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美国的农业概况比较分析
农民收入分配中国和美国的对比分析
农民收入分配中国和美国的对比分析近年来,农民收入分配一直是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民的收入情况和分配公平性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和社会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国和美国的农民收入分配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两国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
一、总体收入水平比较首先,我们来比较中国和美国的总体农民收入水平。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的农民收入整体水平相对较高,这主要归因于其农业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市场机制的发达以及农业补贴的较多。
相比之下,中国的农民收入水平虽有提升,但仍然相对较低。
这主要源于中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劳动力成本高、农业生产技术相对滞后等问题。
二、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其次,我们来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这对于农民收入分配的差异具有重要影响。
在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往往以小农经济为主导,农民主要从事传统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
相应地,农业产品过剩和农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较高,限制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而在美国,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和现代化,农民可以从事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服务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和多样性。
三、土地资源分配比较土地资源是农民收入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对土地的使用和分配严格限制,土地集体所有制制度推行多年,个体农民很难拥有和流转土地。
这导致农民在经济收益上受到一定限制,难以通过土地流转和转包扩大经营规模,进一步提高收入水平。
相对而言,美国土地私有制度完善,农民可自由买卖和经营土地,拥有更多的农业生产自主权,土地收益也更多地回归到农民个体。
四、政策支持比较政策支持是影响农民收入分配差异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农村扶持政策,如农业补贴、农业保险和农村金融支持等,旨在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
尽管如此,由于执行和执行效果方面的问题,这些政策的实际效果仍然有待提高。
而在美国,政府通过农业补贴、价格支持和贸易保护等措施,不断扶持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收入水平。
比较分析中美两国农业生产率的资源禀赋差异
国 的农 业 生 产 率 状 况 与 条 件 进 行 产要素之一 , 国耕地面积 的大小 以 一
中国是一个 农业 大 国 ,农业 对 了剖 析 , 提 高农 业 生产 率 有 一 定 及 生产能 力 的高低将 直接影 响农 业 对
国家 政治 、 济 、 会均 有广泛 而 深 的启示作 用 。 是却 鲜 有从 农业 资 生产率水平 。 经 社 但 尽管 在现代科技 与生产 远的影响 。 农业生产率 即各 种农业 生 源 禀 赋 角 度 对 农 业 生 产 率 进 行 研 模式 的冲击之下 . 耕地的多寡不再直 产要素的综合产 出率水平 。 是衡量农 究 , 于此 , 文 即 希 望 以 中美 两 接决定一 国农业水平 的高低 , 鉴 本 但是仍
美 国 1 67 2 l 53 8 1 53 8 154 0 1 590 1 66 2 142 4 1 44 8 7 8 7 6 7 6 7 0 7 8 7 7 7 4 7 4 数 据 来 源 :国 际 统 计 年 鉴 》 《 基 金 项 目: 南 农 业 大 学 农 村 发 展 研 究 所 招 标 项 目“ 高农 业 生 产 率 的农 村 金 融 体 系 建 少 总 面 这 样 一 个 认 识 , 国有 近 3 % , 过 而数 量 的优 势 受 制 于质 量 的劣 势 , 中 0 超 积 的 7 .%。是 耕地 减 少 的一 个最 3亿 人 口在 从事 农 业 ;而 美 国从 事 而无 法充分 地发挥 。 7 7 ( ) 三 农业资本 投入 %, 主要原 因。 第二 , 城镇 建设用 地挤 占 农 业 的人 口仅 占全 国人 口的 2 即 0 耕地。 城市化 浪潮席卷 中国 , 城镇规 3 0多 万人 左右 ,两 国在 农业 劳 动
从农业资源禀赋 的角度来看 . 耕地 面
中美智慧农业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中美智慧农业的比较分析与启示作者:周路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0年第20期摘要:智慧农业以信息化为核心,将人工智能技术、遥感和传感技术、大数据技术和智能设备应用到农业领域,是现代化农业发展必然趋势。
加快智慧农业建设,对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发达国家一种典型模式,美国智慧农业发展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信息化等方面,均积累先进的成功经验。
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学习与借鉴,有利推進我国智慧农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美国;智慧农业;比较分析;启示智慧农业是综合运用农业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遥感和传感技术、智能化农业设备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可视化、控制最优化、监管全程化、决策智能化,为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新的原动力。
国外有三种典型智慧农业模式:美国智能化精准农业模式、日本集约化精耕模式和西欧模式。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智慧农业水平得到逐步提高,并创造了仅以1%农业人口成就农业大国的奇迹。
总结美国智慧农业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美国智慧农业在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农业先进技术创新与推广等方面均积累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先进经验,值得我国发展智慧农业学习与借鉴。
一、美国智慧农业发展的特点(一)先进的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机械化水平21世纪以来,美国不断将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空间GIS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通过政府主导的信息化平台,为农业企业、农业生产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业信息,促进农业生产者进行精准作业和高效生产管理。
当前,美国拥有世界最高水平的农业信息化,不仅农业信息化设施比较完备,而且组织化程度、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均居于世界首位。
相关研究文献表明,现代农业重要标志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同时也是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资载体。
20世纪40年代,美国农业基本上实现机械化,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农业生产跨入综合机械化时期。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先进科学技术应用到规模化农业经营过程中,提高农业机械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农民收入中国与美国的对比分析
农民收入中国与美国的对比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开始显著差异化。
农民收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比分析中国和美国的农民收入情况,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两国农村经济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一、农民收入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农民收入是指农村居民通过农业生产和其他农村经济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农作物种植、养殖业、农民工收入以及土地租赁等。
农民收入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年度平均收入或人均收入来进行比较。
二、中国农民收入现状中国农业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农业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
然而,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并不尽如人意。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中国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城市居民收入。
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贫困问题依然存在。
造成中国农民收入相对较低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农业生产技术设备相对滞后,农业劳动力使用效率低下。
其次,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流通渠道有限,造成农产品价格低廉。
再者,农业税费负担重,农民在种植、养殖过程中还要支付大量的税费,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的收入。
三、美国农民收入现状美国是世界上农业发达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其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先进,农业产业链条较完整。
农民收入相对较高是美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美国农民收入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美国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大,通过农业补贴等政策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其次,美国农业生产采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再者,美国农产品流通渠道广泛,且农产品出口量大,有利于提高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
四、中国与美国农民收入对比分析从农民收入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与美国在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上存在明显差距。
虽然中国农业生产总体规模大,但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而美国农业生产技术先进,农民收入相对较高,农业发展水平较为成熟。
针对中国农民收入相对较低的问题,应当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技术应用,提高农民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中国与美国的农业概况比较分析
中国与美国的农业概况比较分析中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甚至是社会稳定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中国的农业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美国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差异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
美国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农业的发展有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本土主要介于北纬30-49度之间,本土气候主要是北温带和亚热带,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量为760毫米。
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
土质肥沃,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 %,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
美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与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驰名于世,其总面积有24.5平方公里。
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促进了美国的农业发展。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农业发展条件就差的多,中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南北相距5500多公里,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20-50度之间,以温带,亚热带为主,光热条件优越。
但东西部的干湿状况相差比较大,东南部一般为湿润、半湿润地区,干燥度一般低于1.5,西北部则以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主,且干旱区与湿润区各占国土面积的50%。
此外,中国的土地状况不佳,中国土地资源的绝对量大,全国土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但是人均明显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中国的地形特点是山地丘陵多,平原少,不利于大型机械的耕作。
这些条件都制约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发展的生产方式差异中国在农业生产专业化和规模上与美国差距较大,中国是大量的人种了大量的地,而美国是少数人种了大量地。
美国农业以家庭农场为主,所以美国农业生产是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进行的。
由于许多合伙农场和公司农场也以家庭农场为依托,因此美国的农场几乎都是家庭农场,可以说美国的农业是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进行的。
与此同时,由于农产品市场开拓、科技进步和大范围配置资源,促使农户分工分业,使生产要素向优势农户集中。
中美畜牧业发展比较分析
A b s t r a c t : [ O b j e c t i v e I T o e f f e c t i v e l y c a r r y o u t t h e f o o d s a f e t y r i s k m o n i t o r i n g a n d e x p l o r e t o e s t a b l i s h t h e t h r e e l e v e l s f o o d s a f e t y r i s k s u r v e i l l a n c e a n d e a r l y w a r n i n g i n f o r m a t i o n p l a t f o r m i n K u n s h a n c i t y i n 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c e .[ Me t h o d ]T h r e e l e v e l s m o n i t o r i n g n e t w o r k w a s
现我 国畜牧业存在 生产上 “ 一 高两低 ” 、贸 易上对 外依存 度 高诸 多问题。借 助 C - D 生产 函数 ,进 一 步发 现 ,与 美 国相 比 , 我 国畜牧业处 于劳动密集型 向资本 密集 型过度 阶段 ,劳动 力较之 资本 和技 术对 于 畜牧 业推动 更 为 明显。 为此 ,应 该 改 变
中国美国农业产业结构对比分析
中国美国农业产业结构对比分析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农业大国,其农业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农业发展历程、主要农产品和农业技术等方面对中国美国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对比分析。
一、农业发展历程中国作为一个农业文明古国,农业在其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的农业发展经历了农耕文明、农蓄结合、农业工业化等阶段,农村人口占据了其总人口的相当大比例。
而美国的农业发展则相对较晚,以农业革命为开端,通过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农业机械化的推动,实现了农业的高效生产。
二、主要农产品中国的主要农产品包括粮食、棉麻、烟草、牲畜和副食品等。
粮食是中国的主要农产品之一,其中以稻谷、小麦、玉米为主要种植品种。
在畜牧业方面,猪肉、牛奶和禽蛋产量居世界前列。
而美国的主要农产品则以大豆、玉米、小麦和牛肉等为主。
美国是大豆的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其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很强。
三、农业技术中国的农业技术主要以传统种植方式为主,虽然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美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中国在农业科技创新、农机化水平和农业信息化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而美国的农业技术十分发达,农机装备、土壤肥料管理和农业生产智能化等方面具备较高水平。
四、产业结构中国的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分散,农业生产以小农经济为主,农村人口多从事自给自足的农村副业。
索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短缺是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
而美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较为现代化和标准化,大规模农业企业有良好的规模经济效益,以工商业农场为主导。
农业劳动力相对稀缺,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
根据以上对中国美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对比分析可见,中国和美国在农业发展历程、主要农产品、农业技术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机装备的研发制造和优化土地利用等方面;而美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成功经验则在于大规模农业企业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引进运用。
总之,通过对中国美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两国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差异以及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美主要农作物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第20卷第8期2020年8月创新科技Inno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20No.8Aug.2020中美主要农作物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王亮1,李慧泉2(1.西藏大学财经学院,西藏拉萨850000;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北京100081)摘要: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不断上升,主要作物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要素驱动向生产率驱动转变,而美国是我国小麦、玉米和棉花的主要进口国。
在此背景下,基于中国和美国的主要作物产业数据,比较分析中美两国主要作物的全要素生产率,为我国促进农业转型和提高主要作物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发现:①美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大于中国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且美国的农业生产率没有出现较大波动;②美国的玉米、小麦和棉花作物的全要素生产率普遍高于中国。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内和国际市场深度融合,资源要素和产品加速流动,我国主要作物竞争优势不足,进口压力加大,美国主要作物的竞争力大于我国。
关键词:主要作物;全要素生产率;国际比较;竞争力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037(2020)8-84-9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20.08.0101引言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断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贸易、金融等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抑制。
在当前全球经济已进入增长速度减缓、结构调整和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多重负面因素的特定时期,各国间的竞争已从传统领域转向了高科技领域,掌握先进核心科技就可以赢得未来。
从理论上讲,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和农业生产要素的增加。
在当前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约束下,要实现农业生产率快速提升,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就是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攀升。
中国美国农业农村发展政策对比
中国美国农业农村发展政策对比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和农业大国,其农业农村发展政策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本文将就中国和美国的农业农村发展政策进行对比,并分析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劣势。
一、政策背景及目标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农村发展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农业农村政策旨在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并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中国政府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金融支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式来促进农村发展。
政府致力于减少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美国的农业农村发展政策与中国有所不同,主要目标是保持农业产能,确保农民的生计,并确保食品供应的安全。
美国政府通过农业补贴、保护性关税等方式来支持农民和农业产业。
政府还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土地制度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国的土地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来种植和经营农田。
这种土地制度保证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并激励农民进行农业经营。
同时,中国政府还提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鼓励农民组织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美国的土地制度与中国有所不同。
在美国,土地归个人所有,农民拥有私人产权。
农村经济发展主要通过私人农场和农业企业来实现。
美国政府也鼓励合作社和农业协会发展,但相对于中国来说,农村集体经济在美国的地位相对较低。
三、市场化与保护主义的比较中国的农业农村发展政策在经济改革开放后逐渐向市场化方向转变。
中国政府逐步取消了对农产品的价格管制,加大对农业市场的监管和规范,鼓励农民走出农村,参与城市化进程。
农村地区的市场化经济发展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村经济的繁荣。
美国在农业农村发展方面更加倾向于保护主义政策。
美国政府通过农业补贴和贸易保护政策来保护本国农业市场和农民的利益。
这种保护主义政策对于美国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面临着国际贸易摩擦和农产品过剩的问题。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国美国的对比分析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国美国的对比分析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两大经济强国,其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一直备受人们关注。
本文将就中国和美国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它们在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农村发展等方面的差异与相似之处。
一、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和美国都注重农业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促进农业生产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中国方面,近年来致力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村公路、农田水利、农村电网等方面的投入。
中国的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农村公路里程大幅增加,为农产品的运输提供了更便捷的条件。
农田水利方面,中国加大了对农田灌溉系统和水资源管理的投入,提高了农业的抗旱能力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农村电网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农村电力供应得到有效保障。
美国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成熟和完善。
农村道路、桥梁和水渠网络覆盖广泛,农田灌溉系统高度发达,农村地区普遍实行电气化,农村居民享受到了稳定和可靠的电力供应。
二、政策支持中国和美国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存在政策支持的差异。
中国方面,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中央财政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推出了一系列补贴和扶持政策,以鼓励农民和农业企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例如,农村公路建设获得了一定的政策倾斜,各级政府鼓励和支持村级和乡级公路的修建,以解决农民运输成本高和交通不便的问题。
美国方面,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给予了积极支持。
美国农业部设立了专门的基础设施补助项目,鼓励农村地区修建和改善道路、水渠、电力等基础设施,并提供资金和技术指导。
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税收减免等方式,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相应的经济激励。
三、农村发展中国和美国的农村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方面,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得到了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
农产品价格波动中国与美国市场的对比分析
农产品价格波动中国与美国市场的对比分析1. 引言农产品是国家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
本文将对中国与美国两个市场中农产品价格波动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寻两国市场在农产品价格上的异同,并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2.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农产品价格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供求关系、天气条件、政策变化等。
在中国与美国市场中,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2.1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中国的农产品市场由大量农民提供,在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供应量较大,因此价格波动较为剧烈。
相比之下,美国的农产品市场规模较大,供应链相对完善,通过市场机制调节供需关系,因此价格波动相对较小。
2.2 天气条件天气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地域广阔,气候多变,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农产品生产受到较大影响,价格波动较为显著。
而美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相对稳定,农产品受气候波动的影响较小。
2.3 政策变化政策变化也是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中国政府在农产品市场中有着较大的调控力度,通过价格稳定保护农民权益,因此价格波动相对较大。
相反,美国政府在农产品市场中干预较少,价格由市场自行调节,因此价格波动较小。
3. 农产品价格波动案例对比为了更直观地对中国与美国市场中农产品价格波动进行对比,以下将以大豆为例进行分析。
3.1 中国市场近年来,中国大豆市场价格波动较为显著。
一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需求量巨大。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对大豆市场有一定的调控政策。
但由于国内农民无法满足巨大的需求,中国仍需大量进口大豆。
世界市场大豆价格较为波动,因此中国大豆价格也相应波动。
3.2 美国市场相比之下,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美国政府较少对大豆市场进行调控,价格主要由市场机制决定。
美国大豆农民可以依靠技术创新和现代化农业生产手段来提高产量,供应相对稳定,价格波动较小。
4. 对比分析与启示通过对中国与美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启示:首先,供求关系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核心。
中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32中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7结论和政策建议7.1结论(1)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农业政策的依附性强从30年间中国农业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的变动趋势来看,每一次波动都与当时的农业政策有极大关系,说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加对农业政策有较强的依附性。
而美国农业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且长期实行的“工业反哺农业”补贴政策,美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机制稳定。
(2)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1982.2011年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为5.08%,而美国的为7.03%。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比美国缓慢是由于农业机械投入相对不足和农业资源配置不合理。
而美国农业已基本实现机械化。
(3)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来源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1982.2011年间,美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几乎没有起到作用。
而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来自于农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善。
因此,提高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不仅要注重农业技术进步,而且要重视农业技术效率的改善,比如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及推广。
(4)中国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制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种植业国家,以家庭个体农业为主的规模经营方式,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阻碍了农业机械的使用,而且提高了生产成本,失去了农产品价格国际竞争优势,制约着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加。
而美国实施农场规模化经营,实现了种植业区域化、专业化,提高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7.2政策建议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中国改变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对于中国而言,农业供给要素的最大缺口在于农业机械设备落后、农业劳动力生产率低以及缺乏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等。
在农业资本增量投入不足的背景下,就要对农业资本存量进行战略性调整,借鉴美国农业发展经验,确保农业扶持政策的稳定性、增加农业机械投入、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及推广和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
农业劳动力中国与美国的比较分析
农业劳动力中国与美国的比较分析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农业大国,其农业劳动力的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比较分析中国和美国的农业劳动力现状、特点以及两国面临的挑战。
一、农业劳动力现状1. 中国农业劳动力现状中国是一个农业基础雄厚的国家,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庞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约有2.8亿人从事农业劳动,占全国劳动力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
这些农业劳动力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他们依靠种植、养殖、渔业等农业活动谋生。
2. 美国农业劳动力现状与中国不同,美国的农业劳动力数量相对较少。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美国约有210万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人口的约1.4%。
由于美国农业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在农业劳动力数量上不需要大量的人力。
二、农业劳动力特点比较1. 教育水平差异中国的农业劳动力普遍教育水平较低。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大部分农民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技能水平较低。
而美国的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享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技术能力相对较强。
2. 劳动力质量和技术水平中国的农业劳动力主要靠传统的人力劳动完成农业生产任务。
虽然数量庞大,但由于缺乏高效的农业技术和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相比之下,美国的农业劳动力通过机械化、自动化和科技创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3. 劳动力市场和流动性中国农业劳动力市场相对封闭,大多数农民工只在本地从事农业劳动,并且缺乏流动性。
与之相对的是,美国农业劳动力市场更加自由,农业劳动力更容易跨地区流动,根据需求灵活调配劳动力资源。
三、面临的挑战比较1. 农业现代化挑战中国农业劳动力在面临农业现代化的挑战。
随着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创新的推进,传统的人力劳动将逐渐被自动化取代。
这对于中国农村地区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转型升级,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和技能。
2. 劳动力老龄化挑战中国的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农产品价格波动中国与美国的比较分析
农产品价格波动中国与美国的比较分析近年来,全球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加剧,不仅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造成了巨大影响,也引发了各国政府的关注。
中国与美国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农产品消费与生产国,其农产品价格波动情况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中国与美国的农产品价格波动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深入了解两国的农业市场特点以及政府干预措施。
一、价格波动背景农产品价格波动是市场供需关系变动的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区域自然灾害、政策调整等因素都可能引起价格波动。
作为全球农产品主要生产国,中国和美国具有不同的农业市场特点,这也会导致两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存在差异。
二、农产品价格波动对比1. 市场规模中国拥有广阔的耕地面积和大量的人口需求,农产品市场规模巨大。
美国则以农业强国的地位闻名,农产品市场同样庞大。
然而,中国的市场需求量大而供给相对不足,导致中国的农产品价格波动更为剧烈。
2. 生产水平美国农业发达,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高,农产品产量相对稳定;而中国的农业生产水平整体较低,生产效率较低、技术条件不完善等因素导致农产品波动较大。
3. 政府干预中国政府对农产品市场有较强的干预能力,通过市场调控与补贴政策来影响农产品价格。
美国政府干预力度相对较小,更多依赖市场机制来调节农产品价格。
由此可见,中国的价格波动受政府干预的影响更大。
4. 贸易关系中国和美国均是农产品进出口大国,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紧密。
通过贸易,农产品价格波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然而,由于中国农产品市场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较高,进口需求波动会对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三、政府应对措施对比1. 中国政府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应对农产品价格波动。
其主要包括: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建设粮食储备体系,保障市场供应;加强市场监管,打击价格操纵和投机行为;调整农产品进出口政策等。
2. 美国政府美国政府更多倾向于采用市场机制来调节农产品价格。
其主要措施包括:提供农业补贴以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减轻农业风险;鼓励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产品贸易等。
农业扶贫政策中国和美国的对比分析
农业扶贫政策中国和美国的对比分析中国和美国作为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都实施了农业扶贫政策以帮助农民摆脱贫困。
尽管两国的目标相同,但其政策的执行方式和效果却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中国和美国的农业扶贫政策进行对比分析。
一、政策背景中国的农业扶贫政策是由中央政府制定的,旨在消除农村贫困。
这一政策的背景是中国农村贫困现象严重,大量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相比之下,美国的农业扶贫政策是由各州和地方政府制定和执行的,其背景是美国农村地区也存在着贫困问题。
二、政策重点中国的农业扶贫政策重点是发展农业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中国政府通过提供农业补贴、加强农产品市场开发以及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来实现这一目标。
相比之下,美国的农业扶贫政策更加多元化。
美国政府支持农民通过技术创新、农产品多样化和市场拓展来增加收入。
此外,美国政府还提供食品券和社会保障等直接帮助贫困农民。
三、执行机构中国的农业扶贫政策由中央政府的农业部门和地方政府来执行。
中央政府负责政策制定和资金安排,而地方政府则负责具体的执行工作。
与此不同的是,美国的农业扶贫政策在执行方面更加分散。
各州和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农业发展状况来制定具体政策和项目。
四、资金投入中国的农业扶贫政策涉及大量的资金投入。
中央政府每年都会将一定比例的预算用于扶贫工作,同时鼓励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支持。
相比之下,美国政府的农业扶贫资金相对较少。
虽然美国政府也提供资金支持,但大部分农村扶贫工作依赖于农民自身的创收能力和社会组织的支持。
五、效果评估中国的农业扶贫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近年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政府的积极扶持和投入。
相比之下,美国的农业扶贫效果相对较为有限。
虽然美国农民的收入也有所增加,但贫困问题仍然存在。
结论中国和美国在农业扶贫政策上采取了不同的方案和执行方式。
中国的农业扶贫政策主要依靠中央政府的规划和资金投入,而美国的农业扶贫政策更加注重农民自身的能动性和自主创收能力。
农业绿色发展中国美国的对比分析
农业绿色发展中国美国的对比分析农业绿色发展:中国与美国的对比分析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农业绿色发展成为各国普遍讨论的话题。
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农业大国之一,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表现出许多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和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和美国的农业绿色发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差异、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政策支持方面首先,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政府都积极制定了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农业生态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指导政策。
然而,在具体的政策执行上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政府更注重基层农业绿色发展,通过实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推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基层政策,鼓励农民参与到农业绿色发展中来。
而美国政府则更多地关注农业工业化,通过农业补贴、技术研发等手段,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科技创新。
二、农业生产方式中国和美国的农业生产方式有一定的差异。
中国是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农业生产主要以小农经营为主,农民的耕作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耕种和养殖模式上。
尽管近年来中国农业进行了扩大规模和综合生产的探索,但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等。
美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则更加现代化和规模化,农业科技水平相对较高,农民普遍接受现代农业管理和科技支持。
三、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环节。
中国和美国在这一领域也存在差异。
由于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中国农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在资源利用方面,中国政府强调农业节约用水、节约用草等,加大绿色环保农业的投入。
而美国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农业的发展受到土地面积和质量的限制较少,美国更注重农业精细化管理和资源高效利用。
四、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对于农业绿色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和美国都注重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中国政府鼓励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设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农业科技企业等措施,推动农业的科技创新和进步。
中国美国农业农村发展差异分析
中国美国农业农村发展差异分析近年来,中国和美国都致力于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但两个国家的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对中国和美国的农业农村发展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背后的原因。
一、农业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之一,农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中国农民人口众多,农村地区占据了国土总面积的大部分。
农业部门关注农产品生产与销售、农田管理、农民收入等多方面问题。
相比之下,美国的农业发展更为成熟。
美国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农民数量相对较少,但农业生产效率很高。
美国农业部门注重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致力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营养价值。
二、农村经济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中国和美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中国的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农民主要依靠农业生产为生。
随着农村工业化的推进,一些地方农村经济逐渐转型为以工业产业为主导,这使得农村经济更加多元化。
相比之下,美国的农村经济更加多元化和发达。
农村地区不仅农业生产兴旺,还涉及到工商业和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农村经济的多元化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三、农业政策中国和美国的农业政策也存在着差异。
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旨在保障农民的利益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例如,中国推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鼓励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相比之下,美国的农业政策更加注重市场化和自由化。
美国政府鼓励农民投入农业科技,并提供贷款和补贴等支持措施。
此外,美国通过对外贸易和国际合作等方式,促进农产品的出口,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四、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农村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和美国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也存在差异。
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鼓励农民采用现代化技术和装备,提高生产效率。
美国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农业部门致力于研发农业科技,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例如,美国大豆农业采用了转基因技术,增加了作物产量和抗病性。
五、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是评估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指标。
中美大豆保护政策的分析与比较
而且人 民 币 日益 升值 也吸 引国 际社 会将 人 民币作 为保值 、 升值 的外汇储备货 币 。人 民币国际化进 程可 以三个 阶段进 行; 中国早 于 2 0 0 9年 6月推行 人 民币结算 试点 措施 , 涵盖 中国 5 5 %的贸 易额 ; 2 0 1 0年 7月 ,以北 京 为海 外银行 及结 算银 行( C l e a r i n g B a n k ) 成 立在 岸 人 民币债 券 市场 ; 2 0 1 2年 , 在东 亚 , 人 民币 已经 超过 美元 和欧元 成为 占主导地位 的参 考货 币。 韩 国 、 印尼 马来 、 菲律宾 、 新 加坡和泰 国的货 币汇 率跟 随人 民币变 动的 紧密程 度超过 美元 。人 民币影响力 的 提升 主要是 因为中 国与其 他 国家 贸易关联度增 强 。人 民币
( 一) 高 额 补 贴
美 国对 于大豆补贴 大多采用 直接补贴 方式 ,其形式 多
美 国政 府的补贴 力度高 于我 国,政府 不仅 出资对于 大 豆种植 户进行 各类 补贴 , 在 大豆 出 口方面也 投入 大量 资金 促进 出 口。 据美 国环境 工作组 2 0 0 8 年 报告 , 美 国从 1 9 9 5至 2 0 0 6 年 用于大 豆贷款 价差补 贴 的支 持为 8 8 亿 美元 。2 0 0 2 至2 0 0 4 年, 大豆产业 得到 了 2 l 亿美元 的营销贷 款收益 , 直 接补贴 和反周期补贴 。 尽管我国政府对大豆产业 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不断加 大, 但 与美 国的保护力度相 比, 差距仍 然很大 。 2 0 0 2 年 中央 财政 出资 1 亿元 用 于高油大 豆 良种 推广 , 2 0 0 4 年, 财 政用 于良 种 推 广额度 达 1 6 亿元 。 由此可 见我 国在 大豆补 贴政 策方面仍需不断加强保护力度 。
农业生产效率中国与美国的比较分析
农业生产效率中国与美国的比较分析近年来,农业生产效率一直是中国和美国关注的焦点问题。
作为全球两大农业大国,中国与美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存在一定差距。
本文将就中国和美国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差异和原因,并提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建议。
1. 农业生产规模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农业生产规模庞大。
然而,由于中国农村人口普遍过多且农业用地相对有限,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问题成为制约农业生产效率的一个主要因素。
与此相比,美国的农业生产规模较小。
美国的农业用地相对充足,人口密度较低,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美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更高,劳动力效益更高。
2. 技术水平在农业生产中,技术水平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在这方面,美国的优势明显。
美国在农业科研和技术创新方面投入巨大,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美国农业智能化程度高,精准农业技术应用广泛,农业信息化水平较高,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相比之下,中国的农业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尽管中国在近年来加大了对农业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投入,但在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与美国尚存差距。
特别是在农业精准农业和农业物联网等方面,中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 资源利用效率资源利用效率是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
中国与美国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在许多农业领域仍然存在资源浪费和生产低效的现象。
农民的耕作方式较为传统,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农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此外,农田面积分散,耕地利用率较低。
而美国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
美国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减少浪费和排放。
此外,美国还利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4. 农业政策和市场环境农业政策和市场环境对农业生产效率有重要影响。
在此方面,中国和美国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农业支持政策,旨在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
虽然这些政策有助于农民减轻生产成本,但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如农业保护主义和市场扭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与美国的农业概况比较分析摘要: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农业发展模式就是一大不同点,本文将着重比较两个国家的农业发展状况及各自的特点,找出两个国家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点,主要包括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农业出口状况以及政府政策等方面。
此外,本文还将对两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从而对两个国家的农业经济及农村开发的重要性进行系统论述,并对两个国家的未来的人才需求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字:农业比较分析建议正文:中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甚至是社会稳定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中国的农业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美国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差异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
美国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农业的发展有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本土主要介于北纬30-49度之间,本土气候主要是北温带和亚热带,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量为760毫米。
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
土质肥沃,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 %,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
美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与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驰名于世,其总面积有24.5平方公里。
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促进了美国的农业发展。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农业发展条件就差的多,中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南北相距5500多公里,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20-50度之间,以温带,亚热带为主,光热条件优越。
但东西部的干湿状况相差比较大,东南部一般为湿润、半湿润地区,干燥度一般低于 1.5,西北部则以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主,且干旱区与湿润区各占国土面积的50%。
此外,中国的土地状况不佳,中国土地资源的绝对量大,全国土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但是人均明显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中国的地形特点是山地丘陵多,平原少,不利于大型机械的耕作。
这些条件都制约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发展的生产方式差异中国在农业生产专业化和规模上与美国差距较大,中国是大量的人种了大量的地,而美国是少数人种了大量地。
美国农业以家庭农场为主,所以美国农业生产是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进行的。
由于许多合伙农场和公司农场也以家庭农场为依托,因此美国的农场几乎都是家庭农场,可以说美国的农业是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进行的。
与此同时,由于农产品市场开拓、科技进步和大范围配置资源,促使农户分工分业,使生产要素向优势农户集中。
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加速了农户之间的兼并与重组,农场的数量不断减少。
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数也在不断下降,到2006年,美国从事农业的人数为279.1万人,农业经济活动人口占总人口的0.9%,美国大约有20万农场主,其中,只有15%的农民是专职的,他们生产85%额农场品,其他的农民都是兼职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其他工作。
1102 3 1039 -29 987 -29 982 -9 979 94 969 -4 966 -1 963 -6 959 0 956 1 954 3 -81 87 947 932 920年代初期的农村改革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户家庭逐渐成为中国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与美国相似。
但由于中国人多地少,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低,农户家庭的土地经营规模很小,户均只有0.5公顷,而且农田结构零散。
从农村就业结构来看,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农业)的就业比重仍高达70%,所以中国的农民都是专职农民,农民的收入主要考农产品交易获得,农村非农业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仍很低。
大量的农村人口滞留于农业,制约了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近几年,中国的农业人口有了大幅的下降,已从70%下降到了50%,但和美国相比,农业的从业人口比重依然很大。
三,农业经营方式的差异美国农业是高度现代化的工业,农业总产值占GDP 的2.2%(2005年),专业化程度很高,形成了著名的生产带,如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等。
早在1914年,美国农业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种植专业化,这种格局保持至今。
这种区域分工使美国各个地区能充分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
通畅的水陆运输网的建立更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而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又有力地推动了附近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此外,美国农业实现“从田间到餐桌”产销一体化 美国的农业体系被称作“农工综合企业”,在这个体系里就业的人数占全国劳动力的17 %,大大高于农业本身所能吸收的劳动力。
如食品的产销系统,就包括农业投入物的供应,农产品的收购和加工、批发、零售以及机关单位食堂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与美国相比,中国目前大多数地方仍然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经营模式,尤其是在一些不发达地区。
无可否认,这种政策在制定之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后,这种模式因为其经营的灵活性不足和低效性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走向困难。
此外,中国目前大多数农业生产还停留在粗犷的低级阶段,科技的投入很有限,导致中国农业产品的产量不稳定,经营者靠天吃饭。
农业生产率低,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力弱。
中国目前很多地方的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还很低,特别是西部一些地区那就更是如此,生产率自然就难以跟那些农业发达国家的相提并论。
生产率低带来的问题就是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还有,由于生产技术粗糙,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使得我们的农产品在质量上也得不到保证,从农产品农药超标的报道的频率就可见一斑。
四,主要作物及农产品出口状况差异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其农产品约有1/5供出口之用。
美国农业产值还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但90年代初,农业出口却占总出口的9%以上。
2000年美国农产品出口总值为7087亿美元,占全世界的12.7%、在出口的农产品中,粮食及其制品总是名列前茅,1997年是227.61亿美元,2001年下降到173.9亿美元。
美国是世界园艺产品的主要生产国,1995年园艺品出口总值为96.5亿美元,1999年出口为103亿美元。
美国十分注重将粮食转化成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工作,既提高了出口价值,又增加了国内就业,一举两得。
在美国农产品加工中,粮食转化率快速提高。
在出口中,高附加值的产品增长十分迅速。
据统计,1990年美国利用谷物和大豆转化成的肉类产品出口价值,占这两类粮食生产总值的I.4%和1.8%。
而到2000年,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4.3%和5.4%,10年中增加了约1倍。
到2008年,美国农产品出口额达1010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了190亿美元,进口额765亿美元,出口顺差达245亿美元,其主要出口产品居世界前列。
中国在农产品出口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自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增长。
贸易总额由2002年的180.2亿美元发展到了2010年的488.8亿美元,增长 1.7倍。
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五大农业产品贸易国。
2002-201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速达11.7%。
但中国出口的农产品一般都是初级产品,附加值比较低,缺乏国际竞争力,市场的风险抵抗能力比价低,易受到其他国家绿色壁垒的阻碍。
此外,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逆差也不断加大,反映出来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五,政府对农业补助政策的差异美国对农业实行保护制度,美国对农业补助政策体有多种方式:①直接补贴:是根据历史上的单产和种植面积对生产者提供的收入支持,覆盖的农产品包括小麦、饲料粮食、大米、陆地棉、油籽和花生,享受直接补贴的农民有权自主决定种植何种作物,补贴与农民的种植计划无关,每个农场每年最多可获取4万美元的直接补贴。
②反周期补贴:是指有效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对生产者提供的收入支持,覆盖的农产品与直接补贴相同。
目标价格由国家法规确定,有效价格是指生产者所得到的直接补贴加上市场价格或者交易贷款计划所获得的较高一项收入之和。
每个农场每年最多可获取6.5万美元的反周期补贴。
③国家奶制品市场损失补贴:用于给奶制品生产者提供的收入安全网。
如果某个等级奶的月度价格低于确定价格,可按月获得直接补贴。
每个牛奶场每年最多可有240万磅奶(相当于135头奶牛的产奶量)享受这种补贴。
④特别灾难援助:用于发生恶劣天气、延期灾害或不利经济形势之时,向生产者提供部分经济补偿。
该计划启动年份占过去20年中的10年。
⑤交易援助贷款和贷款缺额补贴:覆盖范围较广。
允许生产者在市场价格低于贷款本息之时,以市场价格偿还,从而为生产者带来一种被称为“交易贷款收益”的好处。
如果不想加入交易援助贷款计划,生产者可获取另一种直接补贴即贷款缺额补贴。
⑥作物与收入保险:政府对从事农业保险的机构提供大规模的保费补贴,从而使生产者能以较低的费率普遍参加农业保险。
当生产者的单产或者收入低于平均水平之时,为其提供损失补贴。
⑦出口补贴。
指美国政府为鼓励农产品出口,制订的一系列旨在扩大出口的制度措施,如通过给农产品进行价格补贴,降低美国出口农产品的价格,扩大出口需求计划。
为出口商提供信贷担保,以扩大美国农产品的出口规模。
中国是农业大国,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也制定了不同的农业补助政策:1,减免农业税:农业税是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实行的一项增加国家收入的措施,随着时代的发展,到2006年1月1日,中国农业税全面取消,这项在中国实行几千年的税收制度废除,间接的给予农民一种补贴。
2,粮食直接补贴:是指以一定的方式和标准向农民提供补贴的公共政策。
他把原来在流通环节通过保护价格等方式对农民提供的补贴改为以一定方式和标准直接向农民进行补贴。
3,农资综合补贴:这种补贴是指在化肥、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为弥补农资价格上涨所带来的种粮成本的提高,政府对农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进行补贴。
4,农机具购置补贴:对农民购买农机具进行一定的补贴,一般按照农机具价格的百分之几进行补贴,这样就可以减少农民的负担,也可以加大农业的机械化水平。
5,良种补贴:为激励农民采用良种种植,政府采取了有效的良种补贴制度,即为帮助农民选用良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由中央财政出资降低农用种植成本,或者增加农民收入的资金补贴政策。
6,最低粮食收购价:即国家规定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格,如果市场农产品价格低于政府规定的最低价格,则购买者应按照政府规定的最低价格进行收购。
当然,农业在国家发展当中并不是唯一的,一个国家要发展,除了要发展农业以外,还有其他产业的发展。
一般情况下,人们把农业称为第一产业,工业,建筑业称为第二产业,服务业称为第三产业。
三大产业所占国家GDP的比重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表格来比较中国和美国三大产业所占GDP的比重,表格如下:大产业所占比重各有不同服,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一产业比重最低,一般情况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低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平越高,中国的第一产业比重明显过高,如何发展中国的农村经济及农村开发已经成为中国政府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