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赛一等奖-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说课课件
2017年国赛一等奖课题-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教学设计
![2017年国赛一等奖课题-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a19557b0029bd64793e2ca1.png)
2017-11-17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Array201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大赛教学基本情况课题: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习题教学课课时:2课时教学理念:《机械识图》与《AutoCAD应用》两门课程的融通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绘图水平和促进读图能力提升,在教学中引入了AutoCAD二次开发插件一一投影工具箱,将工程思维教育渗透课程教学,在学习中也起到了优越的“电子橡皮泥”功能,非常有利于学生提升空间思维,能有效突破《机械识图》的教学瓶颈一一用大量习题训练提升空间思维水平这一传统、低效的教学方法。
内容解析本课题选自高等教育岀版社课改成果教材《机械识图》项目四“组合体的表达与识读”任务 4 “识读叠加类组合体的三视图”的教学拓展部分,是一次运用形体分析法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的习题教学课。
项目四“组合体的表达与识读”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识读能力等三大主要职业能力能否养成,而形体分析法又是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视图的重要法宝,教学中要通过一定量的习题课教学,让学生充分探究物(三维形体)与图(二维视图)的转换过程,逐渐提高空间思维水平,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投影工具箱是在AutoCAD环境下的二次开发插件。
教学中,应用此工具可以实现平面三视图与空间投影体系之间灵活转换,辅助学生形体分析、自主创建实物模型,在直观观察中分析读图难点,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能够运用形体分析法正确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2. 能够运用传统工具正确绘制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能力目标1. 运用投影工具箱辅助读图形体分析,突破空间思维瓶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借助“课堂派”互动课堂管理工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的发展;素养目标1. 培养独立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2. 渗透工程设计的专业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品质的发展;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数控专业《机械识图》与《AutoCAD 应用》课程整合实验班学生;知识储备:学生已掌握根据轴测图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形体分析法的步骤;技能储备:学生具备在AutoCAD环境中的基本绘图技能和初级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认知特征:从多元智能视角分析,学生的视觉一空间智能、动觉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较占优势,而数理-逻辑智能较弱;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形体分析法正确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丄难点形体分析法的识图应用教法及策略------------------------------1、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启发引导教学法。
读组合体的三视图.课件.ppt
![读组合体的三视图.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a8fac9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14.png)
3. 综合:是上面两种基本形式的综合。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机工业务》课程
二、组合体的连接形式
1、平齐或不当平两齐基:本体表面平齐时,结合处不画分界线。当 两基本体表面不平齐时,结合处应画出分界线。
平齐
两表面 无界线
不平齐
要画两表 面的界线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1)最能反映组合体的形体特征; 2)考虑组合体的正常位置,把组合体的主要 平面或主要轴线放置成平行或垂直位置。 3)在主视图及别的视图上尽量减少虚线。
3、按相对位置分别画出各组成部分的三视图
1)分清主次,先画主要部分,后画次要部分;
2)在画每一部分时,先画反映该部分特征的视图, 后画其它视图; 3)严格按照投影关系,三个视图配合起来画出每 一部分的投影。
耳板下移至圆筒中央, 视图将如何变化?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根据立体图找出对应的视图
《机工业务》课程
A
B
C
D
b
c
d
a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切割式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还原成基本形体 依次切割 线面分析
《机工业务》课程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机工业务》课程
p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机工业务》课程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机工业务》课程
三、画组合体的三视图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三、画组合体的三视图
《机工业务》课程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机工业务》课程
该物体翻转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组合体三视图的识读线面分析法V17版.课件
![组合体三视图的识读线面分析法V17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c2fe8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0.png)
例 2:已知物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求左视图。
例3:求作左视图
● ●
● ●
●●
●
●
●
例3:分层次 解题思路
假设
N 验证
Y
结论
3
例 求第三投影
4
例1:
例2
线面分析法
三、已知两视图,求第三视图 ⒈ 由已知视图看懂物体的形状 ⒉ 画第三视图
例1:求作俯视图
利用局部孔和 槽分解形体
例1:求作俯视图
例1:求作俯视图
例 2:已知物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求左视图。
例2 :已知物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求左视图。
线面分析法
根据平面体和曲面体的投影规律:
投影图上一 一般情况下 平面
的投影
个封闭线框
光滑曲面
不同线框之间的关系, 反映了形体 表面的变化。
利用这个规律分析和表示形体表面 形状,这种方法称为线面分析法。
1
取线框 对投影 分平曲
“三等”关系 确定表面形状及 相对位置关系
想象物体形状
2
看图举例 求第三投影
三视图(1) 大赛获奖课件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三视图(1) 大赛获奖课件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cb6da484868762caaed5da.png)
解:∠A=90°-∠B=90°-35°=55°. b ∵tanB=a, b 20 ∴a=tanB= ≈28.6. tan35° b ∵sinB=c, b 20 ∴c=sinB= ≈34.9. sin35°
四、巩固练习 1.在△ABC 中,∠C=90°,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B( A.b=a·tanB B.a=b·cosA b C.c=sinB a D.c=cosB 2.在 Rt△ABC 中,∠C=90°,c=10,b=5 3, )
二、共同探究,获取新知 1.概念. a 师:由 sinA=c,你能得到哪些公式? 生甲:a=c·sinA. a 生乙:c=sinA. 师:我们还学习了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也能得到这些式子的变形.我 们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三个角、三条边共六个元素,能否从已知的元素 求出未知的元素呢? 教师板书: 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的边角关系,求出未知的边与角,叫做解直角 三角形.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突出具体、生动、直观,因此,学 生多以操作、观察实物模型和图片等活动为主,比如正方体 在不同位置时的正投影.归纳出物体三视图的概念,并能根 据此规律画出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的三视图.在介绍三视图 时,若条件允许,可采用试验的方法进行实例的观察,这样 不仅直观而且富有真实感.
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28.2.1 解直角三角形
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28.2.1 解直角三角形
知识与技能 在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含义、直角三角形五个元素之间关系 的基础上,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及锐 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及锐角三 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认 识到数与形相结合的意义与作用,体会到学好数学知识的作 用,并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从而体验“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激发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产生后继学习的激情,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视图(2)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三视图(2)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3affaa8762caaedd33d4da.png)
4
五、课堂小结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性质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1: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2: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 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通过探索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 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让学生体验化归思想, 学会应用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 比的平方来解决简单的问题.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突出了“相 似比⇒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相似 比⇒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一系列从 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让学生深刻体验到有限数学归纳法的魅 力.
青 春 风 采
高考总分:
692分(含20分加分) 语文131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1分 文综255分
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 院 北京市文科状元 阳光女孩--何旋
来自北京二中,高考成绩672分,还有20 分加分。“何旋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 的笑声,远远的就能听见她的笑声。” 班主任吴京梅说,何旋是个阳光女孩。 “她是学校的摄影记者,非常外向,如 果加上20分的加分,她的成绩应该是 692。”吴老师说,何旋考出好成绩的秘 诀是心态好。“她很自信,也很有爱心。 考试结束后,她还问我怎么给边远地区 的学校捐书”。
本节课的教学,以课程标准为指南,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 经验而设计.重点讲解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也 就是画三视图时尺寸不作严格要求.教学设计时使用了大量 的图片,建议在实际应用时尽量使用信息技术,如画法几何, 让学生从动态过程中获得三视图的感性认识,以便从整体上 把握三视图的画法.
2017年国赛一等奖-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说课文稿
![2017年国赛一等奖-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说课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8dbe4d03cc22bcd126ff0ce5.png)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视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能让老师拥有更敏锐的教育智慧:同学们的心声,让我不得不思考:有没有一种更科学的技术来帮助我们的学生突破空间思维瓶颈,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呢,让学生的思维主动转动起来,促进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力更好的发展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自由的读图世界!我将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教学分析【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本次课是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课改成果教材《机械识图》,项目四,任务四:识读叠加类组合体三视图的教学拓展部分,是一次运用形体分析法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的习题课。
这是学生学会了把“三维空间形体”表达成“三视图”之后,进一步逆向学习从二维平面图形(三视图)向三维空间形体的“按图索物”的识读理解过程,是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能否形成的关键过程。
怎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我思考,将《机械识图》与《AutoCAD应用》这两门课程适当的融通,在Autocad投影工具箱的辅助下,让学生直观操作和感受形体分析法的识图步骤并创建出视图所表达的实物模型,使原来抽象的空间思维想像过程变得直观显性。
下面为各位评委简单介绍下,这款深受同学们喜爱的“电子橡皮泥”工具;【教学分析】学情分析我的授课对象是高一机械专业《机械识图》与《Autocad应用》课程整合班实验班的学生。
他们已经掌握了根据轴测图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形体分析法的基本步骤;也具备了Autocad基本绘图技能和计算机应用基础技能;同时,我还发现这是一群个性比较张扬的群体,他们爱说、愿意说,更敢做,在视觉—空间智能、动觉智能、人际交往等智能领域表现较突出。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结合学情,我制定了以上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
在电子橡皮泥工具的引领下,让识图变得SO EASY。
【教学分析】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形体分析法正确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难点是:形体分析法的识读应用。
三视图 全国一等奖-课件
![三视图 全国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dd843e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9.png)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
圆柱,圆锥三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球的三视图
3. 在主视图正右方画出左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高平齐”,与俯视图“宽相等”.
例1 画出图所示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分析:画这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时,要注意从三个方面观察它们,具体画法为:(P110)
1.确定主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注意:不可见的轮廓线,用虚线画出。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我相信你一定能画出这个复杂几何体的三视图!
三视图
1、三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 2、画物体的三视图时,要符合如下原则: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大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三视图中,主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长,主视图与左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高,左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宽,因此三个视图的大小是互相联系的,画三视图时,三个视图要放在正确的位置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长
长
高
高
宽相等
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高
长
宽
宽
4、三视图的位置: 位置规定: 主视图要在左上边, 它的下方应是俯视图, 左视图坐落在右边
光线
某个平面
平行光线
点光源发出的光线
看一看
看一看
看一看
看一看
聪明的同学们,你发现了吗?我们总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示的?
1、视图 当我们从某一个角度观察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图象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视图也可以看作物体在某一角度的光线下的正投影.
机械制图 读组合体的三视图ppt课件
![机械制图 读组合体的三视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ee8fd4580216fc710afd5b.png)
18
教学过程之五 布置作业
作业 1 习题册:3-5-1 3-5-2;3-5-3.
编辑版pppt
19
❖ The end
Bye~~~~
编辑版pppt
20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21
❖ 2.画三视图时按什么步骤/应按什么原则? 先画特征视图再画其余视图 按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原则
编辑版pppt
6
提问内容
❖ 3.三视图分别表示什么方位和尺寸? 主视图:长、高;俯视图:长、宽;左视图: 高、宽
❖ 4.轴测图有哪几种? 正等测图、斜二测图
编辑版pppt
7
教学过程之二 新授内容
视图
认识组合体的三视图
拆分分析组合体
分线框想形状
编辑版pppt
16
教学过程之四:重点难点解析
❖ 重点:利用轴测图作为辅助手段,
❖
结合形体分析法,
❖
正确读叠加式组合体的三视图。
❖ 难点:基本体连接处相对位置的判定
编辑版pppt
17
难点强调
❖ 如前后冲齐,则主视图无线。如前后不冲齐, 则主视图有线
编辑版pppt
给出原题:读下列组合体的三视图
编辑版pppt
8
提出问题
❖ 首先提出本节课需要着 重掌握的方法,请同学 带着如下问题听课:
❖ 1.按什么次序读组合体 的三视图?
❖ 2.如何利用三视图画轴 测图,帮助想象?
编辑版pppt
9
第一部分示范
❖ 分线框,想形状(中等难度,由B组完成)
编辑版pppt
10
第二部分示范
29 三视图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29 三视图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ca87035a8102d276a22fd9.png)
学习目标
1. 能熟练地画出物体的三视图和由三视图想象出物 体形状,进一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难点)
2. 由三视图想象出立体图形后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或 体积的计算. (重点)
导入新课
复习引入 如图所示是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1) 请根据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并画出它的展
开图. (2) 请指出三视图、立体图形、展开图之间的对应边.
C.圆、矩形
D.矩形、半圆
4.如图摆放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B)
A
B
C
D
5.下图中①表示的是组合在一起的模块,那么这个
模块的俯视图的是
( A)
①
②
③
④
⑤
A.② B.③ C.④ D.⑤
6. 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三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课堂小结
三视图的概念及关系 三视图 三视图的画法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A
B
C
当堂练习
1.下图的几何体中,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均相
同的是
(D)
A
B
C
D
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形状都相同,大小均等,那
么这个几何体不可以是
(D)
A.球 B.三棱锥 C.正方体 D.圆柱
3.将矩形硬纸板绕它的一条边旋转180°所形成的
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不可能是
(C)
A.矩形,矩形
B.半圆、矩形
1/4球的组合体.由三视图可得,下部圆柱的底面 半径为1,高为1,则V圆柱=π,上部1/4球的半径 为1,则V1/4球=π/3,故此几何体的体积为4π/3.
课堂小结
1. 三种图形的转化:
三视图
立体图
全国“XX杯”机械类说课大赛等奖作品:识读组合体说课课件 (一)
![全国“XX杯”机械类说课大赛等奖作品:识读组合体说课课件 (一)](https://img.taocdn.com/s3/m/f66e10b1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6b.png)
全国“XX杯”机械类说课大赛等奖作品:识读组合体说课课件 (一)随着机械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机械CAD/CAM软件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构建成形的基本单位逐渐加大,机械制造工艺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因此,机械制造工艺分析与设计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一。
为了提高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全国“XX杯”机械类说课大赛等奖作品——识读组合体说课课件应运而生。
一、课件简介该课件聚焦于机械CAD/CAM软件的使用,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详细阐述了识读组合体的概念、构成、分类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内容。
课件构建了工件结构体、刀具列表、加工过程等识读组合体,形象直观地演示了组合体与工件之间的关系以及操作命令的使用方法,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分析与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技术。
二、课件优点1. 知识内容丰富:课件通过丰富、详细的知识内容,系统性地介绍了识读组合体的概念、构成、分类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覆盖了机械制造工艺分析与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技术内容,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机械CAD/CAM软件的使用方法。
2. 操作演示直观:课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组合体与工件之间的关系,形象直观地演示了操作命令的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CAD/CAM软件的使用方法。
3. 效果逼真:课件所构建的工件结构体、刀具列表、加工过程等识读组合体,具有逼真的效果,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机械制造工艺分析与设计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三、应用前景识读组合体说课课件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该课件可以广泛应用于高等院校机械制造、CAD/CAM软件教学等多个领域,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机械制造人才,促进机械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全国“XX杯”机械类说课大赛等奖作品——识读组合体说课课件,是一款功能强大、知识内容丰富、操作演示直观、效果逼真的机械制造工艺分析与设计的应用软件,将为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三视图》一等奖说课稿范文
![《三视图》一等奖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3acc42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d.png)
《三视图》一等奖说课稿范文《《三视图》一等奖说课稿范文》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三视图》一等奖说课稿范文一、教材分析1、本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是立体图形,而要研究它,往往把它转化成平面图形来研究。
图形的三视图是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的一种形式,而下一节的“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是由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的另一种形式。
而整个初中数学教材的编排顺序也是按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多边形——四边形——三角形的编排顺序。
因此,本节内容将是由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一个纽带,学好它至关重要。
2、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由学生日常生活引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由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视图——利用图纸制作工件。
让学生经历探索三视图画法的过程,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能画出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渗透数学转化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对“三视图”的学习应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4、教学重点: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5、教学难点:三视图与美术作图的区别。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身边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对一些有规律性的问题充满探求的欲望,他们非常乐意动手操作,有很强的好胜心和表现欲,有一定的归纳能力。
但是他们开始接触几何知识,空间想象力太弱,缺乏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经验。
三、教学方法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精神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已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
根据以上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情景教学法:通过各种情景的设置,让学生溶入到生活中去。
通过在生活情景中体验、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直观教具演示教学法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以及学生利用学具亲自操作,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
三视图说课稿PPT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三视图说课稿PPT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feee1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7.png)
9cm
图3-23
3cm
柱 直心四, 只但棱从规不柱由图定能,主上出确且视看另定底图出个棱面、有侧的是左五面条梯视个的数形图面面. .再知的积由道面就俯,积行视这能了图个够,如可几直何以何接求确体求呢定是出?它直,核是棱
解:由三视图可知,密封罐的现状是正六棱柱.
密封罐的高为50mm,底面正六边形的直径为100mm, 边长为50mm,图是它的展开图. 由展开图可知,制作一种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为
6 50 50 2 6 1 50 50sin 60 2
6 502 1
3 2
27990 (mm2)
已知一种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3-23所示,描述该 几何体的形状,量出三视图的有关尺寸,并根据已知的 比例求出它的侧面积(精确到0.1cm2)
例 某工厂要加工一批密封罐,设计者给出了密封
罐的三视图,请你按照三视图拟定制作每个密封罐 所需钢板的面积.
50
100 50
100
分析:对于某些成一种平面图形—— 展开图.在实际的生产中,三视图和展 开图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解决本题的 思路是,由三视图想象出密封罐的立体 形状,再进一步画出展开图,从而计算 面积.
复习
1、什么是一种物体的三视图?
三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
复习
2、画物体的三视图时,要符合什么原则?
(1)位置原则
俯视图 左视图
(2)大小原则
主视图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3)线的虚实原则
可见实, 遮挡虚.
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或实物原型),普 通先根据各视图想像从各个方向看到的 几何体形状, 然后综合起来拟定几何体 (或实物原型)的形状, 再根据三视图“长 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关系,拟定轮 廓线的位置,以及各个方向的尺寸.
29.1 三视图 (3)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29.1 三视图 (3)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e61658a45177232f60a2fb.png)
15.(8分)一位美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立体模型素描教学时,把由圆 锥与圆柱组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圆锥在圆柱上底面正中间放置)
摆在讲桌上,请你在指定的方框内分别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
(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视图).
解:如图所示
16.(10分)画出如图所示立体图的三视图.
解:如图所示:
【综合运用】 17.(12分)中央电视台有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娱乐节目:《墙来了》
班主任: 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何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 二中的学生,二中的教育理念是综合培养学生 的素质和能力。我觉得何旋,她取得今天这么 好的成绩,一个来源于她的扎实的学习上的基 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特别想提的, 何旋是一个特别充满自信,充满阳光的这样一 个女孩子。在我印象当中,何旋是一个最爱笑 的,而且她的笑特别感染人的。所以我觉得她 很阳光,而且充满自信,这是她突出的这样一 个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今天取得好成绩 当中,心理素质非常好,是非常重要的。
4.(4分)(2015· 自贡)如图是一种常用的圆顶螺杆,它的俯视图是( B )
5.(5分)图中空心圆柱体的主视图的画法正确的是(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实施 teaching process
01 教学分析
02 教学策略
03 教03学过程 教学过程
04 教学效果
【活动二:大显身手】根据图纸上给定的叠加类组合体两视图,手工绘制补画第三视图。
探究“图”到“体”
完成”体”到”图”
——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任务实施 teaching process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能让老师拥有更敏锐的教育智慧:
张同学
葛同学
童同学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201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 创 新 杯 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比赛
目录
Content
教材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01 教01学分析 教学分析
项目四:组合体视图的表达与识读
AutoCAD二次开发插件
03 教学过程
04 教学效果
AutoCAD投影工具箱 ——“电子橡皮泥”
——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教材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01 教01学分析 教学分析
02 教学策略
03 教学过程
04 教学效果
——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学情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5.00% 0.00%
பைடு நூலகம்
高一机械数控 平行班
即时
不及格率减少
近10%
多元
优秀率高出 13.09%
不及格(<60)
及格(60~69)
14(1)班
良好(70~84)
14(2)班
真实
优秀(85~100)
综合考评
设疑启智,优化探究情境 多元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创新教学,呼唤创造性的学生
——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03 教03学过程 教学过程
04 教学效果
任务提出(约3分钟)
极速配对游戏,引出本次课题
任务分析(约12分钟)
三个在线互动,得出关键知识点
任务实施(约35分钟)
三个递进的任务,畅游读图王国
任务测评(约40分钟)
自助探究,自主完成
——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任务提出 teaching process
key3:借助“电子橡皮泥”创建视图的实 物模型,并三维动态观察形体结构。
03 教03学过程 教学过程
04 教学效果
自由动态观察
——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任务实施 teaching process
01 教学分析
【活动一:小试牛刀】:识读三视图,想出形体
工匠队
02 教学策略
技师队
03 教03学过程 教学过程
——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课前预习互动 teaching process
01 教学分析
02 教学策略
03 教03学过程 教学过程
轴承座组合体三视图识图教学微课(剪影)
04 教学效果
——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教学流程 teaching process
01 教学分析
02 教学策略
01 教学分析
02 教学策略
03 教03学过程 教学过程
04 教学效果
课堂派发起在线互动2:做一做 在视图中分别找出这三个特征线框对 应的投影线框?
key2:可以借助电子橡皮泥的“转折线” 工具进行快捷的对投影操作。
借助“转折线”对投影
——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任务分析 teaching process
轴承座组合体三视图,有几个组成部分?找出 每个部分的特征线框。
平面三视图
空间投影体系
key1:根据形体分析方法,通过数线框的方 法确定轴承座组合体有3个部分组成。
可以借助“电子橡皮泥”的旋转投影面 ,还 原空间投影体系观察。
——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任务分析 teaching process
想形体
出形体
——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01 教学分析
课堂派发起在线调研:
02 教学策略
03 教03学过程 教学过程
04 教学效果
想形体是学生读组合 体视图时最大的障碍
——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任务分析 teaching process
01 教学分析
02 教学策略
03 教03学过程 教学过程
04 教学效果
课堂派发起在线互动1:看一看
01 教01学分析 教学分析
02 教学策略
03 教学过程
04 教学效果
课程整合实验班
知识储备
掌握了根据轴测图绘制三视图的方法和形体分析法的步骤
机械识图
技能储备
具备了AutoCAD 基本绘图技能以及初级计算机应用技能
AutoCAD 应用
智能领域
视觉——空间、动觉、人际交往等智能领域较占优势;数理——逻辑智能较弱
拓展性作业
01 教学分析
02 教学策略
以习题集为主
03 教03学过程 教学过程
04 教学效果
——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技术让教育更有效 Teaching effect
01 教学分析
02 教学策略
03 教学过程
04 0教4学效果 教学效果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任务测评 teaching process
01 教学分析
02 教学策略
03 教03学过程 教学过程
04 教学效果
能力过关习题测试图纸 在线批阅作业
借助电子橡皮泥创建出视图实物模型
——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任务拓展 teaching process
基础性作业
然后很烦躁,做不下去了
这些视图我肯定能够看明白, 把它补画出来
我怀疑我空间想象根本不行,
我可能没有这方面的天赋
任务分析 teaching process
形体分析法
01 教学分析
02 教学策略
03 教03学过程 教学过程
04 教学效果
电子橡皮泥辅助形体分析——将思维过程显性化
抓特征
找面域
对投影
确定 拉伸位置
信息化 测评
——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课前预习互动 teaching process
01 教学分析
02 教学策略
03 教03学过程 教学过程
04 教学效果
学习公告
了解学习内容 参与学习交流
作业与测试
学生完成相关作业 教师批改点评作业
互动交流
作业讨论 疑问解答
课前考核
测试与作业成绩 课前表现星级奖励
01 教学分析
02 教学策略
03 教03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堂派发起在线互动3:想一想 想象出轴承座每个组成部分的形体结构和位置并描述出来?(抢答)
04 教学效果
——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任务分析 teaching process
01 教学分析
02 教学策略
课堂派发起在线互动3:想一想 想象出轴承座每个组成部分的形体结构和位置并描述出来
——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教学目标 Teaching analysis
01 教01学分析 教学分析
02 教学策略
03 教学过程
04 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养目标
能够运用形体分析法正确识读和绘制 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04 教学效果
铁匠铺
Supper队
——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任务实施 teaching process
01 教学分析
【活动一:小试牛刀】:识读三视图,想出形体
工匠队
02 教学策略
技师队
03 教03学过程 教学过程
04 教学效果
铁匠铺
Supper队
请小组代表上台描述视图所表达的形体
——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任务提出
01 教学分析
02 教学策略
思维预热
03 教03学过程 教学过程
04 教学效果
——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任务提出 teaching process
01 教学分析
02 教学策略
03 教03学过程 教学过程
04 教学效果
——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任务分析 teaching process
任务实施 teaching process
01 教学分析
02 教学策略
03 教03学过程 教学过程
04 教学效果
【活动三:火眼金睛】根据给定组合体已知视图,补全视图缺漏线。
形体Ⅰ
课堂派在线互动4
亮一亮你的火眼金睛,主视图中应划 分为几个线框?
形体Ⅱ
Key4:可采用“电子橡皮泥”来尝试帮助 我们还原视图所表达真实形体。
识读叠加类、综合类组合体三视图
Q &A
提问 &答疑 201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 创 新 杯 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比赛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能让老师拥有更敏锐的教育智慧:
张同学
葛同学
童同学
老师,我只要碰到稍难点的题, 老师,要是有个模型就好了, 老师,为什么我很努力还是学不好,
就越想越不清楚了,
任务4:识读叠加类组合体的三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