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
农业推广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农业推广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狭义农业推广是_________ 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2、广义农业推广是指除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方面。
3、现代农业推广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人们(传播过程),而且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知识、技能和正确观念,以便有效地禾U用这些信息和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过程。
4、农业推广_________ 通等方式组织与教育农民增进知识,改变态度,提高技能,不但使农民采用和传播农业新技术,而且使其自愿改变行为,以改变其生产条件,提高产品产量,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智力与自我决策能力,从而实现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________5、农业技术推广是_________ 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6农业技术:应用于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二、填空:1我国农业推广理论界把农业推广分为狭义农业推广、广义农业推广和现代农业推广三个方面。
2、教育推广产生于英国、而发展于美国、然后普及到全世界 _____三、问答题:1、为什么许多国家在农业方面设有推广部门,而在其它方面则没有?1、农业大多数都是小型企业,规模小,不能雇佣推广员;2、国家研究部门主要搞研究,经费来自农产品税。
3、农民有用的知识量的迅速增加也需要建立农业推广体系2、给农业推广下个准确的定义很难。
第一,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所造成的误差。
_ 第二,不同国家的政治及其传统所造成的误差。
如西方发达国家推广沟通强调双向性”,而中国的推广则习惯于官方机构自上而下”。
第三,农业推广常作为政府的政策工具和手段,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时期,所设定的推广目标不同。
3、农业推广应从那些方面进行界定?第一、农业推广是由机构部署的一种有组织的职业活动。
第二、农业推广对象一一农民的职能及其需要的变化。
农业推广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第一节 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
1 大众传播法
2
集体指导法
这是根据 受众的多
3
少来划分
的
个别指导法
一、大众传播法
大众传播法:
农业推广人员将有关农业信息,经过选择、加 工和整理,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农业推广 对象的方法
要点: 1. 信息是经过选择、加工、整理的 2. 接受者是“许多人” 3. 主要的传播渠道:大众传播媒介
针对性 交互性 实效性
网络的缺点:
网络和设备条件 网站信息的更新 受众的年龄和文化结构
网络的应用
农业推广人员与推广机构的信息互动 快速查找相关信息
(二)大众传播法的应用
1.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传播方法
在初始阶段要反复传播利用广播、电视等传 播适合农民需要的科学技术信息,以引起 农民的注意和重视。当农民已经掌握了某 种新的技术信息的时候,就提供陈列品使 他们看到新技术的效果,并与老技术进行 对比,从而加深认识,激起采用新技术的 兴趣。此时向他们提供报纸、书刊等,使 他们掌握技术细节,并组织现场参观,以 确保试用的成功。
介绍信息、品种和成果 改变观念和行为 固定频道固定时间针对特定 人群的较长时间培训
视听媒介之—电影和录像
优点:
针对性强,重复性强 VCD、DVD价格便宜 数字化图像信息的采
集 和处理快速
缺点:
受制于设备或放映队
应用:
改变观念和行为习惯 推广技术
新型媒介之----网络
网络的优点:
三、个别指导法
个别指导法是推广人员和个别农民的传播与 教学的关系,能做到因材施教。农民因受 教育程度、年龄层次、经济和环境条件的 不同,对创新的接受和渠道反映也各异。 个别指导法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不同 对象,准备不同内容,满足个人需要,个 别指导法采取循循诱导,有利于对条件较 差的农民开发智力、改善条件和改变行为。
《农业推广学》辅导答疑
2、采用与扩散
采用——创新的采用是指某一个体从最初知道某项 创新开始,对它进行考虑、做出反应、到最后决定 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在农业生产中, 它通常是指个体农民对某项技术选择、接受的行为。
第一章 导论
一、农业推广简史 二、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 三、农业技术推广的涵义 四、广义农业推广的涵义 五、现代农业推广的涵义 六、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 七、农业推广学理论体系
农业技术推广的涵义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 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 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扩散——创新的扩散是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 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 播的过程。
二、采用与扩散过程分析 1、采用过程及其阶段 认识阶段、兴趣阶段、评价阶段、试验阶段 、采用阶段 2、采用者类型 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晚期多数 落后者 3、扩散曲线及其表示方法 4、扩散过程及其阶段 突破阶段、关键阶段、自我推动阶段、浪峰减 退阶段
《农业推广学》 辅导答疑
辅导老师:高启杰
《农业推广学》是本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教学内容总共分为12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 要是让学生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 解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实务与技能,熟悉国内外 农业推广实践的主要模式及其发展规律,并能理 论联系实际分析我国农业推广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在农业推广沟通过 程中推广对象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 从而探讨诱导推广对象自愿改变行为、提高农 业推广工作效率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第二章 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名词解释1.狭义的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学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采用,从而增加其收入。
2.广义的农业推广:不单纯地指推广农业技术,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以及改善农民实际的生活。
3.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4. 行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活动。
5. 沟通: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运动媒介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
即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以及手势等,彼此交流各自的观点、思想、兴趣、情感、爱好、知识等各种各样的信息的过程。
6. 农业推广组织:是构成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职能机构,是具有共同劳动目标的多个成员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
7. 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要、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
8. 农业推广方式:是指农业推广体系开展推广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或途径,它体现了推广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策略原则。
9. 农业科技成果:是指通过鉴定(或审定)的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进步,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10.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11. 农业推广方法:农业推广部门和推广人员为达到推广目标,对推广对象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组织措施、教育和服务手段。
12. 创新度:是指某一个体或采用单位,在采用创新时比社会系统中其他成员相对早的程度。
农业推广学考试总结
农业推广学一,名词解释1,农业推广:(狭义)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在生产中采用,从而增其经济收入。
(以技术指导为主导的“技术推广”) (中国特色):2,目标团体系统:推广对象、社会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
3,人的行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客观活动。
4,动机:由需要及外来刺激引发的,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意念或想法。
5,正式沟通: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结构系统和信息流动的路径、方向、媒体等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6,创新的扩散:(罗杰斯)某向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传播的过程。
7,集体指导法:(又称群体指导法或团体指导法)它是指推广人员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对具有相同或类似需要与问题的多个目标群体成员进行指导和传播信息的方法。
8,方法示范:推广人员对那些仅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像等信息资料难以准确表达,或者采用者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操作性能技能或技巧,通过演示讲解、实际操作体验、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传授给农民,并现场指导他们亲自演练,直至掌握其技能要领及基本技术原理的推广教学方法。
9,农业推广的适应性试验:10,农业推广咨询:对包括各类农业推广对象以及农业推广工作者在内的人员所进行的有关推广工作的培训与教育活动。
11,农业应用型研究成果:以基础性研究成果的原理和知识为依据,科技人员在将基础性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为应用技术和物质产品过程中取得的具有应用价值且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新工艺等。
12,农业推广信息系统:为了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以农业知识、农业自然资源数据、科技成果、市场需求信息为内核,利用数据库、模拟模型、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技术,对农业推广信息进行系统的综合处理,辅助各级管理决策的计算机硬件、软件、通讯设备及有关人员的统一体。
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
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第一章导论1、农业推广 p6现代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人力资源的涉农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
推广人员通过沟通及其他相关方式与方法,组织与教育推广对象,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采用和传播创新,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与农村,增进社会福利的目标。
2、推广服务系统目标团体系统 P10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子系统,即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前者是指推广人员、组织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和环境,后者是指推广对象、社会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和环境。
3、美国的合作农业推广法《史密斯—利弗法》最早是于1914年通过的。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推广法规《农业推广规程》是于1929年公布的。
5、怎样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 P3-44个方面:一是推广工作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夫妇。
二是推广对象的范围扩大(不只限于农民、农村妇女、农村青少年、农村老年等农村民众,还包括农业经营者、农民基层组织和一般消费者)。
三是推广人员与组织机构多元化(目前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行政型、教育型、项目型、企业型和自助型5种)。
四是推广方法与方式更加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
6、当代世界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有哪些类型? P4-5五大类型:传递服务模式、合同约束模式、意识启蒙模式、参与服务模式、综合咨询模式(详细内容较多,看书!)7、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P6推广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了推广对象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服务;推广的目标由单纯的增产增收发展到促进推广对象生产的发展与生活的改善;推广的指导理论更强调以沟通为基础的行为改变和问题解决原理;推广的策略方式更重视由下而上的项目参与方式;推广方法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推广组织形式多元化;推广管理科学化、法制化;推广研究方法更加重视定量方法和实证方法。
农业现代化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与实施方案
农业现代化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与实施方案第一章:引言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第二章:绿色农业技术概述 (3)2.1 绿色农业技术定义 (3)2.2 绿色农业技术发展现状 (3)2.2.1 生物技术 (3)2.2.2 信息技术 (4)2.2.3 农业工程技术 (4)2.2.4 农业化学技术 (4)2.3 绿色农业技术发展趋势 (4)2.3.1 技术集成创新 (4)2.3.2 产业链延伸 (4)2.3.3 智能化、信息化 (4)2.3.4 国际化合作 (4)2.3.5 政策支持与推广 (4)第三章:绿色农业技术筛选与评价 (4)3.1 绿色农业技术筛选原则 (4)3.2 绿色农业技术评价体系 (5)3.3 绿色农业技术评价方法 (5)第四章:绿色农业技术集成与创新 (6)4.1 绿色农业技术集成策略 (6)4.2 绿色农业技术创新路径 (6)4.3 绿色农业技术集成创新案例 (6)第五章:绿色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7)5.1 政策支持与推广 (7)5.2 技术培训与示范 (7)5.3 市场驱动与推广 (7)第六章:绿色农业技术应用模式 (8)6.1 生态农业模式 (8)6.2 循环农业模式 (8)6.3 绿色农业产业链模式 (8)第七章:绿色农业技术与农业产业化 (9)7.1 绿色农业技术与农业产业化关系 (9)7.1.1 绿色农业技术的内涵 (9)7.1.2 农业产业化的特点 (9)7.1.3 绿色农业技术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 (9)7.2 绿色农业技术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应用 (9)7.2.1 资源节约型技术 (9)7.2.2 环境友好型技术 (10)7.2.3 生态平衡型技术 (10)7.3 绿色农业技术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 (10)7.3.1 政策引导与支持 (10)7.3.2 产业链整合与优化 (10)7.3.3 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10)7.3.4 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 (10)第八章:绿色农业技术与农村环境保护 (10)8.1 绿色农业技术对农村环境保护的作用 (10)8.2 绿色农业技术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11)8.3 绿色农业技术与农村环境治理 (11)第九章:绿色农业技术政策与管理 (12)9.1 绿色农业技术政策体系 (12)9.1.1 政策背景与目标 (12)9.1.2 政策内容与措施 (12)9.2 绿色农业技术管理体系 (12)9.2.1 管理体系架构 (12)9.2.2 管理体系运行机制 (12)9.3 绿色农业技术政策与管理创新 (13)9.3.1 政策创新 (13)9.3.2 管理创新 (13)第十章:绿色农业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13)10.1 推广目标与任务 (13)10.1.1 推广目标 (14)10.1.2 推广任务 (14)10.2 推广步骤与方法 (14)10.2.1 推广步骤 (14)10.2.2 推广方法 (14)10.3 推广效果评价与监测 (15)10.3.1 评价指标 (15)10.3.2 监测方法 (15)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绿色农业技术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1)
3.跟随阶段(自我推动阶段) 主要是早期多数采用者认为有利可图,因此 主动积极的采用。
4.从众阶段(浪锋减退阶段) 后期多数和落后者在前面广大人群的影响 下,随波逐流的采用。
①突破阶段;
②紧要阶段(关键阶段);
③跟随阶段(自我推动阶段) ④从众阶段(浪峰减退阶段)
S 型曲线:任意时间点上,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占全
先驱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从试行到采用所用时间:
先驱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从认识到采用所用时间:
先驱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案例二:美国某地农民采用玉米杂交种过程
表 1-1 美国某地农民采用玉米杂交种开始年度及面积百分比
5年
结论:(1)试用时间越早,则试用时间越长,试用面积比例 越 小 ; ( 2)试用时间越晚,则试用期越短,试用面积比例也 较大。
如何引起农民注意,激发农民兴趣兴趣? 适宜的推广方法:成果示范和个别访问
3.评价阶段
农民在邻居、朋友或推广人员的协助下,根据 以往资料对该项创新的各种效果进行较为全面的评 价(效益比较、投入情况、风险程度、市场前景 等),得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
推广人员怎么做? 为农民提供先期试验结果和组织参观,协助他 们正确地进行评价,促使他们尽快做出决策。
农业推广活动。
开始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推广活动
➢19世纪末创办的农务堂有:杭州蚕学院、湖北务农工
艺学堂、江西高安蚕桑学堂、江宁农务工艺学堂、广西 农学堂等。
➢1909年清政府正式颁布推广农林简章22条,规定奖
励垦荒、设立农事学堂、农事试验场、农村讲习所等。
➢1923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等社团,这
0900110农业推广学_第5章方法_1209
① 逻辑性。要恰当、准确、巧妙地选择词语,不任意夸
大,不自相矛盾。 ② 技巧性。根据不同场所、不同对象,选用恰当的词语, 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演讲稿的撰写
5. 演讲的开头与结尾 ① 演讲的开头。演讲是一个吸引人、鼓舞人、说服人的 语言活动过程。一个好的开头对整个演讲的成功至关
和运用推广方法
• 在认识阶段,应用大众传播方法,如广播、电视等进
行广泛宣传,以扩大影响,加深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 • 在感兴趣阶段,为了让农民进一步深入了解所推广的 农业技术创新,激起他们对新技术的兴趣,最好采用 实地参观、成果示范、现场观摩等方法效果较好。 • 在试用阶段,可结合农户访问、示范、技术材料等让 农民尽快掌握该技术。
1、农户访问
• 优点:获得直接的原始资料;与农民建立友谊;容易促
使农户采纳新技术;有利于培育示范户及各种义务领导 人员;有利于提高其他推广方法的效果。 • 缺点:费时,投入经费多;访问的时间冲突
(二)个别指导法的应用
2、办公室访问
• 优点:来访问者主动性较强;节约了时间、资金;与农
民交谈,密切了双方的关系。 • 缺点:数量有限;来访不定期、不定时,提出的问题千 差万别,给推广人员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主题的论证和说明。
(一)演讲稿的撰写
3. 安排好结构与正确表达主题:演讲稿的结构就是围绕
已确立的主题,把选好的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使主 题得到最好的表达。 ① 议论:议论式结构方法有排列法、总分法、深入法和 对比法。 ② 叙述:叙述式演讲稿的结构,有时间法、空间法、因 果法和问题法等。
(一)演讲稿的撰写
农业推广演讲材料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基于真实性。演讲使用的材料必须有事实根据,而且 应当是经反复证明结论是正确的。
农业推广第五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1
1、新颖性
2、先 进 性Fra bibliotek你见过会飞的汽车吗
2、先进性
3.完整性
随着医药和生物技术行业对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 要求与生产相关的文件具有100%的可追溯性。 这就意味着必须使用电子记录处理数据和保存 数据。
Sartocheck-4 是这一潮 流中的顶级产品,该 测试仪具有将所有类 型的完整性测试方法 电子化的能力。
(3)开发性研究成果 主要是研究解决应用成 果在不同地区、不同 气候和生产条件下推 广应用中所遇到的技 术难题,结合具体情 况对应用成果的某些 技术指标或性状,通 过调试、试验,最后 加以改进和提高,或 根据多项应用成果核 心创新成分、组装配 套成综合技术,实现 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 的高度协调和统一, 使潜在的生产力变成 现实的生产力。
( 2)应用性研究成果 应用性研究成果是指通 过应用技术研究创造出 来的,能够用于改造自 然的新手段、新方法、 新工艺、新产品等。如 研制出来的新农药、新 肥料、新材料、新机具、 新设施、新技术,培育 出来的新品种等。技术 性成果还包括形成技术 的基础性工作。如品种 资源的调查、搜集、整 理、保存和评价,科技 情报(信息)、农业区 划等。
农业科技成果必须具备三大条件: 一是必须通过调查观测、试验研究、推广应 用等一系列科技活动而获得;
二是必须具有创造性、先进性、实用 性;
三是必须通过评审鉴定或在刊 物上公开发表等方式获得社 会的承认。
(二)农业科技成果的属性 1.新颖性 2.先进性 3.完整性 4.成熟性 5.效益性 6.适应性 7.实用性 8.时效性
3.根据管理范围划分
农业科技成果可分为种植业成果、林业成果、 畜牧业成果、水产业成果、副业成果等。 种植业成果又可分为粮食作物成果、经济 作物成果、园艺作物成果等。
农业推广学第05章_行为改变理论
饲
养
料
殖
玉
业
米
的
价
发
格
展
上
扬
扩大了种植面
种
积、促进了新
植
技术(地膜覆
玉
盖技术、优化
米
配方施肥技术、
的
化控技术等)、
积
新品种(紧凑
极
型抗病品种)
性
的推广应用
31
(3)政策导向——推动力。(外因)
第五章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基本要求: 掌握行为改变的理论、行为改变的一般规律和农民行为
改变的特点,能够利用行为改变理论指导农业推广活动。 重点:
推广对象行为改变的规律,个人行为改变的动力和阻力 及其模式。 难点:
行为改变的模式,个人行为改变的经历时期。
1
课前思考
1、当前中国农民急切需要什么? 2、如何实现? 3、影响因素有哪些?
作为管理者既要考虑目标的效价,又要考虑期望值。
20
二、农民行为改变规律
1、模拟平衡学说 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特·烈文(Kurt.Lewin)
提出的。
阻力 动力
平衡状态
行为改变 打破平衡
新平衡 生产停滞
新行为改变
21
农民本身的文化素质
(落后的生产技术、低水平的教育)
阻 农业环境中的阻力
力
(较低的生产投入、缺乏生产资源)
3)冻结期。新的行为方式巩固和加强的阶段。在认 识上再加深,在情感上更增强,使新行为成为模式 行为、习惯性行为。
25
(3)群体行为的改变方式
农业推广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推广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农业推广》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课程。
它是研究农业创新活动扩散、采纳规律及其方法的一门科学,是伴随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演化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应用性学科,重点突出的是它的应用性。
本课程旨在培养能从事农村基层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能承担基层农村生产、村务活动及相关行政管理工作。
同时,紧密联系农业生产活动,推动农业的科技化进程。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多种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加深对我国农业推广理论和实践的理解,改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基层实际管理工作水平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农业推广》是一门建立在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营销学、传播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之上的独立的应用科学。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1.《农业推广》是一门研究范围很广泛的应用性学科,课程教学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3.安排形成性考核,关注教学过程的监控、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建议1.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学习方式,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多种形式的辅导为次。
2.文字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内容详尽,结构完整,体例合理,是学生必备和必读的文本。
3.音像教材是形象、生动地展现课程内容的辅助教材,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4.网上答疑、直播课堂、课程论坛、电话、信件、面授辅导、文字辅助教材等多种教学形式,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5.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互助学习、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时代绿色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推广方案
新时代绿色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推广方案第一章:绪论 (2)1.1 绿色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背景 (2)1.2 绿色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发展趋势 (3)第二章:绿色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概述 (3)2.1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基本概念 (3)2.2 现代化种植技术特点 (3)2.3 绿色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体系 (4)第三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集成与推广模式 (4)3.1 集成技术创新 (4)3.2 推广模式创新 (5)3.3 政策与制度保障 (5)第四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标准制定与实施 (5)4.1 技术标准制定 (5)4.1.1 制定原则 (5)4.1.2 制定内容 (5)4.2 技术标准实施 (6)4.2.1 宣传培训 (6)4.2.2 技术指导 (6)4.2.3 监督检查 (6)4.2.4 政策扶持 (6)4.3 技术标准评估与修订 (6)4.3.1 评估方法 (6)4.3.2 评估内容 (6)4.3.3 修订周期 (6)4.3.4 修订程序 (7)第五章:绿色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培训与推广 (7)5.1 培训体系构建 (7)5.2 培训方式与方法 (7)5.3 推广效果评价 (7)第六章:绿色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示范与推广 (8)6.1 示范基地建设 (8)6.2 示范技术筛选与应用 (8)6.3 示范推广模式创新 (9)第七章:绿色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政策与法规保障 (9)7.1 政策体系构建 (9)7.1.1 政策目标与原则 (9)7.1.2 政策体系内容 (10)7.2 法规制定与实施 (10)7.2.1 法规制定 (10)7.2.2 法规实施 (10)7.3 政策与法规效果评价 (11)7.3.1 评价指标体系 (11)7.3.2 评价方法与程序 (11)第八章:绿色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信息服务与交流 (11)8.1 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11)8.1.1 目标与任务 (11)8.1.2 体系架构 (11)8.1.3 保障措施 (12)8.2 信息交流渠道与平台 (12)8.2.1 渠道建设 (12)8.2.2 平台建设 (12)8.2.3 交流机制 (12)8.3 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 (12)8.3.1 资源整合 (12)8.3.2 资源共享 (12)8.3.3 技术支持 (12)第九章:绿色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国际合作与交流 (12)9.1 国际合作政策与策略 (13)9.1.1 制定国际合作政策框架 (13)9.1.2 制定国际合作策略 (13)9.2 国际交流平台建设 (13)9.2.1 建立国际交流合作网络 (13)9.2.2 加强国际会议和论坛组织 (13)9.2.3 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开展国际交流 (13)9.3 国际合作项目实施 (13)9.3.1 筛选和实施国际合作项目 (14)9.3.2 推动国际合作项目落地 (14)第十章:绿色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14)10.1 发展趋势分析 (14)10.2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5)10.3 发展前景展望 (15)第一章:绪论1.1 绿色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背景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陕西开放大学《农业推广》农业推广形成性考核作业3(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30分
陕西开放大学《农业推广》农业推广形成性考核作业3(第八章、第九章、
第十章)-30 分
题1:农业推广基本方法一般分为大众传播法和个别指导法。
A.对
B.错
B
题2:试验是指推广人员将经当地试验取得成功的某项技术通过某种方式展示给大多数未采纳此项技术的农民,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并鼓励、敦促他们仿效的过程。
A.对
B.错
B
题3:传统农业推广方法的基本出发点是推广人员采用多种说服方法让农民去做自己想让他们去做的事情;而参与式推广方法是推广人员采用多种可视化的研讨方法与农民一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使农民有机会参与到推广计划、推广实施和推广评价过程,是双方通过推广实践增进知识、提高能力和改变态度和行为的过程。
A.对
B.错
A
题4:参与式农业推广方法应用到实际推广工作中的具体步骤分为3 个阶段:社区动员、社区问题分析和推广项目计划与实施。
A.对
B.错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要注意办公地点和时间的选择。办公室应设在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例如 靠近市场,这样便于农民来访。访问时间可以通过约定或通过固定的工作时间 确定。定期接受办公室访问的时间应向广大农民公告,还应考虑农民来访的特 殊性,以尽量方便农民为主。若推广人员不在,应在办公室门前挂一留言登记 簿,可让其留下姓名与所提的问题,以便推广人员以后与来访者联系。推广人 员应热心接待农民,让他们带着问题来,满意而归。
倾听
访问过程中若有些问题不能当场解决的,农业推广人员回去后,再想办 法帮助农民解决,并及时反馈。同时制定出下一次访问的计划,以保证农 户访问工作的连续性。
(3)访问后的总结工作。农户访问结束后,应就一些关键性的数据和结论 进行当面核实,以消除误差,尤其是数据,更应这样。回到办公室后,应 立即整理资料建库,以保证资料完整和便于系统保存。
访问的对象被确定后,农业推广人员应对被访问者的基本情况做事先了解, 包括性格、社会地位、社会观念、生产经验、经济情况、家庭情况以及对新 事物的认识态度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为下一步搞好访问打好基础。
(2)访问中的技巧和要领。进行农户 访问的推广人员在与农户沟通过程 中要注意创造轻松的交谈气氛,必 须尊重农民,态度要和蔼;在交谈 过程中,尽可能维持双向沟通,并虚心、诚恳、 耐心地听取农民的意见和要求;避免触及个人隐 私;并做好访问记录。
(1) 访问前的准备工作。农户访问包括由农户邀请而进行的友谊性访问和 农业推广人员就农业推广工作而开展的专题性访问。访问开始前,应先明确 访问的目的,然后确定访问的时间和对象,并尽可能地了解要访问对象的基 本情况。
若农户访问是属于友谊性的访问,一般要农民邀请才去。若是为了解决当 前农业生产问题,或是了解该地区农业存在的问题,一般选择农民采用某一 农业创新过程的关键时期或农闲季节进行。访问对象一般重点选择农村的 “三户”,即科技户、示范户、专业户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一般农户。
3.信息发送量的有限性。个别指导法是推广 人员与农民面对面的沟通,特定时间内服务范 围窄,单位时间内发送的信息量受到限制,成 本高,工作效率较低。
(二)个别指导法的基本形式和应用 个别指导法主要有农户访问、办公室访问、信函咨询、电话咨询等形式。
1.农户访问 农户访问是指农业推广人员深入到特定农民家中,与户主进行沟通,了解
(一)个别指导法的特点
1.针对性强。农业推广目标群体 中各成员的需要具有明显的差异 性,推广人员与农民进行直接面 对面的沟通,帮助农民解决问题,具有很强的 针对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个别指导法正好弥 补了大众传播法和集体指导法的不足。
一对一沟通
2.沟通的双向性。推广人员与农民沟通是直接的和双向的。它既有利于推广 人员直接得到反馈信息,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又能促使农民主动 地接触推广人员,愿意接受推广人员的建议,容易使两者培养相互信任的感情, 建立和谐的农业推广关系。
2.办公室访问 办公室访问又称办公室咨询或定点咨询。它是指推广人员在办公室接受农
民的访问(咨询),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或向农民提供技术信息、技术资料 的推广方法。农民来办公室访问(咨询),总是带着问题而来,他们期望推广 人员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因此,搞好办公室访问除对在办公室进行咨 询的推广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外,还应该注意其要领的掌握。
信件
信函咨询目前在我国应用较少。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农民文化程度 低;农业推广人员回复信件要占用许多时间,效率低;函件邮寄时间长等。 进行信函咨询时应注意:回答农民问题应尽可能选用准确、清楚、朴实的词 语,避免使用复杂的专业术语,字迹要清晰;对农民的信函要及时回复。
4.电话咨询 利用电话进行 技术咨询,是一种及时、快速、 高效率的沟通方式,在通讯事 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应用较广 泛。但使用电话咨询也受到一 些条件限制,一是电话费用高; 二是受环境限制,只能通过声音来沟通,不能面 对面地接触。
办公室访问的优点一是来访问的农民学习的主动性较强,二是推广人员节 约了时间、资金,与农民交谈,密切了双方的关系。办公室访问的缺点主要 是来访的农民数量有限,不利于新技术迅速推广,而且农民来访不定期、不 定时,提出的问题千差万别,可能会给推广人员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3.信函咨询 信函咨询是个别指导法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是以发送信函 的形式传播信息。它不受时间、地点等的限制。
个别指导方法
个别指导法是推广人员和个别农民接触与沟通,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 题,并向农民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法。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能直接与农民 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能真实地了解到农民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民解决问 题。其不足之处是费时,耗费农业推广资源较多。若没有良好的交通和通讯设 备做保障,工作效率很低,无法满足许多农民的需要。
集体指导方法
集体指导法又称群体指导法或团体指导法,它是指推广人员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 内对具有相同或类似需要与问题的多个目标群体成员进行指导和传播信息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研究和组织适当的群体,即分组。一般而言,对成员间 具有共同需要与利益的群体适合于进行集体指导。
(一) 集体指导法的特点 1.指导对象较多,推广效率较高。 集体指导法是一项小群体活动,一次 活动涉及目标群体成员相对较多,推广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把信息传递给预 定的目标群体。
其生产经营管理现状和需求,传递农业创新信息的过程。这是农业推广最常用、 最有效的推广方法之一。由于农户访问主要是推广人员同每个农民之间的交谈, 它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流,因此该方法要求农业推广人员的 素质较高。
农户访问是农业推广人员与农民沟通,了解农民需要,建立良好关系的 好机会。针对其成本较高的特点,为了提高效率,访问活动过程中,必须精 心考虑,掌握其要领。
农户访问的优点在于推广人员可以从农户那里获得直接的原始资料;与农 民建立友谊,保持良好的公共关系;容易促使农户采纳新技术;有利于培育 示范户及各种义务领导人员;有利于提高其他推广方法的效果。其缺点在于 费时,投入经费多,若推广人员数量有限,则不能满足多数农户的需要;访 问的时间有时与农民的休息时间有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