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术语

合集下载

林业专业术语和地类划分标准

林业专业术语和地类划分标准

林业专业术语和地类划分标准林业专业术语和地类划分标准如下:林业专业术语:1. 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

2. 有林地: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

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

3. 乔木林地:连续面积大于公顷、郁闭度以上、附着有森林植被的林地,包括乔木林、红树林和竹林。

纯林是其中一个树种(组)蓄积量占总蓄积量65%以上的乔木林地;混交林是任何一个树种(组)蓄积量占总蓄积量不到65%的乔木林地。

4. 红树林: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或海潮能够达到的河流入海口,附着有红树科植物和其它在形态上和生态上具有相似群落特性科属植物的林地。

5. 竹林:附着有胸径2cm以上的竹类植物的林地。

6. 疏林地:附着有乔木树种,连续面积大于公顷、郁闭度在之间的林地。

7. 灌木林地:附着有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cm的小杂竹丛,以经营灌木林为目的或起防护作用,连续面积大于公顷、覆盖度在30%以上的林地。

8. 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9. 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地类划分标准:1. 有林地:连续面积大于公顷、郁闭度以上、附着有森林植被的林地。

2. 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的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41%~79%的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但达到该标准株数40%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

3. 灌木林地:附着有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cm的小杂竹丛,以经营灌木林为目的或起防护作用,连续面积大于公顷、覆盖度在30%以上的林地。

4. 未成林造林地: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后生长稳定或尚未稳定、尚未成林的林地。

林业专业术语大全

林业专业术语大全

林业专业术语大全一、森林指由木本植物(乔木、灌木和竹类)及其它植物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时序的植物群落。

二、森林覆盖率指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有总规模和森林绿化程度的一种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

三、针叶林以针叶树(常绿树)为建群种所组成的各类森林的总称。

包括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四、阔叶林以阔叶树为建群种所组成的各类森林的总称。

五、天然林指自然界中自然生长的森林。

六、人工林指人类有意识培养而成的森林。

七、乔木指树身高大的树木(乔木、灌木的近义词)。

八、灌木指无明显主干,从地面长出茂密的分枝,树木高度在人的膝盖以上,不能成林的树木。

九、林龄指林木的年龄,即林木自种植至采伐年限。

可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

十、生态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重要或生态状况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

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十一、商品林是指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用材等需求,以生产木材和其他林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林地,一般不包括经济树种所构成的森林。

十二、采伐迹地指伐区作业后被采伐林木迹地。

包括伐后保留的幼树幼苗尚不能形成新的森林的迹地。

十三、采伐剩余物指伐木采伐剩余物及枝桠、梢头、板皮等非原木部分和非伐除物(如树干上的树冠、枝杈等)。

是营林生产的副产品,可作为薪炭材或培育幼树等使用。

十四、立木采伐剩余物指伐倒木上的枝桠、梢头及采伐后剩余的非伐除物,在次年伐根上萌生出的林木以及砍伐后的树桩上长出的各种可供利用的小径木材等可统称为立木采伐剩余物。

它可以代替木材,且质地较成熟林木更优。

通常作小径材或薪炭材利用,用于枝桠编制筐篓,加工成刨花板等代用材等。

其可加工成各类板方材及家具,也是制造人造板和各种人造纤维板的原料,立木采伐剩余物属于“剩”木、“下脚”料中的有效资源,利用好可提高原料的综合利用率,节约了资源,可减少废弃物污染,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整理版]林业专业术语

[整理版]林业专业术语

林业术语一、森林生态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

有林地: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

1、乔木林地: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

由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乔木树种(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连续面积大于1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

2、竹林地:由胸径2厘米(含2厘米)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0.2以上的林地。

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10~0.19的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41%~79%的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但达到该标准株数40%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

灌木林地:灌木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3米。

由灌木树种(含经济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灌木林地。

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地、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其他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外的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包括人工造林(3年内)未成林地和封育(5年内)未成林地。

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

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

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

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

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

林木:生长在林内达到林冠层的乔木树种。

林木的树干比孤立木通直、高大,能产生圆满度较好的原木,它是构成森林产量的主体,是经营和利用森林的主要对象。

林业基础知识

林业基础知识

林业基础知识-—林业术语一、森林生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

有林地: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1、乔木林地: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

由郁闭度0。

2以上(含0.2)的乔木树种(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连续面积大于1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

2、竹林地:由胸径2厘米(含2厘米)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0。

2以上的林地.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10~0。

19的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41%~79%的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但达到该标准株数40%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

灌木林地:灌木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3米.由灌木树种(含经济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灌木林地。

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地、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其他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外的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包括人工造林(3年内)未成林地和封育(5年内)未成林地.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

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

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

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

林木:生长在林内达到林冠层的乔木树种。

林木的树干比孤立木通直、高大,能产生圆满度较好的原木,它是构成森林产量的主体,是经营和利用森林的主要对象。

森林分类:森林分为以下5类:(1)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2)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3)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4)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5)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试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林草常用术语

林草常用术语

林草常用术语
1. “植树造林”,你看啊,每年春天大家都热火朝天地去植树,这就是为了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呀,就像给大地穿上一件绿色的衣服,多棒啊!
2. “森林覆盖率”,想想看,如果一个地方的森林覆盖率很高,那简直就像一个巨大的氧气宝库,空气得多新鲜啊!比如那些原始森林,多让人向往啊!
3. “草原退化”,哎呀,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呀!就好比原本肥沃的土地变得贫瘠了,那可不行啊,得赶紧想办法保护我们的草原呀!
4. “封山育林”,这就像是给山林放个假,让它们好好休息、好好生长,以后就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啦!
5. “森林防火”,这可太重要啦!火就像个调皮的小怪兽,一不小心就会把森林破坏掉,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警惕呀!
6. “林分改造”,不就像是给林子来个大变身嘛,让它们变得更健康、更有活力,多有意思呀!
7. “林下经济”,这可是个好东西呀!在树林下面发展各种产业,就像在大树的庇护下创造财富,多有创意呀!
8. “野生动物栖息地”,那可是野生动物的家呀!我们可得好好保
护,不然它们去哪儿生活呢?这就好比我们自己的家,能不珍惜吗?
9. “木材蓄积量”,这就像家里的存粮一样,有足够的木材蓄积量心里才踏实呀,才能满足我们的各种需求嘛!
10. “生态平衡”,这简直太关键啦!就像一个天平一样,要是不平衡了那可就乱套啦,所以一定要维护好生态平衡呀!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林草常用术语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呀,我们一定要了解它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林草资源,让我们的环境越来越美呀!。

林业科技术语

林业科技术语

林业科技术语1. 森林生态学: 研究森林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结构及其功能、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科学。

2. 林木种质资源: 林木的遗传资源,主要指林木的遗传基础性状和性状组合。

3. 群落: 指生态系统中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总体或共同体,是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研究的基本单位。

4. 林下经济: 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中不直接用于木材生产的资源,如草药、蜜蜂、灵芝等,用于经济发展的活动。

5. 防治林害: 投入适量的经费、研究开发出有效的防治方法,以达到更好的保障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6. 林业节能: 应用先进的林业生产技术,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对于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7. 森林资源调查: 对林区内森林资源进行勘查、监测,掌握其数量和质量信息,为科学管理和利用林业资源提供基础资料。

9. 林业基础设施: 林区内的公路、桥梁、电力线路、水利工程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工程,是保障林业生产的重要保障。

10. 生态经济林: 发挥林业经济作用的同时,根据生态平衡原则,利用我国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创造出生态优美的森林景观。

11. 森林经济: 以森林产品为主的经济产业,逐步发展起来的森林采伐、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是中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之一。

12. 防火工作: 制定森林防火预案和日常防火措施,加强防火教育,预防和应对林区内的火灾。

13. 森林修复: 采用种植、造林、诱导、自然维护等措施,促进破坏的森林地区被再次变成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

14. 森林经济效益: 由森林经济产生的经济效益,如木材产量、林下草药、蜜蜂等非木材林产品的产量以及旅游、研究等间接经济效益。

15. 生态环境监测: 通过长期的实地监测和数据处理,掌握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生态规划等信息,为森林保护和利用做出科学决策。

林业标准术语

林业标准术语

林业标准术语
林业标准术语是指在林业领域中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特定术语。

以下是一些林业标准术语的示例:
1. 林木:指生长在林地上的树木。

2. 林分:指一个区域内具有相似物种组成和生态特征的树木群落。

3. 造林:指通过人为方式在原有林地或非林地上种植树木。

4. 间伐:指在成熟林分中选择部分树木砍伐,以促进剩余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5. 森林经营计划:指针对特定林地制定的长期经营方案,包括造林、更新、砍伐等活动。

6. 人工林:指通过人工种植或人为干预的方式形成的林分。

7. 天然更新:指自然条件下种子的散播和萌发,使林木自然再生。

8. 伐木:指砍伐树木以获取木材或其他林产品。

9. 木材生产:指将伐下的树木加工成木材,通常用于建筑和木制品制造。

10. 森林保护:指保护和维护林地、植被和野生动物的活动,
以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这些术语在林业管理、立法和科学研究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助于提高林业工作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林业常用业务术语

林业常用业务术语

林业常用业务术语1、森林覆盖率:以行政面积为单位,森林面积和国土面积的比。

2、林业用地:是指专门用于林业生产的土地,包括已用于林业生产的土地和将要用于林业生产的土地。

3、生态公益林: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其他林地,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4、有林地:连续面积大于0.067hm2、郁闭度0.20以上、附着有森林植被的林地,包括乔木林、竹林(不含灌木经济林)。

5、灌木林地:附着有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cm的小杂竹丛,以经营灌木林为主要目的或专为防护用途,覆盖度在30%以上的林地。

6、疏林地:附着有乔木树种,郁闭度在0.10-0.19之间的林地。

7、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

8、湿地: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半咸水及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 的海域。

9、森林:由乔木树种构成,郁闭度0.20以上的林地或人工造林三年后成活保存株数达到合理造林密度80%以上的林地或冠幅宽度10米以上树木三行以上且连续面积1亩以上的林带。

10、森林健康:根据林木的生长发育、外观表象特征及受灾情况综合评定森林健康状况,分为健康、亚健康、中健康、不健康四个等级。

11、退耕还林:按规划要求,在耕地上造林,形成有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或人工灌木林地。

12、商品林:以生产木材、竹材、薪材、干鲜果品和其他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包括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

13、沙化土地:由于各种因素形成的、以沙质地表为主要标志的退化的土地。

14、未成林造林地:人工造林和飞播造林后不到成林年限,造林成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苗木分布均匀,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林地:一是人工造林成活率85%以上,其中年均降水量400mm以下地区造林成活率为70%以上,二是飞播造林后成苗调查苗木3000株/hm2以上或飞播治沙成苗2500株/hm2以上,且分布均匀。

标准 林业术语

标准 林业术语

标准林业术语林业是指研究和管理森林资源的学科领域,它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林业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标准化林业术语的使用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标准林业术语,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林业行业。

1. 林分:林分是指一定规模的森林区域,它由一群树木组成,可根据林木的种类、年龄和密度进行分类和划分。

林分是林业管理和经营的基本单位。

2. 造林:造林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在原本无林或稀疏的土地上种植树木。

造林是恢复生态系统、防治土壤侵蚀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3. 采伐:采伐是通过砍伐树木来获取木材或其他林产品的过程。

采伐需要遵循林业法规和管理措施,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

4. 森林管理:森林管理是指根据森林资源的特点,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来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森林管理包括森林保护、采伐、更新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工作。

5. 森林保护:森林保护是指保护和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过程。

它包括预防和控制林火、虫害和疾病的发生,以及保护森林中的生物多样性。

6. 可持续林业:可持续林业是指在利用森林资源的同时,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的一种管理方式。

可持续林业注重平衡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以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7. 林业认证:林业认证是通过对森林管理单位和其产品进行评估,确认其符合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标准的过程。

林业认证有助于保护森林资源,推动可持续林业发展。

8. 森林碳储量:森林碳储量是指森林和林下植被中储存的碳的量。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拥有巨大的碳储量,对气候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9. 林业生态学:林业生态学研究森林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林业生态学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制定科学的林业管理策略。

10. 保护林:保护林是指为了保护和维持生态系统而设置的不可采伐的森林区域。

保护林的设立有助于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维持生物多样性。

林业基础术语

林业基础术语

林业基础术语森林生态1.林业: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林业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充分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

2.林权: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权属,通常简称为林权。

3.林权证: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证书,通常简称为林权证。

4.数字林业:是以数字形式再现的林业信息场,对林业信息及其空间分布的统一数字化表述。

它主要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和森林资源调查技术及其宽带网络、多媒体与虚拟仿真等技术,对林业资源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它具有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

5.四旁树:指种植于村旁、宅旁、河旁、路旁的树木。

6.限额采伐:指国家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

国家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农场、厂矿为单位,集体、个人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县为单位,制定年采伐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汇总,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

国家制定统一的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不得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

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并按照采伐许可证规定的面积、株数、树种、期限完成更新造林任务,更新造林的面积和株数必须大于采伐的面积和株数。

7.年森林采伐限额:是指国家根据合理经营、永续利用的原则,对森林和林木进行限制采伐的最大控制指标,依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对所有森林的林木分别林种测算并经国家批准的合理年采伐量。

森林采伐限额包括木材生产、农民自用材和烧柴等一切人为消耗的森林资源。

林业基础名词解释

林业基础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林业名词1、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2、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3、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4、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

5、有林地: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

6、乔木林地: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 3 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

由郁闭度0.2 以上 ( 含0.2)的乔木树种( 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连续面积大于 1 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

7、竹林地:由胸径 2 厘米 ( 含 2厘米 ) 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0.2 以上的林地。

8、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10 ~ 0.19的林地及人工造林 3 年、飞播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41%~79%的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但达到该标准株数40%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

9、灌木林地:灌木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3米。

由灌木树种 ( 含经济灌木树种 ) 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灌木林地。

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地、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 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其他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外的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包括人工造林 (3 年内 ) 未成林地和封育 (5 年内 ) 未成林地。

10、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

11、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

12、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

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

13、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

14、林木:生长在林内达到林冠层的乔木树种。

林学_名词解释汇总

林学_名词解释汇总

林业名词1、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2、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3、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4、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

5、有林地: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

6、乔木林地: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

由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乔木树种(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连续面积大于1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

7、竹林地:由胸径2厘米(含2厘米)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0.2以上的林地。

8、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10~0.19的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41%~79%的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但达到该标准株数40%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

9、灌木林地:灌木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3米。

由灌木树种(含经济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灌木林地。

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地、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其他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外的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包括人工造林(3年)未成林地和封育(5年)未成林地。

10、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

11、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

12、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

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

13、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

14、林木:生长在林达到林冠层的乔木树种。

林木的树干比孤立木通直、高大,能产生圆满度较好的原木,它是构成森林产量的主体,是经营和利用森林的主要对象。

林业常用名词术语

林业常用名词术语

林业常识在盗伐、滥伐、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或者放火、失火等毁林案件中,涉案林木材积、幼树株数的数量大小是处罚的重要依据,植被情况是确定是否是林业用地的证据,因此:必须准确、规范的描述、记录涉林案件的内容,森林公安民警和行政执法人员有必要掌握林业常识。

在座各位有的在林业工作多年,有的刚刚进入林业系统,对林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我们借培训的机会共同学习或者叫做共同复习一下林业常识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森林在我国,1994年以后规定森林的标准是:郁闭度达到0.2以上(含0.2),天然林面积达到0.1hm2,人工林及经济林面积达到0.067hm2(即1亩)。

森林法中的森林就是指成片的树木(林木)。

森林概念在林学上的内涵:“森林是一个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

也是一个以树木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中国林业出版社《实用林业词典》第730页)简言之,在林学上的森林----是一个以树木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指土地面积大于等于0.0667hm2(1亩),郁闭度大于等于0.2,就地生长高度达到2m以上(含2m)的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天然与人工幼林,符合这一标准的竹林,以及特别规定的灌木林,行数在2行以上(含2行)且行距小于等于4m或冠幅投影宽度在10m以上的林带。

(百度百科定义的森林)2、森林资源,(条例规定)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3、林地,林业用地,简称林地。

是已经用来或者将要用来进行林业生产的土地。

纳入林业长远规划的都是林地。

在清理矿山等企业征占用林地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如何认定企业占用的地是不是林地的问题,有的企业就提出:我们所占的范围内有耕地、石头砬子、退耕还林地,这就要求我们去核实:耕地有没有土地台账,是否是在册耕地,没有台账记录的就可以认定为宜林荒山荒地,即使种过庄稼也是开荒地。

林业基础名词解释

林业基础名词解释

林业基础名词解释第一部分林业名词1、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得野生动物、植物与微生物。

2、森林:包括乔木林与竹林。

3、林木:包括树木与竹子.4、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与辅助生产林地。

5、有林地:包括乔木林地与竹林地.6、乔木林地:乔木就是指具有明显直立得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与小乔木。

由郁闭度0、2以上(含0、2)得乔木树种(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得片林或林带,连续面积大于1亩得林地称为乔木林地。

7、竹林地:由胸径2厘米(含2厘米)以上得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0、2以上得林地。

8、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10~0、19得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得41%~79%得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得株数标准,但达到该标准株数40%以上得天然起源得林地。

9、灌木林地:灌木就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3米。

由灌木树种(含经济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得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得小杂竹丛组成得称灌木林地。

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得灌木林地与其她灌木林地;国家特规灌木林地就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得灌木林地、林种为经济林得灌木林地与岩石裸露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专为防护作用得灌木林地;其她灌木林地就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外得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包括人工造林(3年内)未成林地与封育(5年内)未成林地。

10、苗圃地:固定得林木花卉、育苗用地.11、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与其她无立木林地。

12、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得土地.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她宜林地。

13、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得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

14、林木:生长在林内达到林冠层得乔木树种。

林木得树干比孤立木通直、高大,能产生圆满度较好得原木,它就是构成森林产量得主体,就是经营与利用森林得主要对象。

林业名词解释

林业名词解释

林业名词解释林业名词解释1、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2、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3、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4、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

5、有林地: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

6、乔木林地: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

由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乔木树种(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连续面积大于1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

7、竹林地:由胸径2厘米(含2厘米)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0.2以上的林地。

8、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10~0.19的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41%~79%的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但达到该标准株数40%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

9、灌木林地:灌木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3米。

由灌木树种(含经济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灌木林地。

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地、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其他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外的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包括人工造林(3年内)未成林地和封育(5年内)未成林地。

10、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

11、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

12、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

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

13、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

14、林木:生长在林内达到林冠层的乔木树种。

林木的树干比孤立木通直、高大,能产生圆满度较好的原木,它是构成森林产量的主体,是经营和利用森林的主要对象。

林业基础名词解释

林业基础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林业名词1、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2、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3、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4、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

5、有林地: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

6、乔木林地: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

由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乔木树种(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连续面积大于1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

7、竹林地:由胸径2厘米(含2厘米)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0.2以上的林地。

8、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10~0.19的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41%~79%的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但达到该标准株数40%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

9、灌木林地:灌木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3米。

由灌木树种(含经济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灌木林地。

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地、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其他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外的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包括人工造林(3年内)未成林地和封育(5年内)未成林地。

10、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

11、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

12、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

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

13、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

14、林木:生长在林内达到林冠层的乔木树种。

林木的树干比孤立木通直、高大,能产生圆满度较好的原木,它是构成森林产量的主体,是经营和利用森林的主要对象。

林业术语和定义

林业术语和定义

林业术语和定义1. 森林覆盖率,这就像是地球的绿色披风所占的比例呢。

比如说咱们国家某个山区,以前树木少得可怜,森林覆盖率低,现在大力植树造林后,覆盖率大幅提升,那一片绿色看着就让人心里舒坦。

2. 林木蓄积量,简单说就是森林里树木体积的总和。

这就好比一个巨大的绿色储蓄罐,每棵树都是罐子里的财富。

像那片古老的森林,里面的大树可多了,林木蓄积量相当可观,那可是大自然积攒了多年的宝藏啊。

3. 郁闭度,就是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

这就像给大地盖被子,郁闭度高的时候,地面就被遮得严严实实的。

我去森林里徒步的时候,有的地方郁闭度高,黑咕隆咚的;有的地方郁闭度低,阳光能洒进来不少。

4. 林分,这可以理解为一片有特定特征的森林群体。

就像一个班级里的同学都有相似之处一样。

那片松树林,就是一个林分,里面的松树都差不多高,年龄也相近,就像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

5. 造林,那可是人类给大地种绿衣的伟大行动啊。

我有个朋友,去参加了造林活动,看着那些小树苗被种下去,就像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多让人兴奋。

6. 封山育林,就像是给山林放个假,让它自己好好休养生息。

我们村旁边的山以前被过度砍伐,后来封山育林,现在又郁郁葱葱的了,这可比什么都让人高兴。

7. 森林抚育,这就如同照顾孩子一样精心照料森林。

护林员们在森林里去除弱树、修剪树枝,就像给森林做个健康检查,让森林茁壮成长。

8. 天然林,那是大自然自己孕育的森林宝贝。

就像野生的花朵一样珍贵。

那些古老的天然林,里面的生物多样性可丰富了,就像一个神秘的自然王国。

9. 人工林,这是人类亲手打造的森林家园。

好比我们自己盖房子,一块砖一块瓦地来。

我见过的人工林,一排排树木整整齐齐的,像训练有素的士兵。

10. 森林生态系统,这是一个超级大的生命循环圈。

森林里的树木、动物、微生物等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成员,相互依存。

一旦哪个环节出问题,就像齿轮缺了一个齿,整个系统都会受影响。

11. 森林火灾危险等级,这可是森林安全的晴雨表。

林业常用名词术语

林业常用名词术语

●数字林业:是以数字形式再现的林业信息场,对林业信息及其空间分布的统一数字化表述。

它主要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和森林资源调查技术及其宽带网络、多媒体与虚拟仿真等技术,对林业资源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它具有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

●林权: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权属,通常简称为林权。

●林权证: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证书,通常简称为林权证。

●森林覆盖率:《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森林覆盖率指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森林面积与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森林面积包括郁闭度0.20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河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

森林覆盖率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生态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指标,也反映了林业生产的发展水平。

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注:公式系国家林业局2003年颁布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林资发[2003]61号)●林木绿化率(%)=(有林地面积+灌木林地面积+四旁树占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注:公式系国家林业局2003年颁布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林资发[2003]61号)●四旁树:指种植于村旁、宅旁、河旁、路旁的树木。

●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

它是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以十分数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1。

●限额采伐:指国家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

国家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农场、厂矿为单位,集体、个人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县为单位,制定年采伐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汇总,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

林业标准术语

林业标准术语

林业标准术语1. 森林:指具有天然的森林植被和野生生物的土地区域。

2. 林木:指森林中的树木,包括主要的经济树种和其他自然生长的树木。

3. 森林资源:指森林所提供的各种经济、生态、文化和社会资源。

4. 造林:指在原本没有森林的地区通过人工种植或人工干预恢复森林的过程。

5. 森林保护区:指为了保护森林区域的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而设立的特定区域。

6. 采伐:指对森林中的树木进行砍伐和收割的行为。

7. 可持续林业:指在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的同时满足当前和未来世代需求的林业管理方法。

8. 森林生态系统:指由森林植被、动物和微生物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

9. 林下经济:指在森林中种植或养殖其他农林产品的经济活动。

10. 灌木:指生长在森林中的低矮的木质植物。

11. 乔木:指生长在森林中的高大的木质植物。

12. 枯枝落叶:指森林中枯死和掉落的树枝和叶子,是森林养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防火带:指在森林边界或沿着道路开辟的一段无植被的带状区域,旨在防止火灾蔓延。

14. 伐后更新:指在采伐后通过人工造林或天然再生等方法恢复森林的过程。

15. 林分:指在一个相对统一的地理、生态和管理单位范围内具有相似生长条件和年龄结构的树木。

16. 可吸收的木材量:指森林中可以合理、可持续利用的木材数量。

17. 重复伐期:指林木再次可被伐期的时间间隔。

18. 林业经济学:指研究经济和商业运作在森林资源和林业活动中的应用的学科。

19. 抚育采伐:指在采伐过程中同时对年轻或小树进行修剪和改善生长环境的林业管理方法。

20. 林业生态学:指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林业常用名词术语

林业常用名词术语

林业常识在盗伐、滥伐、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或者放火、失火等毁林案件中,涉案林木材积、幼树株数的数量大小是处罚的重要依据,植被情况是确定是否是林业用地的证据,因此:必须准确、规范的描述、记录涉林案件的内容,森林公安民警和行政执法人员有必要掌握林业常识。

在座各位有的在林业工作多年,有的刚刚进入林业系统,对林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我们借培训的机会共同学习或者叫做共同复习一下林业常识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森林在我国,1994年以后规定森林的标准是:郁闭度达到0.2以上(含0.2),天然林面积达到0.1hm2,人工林及经济林面积达到0.067hm2(即1亩)。

森林法中的森林就是指成片的树木(林木)。

森林概念在林学上的内涵:“森林是一个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

也是一个以树木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中国林业出版社《实用林业词典》第730页)简言之,在林学上的森林----是一个以树木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指土地面积大于等于0.0667hm2(1亩),郁闭度大于等于0.2,就地生长高度达到2m以上(含2m)的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天然与人工幼林,符合这一标准的竹林,以及特别规定的灌木林,行数在2行以上(含2行)且行距小于等于4m或冠幅投影宽度在10m以上的林带。

(百度百科定义的森林)2、森林资源,(条例规定)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3、林地,林业用地,简称林地。

是已经用来或者将要用来进行林业生产的土地。

纳入林业长远规划的都是林地。

在清理矿山等企业征占用林地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如何认定企业占用的地是不是林地的问题,有的企业就提出:我们所占的范围内有耕地、石头砬子、退耕还林地,这就要求我们去核实:耕地有没有土地台账,是否是在册耕地,没有台账记录的就可以认定为宜林荒山荒地,即使种过庄稼也是开荒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专业术语1、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2、森林:以乔木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有相当大的空间,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群落。

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3、林木:森林中所有乔木的总称。

是构成森林的主体。

它决定森林的外貌和内部基本特征,以及森林的经济意义和影响环境的作用,是森林经营管理中的主要工作对象。

根据经济价值和经营意义分为主林木,即由主要树种所构成者,和次要林木,即由次要树种所构成者。

林木也泛指林内生长的乔木,与孤立木相对。

4、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

5、有林地: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

(1)乔木林地: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

由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乔木树种(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连续面积大于1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

(2)竹林地:由胸径2厘米(含2厘米)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0.2以上的林地。

6、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10~0.19的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41%~79%的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但达到该标准株数40%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

7、灌木林地:灌木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3米。

由灌木树种(含经济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灌木林地。

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8、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地、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9、其他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外的灌木林地。

10、未成林造林地:包括人工造林(3年内)未成林地和封育(5年内)未成林地。

11、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

12、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

13、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

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

14、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

15、林木:生长在林内达到林冠层的乔木树种。

林木的树干比孤立木通直、高大,能产生圆满度较好的原木,它是构成森林产量的主体,是经营和利用森林的主要对象。

森林分类:森林分为以下5类:(1)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2)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3)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4)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5)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试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16、森林起源:亦称林分起源或林分成因。

指森林形成的方式,也就是森林的繁殖方式。

具体分为两种情况:①林分最初形成时的起源。

因起源于天然繁殖或人工种植,有天然林与人工林之分。

②林木的形成,由于繁殖方法的不同,可将森林起源分为实生林和无性繁殖林两类。

17、人工林:由人工播种、栽植或扦插而形成的森林。

18、天然林:由天然下种或萌芽而形成的森林。

19、原始森林:从来未经人工采伐和培育的天然森林。

20、次生林:是指原始森林或人工林经过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破坏之后,未经人为的合理经营,而借助自然的力量恢复起来的一类森林。

21、植被:各种各样的植物成群生长,种类聚集,群落交织,就像绿色的绣花被一样把大地紧紧包裹起来,这一层生气蓬勃、千变万化的植物覆盖层,就叫做植被。

22、植物群落:植被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拼凑,而是在一定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一定的植物种类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规律的组合。

每一个这样的组合单位,就叫做一个植物群落。

23、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多种不同的动植物群落类型、数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森林是陆地上生物最多样、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的自然综合体,所以保护森林就是直接和间接保护生物多样性。

24、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

生态环境亦可简称环境。

25、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是指运用生态系统原理,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规模的生态建设任务,模拟设计最优化的人工生态系统,按模型进行生产,以取得预期的最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6、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指从国土整治的全局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以维持和再造良性生态环境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为目的,在一个地域或跨越一个地区范围内,建设有重大意义的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项目,并管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

27、林分: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临近地段又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林子。

一个林区的森林,可以根据树种组成、森林起源、林相、林龄、疏密度、地位级及其他因子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林分。

28、林冠:林分内所有树冠的总体。

29、林窗:林冠上出现的较大的空隙。

其宽度约等于树高的四分之一。

宽度在树高的四分之一以上但不超过树高的空隙,称为林中空地,空隙宽度超过树高以上者,称为林中旷地。

30、立木:包含两层意思:①形成森林主要部分的树木的总和;②林地上未伐倒的生活着的树木。

31、树种组成:指森林中的林木是由哪些树种所组成的。

32、优势树种:在一个林分内,数量最多的(一般指蓄积量所占的比例最大)的树种。

33、先锋树种:能在荒山瘠薄地等立地条件差的地方最先自然生长成林的树种。

如马尾松、油松、枫香、沙棘等。

34、纯林:也叫单纯林。

由单一树种构成的,或混有其他树种但材积都分别占不到一成的林分,如杉木林、油松林、刺槐林等。

35、混交林:两种以上的树种所构成的林分,其中每种树木在林内所占成数均不少于一成。

36、林相:有两种含义:①森林的外形,指林冠的层次,有单层林和复层林之分。

②森林的林木品质和健康状况。

林木价值高,生长旺盛称为林相优良,反之称为不良。

37、单层林:具有一个林层的林分。

同龄的或由阳性树种构成的纯林,立地条件很差的林分,多为单层林。

38、复层林:具有两个以上林层的林分。

混交林中的上层林木常由阳性树种组成,阴性树种多居其下。

阴性树种组成的林分,尤其是经过择伐以后,容易形成复层林。

39、萌芽林:由伐根萌芽更新形成的林分,有时也泛指由无性更新所形成的林分。

40、实生林:由种子繁殖而形成的林分。

包括天然下种,人工栽植实生苗或直播后长起的林分。

41、原始林:尚未经人类经营活动或人为破坏的天然森林。

42、次生林:多指天然次生林。

即原始林经过采伐或多次破坏后自然恢复起来的森林。

43、同龄林:林木的年龄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的林分。

44、异龄林:林木年龄相差在一个龄级以上的林分。

45、商品林:以生产木材、薪炭、干鲜果品及其他工业原料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森林和灌木林。

46、公益林:也称生态公益林,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40、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森林和灌木林47、郁闭度:森林中乔木树冠彼此相接而遮蔽地面的程度。

用十分法表示,以完全覆盖地面的程度为1,分为十个等级,依次为1.0 0.9 0.8……0.1。

48、孤立木:空旷地上单独生长的树木。

49、辅佐木:对主林木有加速生长和改善干形发育,提高木材工艺价值等作用的乔木或灌木。

50、幼苗:森林中一年生树木的总称。

慢生树种2-3年生者也列入其内。

51、幼树:年龄不大,生长比较低小的树木。

一般是从2-3年生算起。

52、下木:林内灌木及当地条件下生长达不到乔木层的乔木种类的总称。

是构成森林的植物成分之一。

53、活地被物:林地上苔藓、地衣、草本植物、半灌木、小灌木的总称。

与死地被物相对。

是构成森林的植物成分之一。

54、林龄:指林分与林木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

林分内所有林木年龄完全相同,这种林分称为同龄林。

如林分内林木之间的年龄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的称为相对同龄林。

林木年龄相差一个龄级以上的森林,叫做异龄林。

55、龄级:为简化森林年龄统计而划定的林分年龄级。

一般慢生树种以20年为一个龄级,比较速生的树种和中生树种以10年为一个龄级,速生树种5年为一个龄级。

56、龄组:对林木生长发育时期的年龄分组。

有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之分。

57、幼龄林:指林分完全郁闭前的时期。

58、中龄林:林冠郁闭后至林分成熟前的时期。

59、成熟林:林木在生物学及工艺方面都已进入成熟,直径生长已非常缓慢或基本停止。

60、过熟林:自然稀疏已基本结束,林木生长停止,开始心腐,病虫害侵染,部分立木由于生理衰退而枯立腐朽,林分经济价值和有益效能开始不断下降。

61、蓄积量:是指一定面积森林(包括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和枯立木林分)中,生长着的林木总材积(用立方米表示)。

主要是指树干的材积。

62、出材量与出材率:出材量是指实际采伐林分中生产的原条、原木、小规格材和薪材的数量。

不包括枝桠、树皮、伐根等。

出材率是指出材量与采伐蓄积量的比率。

它是反映森林资源利用的重要指标,出材率高,表明林木资源利用好;反之,说明利用差。

63、总生长量:指树木自生长开始至调查时整个时间内的生长总量。

64、森林覆盖率:是指全国或一个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它等于:(有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得出的数称森林覆盖率。

65、林木绿化率:林木绿化率是指(有林地面积+灌木林地面积+四旁树占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66、生态平衡:也叫自然平衡。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有机体彼此之间以及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相当的和谐和完整的状况,但是生态上没有绝对的平衡,生态平衡只是相对的。

67、生态系统:又叫生态系。

在一定的面积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命的环境部分由复杂的相互关系所联系而构成的一种不可相互分离的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有不同的划分,如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植物生态系统和动物生态系统等。

森林生态系统和动物生态系统等。

森林生态系统属于植物生态系统的范围,它是由乔木、灌木及其他生物部分和其生态环境共同构成。

68、森林资源:通常指按面积数字和蓄积数字表达的木材资源。

69、森林资源动态:在一定面积上一定时期内,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增长和减少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