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的隐性采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性采访
一、隐性采访是一种非常采访
隐性采访,是相对显性采访而言,指在一定条件下,记者不向采访对象公开自己的身份,不告之自己的采访目的,或通过模拟某种社会角色,或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接近新闻源,获取新闻事实的——种非常采访。也称‚暗访‛或‚私访‛。
所谓非常采访,是指采访适用范围的狭窄性、频率的个别性和使用条件的限制性。显性采访的最大特点,是采访可以得到采访对象的配合与支持。但如遇采访对象不配合、不支持,或谈虚假情况等情形,采访就无法深入下去了。然而,以勇于探索、追求真实为天职的新闻记者,另辟溪径,开辟了采访的‚第二战场‛——隐性采访。
19世纪末,就职于美国纽约《世界报》的著名女记者勒丽〃蓓蕾,获知纽约某疯人院虐待精神病患者,
侵犯人身权利。但由于疯人院控制十分严格,人们很难搞清事实真相。在普利策的支持‘下,勒丽〃蓓蕾装疯住进了疯人院。在长达几个月的装疯采访期间,勒丽〃蓓蕾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令人难以忍受的虐待,亲身经历了疯人患者的非人生活。当她了解到这一切以后,设法逃出了疯人院,把内幕公之于众,立即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政府和院方不得不进行整顿,改善了对疯人患者的不人道的待遇。史称勒丽〃蓓蕾的这一隐性采访为‚装疯采访‛。
无独有偶,美国白人记者约翰〃格里芬为揭露种族歧视,用照射紫外线和化装等方法使自己的皮肤变得如同黑人一样,然后深入社会生活,在大街上擦皮鞋,乘坐公共汽车,观察和体验美国黑人备受种族歧视的屈辱生活,据此采写出反映黑人生活的《像我一样黑》一书。
由此可见,隐性采访的基本特征是记者通过模拟某种社会角色,或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来接近新闻
源,实现对事物的探究。在我国,隐性采访的使用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1923年5月,中国当时著名的外文报纸《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乘火车从南京至北平采访,车至临城,惨遭抢劫。这就是有名的‚临城大劫案‛。鲍威尔以普通乘客的身份亲历了这场劫案,他在一些废纸上偷偷写下了火车被劫、人质被扣的报道,并设法送至《密勒氏评论报》刊登。消息披露后,引起社会的震动,加速了劫车案的解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界使用隐性采访进行舆论监督也日益普遍。1996年11月广西《南国早报》刊登记者甘伟珊采写的《‚三峡库区广西移民工程‛子虚乌有》连续报道,就是采用隐性采访完成的。这年的10月底,甘伟珊获悉社会上有人利用库区移民工程行骗的线索,得到有关权威部门证实以后,为了掌握更多更有力的证据,约请一位熟悉建筑业务的工程师和一位司机,三人分别扮成‚工头‛、‚秘书‛、‚司机‛的模样‚深入虎穴‛,应约来到某公司办公地洽谈业务,从一位姓李的
‚工程师‛手中拿到了一份空白的《中国三峡库区广西移民宅区工程承包施工协议书》和《广西三峡移民工程项目一览表》,‚从而了解到:这家公司用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工程’吸引施工单位来‘分包’从而骗取数目可观的工程信誉金。‛
广播电视的隐性采访,主要表现为对新闻现场的‚偷拍‛、‚偷录‛。记者由此获得的新闻事实,具有‚人赃俱获‛和‚铁证如山‛的性质,从而大大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隐性采访的特点
如前所述,隐;睦采访是在一定条件下记者不公开自己身不表明采访目的的一种非常采访。因此,隐性采访有如下
1.事件的参与性
所谓事件的参与性,是指为认知事物,记者通过模拟某种社会角色,或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接近新闻源,实现对事物的采访。但是,这种采访是通过对事件一定程度的参与实现的。如记者以普通的乘客、
顾客、用户、患者等其他社会成员的身份去购票、乘车、消费、看病、投诉,等等,通过参与,实现对生活的观察。如1994年10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恐龙蛋化石亟待保护》的专题,就是记者乔装成‚倒蛋分子‛,‚参与交易‛采集而成的。‚由于政府加大了打击恐龙蛋走私活动的力度,使原来地上公开的买卖转入了‘地下交易’,一般人很难接近交易地点。为了直接接近倒卖现场,中央电视台记者化装成‘倒蛋分子’,身穿花衬衫,手持‘大哥大’,戴着黑墨镜,佯装行家里手,评‘龙’晶‘蛋’,和走私分子讨价还价。这样,把非法交易的内幕真实因此,可以说,没有记者在一定程度上对事件的‚参与‛,很难构成隐性采访,并采访到真实的新闻事实。
2.对象的无配合
在显性采访中,采访对象的配合是显然易见的。在隐性采访中,记者由于隐匿‛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便无采访对象的配合可言。观察和体验成了记者的主要采访手段。采访现场发生的一切需要记
者冷静对待,沉着应变。
3.采访的风险性
馅性采访大多是用于揭露和批评性报道,其对象有的是‚权倾一方‛的官吏,有的本身就是犯罪嫌疑人,或者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为了获得真实的情况,记者不顾个人安危,隐匿自己身份,对其进行秘密采访,其过程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性。当年女记者勒丽〃蓓蕾为采访疯人院的情况,就备受虐待,过着非人的生活。甘伟珊冒着危险,深入虎穴。据他自己说,当时工程部十几个粗壮的中年男子‚显得格外忙碌,整个采访过程,我都强作镇定,但离开那个办公地时,我发现自己出了一身冷汗。时至今日,每每想起这次采访,我都觉得后怕。‛《海峡都市报》记者顾伟因跟踪采访报道游艺厅利用老虎机设赌,就曾遭到歹徒的‚黑枪警告‛。
隐性采访的风险性告诉我们,作为记者,在追求真理,揭露黑暗的同时,一是事前要周密安排,二是事中要胆大心细,三是事后要及时总结,尽可能地把
采访风险降到最低点。
隐性采访的适用范围,与事物的性质紧密相关。换言之,隐性采访的适用范围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这决定了适用范围的狭窄性和使用频率的个别性。纵观目前国内外新闻界使用的隐性采访,其适用范围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进行舆论监督。对某些违法乱纪、不法行为的揭露,可选用隐性采访
这里说的‚某些‛,爿:不是指对所有违法乱纪的行为的揭露都可以使用隐性采访。这是因为:
(1)从新闻价值看,并不是所有的违法乱纪行为都有新闻价值。只有‚典型‛的,才可能具有新闻价值;
(2)从法纪角度看,并不是所有典型的违法乱纪的行为都可以进行报道的。这是新闻的时机性和新闻的政策性规定的;
(3)从事物特征看,并不是所有既有典型性,又可以揭露报道的违法乱纪行为,都可以使用隐性采访的,因此必须区别情况具体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