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特征
三大岩石的主要特征以及类型知识分享
![三大岩石的主要特征以及类型知识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a3fdd44a10a6f524ccbf856f.png)
三大岩石的主要特征以及类型地球科学概论地球上的岩石千变万化,它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的基本部分。
按其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一、三大岩石的主要特征以及类型(一)、岩浆岩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地壳下面的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
岩浆是存在于地壳下面高温、高压的熔融状态的硅酸盐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SiO2,还有其他元素、化合物和挥发成分)。
岩浆内部的压力很大,不断向压力低的地方移动,以至冲破地壳深部的岩层,沿着裂缝上升,喷出地表;或者当岩浆内部压力小于上部岩层压力时迫使岩浆停留下,冷凝成岩。
1、岩浆岩的主要特征①构造特征:岩浆岩中有一些自己特有的结构和构造特征,比如喷出岩是在温度、压力骤然降低的条件下形成的,造成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份以气体形式大量逸出,形成气孔状构造。
当气孔十分发育时,岩石会变得很轻,甚至可以漂在水面,形成浮岩等;②冷凝特征:岩浆岩是由岩浆直接冷凝形成的岩石,因此,具有反映岩浆冷凝环境和形成过程所留下的特征和痕迹,与沉积岩和变质岩有明显的区别。
2、岩浆岩的分类依冷凝成岩时的地质环境的不同,将岩浆岩分为三类:喷出岩(火山岩):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浆岩称为喷出岩。
在地表的条件下,温度下降迅速,矿物来不及结晶或者结晶差,肉眼不易看清楚。
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等;浅成岩:岩浆沿地壳裂缝上升至距地表较浅处冷凝形成的岩浆岩。
由于岩浆压力小,温度下降较快,矿物结晶较细小。
如花岗斑岩、正长斑岩、辉绿岩等;深成岩:岩浆侵入地壳深处(约距地表3公里)冷凝形成的岩浆岩。
由于岩浆压力大,温度下降缓慢,矿物结晶良好。
如花岗岩、正长岩、辉长岩等。
其中,深成岩和浅成岩又统称侵入岩。
(二)、变质岩地壳中的原岩(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经生成的变质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和化学条件的变化,即在高温、高压和化学性活泼的物质(水气、各种挥发性气体和热水溶液)渗入的作用下,在固体状态下改变了原来岩石的结构、构造甚至矿物成分,形成一种新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岩石种类及特点
![岩石种类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b300a2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d.png)
岩石种类及特点岩石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物质,是由各种矿物质和有机物质组成的。
它们是地壳的组成部分,是地球表面的基本构成单元。
岩石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些岩石形成于地球表面,有些则形成于地下。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岩石种类及其特点。
一、火山岩火山岩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
它们通常由熔岩冷却凝固而成,形态多样,有时还会包含气泡和熔岩流。
火山岩的颜色常常是黑色、灰色、棕色或绿色,具有一定的韧性和耐久性。
常见的火山岩有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等。
玄武岩是一种黑色或灰色的火山岩,主要由辉石和斜长石组成。
它的质地细腻,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韧性,是建筑和道路建设中常用的一种材料。
安山岩是一种灰色或绿色的火山岩,主要由斜长石和辉石组成。
它的质地较细,具有一定的韧性和耐久性,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
流纹岩是一种灰色或棕色的火山岩,主要由斜长石和辉石组成。
它的质地较粗,有时还包含气泡和熔岩流,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久性,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
二、沉积岩沉积岩是由沉积物堆积而成的岩石,包括砂岩、泥岩和石灰岩等。
它们通常形成于海底、河流和湖泊等地方,具有一定的孔隙率和透水性。
砂岩是一种由砂粒堆积而成的沉积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质组成。
它的颜色通常为灰色、黄色或红色,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常用于建筑和道路建设中。
泥岩是一种由泥沙堆积而成的沉积岩,主要由粘土矿物质和石英等矿物质组成。
它的颜色通常为灰色或黑色,具有一定的韧性和耐久性,常用于建筑和道路建设中。
石灰岩是一种由钙质生物残骸和碳酸盐沉积而成的沉积岩,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矿物质组成。
它的颜色通常为白色或灰色,具有一定的耐久性和韧性,常用于建筑和装饰材料中。
三、变质岩变质岩是由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而形成的岩石,包括片麻岩、云母片岩和石英岩等。
它们通常形成于地下深处,具有一定的韧性和耐久性。
片麻岩是一种由云母和长石等矿物质组成的变质岩,具有层状结构和良好的韧性和耐久性,常用于建筑和装饰材料中。
岩石的岩相学特征
![岩石的岩相学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f1b257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1.png)
岩石的岩相学特征岩石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构造物质,是由不同的矿物质及其他天然物质组成的。
对岩石进行岩相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岩石的成因、变质和变形等方面的信息。
岩相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岩石的矿物组成、结构、纹理和化学成分等方面的特征。
本文将重点探讨岩石的岩相学特征,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征进行岩石分类和研究。
一、岩石的矿物组成岩石的矿物组成是决定其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矿物组合会导致岩石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矿物是岩石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对矿物的鉴定和分析可以确定岩石的成分。
常见的岩石矿物包括石英、长石、黑云母、白云母、斜长石等。
通过矿物的颗粒大小、形状、排列和变质指标等特征,可以确定岩石的成因和矿物受变形的程度。
二、岩石的结构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中各个矿物之间的排列方式和组织结构。
常见的岩石结构包括粒状结构、片状结构、块状结构等。
粒状结构是指岩石由均匀分布的颗粒状矿物组成,如砂岩、砾岩等;片状结构是指岩石中存在平行排列的片状矿物,如片麻岩、页岩等;块状结构是指岩石由不规则的块状矿物组成,如花岗岩等。
岩石的结构决定了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性,影响岩石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三、岩石的纹理岩石的纹理是指岩石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上具有一定的排列方式和形状特征。
常见的岩石纹理包括片理、层理、疏浚纹理等。
片理是指岩石中平行排列的片状结构,层理是指岩石中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疏浚纹理是指岩石中存在交错排列的矿物纤维或颗粒。
通过对岩石纹理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岩石的形成条件和变质过程。
四、岩石的化学成分岩石的化学成分是指岩石中各个元素的含量和比例。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这与岩石的成因、变质和变形等过程密切相关。
通过对岩石中各个元素的分析,可以确定岩石的成因和受变质程度。
常见的化学成分有SiO2、Al2O3、Fe2O3、MgO、CaO等。
岩相学特征是岩石分类和研究的基础。
通过对岩石岩相学特征的研究,可以确定岩石的成因、变质和变形过程,为地质学和工程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
![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447890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c.png)
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岩石是地壳的组成部分,主要由矿物质和其他地质组分构成。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
1.石英:石英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矿物之一,由硅氧化合物构成。
它通常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的六角形结晶,有光泽。
石英的硬度很高,可以划玻璃。
它的颜色多种多样,包括白色、灰色、紫色、黄色等。
石英是一种耐腐蚀的矿物,可以在许多不同的岩石类型中找到,如花岗岩、砂岩和片岩。
2.长石:长石是一种主要由钠、钙和铝组成的矿物,是许多岩石类型的主要组成部分,如花岗岩和玄武岩。
长石的颜色可以是白色、灰色、粉红色、黄色等。
它的硬度较低,比石英容易被划伤。
长石通常呈现出块状或片状矿物,有时形成光滑的晶体。
3.碳酸盐岩:碳酸盐岩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如方解石和方解石。
碳酸盐岩通常呈现出灰白色或灰色,有时包含其他颜色的杂质。
它的质地可以是均一的或颗粒状的。
碳酸盐岩易于被酸腐蚀,有时会形成溶洞和奇特的地下地貌。
4.片岩:片岩是一种变质岩,主要由片麻岩、云母和其他组分组成。
它具有层理结构,这是由于岩石中的矿物在变质作用下排列形成的。
片岩的质地可以是坚硬的或粉状的,颜色有灰色、黑色等。
片岩通常有平行的层次和断裂,有时在截面上可以看到岩石中的矿物变化。
5.火山岩:火山岩是由岩浆或熔岩在地壳上冷却凝固形成的。
根据冷却速度和矿物组成的不同,火山岩可以分为玄武岩、安山岩和花岗岩等。
火山岩的质地可以是玻璃状、晶状或结晶状。
它的颜色多种多样,包括黑色、灰色、绿色等。
火山岩通常具有细腻的结构和均匀的颗粒分布。
以上是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
通过观察颜色、质地、硬度和矿物组成等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不同类型的岩石,并进一步了解地壳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岩石和土壤的特点和用途
![岩石和土壤的特点和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a349a74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1.png)
岩石和土壤的特点和用途岩石是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们是由不同的矿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
土壤则是地球表面上的表层物质,它主要由岩石颗粒、有机物质、水和空气组成。
岩石和土壤在地球的生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具有多种特点和用途。
岩石的特点:1.组成多样性:岩石的成分和结构非常丰富多样,可以由单一矿物质(例如石英、长石等)组成,也可以由多种矿物质混合而成。
2.物理强度:岩石通常具有较高的物理强度,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和重量。
3.耐久性:岩石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可以长时间存在并承受各种自然力的侵蚀和磨损。
4.隐蔽性:岩石大部分时候位于地下,被覆盖在土壤和植被之下,从而隐蔽起来。
5.形态多样性:岩石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形态,如火山岩、河道石、石灰岩等,每种形态都具有独特的特征和用途。
岩石的用途:1.建筑材料:岩石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如大理石、花岗岩和石灰石等。
这些岩石具有耐久性和美观性,常常被用于建筑物、雕塑和装饰。
2.能源资源:一些岩石,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资源。
它们被开采和利用作为燃料,满足人类的能源需求。
3.矿物资源:一些岩石中富含有用矿物质,如铁、铝、铜、金等。
这些矿物质被开采用于制造各种金属和工业产品。
4.地质资源:岩石的研究对于地质学的发展和资源勘探非常重要。
通过研究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可以了解地球的演化和资源分布。
土壤的特点:1.成分复杂多样:土壤是由岩石颗粒、有机物质、水和空气等多种组分组成的复合物。
它的成分和比例因地域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蓄水性:土壤具有良好的蓄水性能,能够吸收和储存水分,供给植物生长和动物饮水。
3.通气性:土壤中的空隙和气体交换能力使得土壤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利于植物的呼吸和微生物的繁殖。
4.营养供应:土壤中含有各种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它们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5.微生物活动:土壤是各种微生物的栖息地,它们参与分解有机物质、循环养分和提供土壤肥力的形成。
火山岩的岩石特征
![火山岩的岩石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92cb39a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1.png)
火山岩的岩石特征
火山岩是由火山喷发物形成的岩石。
其岩石特征如下:
1. 岩石颗粒粗大:火山岩由于是火山喷发物的凝固形成,颗粒之间往往存在较宽的间隙,因此岩石颗粒通常较粗大。
2. 密度较低:火山岩中空隙较多,密度相对较低。
3. 微晶质结构:火山岩中的矿物晶粒一般都很小,无法用肉眼分辨。
因此,火山岩呈现出均匀致密、微晶质的结构。
4. 容易分层:火山岩往往呈现层状结构,这是因为岩浆在喷发过程中会在地表逐渐凝固。
5. 含有气孔:火山岩中常常含有气孔,这些气孔是原来的气体在岩浆凝固的过程中无法完全释放而形成的。
6. 富含铁、镁、钙等元素:火山岩中常常含有大量的铁、镁、钙等元素,这些元素是来自于喷发物中的矿物质。
总的来说,火山岩具有粗大的颗粒、低密度、微晶质结构、分层、含有气孔和富含铁、镁、钙等特征。
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
![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9bdaffbf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9.png)
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常见岩石是地球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类型,它们在地质学研究和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讨论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
1. 花岗岩(Granite):花岗岩是一种具有块状结构的火成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
它通常呈粉红色或灰白色,具有颗粒状质地。
花岗岩的特点是坚硬、耐腐蚀和耐磨损。
它在建筑业中广泛应用于台面、地板和外墙的装饰。
2. 石灰岩(Limestone):石灰岩是由富含碳酸钙的沉积物形成的沉积岩。
它通常呈白色或灰色,质地均匀。
石灰岩的特点是易于开采和切割,因此在建筑业中广泛应用于墙壁、地板和雕塑。
3. 麻粒岩(Slate):麻粒岩是一种变质岩,由黏土或海洋沉积物经高压和高温形成。
它的颜色多样,包括灰色、绿色和紫色等。
麻粒岩的特点是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抗滑性,常用于屋顶瓦片、地板砖和艺术品。
4. 砂岩(Sandstone):砂岩是由砂粒通过水或风沉积而成的沉积岩。
它的颗粒大小不均匀,通常呈黄色、红色或棕色。
砂岩的特点是易于开采和切割,广泛应用于建筑和路面。
5. 頁岩(Shale):頁岩是一种具有泥状结构的沉积岩,由细粒子的粉状和黏土状物质组成。
它的颜色从灰色到黑色不等。
頁岩的特点是具有高度可塑性和易于分层,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工程项目。
6. 石英岩(Quartzite):石英岩是一种由石英颗粒形成的变质岩,颜色通常为白色或灰色。
石英岩的特点是硬度较高、抗压强度大,常用于建筑和道路材料。
总结起来,常见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用途。
花岗岩和石灰岩在建筑业中应用广泛,麻粒岩和砂岩在建筑和艺术领域扮演重要角色,頁岩和石英岩在工程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
理解这些岩石的特征对于科学地利用和保护地球资源至关重要。
岩石特征
![岩石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5e0f4522b160b4e767fcfda.png)
第三章岩石特征在岩石圈中岩石种类繁多,按照成因可将其划分为三大类,即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这三大类岩石在本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出露,在野外识别和描述这三大类岩石是地质认识实习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认识各种地质现象的基础。
第一节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在水、大气、生物、生物化学以及重力等的作用下,主要由母岩的风化产物,同时也有火山喷发物质、生物以及宇宙物质,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的成岩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本区沉积岩主要有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两大类和火山碎屑岩。
一、陆源碎屑岩陆源碎屑岩是指陆源碎屑颗粒经过机械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根据碎屑颗粒的粒度大小又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四类。
1.砾岩本区砾岩按所在层位分为底砾岩和层间砾岩两种类型;根据砾石成分,把砾岩分为单成分砾岩和复成分砾岩两类。
底砾岩是在大旋回底部,即在假整合或角度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如长龙山组底部硅质砾底砾岩、府君山组底部泥灰质砾底砾岩、馒头组底部泥灰质砾底砾岩、本溪组底部白云质灰岩砾底砾岩以及北票组底部各种砂质砾底砾岩。
层间砾岩整合地夹于其它岩层间,与下伏地层连续沉积。
如石千蜂组中的层间砾岩(砂页岩沉积韵律的底部、但砾石成分为砂质、泥质及燧石等)和北票组中的层间砾岩〔砾石成分为各种砂岩及燧石〕。
单成分砾岩砾石成分单一,同种成分的砾石占75%以上。
这种单一成分可以是稳定性较高的岩屑或矿屑,也可以是风化稳定性较低的岩屑。
前者主要是石英岩质砾岩,它是长期改造的产物,多见于滨岸沉积。
后者常见为石灰岩质角砾岩,它是岩石破碎后就近快速堆积并被埋藏的产物。
复成分砾岩砾石成分复杂,砾岩中含有多种成分的砾石,任何一种成分的砾石都不超过50%,砾岩的成分直接与母岩区有关。
这种砾岩在河流沉积及山前堆积物中常见。
2.砂岩按粒度可分为粗砂岩(颗粒粒径为2~0.5mm)、中砂岩(颗粒粒径为0.5~0.25mm)和细砂岩(颗粒粒径为0.25~0.1mm)。
岩石分类及其特征
![岩石分类及其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b64934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9.png)
岩石分类及其特征岩石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物质之一,它们是由不同的矿物质组成的固态物质。
根据其形成过程和组成成分的不同,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下面将对这三类岩石的分类及其特征进行介绍。
一、火成岩火成岩是由岩浆在地质过程中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
根据其形成环境和结晶方式的不同,火成岩可分为火山岩和深成岩。
1. 火山岩火山岩是由火山喷发时所喷出的岩浆在地表冷却、硬化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火山岩有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等。
火山岩具有以下特征:质地细腻,颜色深浅不一,有些种类质地泡沫状;具有玻璃状质地,容易进行摩擦火花;具有多孔结构,孔隙度较高。
2. 深成岩深成岩是由岩浆在地壳深部冷却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深成岩有花岗岩、二长岩和橄榄岩等。
深成岩具有以下特征:晶体发育良好,颗粒细致;岩石中的矿物质颗粒较大,肉眼可见;结构均匀致密,没有孔隙。
二、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岩层在地表产生的物理、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影响下,经过风化、侵蚀、沉积、压实等过程形成的岩石。
根据其成因和组成特点,沉积岩可分为碎屑岩、生物碎屑岩和化学沉积岩。
1. 碎屑岩碎屑岩是由岩屑颗粒通过风化和侵蚀作用剥离、运移和沉积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碎屑岩有砂岩、泥岩和粉砂岩等。
碎屑岩具有以下特征:颗粒较大,可肉眼分辨;结构松散,含有明显孔隙;容易分解成颗粒状物质。
2. 生物碎屑岩生物碎屑岩是由藻类、贝壳、骨骼等有机物质通过生物作用堆积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生物碎屑岩有石灰岩和磷灰岩等。
生物碎屑岩具有以下特征:颗粒尺寸不一,可见贝壳和化石;含有丰富的有机物,不易分解。
3. 化学沉积岩化学沉积岩是由水中溶解的化学物质沉积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化学沉积岩有盐岩、石膏岩和硫化岩等。
化学沉积岩具有以下特征:质地坚硬、致密;不含岩屑,没有明显的颗粒;具有特殊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三、变质岩变质岩是由原来的岩石在高温、高压和地壳运动等作用下发生化学、物理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根据变质程度和组成成分的不同,变质岩可分为页岩、片岩和大理岩。
岩石的特点有哪些种类
![岩石的特点有哪些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5f6e1cc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9.png)
岩石的特点有哪些种类岩石的特点有哪些种类岩石,是由造岩矿物按一定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
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岩石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岩石的特点岩石分为三大岩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下面说一下各大岩类的一些特点。
他们的特点一般都从结构和构造来反映。
结构指的是微观的,构造只一般能用肉眼看见的,宏观的。
岩浆岩:一般具有原生的气孔,且气孔大小不一,有的有规则排布,有的无规则,有的呈流纹状,有的像枕头一样,岩浆岩一般形状杂乱无章,没有特别的一种形态,因为岩浆岩是由岩浆形成,成岩的时候是塑性的,一般与成岩时候的环境和围岩的裂隙形状有关,典型的像玄武岩、花岗岩。
沉积岩一般具有水平韵律、在岩石常常具有一层层的叠条纹,或者是条带,沉积岩基本上都呈层状、或者是块状,都具有特定的形状,而且在化石在沉积岩中常见,特别在海相沉积的灰岩中。
典型的像砂岩、灰岩。
变质岩:在有沉积岩和岩浆岩受外界条件变化形成的,一般受高温和高压形成的,在表面都具有一定的条纹,且条纹不规则,如果你在变质岩中切一刀,会发现截面像一幅画。
典型的像大理岩、片麻岩、板岩。
岩石的种类岩浆岩也称火成岩。
来自地球内部的熔融物质,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
当熔浆由火山通道喷溢出地表凝固形成的岩石,称喷出岩或称火山岩。
常见的火山岩有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等。
当熔岩上升未达地表而在地壳一定深度凝结而形成的岩石称侵入岩,按侵入部位不同又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
花岗岩、辉长岩、闪长岩是典型的深成岩。
花岗斑岩、辉长玢岩和闪长玢岩是常见的浅成岩。
根据化学组分又可将火成岩分为超基性岩(SiO2,小于45%)、基性岩(SiO2,45%~52%)、中性岩(SiO2,52%~65%)、酸性岩(SiO2,大于65%)和碱性岩(含有特殊碱性矿物,SiO2,52%~66%)。
火成岩占地壳体积的64.7%。
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都很高,所有组成物质(指矿物质)都呈现熔融状态的流体,名为岩浆岩。
岩石特征类型
![岩石特征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097dc59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e.png)
地球上的岩石千变万化,它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的基本部分。
按其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一、三大岩石的主要特征以及类型(一)、岩浆岩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地壳下面的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
岩浆是存在于地壳下面高温、高压的熔融状态的硅酸盐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SiO2,还有其他元素、化合物和挥发成分)。
岩浆内部的压力很大,不断向压力低的地方移动,以至冲破地壳深部的岩层,沿着裂缝上升,喷出地表;或者当岩浆内部压力小于上部岩层压力时迫使岩浆停留下,冷凝成岩。
1、岩浆岩的主要特征①构造特征:岩浆岩中有一些自己特有的结构和构造特征,比如喷出岩是在温度、压力骤然降低的条件下形成的,造成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份以气体形式大量逸出,形成气孔状构造。
当气孔十分发育时,岩石会变得很轻,甚至可以漂在水面,形成浮岩等;②冷凝特征:岩浆岩是由岩浆直接冷凝形成的岩石,因此,具有反映岩浆冷凝环境和形成过程所留下的特征和痕迹,与沉积岩和变质岩有明显的区别。
2、岩浆岩的分类依冷凝成岩时的地质环境的不同,将岩浆岩分为三类:喷出岩(火山岩):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浆岩称为喷出岩。
在地表的条件下,温度下降迅速,矿物来不及结晶或者结晶差,肉眼不易看清楚。
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等;浅成岩:岩浆沿地壳裂缝上升至距地表较浅处冷凝形成的岩浆岩。
由于岩浆压力小,温度下降较快,矿物结晶较细小。
如花岗斑岩、正长斑岩、辉绿岩等;深成岩:岩浆侵入地壳深处(约距地表3公里)冷凝形成的岩浆岩。
由于岩浆压力大,温度下降缓慢,矿物结晶良好。
如花岗岩、正长岩、辉长岩等。
其中,深成岩和浅成岩又统称侵入岩。
(二)、变质岩地壳中的原岩(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经生成的变质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和化学条件的变化,即在高温、高压和化学性活泼的物质(水气、各种挥发性气体和热水溶液)渗入的作用下,在固体状态下改变了原来岩石的结构、构造甚至矿物成分,形成一种新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岩石的岩石学特征
![岩石的岩石学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cd4da7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0.png)
岩石的岩石学特征岩石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的是岩石的成因、组成、结构和特征等方面。
在地球上,岩石是构成地壳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对于了解地球的演化和地质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而岩石学特征则是指岩石在形态、结构、颜色、质地等方面的特点。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岩石学特征。
首先,岩石学特征中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岩石的颗粒形状和岩石的成岩结构。
颗粒形状是指岩石中颗粒的形状特点,可以分为角状颗粒、圆状颗粒、板状颗粒等。
这些颗粒形状是岩石形成时受到的各种作用力的结果,可以反映出岩石形成时的环境条件和岩石的历史演化。
而成岩结构则是指岩石由单个矿物或岩屑组成时的排列方式,可以分为块状结构、纤维状结构、层状结构等。
成岩结构反映了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对于研究岩石的成因和变质作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岩石学特征中的结构特征主要包括岩石中的裂缝、节理和层面等。
裂缝是指岩石中的裂隙,可以分为水平裂缝、垂直裂缝和倾斜裂缝等。
裂缝可以是岩石发生断裂时形成的,也可以是岩石受到外力作用后形成的。
节理是指岩石中具有一定方向的裂纹或裂隙,可以分为平行节理、倒向节理和交错节理等。
节理对于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而层面则是指岩石中的平行面,可以是沉积岩的层面、火山岩的流纹面等。
层面可以反映岩石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和古地理条件。
此外,岩石学特征中的颜色特征是指岩石在外观上呈现的颜色。
岩石的颜色可以受到岩石中矿物成分的影响,也可以受到岩石变质和氧化作用等的影响。
常见的岩石颜色有黑色、灰色、红色、绿色等,不同的颜色可以反映不同的岩石类型和成因。
最后,岩石学特征中的质地特征是指岩石的细腻程度和结晶程度。
细腻程度是指岩石中颗粒的粒度大小和形态的细致程度,可以分为细腻岩、中等岩和粗糙岩等。
细腻程度反映了岩石形成过程中的破碎程度和再结晶程度。
结晶程度是指岩石中矿物晶体的大小和形态的完整程度,可以分为细晶岩、中晶岩和粗晶岩等。
结晶程度反映了岩石形成时的热力条件和岩浆深度等因素。
岩石的变形与强度特征
![岩石的变形与强度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a08307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6.png)
岩石的变形与强度特征
岩石的变形特征指的是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能力和方式。
岩石的变形特征可以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破裂变形。
弹性变形是指岩石受到外力作用后,在力消失后能够恢复原状的能力。
在弹性变形过程中,岩石的分子或晶粒发生微小的变形,但岩石体整体保持无残余变形。
弹性变形是岩石的初始变形阶段,也是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呈线性的阶段。
塑性变形是指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可见的变形,并且在力消失后不能完全回复原状的能力。
岩石发生塑性变形时,其分子或晶粒会发生较大的变形,导致岩石内部产生残余变形。
塑性变形是岩石的中等和后期变形阶段,其应力-应变关系呈
非线性。
破裂变形是指岩石在受到较大外力作用或超过岩石强度极限时发生的变形。
在破裂变形过程中,岩石会发生明显的断裂和破碎,并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
岩石的破裂变形是岩石的破坏阶段,岩石在此阶段往往失去了承载能力。
岩石的强度特征指的是岩石承受外力时的力学性能。
岩石的强度特征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硬度和韧性等。
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不同的强度特征,例如,花岗岩具有高抗压强度和硬度,而粘土具有较低的抗压强度和硬度。
岩石的强度特征是评价岩石工程性质的重要指标,在岩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岩石的种类及特点
![岩石的种类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4eb281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5.png)
岩石的种类及特点
岩石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按照不同的成因和特点又可以细分出更多种类:
一、火成岩
1、花岗岩:具有中等颗粒,表面晶质感强,紫红、灰褐或灰绿色。
由伊贝拉、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
2、安山岩:主要组成成分是角闪石、长石、玄武岩、鸭脚石、镁质石英和水晶石。
晶泥相为主,质地较细,光洁,具有闪闪发光的特征。
多为灰色、浅紫、银灰或绿色与褐黄色混合。
3、玄武岩:以角闪石和镁铁矿为主要成分,具有斑状或晶体状的特征,多呈黑色、乌黑色或暗蓝灰色。
4、二辉闪长岩:为深色岩石,结构较好,容易吸水分解,可用作建筑材料。
二、沉积岩
1、砂岩:主要成分为砂粒和碎屑粒,可以是细砂、细砂岩或砾砂岩。
常见的有砂页岩,有时会带有柱状结构,颜色为灰黄色、棕褐色、淡褐色、褐色或黑色。
2、灰岩:有粉灰岩、灰砂岩、灰砾岩等,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砂、云母等。
将常见的灰色发色细粒沉淀形成,无柱状结构。
3、砾岩:主要由石英、长石、玄武岩、云母等组成,质地硬而密实,呈斑状分布,颜色黑褐色,有光泽质感。
三、变质岩
1、片麻岩:主要成分为黑云母、石英和淡绿色的片麻石,特征是不
规则的片状结构和黑白或黑。
岩石分类及特征解析
![岩石分类及特征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f92c9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d.png)
岩石分类及特征解析岩石作为地球表面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分类及特征的解析对于地质学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岩石的分类以及不同类型岩石的特征进行详细的探讨,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岩石。
一、岩石分类岩石按照其形成过程和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 火成岩火成岩是由地球内部高温高压下熔融的岩浆冷却结晶而成的岩石。
根据岩浆冷却的环境和速度的不同,火成岩可以进一步分为火山岩和深成岩。
火山岩是在火山口或裂谷喷出的岩浆迅速冷却凝固形成的。
常见的火山岩有玄武岩、安山岩和英安岩等。
火山岩质地细腻,晶粒较小,常有气孔和玻璃质组分。
深成岩是指在岩石圈深处的高温高压下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深成岩有花岗岩、辉石岩和橄榄岩等。
深成岩晶粒较粗,常呈块状结构,由于冷却时间较长,晶体发育充分。
2.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岩石颗粒通过风化、侵蚀、运移和沉积形成的岩石。
根据岩石颗粒的粒度大小和成分的不同,沉积岩可以分为碎屑岩、化学沉积岩和有机岩。
碎屑岩由碎屑颗粒堆积而成,包括砂岩、泥岩和砾岩等。
碎屑岩颗粒较大,多呈层状结构,具有较好的透水性。
化学沉积岩是由水中溶解的物质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沉积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化学沉积岩有石灰岩、盐岩和硅化岩等。
化学沉积岩多呈层状或晶洞状结构,含有丰富的化石和矿物。
有机岩是由有机物质经过腐殖作用、压实和化学作用形成的。
常见的有机岩有煤和石油等。
有机岩质地致密,含有大量的有机质。
3. 变质岩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下,原始岩石经历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的岩石。
根据其主要组成矿物的不同,变质岩可以分为片岩、片麻岩和麻岩等。
片岩主要由含片状或层状矿物组成,如片麻岩、云母片岩和石英片岩等。
片岩质地致密,易于分层剥离。
片麻岩主要由斜长石和云母组成,晶粒呈片状排列,如角闪石片麻岩和斜长石片麻岩等。
片麻岩的矿物颗粒较大,质地较粗。
麻岩是由黑云母或蓝闪石等片麻石矿物组成的,如蓝闪麻岩和黑云母麻岩等。
岩石种类及特点
![岩石种类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d88615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2.png)
岩石种类及特点岩石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构成单位之一,它们具有多种形态和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变历程。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岩石种类及其特点。
一、火山岩火山岩是在地球表面或海底火山口喷发出来的岩浆冷却固化形成的。
它们的颗粒较小,表面光滑,有时会出现气泡状结构。
火山岩的种类很多,包括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
其中,玄武岩是最常见的火山岩之一,它呈黑色或暗绿色,质地坚硬,有时会出现斑点状结构。
二、沉积岩沉积岩是由沉积物堆积而成的岩石,主要包括砂岩、泥岩、石灰岩等。
它们的颗粒较大,表面粗糙,有时会出现层状结构。
砂岩是最常见的沉积岩之一,它由砂粒堆积而成,质地坚硬,常常被用作建筑材料。
三、变质岩变质岩是由原来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发生变质而形成的岩石。
它们的颗粒较小,表面呈片状或层状结构。
变质岩的种类很多,包括片岩、云母片岩、石英岩等。
其中,片岩是最常见的变质岩之一,它由原来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化而形成,表面呈片状结构,质地坚硬。
四、花岗岩花岗岩是一种由深部岩浆冷却固化而成的岩石,它们的颗粒较大,表面呈块状或颗粒状结构。
花岗岩的颗粒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它们的颜色和质地各不相同。
花岗岩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因其质地坚硬、韧性好、不易受腐蚀等特点而备受青睐。
五、煤煤是一种由植物残骸在长期压力和地热作用下形成的矿物质。
它们的颗粒较小,表面呈片状结构。
煤的种类很多,包括无烟煤、烟煤、褐煤等。
其中,无烟煤是最高质量的煤之一,它的热值高、灰分少、硫分低,是一种常用的燃料。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岩石种类及其特点,它们的形态和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变历程。
同时,它们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岩石资料
![岩石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efc088fd4d8d15abf234e0b.png)
几种常见的岩石的特征1.花岗岩(Granite)--一种深层的酸性火成岩,属于岩浆岩.其矿物颗粒的结晶较大,颜色偏红,白黑粉相间,并且颗粒大小相似,呈镶嵌状及粒状结晶组织,不同类之矿物以规则或不规则方式相福交错互锁排列.2.安山岩(Andesite)--一种中性喷出岩.其成分相当于闪长岩.呈深灰、浅玫瑰、暗褐等色.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及暗色矿物.安山岩是造山带内分布最广的一种火山岩,因大量发育于美洲的安的斯山脉而得名.3.玄武岩(Basalt)--由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后凝固而成的一种致密状或泡沫状结构的岩石,属于岩浆岩.玄武岩一般为黑色,有时呈灰绿以.其颗粒细密,呈斑状结构,其中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普遍.4.砂岩(Sandstone)--由沙粒经过水搬运沉淀于河床上,经千百年的堆积坚固并经地质物理作用胶结而成的岩石.砂岩结构呈颗粒状,透水性能良好,其砂粒粒径在1/16-2mm,颗粒特别细小的,比如直径在1/16-1/250mm的称之为粉砂岩.5.页岩(Shale)--是粘土岩的一种,由粘土物质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形成.其由微小矿物组成,粒径小于1/256mm,具有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透水性很差.页岩与泥岩的区别在于页岩有明显平整的层理,相邻两层组成颗粒大小有明显差异,单层厚度小于25cm总厚度可达到数十米。
6.石灰岩(Limestone)--主要形成于浅海,是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属于生物性沉积形成.石灰岩的结构较为复杂,有碎屑结构和晶粒结构两种,它的岩性均一,硬度不高,颜色灰色和浅绿,主要化学成分是CaCO3,遇上酸易溶蚀,形成喀斯特地形.7.大理石(Marble)-- 大理石又称云石,是重结晶的石灰岩,只要成分是CaCO3。
主要成分是钙和白云石,颜色很多,矿物颗粒很小,硬度小,易于雕刻。
大理石的品种划分,命名原则不一,有的以产地和颜色命名,如丹绿、艾叶青;有的以花纹形象命名,如秋景、海浪;有的是传统名称,如汉白玉、晶墨玉等。
岩石的主要特征
![岩石的主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e0e421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b.png)
岩石的主要特征
1. 颜色:岩石的颜色是判断其类型和组成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同的岩石类型具有不同的颜色,例如花岗岩通常为灰色或棕色,而玄武岩则多为黑色或红色。
2. 纹理:岩石的纹理是指其内部结构所表现出的外观特征。
例如,有的岩石呈现出明显的层状纹理,而有的岩石则呈现出颗粒状或块状的结构。
3. 结构:岩石的结构是指其内部的矿物组成和排列方式。
例如,花岗岩通常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等矿物组成,而石灰岩则由方解石晶体组成。
4. 硬度:岩石的硬度是指其抵抗刮伤和磨损的能力。
岩石的硬度可以用莫氏硬度计进行测试,该仪器通过划痕测试来评估物质的硬度。
5. 成分:岩石的成分是指其内部所含矿物质的种类和比例。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分,例如花岗岩富含石英和长石,而石灰岩富含方解石。
6. 放射性性状:岩石的放射性性状是指其对于放射性辐射的响应。
根据放射性性状,可以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7. 强度和稳定性:岩石具有强度高、不易变形及整体性、抗水性好的特点,但作为地基或建筑物环境时也有缺陷,即岩石存在软弱面,使岩石切割破碎,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其物理力学性质变差和不均匀。
河边常见岩石性质特征原因
![河边常见岩石性质特征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511c289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4.png)
河边常见岩石性质特征原因河边常见的岩石性质特征有:1. 硬度高:河边的岩石通常具有较高的硬度,这是因为岩石在长期的风化、侵蚀和运动过程中,能够抵抗水流和波浪的冲刷和剥蚀,保持其原有的硬度。
2. 颗粒状:河边的岩石常常呈现出颗粒状的特征,这是因为岩石在长期的水流冲刷和剥蚀下,逐渐被磨碎成颗粒,沉积在河床和河岸上。
3. 具有层状结构:一些河边的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这是因为岩石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受到挤压和扭曲的作用,形成了层状结构。
同时,在河流侵蚀的过程中,水流会根据岩石的层状结构形成不同的水流速度和流向,进一步加剧了岩石的层状结构。
4. 富含矿物质:河边的岩石通常富含各种矿物质,这是因为河流长期以来源源不断地从地表和地下带来了各种矿物质微粒,这些矿物质在河流的侵蚀作用下,沉积和聚集在河岸和河床上。
5. 形状多样:河边的岩石形状通常多样,这是因为岩石在长期的风化和侵蚀作用下,会发生破碎、剥蚀和重新组合的过程,形成了不同形状的岩石。
同时,水流的冲刷作用还会使岩石表面形成各种凹凸不平的纹理和外形。
6. 多孔性:一些河边的岩石具有多孔的特点,这是因为在长期的风化和侵蚀作用下,岩石表面的颗粒逐渐被冲刷和剥蚀,形成了大量的小孔和裂缝。
这些小孔和裂缝可以使岩石具有更好的透水性和吸附性,有助于河流的水文循环和生态环境的维持。
以上是河边常见岩石性质特征的一些原因。
这些原因主要包括岩石的物理性质、地质构造、水流冲刷和侵蚀作用,以及水流的输运和沉积过程。
河流作为自然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地通过水流的冲刷、侵蚀和运动作用,改造着岩石的性质和形态。
同时,地质构造和岩石的特定物理性质,也会对河边岩石的形成和分布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总之,河边岩石性质的特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岩石的物理性质、地质构造、水流冲刷和侵蚀作用等。
这些特征不仅是地质学和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岩石特征在岩石圈中岩石种类繁多,按照成因可将其划分为三大类,即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这三大类岩石在本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出露,在野外识别和描述这三大类岩石是地质认识实习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认识各种地质现象的基础。
第一节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在水、大气、生物、生物化学以及重力等的作用下,主要由母岩的风化产物,同时也有火山喷发物质、生物以及宇宙物质,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的成岩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本区沉积岩主要有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两大类和火山碎屑岩。
一、陆源碎屑岩陆源碎屑岩是指陆源碎屑颗粒经过机械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根据碎屑颗粒的粒度大小又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四类。
1.砾岩本区砾岩按所在层位分为底砾岩和层间砾岩两种类型;根据砾石成分,把砾岩分为单成分砾岩和复成分砾岩两类。
底砾岩是在大旋回底部,即在假整合或角度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如长龙山组底部硅质砾底砾岩、府君山组底部泥灰质砾底砾岩、馒头组底部泥灰质砾底砾岩、本溪组底部白云质灰岩砾底砾岩以及北票组底部各种砂质砾底砾岩。
层间砾岩整合地夹于其它岩层间,与下伏地层连续沉积。
如石千蜂组中的层间砾岩(砂页岩沉积韵律的底部、但砾石成分为砂质、泥质及燧石等)和北票组中的层间砾岩〔砾石成分为各种砂岩及燧石〕。
单成分砾岩砾石成分单一,同种成分的砾石占75%以上。
这种单一成分可以是稳定性较高的岩屑或矿屑,也可以是风化稳定性较低的岩屑。
前者主要是石英岩质砾岩,它是长期改造的产物,多见于滨岸沉积。
后者常见为石灰岩质角砾岩,它是岩石破碎后就近快速堆积并被埋藏的产物。
复成分砾岩砾石成分复杂,砾岩中含有多种成分的砾石,任何一种成分的砾石都不超过50%,砾岩的成分直接与母岩区有关。
这种砾岩在河流沉积及山前堆积物中常见。
2.砂岩按粒度可分为粗砂岩(颗粒粒径为2~0.5mm)、中砂岩(颗粒粒径为0.5~0.25mm)和细砂岩(颗粒粒径为0.25~0.1mm)。
按碎屑成分可划分为三个岩类八种岩石(表3-1):说明:当基质含量>15%时,岩石名称相应改称石英杂砂岩、长石杂砂岩和岩屑杂砂岩。
石英砂岩石英含量>90%,以硅质胶结为主,有少量铁质胶结,泥质杂基极少。
石英砂岩在不同层位上颜色不同、沉积环境不同、颗粒成熟度不同。
岩石颜色与胶结物和杂质颜色有关,如青白口系长龙山组石英砂岩为白色,含海绿石带浅绿色;石炭系的石英砂岩为深灰色至白色;侏罗系北票组的石英砂岩为深灰色。
其中常发育有平行层理,大型板状、楔状和槽状交错层理。
长石质石英砂岩含长石在5—25%之间、石英在75—90%之间,也可以根据基质成分分为长石石英砂岩和长石石英杂砂岩。
长石石英砂岩在不同层位上颜色也不同,青白口系长龙山组长石石英砂岩为灰白色,风化后为黄白色(颗粒成熟度低);北票组长石石英砂岩为灰色,风化后为灰黑带褐色的色调;在剖面上长石石英砂岩往往位于石英砂岩之上。
长石石英杂砂岩仅分布在北票组地层内,风化后为暗褐色、新鲜面为灰黑色,属大陆湖泊相沉积,水动力簸选作用弱,磨圆度差。
长石砂岩石英含量<75%、长石>25%。
风化作用不彻底、成熟度低。
按其基质也可以分为长石砂岩和长石杂砂岩。
两者在颜色上、碎屑含量上、磨圆度及分选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只是支撑类型不同。
长石杂砂岩基质含量>15%,明显呈基质支撑。
长石砂岩主要分布在长龙山组、二叠系、北票组地层中。
长石杂砂岩主要分布在北票组和上石盒子组地层中。
岩屑质长石砂岩石英含量<65%、岩屑含量25%~75%、长石含量10%~50%,且岩屑含量少于长石含量。
按其基质也可分为岩屑质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杂砂岩两种。
岩屑质长石砂岩呈土黄色、黄褐色、新鲜面呈黄白色、灰白色带黄色色调,磨圆度差、分选也差、肉眼可见岩屑。
岩屑质长石杂砂岩色深,为发绿的灰黑色。
岩屑质长石砂岩主要分布在石千峰组地层中,分选性差、磨圆度差。
岩屑质长石砂岩还分布在太原组、石千峰组、黑山窑组及北票组地层中。
长石质岩屑砂岩石英含量<65%、岩屑含量25%~75%、长石含量>10%~50%,且岩屑含量大于长石含量。
按其基质也可以分为长石质岩屑砂岩和长石质岩屑杂砂岩两种。
颜色因岩屑含量增加而普遍较深,呈灰绿色,风化后带铁锈色。
长石质岩屑净砂岩主要分布在本溪组地层中,长石质岩屑杂砂岩主要分布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底层中,少量分布在北票组上部。
3.粉砂岩因形成环境不同,成分和颜色也不同。
如浅海相粉砂岩成分以石英、海绿石和白云母为主,颜色浅;大陆湖泊相含有机质,虽然颗粒成分也以石英为主,但颜色较深,为深灰、黑灰等色,而干燥炎热气候条件下陆相沉积的粉砂岩因含有Fe3+而呈现紫红色。
粉砂岩在各时代地层中均有分布,且比较发育,如本溪组的灰色钙质粉砂岩、黑色粉砂岩,太原组的深灰色粉砂岩,下石盒子组的灰色粉砂岩,石千峰组的紫红色粉砂岩,徐庄组的黄绿色粉砂岩,北票组的深灰色粉砂岩,长龙山组的浅绿色粉砂岩等。
4.粘土岩本区粘土岩岩石类型多,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粘土岩,在成分上、颜色上也不同。
根据页理的有无,可分为泥岩和页岩两大类。
寒武系和青白口系主要是紫色、红色、黄绿色的泥岩和页岩;石炭系和二叠系主要是黑色、灰色、褐灰色、深灰色的泥岩、页岩及铝土质岩;长龙山组、景儿峪组页岩呈暗紫色、紫色,此种粘土岩属潮上带沉积产物;徐庄组、张夏组页岩呈黄绿色、灰色,属潮下带或潮间带产物。
二、碳酸盐岩碳酸盐岩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两种碳酸盐矿物组成。
以方解石为主的为石灰岩,以白云石为主的为白云岩,这是碳酸盐岩的两种最基本的岩石类型。
根据结构组分特征可将石灰岩划分为颗粒—灰泥石灰岩、晶粒石灰岩和生物格架—礁石灰岩三大类。
在颗粒—灰泥石灰岩中,根据颗粒的含量,进一步划分为颗粒石灰岩、含灰泥颗粒石灰岩、灰泥质颗粒石灰岩、颗粒质灰泥石灰岩、含颗粒灰泥石灰岩和灰泥石灰岩。
根据颗粒的类型还可进一步划分。
在实习区常见的碳酸盐岩类型有:1.砾屑灰岩砾屑含量>50%,平面上砾屑呈薄饼状,剖面上呈狭长状,形似竹叶,故又称为竹叶状灰岩。
砾屑主要是在沉积盆地中沉积不久的、半固结或固结的各种碳酸盐沉积物,受波浪、潮汐水流、风暴流、重力流等的作用,破碎、搬运、磨蚀、再沉积而成的。
本区见有灰色砾屑灰岩和紫色具氧化圈砾屑灰岩两种。
(1)灰色砾屑灰岩砾屑为盆地内生成的隐晶灰岩或微晶泥灰岩碎屑经破碎而成的,长轴长几cm至十几cm,短轴长1—2cm,砾石扁平面与岩层层面基本一致。
砾屑可分出异地及原地两种。
异地砾屑灰岩中的砾屑常经过一段距离搬运,砾屑有一定程度的磨圆,大小较为混杂,分选性较差,说明是搬运距离不远快速堆积的产物。
原地砾屑灰岩中的砾屑仍保留有碎屑棱角,基本未受到磨蚀,分选性差,说明砾屑基本没被搬运,是原地破碎、就地堆积的结果。
灰色异地砾屑灰岩广泛地分布于凤山组地层内;而灰色原地砾屑灰岩主要分布在张夏组和冶里组地层中。
(2)紫色具氧化圈砾屑灰岩砾屑表面具紫红色氧化圈。
砾屑在岩层内成放射状、菊花状,以及不规则状的杂乱排列。
砾径在几cm至十几cm,分选性差,砾屑具次棱角状、棱角状。
砾屑成分为泥晶灰岩、生物泥晶灰岩、泥质灰岩等。
填隙物是泥晶、粉屑和砂屑。
偶见鲕粒和生物碎片。
胶结类型既有基质支撑、也有颗粒支撑。
胶结物中含有自生海绿石矿物,表明该砾屑灰岩形成于浅海动荡的环境中。
砾屑排列无序,其形成环境与风暴潮汐有关,能量巨大的风暴浪冲刷海底沉积物,也席卷着未固结或弱固结的潮上带沉积物,沉积物破碎后形成砾屑,在风暴过后被带到浅海堆积起来,形成粒序层。
沉积后又经受过露出水面暴露氧化和接受天水及地下水等淡水影响的过程。
常见于上寒武统崮山组地层内。
2.生物碎屑灰岩含生物遗体碎屑量>50%,是由生物遗体硬体部分被冲刷“解体”或破碎再堆积形成的,胶结物往往为亮晶方解石,有时含有海绿石自生矿物,代表水动力强度较大的环境,属浅海强冲刷带的沉积。
生物碎屑灰岩数量不多,但张夏组、崮山组、长山组和凤山组地层中均存在。
3.鲕状灰岩及含砾屑鲕状灰岩鲕粒含量>50%。
鲕粒为钙质、呈同心圆状,分鲕核与同心层两部分,鲕核常以微晶灰岩粉屑为主,个别为生物粉屑。
鲕粒大小不均,大者1.5mm左右,小者0.5mm左右,常构成粒度韵律薄层。
在搅动海水中形成隐晶质同心层,鲕粒呈接触式—孔隙式胶结,胶结物为亮晶方解石。
鲕状灰岩主要分布在中、上寒武统的徐庄组、张夏组及崮山组中,以张夏组最为典型,分布也最为稳定。
如徐庄组顶部的暗紫色页岩中夹有鲕状灰岩透镜体(鲕状灰岩普遍硅化)。
张夏组中部、底部为含砾屑鲕状灰岩,底部以含生物砾屑的鲕状灰岩为主,中部多为含鲕状灰岩砾屑及生物砾屑的鲕状灰岩。
共生的三叶虫化石在不同层位上种属也不同,生物发育的程度也略有不同。
鲕状灰岩形成于温暖的浅海搅动带,死亡后的三叶虫被破碎与鲕粒一起沉积;沉积后的含鲕粒的沉积物(未固结或弱固结),也可以再次破碎成砾屑与正常沉积的鲕粒一起沉积。
从纯鲕状灰岩,到含生物砾屑鲕状灰岩再到含鲕状灰岩砾屑的鲕状灰岩形成的水动力条件是由搅动环境、强搅动环境再到冲刷搅动环境。
4.泥屑、砂屑、砾屑白云质灰岩风化面皆为土黄色,新鲜面为浅黄色。
这些内碎屑具有碎屑沉积的特点,如斜层理、水平层理等。
与化学沉积岩不同,风化表面上有粒度感。
5.微晶灰岩新鲜面青灰色、风化后浅灰色,结晶颗粒肉眼难以分辨。
显微镜下呈不规则他形镶嵌结构,岩石内部构造均匀,常呈薄层、中层或厚层块状构造,是浅海相较深水环境下沉积的岩石。
此种岩石常见燧石结核或条带。
在寒武系和奥陶系均有分布。
6.泥灰岩泥晶结构,泥质含量在25—50%之间,风化后有泥状物出现、呈土黄色,新鲜面为浅灰色,滴稀冷盐酸(5%)激烈起泡及泥状物浮起。
本区泥灰岩呈薄层状或条带状产出,位于海侵层位的上部。
是浅海相较深水环境下沉积的岩石。
常见于寒武系及奥陶系下部。
7.微晶白云质灰岩白云石含量为25—50%,分布不均匀,白云石富集处为肉红色,在镜下有交代方解石的特点。
主要分布在马家沟组上部,是浅海相较深水环境下沉积的岩石。
风化面为土黄色,新鲜面为黄灰色。
往往出现在海退层序的上部层位,其下是泥灰岩或微晶灰岩,其上多是细晶白云岩。
8.细晶白云岩风化面和新鲜面都为肉黄色,中晶、细晶结构,是白云石交代镁方解石后形成的岩石,常与白云质灰岩共生。
并含燧石结核或条带,这些黑色的或灰黑色的硅质结核或条带在白云岩层内分布,而且不切割上、下层面,也不切割层理构造,其上下层理略有弯曲,表明硅质为原生沉积者,系同生阶段富集成结核或条带的。
分布在马家沟组上部。
是浅海较深水环境下的沉积。
9.虫孔状灰岩及豹皮状灰岩在灰泥沉积物中由于底栖生物钻孔,孔道穿过了细层并在成岩后得以保存,形成虫孔状灰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