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知识点总结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知识点总结

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1.比较大小的基本事实:比较两实数大小的方法——求差比较法0a b a b >⇔->;0a b a b =⇔-=;0a b a b <⇔-<。

2.恒成立的不等式:一般地,∀R b a ∈,,有ab b a 222≥+,当且仅当b a =时等号成立。

说明:(1)指出定理适用范围:R b a ∈,;(2)强调取“=”的条件b a =。

3.等式的性质:性质1:若a =b ,则b =a ;性质2:若a=b,b=c,则a=c;性质3:若a=b ,则a±c=b±c;性质4:若a=b ,则ac=bc;性质5:若a=b ,c≠0,则cb c a = 4.不等式的性质:性质1:若a b >,则b a <;若b a <,则a b >.即a b >⇔b a <。

说明:把不等式的左边和右边交换,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异向,称为不等式的对称性。

性质2:若a b >,b c >,则a c >。

不等式的传递性。

性质3:若a b >,则a c b c +>+。

性质4:如果b a >且0>c ,那么bc ac >;如果b a >且0<c ,那么bc ac <。

性质5:若,,a b c d a c b d >>+>+且则。

性质6:如果0>>b a 且0>>d c ,那么bd ac >。

性质7:如果0>>b a , 那么n n b a > )1(>∈n N n 且。

2.2 基本不等式1. 如果b a ,是正数,那么ab b a ≥+2(当且仅当b a =时取“=”) 说明:(1)这个定理适用的范围:,a b R +∈;(2)我们称b a b a ,2为+的算术平均数,称b a ab ,为的几何平均数。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气候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气候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气候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八年级地理第二章气候现象知识点总结1. 气候与气象的区别-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长期时间内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方面的统计数据。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长期时间内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方面的统计数据。

- 气象是指短期时间内的天气状况,包括天气的变化、起因等方面的研究。

气象是指短期时间内的天气状况,包括天气的变化、起因等方面的研究。

2. 气候要素- 温度:指气温的高低,受纬度、海洋性气候、地形等因素影响。

温度:指气温的高低,受纬度、海洋性气候、地形等因素影响。

- 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受降水和蒸发等因素影响。

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受降水和蒸发等因素影响。

- 降水:指大气中水分凝结成云或露珠后,由云或露珠下落到地面的过程。

降水:指大气中水分凝结成云或露珠后,由云或露珠下落到地面的过程。

- 风:指大气中气压差引起的空气运动,受地形、地球自转等因素影响。

风:指大气中气压差引起的空气运动,受地形、地球自转等因素影响。

- 云量:指大气中云的覆盖程度,可分为多云、少云、晴天等。

云量:指大气中云的覆盖程度,可分为多云、少云、晴天等。

3. 气候现象- 季风:指大陆和海洋之间、地表和高空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气流相互作用的现象。

季风:指大陆和海洋之间、地表和高空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气流相互作用的现象。

- 温带气候:指位于副热带和高纬度地区的气候类型,四季分明,温度适中。

温带气候:指位于副热带和高纬度地区的气候类型,四季分明,温度适中。

- 热带雨林气候:指位于热带地区的气候类型,温度高、湿度大,全年降水丰富。

热带雨林气候:指位于热带地区的气候类型,温度高、湿度大,全年降水丰富。

- 草原气候:指位于内陆干旱地区的气候类型,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为主。

草原气候:指位于内陆干旱地区的气候类型,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为主。

- 地中海气候:指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类型,冬暖夏凉,降水集中在冬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动物的类群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
知识点一: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称为__________动物;
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称为__________动物。

知识点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1.刺胞动物
(1)常见的刺胞动物:水螅、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

(2)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________对称;体表有________;有
______无______。

2.扁形动物
(1)常见的扁形动物:涡虫、血吸虫、绦虫等。

(2)扁形动物的生活方式:少数营自由生活,大多数营__________生活。

(3)扁形动物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器官简单,__________器官发达。

(4)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________对称;背腹__________;有口无
__________。

3.线虫动物
(1)代表动物——蛔虫
蛔虫
(2)常见的线虫动物:除了蛔虫,还包括蛲虫、钩虫、丝虫等。

(3)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__________;体表有__________;有口
有__________。

1。

高中化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点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A――→组成⎩⎪⎨⎪⎧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5.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6.同素异形体(1)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 ,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二、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图为氧化物的分类)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考点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二、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转化关系1.理解物质转化关系图2.形成转化关系一条线:(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

三、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反应⎩⎪⎪⎪⎨⎪⎪⎪⎧按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数目多少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按反应中有无离子参与分为⎩⎪⎨⎪⎧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按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为⎩⎪⎨⎪⎧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按反应的能量变化分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四、物质变化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八化”归类考点3分散系与胶体一、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系。

大学政治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大学政治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大学政治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二章:政治学研究的范畴和方法一、政治学的研究范畴1. 政治学的定义和作用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的学科,它旨在揭示政治事实,揭示政治规律,解释政治现象。

政治学的作用是为政治实践服务,为政治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

2.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

政治现象包括政治组织、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现象等,政治行为包括政治参与、政治决策、政治斗争、政治社会化等。

3.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历史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模型建构。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政治学家理解政治现象并制定政策建议。

二、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分析政治现象。

实证研究方法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案例研究等手段来获取数据,然后通过分析数据来揭示政治现象的规律和特点。

2. 比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是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地区或政治体系的政治现象来发现共性和差异。

比较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政治学家发现不同政治模式的优缺点,为政治决策提供参考。

3. 历史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是通过研究历史资料和事件来揭示政治现象的演变和发展。

历史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政治学家理解政治现象的根源和发展趋势。

4. 理论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方法是通过建立模型和理论来解释政治现象。

理论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政治学家发现政治现象的内在规律和机制。

5. 模型建构方法模型建构方法是通过构建数学或逻辑模型来模拟和预测政治现象。

模型建构方法可以帮助政治学家预测政治趋势和制定政策建议。

三、政治学的研究理论1. 权力和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概念,政治就是权力的斗争。

权力是一种支配关系,它是通过控制资源和制定规则来实现的。

权力可以分为正式权力和非正式权力,也可以分为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

2.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组织和规范方式。

政治制度包括宪政制度、议会制度、总统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

(完整版)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知识点总结第一节 需求分析一、需求概述1、需求的含义: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自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的价格;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二、需求函数1、含义:Q d =f(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公式:Q d =α-β·P3、图形: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Q 与P 成反方向变动。

4、需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三、需求变动1)需求量的变动:商品自身的价格引起的。

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2)需求的变动: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引起的。

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四、需求弹性1、弹性的一般含义1)公式:弹性=当自变量变化1%时,因变量变化?%。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因变量的变动比例2)弧弹性:e=YX X Y ∙∆∆3)点弹性:e=YX dX dY ∙2、需求的价格弹性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弹性= —价格的变动比例需求量的变动比例2)计算:A 弧弹性:e d = — 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Q P P Q ∙∆∆如要计算需求曲线某两点之间的弹性一般用需求价格弹性的中点公式来求得:e d = — 。

222121Q Q P P P Q ++∙∆∆B 点弹性:e d = —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点的弹性。

Q P dP dQ ∙另外,点弹性也可以用几何方法求得: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3)弹性的五种类型:e d >1;e d <1;e d =1;e d =0;e d =∞。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班级 姓名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1、化学反应的本质: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生成过程。

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会释放能量。

任何化学反应都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①放出能量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②吸收能量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2、能量守恒定律: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径和能量形式可以不同,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即吸热或者放热。

3、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④绝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⑤自然氧化(如食物腐败)。

常见的的吸热反应:①铵盐和碱的反应;②绝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1、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

如流水、风力、原煤、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

如电力、蒸汽等。

2、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右图是铜锌原电池的装置图。

①锌片(负极反应):22Zn e Zn -+-=,发生氧化反应;铜片(正极反应):222H e H +-+=↑,发生还原反应。

总反应:Zn+2H +=Zn 2++H 2↑②该装置中,电子由锌片出发,通过导线到铜片,电流由铜片出发,经过导线到锌片。

③该装置中的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④由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的原电池中,一般比较活泼的金属作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相对较不活泼的金属作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电极本身不反应!)。

⑤构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1、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2、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导体);3、有电解质溶液;4、形成闭合回路。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浓度常以mol/L 为单位,时间常以min 或s 为单位。

高一必修一数学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高一必修一数学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高一必修一数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哎,说起高一必修一数学第二章,那可是个重头戏哦,咱们得好好捋一捋。

首先得说说那些柱啊、锥啊、台啊、球啊的结构特征。

啥子三棱柱、四棱柱哦,还有三棱锥、四棱锥,这些都得搞清楚它们的底面和侧面是个啥子形状,还有棱是咋个平行的。

还有那个圆台、圆柱、圆锥、球体,它们的底面、侧面、母线都是啥子样子,都得牢记在心。

再来说说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这些都要会画,晓得它们各自反映了物体的啥子特征。

然后是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y=a^x,底数a不能是负数、零和1,它的图像有啥子特征,单调性咋样,这些都得搞明白。

还有对数函数y=log_a(x),底数a也是有限制的,它的图像和性质也得好好琢磨琢磨。

对数运算的性质也得牢记,啥子
log_a(mn)=log_a(m)+log_a(n),log_a(m^n)=n*log_a(m)这些,都是做题的关键。

最后,做题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莫把题看错了。

先把课本的知识点和例题看懂了,再做题,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做完题后,还要好好反思一下,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看看哪些地方还做得不够好,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哎,数学这门学科,就是要多练,多做题,才能越来越熟练,越来越有信心。

希望大家都能好好掌握这些知识,以后的学习之路才能越走越顺。

【最新版】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二章《微生物》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二章《微生物》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二章《微生物》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病毒
知识点1 微生物
微生物一般是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

知识点2 病毒
知识点3 新型冠状病毒
1. 由R NA、蛋白质外壳及蛋白质外壳外面的包膜组成。

2. 具有包膜的病毒还有流感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第二节细菌
知识点1 细菌
知识点2 培养细菌的一般方法
第三节真菌知识点1 酵母菌
知识点2 霉菌知识点3 真菌。

老子二章知识点总结

老子二章知识点总结

老子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二章的主要思想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作者在这一章中阐述了“美”与“善”的概念,并指出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认知乃至实践都建立在对其对立面的理解之上。

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点:1. 知识点一:美与恶的辨证关系《老子》中提到“美”与“恶”的关系是一对辩证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对立。

在这一章中,“美”与“恶”不是单纯的二分法,而是通过对立统一来实现各自的存在。

作者通过“斯恶已”的表达,意味着人们只有通过认知“美”才会意识到“恶”,同时也只有通过认知“恶”才会更加珍惜“美”。

这种以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为基础的认知方式,反映了哲学家对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

2. 知识点二:善与不善的内在联系在第二章中,《老子》指出“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表达了善与不善的辩证关系。

作者认为,善和不善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二者并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

只有在认知了“善”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不善”,从而理解善与不善之间的对立关系。

这种对立统一的观念,揭示了《老子》对于人生道德观念的独特见解。

3. 知识点三:美善观念的价值指导通过对“美”与“善”的辨证关系的阐述,《老子》第二章强调了美善观念的价值指导作用。

作者认为,只有通过对美善的认知,人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引导自己的行为。

这种美善观念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在人生道德追求中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4. 知识点四:对于道德规范的深刻反思《老子》第二章对于道德规范的深刻反思也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认为,只有通过对美善的认知,人们才能更好地塑造自己的道德品质,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修养。

这种对道德规范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要警惕教条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极端观点,从而更加理性地对待道德规范的价值。

5. 知识点五:对于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最后,《老子》第二章还对于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进行了阐述。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全章知识点总结精选全文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全章知识点总结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知识点1、单项式的概念式子x 3,m t xy a ---,6.2,,32它们都是数或字母的积,象这样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注意:单项式是一种特殊的式子,它包含一种运算、三种类型。

一种运算是指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之间只能是乘法的一种运算,不能有加、减、除等运算符号;三种类型是指:一是数字与字母相乘组成的式子,如ab 2;二是字母与字母组成的式子,如3xy ;三是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如m a ,2-,。

知识点2、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注意:(1)单项式的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能是分数或小数。

如42x 的系数是2;3ab 的系数是31,2.7m 的系数是2.7。

(2)单项式的系数有正有负,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要注意包含在它前面的符号,如-()xy 2的系数是-2. (3)对于只含有字母因素的单项式,其系数是1或-1,不能认为是0,如-2xy 的系数是-1;2xy 的系数是1。

(4)表示圆周率的π,在数学中是一个固定的常数,当它出现在单项式中时,应将其作为系数的一部分,而不能当成字母。

如2πxy 的系数就是2π. 知识点3、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注意:(1)计算单项式的次数时,应注意是所有字母的指数和,不要漏掉字母指数是1的情况。

如单项式z y x 342的次数是字母z y x ,,的指数和,即4+3+1=8,而不是7次,应注意字母Z 的指数是1而不是0.。

(2)单项式是一个单独字母时,它的指数是1,如单项式m 的指数是1,单项式是单独的一个常数时,一般不讨论它的次数。

(3)单项式的指数只和字母的指数有关,与系数的指数无关。

如单项式-43242z y x 的次数是字母z y x ,,的指数和,即2+3+4=9而不是13次 (4)单项式通常根据字母的次数进行命名。

高一化学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化学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化学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节: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第一节主要介绍了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在这一节中,我们学习了物质是由原子或离子组成的,不同元素的原子组合形成了化合物。

我们还了解了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分类。

1.1 原子和分子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分子由两个或以上的原子组成,可以是同种元素的原子或不同元素的原子。

1.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可以分为周期和族。

周期是指元素的电子层次,族是指元素具有相同化学性质的元素列。

1.3 化合价和化合物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物中与其他元素结合的能力,指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电子转移或共用。

化合物由两个或以上的元素结合而成,可以是离子化合物或分子化合物。

第二节: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第二节主要介绍了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

在这一节中,我们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以及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

化学方程式中需要满足物质的守恒定律。

2.2 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是研究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和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化学计量中常用的单位包括摩尔、质量、体积等。

第三节:溶液的基本性质和溶解度第三节主要介绍了溶液的基本性质和溶解度。

在这一节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组成、浓度、稀释等概念,以及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3.1 溶液的组成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其中溶质是指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指溶解溶质的物质。

3.2 溶液的浓度和稀释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质量中溶质的含量,有质量浓度、体积浓度等不同表示方法。

稀释是指向一定体积的溶液中加入一定溶剂使其浓度减小。

3.3 溶解度溶解度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溶解度受溶质和溶剂之间相互作用力、温度以及压力等因素影响。

第四节:氧化还原反应第四节主要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一节中,我们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态的确定方法,以及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

地理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总结

地理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总结

地理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总结一、沧海桑田。

1. 海陆变迁的实例。

- 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动(板块运动),抬升成为高山。

- 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表明该海域曾经是陆地,后来由于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

2. 海陆变迁的原因。

- 地壳的变动: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地壳发生上升或下降运动,导致海陆变迁。

如板块的碰撞挤压或张裂拉伸。

- 海平面的升降:主要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冷时,冰川面积扩大,海平面下降;气候变暖时,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 人类活动:人类填海造陆等活动也能使海陆分布发生变化,如荷兰的围海大坝。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大陆漂移假说)1. 提出者。

-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2. 证据。

- 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

- 南美洲和非洲古老地层具有相似性。

- 大西洋两岸的生物有亲缘关系,如鸵鸟不会飞,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但是在大西洋两岸都有分布。

三、板块的运动。

1. 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 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

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2. 板块运动的形式及影响。

- 板块张裂: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如东非大裂谷是非洲板块内部的张裂形成的;大西洋是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张裂形成的。

- 板块碰撞挤压:- 当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

如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马里亚纳海沟,而亚欧板块受挤上拱,形成日本群岛等岛弧和台湾山脉等海岸山脉。

- 当两个大陆板块碰撞时,形成巨大的山脉。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第二章声现象是八年级物理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涵盖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这一章节的知识点进行超详细总结: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物体发生振动时,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

-声音的振动源可以是弹簧、弦、膜等。

-声音的大小与振动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大。

2.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在固体中传播的声音速度最快,气体中传播的声音速度最慢。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密度越大,弹性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

3.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频率、振动数、声强和音调等特性。

-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振动数是指声音波动的次数,单位是圈。

-声强是指声音的强度,单位是分贝(dB)。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声音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4.声音的传播过程:-声音的传播可以分为发声、传播和接收三个过程。

-发声过程是指声音的产生过程,物体发生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

-传播过程是指声音从振动源传播到接收者的过程,通过空气中的分子相互碰撞传递能量。

-接收过程是指声音到达接收者的过程,接收者的耳朵接收到声音引起耳膜振动,再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

5.声音的传播路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会沿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吸收等现象。

-声音的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反射从而改变传播方向。

-声音的折射是指声波传播过程中,由于介质密度的变化,使声波改变传播方向。

-声音的吸收是指声波能量被障碍物吸收而无法传播的现象。

6.声音的强度和音量:-声音的强度是指声音的能量,可以通过声强来表示。

-声音的音量是指人耳感受到的声音大小,与声音强度有关。

-声音的音量可以通过调整声音的强度来改变。

7.声音的频率和音调:-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的振动次数,频率越高,声音越尖锐,音调越高。

-声音的音调可以通过调整声音的频率来改变。

高二数学第二章的重要知识点概括整理

高二数学第二章的重要知识点概括整理

高二数学第二章的重要知识点概括整理高二数学第二章的重要知识点概括1一、不等式的性质1.两个实数a与b之间的大小关系2.不等式的性质(4)(乘法单调性)3.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2)如果a>0,那么(3)|a?b|=|a|?|b|.(5)|a|-|b|≤|a±b|≤|a|+|b|.(6)|a1+a2+……+an|≤|a1|+|a2|+……+|an|.二、不等式的证明1.不等式证明的依据(2)不等式的性质(略)(3)重要不等式:①|a|≥0;a2≥0;(a-b)2≥0(a、b∈R)②a2+b2≥2ab(a、b∈R,当且仅当a=b时取“=”号)2.不等式的证明方法(1)比较法:要证明a>b(a0(a-b<0),这种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比较法.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是:作差——变形——判断符号.(2)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出发,依据不等式的性质和已证明过的不等式,推导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这种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综合法.(3)分析法:从欲证的不等式出发,逐步分析使这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所需条件已判断为正确时,从而断定原不等式成立,这种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分析法.证明不等式除以上三种基本方法外,还有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三、解不等式1.解不等式问题的分类(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解一元二次不等式.(3)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不等式.①解一元高次不等式;②解分式不等式;③解无理不等式;④解指数不等式;⑤解对数不等式;⑥解带绝对值的不等式;⑦解不等式组.2.解不等式时应特别注意下列几点:(1)正确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正确应用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增、减性.(3)注意代数式中未知数的取值范围.3.不等式的同解性高二数学第二章的重要知识点概括2一、随机事件主要掌握好(三四五)(1)事件的三种运算:并(和)、交(积)、差;注意差A-B可以表示成A与B的逆的积。

第二章自由落体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二章自由落体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五部分)
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
本节重点:
①建构自由落体运模型;
②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③理解透彻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思想。

本节难点:
以实验和实际落体运动为基础,建构物理模型;
知识点:
1.基础概念,各个历史人物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观点:重的物体下落的快,轻的物体下落的慢。

伽利略观点:轻、重的物体下落的快慢与质量无关。

结论: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空气阻力的作用,如没有空气阻力,只有重力作用、在同一高度下落的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2.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2)特点:只受重力;v0=0
(3)如果从静止开始下落的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很小,可以忽略,那么该物体所做的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4)用打点计时器和利用频闪照相技术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得出的结论是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竖直向下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重力加速度
(1)物体自由下落时具有的加速度源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这个加速度就叫做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来表示。

(2)不同纬度地区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值越大;纬度越低,重力加速度值越小。

(3)一般情况下,取g=9.8m/s2,粗略计算时可取g=10m/s2。

(4)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与重力方向一致。

(5)规律
4.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思想
①猜想②提出假设③数学推理④得出结论,实验验证。

初二物理第二章总结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第二章总结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第二章总结知识点归纳初二物理的第二章主要涉及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牛顿第一、二、三定律以及摩擦力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并能够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下面是对第二章内容的总结归纳。

一、力的基本概念1. 力的定义:力是改变物体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力的表示:力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通常用箭头表示,箭头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 力的分类: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物体间直接接触所产生的力,如推、拉、压力等;非接触力是物体间不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二、牛顿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如果受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数学表达式为 F=ma,其中 F 表示力,m表示物体质量,a 表示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一个力都会有一个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且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三、重力1. 重力的定义: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一种非接触力。

2.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3. 重力的方向是垂直指向地心的方向。

四、摩擦力1. 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由于粗糙度和压力而产生的力。

2. 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前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

3. 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之间的压力有关,并且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也有关。

4. 摩擦力的方向与两物体间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总结:初二物理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力的定义、分类和表示方法。

牛顿定律是力和运动的基本规律,其中第一定律说明了惯性的存在,第二定律给出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第三定律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存在。

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重要知识点总结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1)组成岩石的矿物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结合成单质或化合物矿物:岩石构成的的最基本单元,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积聚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岩石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2)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

需注意岩石转换过程中(箭头)作用的名称。

推动地壳物质循环的能量: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地球内能)地壳物质的循环沉积岩2.2地球表面形态一:地质作用:按能量****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和外力作用(主要为太阳能)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1) 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2)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 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2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1)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

(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三: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也是内力作用的具体表现,火山爆发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出现断裂和错动。

四、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 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2.3 大气环境一、大气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物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一、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的条件。

-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 例如,平抛运动中,物体只受重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而物体的初速度是水平方向的,合外力与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做曲线运动。

2. 曲线运动的特点。

- 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二、平抛运动。

1. 平抛运动的概念。

- 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 平抛运动的分解。

- 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_x = v_0(v_0为初速度),位移x = v_0t。

- 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v_y=gt,位移y=(1)/(2)gt^2。

3. 平抛运动的速度和位移。

- 合速度:v = √(v_x)^2+v_{y^2}=√(v_0)^2+(gt)^2,方向tanθ=(v_y)/(v_x)=(gt)/(v_0)(θ为合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 合位移:s=√(x^2)+y^{2}=√((v_0t)^2)+((1)/(2)gt^{2)^2},方向tanα=(y)/(x)=(frac{1)/(2)gt^2}{v_0t}=(gt)/(2v_0)(α为合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三、圆周运动。

1. 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 线速度。

- 定义:物体做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Δ s与所用时间Δ t的比值,v=(Δ s)/(Δ t)。

- 单位:m/s。

- 方向:沿圆周的切线方向。

- 角速度。

- 定义:连接物体与圆心的半径转过的角度Δθ(弧度制)与所用时间Δ t的比值,ω=(Δθ)/(Δ t)。

- 单位:rad/s。

- 周期。

- 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T=(2π r)/(v)(r为圆周运动的半径),也可表示为T = (2π)/(ω)。

- 单位:s。

- 频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名词解释
1.结晶度:聚合物中结晶相在全部高聚物物料所占的百分比(重量比或体积比) 。

对于纤维素物料来讲,就是指纤维素构成的结晶区所占纤维素整体的百分数,它反映了纤维素聚集时形成结晶的程度。

2.纤维素的可及度:反应试剂到达纤维素羟基的难易程度。

3.纤维素的反应性:纤维素大分子葡萄糖基环上伯、仲羟基的反应能力。

4.取代度:纤维素分子链上平均每个失水葡萄糖单元上被反应试剂取代的羟基数目。

由于纤维素分子链中每个失水葡萄糖单元上有3个羟基,取代度最大值为3
同质多晶体:对某些晶体来讲,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结构,但单元晶胞不同,称之同质多晶体,例如五种结晶变体。

简答题
1.为什么纤维素大分子易于形成结晶性结构?
重复单元简单、均一;分子表面平整,易于长向伸展;结构单元具有反应性强的侧基,有利于形成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
2.五种纤维素如何得到?
纤维素Ⅰ,天然存在的纤维素,如细菌纤维素、海藻和高等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
纤维素Ⅱ,纤维素Ⅰ经由溶液中再生或丝光化过程得到的晶体变体,不可逆的过程
纤维素Ⅲ,纤维素Ⅰ或Ⅱ用液氨或胺(甲胺、乙胺、乙二胺)处理,再将其蒸发掉而得到的变体;可逆
纤维素Ⅳ,纤维素ⅠⅡⅢ经由不同方法制得
纤维素Ⅹ,由纤维素Ⅰ或Ⅱ在38.0%~40.3%浓盐酸中20℃处理2~4.5小时,用水将其再生得到。

3.纤维素II 的结晶结构及其特点?
反向平行链,中心链上的向下的分子链中的-CH2O具有tg构象,四个角链的向上分子链中的-CH2OH具有gt构象,存在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堆砌较稳定,热力学上比纤维素Ⅰ稳定。

4.氢键的形成条件
必须要有H,还要有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且有孤对电子,H原子和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的
距离在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氢键0.28-0.3nm,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5.结晶区氢键和无定形区氢键的区别
结晶区:所有羟基均形成氢键,因此结晶区分子间的结合力强,即氢键结合力强,水分子不易进入,形成永久结合点。

无定形区:只有部分羟基形成氢键,另一部分羟基呈游离状况,结合力较弱,氢键始终处于结合→破裂→再结合的过程中,水分子进入无定形区与纤维素形成氢键水桥,产生润胀作用,形成暂时结合点。

6.氢键对纤维素及纸张性质的影响
1)对吸湿性的影响:氢键的形成,使纤维及纸页的吸湿性降低。

2)对溶解度的影响:分子间氢键破坏程度大的溶解度大,干燥过的纤维素的溶解度小于未经干燥的纤维素的溶解度。

水化纤维素>丝光化纤维素。

3)对反应能力的影响:氢键的形成阻碍反应的进行
4)纸张:纸页中纤维和纤维之间形成氢键结合导致纸页具有强度。

纸的强度来自于纤维本身的强度和纤维间的结合强度。

打浆使纤维表面细纤维化,露出更多游离羟基,有利于氢键的形成,增加纸张的强度。

7.结晶度与纤维性能的关系:纤维结晶度升高,则:1)纤维的吸湿性下降;2)纤维润胀程度下降;3)纤维伸长率下降;4)纤维的抗张强度上升。

论述题
1.纤维素超分子结构——两相结构理论:纤维素大分子的聚集状态是由一种结晶区和无定型区交错结合而形成的体系。

结晶区到无定型区是逐步过渡的。

结晶区和无定型区间无明显界限。

一个纤维素分子链可以经过若干个结晶区和无定型区。

2.Meyer-Misch 模型结晶结构?
1)纤维素分子链占据结晶单元的4个角和中轴;每个角上的链为4个相邻单位晶胞所共有,每个单位晶胞只含有(4×(1/4)+1),即2个链。

2)结晶格子中间链的走向和位于角上链的走向相反——反平行链排列。

3)在轴向高度上彼此相差半个葡萄糖基。

b轴的长度正好
是纤维素二糖的长度。

1)没有考虑葡萄糖基的椅式构象(在此葡萄糖基环为平面)和-CH2 OH
的构象。

2)没有考虑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
3.影响纤维素的反应性能和产品均一性的因素:
①纤维素形态结构差异的影响:来源和纯制方法的不同导致纤维素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因而反应性能也不同。

②纤维素物理结构差异的影响:结晶区:氢键数量多,分子结合紧密,试剂不易进入,可及度低,反应性差。

无定形区:氢键数量少,分子结合松散,试剂容易进入,可及度高,反应性好。

③纤维素基环上不同羟基的影响:伯醇羟基空间位阻小,反应能
力比仲醇羟基高。

可逆反应主要发生在C6 -OH,不可逆反应有利于C2-OH反应。

OH的酸性和离解倾向:C2-OH > C3-OH > C6-OH
一般来讲,伯醇羟基的活性大于仲醇羟基。

对于酯化反应,伯醇羟基具有最高的反应性能;对于醚化反应,C2羟基的反应活性最高。

④聚合度及其分布的影响:
平均聚合度高,反应性低,聚合度分布窄,反应均一性好,聚合度过高或过低,反应性差
第三章
半纤维素是指高等植物细胞壁中非纤维素也非果胶类物质的多糖,特点是①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糖基(主链的糖基有木糖基、葡萄糖基、甘露糖基)组成的不均一聚糖,大都带有短的支链(木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②半纤维素是无定形物质,聚合度较低,易吸水润胀。

③半纤维素是碳水化合物,
植物中还有不属于半纤维素的碳水化合物:淀粉、果胶质、植物胶等。

分枝度:用来表示半纤维素带有支链的多少,支链多,则分枝度高。

它的高低对半纤维素的物理性质有影响。

半纤维素主要分布在纤维细胞的次生壁
半纤维素的抽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