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整理
小学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范本(通用13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范本(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7bab1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7.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范本(通用13篇)小学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优秀范本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矗凹”等七个字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三、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价值四、课前准备:挂图,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
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1)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①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②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③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
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④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⑤集体交流(预设: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
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
丝绸之路_教案(3篇)
![丝绸之路_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51506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2.png)
第1篇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9个生字,理解矗立、栩栩如生、不计其数、崇山峻岭、美轮美奂、遐想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西部丝绸之路的灿烂历史。
3. 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4. 通过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故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 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是一条连接中国与西方的古老道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并查找字典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字义。
2.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矗立、栩栩如生、不计其数、崇山峻岭、美轮美奂、遐想等词语。
三、读通读顺课文,归纳主要内容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2. 教师指导学生用四要素(时、地、人、事)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设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句话的含义是()。
1.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这句话的含义。
2.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这句话表达了丝绸之路将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意义。
五、作业1. 向父母讲述两国信使交流的故事。
2. 片断写作练习:我眼中的丝绸之路。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和作用。
二、抓住全文中心句,深读深悟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历史价值1.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找出全文中心句。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中心句,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和历史价值。
三、转换迁移,训练运用1. 学生分小组,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条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宣传标语。
2. 小组展示,教师点评。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精选2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精选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c3bef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5.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6设计理念:让学生以一位导游的身份介绍丝绸之路、交流资料等,以此来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有效的参与中自主阅读,不断探究;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积累和文章有关的诗句等。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要求会写、会认的7个生字。
3、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5、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选用诗句的投影;推荐阅读的文章《茶马古道》等。
2、学生搜集和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故事、常识性知识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话说丝绸之路引入新课,交流资料。
1、师板书课题提问: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生质疑。
2、交流有关丝绸之路资料。
知道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评价、筛选有用信息;教师补充信息:海上丝绸之路)走近丝绸之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交流所获。
2、检查自学情况:生字词语的朗读和书写;重点段落的朗读。
第二课时走进丝绸之路古诗引入,积累语言。
学生读背描写西域的诗句:“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羌笛无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感悟内容,解决问题。
问题一:这是一条怎样的路?问题二: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从哪儿能体会到?情感升华,体会艰辛。
1、教师出示资料《张骞与丝绸之路》。
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张骞是位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
2、做小导游,复述课文。
(小组内互相练习说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时提醒学生要抓住关键词句来复述课文。
)延伸丝绸之路1、学完了课文《丝绸之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ca34093b307e87100f6965c.png)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矗凹”等七个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价值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挂图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
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
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4、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5、集体交流(预设: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
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
五2023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五篇
![五2023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180db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18.png)
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五篇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憧憬古代文明,喜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2.熟悉本课9个生字,积存新词和美丽的句子,搜集、沟通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预习+展现短识储藏:丝绸之路与中西交通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访大月氏,中途遭匈奴拘留,至公元前126年方归。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派张骞西去联络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同时分派副使赴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间)、大月氏(阿姆河中上游)、大夏(巴克特里亚)、安眠(帕提亚)、身毒(天竺)各国。
司马迁《史记·大宛传》称他的两次出访为凿空,其意是他第一次走通了前人未曾开通的道路。
从公元前2世纪开头,在我国西汉时期,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丝绸之路已有南北两道。
公元3世纪以前,天山以南两道,以南道较为富强。
公元3世纪至5世纪,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天山以北的通道最为兴盛。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还有一条通往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与中西贸易*除出口大量丝绸之外,还输出铁器、镍、珍贵金属、铜器、漆器、杏桃和甘蔗等到中亚、西亚直到罗马。
*从中亚以西输入毛织品、玻璃、宝石、玛瑙、香料和化装品,特殊重要的是从大宛输入汗血马、天马;中亚各国的葡萄、苜蓿、蚕豆、石榴、番红花、芝麻、胡萝卜和黄瓜等植物,都传到*。
从西域和伊朗传入*的,还有箜篌、琵琶、筚篥等乐器及绘画、雕刻、图案设计等技艺。
安眠和罗马的毛织品、玻璃也源源东来。
丝绸之路与中外友好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与中亚、西亚和南欧各地各民族友好往来绵亘不绝,日益亲密。
一、导入出示丝绸之路的相关风景图片,配乐介绍:丝绸之路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被称为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蛮荒之路,可是自汉代张骞冒死开拓之后,这条坎坷荒僻的道路上却消失了队队商旅,悠悠驼铃。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1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a38b2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a.png)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1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
文化。
3.通过读文,知道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1.自主识字写字。
2.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
[教学准备]师:查找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资料;中国地图。
生:搜集阅读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板书课题。
2.教师范读课文。
1.学生自由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拼读。
2.生字词正音。
二、自主识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选择喜欢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2.汇报交流:①检查字音。
②疏通难字。
③扩词比赛。
3.巩固识字。
1.读准音,记清形,组组词。
开火车游戏。
2.交流记忆方法,集体解决难字。
3.字、词游戏;生字回文。
三、指导书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认一认。
2.记一记。
3.说一说。
4.看一看。
5.写一写。
1.认读会写字8个。
2.自主观察汉字,记忆字形。
3.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4.观察教师范写难字。
评议。
5.独立练习书写。
共同评议。
四、分层作业:1.认读生字和词语;把生字漂漂亮亮地写一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充实“我的词语库”。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二、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交流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话题。
2.板书课题。
1.畅所欲言。
2.读题。
质疑。
三、感悟课文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细读感悟课文。
①出示自读提纲,自读交流。
②结合找出的句段进行朗读训练。
③想象说话——朗读指导。
3.出示与西域地理环境有关的图片或推荐影片。
1.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自然条件艰苦的句子读一读。
3.想一想:张骞是怎样克服困难开辟丝绸之路的?4.练读;范读;互读;评读。
张骞受到哪些屈辱?逃出来遇到哪些困难?5.欣赏感受。
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2篇
![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c906e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e.png)
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矗凹”等七个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价值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挂图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
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
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4.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5.集体交流(预设: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
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
如果个人学生没有找到,可以再讨论)(二)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精选8篇)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3992b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d.png)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精选8篇)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第1篇知识与能力:通过动手绘制丝绸之路的示意图,了解丝绸之路的概貌。
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图中包含的信息,并能将书本中的信息转化到图上;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第2篇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开辟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课《、丝绸之路》(板书)请看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1、师:怎么实现目标呢?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
XX你先读。
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
请其他同学更正。
(若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好,声音响亮,请坐。
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指名读,生纠错,师板书。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读流利)师:生字都认识了,老师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赶紧开始练习,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
1、生练读。
师:时间到,谁敢来读?要求:读的时候,吐字清晰,声音响亮。
2、指名读。
3、生评议(是否流利上去评)(指后进生朗读,读得不太好的由中等帮忙,如还读不好的,可由优等生进行范读)4、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确实读不好的,教师可范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分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5分钟后,比谁写得好!)1、生自学,师巡视。
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3篇
![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11d0e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6e.png)
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3预习提示: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自学生字、生词。
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图中包含的信息,并能将书本中的信息转化到图上;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挂图、录像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2、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好东西,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
(西游记视频展示)。
刚才的镜头大家都很熟悉,对,是《西游记》。
会唱的同学一起唱,不会唱的同学一起把拍子打起来!唐僧“西天取经上大路”,“大路”指的是什么路呢?(丝绸之路)。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丝绸之路,那么今天的丝绸之路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来领略一番丝路的风光。
在欣赏的同时,想想丝路风光留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美,西域风情,荒漠……)是啊!到处是沙漠,戈壁,但昔日这儿却延伸着一条繁华的丝绸之路。
这么具有西域风情,沙漠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来开辟的呢?(一)丝绸之路的开辟1、如此具有西域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开辟的呢?(汉,张骞)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幻灯)。
他告别当时的汉武帝,一路西行,出使西域。
现在就让驼铃声带领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吧!(录像)正是有张骞这样的先行者,才开通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路的线路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同学们请看地图。
(二)丝绸之路的线路(出示)这是一张丝绸之路的线路图,请找到丝路的起点。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a2b741783e0912a2162ab5.png)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矗凹”等七个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价值。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挂图;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
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
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4.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5.集体交流(预设: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
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4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401e4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7.png)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4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1 [设计理念]1、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感悟。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所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
因此,我设计了由欣赏丝绸的风采导入,并引起学生思考“丝绸是怎样被世界认识的”。
2、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因势利导。
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教师只给以适当点拨、引导。
3、发散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
让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资料,让学生宏观地看丝绸之路。
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读课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3、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课前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和开辟丝绸之路的资料。
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直入课文1、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你们看——学生(齐说):丝绸(板书“丝绸”)(播放课件,展示各种华美的丝绸面料,过渡到丝绸面料的衣服)2、积累运用词语。
看了这些礼物,你是什么感受?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
预设学生会说出:赞叹不已、赞不绝口、瞠目结舌、目瞪口呆……[设计目的:让学生用成语形容自己的感受,一来培养学生积累、运用成语的能力;二来帮助学生理解文中新词“赞不绝口”、“目瞪口呆”;三来可以由此引入课文。
可谓一举三得]3、引入课文。
中国的丝绸不但在今天受到全世界的青睐,早在古代就赢得了众多的喝彩!历史上就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件事:……请同学们读文。
4、学生读课文第1、2自然段,了解丝绸在国外知名度很高。
五年级教案丝绸之路(3篇)
![五年级教案丝绸之路(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66cd1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5.png)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和重要意义。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图片、地图等辅助材料,加深对丝绸之路的认识。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认识到丝绸之路对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贡献。
教学重点:1. 丝绸之路的起点、路线和终点。
2. 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理解丝绸之路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 通过历史故事,体会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教学准备:1. 丝绸之路的地图、图片。
2. 丝绸之路相关的历史故事资料。
3. 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丝绸之路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提问:“这条道路有什么特别之处?”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概念。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丝绸之路的起点、路线和终点。
2. 教师引导学生用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1. 教师展示丝绸之路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 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商品有哪些?- 丝绸之路对世界历史有什么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深入探究。
3.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案例分析1. 教师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 张骞为什么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意义?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
五、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丝绸之路对现代有什么启示?- 如何弘扬丝绸之路精神?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2.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七、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短文。
2. 收集丝绸之路相关的图片、资料,进行展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地图、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和重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丝绸之路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优秀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优秀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f2a9b7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7.png)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绘制丝绸之路的路线图,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与过程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确保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我还会注重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通过播放丝绸之路的相关视频、图片等,为学生营造一个直观、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文中的历史场景再现,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辉煌的时代,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
3.创设各种语言情境,如角色扮演、讲故事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问题导向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2.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分析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路线及文化交流过程,引导学生感受中外文化交流的美好。
3.结合相关资料,拓展丝绸之路的知识,如古代贸易品种、沿途国家和地区等,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布置讨论话题:“你们认为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了哪些影响?”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丝绸之路为什么能够成为古代世界的贸易大动脉?”“你觉得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了哪些影响?”等。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精神,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四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f27c8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18.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1、学习过渡段以及文章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
2、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
2、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教学时数 1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
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侯、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的灿烂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学生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 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你们知道了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请拿出来我们做以交流。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并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
2 这篇文章的题目《丝绸之路》,那么看了这个文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预测:﹙1﹚什么是丝绸之路?﹙2﹚那是一条怎样的路?﹙3﹚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课外与课内结合,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提出问题。
这些都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想,此时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要到丝绸之路上看看,好,现在我们就一同进入课文之中。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这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供感性的认识。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自读课文。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作者先描写了陕西西安市的巨型浮雕,然后阐明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最后遐想不同两国互赠礼品的友好场面)。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三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737a24bb68a98271fefab8.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三篇导读:本文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为复述课文做准备。
3、通过理解,体会过渡段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意义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相关资料;学生:收集资料一、谈话导入1、你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什么路?在2000多年前,一位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就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千古不朽、享誉世界的路——丝绸之路。
(板书课题) 2、释题,读“金钥匙”,用金钥匙的方法说说你想了解丝绸之路的哪些问题? (老师板书:什么叫丝绸之路?为什么要开辟丝绸之路?是怎样开辟的?有什么意义?) 3、浏览课文,看看这些内容都在文中的哪些自然段在讲。
二、学习课文1、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在告诉我们丝绸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默读。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
) 2、你对丝绸了解多少?学生谈收集的资料。
(可结合学生带来的丝绸直观感受) 课件展示(看到这么华丽的丝绸,你想说些什么?,瞧,罗马帝王身着丝绸的高贵) 3、丝绸不仅在中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浏览课文,看看文中哪些自然段在写丝绸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4、默读1、2自然段,找出能体现中国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的词语和句子。
(交流:“目瞪口呆”“赞不绝口”……“最时髦”“最讲究”“最珍贵”“和黄金等价”……)5、此时,作为丝绸发源地的中国子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读出这种骄傲的语气。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欧洲的罗马帝国在我们国家的什么位置?(课件展示地图) 2、去罗马帝国的路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在讲? (女生读,男同学思考:找出一个词语概括路的特点,你是如何体会到的? 课件展示地图,段落,理解这条路环境恶劣,充满艰辛与危险。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2【DOC范文整理】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2【DOC范文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b063d2daf1ffc4ffe47ac81.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认识“矗凹”等七个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价值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挂图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
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再读,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集体交流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安息国与中国在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体会一下两国人民的心情。
.小组汇报表演,再读。
.通过分角色朗读,你体会到了两国人民怎样的心情?学生充分交流。
.引读:这一场景的实现,多亏了一条道路呀!──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丝绸之路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丝绸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e3554d53a2161479171128a9.png)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教材剖析《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画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眠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璀璨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作者先描写了挺立在陕西西安市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然后由点及面、由情入理地阐明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由群雕遥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情形,重点描写了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眠国将军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局面,展现了两国不同的礼节、文化及经济开展。
课文描写细腻生动,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栩栩如生。
作者接着概述了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国家经济、贸易、文化的促进与繁荣所起的重大作用。
最后一段与开头相呼应。
教学目的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9个生字,理解“挺立、戎装、匕首”等词语,记记“不可胜数、绫罗绸缎、美轮美奂”等四字词语。
2.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初步了解首尾照应的写作方法。
3.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复述,积攒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收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故事,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意义,初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本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独立浏览课文,了解主要内容,领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和故事。
2.老师媒体准备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预设教学调整一.导入新课1.学习了《草原》这篇课文,领略了祖国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今天让我们走进西部璀璨的历史文化——丝绸之路。
2.读读课后的资料袋,说说你对“丝绸之路”有哪些了解?3.出示课习题,齐读课习题。
二.初读课文过渡:读着课习题,你觉得文章会介绍什么?而课文又是怎样介绍的?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哪些内容?2.指名分节朗诵,重点正音:挺立高鼻凹眼戎装缫丝冶铁灌溉3.指名答复文章是怎样来介绍丝绸之路的,写了哪些内容?(先写看到雕塑引起遥想;再详细描写了一个故事;最后总的论述了丝绸之路的深远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时安排
课时
A案
课前准备
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上网或者去图书馆等方式,查询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历史变迁或人物故事等相关信息。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丝绸之路的相关风景图片,配乐介绍:丝绸之路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被称为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蛮荒之路,可是自汉代张骞冒死开拓之后,这条崎岖荒僻的道路上却出现了队队商旅,悠悠驼铃。
从此,
东方的文明古国和西方的许多国家便开始了不绝如缕的联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意味深长地称作“对话之路”,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
为什么称它是“对话之路”“开放之路”呢?今天,我们就沿着这条丝绸之路,察看一番,感受一番。
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激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丝绸之路称为“对话之路”,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那么,文中所写的中国使者称它为什么呢?
学生寻读课文,回答老师的提问。
齐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进一步激疑:听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启发学生多层面追问:为什么说这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一起了?联系我们的仅仅是一条路吗?中国使者为什么称它
为“伟大的路呢”?伟大体现在哪里?
小组合作讨论。
要求摆出观点,层次清晰地罗列事实以证明。
鼓励各小组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和学生的对话中相机梳理思路──友谊之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科学之路……
三、深入读文,把握主旨
感受“友谊之路”。
自由读课文描写大汉国和安息国使节见面的部分,在原来小组同学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两国人民友谊体现在什么地方?
交流、生发。
教师在对话中点拨:安息国方面:迎候之远──边境线上;迎候之众──感受“浩浩荡荡”的意思,读出浩荡的气势,然后引史实以佐证:XX0多人;迎候之热──表情、语言、动作、礼物、节目。
大汉国方面:谦逊有礼──没有盛气凌人的傲慢;薄礼不薄──史料记载:西方宫廷皇族和贵族以穿丝绸服装为时尚,丝绸与黄金在当时几乎等价;罗马国和安息国交战,见安息帝国士兵身上穿的丝绸服装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宛如天神,吓得不知所措,结果溃不成军。
教师同时注意鼓励学生不仅要理解正确,而且要读出人物当时的感情。
小结:一条路,打通了隔膜,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有感情地再读中国使者的话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感受经济之路。
丝绸之路是伟大之路,除了因为这是一条友谊之路,还因为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读课文第十三自然段。
为什么说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交流、生发。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以向深层探究:为什么说将中国的养蚕、冶铁等技术带向国外,将国外的葡萄、核桃等食品带到中国,就会促进经济或者科技的发展呢?
有感情地朗读。
感受文化之路。
丝绸之路的伟大还体现在它是一条文化之路。
齐读“我国音乐、舞蹈、绘画,由于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
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的?
小结: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古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在延绵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迹,传达给人们的却是超越国界和民族差异的精神共鸣,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再次有感情地再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四、总结升华,领会现代意义
教师有感情地激疑:望着这座群雕,作者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望着这座群雕,作者情不自禁地引起了对往.
日商贸繁荣的遐想。
同学们,从这些首尾似乎重复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交流、生发。
激情朗读。
五、作业
结合课文上所讲的内容,说说“为什么丝绸之路是一条伟大的路”。
有条件的,可以开一个“丝绸之路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