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公司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公司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257a78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d.png)
公司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一、目的和意义为了加强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警示公司员工了解职业病危害,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告知员工公司的职业病防治措施和权利义务,确保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得到充分保护。
二、职业病危害警示1. 危害识别与评估公司应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评估,明确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接触途径和可能的健康影响。
对于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公司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员工接触的机会和程度。
2. 职业病危害公告公司应在生产和工作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公告,公告内容应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预防措施、应急处理措施等关键信息。
同时,公司应定期更新公告内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公司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工作场所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包括警示标志、警示标语、警示颜色等。
警示标识应明确、醒目,便于员工识别和理解。
4.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公司应定期组织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宣传教育活动可以包括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讲座、宣传册等形式。
三、员工告知与权利保障1. 员工告知公司应向员工告知职业病危害的相关信息,包括危害因素、接触限值、预防措施、健康检查等内容。
告知方式可以包括书面告知、口头告知、培训等方式。
员工有权了解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防护措施,公司应如实告知。
2. 员工健康监护公司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为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确保员工在健康条件下工作。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健康问题,公司应给予及时治疗和调整工作,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3. 员工培训与教育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职业病防治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技能。
培训和教育内容应包括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处理等方面。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5篇)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4fd85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17.png)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1总则1.1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____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订本职责制度。
1.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1.3本规定适用于中铝洛阳铜业铝镁板带厂所属车间、科室、班组。
2告知制度2.1生产安保科协助公司安全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
定期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档案,向从业人员公布,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2.2生产现场所用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等材料的,材料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
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贮存场所应当设置危险物品标识。
2.3技术科、设备科、生产安保科协助综合办公室根据危险源辨识方法,应将铝镁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2.4生产安保科将上级部门检测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书一式二份(存档一份),按时发放到各生产班组。
班组周一安全活动期间,将报告书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数据记录在活动记录本中。
2.5技术科、生产安保科对即将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告知生产员工,所有参与研发和实施人员对其所造成的职业危害后果承担必要的责任。
3本办法解释权归铝镁板带厂职业安全健康委员会。
4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2)是指企业在聘用员工之前,向员工明确告知其所从事职业存在的潜在危害和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这一制度在各国的法律法规中都有所规定和要求。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的目的是提醒员工在从事特定职业时可能面临的危害和风险,使员工有充分的知情权,可以主动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健康。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b64637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1.png)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
,是指用人单位向从业人员告知工作岗位上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的目的是保护从业人员的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根据中国的《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必须向从业人员及其家属告知其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可能对健康造成的影响。
告知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作岗位上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有害物质、有害因素等;
2.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病程、潜伏期、诊断标准等;
3. 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包括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工作环境改善等;
4. 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和使用方法;
5. 职业病的症状、防治知识以及就诊、报告程序;
6. 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业性健康检查项目和频次。
同时,告知制度还应具备以下几个要求:
1. 告知应当在劳动合同签订或者劳动合同生效前进行;
2. 告知应当以书面形式进行,用人单位应当保留告知记录;
3. 告知应当及时更新,针对工作岗位变动或者危害因素改变等因素进行告知;
4. 告知应当真实准确,不得隐瞒职业病危害信息。
总之,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对于全面保护从业人员的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用人单位应当积极履行告知义务,从而保障从业人员的权益。
某公司职业危害告知制度(3篇)
![某公司职业危害告知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c2738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d.png)
某公司职业危害告知制度一、通过岗前煤矿职业危害知识培训,告知劳动者矿井主要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如何预防。
二、在签定劳动合同时,告知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三、设置公告栏告知,将煤矿职业危害管理制度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向劳动者公布。
四、公司劳动工资部应将职工的煤矿职业危害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本人并签字确认,但必须保护个人隐私。
五、对产生煤矿职业危害的作业地点都应设置公告栏。
六、在使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时,应在设备醒目的位置上设置警示标识,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
某公司职业危害告知制度(2)职业危害告知制度是指公司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制定的一套规范和程序,用于向员工告知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项职业危害因素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具体的职业危害告知制度内容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 职业危害因素的告知:公司必须向员工详细介绍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类职业危害因素,如化学物质、噪音、尘埃、放射性等,以及可能导致的健康损害。
2. 职业危害评估:公司需要进行职业危害评估,包括对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频次、暴露时间等进行测量和分析,以确定风险程度。
3. 员工培训:公司应向员工提供相关的职业危害预防和控制的培训,包括识别危害因素、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安全操作规程等。
4.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设备:公司应提供必要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设备,如防护眼镜、呼吸器、防护服等,以保护员工的安全。
5. 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标识:公司应设置明显的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标识,以提醒员工注意工作环境中的危险因素。
6. 职业病诊断和防治:公司应建立健全的职业病诊断制度,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
7. 监测和评估:公司应定期监测和评估职业危害的存在和控制效果,及时修正和改进相应的措施。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的目的是让员工充分了解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预防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a5a6bd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5.png)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1. 背景和目的为了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和危害,订立本告知制度。
本制度旨在向员工全面、准确地告知职业病危害因素,提高员工对职业病的认得和防护意识,实现防备和掌控职业病发生的目的。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部本企业的员工,包含正式员工、临时员工以及实习生。
3.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内容3.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义和分类3.1.1 职业病的定义职业病是指由于长期、反复接触或作业环境中存在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
3.1.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3.1.2.1 物理因素包含噪声、震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高温、低温、超声波、微波、振动等。
3.1.2.2 化学因素包含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粉尘、重金属、放射性物质、有机溶剂、农药等。
3.1.2.3 生物因素包含细菌、病毒、真菌、感染性寄生虫等。
3.1.2.4 社会心理因素包含工作强度、工作时间、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等。
3.2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告知员工有关职业病防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包含但不限于《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等。
3.3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告知方式和渠道3.3.1 岗位培训在员工入职培训中,要对岗位相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的讲解和介绍,使员工了解自身所处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3.3.2 定期通知企业将定期发布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通知,包含但不限于内部通知、公告、邮件等形式,告知员工有关职业病的最新信息和防护要求。
3.3.3 宣传教育企业将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包含悬挂标语、制作宣传册、举办讲座等形式,向员工转达职业病防护知识,加强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本领。
3.4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3.4.1 个人防护告知员工必需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并依据工作任务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
3.4.2 工作环境改善企业将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5篇)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9cf37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3.png)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公司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____公司所属各单位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____公司人力资源部与已进、新进公司的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的,应按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
____公司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公司人力资源部、环保安全部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变更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4.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对作业人员进行告知。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____公司环保安全部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二级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____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每年对员工进行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培训、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2)是指用人单位对从事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应当向其告知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情况,以及预防措施、应急措施和工作岗位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使用方法等相关信息的制度。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让劳动者了解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避免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范文(三篇)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eaf92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13.png)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范文是指雇主向员工提供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相关信息,并告知员工如何预防和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的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劳动因素等,如有毒化学物质、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高压、高海拔、疲劳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提供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基本知识、性质、危害程度等方面的信息。
2.告知员工所处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潜在危害因素,以及对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
3.告知员工有关职业病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个人防护方法、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办法等。
4.告知员工职业病的早期症状及其初步诊断方法,引导员工及时发现职业病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5.告知员工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职业病防护管理的要求,引导员工遵守相关规定。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的目的在于保护员工的健康和权益,使员工能够了解所从事工作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同时,该制度也是雇主依法履行职业病防护管理责任的重要举措之一。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范文(二)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职业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给员工的健康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权益,提高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司制定了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旨在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二、目的和依据1. 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的目的是要求企业向员工充分、准确、及时地告知其所从事工作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加强员工对职业病防控的自我保护和自查能力,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2. 依据(根据公司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如《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告知标准》等)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司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员工和劳务派遣人员等所有与我司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劳务合同的人员。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737c8a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d.png)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是指企事业单位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向劳动者告知其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个人防护措施和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制度。
其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的认知,掌握相关防护知识,从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告知义务:用人单位有责任向员工提供详细的职业病危害告知,并告知其应采取的防护措施。
2.告知内容:告知内容主要包括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的危害程度、职业病的早期症状及防护方法等。
3.告知方式:告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如通过面谈、书面告知、宣传教育材料等形式。
4.告知记录: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告知记录,记录员工接受职业病危害告知的时间、内容和方式等信息。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劳动者了解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危害程度,增强职业病预防意识,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从而减少职业病发生的风险。
第 1 页共 1 页。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063683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2.png)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随着现代化工业的飞速发展,许多企业中职业病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国家制定了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的定义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是指单位必须在工人入职时,告诉工人职业病的危害性以及可能引起职业病的因素,使工人自我防范。
同时,若工人职业病的患病原因与工作作业环境有关,企业应负责相应的赔偿和治疗责任。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是保障职工健康和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2.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涉及的内容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职业病的定义和分类;•职业病的危害性和发生机理;•职业病的防治措施;•可能引起职业病的因素及防范方法;•企业对职业病预防的责任和义务;•职业病患者的赔偿与治疗责任。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的内容要尽可能详实,讲解要通俗易懂,以保证工人们能够听懂、理解并记住相关内容。
3. 实施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的方法实施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的方法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
3.1 讲解在职工入职前,企业应派专人进行详细地讲解,讲解需要尽可能通俗易懂,以使工人们能够理解并记住相关内容。
3.2 印刷告知书或制作讲解视频企业可以将相关内容印制成告知书,也可以将内容制作成讲解视频,方便工人随时学习。
3.3 数字化教育平台一些企业也可以通过数字化教育平台,将相关内容上传至平台,工人可以在自己的电脑或手机上随时学习。
4.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的意义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安全生产水平、降低企业的成本开支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具体来说,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增强企业的法制意识;•促进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加强企业对职业病防护和健康教育的投入;•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制度之一,企业应该认真实施,以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6fd396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a.png)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和警示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维护劳动者权利,加强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及其他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告知职责及内容第二条人力资源部在与新老员工签订合同(含聘用合同)时,负责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第三条员工在上岗前,车间需对其岗位作业中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告知,并签订职业危害告知书。
第四条安全监察部负责在厂区醒目位置设施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以及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的结果;负责将员工离职体检结果的书面告知。
第五条各车间部室负责在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及职业危害告知牌等。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第六条各车间部室在领取员工年度职业健康体检报告后需在10天内就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对车间员工进行告知,发现疑似职业危害的及时告知本人。
员工离开本企业时,如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车间应如实、无偿提供。
第三章其他工作要求第七条安全监察部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职业危害告知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第八条安全监察部及相关车间对接触职业危害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定期培训和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第四章罚则第九条在与员工签订合同时,未将工作工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处罚相关人员或部门负责人100元/人次。
第十条各车间部室在领取员工年度职业健康体检报告后未及时如实告知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处罚相关人员或部门负责人50元/人次。
第十一条涉及职业危害的岗位职业危害告知牌等内容填写不完整或不规范的,处罚相关人员或部门负责人50元/次。
职业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职业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431b43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c.png)
职业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职业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是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管理制度。
该制度主要包括职业病危害的告知、警示标志的设置、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实施等内容。
一、职业病危害告知1. 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2. 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告知劳动者,如果因工作原因导致职业病,用人单位将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3.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并告知劳动者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4. 用人单位应当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以及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设施和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
二、警示标志的设置1. 用人单位应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设备、材料(产品)包装、贮存场所等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
2. 警示标识应采用坚固耐用、不易变形变质、阻燃材料制作,以确保其长期有效。
3. 可能产生触电危险的工作场所应使用绝缘材料制作警示标识。
4. 用人单位如多处场所都涉及同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在各工作场所入口处均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
5. 警示标识应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以便劳动者了解和掌握相应的防护知识。
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实施1. 用人单位应依法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识别分析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2. 用人单位应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3. 用人单位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并根据检测评价结果调整和完善职业病防护措施。
4. 用人单位应定期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病人,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措施。
职业危害警示告知制度(3篇)
![职业危害警示告知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0d8e4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f.png)
职业危害警示告知制度为了规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和警示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维护劳动者权利,加强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及其他相关法规,制定本规定。
一、园区企业应将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如实告知劳动者,并按标准设置警示标识。
二、园区企业应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选用并设置相应的防护标识。
三、在工作场所中员工严格按照告知和警示提示进行防护。
四、员工应接受监督管理,并予以支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
五、园区企业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危害后果、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通过劳动合同、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公告等方式如实告知员工六、园区企业负责人应接受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警示规定的培训,了解其设置和使用方法,并组织劳动者进行相关知识培训。
七、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劳动者了解和掌握应当被告知的内容,识别警示标识的含意和应对措施。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警示标识内容应列入在岗职业卫生培训范围。
八、园区企业应设置职业卫生公告栏:九、警示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提示标识和警示线。
职业危害警示告知制度(2)是指企事业单位在职工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必须对职业危害因素以及相关防护措施等进行告知的制度。
该制度旨在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并确保其了解和有效应对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警示告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 危害因素告知:向职工准确详细地告知工作岗位上存在的各类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
告知内容应当包括危害性质、对健康的影响、暴露途径以及预防措施等相关信息。
2. 防护设施与措施告知:告知职工工作岗位上的必要防护设施以及正确使用方法,包括个人防护用品、安全设施、紧急处理程序等。
告知内容应当包括使用方法、保养维护、紧急情况处理以及防护措施实施的具体要求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三篇)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9f9f9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9.png)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是指在用人单位中,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产生的潜在威胁,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详细介绍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措施、危害防护设施的情况,告知劳动者工作岗位上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以及应遵循的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使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情况等,并按照规定进行书面告知。
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职业病防护意识,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的重要性1. 保障员工的知情权:员工有权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上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危害对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只有知道了职业病的危害,才能更好地采取预防措施,保障自身的健康。
2.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员工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工作岗位上的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这将有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自我保护的能力。
3. 促进职业病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可以使员工更加全面地了解工作岗位上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根据这些信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4.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我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详细介绍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措施、危害防护设施的情况。
因此,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是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要求的。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的实施方法1. 告知内容的确定: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工作环境、工作岗位性质、职业病防治要求等因素,确定具体的告知内容,确保员工对工作岗位上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全面的了解。
2. 告知方式的选择:告知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包括口头告知、书面告知、工作培训等。
口头告知可以在新员工入职时进行,通过口头宣讲的方式向员工传达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相关内容。
书面告知可以通过在工作场所张贴告示、发放告知单等形式进行。
工作培训可以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安全教育等方式进行。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三篇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f888d7998fcc22bdd10d12.png)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三篇篇一: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发生职业病危害,切实保护企业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二.范围适用于对公司所有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作业现场。
三.职责与分工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对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分析、控制和预防措施的制定,负责设计警示牌制作和相关制定、规范的编制;2.行政部门负责员工入职、岗位变更的告知和合同补充修订等;3.生产部门负责日常教育及现场告知设施、牌匾的维护。
四.内容及要求1.岗前告知1.1企业与员工签订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的,应按国家职业病危害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
1.2员工在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工作环境变更,新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变化时,管理部门应及时告知,并将现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补签在合同中。
2.现场告知2.1在生产作业现场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以及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的结果。
2.2管理机构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3.检查结果告知如实告知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发现疑似职业病危害的及时告知本人。
员工离岗时须要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应如实、无偿提供。
4.管理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职业病危害告知事项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5.管理机构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定期培训和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6.因未如实告知从业人员的,从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d255a2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c.png)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规范公司职业病危害的警示与告知工作,保障员工的知情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和作业岗位。
二、职责分工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设置、维护和更新,以及职业病危害告知书的编制和签订。
2、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将职业病危害告知内容纳入劳动合同,并在员工入职时进行告知。
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日常管理,确保其清晰、醒目。
三、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1、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和设备设施上,应按照规定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2、警示标识应设置在醒目位置,确保员工能够清晰看到。
3、定期对警示标识进行检查和维护,如有损坏、褪色或模糊不清的,应及时更换。
四、职业病危害告知1、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2、员工入职时,人力资源部门应组织进行入职培训,向员工详细介绍公司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法等。
3、在工作场所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4、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应发放《职业病危害告知书》,经员工签字确认后留存。
五、变更告知1、当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职业病危害告知内容,并重新向员工进行告知。
2、因技术、工艺、设备等变更导致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应及时修改相应的警示标识和告知内容。
六、监督检查1、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2、对未按照本制度要求进行警示与告知的部门和个人,按照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七、附则1、本制度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5篇)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48580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3.png)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一、目的为了使劳动者能深入了解其工作场所生产或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应当采取的职业防护措施,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依据《职业病防护治法》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柞水县国宝公司的职业病防治活动以及为预防因使用本公司产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活动。
三、制度内容(一)公司要采取各形式向劳动者告知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相关信息,保证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治的知情权。
(二)定期联系取得检测评价资质的卫生机构,对公司生产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并在车间醒目位置公告栏向职工公布。
(三)对产生严重职业病的作业岗位,公司应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四)厂矿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欺骗。
(五)劳动者在已订的劳动合同期间向因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劳动合同中来告知的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时,应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
(六)国宝公司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定期的职业卫生培训,对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培训,使其获得职业病防治相关知识。
(七)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按有关规定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八)国宝公司向用户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产品,在产品说明书中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治及应急措施等内容,使用户获得本产品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相关内容。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2)是指用人单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对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告知和防护措施的制度。
通过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用人单位可以及时向员工提供有关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相关信息,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4篇)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f314d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9.png)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是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的重要制度之一。
合理有效地实施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可以帮助劳动者增加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有效减少职业病发生风险,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劳动权益。
本文将从职业病危害的定义和特点、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的意义和目标、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职业病危害的定义和特点职业病危害是指在特定工作环境下从事特定工种或行业时,因工作条件、工作方式、作业过程等因素引发的疾病。
职业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职业病潜伏期长。
由于职业病是在长期暴露于职业病危害因素下,所以职业病的潜伏期一般较长,有些职业病的潜伏期甚至可长达数十年。
其次,职业病危害累积性强。
职业病是在长时间累积作业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劳动者体内逐渐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发职业病的发生。
最后,职业病危害具有特定性。
不同的行业、工种,其职业病危害因素也各不相同,因此职业病危害具有相对的特定性。
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的意义和目标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是指通过向劳动者提供相关信息和知识,使其了解工作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从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风险。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的意义如下:首先,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的认识。
通过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劳动者能够充分了解职业病的危害性和潜在风险,增加对职业病的认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其次,加强企业的职业病预防工作。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要求企业向劳动者提供全面准确的职业病危害信息,企业可以借此机会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职业病防治措施,降低职业病发生的可能性。
最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规定了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确保劳动者知情权、利益权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三、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首先,制定合理的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0315dc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5.png)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得到切实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1.企业各部门必须为职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2.与已进、新进企业的职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时,企业应如实告知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等,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写明。
3.若企业职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变更而从事未在劳动合同中告知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企业应实事求是地告知员工现从事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订补充合同,明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变化情况。
4.对于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场所,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
对于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向作业人员进行告知。
警示说明内容应包括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
5.企业每年必须对职工进行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培训,以使每位职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6.公司要经常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定期邀请企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并将结果定期向职工公布。
7.职业病的范围和诊断标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对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
8.要定期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
9.按照规定,向职工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同时,积极采用新工艺、选用新设备来改善工作条件,杜绝“跑、冒、滴、漏”,实行清洁化生产,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78b273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7.png)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1、总则1. 1 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 防治职业危害, 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合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 特制订本职责任制。
1.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合和工作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2基本规定2.1凡有粉尘及有害气体的工艺、设备、管网及附属安全装置等的设计方案、安全技术规定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2有粉尘及有害气体工艺、设备、管网施工工程必须制订安全措施, 做到无措施、无计划不准许施工。
2.3 施工必须按设计进行。
如有修改应经设计单位书面批准, 施工完毕应由施工单位编制竣工说明书及竣工图交付使用单位存档。
2.4 新建、改建和扩建有害气体工艺设备管网必须做到劳动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即“三同时”), 竣工后经验收合格方可投产。
2.5 有作业场合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严禁超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6 根据设备、工艺变化, 应定期对职业危害因素辨认清单进行更新。
2.7 设有专人负责作业场合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的定期更新, 并将结果告知岗位人员。
2.8 根据职业健康体检规定期间, 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员工。
2.9 严禁擅自拆除、停止使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
3 机构与责任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组长:副组长:组员:岗位职责:3.1 主任职责:3.1.1 主任全面负责职业危害防治及监护工作;负责组织实行劳动卫生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
3.2 安全员职责:3.2.1 安全员负责作业场合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的定期更新, 并将结果告知岗位人员, 对危害因素超标的生产作业环境有权提出整改意见;3.2.2 进行劳动卫生法规和职业病防护知识宣传教育;3.2.3 根据矿的安排, 积极组织本单位接触有害因素人员准时完毕各项健康体检;3.2.4 负责接触有害因素人员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劳动卫生培训, 使其增强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意识, 遵守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 对的使用、维护劳动保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范文(三篇)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c090e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b.png)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范文一、引言为加强对职工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工作,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权益,依法提醒职工遵守职业病防护措施,我单位特制定了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旨在明确职工应当了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特征,促使职工自觉采取防护措施,预防职业病。
二、告知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岗位的职工,并不分性别、年龄、岗位、工龄进行限制。
三、告知主体1. 单位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应对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关知识,能够有效开展相关告知工作。
2. 监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及时与单位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沟通,确保告知内容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职业卫生专业机构应为职工提供相关咨询和培训服务,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并反馈监测结果给责任单位。
四、告知方式1. 面对面告知:单位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职工集中会议,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对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等进行详细讲解和告知。
2. 印发告知书:单位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应定期印发职业病危害告知书,将相关知识予以书面形式传递给职工,确保告知内容的准确性和覆盖面。
五、告知内容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详细介绍职业病的危害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有害物质、粉尘、噪声、辐射等,以及其产生的方式和特点。
2. 危害特征:说明职业病对人体的危害特征,包括病发过程、症状表现、病变特点等,让职工对职业病的危害有全面的了解。
3. 防护措施:具体介绍职业病危害防控的措施和方法,包括个人防护、工作环境改善、职业卫生设施设备的使用等,帮助职工做好预防工作。
4. 监测和评估:介绍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估的方法和标准,让职工了解职业病防护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5. 职业病诊断与治疗:梳理职业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醒职工及时发现疑似职业病症状,及时就医和接受治疗。
6. 相关法律法规:向职工介绍职业病防控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国家相关法律、行业标准和本单位制定的职业病防护规定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公司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公司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健康标准和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健康保护。
2、公司部门与已进、新进公司的员工签订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的,应按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
3、公司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公司部门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昌盛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4、公司在生产车间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各有关部门即使提供需要公布的内容。
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5、如实告知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发现疑似职业病的以及告知本人。
员工离开本公司时,如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公司部门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6、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职业病危害告知事项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7、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定期培训和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公司(盖章)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