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对当代生态美学研究的启示
试论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当代启示
试论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当代启示作者:李洪林来源:《学理论·下》2015年第02期摘要:中国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夏商周至元明清2000余年的绵延与跌宕,形成了独具特色、内涵深厚的思想。
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哲学的基本命题,在中国哲学的论述中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带有浓厚的生态哲学意味。
这些论述和思想,成为我们今天研究、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思想宝库。
对古代生态思想进行深入研究,价值重大,意义深远。
关键词:中国古代生态思想;儒家;佛教;道家;启示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6-0022-02一、研究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意义研究中国古代生态思想是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顶层设计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目标,生态文明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百家争鸣,经历了漫长时间的锤炼,积淀了大量的思想精华,成为生态文明的“智库”。
同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致力于新兴学科——生态哲学研究的西方生态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们都不约而同地将研究视野放在了中国古代生态思想上,并有学者明确指出了“在伟大的诸传统中,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美的生态智慧”。
同时,随着自然国学的深入研究与发展,中国古代生态思想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了建立现代学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对古代生态思想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不仅具有现实的必要,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学术价值。
二、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发展脉络与主要观点中国古代生态思想,大量地蕴藏于中国古代哲学与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中,并集中地体现在儒家、佛家和道家的思想典籍中。
儒家向来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天与人视为共同本质的事物。
所谓“天生■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诗经·大雅·■民》),由此可以看出,儒家将“天”赋予了一种“德”的属性,并将“德”的范畴扩大到了自然法则。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摘要:本论文研究了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通过分析自然观念与和谐、天人合一与生态平衡、环境伦理与道德观等要素,揭示了传统生态思想的核心内容。
论文探讨了传统生态思想在古代经典文献、儒家、道家、佛教以及民间传统和地方智慧中的演变与贡献。
强调传统生态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价值,包括应对环境挑战、启示环境问题解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讨论了推广和传承传统生态思想所面临的认知、教育、政策和社会参与的挑战与对策。
本研究旨在提高对传统生态思想的认知,并为构建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和谐;生态平衡;环境伦理;古代经典文献引言本论文旨在研究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传统生态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观念、生态平衡和环境伦理等方面的探讨,本文旨在揭示传统生态思想的历史演变,并探讨其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挑战和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在当代推广和传承传统生态思想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提高人们对传统生态思想的认知,并为构建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概述(一)自然观念与和谐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自然被看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和源泉,因此人们对自然怀有敬畏之情。
传统中国文化中存在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融入自然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依存。
这种自然观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成为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核心要素之一。
(二)天人合一与生态平衡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强调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
人被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环境共同存在,相互依存。
这种观念鼓励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生态平衡。
浅谈中国传统智慧对景观生态的启示
浅谈中国传统智慧对景观生态的启示中国传统智慧源远流长,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哲学、文化、医学、建筑等等。
这些传统智慧不仅仅是中国古代智者的思考和总结,更是与中国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在景观生态领域,我们也可以从中国传统智慧中找到一些启示和借鉴,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我们的自然环境。
中国传统智慧对景观生态的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类不应该与自然对立,而是要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样的思想对景观生态的建设和保护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在设计景观时,我们应该尊重自然的规律和节奏,不要过分干预自然,而是要让自然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构建起一个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
二、顺势而为的思想中国传统智慧中有一句古训叫做“顺势而为”,意思是要顺应自然的规律和趋势,不要逆其道而行。
在景观生态的规划和设计中,我们也需要尊重自然的规律,顺势而为,而不是盲目地进行人为的改造和干预。
在城市规划中,我们可以依据地势和水系来规划公园和绿地,使之更符合自然的规律,而不是盲目地进行大规模的园林建设。
三、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对自然崇敬的传统,人们常常把自然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这种精神对现代景观生态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设计和建设景观时,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不要随意地破坏自然环境,而是要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建设公园和绿地时,我们可以采用天然材料,尊重现有的植被和地形,让自然景观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发展。
四、循环利用资源的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对资源循环利用的传统,人们常常把资源看做珍贵的礼物,不会随意浪费和破坏。
这种理念对景观生态的建设也有着深刻的启示。
在设计和建设景观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资源,不要随意浪费和破坏。
在城市绿化中,我们可以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循环利用在绿地灌溉中,避免浪费水资源;可以采用再生材料,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破坏。
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左雯雯 汤子为摘要:中国古代“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以及“众生平等”的佛家思想。
这些思想与当前社会弘扬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理想的契合性,对于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危机具有重要价值: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对转变生产生活模式提供了借鉴,对于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古代生态智慧;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价值理念中图分类号:B21;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7-0096-03党在十九大报告深入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并将其与民主政治、和谐社会、市场经济与先进文化并列,确定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就目前而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紧迫性,如果环境问题恶化不仅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还会降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利于“中国梦”的实现。
读史可以明智,早在几千年前,道家、儒家与佛家就针对生态环境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形成了多种理论,这对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关注。
一、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一)“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天人合一”思想源远流长。
由于在历史上较长的时间内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农业文明阶段,人们的力量微弱,对自然界的依附性较强,这使得人们非常关注大自然的万物生长、生命变化等自然现象。
儒家从自身观点出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理解与阐述,试图由此来掌握大自然的规律并且为我所用。
儒家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提倡“生生不已”的生态哲学思想,试图探索出人类生命延续,同时万物生生不息、无穷无尽的办法。
通过对儒家的著作进行研读,可以发现其中有很多展现“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例如《论语》中记载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道运行、四季更替、万物生长是永不改变的自然规律,天道哪里用得着说呢?它就存在于四季更替、万物生长的过程里。
我国古代生态智慧对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我国古代生态智慧对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
的启示
我国古代生态智慧源远流长,历经千年,对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
明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我国古代智慧强调生态与人类的和谐共处。
如《庄子》中
所说:“大道至简,有盈有虚,有余有不足,有建有毁,是以终始无垢。
”这句话告诉我们,自然界充满了起伏和变化,人类要尊重自然,与之和谐共处。
其次,我国古代智慧强调生态的平衡。
如《易经》中所说:“天
地定位以配合,万物生焉以载体。
”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态要保持平衡,才能滋养万物。
今天,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实现自然生态的
平衡。
另外,我国古代智慧强调了生态的可持续性。
如《周易》中所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付出努力,才能保持生态的可持续性。
今天,我们应该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国古代智慧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
如《论语》中
所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
尊重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
今天,我们应该珍惜自然
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之,我国古代生态智慧深刻而全面,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学会借鉴古人智慧,不断探索前进,为实现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美好未来而努力。
浅谈中国传统智慧对景观生态的启示
浅谈中国传统智慧对景观生态的启示中国在经历了数千年的文化沉淀和积淀后,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智慧,其中包含了许多对于景观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启示。
这些启示可以引导我们在设计、规划和管理中应用传统智慧,使景观生态更加繁荣和可持续。
一、天人合一理念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核心之一,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传统哲学认为,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类活动与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在景观生态中,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构建与自然相适应的景观生态。
二、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以中正、平衡为核心的哲学思想。
在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中,准确地掌握城市、自然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中庸之道的思想可以有助于我们设计出适宜居住和生产的生态环境。
三、天时、地利、人和在景观生态规划中,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天时、地利、人和”的方法,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以及不同生态需求,创造出适宜的生态环境。
四、古人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中,很多都是关于自然与环境的诗词、书画等,说明古人十分重视环境保护。
例如,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环境的崇尚和保护。
更重要的是,这种保护环境的精神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心中。
五、生态美学的发展在文化的历程中,人们对于自然之美的追求,逐渐演变成为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思想提出了“天人合一,以自然为本”的观念,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创造出美好的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智慧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天时地利人和、环境保护和生态美学等思想,为景观生态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很多启示。
只有秉持这些信念,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共生,共创绿色美好的景观生态。
浅谈中国传统智慧对景观生态的启示
浅谈中国传统智慧对景观生态的启示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智慧,其中包含许多对于景观生态的启示。
这些智慧不仅对于我们了解和保护自然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也具有指导人们如何创造和维护美丽景观的实践价值。
中国传统智慧强调生态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
在中国哲学中,有着“天人合一”的观念,即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共同体,人类和自然界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这一理念对于景观生态的理解有着重要启示,我们应当从整体上考虑和呵护生态系统,而不仅仅是对一个景点或一个地区进行独立的保护与规划。
只有当我们意识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时,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传统智慧强调自然之美和文化之美的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天地之美与人文之美的统一。
从文化之美来看,中国的园林艺术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之间的融合,讲究布局与规划的和谐,强调山水之间的对比与辉映。
这种设计理念也对于现代景观生态的规划和设计有着很大的启示,我们需要将自然景观与人文要素结合起来,使得景观在保护生态的也能体现人们对于美的追求。
中国传统智慧强调与自然相处的谦逊和敬畏。
传统中国文化中有着诗歌和绘画为代表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喜爱。
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在山水之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启迪,到自然之中感受生命的美好。
这种谦逊和敬畏的心态对于当今的景观生态非常重要,我们需要践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使得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平衡和和谐。
中国传统智慧强调时间和变化的观念。
中国哲学中有着“阴阳五行”的思想,强调宇宙和万物的变化和发展。
这种观念对于景观生态的理解有着重要的启示,我们应当从长期的视角来考虑和规划景观,将变化和时序纳入到设计和管理中。
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和把握自然的变化,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
中国传统智慧对于景观生态有着深刻的启示。
它提醒我们将生态系统看作整体、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统一、保持谦逊和敬畏的心态,并且重视时间和变化的观念。
中国古代自然生态智慧及其启示
但也应该看到,中国古代的生态环境思想具 有浓厚的“泛道德化”倾向,它过分地关注 人的个体道德,即“形而上”的层面,而对 人的生物性欲求、人的生存它过分地依赖人 的道德自觉,在规范人和环境的关系方面缺 少可操作的、系统科学的措施。
荀子主张“明于天人之分”,但并不排斥和否定“天 人合一”观念: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夫是之谓能参。”他肯定人有“与天地参”的主体 实践力量,同时又强调人要遵循、顺应自然规律,要 “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 以全其天功”(《荀子· 天论》)。荀子的天人观是一 种以“明于天人之分”为前提的“天人合一”论。
荀子、董仲舒:以人的利益为中心,万物存 在的价值就在于能为人类所利用: 《列子•说符》:“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 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 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 众客和之如响。”
《荀子•王制》:“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 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饰贤良,下以养 百姓而安乐之”,强调“财万物”以“养人 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提出 “人定胜天”的思想,主张对自然界“物畜 而制之。” 荀子:“万物各得其所而生,各 得其养而成。”但荀子也主张取用自然资源 要有所节制,使万物“不夭其生,不绝其 长。”
董仲舒:“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故其可食者 以养身体,其可威者以为容服。”(《春秋繁露-服 制像》)“生五谷以食之,桑麻以衣之,六畜以养 之,服牛乘马,圈豹槛虎,是其得天之灵,贵于物 也。”(《汉书•董仲舒传》)
构成儒家主流和传统的,是从孔子、孟子到宋明理学的以道 义为中心的立场,它是对以人的利益为中心的立场的超越。 孔子:“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孟子: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二程: “人在天地之间,与万物同流,天几时分别出是人是物?”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宋明理学家继承了孟子“仁 民而爱物”的思想,提出“万物一体”的命题,突出人对万 物的道德义务。二程曰:“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 己也。”(《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
浅谈中国传统智慧对景观生态的启示
浅谈中国传统智慧对景观生态的启示1. 引言1.1 中国传统智慧对景观生态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智慧对景观生态的重要性,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传统智慧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对于景观生态的设计和保护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而传统智慧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智慧强调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通过传统智慧的运用,景观设计可以更好地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打造出符合人们审美情趣和生态需要的景观。
风水和环境布局的启示也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让人们重新审视环境中的风水气场,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传统文化对景观设计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设计理念上,更体现在设计手法和材料的选择上。
传统智慧的价值和意义在现代社会中愈发凸显,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性。
传统智慧对景观生态的启示不能被忽视,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内容已达2000字】2. 正文2.1 中国传统智慧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中国传统智慧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是一种融合了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美学理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与人文是相辅相成的,景观设计也应当遵循这一原则。
传统的园林中常常运用自然山水来营造景观,追求的是自然的美感和灵性的体验。
通过巧妙的布局和造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引人入胜。
在中国传统智慧中,还有关于风水的理念。
风水认为环境的布局和风水的调整可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运势。
在景观设计中,借鉴风水的启示可以使设计更加和谐,更具有生命力。
通过合理的环境布局和建筑设计,可以增加景观的整体品质,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中国传统智慧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是非常有价值的。
它不仅可以丰富景观的内涵,还可以引领人们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深化人们对自然和生态的理解。
在今后的景观设计中,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和借鉴中国传统智慧,将其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实现传统和现代的有机结合。
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对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对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
的启示
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智慧,这些智慧可以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启示和指导。
具体而言,以下是几点:
1.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崇尚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主张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
今天我们也需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采取可持续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2. 重视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中国古代注重景观生态学,提出“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在园林设计和造景上追求平衡、协调、和谐。
今天我们也需要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追求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注重绿化、水土保持、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生态建设。
3. 重视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十分发达,但也注重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多种农作物轮作,留地休耕。
今天我们也需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实行耕地保护和优化利用,防止土地过度利用和荒漠化。
4. 推崇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
中国古代经济文明十分繁荣,但也强调节约和循环利用,如炼铁的余热可用于热水浴等,废弃物可用于制造肥料等。
今天我们也需要推广循环经济理念,发展节约型社会,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70 ·【摘 要】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蕴含“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其核心是“道法自然”,其宗旨是通过上观天文、下查地理、内省自身的方式,总结利弊,合理地改造自然。
古代生态文化内含道家生态文化,我们应结合现代科学知识,深入研究古人的生态智慧,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拓展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这是研究古代生态文化的价值。
【关键词】道家 易文化 生态 启示中国古代生态文化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李建彬古人在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无论是生态保护或是测绘勘察,遵循的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它的理论应用是古代人们世界观的一种反映。
当前,生态文化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研究。
古人关于自然的认识包括天文和地理这两个核心要素,《论衡》有“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礼记》曰:“天生有时也,地理有宜也”,研究古代生态文化目的就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变化,不违背天时,不破坏地利,因地制宜,择居生活、发展生产。
当今,由于生态平衡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问题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
研究古代生态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宝贵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一)道家的生态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
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处于动静变化的环境中。
《黄帝四经》曰:“下会于地,上会于天。
得天之微,若时者时而恒者恒,地因而养之,恃地气而发也,乃梦者梦而兹者兹,天因而成之”。
吕思勉的《中国史》中指出,古人认为“宇宙间的物,同出于一原。
所以虽然散而为万物,其根源仍是‘同一’的。
这个根源,便是天。
”宇宙混沌状态产生“一”,再生“二”,天地形成,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状态。
以“道法自然”为准则。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宇宙初生为阴阳二气,从生态的角度看,阳与阴代表天象与地形,“阴即进为阳,阳即退为阴,阴阳互相对立转化无穷”[1]。
我国古代的生态观及其现实启示
我国古代的生态观及其现实启示
我国古代生态观,被实践着历代的中国人的智慧所体现,是一个和谐、有序的自然宇宙观。
这种生态观中,中国古代思想家们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人、自然、社会等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赖以共存的一个整体。
这就是“大一统”的思想体系,而“大一统”是“大同”的理念,即人与自然、社会、官僚、生活的和谐共存的理念,也就是要求大家要相互尊重、共同发展,以保证环境的平衡。
中国古代的生态观及其现实启示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它提醒我们要正确对待自然环境,尊重大自然,实行绿色发展。
另外,它还告诉我们,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利益,要关注他人的发展,共同发展,以建立一个休克和谐的社会环境。
最后,它敦促我们,应该坚持节约、保护资源,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我们获得更少的资源的时候,我们要学会珍惜,避免资源的挥霍和浪费。
古代中国的生态观及其现实启示,都是中国古代智慧的体现,其精华是“大同的理念”,它要求我们正确建立人与自然、社会、官僚、环境等各种关系,要求我们共同发展、尊重他人,节约和保护资源,共同推动环境和谐发展,这对我们今天生活管理离不开。
古人教导我们,做有效的环境管理者,要遵循大一统的原则,当我们执行中国古代环境管理理念时,我们能够有效地保护自然界,营造良好的人与自然环境。
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作者:陶良虎来源:《管理观察》2013年第36期解决环境问题不仅需要靠技术手段,还要靠生态意识和环境伦理思想,而这些思想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源头汲取营养。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博大精深,不但包含人文精神也包含科学精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很早就总结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在生态认知、生态理性和生态情怀诸方面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中国古代的生态思想源远流长,它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文明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探讨古代生态文明思想取其精华发扬光大,对于丰富生态文明内涵,促进当代生态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厚德载物的生态伦理观、顺应时中的生态实践观。
一是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在儒家看来,天地之生与人类之生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的天人合德、共生共荣。
圣人所要做的一切就是要与天地、日月、四时“合”,与天地万物和谐一致。
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在道家看来,宇宙万物都来源于道,又复归于道,“道”先于天地存在,并以它自身的本性为原则创生万物,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二是厚德载物的生态伦理观。
儒家生态道德观的根本就是仁爱。
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却不仁爱;对于民众,仁爱却不亲近。
由亲近亲人而仁爱民众,由仁爱民众而爱惜万物。
这种仁爱的终极体现就是使所仁爱之人物能够充分展现其应有的生命本性及历程。
道家则进一步要求人类跳出自我中心主义的圈子站在更高层次上理解、对待自然生态环境中诸存在物,认为那种出于人的主观偏好来理解和对待自然事物的方式是对自然的损害。
佛家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三是顺应时中的生态实践观。
浅谈中国传统智慧对景观生态的启示
浅谈中国传统智慧对景观生态的启示中国传统智慧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结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和启示。
在当今景观生态建设中,借鉴中国传统智慧对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养生理念在景观生态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把人体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影响。
在景观生态设计中,我们也应该强调景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打破人与自然的界限,倡导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理念。
中医注重预防和调理,强调“治未病”,在景观生态设计中也应该重视预防和治理生态问题。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预防生态环境的恶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生态问题,保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平衡。
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也对景观生态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农耕文化强调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景观生态设计中,我们应该倡导尊重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通过模仿自然的方式创建景观,让人们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农耕文化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系统的循环利用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景观生态设计中,我们应该注重生态系统的循环利用,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也为景观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中国园林注重营造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环境,通过种植树木、布置花草、造景等手法,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
在景观生态设计中,借鉴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通过合理布置植物、合理设置水体等方式,创造出美丽多样的景观,增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中国园林注重互动与参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景观生态设计中,我们应该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让人们参与到景观的建设和维护中,增强他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中国传统智慧对于景观生态的启示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中医养生理念、农耕文化和园林艺术等传统智慧的借鉴,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希望在未来的景观生态建设中,能够更多地融入中国传统智慧的精髓,让我们的城市和乡村充满生机和美丽。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美学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摘要】美源自于自然,源自于人的生产、生活。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美学思想。
尤其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美学,对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都提供了重要而有益的借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思想,丰富而多彩,主要有自然美、中和美、生活美、人格美四个维度。
【关键词】生态美学;自然美;中和美;生活美;人格美生态美学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学形态,用审美的眼光审视人类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强调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在中国古代,许多哲学家深谙美学,在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庄子认为自然是美的源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同时,在传统艺术门类中,如文学、绘画等,生态美学思想得到体现和融通。
一、自然美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一)“素”老子《道德经》说“见xiàn素抱朴”。
强调呈现事物本真,坚守纯朴,保持本色。
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他认为朴素是美的最高境界。
比如星空、大海等,以自然的感性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
孔子说“绘事后素”,强调美在素中,体现了自然朴素,淡是至味的审美追求。
在我国传统艺术中绘画技法计白当黑,小说叙事手法重视白描,徽式建筑的白墙黑瓦,都是对素之美的表现,给人以宁静、安然、惬意的感受。
比如水墨画《富春山居图》通过墨色浓淡深浅干湿的变化来表现丰富的韵律,以最简练的笔墨塑造生动的形象,表现丰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把对素的推崇体现得淋漓尽致。
是古老中国文化底蕴的象征,表现了中国古人的审美情趣,是中国传统生态美学思想对现代人的重要启示。
(二)“顺”顺就是顺应自然。
如果万事万物能顺应客观规律,就会达到一种自然而然美的境界。
《诗经大雅》中讲:“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就是在顺应自然中自得其乐。
顺应自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美学理念和艺术追求,有很多对顺应自然的感悟和智慧,体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我国传统生态哲学的智慧在现代环境保护中的运
我国传统生态哲学的智慧在现代环境保护中的运用摘要:“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思想,主张人与人和睦,人与自然、社会和谐。
儒家提出“尊天敬天,知天畏天”的伦理生态理论,这种论理生态理念是与现代生态学思想完全吻合的。
按照现代生态学的观点,世界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
现代世界是自然、经济、社会、这三大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完整的生态系统。
而今这三者业已失去平衡,从而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为了扭转这种形势,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客观规律环境保护生态人类以改变自然的方式使自然适应于自己的生存,而动物以本能的方式适应环境而生存,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它以改变自身形式适应于环境。
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适应自己的生存时,一定要按照自然的规律而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是以牺牲环境来取得面包和牛奶。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人类主要是以劳动的方式改变自然以谋求自己的生存。
劳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人类以劳动改变自然。
人类通过劳动实现对自然界的作用,引起自然界的变化,改变自然界的面貌。
它从发明、制造和使用石器工具开始。
石器作为人类最早的工具,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一个“中介物”,它同科学一样是人类用来同自然作斗争的工具。
人类用它来实现对自然的作用,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人类技术工具从石器,到青铜和铁器,到现代机器系统,每一次重大发明、进步和发展,都表现人类智慧和人类力量的发展,表示人类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这是人类改造自然,在自然价值的基础上创造文化价值的过程。
远古时期,人类以采集和狩猎为生,面对强大的自然力,人类的生活非常艰难。
这是自然力占统治地位、人类臣服自然的时代,人类便产生了崇拜和敬畏自然的观念。
古代社会,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人类进入农业文明时代。
青铜器和铁器取代石器成为主要工具,开发土地资源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态智慧及对当代生态修复的启示
Key words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ecological wisdom; ecological restorati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1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于商、周时期,历经朝代更迭,逐渐提高的生产力水平和人与自然认知观念的变化促使园林选址、筑山、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的技术工艺逐渐完善,造园方法逐渐成熟,先后出现了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等影响后世的园林文化。
周维权先生认为,中国古典园林得以持续演进的契机是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平衡与再平衡,并据此将中国古典园林划分为生成期(商周秦汉)、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全盛期(隋唐)、成熟期(宋元明清)[1]。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也是古人对风景园林设计生态文化的探索过程(见表1)。
2生态智慧相关研究与研究框架2.1“生态智慧”概念解析生态(ecology)一词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rnst Haeckel)在19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将其定义为“研究有机体及周围环境的科学”。
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
”故生态一词既包含生物的生存发展状态和能力,也包含生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智慧”一词在不同字典、不同场合的释义不尽相同,总体上是指对事物过去和未来的认识、辨析、洞察、创造进行思考,并作出合宜行动的能力[2]。
结合余正荣先生的“生态智慧及生存智慧、来源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3],以及沈清基等关于“生态智慧既指生态伦理道德观念,又是成功进行生态实践能力”[4]的论述得出,生态智慧是指通过对事物的认识、辨析、洞察、创造进行思考,对生物(具体是指人和动植物)及周边环境生存和发展状态做出有利改变事宜的思想和方式方法。
摘要 为全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以生态修复促进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方式方法,有效改善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文章在分析生态智慧含义的基础上,以最早统筹“山、水、林、田、湖、草”,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典范的中国古典园林为对象,以中国古典园林的时期划分为线索,深入挖掘经实践证明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园林营建方式方法。
生态美学视野中的老子
生态美学视野中的老子——试论老子哲学的生态智慧及其启示摘要:20世纪90年代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兴起的生态美学,方兴未艾。
有学者发现我国古代存在着丰富的生态智慧资源,主张生态美学研究应该从中汲取智慧营养,开拓新的领域。
作为我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开创者之一,老子哲学思想是一种典型的古典形态的存在论生态美学观,具有非常丰富的生态智慧,对生态美学的研究有着重要启发意义。
本文试探讨老子哲学思想中的生态智慧,及其对生态美学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老子;生态美学;生态智慧;近年来,生态美学在我国蓬勃发展。
生态美学“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出发点,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审美观”,“它是一种以生态整体主义为哲学基础,包含主体间性的存在论美学,由遮蔽之解蔽走向澄明之境,追寻人的‘诗意地栖居’”。
[1]。
总之,生态美学不仅研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而且研究人自身的和谐关系。
在当前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的趋势下,许多生态文化的研究者认识到生态美学的建设必须借助于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文化就是极富深刻内涵的深层生态学,是当代深层生态学和生态美学的重要源头之一,受到了东西方研究者的普遍重视。
与现代人对自然工具性的操纵相反,老子思想可以说是典型的生态中心论学说,他说提出的“道法自然”、“天道无亲”、“为而不争”等思想是把自然规律与人文价值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把人与自然放在同等层面上进行哲学思考,不只关注自然,更关注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多重审美关系,强调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存,形成了强烈的存在论生态美学观。
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一书出现“道”七十余次,是全书的内核所在。
因此,对“道”的探索,将成为对老子生态美学观念不可回避、并且是核心的切人点。
“道”是老子对宇宙、自然万物进行的思考。
《老子》开宗名义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内涵、特征与当代启示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内涵、特征与当代启示徐东黎 杨明芳 李娅楠(塔里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塔里木 843300)【收稿日期】2023-08-03【作者简介】徐东黎(1998-),男,山东临沂人,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杨明芳(1971-),女,四川资阳人,法学博士,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娅楠(1998-),女,山东潍坊人,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兵团社科基金项目“共建共享模式下兵团南疆团场人的现代化素质研究”(项目编号:20YB28)的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并无现代意义上的“生态”一词,但这并不代表中华传统文化中没有生态文明意识和环境保护观念。
事实上,周秦时期的先哲就开始思考天人关系,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延续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更是闪熠着生态智慧的光芒。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要元素,其中“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就包含在内,呈现了传统文化中有机整体的生态世界观,凸显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厚文化底蕴。
深入挖掘和探究传统生态智慧,对于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实现社会发展与生态和谐共赢、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一、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内涵中华民族在数千年传承和发展中孕育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稳固的文化基因,当中蕴藏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敬畏生命”“虞衡制度”“取用有节”等优秀思想,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产生与发展夯实深厚文化根基,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向前推进的内源性动力。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所谓“天”,即宇宙自然,“天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合一,两者为息息相通的一体。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最早来源于《周易·序卦》所记载的“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认为世间万物都涵盖在天地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对当代生态美学研究的启示作者:赵翠珍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11期摘要:近年来生态危机越来越显著地影响着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面对危机,世人不知觉地把目光转向了充满生态智慧的东方世界,开始在古人的理想世界里寻找现代的生存之路,生态美学,作为一个全新的美学范畴,是近年来提出的。
生态意识,也不是自古就自觉形成的,但是,在那无意识的状态下的文学实践活动,却包含了现代生态审美的积极因素,为当代的生态美学研究提供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生态智慧;天人合一;尊重生命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172-02生态美学,成为近年来备受世界学术界关注的话题,20世纪中叶以后,“回归自然”成为当代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和伦理要求。
在寻找发展之路的过程中,人们不自觉地把目光转向了拥有几千年文明智慧的中国,希望从古人的智慧之光中,找到对今天社会发展有益的正确途径,生态美学的建立,正是人类努力的表现,生态美学的目的不是建构主体与客体的小美,而是要实现“不仅在与其系统整体的博大胸怀和包容性以及融天地人共生共荣的情怀,而且还必然以最优的状态显示生命的美态……使美最大化地创设着人类审美化、生态化的生存园地”的大美。
中国古代哲学中博大精深的生态智慧,以求自然、求自由,求解放为追求,在追求自我过程中不仅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实现了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
为今天生态美学的建设以及现实中生态实践,都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和启发。
一、感悟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启示在对现代文明反思过程中,人们不自觉地把目光转向了充满智慧和哲理的东方世界,中国以其独有的智慧和生存之道承载了千年文明的发展,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智慧源泉,其中包含的生态智慧,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是“天人合一”,这既是哲学的核心也是中国古人的生态观的集中体现。
“天人合一”思想的首要涵义是,肯定人与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周易·序卦》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这种把人生问题与天联系起来的思想,说明中国古代哲人强烈地意识到了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深受《周易》中所孕含的天人关系的影响,儒家从“天人一体”、“性天相通”、“天人合德”的角度来论证天人合一,孟子、张载、王阳明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如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说、张载的“民胞物与”说和王阳明的“人与天地万物一体”说。
道家主要是从顺应自然,取消人为、合人于天的角度来讲天人合一,如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庄子说“古之至人,天而不人”(《庄子·列御寇》)、“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这就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人的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相互融合的。
“天人合一”的思想包含先民对于自然万物的敬畏之情,自然不仅孕育了万物,更是人类赖以存在的必要条件,人类不可能脱离自然而存在,自然不仅赋予人类生命,更赋予人类智慧,在认识自然中,人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这些思想和理念都在阐明,人类在生存、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以博爱、平等的心去合理的利用和改造自然,才能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当代生态美学的建立提供了有益借鉴,当代生态美学是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实现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实现生态平等,建立可持续的发展的社会,在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中蕴含的这统一与和谐,平等与自由,也是现代生态美学致力的方向。
二、走进自然,享受自然中的生态智慧的启示中国古人的生态智慧不仅表现在对大自然的崇敬和感悟上,而且表现在对自然的欣赏和品味上。
在古人的世界里,虽然自然中有很多他们无法解释的现象,但对自然并不是“敬而远之”,而是真正地走进自然,感受自然,把自然融入怀里,中国古人始终对大自然抱着一种欣赏的态度,在这欣赏之中,发现了山川田园之美,归隐游宴之乐,在山水之中寻得人性的复归和精神是自由。
中国传统儒道自然观对世人走进自然山水,产生了深刻影响。
孔子在《论语·雍也篇》提出的“知(同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力倡一种以道德精神为主的人与自然的合一。
道家《老子》中虽没有直接言及自然山水,但其自然观所描述的返朴归真境界已显示向自然界的亲近思想。
《庄子》进一步阐发老子自然观,通过描述理想人格形象与山林的密切关系,阐明人寄意于“广莫之野”,投身自然中去,就能体验和实现其玄奥的“道”。
到了魏晋玄学时期,更加注重对精神世界的挖掘和表现,阮籍在《达庄论》里也认为:“夫山静而谷深者,自然之道也。
”宗炳的《画山水序》的画论中论述到:“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
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
”山水成为贤者“澄怀味象”的对象。
将观者带入自然生态境界,自然也融入了世人的情怀中。
自然不仅诗意化,而且也人格化、人性化了。
向秀、郭向注《庄子·齐物论》认为:“自然生我,我自然生,故自然者即我之自然,岂远之哉?”,既然人与自然山水景物同属“自然”之物,在人们的眼中富有灵性的山水被视为可与其交流心智、袒露性情的亲弥对象,人在自然山水中也感觉到自身人格的被认同和被重塑。
能在自然山水中自由展现自我人格,而自我主体也能在“游目骋怀”的赏悟自然山水中化入宇宙,“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在实现物我两化的观照中生成最高的生态美境界。
从中国古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我们认识到,自然山水田园和生存于其间富有灵性的生命使人获得与自身生命潜能相对应的抒写载体,获得自由精神和人格发展的最高自然本体,而人通过意象性的自然语言所展现的景象,引人进入生趣盎然的生态境界,形象阐释了自然田园的本元生态性质及其所具有的生态价值和意义。
“生态审美活动是调动了人类肌体的全部生命机能的活动形式,在生命激情的涌动中,在汪洋恣意的情感迸发中,人们品尝着生态‘美味’,体验着生命的存在价值。
”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中,找寻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人类对终极自由的追寻,必然是在生态系统的循环与和谐中生成。
”在融入自然享受自然中,人类把自己的主观情怀也融入到自然中,充分享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自然的对话与交流中,更珍视和尊重生命,这对现代的生态美学建设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今天,在注重保护环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态度,只有用心享受自然,融入自然中感悟生命的流动,才能真正认识到生态之美。
三、珍视生命、尊重生命中的的生态智慧的启示生态美学“作为一种诗意存在,立足于人的现实存在,解析人的审美实践活动的生成,建构人的精神—心灵境界,消解人类活动中的对立与争斗,审美化地调适人类社会的发展,启悟人类朝向未来的诗意生存,打造人类未来文明形态。
”生态美学如何唤起人类思想中沉睡已久的生态意识,重拾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这是当代生态美学建设面临的一个问题。
中国古人在面对自然时,从加强自身修养开始,提出了“节欲”、珍视生命尊重生命等具有人文情怀的生态观,道家的始祖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庄子也认为:“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掷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堡,而民朴鄙;措斗折衡,而民不争。
”在他们看来,只有轻视物质利益才是重视生命的真实意义,人“重生则轻利”,“虚己”方能“成己”,这种观点虽然有其存在的局限性,但种对自然的态度和自身精神境界的追求中,却为今天被物欲束缚的世人,打开了通向自由和谐的途径,只有在懂得“节欲”和生命的含义,人类才能才能真正实现和平,真正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
儒家以“仁爱自然”的角度阐述人应当怎样与自然相处。
孔子站在道德伦理的角度要求人们爱护大自然,并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曾子发挥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
儒家的观点并不是要把山林川泽封禁起来不让人们利用,而是必须按照规定的季节时间开放,让自然界有充分的时间得以喘息和恢复。
由此可见,古人在人类如何向自然界索取这个问题上,其态度是审慎的,其做法是有节制的。
孟子则主张“仁民”而“爱物”,强调人要由敬爱亲友而泛爱他人,由爱他人而仁爱万物,人类要爱护自然之物,因为物可以养育人。
而且提出了保护生态资源的主张,如“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这样才能保证自然资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中国古人,在面对自然的时候,更多是以一种平等的关系来对待的,自然万物都有其存在的权利和价值,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人与自然能才能和谐相处,人与人也才能和平相处。
中国古代生态智慧以尊重生命为基本原则。
把尊重生命作为人类最高的德行,这在整个生态思想的发展进程中是非常宝贵的,也是当今我们建设生态美学的一个重要立足点。
生态美学,不仅只是一个学科建设,更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反思,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在寻找救世之路上,中国传统哲学和生活方式,为今天的生态美学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撑,中国古代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虽然并没有明确的生态意识,也没有自然保护的概念,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显示了意蕴深广的生态智慧,这种智慧不仅在理念和方法上为我们现今的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提供了理解问题的视野和途径,而且为如何建设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建设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有助于我们今天的生态建设、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的培育。
参考文献:[1]盖光.文艺生态审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4.[3]郭诚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4]杨振宁.《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J] . 自然杂志,2005,(1).[5]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 北京:中华书局,1984.[6]陈鼓应.庄子今译今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3.[7]孔子.论语[M]. 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8]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9]袁鼎生: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