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分布
普洱市茶山分布

普洱市茶山分布普洱茶方兴未艾,为此更名的普洱市(原思茅市)正是应运而生。
普洱市是云南面积最大的市,普洱全市有野生古茶群落面积117.8万亩,栽培型古茶面积18.2万亩,其面积也远远超过传统普洱茶产区西双版纳(古茶园8.2万亩)。
普洱市辖1区9县,分别是思茅区、宁洱、墨江、景东、景谷、镇沅、江城、孟连、澜沧、云南省2009年主要茶区产量临沧市人工栽培茶树,史料记载已有1000多年历史。
在凤庆、双江、沧源、云县境内均有树龄数百年甚至更长的栽培型大茶树,其中凤庆香竹箐栽培型古茶树是已发现的大茶树中基围最粗的一株。
在这里,有南蜿蜒通往国外,被称为南第一镇的凤庆县鲁史古镇,以及南第一桥的青龙桥,见证了历史上在这里的辉煌。
临沧各区县地图主要的原生地之一,是云南最重要的生产和加工基地,如今拥有着滇红之乡和“普洱第一仓”的称号,被誉为“生物优生地带”。
共有茶园总面积130万亩,其中,野生古茶树群落40万亩,栽培型古茶园65万亩(百年以上古茶园9万多亩)。
临沧是著名的下关茶厂沱茶原料的最重要的供应地,也为昆明茶厂、勐海茶厂提4.保山市及其他地区保山已不属于澜沧江流域,在目前云南普洱茶生产地区来说,保山所生产的晒青毛茶普遍不受重视。
但保山地区目前尚有不少栽培野生茶区幷没有完全开发,相对于西双版纳勐腊、景洪、勐海等地都已经被过度采摘的情况,此地区的茶质仍然十分厚质饱满。
古茶树分布面积近1.5万亩,栽培古茶园分布较集中且有代表性的是腾冲坝外古茶园,上营文家塘古茶园和昌宁漭水乡黄家寨古茶园。
此外,在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均有古茶树分布。
如德宏州的潞西、瑞丽、梁河;红河州的元阳、金平;文山州的广南、马关、麻栗坡等等。
尽管这些地区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分布面积不大,但却分布着云南较多的茶组植物种类。
2009年,云南省面积523万亩,产量18.03万吨,其中普洱茶产量4.5万吨。
在这片世界茶树的发源地里,蕴藏着丰富的古茶树资源,而这些历经沧桑的古树,还在一年一年发着新芽,制作出供内地、港台、东南亚以至全世界人们享用。
世界上最大的茶树

世界上最大的茶树
对于“古茶树”这三个字,喝茶的人都知道。
随着普洱茶的热,古茶树在市面上也越
来越受欢迎,追捧古茶树的人越来越多,真有那么多的古茶树吗?也许你看见的听到的也
是古茶树,只不过树龄也就是几百年而已,那今天的古茶树到底有多大,你想知道吗?
1.千家寨1号古茶树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古茶树,它生长在海拔2000多米的原始森林中,位于云南镇
沅千家寨哀牢山,高达25.6米,专家推测约有2700多岁。
这棵千家寨1号古茶树是
19991年才发现的,在2001年10月,这棵古茶树被某茶企领养,树的周围都被保护起来,还有人常年轮流看守这棵历经千年古茶树。
2.锦秀茶祖
看完野生茶,再来看看栽培的,这棵栽培型古茶树位于云南凤庆县,海拔2245米,
茶树树高10.6米,腰围5.82米,树龄高达3200年以上,这棵树成为了中国茶叶界的
“一哥”,茶树方圆100米内不准修建房屋、倒废水等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声势浩大地将
这棵活化石保护了起来。
3.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古茶园,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是1997年被人们发现的,当
时大雪山的枝繁茂盛到连野生动物都难以穿行,大部分茶树树龄在千年以上,当地政府已
经出台文件,规定除了科研需要以外,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不允许任何形式的采摘行为。
如果你想问这些古茶树的茶能卖多少钱?那我没法回答,如果对于研究茶树来源和生
存模式的人们来说,这些古茶树的价值岂不知是“大”那么简单!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云南普洱市万亩茶园简介

云南普洱市万亩茶园简介
普洱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东经99°45′~100°48′,北纬21°13′~21°29′之间。
北接西双版纳,南连临沧、大理、昆明,
西通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东与西双版纳相接。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南部,北与临沧、保山两市相连,东与红河州的元阳县隔江相望,西与四川省的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会理县、宁蒗彝族自治县接壤。
普洱市是云南茶叶的发源地和中心产区之一。
普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种植茶叶的理想区域。
普洱境内有世界茶树起源地之一的小乔木型古茶园群落——南糯山古茶园和人工栽培型古茶园群落——哈尼梯田古茶园。
普洱被称为“世界茶源”和“中国茶都”。
全市现有茶园面积近30万亩,主要分布在思茅区、墨江县、景谷县、宁洱县和孟连县,全市有20个乡(镇)建有
茶产业基地,其中20个乡(镇)都已建成茶叶初制所;有9个乡(镇)建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有16个乡(镇)开展了茶叶
深加工项目,其中5个乡(镇)建有茶厂。
—— 1 —1 —。
史上最全!普洱茶山头活地图!

史上最全!普洱茶山头活地图!普洱茶古树地理分布总说“普洱”是哈尼族语,意为“水湾寨”。
作为地名的确立,是在明代洪武年(当时称普耳)。
云南产茶的历史远至商周时期,《华阳国志》中即有濮人贡茶的记载,而“普(洱)茶”这个称谓最早来自于明万历年间谢肇浙《滇略》:“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这也是对普洱团茶的最早记述。
方以智的《物理小识》中也有“普洱茶(普雨茶)”的明确记录。
到清朝中期,已经有“普洱茶名重于天下”的记载,当时上贡天朝的普洱,主要产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
普洱,其实正是一种特定地理区域才有的茶。
据2008年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 22111—2008),普洱茶定义为: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
这意味着要想称为普洱茶,除按普洱茶特定加工工艺制成外,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原料和加工都必须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
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保山市等11个州市所属的639个乡镇。
这四大茶区位于云南省西部和南部边陲,分布在澜沧江两岸,与缅甸、老挝等国家接壤。
普洱茶四大产区正是在这片少数民族聚居的神秘区域,被论证为茶的发源地。
可以说,目前全世界被称为“茶”的饮品,都是由云南传出去的。
而明清两代,正是普洱茶形成并走向辉煌的时代,大规模、有组织的种植栽培型茶树,也正是在这两朝完成的历史壮举。
如今,在澜沧江流域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林地中,经历了历史沧桑和自然灾害的古茶园依然郁郁葱葱,或成片分布,或单株散生。
整个云南还存有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面积27万亩以上。
易武茶山西双版纳版纳茶区综述西双版纳,意为“十二个千亩(十二,傣语读为“西双”,“版纳”,意为“千亩”,即一个征收赋役的行政单位)。
整个西双版纳现有古茶园8.2万亩,分布于两县一市的19个乡镇100多个村寨之中。
保山市古茶树资源分布

保山市古茶树资源分布保山市野生古茶树、古茶树群落分布在昌宁县、腾冲县、龙陵县镇安、保山瓦窑以及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栽培型古茶树分布在保山隆阳的徳昂日寨、大中寨、摆落塘、邦龙村、老营西河杉林果寨杨柳茶山、腾冲蒲川乡、龙陵镇安小田坝、施甸关摆马村等处生长,树龄在300-800年左右。
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树的垂直分布在海拔1200-2400米,以1640-2200米居多,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茶树面积1.5万亩。
保山已发明茶祖植物2个茶系,5个茶种。
野生茶中以大理茶种C.t2liensis和滇缅茶种C.ill2w2diensis为主,栽培茶种以普洱茶种C.2ss2mie2和茶种C.sincnsis分布较广泛,勐腊茶种在瓦渡乡有少量分布。
1.昌宁县古茶树资源分布昌宁县位于澜沧江中下游的明山秀水之间,境内气候十里不同天,海拔相对高差较大,形成了低热、温热、温凉、高寒的立体气候。
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四十六点七,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境内大部分地区空气相对湿度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年日照率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土壤腐殖质含量高,独特的土壤、气温、雨量、温度等自然生态环境最适宜茶树生长。
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1268-1398),官绅令人在碧云寺内植茶,制作明朝贡品“碧云仙茶”,开始了昌宁县人工栽培茶树的历史。
昌宁县境内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
野生型古茶树、茶园主要有箐茶和苞红。
青茶于1981年发现在,街水炉阿干梁子原始森林内,方圆百亩面积内分散出现,一般树高700厘米-800厘米,树幅300厘米×500厘米,胸径8厘米-10厘米,叶形椭圆,叶色绿,叶质薄软,叶面微隆起,芽有多层鳞包裹,叶面积71厘米。
包洪茶属大理茶叶种,在大田坝乡与漭水镇相联界得狮子塘梁子原始森林中,分布的野生古茶资源,其中最大的一株高1000厘米,树幅600厘米×700厘米,胸径15厘米。
栽培型古茶树、茶园主要品种有理茶、腾子茶和昌宁大茶(漭水原头种)。
云南古茶园(树)资源调查研究

云南古茶园(树)资源调查研究魏小平;刘泽铭;陶晶【摘要】从区划系统、类型划分、界定、调查技术方法、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等方面人手,较全面地摸清了云南古茶园(树)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及管理保护状况.中国云南古茶园(树)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分布地域广阔,类型多样,以野生群落为主且群落稳定,林地型古茶园面积占古茶园总面积的94.0%,土地所有权和茶树所有权为国有的面积占66%以上.系统全面的调查数据证明了云南是茶的古老发源地之一,为编制古茶园保护行动计划和种质资源繁育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期刊名称】《云南地理环境研究》【年(卷),期】2017(029)001【总页数】8页(P51-58)【关键词】云南;古茶园;资源调查【作者】魏小平;刘泽铭;陶晶【作者单位】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昆明650015;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昆明650015;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昆明65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S32的研究、创新性划分类型并进行统计和分析,客观准确反映中国云南古茶园(树)资源和地理分布,提供古茶园(树)研究与保护的基础资料。
云南既是植物王国,也是古茶园(树)王国。
在古茶园及野生茶树群落保存面积和垂直水平地域分布等方面均属全国乃至世界最大、最广的地区之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作为古茶园(树)发源地,在全省范围尚未进行过全面系统地古茶园(树)资源调查,其主要原因是古茶园(树)分布地域广,调查难度大,调查需求和相关研究存在诸多难点等。
为此,开展云南古茶园(树)资源调查研究,全面摸清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特点,已成为云南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云南古茶园(树)资源调查研究是荷兰政府无偿提供部分经费,云南省级相关部门给予经费补助,基于中国-荷兰合作“云南森林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的内容,依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古茶树资源保护管理的通知》(云政办发〔2005〕94号)和云南省林业厅/FCCDP《云南省古茶园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准备行动计划》要求开展的工作。
普洱茶是哪里的特产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普洱茶是哪里的特产整理普洱茶是哪里的特产普洱茶是云南的特产,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爱护范围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保山市等11个州市所属的639个乡镇,其产地分布较广,茶叶品种较多,其代表性的茶品有老班章茶、易武茶、冰岛茶、大雪山茶、布朗山茶等。
普洱茶是哪里的特产普洱茶,是中国云南省的特产茶叶,以云南大叶为普洱茶种,经过萎调、杀青、揉捻、晒青、蒸压、干燥等加工制造而成,是现在许多茶友比较喜爱喝的一种茶叶!在传统的六大茶类中,普洱茶中熟茶是属于黑茶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普洱茶是特别独特的存在。
对新茶友来说,刚接触普洱茶有许多不懂的地方,更别说如何去选择一款正宗好喝的普洱茶了,若是根据制茶工艺不同来分,有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两种。
普洱熟茶口感甘甜,醇厚,茶性比较温柔。
一般中高端的普洱茶都是饼茶和沱茶。
普洱茶有哪四大茶区1、普洱茶区普洱市是因普洱茶而更名的城市(原名思茅)。
事实上,作为云南第一大市的普洱,无论从历史,还是现有的普洱古树资源来看,都和普洱茶有着不解之缘。
普洱市境内古树茶面积达83187公顷,约合124万亩。
其中野生茶树居群78633公顷,是普洱茶产区中最大的;古茶山12123公顷(普查数据)从景谷3540万年前的宽叶木兰化石(茶树远祖),到镇沅哀牢山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家寨2700年野生茶树王,再到邦葳的过渡型茶树王,还有树高最高(27米)的孟连勐马镇腊福野茶。
2、临沧茶区临沧市因临澜沧江而得名。
境内共有茶园总面积130万亩,其中,野生古茶树群落40万亩,栽培型古茶园65万亩(百年以上古茶园9万多亩)临沧下辖1区7县,各区县均有大片的古树资源,按茶叶产量排名,依此为:凤庆、云县、永德、双江、耿马、临翔区、沧源、镇康(按产量)。
3、保山茶区保山已不属于澜沧江流域,在目前云南普洱茶生产地区来说,保山所生产的晒青毛茶普遍不受重视。
但保山地区目前尚有不少栽培野生茶区幷没有完全开发,相对于西双版纳勐腊、景洪、勐海等地都已经被过度采摘的状况,此地区的茶质仍旧非常厚质饱满。
云南省11个州市古茶山茶树群落分布

云南省11个州市古茶山茶树群落分布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保山市等11个州市所属的639个乡镇。
这四大茶区位于云南省西部和南部边陲,分布在澜沧江两岸,与缅甸、老挝等国家接壤。
在澜沧江流域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林地中,经历了历史沧桑和自然灾害的古茶园依然郁郁葱葱,或成片分布,或单株散生。
整个云南还存有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面积27万亩以上。
普洱茶古茶山名录如下:西双版纳古茶山勐腊县攸乐古茶山勐腊县倚邦古茶山勐腊县莽枝古茶山勐腊县革登古茶山勐腊县蛮砖古茶山勐腊县易武古茶山勐海县布朗古茶山勐海县巴达古茶山勐海县勐宋古茶山勐海县贺开古茶山勐海县南糯古茶山勐海县帕沙古茶山勐海县南峤古茶山勐海县曼糯古茶山景洪市小勐宋古茶山西双版纳其他古茶山普洱市古茶山景东县老仓福德古茶山景东县金鼎古茶山景东县漫湾古茶山景东县御笔古茶山景东县哀牢山西坡古茶山镇沅县振太古茶山镇沅县老乌山古茶山镇沅县田坝古茶山镇沅县勐大古茶山镇沅县马邓古茶山景谷县文山古茶山景谷县秧塔古茶山景谷县南板黄草坝古茶山景谷县联合龙塘古茶山景谷县团结古茶山墨江县须立贡茶古茶山墨江县龙坝古茶山墨江县通关古茶山墨江县坝溜古茶山墨江县迷帝古茶山墨江县景星豪门古茶山宁洱县困鹿山古茶山江城县国庆古茶山澜沧县景迈古茶山澜沧县邦崴古茶山澜沧县文东古茶山普洱市其他古茶山临沧市古茶山双江县勐库大雪山双江县冰岛古茶山双江县坝糯古茶山双江县懂过古茶山双江县勐库十八寨凤庆县古墨村古茶树群落凤庆县团结村大尖山古茶树群凤庆县鲁史镇羊头山古茶树群落凤庆县鲁史镇古平村古茶树群凤庆县鲁史镇沿河村古茶树群落凤庆县鲁史镇龙竹山古茶树群落凤庆县小湾镇锦秀村古茶树群落凤庆县小湾镇香竹箐古茶树群落凤庆县小湾梅竹古茶树群落凤庆县洛党四十八道河古茶树群落凤庆县洛党琼岳古茶树群落凤庆县大寺大河古茶树群落凤庆县大寺岔河古茶树群落凤庆县大寺平河古茶树群落凤庆县三岔河柏木古茶树群落凤庆县凤庆万明山古茶树群落凤庆县雪山镇黄竹林箐古茶树群落凤庆县新华牛尖山古茶树群落凤庆县腰街星源古茶树群落凤庆县勐佑阿里侯山古茶树群落永德县曼来古茶园永德县放牛场古茶园永德县忙肺古茶园永德县团树团山古茶园永德县玉华古茶园永德县平掌古茶园永德县小帮贵古茶园永德县鸣凤山古茶园永德县梅子箐古茶园永德县木瓜寨古茶园永德县底卡古茶园永德县武家寨古茶园永德县德党镇棠梨山云县幸福镇大宗山云县爱华镇黄竹林箐古茶树群落云县大丙山古茶树群云县涌宝镇古茶树群落云县茶房乡古茶树群落云县大朝山古茶树群落耿马县芒洪山古茶树群耿马县大青山古茶树群落镇康县大山古茶树群镇康县马鞍山古茶园临翔区南美古茶园临翔区昔归古茶园临翔区邦东古茶园临翔区大石古茶园临翔区马台茶区沧源县单甲大黑山沧源县糯良大黑山保山市古茶山昌宁县黄家寨古茶园昌宁县石佛山古茶树群昌宁县茶山河村保家洼子古茶树群昌宁县沿江羊圈坡野生古茶树群昌宁县联席芭蕉林野生古茶树群昌宁县联席破石头栽培型古茶树昌宁县杨柳茶山昌宁县德昂寨古茶园昌宁县五峰山隆阳区阿贯山古茶园隆阳区道人山古茶园施甸县摆马村古茶园龙陵县镇安古茶园腾冲县坝外古茶园腾冲县上营文家塘古茶园腾冲县高黎贡山古茶树群保山市其他古茶山玉溪市古茶山元江县南溪原始森林新平县者竜乡哀牢山古茶树红河州古茶山绿春县骑马坝乡玛玉村古茶园绿春县牛孔乡古茶园元阳县胜村乡东观音山屏边县大围山古茶山红河县古茶山金平县金河镇哈尼田村古茶园文山州古茶山麻粟坡县金厂乡古茶园广南县九龙山古茶树群广南县羊窝大山古茶树群马关县古林箐乡古茶园楚雄州古茶山永平县古茶山南华县古茶山双柏县古茶山曲靖市古茶山师宗县大厂乡古茶园富源县富源县古茶园德宏州古茶山路西市勐嘎镇古茶园梁河县大厂乡古茶园瑞丽市弄岛乡茶园潞西市香菜塘村茶园潞西市三台山茶园潞西市江东乡茶园盈江县勐弄乡古茶园昭通市古茶山盐津县老林茶山镇雄县古茶山。
普洱市茶山分布

普洱市茶山分布普洱茶方兴未艾,为此更名的普洱市(原思茅市)正是应运而生。
普洱市是云南面积最大的市,普洱全市有野生古茶群落面积117.8万亩,栽培型古茶面积18.2万亩,其面积也远远超过传统普洱茶产区西双版纳(古茶园8.2万亩)。
普洱市辖1区9县,分别是思茅区、宁洱、墨江、景东、景谷、镇沅、江城、孟连、澜沧、西盟。
普洱是“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也是普洱茶的原产地。
说到“茶马古道”,就不能不说到普洱市,思茅就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
出现于景谷3540万年前的宽叶木兰化石(茶树始祖),还有拥有活标本2700年的镇沅千家寨野生世界“茶树王”和上千年的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1800多年的景迈山万亩人工栽培古茶园,足以证明茶叶在普洱市历史上的重要性。
普洱市野生茶树群落分布广泛,主要在无量山、哀牢山和澜沧江两岸。
普洱市茶山分布普洱市史上有名的八大茶区,即景迈、邦崴、千家寨、无量山、板山、佛殿山、营盘山、牛洛河,分布在普洱市的东西南北四方。
从行政区划来说,主要茶产区有思茅,景东,景谷,澜沧,镇沅,江城等,还要提到目前逐步被发掘的困鹿山。
具体茶区信息如下表。
茶山名位置介绍景迈澜沧县惠民乡,惠民乡与勐海县勐满乡相邻现存有千年万亩古茶园,芒景(布朗族寨)和景迈(傣族寨)是云南所有古茶园中连片面积最大的,十分壮观。
主要分布在景迈、芒景、芒洪、翁居、翁洼等村寨。
古茶园为布朗族所种,居住已有1300多年。
老茶树上所寄生之石斛科植物—螃蟹脚,成为茶区另一特色产品。
3.临沧市云南省2009年主要茶区产量临沧市人工栽培茶树,史料记载已有1000多年历史。
在凤庆、双江、沧源、云县境内均有树龄数百年甚至更长的栽培型大茶树,其中凤庆香竹箐栽培型古茶树是已发现的大茶树中基围最粗的一株。
在这里,有南茶马古道蜿蜒通往国外,被称为南茶马古道第一镇的凤庆县鲁史古镇,以及南茶马古道第一桥的青龙桥,见证了历史上茶业在这里的辉煌。
千年茶乡——昌宁

千年茶乡·昌宁“天地间飘来一条江,飘过云之端,飘过我家乡……”。
这是在昌宁人口中不断传唱的首歌。
在奔腾不息的澜沧江畔,在美丽的滇西高原,怒山和云岭两个“巨人”,以天然的巨手做成了深闺,用特殊的气候和土壤,养育着一个少女。
如今,这个逐渐成长的少女期待着走出深闺,走向世界的远方。
她就是昌宁,就是期待着为更多人所认识的千年茶乡。
茶乡在哪里昌宁位于滇西大理、临沧、保山三州市结合部,隶属保山市,介于东经99°16'—100°02'、北纬24°14'—25°12'之间,与大理州永平、巍山、漾濞、临沧市凤庆、永德和保山市施甸、隆阳七县区接壤,云岭、怒山两大山脉在境内绵延,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穿境而过。
全县国土总面积3888平方公里,总人口34.03万人。
县城位于县境中部的右甸坝,距保山市政府驻地93公里,距省会昆明591公里。
县内山川秀美,社会和谐,人民安康,被誉为澜沧江畔的绿色明珠。
昌宁地处横断山脉南延部分,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由高渐低,形成山坝南北纵列,高山坝谷相间的地貌,境内最高海拔2875.9米,最低海拔608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拔高差较大,干湿季节分明,立体气候突出,海拔由低到高形成了亚热河谷区、温热山坝区、温凉山坝区和高寒山区四种气候和植被类型,形成了立体分布的优势产业群体。
1984年与福建安溪、浙江富阳、安徽岳西一起被列为全国首批四大优质茶叶基地县,是全国糖料商品生产基地县和特色经济林—核桃之乡,是全省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和商品肉牛(羊)生产出口基地。
昌宁资源丰富,具有较强的后发优势,丰富的国土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待开发;昌宁历史悠久,多民族杂居,民风淳朴,民族民间文化底蕴厚重;昌宁发展基础较好,以粮食、蔗糖、烟草、茶叶、畜牧、林业、果蔬为支柱的农业产业,以农产品加工硅冶炼、造纸、建筑建材为支柱的工业产业,以交通运输、服务业、商品贸易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产业体系日趋完备;昌宁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连接两条国道和三州市七县区,电网供电能力较为充足,水利覆盖面广,通信便捷,发展条件今非昔比;昌宁城镇化进程日渐加快,中国—新田园城市正在澜沧江畔崛起;昌宁发展机遇良好,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前沿阵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最全的古树茶资料云南20个古树茶名山介绍

最全的古树茶资料云南20个古树茶名山介绍最全的古树茶资料云南20个古树茶名山介绍2016年第十一届云南茶博会古树名山推介易武古茶山易武古茶山地处今勐腊县易武乡境内,包括历史上的慢撒茶山,面积达750平方公里,在六大古茶山茶叶面积和茶叶产量均居半。
清乾隆初期实行移民殖边,云南石屏等地汉族和其他民族不断移居易武及慢撒等地,开辟开荒种茶和创办茶庄,茶号,设立茶坊制茶,易武茶业从此崛起,成为六大古茶山的后起之秀。
道光年后易武茶号、商号大增,至咸丰时六大古茶山的茶叶加工和商贸中心逐渐向易武转移。
茶叶主销东南亚和香港等地。
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年代,易武成为镇越县的县城,便成为六大古茶山贸易中心,成为六大古茶山之名山,滇藏茶马古道的起点。
至今易武茶山尚有9.8万余亩,其中古茶园7.8万亩。
现在最热的当数薄荷塘茶王,知名企业有易聘号老茶行等。
冰岛古茶山冰岛村委会位于双江自治县勐库镇北部,东北与临翔区南美乡接壤,西面与耿马大兴乡相邻。
村委会距勐库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辖冰岛、地界、糯伍、坝歪、南迫5个自然村。
全村国土面积25.79平方公里,海拔在1400-25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400毫米,现有农户289户1101 人。
目前,冰岛村委会共有茶叶面积6300亩,可采摘面积2400多亩,百年以上古茶树5.7万株,其中:五百年以上古茶树1.6万多株,百年以下茶树 3900亩。
冰岛自然村距镇政府所在地30.5公里,现有农户47户212人,茶地面积1600多亩,可采摘面积588亩, 2.4万株。
其中:五百年以上古茶树4900多株;百年以下茶园804.2亩。
昌宁黄家寨古茶山漭水黄家寨古茶山地处昌宁县漭水镇境内,位于东经99?40′02",99?43′05",北纬24?52′38",24?57′42"之间,海拔跨度1780-2280米,坡度6-25度,山脉东西走向,植被主要以茶树为主,土壤以黄壤为主,共涉及联福、漭水、共裕、河尾4个村24个村民小组,古茶树分布面积959公顷,有古茶树29751株,其中基部径围50cm以上7492株。
临沧茶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茶树面积和各茶品种年产量以及各个分区的分布情况及其知识。

临沧茶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茶树面积和各茶品种年产量以及各个分区的分布情况及其知识。
介绍临沧茶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茶树面积和各茶品种年产量以及各个分区的分布情况及其知识。
1.茶区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临沧是地处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中下游之间,年平均气温17.5°C,年降雨量1400mm,北回归线从境内穿过,全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低纬度、高海拔,水资源丰富,土壤红壤PH值偏酸,最适宜茶树生长。
同时,海拔高的地区,茶叶的生长周期较长,茶叶的品质也就相对好,正是所谓的“高山云雾出好茶”。
这里的茶园大多在温暖湿润、云雾缭绕的茶树原产地澜沧江两岸的深山密林中,远离污染源,是天然优质无公害茶,土层深,落叶层厚,土壤有机成分含量高,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空气湿热,十分有利于茶园的生长,茶树资源非常丰富。
生产出来的茶叶品质十分卓越。
早在1982年我国著名茶叶专家吴觉农曾提出在临沧建世界一流的大茶园。
临沧茶区位于在云南西南部,与思茅市景东、镇沅、景谷、澜沧县接壤,辖临沧、凤庆、云县、双江、镇康、耿马、沧源、永德8县1999年全区有茶园665264亩.是世界著名的云南大叶种茶的故乡,亦是世界茶树起源中心地带,临沧境内有众多规模连片的野生茶树群分布和保存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人工栽培大茶树。
国内植物学家和茶叶界专家通过多年对茶树起源的考察研究表明,中国云南沿北回归线两侧是世界茶树的起源中心之一。
2.茶树面积和各茶品种年产量临沧市云南第一产茶大市,是普洱茶料的的最大产地、孟库大叶种茶的原生地,还是闻名中外的“滇红之乡”。
临沧茶园大都分布在海波1500-2000m之间,目前有茶园总面积130万亩,其中,野生古茶树群落40万亩,栽培型古茶园65万亩(百年以上古茶园9万多亩),无性系高优生态茶园25万亩,有机茶园3.5万亩,茶叶总产量3.5万吨,出口的滇红茶8千多吨,生产普洱茶成品1万多吨、普洱毛茶1.4万吨,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亿多元。
云南普洱茶主要茶区及茶叶特点小结

云南普洱茶主要茶区及茶叶特点小结临沧茶区:(1)勐库:云南省临沧双江地区。
云南大叶种野生茶。
特有勐库种。
勐库古树茶还有一大特点:持嫩性强,芽叶肥壮重实。
茶质肥厚度大,香型特殊、劲扬,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稍高。
(2)冰岛:冰岛村是勐库茶种的主要发源地。
勐库大叶乔木树,长大叶,墨绿色,叶质肥厚柔软,叶背隆起,叶脉明显。
毛茶外形粗老,黑条白芽。
春茶汤色金黄透亮,香气柔和,挂杯持久而不事张扬,以花果香为主。
生津快速,口腔内回甘部位较深。
十分耐泡。
(3)昔归:临沧邦东乡邦东村芒绿山(忙麓山)。
汤色明亮清澈、香高气扬、滋味微涩甘甜,喉韵沉香鲜爽、茶气醇厚、回甘生津。
茶气强烈却又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
此茶年产量极低,多作政府用茶或由行家自藏,市面上极少有售,弥足珍贵。
(4)忙肺:云南省永德县,永德县市世界茶树的发源地之一,汤色清澈明亮,滋味厚重,刺激性强,香气馥郁高扬,口感饱满协调,甘醇顺滑带微涩、舌底生津明显,喉韵甘润持久。
(5)坝糯:勐库古茶山以冰岛为界分东、西半山,所产之茶各具特色。
坝糯大寨是勐库东半山茶的代表,也是现存古茶树最多的寨子。
品茗云南大叶种野生茶。
此茶汤质充满阳刚之气,高香、劲扬、味刚,口感丰富饱满,甘甜质厚,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
不输易武正山。
(6)勐库大雪山:大雪山野生古茶树茶群落,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叶茶种群落。
生长群落地处双江县大雪山中部,海拔高度为二千二百至二千七百五十米。
此茶采摘极难、产量极低,弥足珍贵。
该茶属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野香中带兰香,劲扬质厚,微苦回甘转甜,沉雄霸道。
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强。
(7)永德大雪山:永德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于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原始森林中,分布总面积10.05万亩,平均树高5米左右,树干基围最大的一棵达215厘米,树干最高的一棵达25米。
十二大古茶山口感简介

十二大古茶山口感简介在云南西双版纳澜沧江两岸,分布着十二座古茶山,江内、江外各有六座。
由于各茶山的茶树生长环境有差别,土壤所含化学成分也不一样,因而十二座茶山所产的茶叶在口感上也就各有所不同。
一、江内六大古茶山1、曼撒山(易武山):曼撒茶山位于勐腊县易武乡东北,离易武街不到20公里,紧接着老挝边境。
这座茶山所产的大叶种茶,叶芽宽大、肥硕、结实,由于茶山相连,因此很难严格区分曼撒茶山与易武茶山,又由于历史上曼撒茶山属易武土司管辖,因此也有人认为,曼撒茶山实际上就是易武茶山。
主要品种为乔木大叶种,微苦涩,香气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兰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强烈生津好,特别是一股山野气息比较明显。
易武正山在历史上就是闻名中外的茶山。
著名茶点:麻黑、落水洞。
2、革登山:今属勐腊县象明乡的革登茶山,位于古六大茶山的东北部,东连孔明山,南与基诺茶山隔江相望,西接曼庄茶山,北与倚邦茶山为邻,是传说中孔明兴茶之地。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
革登茶山鼎盛时期赫赫有名的革登老寨、新发寨、牛滚塘,如今已经找不到茶树了,剩下的只有断碣残碑,仅存茶房、秧林、红土坡等几片古茶园,累计不足500亩古茶园。
本茶区代表茶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呈淡清香,汤色深桔黄。
现在比较著名代表茶区有:茶房、秧林等村寨。
3、倚邦山:倚邦在傣语中,被称为“唐腊”倚邦,即茶井的意思。
在六大茶山中,倚邦茶山的海拔最高,三百六十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几乎全是高山。
倚邦茶山的海拔差异很大,海拔最高的山神庙达到1950米,而最低处磨者河与小黑江交汇处海拔只有565米。
倚邦茶山的土壤与易武茶山的相近,这里山高谷深,江河纵横,气候湿润,阳光充足,冬季雾多,有着茶树生长所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和自然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倚邦茶山,在大叶种传统的种植园,间种着百亩小叶种古茶树,树龄均在三百至五百年,而这些小叶种古茶品质较高,成为该茶区普洱茶品质的代表。
云南澜沧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简介

云南澜沧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简介澜沧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是普洱茶都、中国茶城的基础,是云南茶文化、中国茶文化乃至世界茶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它蕴藏着以古茶林为中心的周边广大区域内人类农业文明与茶叶文化历史进程、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丰富内涵。
一、古茶园简介澜沧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位于云南省澜沧县城东南的惠民乡景迈、芒景两个村委会境内,距县城70公里,地理座标为东经99°59′14″一100°33′55″,北纬22°08′14″一22°13′32″之间。
古茶林山脉主要由西北向东南走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1662米,最低海拔1100米,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8℃。
古茶树分布范围包括景迈、芒景、芒洪、翁居、翁洼等地,总面积2.8万亩,现实有成林成片的采摘面积1万余亩,年可产鲜叶200万公斤,制干茶500吨。
澜沧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系当地布朗族、傣族先民所驯化、栽培。
据《布朗族言志》和有关傣文史料记载,古茶林的驯化与栽培最早可追溯到佛历713年(公元180年),迄今已有1828年历史。
走进景迈山,大山与村落、古茶与房舍、森林与人相依相映,形成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胜境。
茶山内古老的茶树与原始森林交错丛生,虽历尽沧桑,却生机犹盛,其茶叶不施肥、不喷农药,全靠自然肥力生长,无任何污染,是纯天然的绿色产品,特别是寄生于古茶树上的“螃蟹脚”品种珍稀,螃蟹脚是古茶树上的一种派生植物,枝圆而细长,形状酷似螃蟹脚,因此得名“螃蟹脚”历史上这种寄生植物曾是景迈、芒景茶叶外销的一种标志。
经验证,螃蟹脚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既能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也可治疗内分泌紊乱、心血管疾病,同时具有清热、解毒、健胃、助消化之功效。
景迈茶叶交易历史悠久,早在傣历600年(公元1139年)前,景迈大平掌就出现了茶叶交易市场—“嘎轰”。
明代以来,这里的茶叶已是孟连土司的贡品和闻名遐迩的“普洱茶”,其茶叶远销东南亚诸国。
云南古六大茶山

云南古六大茶山作为世界茶叶最重要的原产地,云南是茶叶最为古老的故乡。
尽管在漫长的时光中,关于云南茶叶最初的记载,已经散失殆尽,但深藏在云南群山中数千年的古茶树群落,还是以自身顽强的生命,诉说着远古时代云南高原的那一片繁茂与葱茏。
在云南,大地至今还为我们保存着茶叶原初生长弥足珍贵的物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巴达大黑山原始森林中的1700多年的野生“世界茶树王”,勐海南糯山上栽培型800多年的古茶树,思茅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千家寨野生型2700多年古茶树、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邦崴村过渡型千年古茶树以及景迈栽培型千年万亩古茶林,都是茶树原产地的活化石,它们在形象地纪录着茶叶生长演变历史的同时,还无可辩驳地证实了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其最原始的故乡就在云南。
茶树分布图茶树,在植物学上属茶科,共约23属380余种,其中有260余种分布在云南,号称“云南山茶甲天下”。
云南大叶种茶由于生长在特别适宜的自然条件下,保存了茶树的原始类型。
云南各族人民很早就从事野生茶树的驯化,在驯化的过程中,茶树由乔木变成灌木,由大丛灌木变成小丛灌木,叶由大变小,叶色由浅而深,分枝由稀而密,发芽由早而迟,新梢增长加快,直到演变为现在栽培的茶林。
宋朝时开始闻名天下的古六大茶山易武、倚邦、攸乐、莽枝、蛮砖和革登连成一片。
普洱府宁洱县六茶山,曰攸乐,即今同知治所。
其东北二百二十里曰莽枝,二百六十里曰革登,三百四十里曰蛮砖,三百六十五里曰倚邦,五百二十里曰曼撒。
山势连属,复岭层峦,皆多茶树。
(攸乐茶山现属景洪市,其余五大茶山均在勐腊县。
其中,慢撒在易武乡,革登、莽枝、蛮砖、倚邦在象明乡。
据说,象明是以孔明山、野象山合名而得。
)由于它们全处于西双版纳澜沧江北,因此史称之为江北古六大茶山。
事实上,随着人工种植茶树的大面积铺开,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西双版纳澜沧江沿岸一带,均成为优质大叶茶的生产地。
除了澜沧江北岸的六大茶山外,江南也有六大茶山,即勐宋、南糯、勐海、巴达、南峤、景迈。
最全的古树茶资料云南20个古树茶名山介绍

最全的古树茶资料云南20个古树茶名山介绍2016年第十一届云南茶博会古树名山推介易武古茶山易武古茶山地处今勐腊县易武乡境内,包括历史上的慢撒茶山,面积达750平方公里,在六大古茶山茶叶面积和茶叶产量均居半。
清乾隆初期实行移民殖边,云南石屏等地汉族和其他民族不断移居易武及慢撒等地,开辟开荒种茶和创办茶庄,茶号,设立茶坊制茶,易武茶业从此崛起,成为六大古茶山的后起之秀。
道光年后易武茶号、商号大增,至咸丰时六大古茶山的茶叶加工和商贸中心逐渐向易武转移。
茶叶主销东南亚和香港等地。
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年代,易武成为镇越县的县城,便成为六大古茶山贸易中心,成为六大古茶山之名山,滇藏茶马古道的起点。
至今易武茶山尚有9.8万余亩,其中古茶园7.8万亩。
现在最热的当数薄荷塘茶王,知名企业有易聘号老茶行等。
冰岛古茶山冰岛村委会位于双江自治县勐库镇北部,东北与临翔区南美乡接壤,西面与耿马大兴乡相邻。
村委会距勐库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辖冰岛、地界、糯伍、坝歪、南迫5个自然村。
全村国土面积25.79平方公里,海拔在1400-25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400毫米,现有农户289户1101 人。
目前,冰岛村委会共有茶叶面积6300亩,可采摘面积2400多亩,百年以上古茶树5.7万株,其中:五百年以上古茶树1.6万多株,百年以下茶树 3900亩。
冰岛自然村距镇政府所在地30.5公里,现有农户47户212人,茶地面积1600多亩,可采摘面积588亩, 2.4万株。
其中:五百年以上古茶树4900多株;百年以下茶园804.2亩。
昌宁黄家寨古茶山漭水黄家寨古茶山地处昌宁县漭水镇境内,位于东经99°40′02"~99°43′05",北纬24°52′38"~24°57′42"之间,海拔跨度1780-2280米,坡度6-25度,山脉东西走向,植被主要以茶树为主,土壤以黄壤为主,共涉及联福、漭水、共裕、河尾4个村24个村民小组,古茶树分布面积959公顷,有古茶树29751株,其中基部径围50cm以上7492株。
中国云南古茶树群落的分布和多样性

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 、茶客收买 , 运于各处 , 每盈路 , 可谓大钱粮矣” 。由此可清楚看出, 普洱茶 曾
是维系边疆各族人 民生产生活 , 发展农村经济, 促进 云南与外界交流合作 , 乃至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
低纬高原 区。地质古老 , 因受喜马拉雅 山造 山运 动
的影响, 地壳上升 , 地层皱折 , 构成 山岭纵横 、 山高谷
中国 云 南 古 茶 树 群 落 的 分布 和 多样 性
许 玫, 王平盛 , 唐一春 , 宋维希 , 兵 , 矣 陈 玫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云南 勐海 660 ) 62 1
摘
要: 在云 南不同地 区, 目前仍分 布着大片较完整的古茶树群 落。本 文分析 了云 南主要茶 区古茶树 群 落 的分 布 、 类和 古茶树 种
收 稿 日期 :0 5 1 5 2 0 一O —2
基金项 目: 国家科 技 基础 条件 平 台建设 项 目(04 K 330 20D A 09—
3) 4
1 云南 古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群落 的分布
1 1 西双版 纳 傣族 自治 州古 茶树 群 落 分布 .
XU e, ANG n -h n 。 M iW Pigs e g TAN .h n,ONG e. iYIBig。 E M e Yi u S c W ix, n CH N i
( e eerhIsi t, n a a e f gi l rl i csYu nnMeg a 6 6 01C i ) T aR sac ntueYu nnAcdmyo r ut a S e e, n a n h i 6 2 , hn t A c u n c a
群 落保存 的多样性 , 在促进 云南茶 业健康 、 旨 稳定地发展 。 关键词 : 古茶树群 落; 分布; 类; 种 多样性
沧源佤族自治县古茶树资源保护管理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

沧源佤族自治县古茶树资源保护管理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摘要:结合近年来沧源佤族自治县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和工作开展情况、存在困难和问题,提出下一步古茶树资源保护治理对策建议。
关键词:古茶树资源,保护措施,存在问题,治理对策。
一.古茶树资源现状1.1野生型古茶树资源的分布情况。
沧源县境内野生古茶树资源丰富,分布范围较广,县内中西部单甲、糯良、勐董、勐来、勐角、班洪、班老、芒卡8个乡(镇)均生长有野生古茶树,其中面积较大的是单甲、糯良、勐来、勐角、勐董5个乡(镇)相连的范俄山、芒告大山、窝坎大山、大黑山一带的野生古茶园群落。
我县的野生古茶树大部分分布在海拨1700—2489米范围内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中,经调查和考证,已初步确定我县野生古茶树面积约达到83443亩。
1.2栽培型古茶树分布情况。
沧源驯化栽培古茶树有300多年历史,在境内有树龄千年甚至更长的栽培古茶树群落,其分布范围也比较广,主要分布在勐董、单甲、糯良、勐来、勐角、班老、岩帅等7个乡(镇),其中面积较大的是糯良乡的怕拍村,经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考证,初步确定茶龄在80年至200年左右的有19000多棵,200年以上的有3000多棵,1000年以上的有两棵,如:怕拍1号古茶树,茶龄在1000年左右,种名暂定为ctaliensis,其分布范围为:东经99°12′10″—99°12′19″,北纬23°18′52″—23°18′53″,海拔为1946.30—2009.80米。
树高3.2—12.25米不等,基围约63—201公分之间,据行业部门普查,怕拍古茶树分布面积1355亩,相对连片的有235亩,是全县迄今为止连片面积最大、保护最为完整的古茶树群落。
1.3栽培型古茶树资源普查情况。
在原先普查的基础上,2017年以来对辖区7个乡(镇)19个村的栽培型古茶树资源进行普查,共完成普查6个古茶园3638亩,采集19个点412棵古茶树(基部干径达到20公分以上);完成生化样制作16份8000克、20个区域的腊样标本制作392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分布云南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茶区,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其它茶区有少量分布。
据初步统计,全省共有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面积18000公顷以上,多半分布在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林地中,有的成片分布,有的单株散生。
现将云南省主要地、州、市的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分布介绍如下:(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古茶园分布海拔从760米到2060米,最低在勐腊县曼腊乡曼乃新寨,最高在勐海县勐遮镇、巴达乡、打洛镇交界处的大黑山,主要集中在1400 —1800米的山区地带,历史上著名的古六大茶山”就分布在该地。
如今古茶园主要分布在勐海县巴达乡、格朗和乡、布朗山乡、勐混乡和勐宋乡,勐腊县象明乡和易武乡;景洪市基诺乡、大勐龙乡勐宋等地。
据2004年进一步的调查结果,分布在该区的野生茶树和古茶园面积约5300多公顷,以人工栽培的古茶园居多,古茶树树龄从100年到1700年不等,但大多数在200-500年之间。
具有代表性的南糯古茶山位于勐海县境内,面积近800公顷,是云南现存面积最大的栽培型古茶园,树高一般在2-5米,主干直径在0.2米以上,其中有名的栽培型古茶树王”南糯山大茶树就生长在这里。
从树型来看,古茶树多为小乔木大叶类型,也有部分乔木型高大古茶树,如勐腊县曼腊乡曼洒村委会杨家寨森林中生长着一株高为23.5米的大茶树,可堪称为至今世界所发现的栽培型非人工栽培的大茶树中最高的大茶树。
初步鉴定全州茶组植物有3个茶系、7个种和变种。
人工栽培的古茶园以普洱茶种(C.assami ca)分布最广,其次在勐腊县分布有约100公顷的茶种(C.sinensis)(当地称倚邦小叶茶),景洪勐宋和勐海曼糯分布有苦茶变种(C.assamica var. kucha),此外在勐腊县和景洪市还发现了勐腊茶种(C.manglaensis)、滇缅茶种(C.irrawadiensis)和多萼茶种(C.multisepala)。
野生茶树群落集中分布在勐海巴达贺松大黑山,处于海拔1900米的森林之中,在高大阔叶林覆盖下,植株生长茂盛,基部围在1米以上高度,超过1.5米有11株,其中著名的野生茶树王---巴达大茶树就生长在这里。
这些野生茶树为大理茶种(C.taliensis),叶片绿色,新叶带红色,芽叶茸毛稀少,树干灰白,多数长满苔藓地衣,松萝垂挂,藤本植物缠绕攀附其上,周围的小茶树参差不齐,繁衍不断,和野生茶树混生的还有近缘植物厚短蕊茶。
(二)思茅市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思茅市野生茶树群落分布广泛,主要在无量山、哀牢山和澜沧江两岸,海拔在1450-2600米之间。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野生茶树分布在7个县的29处,多为散生,均生长在原始森林中。
思茅市野生大茶树主要集中在镇沅的九甲千家寨,景谷的困庄大地、大水缸、大黑龙塘,景东的石大门、驴打泥溏、李家村、花石岩梁子、安定、景福等,孟连的腊福黑山,澜沧的老挝黑山、东回帕令黑山,普洱的困鹿山、小高厂、梅子箐,墨江的苍莆塘,西盟的佛殿山。
其中,比较集中的约为1200 公顷,具有代表性的是镇沅县九甲乡千家寨野生大茶树群落。
栽培型古茶园具有代表性的是澜沧县景迈万亩古茶园。
全市共发现的茶组植物有 2 个茶系, 4 个茶种。
野生茶中以大理茶种 C.taliensis 和厚轴茶种 C.crassicolumna 为主,景东和镇源分布有少量滇缅茶种C.irrawadiensis ;栽培茶中以普洱茶种 C. assamica 为主,有少量茶种 C.si nensis;此外,在澜沧县富东乡还发现一株过渡型茶树王邦崴大茶树(Camellia sp.)。
千家寨野生茶树群落面积约1300 公顷,分布于镇沅县九甲乡和平村千家寨和猴子箐原始森林中,地处东经101°4/北纬24°/,海拔2100-2500米之间。
其中千家寨上坝1号古茶树高25.6米,胸径0.89米,2号古茶树高19.5米,胸径0.86米,。
景迈古茶园位于澜沧县惠民乡景迈、芒景两村之间,海拔1500-1700 米,总面积近万亩,属栽培型古茶园。
据记载,现存古茶树大多数是明、清以来种植或自然繁育生长,树高一般为2-5米之间,基部直径0.2米以上,株距2-4 米。
(三)保山市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保山市境内茶树品种资源丰富。
据近年来调查,在腾冲县古永,龙陵县镇安,昌宁县苟街,保山市瓦窑以及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有成片的古茶园和散生的野生茶树。
在保山隆阳的德昂旧寨、大中寨、摆落塘、帮陇村,老营西河杉林果寨杨柳茶山,腾冲蒲川乡,龙陵镇安小田坝、施甸关摆马村还续存有300 乃至800 年以上的栽培型大茶树。
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的垂直分布海拔为1200-2400米,以1640-2200米居多,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分布面积近1000 公顷。
全区共发现的茶组植物有 3 个茶系, 5 个茶种。
野生茶中以大理茶种 C.talien sis和滇缅茶种C.irrawadiensis为主;栽培茶中以普洱茶种 C. assamica和茶种C.sinensis分布较广泛,勐腊茶种C.manglaensis 仅在昌宁和隆阳区瓦渡乡有少量分布。
此外,该地区还发现有大量山茶科非茶组植物存在,如:落瓣油茶、怒江红山茶、猴子木等。
保山市栽培古茶园分布较集中且有代表性的是腾冲坝外古茶园,上营文家塘古茶园和昌宁漭水乡黄家寨古茶园。
一般树高6-12 米,基围超过30厘米。
大折浪大叶茶和文家塘大叶茶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较高,制茶品质较好,是云南大叶茶中的优良群体品种。
(四)临沧市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临沧市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是古茶树遗产存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临沧市南起沧源县单甲乡,北至凤庆县诗礼乡,绵延200公里,在海拔1050至2750米范围内90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和次生中,都有野生茶树群落分布,面积10000公顷以上。
全区共发现的茶组植物有 4 个茶系,7 个茶种。
野生茶中以大理茶种 C.taliensis 和滇缅茶种 C.irrawadiensi s为主,而大苞茶种C.grandibracteata为临沧市独有种;栽培茶中以普洱茶种 C.assamica为主,茶种 C.sinensis、细萼茶种 C.parvisepala和勐腊茶种 C.manglaensis有少量分布。
该区野生茶树群落主要分布在双江县班骂雪山、帮木大箐、大浪坝箐巴、柒麻林、糯五良,凤庆诗礼、郭大寨、三岔河、腰街,耿马县芒洪,永德大雪山,沧源县大黑山,云县幸福、涌宝等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野生茶树资源为双江勐库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
双江县勐库野生茶树群落地处大雪山中上部,东经99°6 / -99 °9‘,北纬23°40, -23 °2',海拔2250米-2800米。
分布面积约10000余亩,茶树密度为一个样方(62 m2) 19株,为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分类上属于大理茶种(C. taliensis) 。
基围 1.5米以上的茶树随处可见,最粗的茶树基围3.25米,株高15米,冠幅13.7 XI0.6米。
勐库大雪山野生茶树群落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理茶种群落。
临沧市人工栽培茶树,史料记载已有1000多年历史。
在凤庆、双江、沧源、云县、临沧县境内均有树龄数百年甚至更长的栽培型大茶树,其中凤庆香竹箐大茶树是已发现的大茶树中基围最粗的一株,基围约 5.8米,株咼9.3米,冠幅7X8米。
凤庆县的凤山、勐佑、大寺、三岔河、雪山,双江的勐库,云县的漫湾等地均有上千亩的栽培古茶园。
具有代表性的古茶园位于双江县勐库镇冰岛村的冰岛古茶园,已有500年的历史。
据2002年调查,现存有基部干径0.30-0.60 米古茶树1000余株,冰岛古茶园的种子在勐库繁殖,形成勐库大叶茶群体种,1985 年被认定为国家品种,被广泛引种到省内外。
而云县漫湾的白莺山古茶园,茶树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尤其丰富,既有野生型的大理茶种,又有栽培型的普洱茶种,还零星分布有德宏茶种,亦有较多大理茶与普洱茶自然杂交后代的过渡类型。
这些类型集中在一起,为茶树遗传多样性研究和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此外,在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均有古茶树分布。
如德宏州的潞西、瑞丽、梁河;红河州的元阳、金平;文山州的广南、马关、麻栗坡等等。
尽管这些地区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分布面积不大,但却分布着云南较多的茶组植物种类,尤其是文山、红河两州,就发现有 1 7个种和2个变种,其中有9个种为云南独有种。
云南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茶区,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其它茶区有少量分布。
据初步统计,全省共有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面积18000公顷以上,多半分布在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林地中,有的成片分布,有的单株散生。
现将云南省主要地、州、市的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分布介绍如下:研究表明,普洱茶不但滋味醇厚回甘、陈香显著,而且有一系列如降脂、降压、减肥、抗癌、防辐射、明目理气等保健功效,尤其是保存越久的普洱茶越有效能,所以普洱茶特别是一些老茶在市场上非常走俏。
但这也导致了市场的一些混乱,那么,应如何选购普洱茶呢?了解产地普洱茶是指以云南原产地的大叶种晒青茶再加工而成的两个系列:直接再加工为成品的生普和经过人工速成发酵后加工而成的熟普;型制上又分为散茶和紧压茶两大类;成品后都还持续进行着自然陈化过程,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
云南是普洱茶的原产地,思茅、西双版纳和临沧、大理的部分地区是普洱茶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辨别新、老普洱茶新的普洱茶是指刚制成的普洱茶,外观颜色较绿,有白毫,味道浓烈;老的普洱茶是指陈放较久的普洱茶,经过长时间的后发酵作用,茶叶外观呈枣红色,白毫也转为黄褐色。
闻茶叶香气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但陈香与霉味是有很大区别的,通常保存不佳的普洱茶才会产生霉味,而有些商人为了掩盖其气味,会加入一些香花如菊花等。
因此,若看到普洱茶中掺有菊花等,或闻起来有非茶花的花香,表示茶叶品质不纯正。
辨别茶汤颜色试泡普洱茶,观察茶汤颜色。
由于陈年普洱茶经过长时间的持续后发酵,茶汤颜色较深, 但绝非黑如漆;而新的普洱茶的茶汤颜色则较浅。
但这一点只能作为参考,因为即使是新制的普洱茶,有的茶汤颜色也会很深,最好的方法还是试喝。
试喝尝滋味试喝是选购茶叶的一种较可靠的方法,因为一杯茶好不好,合不合口味,从试喝就可以完全知道了,一杯好普洱茶不会有霉味,更不会是一杯苦水。
新制的普洱茶有白毫,未经过陈化,会有苦涩味;普洱茶陈化、白毫转金针后,性温和,不刺激,因此味道较甘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