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相互作用力练习题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相互作用力》经典大题30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相互作用力》经典大题30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db006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8.png)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相互作用力》经典大题30题(含答案解析)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相互作用力》经典大题30题(含答案解析)1.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拖杆质量可以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1)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2)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λ.已知存在一临界角θ0,若θ≤θ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θ0.【答案】(1)(2)λ【解析】【详解】(1)设该同学沿拖杆方向用大小为F的力推拖把.将推拖把的力沿竖直和水平方向分解,按平衡条件有①②式中N和f分别为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和摩擦力.按摩擦定律有③联立①②③式得④(2)若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不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应有⑤这时①式仍满足.联立①⑤式得⑥现考查使上式成立的θ角的取值范围.注意到上式右边总是大于零,且当F无限大时极限为零,有⑦使上式成立的θ角满足,这里θ0是题中所定义的临界角,即当时,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推不动拖把.临界角的正切为⑧【名师点睛】对拖把头受力分析,抓住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合力为零,运用正交分解求出推力F的大小.当推力F的水平分力小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结合第1问的结果,得到λ的表达式,采用极限法:当F无限大时的情况求解2.如图所示,质量为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的货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货箱上,另一端拴在地面绳绷紧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已知货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取.现用水平力F将木板B从货箱A下面匀速抽出,试求:(,)(1)绳上张力T的大小;?(2)拉力F的大小.【答案】(1)100N?(2)200N【解析】【详解】(1)对物体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A静止,受力平衡,则在x轴上:Tcosθ=f1在y轴上:N1=Tsinθ+mAg又f1=μ1N1联立解得:T=100Nf=80N即绳上张力T的大小为100N.(2)对物体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B处于静止,根据平衡条件可得:在x轴上:F=f1+f2 在y轴上:N2=N1+mBg又有:f2=μ2N2联立解得:F=200N 即拉力F的大小为200N.3.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某一水平面上,已知物体A重60N,A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A、B均处于静止状态,绳AC水平,绳CD与水平方向成37°角,CD绳上的拉力为15N。
互作用-力 单元测试-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互作用-力 单元测试-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bb6d8b0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4.png)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物体相对静止在水平传送带上随传送带同向匀速运动。
它受到的力是( )A. 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B. 重力、支持力C. 重力、支持力、滑动摩擦力D. 重力、滑动摩擦力2.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同种材料不同质量的物体压到一竖直墙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物体保持静止,则F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B. 若物体保持静止,则质量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小C. 若物体沿墙壁向下滑动,则F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D. 若物体沿墙壁向下滑动,则质量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3.如图所示,位于静止斜面体上的小物块P受到竖直向下的推力F的作用,斜面与物块P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已知物块P沿斜面匀速下滑;现保持F的方向不变,使其大小变化,则( )A. F增大,物块加速下滑B. F减小,物块减速下滑C. F增大或减小,物块均匀速下滑D. F增大或减小,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均向左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 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C. 两物体只要接触就一定有弹力存在D.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物体的接触面5.消防员用绳子将一不慎落入井中的儿童从井内加速向上提的过程中,不计绳子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对绳子的拉力B. 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儿童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的重力D. 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大于绳子对消防员的拉力6.如图所示,将两根劲度系数均为k、原长均为L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2L的两点,另一端共同连接一质量为m的物体,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
若将物体的质量变为M,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sin37∘=0.6,则M等于( )m7.A. 932B. 916C. 38D. 348.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N的大砝码,用细线悬挂在O点,现在用力F拉砝码,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用拉力F的最小值为( )A. 5.0NB. 2.5NC. 8.65ND. 4.3N9.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B.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不能使物体发生形变C. 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能竖直上升,是因为受到竖直向上升力的作用D.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10.已知两个相互垂直的力的合力为50N,其中一个力为40N,则另一个力为( )A. 10NB. 20NC. 30ND. 40N11.如图所示,竖直杆AO固定在地面不动,一重力不计的细杆OB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B端挂一重物,且系一轻质细绳,细绳跨过竖直杆顶A处的光滑小滑轮,用力F拉住。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相互作用——力分层作业23整体法和隔离法动态平衡问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相互作用——力分层作业23整体法和隔离法动态平衡问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15775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a.png)
03分层作业23整体法和隔离法动态平衡问题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题组一整体法与隔离法1.一儿童在搭积木时,将两个相同的三棱柱甲、乙相邻置于水平地面上,表面光滑的圆柱体丙架在两个三棱柱之间,截面如图所示。
三块积木的质量均为m且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受到3个力的作用B.地面对乙的摩擦力方向向右mgC.地面对甲的支持力大小为32D.若增大甲、乙间的距离,丙未落地且三者仍静止,则甲、乙对丙的作用力的合力变大2.如图所示,由五根等长的轻质细绳悬挂起四个质量相等的灯笼,中间的细绳是水平的,另外四根细绳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分别为θ1和θ2。
关于θ1和θ2,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θ1=2θ2B.θ1=3θ2C.sin θ1=3sin θ2D.tan θ1=2tan θ2题组二用解析法、图解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3.如图所示,一只小鸟沿着较粗的均匀树枝从右向左缓慢爬行,在小鸟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A.树枝对小鸟的作用力不变B.树枝对小鸟的摩擦力不变C.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D.树枝对小鸟的弹力保持不变4.(2024辽宁丹东高一校考)如图所示,粗糙地面上放置一个足够大三角形框架,一光滑小环套在框架斜边上并系在轻绳的一端,轻绳另一端跨过光滑定滑轮固定在竖直墙上,现将钩码挂在定滑轮左侧的轻绳上,此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逐渐增加钩码的个数,小环缓慢上移,若整个过程中框架始终静止,且钩码未落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轻绳拉力先增大再减小B.地面对框架的摩擦力增大C.地面对框架的支持力减小D.小环所受支持力增大题组三用相似三角形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5.(2024山东潍坊高一期末)如图所示,一工件放在地面上的O点,要将该工件吊起到空中的H点,用细绳c、d系在该工件上,施工队员甲、乙通过固定在横梁上的定滑轮M、N拉细绳,吊起过程甲、乙两队员位置不变,紧密配合拉细绳使该工件沿OM缓慢上升到H点,已知NH与OM垂直且与滑轮N相切,该工件上升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细绳d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B.细绳c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C.甲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D.乙对地面的摩擦力减小6.表面光滑的四分之一圆柱体紧靠墙角放置,其横截面如图所示。
高一物理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33f69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e.png)
高一物理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有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它们的合力大小F随两力夹角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两力大小分别为多少?【答案】8 N 4 N【解析】设两力大小分别为F1、F2,且F1>F2由题中图线知,θ=180°时,有F1-F2=4 N①当θ=0°时,有F1+F2=12 N②由①②式可得F1=8 N,F2=4 N。
思路分析:从图中可知当两力夹角为零度时,合力为12N,当两力夹角为180°时,合力为4N,所以可列方程,求解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通过合力大小F随两力夹角变化情况的图像考查了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解,关键是从图像中找出两力同向时的关系,反向时的关系,列方程求解2.水平桌面上一重为200 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依次用15 N、30 N、80 N 的水平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15 N、30 N、40 N B.15 N、30 N、80 NC.0、0、40 N D.40 N、40 N、40 N【答案】A【解析】物体要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所以当用15N的外力推物体时,物体达不到静摩擦力,所以物体保持静止,受到静摩擦力大小为15N,当用30N的外力推物体时,物体受到的力达不到最大静摩擦力,所以物体保持静止,故受到静摩擦力大小为30N, 当用80N的外力推物体时,物体受到的力达不到最大静摩擦力,所以物体保持静止,故受到静摩擦力大小为40N,思路分析:.先判断滑动摩擦力多大,为,然后根据外力判断试题点评:首先确定摩擦力的种类,静摩擦力用平衡知识求解,滑动摩擦力用F=μFN求解3.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体的静摩擦力()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C.大小可能等于零D.大小可能等于F【答案】. ABCD【解析】当时,物体有上滑的趋势,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当F=mgsinθ时,静摩擦力为零.当时,物体有下滑的趋势,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当F=mgsinθ时,静摩擦力为零.当时,静摩擦力为零.当,静摩擦力,所以ABCD正确,思路分析:物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推力F,根据推力F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的大小关系,确定物体受不受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研究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分析和理解静摩擦力的能力.静摩擦力的产生取决于物体有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可运用平衡条件加深理解.4.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一三角形木块a,物体b在a的斜面上匀速下滑,则()A.a保持静止,而且没有相对水平面运动的趋势B.a保持静止,但有相对水平面向右运动的趋势C.a保持静止,但有相对水平面向左运动的趋势D.因未给出所需数据,无法对a是否运动或有无运动作出判断【答案】A【解析】对物体B受力分析,受重力G、支持力N、滑动摩擦力f,再对A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Mg、地面的支持力F、B对A的压力N′,B对A的摩擦力f′,地N面对A可能有静摩擦力f,先假设有且向右,静当物体B匀速下滑时,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由于物体A保持静止,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当物体匀速下降时,由上式得到,故A正确思路分析:a不受水平面给的摩擦力的作用,没有相对水平面的运动趋势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摩擦力的求解,关键是一定要先明确是属于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再分别根据滑动摩擦及静摩擦力的求解方法进行求解5.如图所示,杆的上端用细绳吊在天花板上的O点,下端放在水平面上,且杆都处于静止状态,则杆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分别为()A.A图中向左,B图中向左B.A图中向左,B图中向右C.A图中向右,B图中向右D.A图中向右,B图中没有摩擦力【答案】D【解析】A杆受到的绳子的拉力是斜向右的,即在水平向右的方向上有分力,所以A受到向左的静摩擦力,B图中杆受到绳子竖直向上的拉力,相对地面没有运动趋势,所以不受摩擦力,思路分析:假设法和状态法是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有效方法试题点评:先弄清物体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是关键,6.产生弹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答案】接触并且有形变【解析】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这就是弹力;由此可见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两个物体间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直接接触并发生形变.思路分析:要解答此题需掌握:弹力的产生条件.两物体要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才能产生弹力.试题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弹力的产生条件,要注意辨别和运用7.除拉伸或缩短形变外,还有______形变和_______形变。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2518a4ad02de80d5d84061.png)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绳子一端系在天花板上,另一端系一半径为R的小球,小球静置于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
沿水平向右缓慢推动斜面(小球不从斜面顶端落下),绳子与斜面接触前关于绳子张力T和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忽略小球的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逐渐增大B.F逐渐增大C.T先增大后减小D.F先增大后减小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两个物体之间有弹力,则它们之间一定有摩擦力D.两个物体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则它们之间一定有摩擦力3.关于以下四幅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重锤自由下落时,乙图可表示其运动规律C.探究弹簧弹力实验中,丙图表示弹簧弹力与弹簧长度成正比D.研究摩擦力时,丁图表示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4.如图所示,图中的物体A均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弹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地面是光滑水平的,A与B间存在弹力B.图乙中两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A对两斜面均有压力的作用C.图丙中A不会受到斜面B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D.图丁中A受到斜面B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5.a、b、c为三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叠放于水平桌面上。
水平恒力F作用于木块b,三木块以共同速度v沿水平桌面匀速移动,如图所示,则在运动过程中()A.b作用于a的静摩擦力为零B.b作用于a的静摩擦力为3FC.b作用于c的静摩擦力为2 3 FD.c作用于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为3F6.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
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
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7.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B.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C.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D.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8.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杆AO,长为R,可绕A自由转动。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知识总结例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知识总结例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0bb5b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6.png)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如图所示,弹簧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块,另一端固定在长木板上,缓慢抬起木板的一端,物块与木板始终保持相对静止。
当木板与水平面成θ=30°,物块与木板间恰好没有摩擦力。
当木板与水平面成θ=60°时物块所受摩擦力()A.等于零B.大小为√32mg,方向沿斜面向上C.大小为√3−12mg,方向沿斜面向上D.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上答案:C设弹簧的弹力为F,当木板与水平面成θ=30°时,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mg sin30°当木板与水平面成θ=60°时,弹簧的弹力不变,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变大,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f=mg sin60°解得f=√3−12mg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一轻杆两端固定两个小物体A、B,B物体的质量是A物体质量的两倍,轻绳跨过滑轮连接A和B ,一切摩擦不计,平衡时OA 和OB 的长度之比为( )A .1∶2B .2∶1C .1∶1D .1∶4答案:B设绳上拉力为T ,OA 长L 1,OB 长L 2,过O 点作竖直向下的辅助线交AB 于C 点,利用力的三角形和三角形相似有T OA =m A g OCT OB =m B g OC可得OA OB =m B m A =21故选B 。
3、两个共点力F 1、F 2的合力的最大值为7 N ,最小值为1 N 。
当F 1、F 2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 )A .5 NB .5√2NC .6 ND .8 N答案:A由题意知F 1+F 2=7 N ,F 1-F 2=1 N故F 1=4 N ,F 2=3 N夹角为90°时F 合=√F 12+F 22=5 N故选A。
4、如图所示,A、B为竖直墙面上等高的两点,AO、BO为长度相等的两根轻绳,AOB在同一水平面内,初始时∠AOB<90°,CO为一根轻杆,可绕C点在空间无摩擦转动,转轴C在AB中点D的正下方,在O点处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将绳AO的A端缓缓向D端移动,O点位置保持不动,系统仍然保持平衡,则()A.绳AO的拉力逐渐增大B.绳BO的拉力逐渐增大C.杆CO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D.绳AO、BO的拉力的合力逐渐增大答案:ACD.设绳AO和绳BO拉力的合力为F,以O点为研究对象,O点受到重力mg、杆的支持力F2和绳AO与绳BO 拉力的合力F,作出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重力不变、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时,杆的支持力F2不变,绳AO与绳BO拉力的合力F也不变,仍沿OD 方向,故CD错误;AB.当A点逐渐靠近D点时,将绳AO和绳BO的拉力合成如图所示可知绳AO的拉力逐渐增大,绳BO的拉力逐渐减小,故A正确,B错误。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测试卷(答案解析)(20)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测试卷(答案解析)(20)](https://img.taocdn.com/s3/m/376a8d2f6f1aff00bfd51e69.png)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钢球,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用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挡住,处于静止状态。
各个接触面均光滑,重力加速度为g,则挡板从该位置缓慢放平的过程中,球对挡板的压力和球对斜面的压力()A.球对挡板的压力增大,球对斜面的压力增大B.球对挡板的压力减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减小C.球对挡板的压力增大,球对斜面的压力减小D.球对挡板的压力减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增大2.如图所示,物体通过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的M点,在细线上的O点施加作用力F,使细线OM段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β,若保持O点静止不动,使作用力F从图示方向缓慢转至水平方向,则作用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一直增大D.一直减小3.下列关于物体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的受力物体是地球B.物体重力大小与其质量无关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身上D.某物体在同一位置时,所受重力与静止还是运动无关,重力大小是相同的4.如图a所示,质量为m的半球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平板上,当θ从0缓慢增大到90︒的过程中,半球体所受摩擦力f F与θ的关系如图b所示,已知半球体始终没有脱离平板,半3,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A .~O q 段图像可能是直线B .π~2q 段图像可能是直线C .π4q = D .2mg p = 5.如图所示为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 随两分力的夹角θ变化的图象,则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可能为( )A .1N 和4NB .2N 和3NC .1N 和5ND .2N 和4N 6.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
质量为m 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手拉住。
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手对线的拉力F 和环对小球的弹力N 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 .F 减小,N 不变B .F 不变,N 减小C .F 不变,N 增大D .F 增大,N 减小7.作用于O 点的三力平衡,设其中一个力的大小F 1,沿y 轴正方向,力F 2大小未知,与x 轴负方向夹角θ(θ<90°),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章末复习练习)解析版)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章末复习练习)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7e1df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c.png)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章未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8个小题,每题3分,满分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为μ=0.1的水平面上有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kg ,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0N 的拉力F 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10m/s 2)A.10N ,方向向右B.10N ,方向向左C.20N ,方向向右D.20N ,方向向左【答案】 D【解析】依题意,物体相对于地面向右运动,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
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F 也在水平方向,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即F N =mg ,所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μF N =μmg =0.1×200N=20N ;A .10N ,方向向右,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B .10N ,方向向左,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C .20N ,方向向右,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D .20N ,方向向左,与结论相符,选项D 正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可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B.运动员跑完800m 比赛,800m 指的是路程大小C.由滑动摩擦因数Nf F μ=知,μ与F N 成反比 D.滑动摩擦力总是阻力,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答案】 B【解析】A.点没有大小,谈自转无意义;故研究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动作时,运动员不可以简化为点,故A错误;B.运动员跑完800 m比赛,轨迹是曲线,故800 m指的是路程大小,故B正确;C.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只有两个接触面的材料决定,与正压力无关,选项C错误;D.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都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选项D错误。
3.如图所示,下列四个图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
甲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之间,乙球与其右侧的球相互接触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球与其右侧的球放在另一个大的球壳内部并相互接触,丁球用两根轻质细线吊在天花板上,且其中右侧一根线是沿竖直方向。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力章节练习题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力章节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e53fb8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5.png)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力章节练习题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 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所受的重力, 施力物体是地球B.木块对桌面的支持力是弹力, 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保持平衡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所以发生力的作用必须相互接触B. 物体受到的几个共点力的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C. 一个2N的力可以分解为7N和6N的两个力3.有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 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 物体之间不光滑, 如图所示。
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B物体上, 三个物体仍/然保持静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的下表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B. B的上表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C. B的下表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D. C的上表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4.如图所示, 被轻绳系住静止在光滑斜面上的小球.若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小球受到的重力G, 则G的两个分力的方向分别是图中的()A. 1和4B. 3和45.C. 2和4 D. 3和2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重5N的木块, 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当拉力增大为1.8N时,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木块受的摩擦力为1.8NB. 木块受的摩擦力为1.2NC. 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D. 木块的运动速度逐渐减小6. 小猴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 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上和f下那么它们的关系是()A. f上向上, f下向下, 且f上=f下B. f上向下, f下向上, 且f上>f下C. f上向上, f下向上, 且f上=f下D. f上向上, f下向下, 且f上>f下7. 如图所示, 物块A的重力GA=20N, 物块B的重力GB=10N, 水平推力F作用在A上, A与竖直墙面接触, A和B均静止, 则墙面受到的摩擦力()A. 大小为20N, 方向向上B. 大小为20N, 方向向下C. 大小为30N, 方向向上D. 大小为30N, 方向向下8.一质量为m的小球, 用轻绳悬挂于O点, 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 从平衡位置A点缓慢运动到B点, 则力F和绳子张力T的大小变化规律为()A.F变大, T变大B.F变大, T变小C. F和T都先增大后减小D. F和T都先减小后增大9.关于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合力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小B. 合力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分力C.合力可能比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和还大D.合力可能与分力大小相等10.一个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不变, 这是因为()A. 物体一定没有受到任何力B. 物体一定受到两个平衡力作用D.一个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沿垂直斜面方向上C. 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D. 物体可能受到两个平衡力作用1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是依靠实验事实, 直接归纳总结得出的B. 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可靠实验为基础, 通过理想化实验而得出的结论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只有在惯性参考系中牛顿第一定律才适用12.如图所示, 两个质量为m、横截面半径为r的半圆柱体A.B放置在粗糙水平面上, A.B的圆心O1.O2之间的距离为l, 在A.B上放置一个质量为2m、横截面半径也为r的光滑圆柱体C(圆心为O3), A.B.C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则A. 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mgB.地面对A的作用力的方向由O1指向O3C.若l减小,A.C之间的弹力减小D.若l减小,地面对B的摩擦力增大二、实验题(每空4分, 共12分)13. 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 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 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 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时, 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 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 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 测出相应的加速度, 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 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 应该做a与________的图象.(3)如图(a), 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a-F图线, 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三、计算题(共30分)14. (8分)如图所示, 荡秋千的小学生所受重力为400 N, 秋千最大摆角为60°.当他处于最高位置时, 把他所受的重力在沿绳方向和垂直绳方向进行分解, 求这两个分力的大小, 并考虑按这两个方向分解重力的物理意义.15. (18分)如图17所示, 一半径为r的球重为G, 它被长为r的细绳挂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 求: 细绳的拉力大小;墙壁对球弹力的大小.16.(12分)如图19所示, 人重600 N, 木板重为400 N, 人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2, 现在人用水平力拉绳, 使他与木板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求:人拉绳的力的大小;人的脚给木/板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物理练习题七解析1.C. A.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木块受的重力, 但不能说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的重力, 因为两者产生的原因、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等都不同. 压力的施力物体是木块. 故A错误. B.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弹力, 是由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而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 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对桌面产生的弹力. 故B错误. C.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 由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得知,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 但性质不同, 故C正确. 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木块受的重力二力平衡. 故D错误. 故选: C.2.C. A.只有弹力才必须相互接触, 故A错误;B.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 合力可大于分力, 也可小于, 也可以等于, 故B错误;C.2N的力在7N和6N的两个力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故可以被分解, 故C正确;D.物体所受重力沿垂直斜面方向上的分量是分力, 不存在, 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属于弹力, 故D错误;故选: C.3.D. AB之间没有摩擦力, 所以A.B项错;B的下表面收到C对其向左的摩擦力;C的上表面受到B对其向右的摩擦力, 故C错误, D正确。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测试卷(答案解析)(24)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测试卷(答案解析)(24)](https://img.taocdn.com/s3/m/e12042e5f18583d048645909.png)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水平传送带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 1、m 2、m 3的木块1、2、3,1和2及2和3间分别用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细绳将木块1固定在左边的墙上,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当三个木块达到平衡后,1、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 .23()2m m gL kμ++ B .123()2m m m gL kμ+++C .23(2)2m m gL kμ++D .32m gL kμ+2.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一长凳的一端,在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拖拉。
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甲、乙同学手掌粗糙程度也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凳子向甲方移动B .凳子向乙方移动C .凳子向两位同学中体力大的一侧移动D .凳子向两位同学中体重大的一侧移动3.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固定一个半径为R 的半圆柱体M ,挡板PQ 固定在半圆柱体M 上,PQ 的延长线过半圆柱截面圆心O ,且与水平面成30°角。
在M 和PQ 之间有一个质量为m 的光滑均匀球体N ,其半径也为R 。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 对PQ 的压力大小为mgB .N 对PQ 的压力大小为12mg C .N 对M 的压力大小为mgD .N 对M 的压力大小为33mg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静止放置着一把茶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茶壶共受到重力、桌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三个力作用B.桌面对茶壶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产生的C.茶壶对桌面的压力与茶壶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桌面对茶壶的支持力与茶壶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块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A.物块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大小为m gsinθB.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0C.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μmg cosθD.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mg sinθ6.a、b、c为三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叠放于水平桌面上。
高一物理章末测试及解析:相互作用--力
![高一物理章末测试及解析:相互作用--力](https://img.taocdn.com/s3/m/eb7d20d7b4daa58da1114a53.png)
高一物理章末测试及解析:相互作用--力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是小车所受外力F 的图示,所选标度都相同,则对于小车的运动,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甲 乙 丙 丁A .F 1和F 2B .F 1和F 4C .F 1和F 3、F 4D .都不相同2.磁性黑板擦吸附在竖直的黑板平面上静止不动时,黑板擦受到的磁力( )A .小于它受到的弹力B .大于它受到的弹力C .与它受到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 .与它受到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3.如图所示为某新型夹砖机,它能用两支巨大的“手臂”将几吨砖夹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已知该新型夹砖机能夹起质量为m 的砖,两支“手臂”对砖产生的最大压力为F max (设最大静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手臂”与砖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 )A .μ=mg F maxB .μ=mg 2F maxC .μ=2mg F maxD .μ=F max mg4.如图所示,一只半球形碗倒扣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球的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蚂蚁只有在离桌面的高度大于或等于45R 时,才能停在碗上,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那么蚂蚁和碗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35B .45C .34D .12255.如图所示,物体A 、B 在平行于斜面的力F 作用下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A 相对于B 静止,则物体B 受力的个数为( )A .4个B .5个C .6个D .7个6.如图所示,n 块厚度为d 的相同的砖块靠在一起平放在地面上。
今将它们一块一块向上叠起来,这堆砖的重心升高了( )A .n 2dB .n -12 dC .ndD .n +12 d7.如图所示,物体A 放在水平地面上,在两个水平力F 1与F 2的作用下保持静止,已知F 1=10 N ,F 2=2 N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若去掉F 1,则A 一定向左运动;若去掉F 2,则A 一定向右运动B .若去掉F 1,A 一定仍保持静止,且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2 N ,方向水平向右C .若去掉F 2,A 一定仍保持静止,且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10 N ,方向水平向左D .由于不知道动摩擦因数及A 的质量的具体数值,所以以上说法都不对8.如图所示,重为G 的花瓶置于水平桌面上,桌面对花瓶的支持力为F 1,花瓶对桌面的压力为F 2。
人教版本(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测试卷
![人教版本(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a4a89ceff00bed5b8f31d60.png)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如图所示,用质量不计的轻绳L1和L2将M、N两重物悬挂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1对M的拉力和L2对M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L2对M的拉力和L2对N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L1对M的拉力和M对L1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L2对N的拉力和N对L2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如图所示,自动卸货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厢在液压机的作用下,倾角θ缓慢增大,货物m 相对车厢始终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货物对车厢的压力变大B.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变大C.地面对车的摩擦力变小D.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变小3.如图所示,左侧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右侧是半径为2R的一段圆弧.二者圆心在一条竖直线上,小球a、b通过一轻绳相连,二者恰好在等高处平衡.已知θ=37°,不计所有摩擦,则小球a、b的质量之比为()A. 3∶4B. 3∶5C. 4∶5D. 1∶24.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下图所示.已知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ac绳和bc绳中的拉力分别为()A.mg,mgB.mg,mgC.mg,mgD.mg,mg5.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裂B.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C.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D.因为不清楚玻璃和榔头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6.用质量为M的吸铁石,将一张质量为m的白纸压在竖直固定的磁性黑板上.某同学沿着黑板面,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轻拉白纸,白纸未移动,则此时黑板对白纸的摩擦力的大小为()A.FB.mgC.D.7.一个球形物体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并与竖直墙壁相接触,A、B两点是球与墙和球与地面的接触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三个力,重力、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墙壁对物体的弹力B.物体受两个力,重力、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C.物体受两个力,重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D.物体受三个力,重力、物体对地球的引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8.水平横梁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10 kg的重物,∶CBA=30°,如图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大小为(g取10 N/kg)()A. 50 NB. 50NC. 100 ND. 100N9.如图所示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押加”,实际上相当于两个人拔河。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测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d736364028915f814dc2e7.png)
一、选择题1.如图甲所示,被网友称为“麻辣小龙虾”的新型救 援机器人引起外媒广泛关注,其长长的手臂前端有三个对称安放的“铁夹”。
如图乙所示,在某次救援活动中,“麻辣小龙虾”用铁夹恰好竖直抓取到重力为G 的均匀圆柱状水泥制品,水泥制品在铁夹的作用下竖直向上匀速运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则( )A .“铁夹”对水泥制品的压力竖直向上B .“铁夹”对水泥制品的力大于水泥制品对“铁夹”的力C .若增大“铁夹”对水泥制品的挤压,则水泥制品所受摩擦力不变D .若“铁夹”放开水泥制品,水泥制品将做自由落体运动2.如图所示,在水平传送带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 1、m 2、m 3的木块1、2、3,1和2及2和3间分别用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细绳将木块1固定在左边的墙上,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当三个木块达到平衡后,1、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 .23()2m m g L k μ++B .123()2m m m g L k μ+++C .23(2)2m m g L k μ++D .32m gL k μ+3.如图甲所示,推力F 垂直斜面作用在斜面体上,斜面体静止在竖直墙面上,若将斜面体改成如图乙所示放置,用相同大小的推力F 垂直斜面作用到斜面体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图中墙面受到的压力可能变小B .乙图中斜面体一定受到四个力C .乙图中斜面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D .乙图中斜面体可能沿墙面向上滑动4.如图所示是剪式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
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51.010N ⨯,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12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45.010N ⨯B .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大小为52.010N ⨯C .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D .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5.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用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悬挂于O 点,在外力F 的作用下,小球A 、B 均处于静止状态。
专题03:高一上册物理基础题每日一练-第三章相互作用-力(解析版)
![专题03:高一上册物理基础题每日一练-第三章相互作用-力(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9e4f3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c.png)
专题03:高一上册物理基础题每日一练第三章相互作用-力(解析版)(12月20日)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在不久前举行的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小明同学以背越式成功地跳过了1.70米的高度。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小明在空中的姿态时可把小明视为质点B.小明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C.小明越过横杆时,其重心可能在横杆的下方D.起跳时小明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答案】C【详解】A.研究小明在空中的姿态时,小明的形状与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小明不能视为质点,A错误;B.小明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小明随后向下运动,说明此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B错误;C.物体的重心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小明越过横杆时,其重心可能在横杆的下方,C正确;D.起跳时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则小明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D错误。
故选C。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力的作用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B.重力加速度随着纬度升高而减小C.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形变量成正比D.重力没有施力物体【答案】C【详解】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既有施力物体,也有受力物体,故A错误;B.重力加速度随着纬度升高而增大,故B错误;C.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形变量成正比,故C正确;D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D 错误。
故选C 。
3.如图所示,一重力为G 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沿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两个方向分解重力G ,这两个方向上的分力分别为F 1和F 2。
则分力F 1的大小为()A .sin G θB .cos G θC .tan G θD .G 【答案】A 【详解】分力F 1的大小为1sin F G θ=故选A 。
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度的光滑斜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着一个重力为10N 的物体,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A .1NB .3NC .5ND .10N【答案】C 【详解】根据平衡条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sin 30F G =︒解得5NF =故选C 。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经典大题例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经典大题例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e72f7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c.png)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一学校物理项目学习小组研究悬索桥的受力特点,实际的悬索桥在工程上是复杂的,他们进行了合理简化,悬索桥的简化模型如下:吊桥六对钢杆悬吊,六对钢杆在桥面上分列两排,其上端挂在两根钢缆上,如图为其一侧面图。
已知图中相邻两钢杆间距离为9m,靠桥面中心的钢杆长度为2m(即AA′=DD′=2m),BB′= EE′,CC′=PP′,又已知两端钢缆CM、PN与水平方向成45°角,若钢杆钢缆自重不计,每根钢杆承受拉力相同,桥面总质量m,每根钢杆拉力均为T。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每根钢杆拉力大小为16mgB.每对钢缆AD中拉力大小为13mgC.每对钢缆CM中拉力大小为√22mgD.BB′的长度为6m答案:CA.桥面总质量m,每根钢杆拉力均为T,由平衡条件可得12T=mg解得T=mg 12故A错误;C.对整体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可得2T MC sin45∘=mg 解得T MC=mg2sin45∘=√2mg2故C正确;B.对左边的悬索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T AD=T MC cos45∘=mg 2故B错误;D.对A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tanθ=16mgT AD=13由几何关系可得BB′=AA′+A′B′tanθ=(2+9×13)m=5m故D错误。
故选C。
2、如图将光滑的重球放在斜面上,被竖直的挡板挡住而静止,设球对斜面的压力为N1,对挡板的压力为N2,当挡板从竖直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A.N1变小,N2变大B.N1变大,N2变小C.N1变小,N2先变小后变大D.N1和N2都变小答案:C以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小球受到重力G、斜面的支持力N1′和挡板的支持力N2′,N1′与N1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N2′与N2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平衡条件得知,N1′和N2′的合力与重力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出多个位置N1′和N2′的合力,如图,由图看出,N1′逐渐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当N1′和N2′垂直时,N2′最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N1逐渐减小,N2先变小后变大,故C正确,ABD错误。
高一物理受力分析相互作用经典习题
![高一物理受力分析相互作用经典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20cdc74f7ec4afe05a1df04.png)
1、如图所示,质量为mB=14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A=10kg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
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上,另一端拴在地面的木桩上,绳绷紧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
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现用水平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试求:(sin37°=0.6,cos37°=0.8)(1)绳上张力 FT的大小;(2)拉力F的大小。
2、如图所示,斜绳(与水平方向夹450)与水平绳最大承受拉力分别为20N和10N,竖直绳抗拉能力足够强,三绳系于O点,问各绳均不断时,最多可悬吊多重的物体?3、如图所示,原长分别为L1和L2、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1的物体,最下端挂着质量为m2的另一物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1)这时两个弹簧的总长度为多大?(2)若用一个质量为M的平板把下面的物体竖直缓慢地向上托起,直到两个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的原长之和,求这时平板受到上面物体m2的压力.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滑轮到P、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物块P和物块Q的质量都是m,轻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P向右做匀速运动,求木板P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和拉力F的大小动态分析(正交分解表示法、相似形法)1、(G)如图所示,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F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A.F1不变,F2变大B.F1不变,F2变小C.F1变大,F2变大D.F1变小,F2变小2、(G)如图,物体P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的上表面水平。
高一物理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物理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80f1c501f69e314232943e.png)
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O点有一个很小的光滑轻质圆环,一根轻绳AB穿过圆环,A端固定,B端悬挂一个重物。
另一根轻绳一端固定在C点,另一端系在圆环上,力F作用在圆环上。
圆环静止时,绳OC与绳OA水平,F与OA的夹角为45°。
现改变力F,圆环位置不变,且重物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改变F方向时绳AB中拉力将改变B.当F沿逆时针旋转时,F先增大后减小C.当F沿顺时针旋转时,绳OC中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D.F沿逆时转过的角度不能大于90°【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因为重物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所以AB绳子的拉力的大小与重物的重力大小相等,不变化,选项A错误;BC.对环受力分析,环受AO和BO两绳子的拉力,以及绳子CO和F的拉力;环的位置不变,则AB绳子的拉力不变,AO与BO的合力也不变,方向沿它们的角平分线,根据共点力平衡的特点可知,CO与F的合力与AO、BO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力F的方向变化时,做出F与CO上的拉力的变化如图:由图可知,当沿逆时针族转时,F先减小后增大,绳OC的拉力减小;而当F沿顺时针旋转时,F逐渐增大,绳OC的拉力增大,选项BC错误;D.由于F与CO绳子的拉力的合力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是45°,可知F沿逆时转过的角度不能大于90°,选项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一轻质光滑定滑轮固定在倾斜木板上,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物块A 、B ,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连接,A 、B 间的接触面和轻绳均与木板平行。
A 与B 间、B 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当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时,物块A 、B 刚好要滑动,则μ的值为( )A .13B .14C .15D .16【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当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时,两物块刚好滑动,对A 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沿斜面方向,A 、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1cos 45f N mg μμ==︒根据平衡条件可知sin 45cos45T mg mg μ=︒+︒对B 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沿斜面方向,B 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23cos 45f N mg μμ='=⋅︒根据平衡条件可知2sin 45cos453cos45mg T mg mg μμ︒=+︒+⋅︒两式相加,可得2sin 45sin 45cos45cos453cos45mg mg mg mg mg μμμ︒=︒+︒+︒+⋅︒解得15μ=故选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