀强化,CTA可 显示动脉瘤与其 载瘤动脉的关系 。
右侧后交通动脉瘤:类圆形高密度影(↑) 增强后由对比剂充填呈均匀高密度(↑)
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巨大动脉瘤
*平扫于鞍上可见一 类圆形软组织影,呈 稍高密度,占位效应 不明显。 *增强扫描肿物明显 强化,强化程度与颅 内血管相似。 *曲面重建示左侧颈 内动脉床突上段呈瘤 样扩张。 *三维重建更好的显 示肿瘤的位置。
2.假性动脉瘤(动脉瘤破裂后由血肿与周围包绕的结缔组织构成)
② 按形态可分为:囊状、梭状、和混合型。
夹层动脉瘤的分型
Debackey分型
Ⅰ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病变累及 升、降或腹主动脉 Ⅱ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病变仅累 及升主动脉 Ⅲ型:破口位于锁骨下动脉以远
Stanford分型:
A型:夹层累及升主动脉, 相当于DebakeyⅠ型和Ⅱ型 B型:夹层同时累及胸腹主动脉, 相当于DebakeyⅢ型
MRI表现
v【影像表现】:MRI平扫 见左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 动脉瘤(↑)在均呈流空样 无信号改变T1WI(A)、 T2WI(D),其前下方、 左侧额叶内AVM(↑)呈乱 麻(B)两处病灶均明显强 化。MRA(C)显示额叶 AVM呈乱团状高信号(↑) 并可见粗大引流静脉;动 脉瘤呈明亮高信号(↑)。 v【影像诊断】:左大脑
CT表现

⒉部分血栓动脉瘤 CT平扫瘤腔呈稍高密度,其外侧为新月形、环形 或不规则形的血栓,最外层为增厚的略高密度的 瘤壁,可有斑点或曲线状钙化;增强扫描瘤腔和
瘤壁明显强化,血栓不强化。

⒊完全血栓动脉瘤 CT平扫见增厚的动脉瘤壁呈环形稍高密度,常有 钙化;瘤腔内密度不均匀,新鲜的血栓呈高密度 ;增强扫描动脉瘤壁呈环形强化,血栓不强化。
CT表现

平扫即可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态、部位、瘤壁 钙化及瘤体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增强扫描能清楚显示附壁血栓、主动脉瘤渗漏或 破入周围组织脏器等,MSCT可以重组出逼真的三 维图像,并可显示主动瘤与分支血管的关系。
升主动脉瘤
平扫
增强
CT平扫可见升主动脉明显扩张,管壁可见钙化斑块,增强扫 描均匀明显强化,其内无明显血栓。
影像表现:平扫可见钙化斑块内移,增
强扫描管腔内可见内膜样分隔,破裂口位 于升主动脉,累及左侧锁骨下动脉、右侧 颈总动脉、头臂干,以及全程降主动脉; 此例真腔大于假腔。
影像诊断:主动脉夹层 Eebakey Ⅰ型。
夹层动脉瘤Ⅲ型
v【影像表现】:CT 增强扫描横断面(A、 B)显示降主动脉夹 层,管腔内可见膜 样分隔(↑),VR重 建(C)显示撕裂口 向下延伸至腹主动 脉。
【诊断】 降主动脉起始部梭型动脉瘤合并附壁血栓并双
侧胸腔积血、肺不张。
混合型动脉瘤
平扫
增强
腹主动脉(平肠系膜上动脉至腹主动脉分叉处)真性动脉瘤, 大量附壁血栓形成,并见多个棘状溃疡,血管外膜完整,未 见明确破裂口。
混合型动脉瘤
矢状位
三维重建
冠状位
夹层动脉瘤 Ⅰ型
假腔
真腔
夹层动脉瘤Ⅰ型
男,62岁, 突发胸痛2h
升主动脉瘤
矢状位
冠状位
三维重建
梭型动脉瘤
【影像表现】
CT显示于降主动脉相大约起始段可见管腔呈局部梭型囊状扩
张,增强扫描可见强化的管腔周围呈厚壁软组织密度影环绕
,其内可见部分斑状钙化(图A、B)。双侧胸腔可见少量积 液,部分密度呈血性密度(CT约为50HU左右),双下肺部分 可见肺不张改变(图B、C)。重建可清楚的显示降主动脉起 始部呈局部囊状扩张,主动脉其余部分正常(图D~F)。
CTA、MRA与DSA的比较

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能力,文献报道较为一致,对
于直径>3mm的颅内动脉瘤其阳性检出率与DSA相当。

对于直径>5 mm 的颅内动脉瘤.MRA的诊断能力与
DSA相当,而直径<3 mm的动脉瘤其诊断能力则较差
。对于直径为3-5 mm颅内动脉瘤的诊断能力,文献
报道差异较大。
夹层Eebakey Ⅱ型。
其他部位动脉瘤
•内脏动脉瘤
肝总动脉分支动脉瘤
脾动脉瘤
Fra Baidu bibliotek
内脏动脉瘤
右肾动脉瘤
脾动脉瘤 脾门前血管增粗、迂曲
周围动脉瘤
双侧腘动脉瘤并附壁血栓形成
周围动脉瘤
左侧股深动脉假性动脉瘤
部分血栓动脉瘤
【影像表现】:CT平 扫(A)示左侧侧裂区 一类圆形不均匀略高密 度影,边界清楚,呈 “蛋壳样”钙化;增强 及延迟扫描(B~D) 明显均匀强化,周边血 栓部分未见强化,呈 “靶”形征(↑)。
【影像诊断】:左侧侧 裂区动脉瘤。
MRI表现
动脉瘤的MRI表现与其血流速度、血栓形成、钙化和 含铁血黄素沉积有关: 1、在无血栓形成的动脉瘤:通畅的瘤腔因血流速度快 造成流空现象,在T1 、T2上呈低或无信号病灶;血 流速度慢的动脉瘤在T1上呈低或等信号,T2上呈高信 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部分血栓动脉瘤
MRI表现

3、完全血栓化的动脉瘤:因血栓形成早晚不同 MRI信号表现各异,急性血栓呈等信号,亚急性血 栓呈短T1、长T2高信号,陈旧性血栓因含有出血 、钙化和含铁血黄素而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时 仅有囊壁的环状强化。

4、钙化在T1、T2上均呈低信号,位于血栓内或瘤 壁。

5、含铁血黄素沉积表现为T2低信号
MRI表现
v【影像表现】:MRI HASTE序列(A)及CE-MRA(B)见主动脉弓降 部瘤样扩张(A,↑)(B,*)。
v【影像诊断】:主动脉弓降部巨大真性动脉瘤。
MRI表现
v【影像表现】:升主动脉 扩张,内见膜样分隔(↑), 横断面示真腔内呈流空无信 号区,假腔呈等低信号。 v【影像诊断】:主动脉
前动脉分支动脉瘤并 额叶动静脉畸形。
右侧大脑中动脉 无血栓动脉瘤
MRI表现

2、部分血栓形成的动脉瘤:
动脉瘤内的血栓常为半圆形或新月形位于瘤腔的
周边,紧靠通畅瘤腔的血栓因含有较多的高铁血
红蛋白,在T1和T2上呈高信号,在此高信号带外
围的血栓呈高、等、低混杂信号。 通畅的瘤腔位于瘤体中央或偏侧呈低或无信号, 血流缓慢时可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瘤腔和瘤壁均有强化,而血栓不强化
影像诊断

X线:平片可见纵隔影增宽或局限性块影(主动脉相 连),透视下肿块有扩张性搏动;瘤壁常发生钙化 ,瘤体压迫或侵犯周围器官。

血管造影:
1.主动脉显影时,瘤囊内造影剂充盈,或主动脉梭 形扩张; 2.主动脉异常扩张,>相邻近心端正常管腔30%。
X线表现
v【影像表现】:远达正侧位片(A、B)示升主动 脉远端及弓部明显增宽,呈囊状扩张(↑)。 v【影像诊断】:主动脉升、弓部囊状动脉瘤。
动脉瘤的影像诊断
颅内动脉瘤
(intracranial aneurysm)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管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张。 动脉瘤破裂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 原因,在我国50%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动脉瘤破裂 引起的。 多见于Willis环的动脉分叉部。发生于颈内动脉系 统者约占90%,椎-基底动脉系统约10%。在我国最常 见的是颈内-后交通动脉瘤,其次是前交通动脉瘤和 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
v【影像诊断】:主
动脉夹层动脉瘤 Ⅲ型。
假性动脉瘤
主动脉 弓假性 动脉瘤 并双侧 胸腔积 液
腹主动脉并髂总动脉瘤破裂
【影像表现】:腹 主动脉-双侧髂总动 脉管腔呈囊状扩张, 病变范围上缘平L1 椎体,双侧肾动脉 下缘,下缘达双侧 髂总动脉分叉处, 可见大量附壁血栓 形成;腹膜后间隙 见大片不规则形异 常稍高密度影。
部分血栓动脉瘤
【影像表现】 脑基底动脉 环区左侧后交通动脉区可 见一圆形病灶,病灶边界 清楚,T2WI及T1WI均呈低 信号或无信号,其间可见 混杂信号影(为血栓), 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 MRA显示左侧后交通动脉
局限性囊状扩张,左侧大
脑前动脉未能显示。 【诊断】 左后交通动脉
巨大囊状动脉瘤(手
术证实)
影像表现
DSA:动脉瘤起源于动脉壁一侧,突出呈囊状,形状多为圆 形、卵圆形,亦可呈葫芦状或不规则形。
大 脑 后 交 通 动 脉 瘤
DSA表现
v【影像表现】:DSA示 左颈内动脉虹吸段一宽 颈动脉瘤(↑),瘤腔光 滑,其内未见充盈缺损。
v【影像诊断】:左颈内 动脉虹吸段动脉瘤 (DSA)。
CT表现
主动脉瘤
扩张的主动脉内径大于邻近正常管径的1.5倍以上者 称为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的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结缔组织的先天薄弱、囊性中膜坏死、 先天性、大动脉炎、梅毒、白塞病、马方综合征;外 伤、医源性、感染性、动脉硬化;高血压。
主动脉瘤的分型
① 按病理和与组织结构分为: 1.真性动脉瘤 (由主动脉壁的三层组织结构组成) 3.夹层动脉瘤(为主动脉壁中膜血肿或出血)
腹主动脉并髂总动脉瘤破裂
影像诊断:腹主动脉-双侧髂总动脉瘤形成, 并破裂、出血,腹膜后血肿形成;
MRI表现

无需对比增强可显示主动脉内腔、管壁及其与周围 组织的结构关系等及血流动态变化,通过MRA三维成 像有利于显示主动脉瘤的形态、大小、类型、病变 的范围、瘤壁、附壁血栓及瘤体与主动脉及分支的
关系。
颅内动脉瘤分类

按动脉瘤形态分为:粟粒状动脉瘤、囊状动脉瘤、假 性动脉瘤、梭形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以囊状动脉瘤 最为常见;

据其大小分为小(小于5mm)、中(5-15mm)、大(
16-25mm)动脉瘤,直径大于25mm者为巨型动脉瘤。

据血栓形成情况分为:无血栓形成动脉瘤、部分血栓
形成的动脉瘤和完全血栓闭塞性动脉瘤。


Most common sites of cerebral aneurysms
•Jan van Gijn, Richard S Kerr, and Gabriel JE Rinkel (2007).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The Lancet. Volume 369, Issue 9558, 27 January 2007-2 February 2007, Pages 306-3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