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的羊群行为分析

合集下载

基金经理的羊群行为课件

基金经理的羊群行为课件
评价指标。
薪酬制度
设计合理的薪酬制度,将基金经 理的利益与投资者利益绑定,减
少短期行为和羊群效应。
培训与教育
加强基金经理的专业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投资技能和职业道德素 养,增强其独立思考和理性投资
的能力。
基金经理羊群行为的监管对
04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总结词
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详细描述
加强对基金经理投资决策过程和结果的披露,增 加信息披露的频率和内容,使投资者能够更全面 地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和行为。
02
基金经理的羊群行为现象
基金经理的羊群行为表现
01 投资决策趋同
基金经理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往往倾向于选择相 同的股票、债券等投资品种,导致投资组合趋同 。
02 买卖决策趋同
基金经理在买卖股票时,往往采取相同的时机和 策略,导致买卖决策趋同。
03 信息获取趋同
基金经理在获取投资信息时,往往依赖于相同的 新闻源、研究报告等,导致信息获取趋同。
强化风险意识,理性投资
风险评估
基金经理应对投资组合进行全面 的风险评估,了解自身的风险承
受能力和投资目标。
风险控制
制定合理的止损点和风险控制策略 ,及时调整投资组合,降低损失。
长期投资
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关注企业的 长期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而非短期 市场波动。
完善基金经理激励机制
业绩考核
建立科学、公正的业绩考核体系 ,以长期业绩和风险控制为主要
加强投资者教育
总结词
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判断力
详细描述
通过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 和行为,并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分析综述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分析综述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分析综述一、引言证券投资基金是经济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行为也备受关注。

近年来,关于证券投资基金中羊群行为的研究不断深入,这为我们深入了解证券投资基金的行为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主要围绕着羊群行为这一主题展开分析,通过对羊群行为的定义、特点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梳理,力求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展开探究。

二、理论概述1.羊群行为的定义羊群行为指在某一特定情境下,人们的行为与其他人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同步和激进特征。

这是由于信任、群体效应和信息不完备等因素所造成的一种行为现象。

2.羊群行为的特点(1)责任转嫁(2)食叶效应(3)情绪引导(4)信息不完备(5)历史依赖关系三、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现状分析1.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普遍存在证券投资基金中的羊群行为现象非常普遍,无论是基金经理还是个人投资者,都非常容易沉浸在其中。

这种行为现象不仅存在于股票市场,也存在于债券市场和商品市场等其他领域。

2.基金经理的羊群行为从基金经理的角度来看,羊群行为往往表现为跟风,即根据市场上的热门股票进行投资,忽略了基本面分析和风险控制。

这种行为在市场波动较大时,容易导致投资风险的增加。

3.个人投资者的羊群行为从个人投资者的角度来看,羊群行为主要表现在追涨杀跌和盲目跟风等方面。

当市场行情良好时,个人投资者往往会追涨杀跌,盲目跟风投资,而不是基于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投资能力进行选择。

4.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影响证券投资基金中的羊群行为,可能会导致大量的投资选手集中对某一资产进行交易,从而引起市场价格的短期波动。

长期来看,由羊群行为导致的市场振荡可能会对整个经济体系带来负面影响。

四、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影响因素1.基本面因素基本面因素是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外部因素,包括政治、经济、金融、社会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心理预期,进而影响其投资行为。

2.技术因素技术因素是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内部因素,主要指市场走势、历史数据、技术指标等。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成因及对策浅析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成因及对策浅析
出抑制基金 羊群行为 的对策 。

基金经理在选择股 票时往往模仿其他优秀基金的投资组合 除了受
内部因素影响外 , 还受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首先 , 我国的基金业近 1 O 羊群行为 是金融市场上的一个令 人困惑的现 象 , 表现为 一段时 年来高速发展 , 基金 规模不 断壮 大, 而证 券市场 上缺 乏大量 的优质 股
【 关键词】 谗券投 资基金 ; 羊群行为
自 18 9 5年我 国发行第一只海外基金—— 中国东方基金 ” 开始 , 截 托管人专门保管基金资产 并负责监督基 金管理人 的投资行 为, 基金管 至 20 年 l 08 2月 3 1日止 , 国共有 6 我 O家基金管理公 司管理了 4 3只证 理人与托管人之 间相互监 督相 互制约 , 7 这种 制度可 以保护基金 投资者
什么原 因导致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 所具有 的稳 定市场的传统功 能的丧 3 % 。基金托管业务的过度集中导致基金托管市场缺乏竞争性。这些 8
失 , 主要通过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研 究 , 本文 来分析中 国的投 资基 金 都导致基金托管人在抑 制基金羊群行为时的不作为。 之间是否存在羊群行为 , 若存在 , 则考察形成羊群行为的原 因并最终 提 3 基 金 运 行 的 外 部 环境 不 完善 、
基金经理作为基金运作 的核心 , 基金经理 任职 时间长短与 基金业 绩也呈现一定正相关关 系, 而目前我 国的基金经理人 由于受 短期业绩 考核的压力 , 基金经理人市场呈现高流动性 , 而基金经理人的流动也导
的研究 , 发现我国的证 券投资基金在投资中存在着明 显的羊群行为 , 基 金投资存在集中持股现象。20 年一季度 , 08 持有万科 A的 基金共 1 3 票的信息 , 同一研究报告会 同时卖给多 家基 金管理 公司 , 3 而 因此 , 金 基

基金羊群行为的分类及形成机理

基金羊群行为的分类及形成机理

基金羊群行为的分类及形成机理Tab.1 classification and forming mechanism of fund herding behavior羊群行为动因形成机理职业声誉对于基金投资经理来讲,如果他怀疑自己正确选择股票的能力,那么他和其他投资专家保持一致将是较好的选择,这样至少可以保持平均业绩而不至于损害自己的声誉。

如果其他经理也有同样的态度时,羊群行为就发生了。

报酬外在性若基金投资经理的报酬依赖于其业绩与其他类似专家业绩的比较,那么这种激励将会扭曲代理人的投资目标,最终做出一个无效率的投资组合,这也可能导致羊群行为的发生。

信息外在性群体中的人忽视自己的信息,而去片面地追求别人的信息。

群体心理投资者行为并非完全遵循贝叶斯过程,而是基于其心理情绪等因素,投资者将部分或完全地放弃理性分析而盲目跟从别人,投资者的群体心理很容易导致羊群行为。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_基于LSV模型的实证研究>羊群行为是“投资者模仿他人的行为,即使他们自己的私有信息表明不应该采取该行为”(Banerjee,1992),即投资者不顾私有信息,采取与别人相同的行动。

实际上这是社会群体中相互作用的人们趋向于相似的思考和行为方式(Shiller,1995),是投资者群体的“共有信念”取代私人独立分析(Avery and Zems ky,1998),并在主观上有意识模仿别人的现象(Bikhchandani and Sharma,2000)。

本文采用LSV方法来测度基金整体的羊群行为指标,并利用Wermer s(1999)所介绍的Monte Carlo仿真方法来模拟基金在独立随机交易(即没有羊群行为)的假定下羊群行为系数的分布。

然后,将两者比较,从而判断我国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显著程度。

最后,按照样本股票的上市时间、流通股市值、流通股本等特征,进一步分析基金羊群效应状况。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和正反馈行为研究>苏艳丽,庄田羊群效应是机构投资者经常使用的一种投资策略.wemers[1]的羊群效应定义:某个时期,当一定数量的基金同时买或卖某种或某几种股票的次数多于基金随机地、独立地交易股票的情况下的次数时,羊群效应发生了.关于羊群行为的研究,Lakaonishok等[2]以1985一1989年间美国的769家股票基金为研究对象,发现这些基金并没有呈现显著的羊群行为,但在小公司股票交易方面具有轻微的羊群行为.christie等〔3]率先提出使用股票收益横截面离散度衡量股票市场羊群行为的方法.Graham[4]基于声誉羊群行为模型,应用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美国股市股评家之间的羊群行为. chang等[5]根据横截面绝对偏离度(cross-Sectional absolute deviation,CSAD)来检验市场中的羊群行为.宋军等〔6〕建立了中国股评家大盘预测的羊群行为的检验模型,分别研究股评家羊群行为的存在性、影响因素和理性特征.施东晖[7]对1999年1季度至2000年3季度期间我国的基金进行分组研究,发现整体上存在着明显的羊群行为现象.学术界对正反馈交易行为认识和实证研究结果都有所不同,DeLong等[8]指出由于股票市场上存在正反馈交易者,使得理性投资者无法发挥原有稳定股价的功能.但文献「2」认为,现实中的市场参与者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信息并据此作出交易反应,因此市场价格只有在一段时间后才会完全反应新信息.文献〔3」根据1974一1984年间274个共同基金的组合变化数据,发现77%的机构投资者采用正反馈策略.本文主要考察基金投资者羊群行为和正反馈交易行为.利用中国股市2003一2005年的数据验证基金是否存在羊群行为和正反馈行为,并提出政策建议.<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对中国股市波动性影响研究>目前,行为金融理论针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两方面展开。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成因、影响与对策分析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成因、影响与对策分析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成因、影响与对策分析作者:成亿苓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年第10期【摘要】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加速推进,证券市场的规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

在证券市场成长的同时,各种问题逐步显现,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就是其中之一。

证券市场的不完善与基金经理人投资行为的趋同都是羊群行为产生的原因。

羊群行为为我国证券市场带来了负面影响,破坏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性。

因此,论文据此提出了应对策略,包括增加基金投资品种、完善基金绩效评判方法和加强信息披露,以期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发展。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economic system reform is accelerating, and the scale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is constantly expand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While the securities market is growing, various problems have gradually emerged, and the herd behavior of securities investment funds is one of them. Both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and the convergence of fund managers' investment behavior are the causes of herd behavior. Herd behavior has brought negative influence on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and destroyed the stability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Therefore, the paper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based on this, including increasing fund investment varieties, improving fu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s and strengthen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o as to promote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成因;对策【Keywords】securities investment funds; herd behavior; causes; countermeasures【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10-0064-031 羊群行为的概述及特征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由于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而与其他投资者采取了相同的投资行为,也被称为从众效应。

中国证券基金羊群行为成因及防范

中国证券基金羊群行为成因及防范

中国证券基金羊群行为成因及防范大量的实证检验表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较为典型的羊群行为。

本文从参与投资交易主体角度,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得出基金的羊群行为是其在投资者、同业、市场及自身利益的驱动下作出的理性选择。

最后,针对羊群行为的根本原因,即结构体制的不合理、市场信息的不公开和监管体制的不完善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标签:证券基金羊群行为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趋向忽视自己有价值的私有信息,而跟从市场中多数人的决策方式。

表现为在某个时期,大量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或者对于特定的资产产生相同的偏好。

其对市场的影响表现为:一方面削弱市场的基本面因数对未来价格走势的反射;另一方面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加快了股市对信息的吸收速度,增加了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

羊群行为发生的基础是信息的不对称,因此一旦市场信息发生变化,羊群行为就会瓦解,这意味着羊群行为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这一点也直接导致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一、我国证券基金羊群行为的成因1.证券基金与投资者之间的冲突。

委托—代理关系下,基金经理道德风险的存在和风险厌恶是导致羊群行为的深层次原因。

在证券投资基金中,投资人是委托人,基金管理公司是代理人。

由于基金经理会利用自身优势减少自己的努力程度,从而可能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即产生道德风险;基金经理对风险的厌恶使他们认为与其他基金经理保持一致是最优的选择。

同时我国的广大基金投资者缺乏长期的投资理念,将基金看作是一种“准股票”,一旦基金表现落后于市场或同行,就会遭到投资者的责备和质询,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基金经理不得不改变原先确定的长期投资理念,在运作上呈现从众和跟风的趋向。

2.证券基金公司之间的冲突。

基金公司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资金,必须拿出一份比同业更加优秀的业绩和创造出更具吸引力的投资回报率,这样基金同业之间就不得不展开竟争。

但市场信息是对称的,投资基金就面临怎么投、投向哪里、投多少、何时买、何时卖的问题。

我国股市中的羊群行为分析

我国股市中的羊群行为分析

我国股市中的羊群行为分析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 ,对于曾被传统的金融学认为是非理性、不科学的“羊群行为(Herding Behavior)”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我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我国金融市场也存在着明显的羊群行为。

羊群行为对于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和市场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它更应该引起股市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对羊群行为的研究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因此,本文将对羊群行为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能找出可以降低羊群效应的措施。

关键词:羊群效应投资股票市场正文:一、羊群行为的概念羊群行为最初是指动物(牛、羊等畜类)成群移动、觅食的现象。

后来这个概念被引申用来描述人类社会现象,羊群行为是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最常出现非理性的行为,通俗的来说就是投资者的从众心理、“随大流”行为。

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采用同种的思维活动进行类似的交易行为,在心理上依赖于和大多数人一样,以减少采取行动的成本,从而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

在某个时期,大量特定资产的行为主体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买或卖)或对特定的资产产生相同偏好。

在信息不完全对称的情况;参与人推卸责任的需要;投资者减少恐惧的需要;缺乏知识经验以及其他一些个性方面的特征的环境下,股市中的投资者受其他投资者的影响,忽略了自身决策能力和综合实力,反而模仿着其他投资者,跟风买卖相同的标的资产。

由于羊群效应具有传染性,因此存在于多个行为主体之间的羊群行为现象就被称为羊群效应,主要研究信息传递和行为主体决策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信息传递速度和充分性的作用。

二、羊群行为的研究理论概述目前已经有提出许多关于羊群效应的理论模型,这些模型的提出更好的帮助投资者及市场理解羊群行为。

首先由Scharftsteinet al(1990)提出的声誉羊群行为(Reputational herd)模型,是指证券市场中与个人投资者签订委托理财协议的机构投资者为获得或维持职业声誉而与他人保持一致的行为,一旦他们的表现落后于市场,他们往往会选择放弃自己的决策而“随波逐流”。

关于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关于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关于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对策一、论文报告标题1. 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2. 羊群行为对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影响分析3. 羊群行为对个人投资者的影响分析4. 对于羊群行为的应对策略分析5. 羊群行为应对策略的有效性验证分析二、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产生的原因与分析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是一种人类在社会群体中呈现同质性现象的行为表现,指的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情绪传递和领导者刺激等因素导致的投资者群体行为集中的现象。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如下的原因导致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首先是难以抵御的心理诱因,投资者群体的情绪常常会受到市场的波动和媒体报道的影响,在证券投资基金市场中,大多数群体投资者被个别领袖人物所引导,因为基于相对少数领袖的操作导致投资者的情绪跟着领袖人物转动而发生变化,最终集中投资于风靡市场的证券投资基金,这是一种典型的羊群行为。

其次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盲目跟风。

由于证券投资基金市场中的信息无法完全同时传递给所有的投资者,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投资者缺乏足够的市场信息。

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这些群体投资者可能会盲目地跟风他人去投资某些证券投资基金,造成市场上的羊群行为。

再次是投资者的选择依赖。

由于资本市场中证券投资基金等多种理财产品种类繁多,众多个人投资者最终做出选择的时候会受到相应的素质、知识以及经验的局限,导致自身不能去理性地分析基金产品的基本面、价值、以及是否适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等重要因素,而去跟随他人的投资行为,最终造成羊群行为。

此外,人口统计学因素也是导致基金羊群行为的一个原因。

例如,某AgeY类的投资者选择同等投资方案,这将导致类似年龄的投资者集中于相同的基金产品,增加了基金的流动性,也增加了基金羊群行为的可能性。

最后是对基金经理行为的盲目信任。

就算基金业绩不好,但许多投资者仍然会继续持有它,因为他们相信基金经理最终会赚钱。

然而,最近的研究结果确认了自2003年以来,主动型基金经理的表现明显偏低。

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为 的原 因来 分 析 , 提 出解 决 此 对 策 。 并


证 券市 场产 生羊 群行 为的 原 因
1基金委 托代理 机制设计 是导 致羊群 行为 的深层 次原 . 因。在现代经济学 中, 个体被假定为理性 的经济人 , 其行为特 点是在约束条件下追求个人收益 的最大化。委托代理关系之 所 以产生 , 在于各个个体通过建立委托代理关 系, 能够获得超
业 生 涯 中积 累起 的声 誉 一 旦 遭 到 破 坏 , 对 基 金 经 理 的事 业 会
中准确地写出对基金经理人工作努力程度的规定 ,也无法依 据基金的赢利情况给基金经理人支付报酬 ,因为投资者无法 区分 基金赢利 的升降是 否由基金经 理人工作 的努力程度 所 致。 而对作为代理人的基金经理人来 说, 他比投资者拥有更多 的信息 , 更清楚 自己的素质 、 能力和 自己的努力程度。经济人 假设 表现 出 , 出努力对基金经理 人是一 种负效用 , 付 他会 想 方设法利用 白已的种种优势 减少努力程度 , 从而有可 能损 害 收稿 日期 :0 9 0 — 8 2 0 — 9 1
投 资 心 理 带 来 影 响 , 致 基 金 羊 群 行 为 的发 生 。 导
大, 国内外许 多文献对其进行 了理论和实证研究。 研究 表明 , 证券 市场存在 着羊 群行为。证券投资基金 的设立 , 目的之 其


在于希望避 免羊群行 为。 然而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实 在
际运作 中, 仍然存在着羊群行为 的特征 。本 文从 产生羊群行
次 , 资者 无 法 准 确 了解 基 金 经 理 人 的素 质 , 法 在 基 金 契 约 投 无
较好的业绩 之上 。如果某一证 券投资基 金的表现 比同业 出 色 , 么基金经理将 获得 额外 的报酬和较高的声誉 , 那 可谓“ 名 利双收” 否则将 受到惩罚 。 , 投资基金经理在经理人市场 中的 职 业 声 誉 是 影 响 其 职 业 生 涯 和 从 业 收 入 的一 个 重 要 因素 , 职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研究综述(2)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研究综述(2)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研究综述(2)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研究综述上式中:为投资组合的股票数量; 为股票在交易日的收益率; 为市场组合的收益率。

Chang 等指出,在传统CAPM 模型成立的情况下,将是市场组合预期收益率的线性函数。

但是如果存在羊群行为,市场上的资产价格大幅上涨时,由于个体之间相互模仿他人的买卖行为,这导致的上涨并没有与成比例上涨,甚至下降。

考虑到市场上涨和下跌时羊群行为的程度可能不同,对上涨和下跌两种情况分别建立如下回归方程(3-5) 和(3-6) :赵家敏、彭虹(2004) 以我国21 只封闭式基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CCK 模型进行Prais-Winsten 变换,来研究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及其对股票市场整体价格波动的影响;张红伟、毛前友(2007) 以沪深两市的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为例,采用CSAD方法、建立横截面收益的绝对偏差与市场收益的关系模型,来考察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

3.3 基于指标的研究施东晖(2001)最早研究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

他在LSV 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羊群行为度的概念,其计算公式见(3-7)式:上式中,表示季度买入股票的基金数,则表示季度卖出股票的基金数。

羊群行为度的取值在0.5与1 之间,表示买卖股票的所有基金中,采取相同买卖行为的基金比例。

的取值越大,则表示基金的羊群行为表现得越显著。

施东晖(2001)实证表明:基金的羊群行为度随着公司流通股本增加而增加;符合国家产业政、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较高盈利水平的电子通讯业、生物医药业和基建产业是基金热衷的行业,具有较高的羊群行为度;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度与上季度市场表现有密切关系,上季度表现越好的股票,投资基金越倾向于进行相同方向的买卖。

张华庆(2003) 采用指标对2001 年1 季度到2002 年1 季度的33~48 家样本基金的羊群行为进行检测,结论表明:多只基金买入同一股票时,羊群行为并不明显;而多只基金卖出同一股票时,羊群行为较为显著。

投资基金羊群效应分析

投资基金羊群效应分析

投资基金羊群效应分析一、羊群效应是什么?二、投资基金中存在的羊群效应现象三、羊群效应对基金投资的影响机制四、如何应对基金中的羊群效应五、投资基金前需要注意的几点一、羊群效应是什么?羊群效应(herd behavior)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指人们在集体行动中跟随大多数人的行为模式,而非根据自身判断作出合理决策的趋向。

在金融市场中,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跟随其他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而非进行理性分析作出独立决策的现象。

二、投资基金中存在的羊群效应现象在基金投资领域,投资者往往会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进行跟风操作。

当一个基金表现不佳时,群体中的大多数投资者会出现抛售行为,不考虑基金的内在价值,而是根据规模、业绩等表面指标进行操作,这种现象被称为羊群效应。

因此,基金中更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导致整体市场的谨慎情绪进一步加强。

三、羊群效应对基金投资的影响机制1、心理互动效应。

投资者容易在市场中形成思维定势,受到他人行为的干扰而进行跟风操作。

由于大多数投资者不善于独立思考,长期处于跟风状态,从而对市场形成更为严重的干扰影响。

2、信息不对称影响。

公开市场上,由于基金公司信息对所有投资者开放且透明度较高,信息不对称并不常见。

但在私募领域,尤其是一些非标类产品领域,以及企业股权投资、信托、资管等领域,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依然存在。

投资者会倾向于相信他人,而非进行自己的独立思考做出决策,从而造成羊群效应。

3、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是指,一个基金的规模越大,投资者所形成的心理负担越重。

他们可能会认为股市价格已经高于公允值,因而进行抛售行为。

这类行为往往导致市场短期内出现较大波动。

四、如何应对基金中的羊群效应1、从独立思考的角度进行基金投资投资者应避免盲目跟随市场氛围,针对每一个投资机会进行独立思考,了解基金净值和市场价值之间的差异,判断基金值不值得投资。

2、寻找独特且具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基金中不同类型的基金,以及不同风格的基金都各具特点。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分析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分析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分析发表时间:2013-08-26T15:12:14.700Z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许琳[导读] 羊群行为”作为行为金融学领域中一个重要和特殊的研究方向引起了学界极大的关注。

许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摘要】羊群行为”作为行为金融学领域中一个重要和特殊的研究方向引起了学界极大的关注。

以开放式基金为例,我国在证劵基金投资方面存在着显著的“羊群行为”,而且其程度远远大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劵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程度。

我国的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有关证券决策和管理部门长期以来坚持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理念,把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作为推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

【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原因;影响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全球经济危机频繁爆发,在此背景下,“羊群行为”作为行为金融学领域中一个重要和特殊的研究方向引起了学界极大的关注。

我国在证劵基金投资方面存在着显著的“羊群行为”,而且其程度远远大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劵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程度。

一、羊群效应的基本概念羊群效应理论,也称羊群行为、从众心理。

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跟风心理。

在资本市场上,“羊群效应”是指在一个投资群体中,单个投资者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行动,在他人买入时买入,在他人卖出时卖出。

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导致投资者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

基金业在中国的发展时日还比较短,从第一家基金的成立至今只有不到20年的时间,而美国的基金业早在1970 年已初具规模,到现在基金业在每个方面都比较成熟。

日前中国基金业呈迅速发展的态势,其中的各种问题也接踵而来,“羊群效应”的产生也不例外。

多方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高于美国互助基金的羊群效应。

二、羊群效应的原因导致羊群行为的直接诱因是基金经理的激励机制设计。

关于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研究综述

关于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研究综述

关于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研究综述xx年xx月xx日•羊群行为概述•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研究现状•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影响因素分析•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后果分析目•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治理对策•研究展望录01羊群行为概述羊群行为定义为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由于受到其他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跟随他人投资决策而不考虑自己信息的行为。

羊群行为可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群体思维”,即投资者在一定时间段的投资决策具有高度相似性。

1 2 3在某些时间段内,大量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

羊群行为具有显著性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可以相互影响,形成“羊群效应”。

羊群行为具有传染性虽然投资者采取了相同的投资策略,但他们的投资目标、风险偏好等信息可能存在差异。

羊群行为具有异质性羊群行为可能影响市场稳定性如果大量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可能导致市场波动性增加,甚至引发市场危机。

羊群行为的研究意义羊群行为可能影响市场效率如果投资者仅跟随其他投资者的决策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那么市场价格可能无法准确反映所有信息,从而降低市场效率。

羊群行为可能影响投资者福利羊群行为可能导致投资者忽略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从而影响他们的长期收益。

02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研究现状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已成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

羊群行为是金融市场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指投资者在某些时刻会跟随大众或权威人士的决策而做出的投资行为。

研究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有助于深入了解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行为和决策过程。

研究背景研究现状01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羊群行为的定义和测量方法、羊群行为的影响因素和结果、以及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

02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采用模型和实证研究方法来研究羊群行为,其中较为流行的模型包括:CSAD模型、LSV模型、STAR模型等。

03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研究表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明显的羊群行为,而另一些研究则表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并不显著。

羊群行为

羊群行为

“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方法可以分为整个市场大幅涨跌时“羊群行为”的方法和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方法这两个研究方向。

当中检验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经典方法是Lakon ishok Shleifer和V ishny (1992 )提出的LSV法。

他们认为:“羊群行为度”表示在同一时间内,与基金经理们相互独立的交易相比,一组基金经理去买卖某一特定股票的平均趋势。

W eaner (1995)则提出了一个新的评估方法。

该方法同时兼顾了投资者交易的方向和强度,称为相关交易投资组合变化评估法(portfolio- change measure of correlated trading )。

陈浩((2004)用LSV法对中国投资基金1999年第1季度至2003年第2季度的数据进行了研究检验,发现中国股市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之间存在显著“羊群行为”。

吴福龙、曾勇和唐小我(2004)采用W emers (1999)的检验方法,对投资基金2000年到2001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中国投资基金在只买不卖方面的“羊群效应”高于美国互助基金相应的“羊群效应”,在即买又卖和只卖不买方面并不高于美国互助基金的“羊群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基金经理“羊群行为”的检验——相关文献综述
• Lakonishok et al.(1992)发现样本基金的羊群行为并不明显,而且与小盘股相比,规模较大股 票的羊群行为要弱。这是因为小盘股信息透明度不高,基金经理为了安全起见会模仿其他基 金经理的表现。
• Wemers(1999)发现样本基金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行为但在买卖决策中,共同基金的羊群 行为程度表现不一,买进股票的羊群行为程度较强。
创十余年来基金中股票资产市值比例单季最大降幅
• 股灾时期,公募基金集体减仓
股票减仓;现金持有量增加
表1:A股市场公募基金(非货币基金)资产配置结构
2015年年报
2015年三季报
2015年中报
2015年一季报
2014年年报
市值 占比 市值 占比 市值 占比 市值 占比 市值 占比 资产科目
(亿元) (%) (亿元) (%) (亿元) (%) (亿元) (%) (亿元) (%)
• 施东晖(2001)提出羊群分散指标,研究我国股市发展初期的到 2000 年底八年间,对沪深 两地所有上市公司本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显示,与采用近似方法的美国指标相比,我国证券 市场的羊群行为较为显著;并且当投资者面对市场抛压时,羊群行为更甚。
二、基金经理“羊群行为”的检验——LSV法
• 基金经理“羊群行为”的检验——LSV法
股票
18813.21 48.81 14388.05 46.97 20179.56 49.78 18758 63.73 15352.81 64.41
债券
11533.31 29.93 10052.47 32.82 7089.87 17.49 6267.32 21.29 6091.4 25.45
基金
59.91 0.16
基本模型:
B(i,t)—在第 t 期净买进股票 i 的基金的数量; S(i,t)—在第 t 期净卖出股票 i 的基金的数量; N(i,t)=B(i,t)+S(i,t)。
|p(i,t) - p(t)|—某只股票买入交易的比例偏离 当期平均水平的程度—衡量基金对该股票进行 买入交易的倾向。
AF(i,t)—调整因子
四、基金经理“羊群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建议
• 相关建议
• 培养理性投资理念 • 推进市场信息披露
谢 谢!
47.73 0.16
60.16 0.15 85.32 0.29
78.38 0.33
现金
4530.59 11.76 4518.96 14.75 8977.12 22.15 2527.23 8.59 1545.82 6.46
其他资产 3600.68 9.34 1615.88 5.28 4331.41 10.41 1794.11 6.1 866.77 3.62
• 基金经理“羊群行为”在金融市场中的体现之收益
• 截至2015年年初,市场上已有12只沪深300指数基金。它们的规模 或大或小,但投资行为都是被动地跟随沪深300指数做出配置,其 收益率几乎完全相同。
• 相同时间扎堆申报相同类型的基金+相同的运作方式→基金收益 相同
二、基金经理“羊群行为”的检验——LSV法
• 基金经理“羊群行为”的检验——其他方法
• 施东晖模型 • CH模型 • CCK模型 • HS模型
三、基金经理“羊群行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 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性 • 损害基金投资者的利益
四、基金经理“羊群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建议
• 基金经理“羊群行为”产生的原因
• 共同承受责备责任 • 信息流 • 基金经理薪酬条款的设计——相对平均业绩报酬机制
• HM(i,t)为羊群行为系数; • 如果 HM(i,t)等于 0,则认为基金的交易过程中不存在羊群行为; • 如果 HM(i,t)显著地不等于 0,则认为基金的交易过程中存在羊群行为; • HM(i,t)的绝对值越大,羊群行为就越严重。
二、基金经理“羊群行为”的检验——LSV法
二、基金经理“羊群行为”的检验——LSV法
资产净值 33574.64 87.12 27651.3 90.27 43155.7 106.47 26528.17 90.13 21864.7 91.34
资产总值 38540.46 100 30630.6 100 40533.86 100 29434.83 100 23936.51 100
一、基金经理“羊群行为”在金融市场中的体现
基金经理的“羊群行为”源自 目录申报1运作
基金经理“羊群行为”在金融市场中的体现
收益
2 基金经理“羊群行为”的检验——LSV法
3 基金经理“羊群行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4 基金经理“羊群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建议
一、基金经理“羊群行为”在金融市场中的体现
• 基金经理“羊群行为”在金融市场中的体现之扎堆申报
• 基金类型:分级基金
• 分级基金一夜暴富:受益 牛市行情和资金热炒,分 级基金频频上演短期内规 模暴增的神话。
• 除了分级债基扎堆外,一 些前期概念新颖、基金净 值走势不错的基金也遭 “尾随”。
证监会2015年前2个月受理的基金募集申请总数
10, 11%
指数分级基金 其他基金 82, 89%
月首周又有多达21只分级基金募集申请获得受理
一、基金经理“羊群行为”在金融市场中的体现
• 基金经理“羊群行为”在金融市场中的体现之投资风格雷同
一、基金经理“羊群行为”在金融市场中的体现
• 基金经理“羊群行为”在金融市场中的体现之投资风格雷同
2015年二季度至三季度基金持股变化
一、基金经理“羊群行为”在金融市场中的体现
• 基金经理“羊群行为”在金融市场中的体现之投资风格雷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