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对当代生态美学研究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对当代生态美学研究的启示
作者:赵翠珍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11期
摘要:近年来生态危机越来越显著地影响着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面对危机,世人不知觉地把目光转向了充满生态智慧的东方世界,开始在古人的理想世界里寻找现代的生存之路,生态美学,作为一个全新的美学范畴,是近年来提出的。生态意识,也不是自古就自觉形成的,但是,在那无意识的状态下的文学实践活动,却包含了现代生态审美的积极因素,为当代的生态美学研究提供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生态智慧;天人合一;尊重生命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172-02
生态美学,成为近年来备受世界学术界关注的话题,20世纪中叶以后,“回归自然”成为当代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和伦理要求。在寻找发展之路的过程中,人们不自觉地把目光转向了拥有几千年文明智慧的中国,希望从古人的智慧之光中,找到对今天社会发展有益的正确途径,生态美学的建立,正是人类努力的表现,生态美学的目的不是建构主体与客体的小美,而是要实现“不仅在与其系统整体的博大胸怀和包容性以及融天地人共生共荣的情怀,而且还必然以最优的状态显示生命的美态……使美最大化地创设着人类审美化、生态化的生存园地”的大美。中国古代哲学中博大精深的生态智慧,以求自然、求自由,求解放为追求,在追求自我过程中不仅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实现了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为今天生态美学的建设以及现实中生态实践,都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和启发。
一、感悟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启示
在对现代文明反思过程中,人们不自觉地把目光转向了充满智慧和哲理的东方世界,中国以其独有的智慧和生存之道承载了千年文明的发展,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智慧源泉,其中包含的生态智慧,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是“天人合一”,这既是哲学的核心也是中国古人的生态观的集中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首要涵义是,肯定人与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周易·序卦》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这种把人生问题与天联系起来的思想,说明中国古代哲人强烈地意识到了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受《周易》中所孕含的天人关系的影响,儒家从“天人一体”、“性天相通”、“天人合德”的角度来论证天人合一,孟子、张载、王阳明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如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
说、张载的“民胞物与”说和王阳明的“人与天地万物一体”说。道家主要是从顺应自然,取消人为、合人于天的角度来讲天人合一,如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庄子说“古之至人,天而不人”(《庄子·列御寇》)、“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这就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人的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相互融合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包含先民对于自然万物的敬畏之情,自然不仅孕育了万物,更是人类赖以存在的必要条件,人类不可能脱离自然而存在,自然不仅赋予人类生命,更赋予人类智慧,在认识自然中,人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这些思想和理念都在阐明,人类在生存、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以博爱、平等的心去合理的利用和改造自然,才能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当代生态美学的建立提供了有益借鉴,当代生态美学是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实现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实现生态平等,建立可持续的发展的社会,在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中蕴含的这统一与和谐,平等与自由,也是现代生态美学致力的方向。
二、走进自然,享受自然中的生态智慧的启示
中国古人的生态智慧不仅表现在对大自然的崇敬和感悟上,而且表现在对自然的欣赏和品味上。在古人的世界里,虽然自然中有很多他们无法解释的现象,但对自然并不是“敬而远之”,而是真正地走进自然,感受自然,把自然融入怀里,中国古人始终对大自然抱着一种欣赏的态度,在这欣赏之中,发现了山川田园之美,归隐游宴之乐,在山水之中寻得人性的复归和精神是自由。
中国传统儒道自然观对世人走进自然山水,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在《论语·雍也篇》提出的“知(同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力倡一种以道德精神为主的人与自然的合一。道家《老子》中虽没有直接言及自然山水,但其自然观所描述的返朴归真境界已显示向自然界的亲近思想。《庄子》进一步阐发老子自然观,通过描述理想人格形象与山林的密切关系,阐明人寄意于“广莫之野”,投身自然中去,就能体验和实现其玄奥的“道”。到了魏晋玄学时期,更加注重对精神世界的挖掘和表现,阮籍在《达庄论》里也认为:“夫山静而谷深者,自然之道也。”宗炳的《画山水序》的画论中论述到:“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山水成为贤者“澄怀味象”的对象。将观者带入自然生态境界,自然也融入了世人的情怀中。自然不仅诗意化,而且也人格化、人性化了。向秀、郭向注《庄子·齐物论》认为:“自然生我,我自然生,故自然者即我之自然,岂远之哉?”,既然人与自然山水景物同属“自然”之物,在人们的眼中富有灵性的山水被视为可与其交流心智、袒露性情的亲弥对象,人在自然山水中也感觉到自身人格的被认同和被重塑。能在自然山水中自由展现自我人格,而自我主体也能在“游目骋怀”的赏悟自然山水中化入宇宙,“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在实现物我两化的观照中生成最高的生态美境界。
从中国古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我们认识到,自然山水田园和生存于其间富有灵性的生命使人获得与自身生命潜能相对应的抒写载体,获得自由精神和人格发展的最高自然本体,而人通过
意象性的自然语言所展现的景象,引人进入生趣盎然的生态境界,形象阐释了自然田园的本元生态性质及其所具有的生态价值和意义。“生态审美活动是调动了人类肌体的全部生命机能的活动形式,在生命激情的涌动中,在汪洋恣意的情感迸发中,人们品尝着生态‘美味’,体验着生命的存在价值。”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中,找寻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人类对终极自由的追寻,必然是在生态系统的循环与和谐中生成。”
在融入自然享受自然中,人类把自己的主观情怀也融入到自然中,充分享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自然的对话与交流中,更珍视和尊重生命,这对现代的生态美学建设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今天,在注重保护环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态度,只有用心享受自然,融入自然中感悟生命的流动,才能真正认识到生态之美。
三、珍视生命、尊重生命中的的生态智慧的启示
生态美学“作为一种诗意存在,立足于人的现实存在,解析人的审美实践活动的生成,建构人的精神—心灵境界,消解人类活动中的对立与争斗,审美化地调适人类社会的发展,启悟人类朝向未来的诗意生存,打造人类未来文明形态。”生态美学如何唤起人类思想中沉睡已久的生态意识,重拾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这是当代生态美学建设面临的一个问题。
中国古人在面对自然时,从加强自身修养开始,提出了“节欲”、珍视生命尊重生命等具有人文情怀的生态观,道家的始祖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庄子也认为:“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掷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堡,而民朴鄙;措斗折衡,而民不争。”在他们看来,只有轻视物质利益才是重视生命的真实意义,人“重生则轻利”,“虚己”方能“成己”,这种观点虽然有其存在的局限性,但种对自然的态度和自身精神境界的追求中,却为今天被物欲束缚的世人,打开了通向自由和谐的途径,只有在懂得“节欲”和生命的含义,人类才能才能真正实现和平,真正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儒家以“仁爱自然”的角度阐述人应当怎样与自然相处。孔子站在道德伦理的角度要求人们爱护大自然,并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曾子发挥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儒家的观点并不是要把山林川泽封禁起来不让人们利用,而是必须按照规定的季节时间开放,让自然界有充分的时间得以喘息和恢复。由此可见,古人在人类如何向自然界索取这个问题上,其态度是审慎的,其做法是有节制的。孟子则主张“仁民”而“爱物”,强调人要由敬爱亲友而泛爱他人,由爱他人而仁爱万物,人类要爱护自然之物,因为物可以养育人。而且提出了保护生态资源的主张,如“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这样才能保证自然资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中国古人,在面对自然的时候,更多是以一种平等的关系来对待的,自然万物都有其存在的权利和价值,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人与自然能才能和谐相处,人与人也才能和平相处。中国古代生态智慧以尊重生命为基本原则。把尊重生命作为人类最高的德行,这在整个生态思想的发展进程中是非常宝贵的,也是当今我们建设生态美学的一个重要立足点。
生态美学,不仅只是一个学科建设,更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反思,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在寻找救世之路上,中国传统哲学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