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有机质谱分析
有机质谱的分析原理及应用
![有机质谱的分析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27e455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0.png)
有机质谱的分析原理及应用引言有机质谱(Organic Mass Spectrometry,简称OMS)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药物研究、环境监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有机质谱的分析原理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有机质谱的分析原理有机质谱是利用质谱仪对物质中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分析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有机质谱的基本原理:1.样品的离子化:有机质谱的第一步是将待测的分子化合物转化为离子。
常见的离子化方式包括电子轰击离子化(EI)、喷雾电离(ESI)、电喷雾电离(APCI)等。
在离子化的过程中,分子化合物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子被移除或捕获,形成带电粒子。
2.质量分析:离子化后的样品进入质谱仪,质谱仪对其进行质量分析。
质谱仪根据离子的质量与荷质比进行分离和检测。
常见的质谱仪包括飞行时间质谱仪(Time of Flight,简称TOF)、四极杆质谱仪(Quadrupole)、离子阱质谱仪(Ion Trap)等。
3.质谱图的生成:质谱仪将分子离子按照荷质比进行分离,并记录下不同荷质比的离子强度。
通常,质谱图的横坐标代表质荷比(m/z),纵坐标代表离子强度。
通过观察质谱图,可以确定样品中的离子种类和相对含量。
二、有机质谱的应用领域有机质谱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其在有机化学、药物研究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2.1 有机化学领域•结构确定:有机质谱能够通过质谱图中不同荷质比的离子峰位置和强度,帮助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通过与已知化合物的质谱图对比,可以得出未知化合物的分子式、官能团和碳骨架结构。
•官能团分析:有机质谱还可以通过观察质谱图中的特征峰,确定有机化合物中存在的官能团。
不同的官能团在质谱图上有着独特的峰,通过对比特征峰的位置和强度,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结构。
2.2 药物研究领域•药物代谢研究:有机质谱在药物代谢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分析药物代谢物的质谱图,可以确定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进一步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波谱分析教程 第5章 质谱[1]
![波谱分析教程 第5章 质谱[1]](https://img.taocdn.com/s3/m/bcc75221a5e9856a561260fb.png)
在电离室生成的质量为m、电荷为z的正电荷
离子经加速电压V的加速,离子的速度为, 其动能为:m2/2=zV 离子受到的磁场作用力Bz(沿半径指向圆心) 与离子运动的离心力m2/r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 : m2/r =Bz m/z = B2r2/2V
r=1/B(2mV/z) 1/2
见 P194(图5-1) ¨ 质谱是化合物分子在真空条件下受电子 流的“轰击”或强电场等其它方法的作用, 电离成离子,同时发生某些化学键的有规律 的断裂,生成具有不同质量的带正电荷的离 子,这些离子按质荷比,m/z(离子质量m与 其所带电荷数z之比)的大小被收集并记录的 谱。质谱图记录了它电离后被收集到的各种 不同质荷比的离子及其相对丰度(或强度)。
1、灵敏度;标志仪器对样品在量的方面的检测 检测能力。与仪器的电离效率、检测效率、 被检测的样品等多种因素有关。 2、分辨率:仪器对质量非常接近的两种离子 的分离能力。 R=m1(或m2)/△m R-分辨率 △m= m2— m1(两种相邻离子的质量差) 3、质量范围:质谱仪所能测量的最大m/Z值。
5.1.3
质谱图
2. 质谱术语
质荷比(mass-to-charge ratio , m/z ): 通常情况下,z =1
峰的强度或相对丰度(Relative Abundance):
相对于最强峰的强度
基峰:base peak 质谱图中的最强峰, RA=100
四、质谱的离子类型
EI质谱中的离子包括分子离子、碎片
离子、同位素离子、亚稳离子、重排 离子和多电荷离子等
1、分子离子
化合物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的离子
在裂解反应式中,分子离子中自由基或电荷中心的 形成与分子化学键电子的电离能有关。 电离能(I)越低的键电子越易被电子束逐出:
有机质谱分析
![有机质谱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dc3be4551810a6f52486e5.png)
烷基芳烃的这种断裂,产生 m/z 91的基峰,进一步失去乙炔, 产生m/z 65的正离子:
离子源轰击样品
带电荷的碎片离子 磁场分离m/z不同
电场加速(zeU) 获得动能1/2mv2 检测器记录
二、质谱仪性能指标
质量测量范围 GC/MS:30-500 amu. LC/MS:30-2200 amu
质量测定范围以原子质量单位量度,1个原子质量单位:
1u=1.6605410-27kg/12C原子
质谱仪中所有部分均要处高度真空的条件下 (10-4-10-6Torr或mmHg), 我们仪器10-5Torr 作用:减少离子碰撞损失。 真空度过低,将会引起: 大量氧会烧坏离子源灯丝;
引起其它分子离子反应,使质谱图复杂化;
干扰离子源正常调节; 用作加速离子的几千伏高压会引起放电。
进样系统
少于8个峰时不能确定构型,一律用二甲基萘表示 三甲基以上都不能确定可用Cn-萘表示
三环芳烃
菲在前蒽在后
四环芳烃
荧蒽、芘、屈 烷基取代物无法确定写Cn-表示
未知物解析
原则上除同位素峰外,分子离子峰是最高质量的峰。 分子离子峰应符合“氮律”。在C、H、O组成的化合物 中,分 子离子峰的质量数一定是偶数;在含C、H、O、N 化合物中,含0个或偶数个N的分子量为偶数,含奇数个N 的分子量为奇数。 分子离子峰与邻近峰的质量差是否合理。有机分子失去 碎片大小是有规律的:如失去H、CH3、H2O、C2H5……., 因而质谱图中可看到M-1,M-15,M-18,M-28等峰,而 不可能出现M-3,M-14,M-24等峰,如出现这样的峰,则 该峰一定不是分子离子峰。
波谱解析-第五章质谱
![波谱解析-第五章质谱](https://img.taocdn.com/s3/m/b72e755aa8956bec0975e3f5.png)
1
0.975 0.317 0.034
2)用同位素丰度的分布可判断峰的元素组成
• 一个峰组中的A峰应是仅含最大丰度同位素 (如12C、16O、35Cl)的最高 质量峰。 • 优先考虑A+2型元素存在的可能性,因A+2 峰受A+1元素的影响较小,A+2元素同位素 的自然丰度也较高,容易判断,尤其是氯 和溴。 • 然后再判断A+1元素,可根据其与A峰的强 度比,大致判断A+1元素的种类和所含个数。
质谱峰强度
1
nb
n(n-1)b2/2!
n(n-1)(n-2)b3/3!
M M+1 M+2 M+3 M+4 m/z72 m/z73 m/z74 m/z75 m/z76
……
100
80
60
40
12C H + 5 12 12C 13C H + 4 1 12 12C 13C H + 3 2 12 12C 13C H + 2 3 12 12C 13C H + 1 4 12
57 CH2 43 CH2 CH2 CH2 CH2
71 CH2 29 CH2 CH2 CH2 CH2 CH2 CH3 15 CH3 CH3 CH3 CH3 CH3
H 3C
86
71 H3C 57 H3C 43 H3C 29 H3C 15 CH3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常见的丢失
(2)直链的酮、酯、酸、醛、酰胺、卤化物等通 常显示分子离子峰; (3)脂肪族的醇、胺、亚硝酸酯、硝基化合物、 腈等化合物以及高分支化合物无分子离子峰。 11
B、分子离子峰的特点
波谱分析第五章质谱分析
![波谱分析第五章质谱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04a85d71fe910ef02df84e.png)
※图中的竖线称为质谱峰,不同的质谱峰代 表有不同质荷比的离子,峰的高低表示产 生该峰的离子数量的多少。
※一般将原始质谱图上最强的离子峰为基峰 并定为相对强度为100%,其它离子峰以 对基峰的相对百分值表示。
二、质谱图上离子峰的类型
分子在离子源中可以产生各种电离生成各 种离子,主要的有分子离子、碎片离子、 亚稳离子、重排离子和同位素离子等。
③ 电喷雾电离源 ( ESI )
※从雾化器套管的毛细管端喷出的带电样品液 滴,随着溶剂的不断快速蒸发,液滴迅速变 小,表面电荷密度不断增大。由于电荷间的 排斥作用,就会排出溶剂分子,得到样品的 准分子离子。
※通常小分子得到带单电荷的准分子离子, 而大分子则得到多种多电荷离子。检测质 量可提高几十倍。是很软的电离方法,通 常无碎片离子峰,只有整体分子的峰,十 分有利于生物大分子的质谱测定。
d 对于复杂分子或碎片,电荷位置不易 确定的, 用“ ”表示。
(3)分子离子峰的鉴别
a. 注意m/z 值的奇偶规律(N律)
由C、H、O、X(卤素)组成的有机
化合物,其分子离子峰的m/z一定是偶数。
2021/4/24
35
由C、H、O、N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N原子个数为奇数时,其分子离子峰的 m/z 一定是奇数; N原子个数为偶数时,其分子离子峰的 m/z 一定是偶数。
原理
m B2r2
z 2V
※离子的m/z大,偏转 半径也大,通过磁 场可以把不同离子 分开;
※当 r 为仪器设置不变时,改变加速电压或 磁场强度,则不同m/z的离子依次通过狭缝 到达检测器,形成质谱。
※现代质谱仪一般是保持V、r不变,通过电
有机质谱法分析介绍
![有机质谱法分析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8bb69c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9.png)
有机质谱法分析介绍有机质谱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的分析技术。
它通过将样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转化为气态离子,并在高真空环境下进行质量分析,从而得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信息。
本文将重点介绍有机质谱法的原理、仪器和应用。
一、原理有机质谱法的分析原理基于质荷比(m/z)的测量。
首先,样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要经过一系列的预处理步骤,例如蒸馏、萃取、萃取/冷凝等方式,将其转化为气态。
然后,气态化合物通过一定的方法(例如电子轰击、化学离子化等)转化为离子,并通过质谱仪分析。
在质谱仪中,离子首先被加速,并通过磁场进行质量的分离。
不同质量的离子在磁场作用下遵循不同的轨道,最后在检测器上形成不同的电流信号。
质谱仪会将这些电流信号转化为质量谱图,质谱图可以反映样品中各种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二、仪器有机质谱仪通常由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组成。
离子源是样品与离子化剂相互作用产生气态离子的地方。
常见的离子源包括电子轰击源、化学离子化源等。
电子轰击源是最常用的离子源,通过在真空环境中使用高能电子轰击样品,将样品分子击碎并产生离子。
化学离子化源则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样品转化为离子。
质量分析器是对产生的离子进行质量分析的部分,其作用是根据离子的质量荷比,将不同质量的离子分离。
常见的质量分析器有四极杆质量分析器、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磁扇质量分析器等。
检测器是将质量分析器分离得到的离子转化为电信号的部分。
常用的检测器包括离子倍增器、光电倍增管等,它们能够将离子信号转化为可以记录和分析的电信号。
三、应用有机质谱法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化学领域,有机质谱法可用于有机合成反应的过程监控和鉴定。
通过质谱图谱的对比分析,可以确定有机合成反应的产物和杂质的结构。
在生物化学领域,有机质谱法可用于分析生物样品中的代谢物、药物和蛋白质组。
通过分析质谱图,可以了解生物体内代谢物的种类和含量,揭示生物代谢途径的变化。
有机化学中的质谱定量分析
![有机化学中的质谱定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1dcd3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9.png)
有机化学中的质谱定量分析质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在化学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将化合物离子化并鉴定其质荷比,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化合物。
有机化学中的质谱定量分析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将探讨其原理、方法以及在有机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质谱定量分析的原理质谱定量分析是利用化合物的质荷比(mass-to-charge ratio,m/z)来衡量各种化学分析过程中的物质。
它基于质谱仪的原理,即将化合物分子离子化并将其分离,然后通过检测离子的质荷比来确定化合物的类型和相对丰度。
二、质谱定量分析的方法1. 质谱图的解读质谱图是质谱分析的结果,通常呈现为一个横轴为质荷比(m/z),纵轴为相对丰度的图形。
在解读质谱图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基峰(Base peak):质谱图中最高峰对应的质荷比,通常被定义为基峰。
其他峰的相对丰度都相对于基峰进行表示。
- 碎片峰(Fragment peaks):质谱图中低于基峰的峰,表征了样品分子的离解和断裂过程。
- 分子峰(Molecular ion peak):质谱图中最高的单一峰,代表化合物的分子离子。
- 同位素峰(Isotopic peaks):由同一化合物分子离子的不同同位素引起的峰。
2. 标准曲线法标准曲线法是质谱定量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构建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测定每个浓度下质谱图中目标化合物的峰面积,然后绘制质谱峰面积与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通过测定待测样品的质谱峰面积,然后利用标准曲线,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待测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浓度。
三、有机化学中的应用1. 药物分析质谱定量分析在药物研发与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准确测定药物样品中的化合物浓度,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药物的纯度、合成效率以及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2. 环境分析有机污染物是环境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质谱定量分析可以帮助分析师测定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并评估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
第五章 有机质谱学 有机波谱分析 课件
![第五章 有机质谱学 有机波谱分析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4ebfdf7c1cfad6195fa7ca.png)
re 2V E
有机波谱学
双聚焦质谱工作原理示意图
有机波谱学
有机波谱学
主要质量分析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续2
1 rm B 2V (m / ze)
有机波谱学
单聚焦质谱仪工作示意图
有机波谱学
有机波谱学
有机波谱学
有机波谱学
主要质量分析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续-1
双聚焦质谱: 结构:在单聚焦质谱基础之上在离子源和偏转磁场之
间加入偏转电场E(静电分析器),提高分辨率。
作用原理:相同质/荷比的离子在被电场V加速之前,
有机波谱学
电子轰击电离(EI, 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
过程:阴极发射的电子在加速电压(一般为 70V)驱动下,飞向被预先汽化的样品分子产 生轰击效应,产生的分子离子和片段离子束, 被电场引出,并被高电场(数千伏)所加速。
特点:常规方法,使用的最多,技术最成熟, 标准图最多,可以获得丰富的碎片离子峰,便 于结构解析,但是分子离子峰小,甚至没有。
有机波谱学
有机波谱学
用电将锑或钨丝加热到2000度以上,发射出电子 束轰击由分子漏入孔进入的气态分子样品,使分 子发生电离和碎裂,产生的离子碎片加速、聚焦 进入质量分离装置
有机波谱学
有机波谱学
++
: R1
: R2
+
: R3
++
: R4 :e
(M-R2)+
(M-R1)+
第5章 质谱 有机波谱分析(武大分析化学研究生用的课件
![第5章 质谱 有机波谱分析(武大分析化学研究生用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86766a7f1922791788e855.png)
2020/10/3
2、进样系统
进样系统的作用是高效重复地将样品引入到离子源中, 并且不能造成真空度的降低。
常用的进样装置有三种类型:间歇式进样、直接探针进样 、色谱进样系统(GC-MS、HPLC-MS)和高频感藕等离子 体进样系统(ICP-MS)等。
2020/10/3
4. 质量分析器(过滤器) 质谱仪的质量分析器位于离子源和检测器之间,依据不同 方式将样品离子按质荷比 m/z 分开。质量分析器的主要类 型有:磁分析器、飞行时间分析器、四极滤质器、 离子捕 获分析器和离子回旋共振分析器等。
2020/10/3
5. 检测与记录 质谱仪常用的检测器有法拉第杯、电子倍增器及闪
1.单聚焦 2.双聚焦 3.飞行时间 4.四极杆
显示
2020/10/3
质谱仪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1. 真空系统 质谱仪的离子产生及经过系统必须处于高真空状态(离子 源真空度应达1.3×10-4~1.3×10-5Pa,质量分析器中应达 1.3×10-6Pa)。其作用是减少离子碰撞损失。
真空度过低,将会引起: a)大量氧会烧坏离子源灯丝; b)引起其它分子离子反应,使质谱图复杂化; c)用作加速离子的几千伏高压会引起放电。
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范围,通常采用原子质 量单位(u)进行度量。
测定气体用的质谱仪,一般质量测定范围在2~100,而 有机质谱仪一般可达几千,现代质谱仪甚至可以研究相对分 子量达几十万的生化样品。
2020/10/3
2020/10/3
C.灵敏度
有机质谱常用某种标准样品产生一定信燥比的分子离子 峰所需的最小检测量作为仪器的灵敏度指标
有机质谱分析课件
![有机质谱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9c942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4.png)
真空监测
实时监测质谱仪内部的真空状态,确保分析 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联用技术
色谱-质谱联用(GC-MS)
将色谱的分离能力与质谱的鉴定能力相结合,广泛应用于挥发性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 析。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
将液相色谱的分离能力与质谱的鉴定能力相结合,广泛应用于生物样品和药物的分析。
质谱-质谱联用(MS-MS)
06
有机质谱分析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质谱数据进行深度挖 掘,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纳秒级质谱技术
开发纳秒级质谱技术,实现对快速化学反应过程的实 时监测。
新型离子源
探索新型离子源,提高离子化效率和稳定性,降低干 扰。
分析方法的改进
串联质谱技术
发展串联质谱技术,实现对复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和定量分 析。
仪器维护与校准问题
要点一
总结词
仪器的维护与校准对于有机质谱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 关重要。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为了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需要定期对仪 器进行维护和校准。这包括清洗离子源、更换喷针、校准 质量轴等。此外,还需要对仪器的性能进行定期评估,以 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同时,对于不同的仪器和不同的应 用,需要采用不同的维护和校准方法。因此,建议在专业 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仪器的维护和校准工作。
生物样品分析
蛋白质组学研究
有机质谱分析可以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序列、 修饰和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蛋白质的 功能和生物学过程。
代谢组学研究
有机质谱分析可以用于鉴定生物体内的代谢物,有 助于了解生物体的代谢过程和代谢变化。
临床诊断
有机质谱分析范文
![有机质谱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8bea10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9.png)
有机质谱分析范文
有机质谱分析是一种基于分子的碎片产生的质谱信号的分析方法。
其
基本原理是将待测样品通过电子轰击、化学离子化等方法产生带电粒子,
然后通过加速器加速粒子并定向进入质谱仪的磁场中进行分析。
质谱仪通
过测量质子、中子或电子的相对质量与相对丰度的关系来推断样品的分子
结构。
有机质谱分析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质谱仪和样品传递系统。
质谱仪由
电荷分离器、击穿区、稀薄气体破裂室、聚焦器和检测器等组成。
样品传
递系统包括样品进样系统、分子射流器和分子束单色器。
样品进入质谱仪
后首先经过样品进样系统进入破裂室,经过电子轰击或化学反应将样品离
子化,然后经过移动阻抗匀速加速电场和磁场,最终到达质量分析器进行
分析。
有机质谱分析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首先,有机质谱分析可用于有机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通过记录质谱图,可以确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子结构、碳氢化合物比和功能团等信息。
其次,有机质谱分析可用于定量分析。
通过将待测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品进行比对,可以确定待测样品中特定
化合物的浓度。
此外,有机质谱分析还可用于质控、环境监测、生化分析
等领域。
总之,有机质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通过质谱仪和样品传递系统的协同作用,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有机化合物
的结构和分子量。
有机质谱分析在化学、环境、生物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
究和应用价值。
有机物的质谱分析方法
![有机物的质谱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d09f49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1e.png)
有机物的质谱分析方法质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可以用来研究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有机物质谱分析方法,包括质谱仪的原理、样品制备技术和数据解析方法等。
一、质谱仪的原理质谱仪是质谱分析的核心设备,它主要由离子化源、质量分析器和离子探测器组成。
离子化源可以将样品中的有机物转化成离子,质量分析器可以根据离子的质量和电荷比来分离和测量离子,离子探测器用于检测和记录离子信号。
二、样品制备技术在有机物质谱分析中,样品的制备非常关键。
常用的样品制备技术包括溶液法、气相抽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等。
溶液法适用于固体和液体样品的分析,通过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得到样品溶液。
气相抽取法主要用于气体或挥发性样品的分析,通过将气体样品进样到质谱仪中进行分析。
固相微萃取法则适用于固体和液体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通过使用具有吸附性能的固相萃取材料从样品中富集有机物。
三、数据解析方法质谱分析生成的数据通常包括质谱图和质谱峰的信息。
质谱图是离子信号强度与质量分析器扫描质荷比之间的关系图,可以用于确定样品中的各种离子种类和相对丰度。
质谱峰则对应于不同离子的质量和电荷比,可以用于推断有机物的结构和分子量。
数据解析方法包括基于质谱图的库检索法、质量分析法和结构解析法等。
库检索法通过与已知物质的质谱图库进行比对,找到样品中的化合物。
质量分析法则通过测量离子的质量和电荷比来确定样品中的化学元素和分子量。
结构解析法则通过对质谱图中质谱峰的位置、强度和相对丰度等进行分析,推断出有机物的结构的可能性。
总结:在有机物的质谱分析中,质谱仪的原理、样品制备技术和数据解析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选择适合的质谱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准确理解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有机化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对有机物质谱分析方法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质谱分析技术,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章质谱分析法ppt课件
![第五章质谱分析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5b737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e.png)
第一节、质谱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质谱仪(自学) 第三节、质谱及主要离子峰的类型 第四节、质谱法的应用
1
第一节、质谱法的基本原理
一、概述
• 质谱分析法是在高真空系统中测定样品的分子离子及碎片离 子质量,以确定样品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子结构的方法。
• 化合物分子受到电子流冲击后,形成的带正电荷分子离子及
静电分析器将具有相同 速度(或能量)的离子 分成一类;进入磁分析 器后,再将具有相同质 荷比而能量不同的离子 进行分离。 分辨率高,但体积大。
28
3. 四极滤质器(四极杆质量分析器)
特点: • 结构简单、体积小,分析速度快,适合与色谱联用 • 分辨率较高(比磁分析器略低) • 准确度和精密度低于磁偏转分析器,对质量较高的
醛,乙基取代物 伯胺 醇,甲酯类 乙酰基,丙基取代物 烷烃 结构中有芳环
CH3COOH+· C6H5CH2+ C6H5CO+
羧酸,乙酸酯,甲酯 苄基 苯甲酰基
36
·OCH3, CH3NH2
37
对于一般有机物电子失去的程度:
n电子 > 电子 > 电子
O
失去一个n电子形成的分子离子:
-e R C R'
质谱仪按用途分: 同位素质谱仪(测定同位素)、无机质谱仪(测定无机化合物)、
有机质谱仪(测定有机化合物)等。 根据质量分析器的工作原理分:
静态仪器:采用稳定磁场,按空间位置区分不同质荷比的离子 单聚焦和双聚焦质谱仪
动态仪器:采用变化的电磁场,按时空来区分不同质荷比的离子 飞行时间和四极滤质器式质谱仪
在电子轰击下,甲烷首先被电离: CH4+ →CH4++CH3++CH2++CH++C++H+
第五章:质谱法测定分子结构(二)-大分子
![第五章:质谱法测定分子结构(二)-大分子](https://img.taocdn.com/s3/m/ba8bf46816fc700aba68fc19.png)
一个很有前途的样品制备方法是电喷雾沉积法,比起传统的干点甚或薄层法, 电喷雾法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形成小而均匀的结晶体。电喷雾沉积法制得样品的点 点之间重复性好,并且信号强度较大,层式的电喷雾效果更好一些。
➢ 压片法
对于不溶的高分子样品,如聚氨酯和大的多环芳香化台物,发展了一砷新的 制样方法—压片法.即将样品和基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用球磨机研磨均匀,压成 薄片进行MALDI-TOF-MS分析。
NH2
OC2H5 NN
Cl [ N N
H
OC2H5 NN
Cl [ N N
H
OC2H5 NN
HO [ N N
H
OC2H5
HN N
N
]
n
N
Cl
OC2H5
HN N
N
]
n
N
OH
OC2H5
HN N
N ]n N
OH
3、高分子混合物分析
第五章:质谱法测定分子结构
用MALDI分析不同种类的高分子混合物的文章很少.也许是因为离 子化效率的显著不同和其他一些歧视固素。例如二两种窄分布的标准品 PS10200和和PMMA9200分别溶解在THF中,以几种体积比混合,接着以 IAA为基质加甲酸钠或以蒽三酚为基质加三氟乙酸银。在第一套实验方案 中,PS和PMMA的体积比从0:1增加到199:1,基质是IAA/Na,也就是对 PMMA是最佳条件,试验结果十分令入惊奇,甚至PMMA是以0 5%的不 纯物存在干PS中,质谱图仍然是PMMA的[M+Na]+峰为主要峰。在第二套 实验中,PS和PMMA的体积比从1:0到1:9,基质是蒽三酚/Ag.也就是PS 的最优化条件。在所有混合物实验中,PMMA是主要离子,而PS仅以相对 干PMMA为10%的峰出现,质谱图上主要是PMMA的峰。
第五章 有机质谱分析
![第五章 有机质谱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c18373bb68a98271fefab2.png)
CH3
06:47:12
质谱法主要特点是:
(1)灵敏度高(可达5pg即10-12g),样品用量少
(微克数量级可测量)。
原子质量单位
(2)分析速度快(扫描1~100u一般仅需几秒,
1u=1.66×10-27kg)可实现色谱-质谱在线联用。
(3)测定对象广,不仅可测气体、液体,凡是在 室温下具有10-7Pa蒸气压的固体,高分子化合物 (多肽)都可测定。
06:47:12
06:47:12
3、离子源(质谱仪的主要部件) 作用:使被分析物质离子化(转化为带有样品信息 的离子),并具有一定能量。 常用离子源有EI、CI、FAB、LDI等,不同离子源能 量大小不同,应用对象不同。能量高的离子源分子 离子少,碎片离子多;能量低的则相反。 (1)电子轰击源(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j EI)
CH3
失电子顺序: n电子>π电子>电子(C-C>C-H)
06:47:12
在侧链化合物中,侧链愈多,愈易断裂。侧链上大的
取代基优先作为自由基失去,生成稳定的仲碳或叔
碳离子。其稳定次序为 R3C+ > R2CH+ > RCH2+ > CH+3
具有侧链的环烷烃,侧链部位先断裂,生成带正电
环状碎片
例:质量为100u的一价正离子 ,通过加速电压为 6000V加速后,进入磁感应强度为1.2T的磁场,试 计算该离子的轨道半径
解:由
r
2V m 1 H 2 Z 1.2 10 4
2 6000 100 9.3cm 1
(1)四级杆分析器
由四根带有直流电压(DC)和叠加的射频电压 (RF)的准确平行杆构成,相对的一对电极是等
波谱分析课件第5章 有机质谱
![波谱分析课件第5章 有机质谱](https://img.taocdn.com/s3/m/0f3a1154ec3a87c24128c40c.png)
进样系统 离子源
质量分析器
离子检测器
真空系统
样品及离子途径
质谱仪的结构框图
显示记录
5
6
离子源
使样品分子电离,形成各种离子
1. 电子轰击电离 (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 EI) 源 2. 化学电离 (Chemical Ionization, CI) 源 3. 场电离 (Field Ionization, FI) 源 4. 场解吸电离 (Field Desorption, FD) 源 5. 快原子轰击电离 (Fast Atom Bombardment, FAB) 源 6.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Matrix-Assisted Laser
31 31
真空系统
旋转泵 (Rotary pumps) 分子涡轮泵(Turbomolecular pumps) 扩散泵 (Diffusion pumps) 离子泵 (Ion pumps) 升华泵 (Sublimation pumps)
32 32
高真空的作用
➢使离子有合适的平均自由程,减轻离子分子反应 (单分子反应)
➢能有效地控制“散射”效应 ➢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本底”谱 ➢可消除或减少“记忆”效应和内壁表面的极化效
应 ➢能帮助样品挥发,避免或减轻样品的热解 ➢能保证离子源灯丝(发射电子束)工作正常
33
检测器 1.电子倍增器(Electron multipliers) 2.光电倍增器 (Photo multipliers) 3.微通道检测器(MCP)
使样品分子电离
正离子模式:GH+ + M
[M + H]+ + G
负离子模式:[G-H]- +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成比较稳定的重排离子。其结构与原来分子的结
构单元不同,它们在质谱图上的峰称为重排离子峰。
如链状卤化合物的成环重排:
+ .
R
X
R·
+
+ X
10:48:14
5.1.3
有机化合物裂解类型
1、单纯开裂 ① 均裂(“鱼钩”表示单电子转移) 例如: 若R1>R2 ②异裂(“箭头”表示双电子转移)
10:48:14
进样系统
离子源
质量分析器
检测器
记录放大器
高真空状 态
1、高真空系统:由机械泵和分子泵组成
10:48:14
作用: 1) 避免大量氧烧坏离子源的灯丝;2) 减 少离子的不必要碰撞,避免离子损失;3) 避免离 子-分子反应改变裂解模式,使质谱复杂化;4)
减小本底。
离子源:10-4~10-5Pa 质量分析器:10-5~10-6Pa 真空度要求 2、进样系统 作用:在不降低真空度的条件下,将样品分子以气 体形式引入到离子源中。
M
M+2
1个Br 1:1
M M+2
M、M+2、M+4、M+6 峰
10:48:14
M/Z
丰度比
118
M 27
120
M+2 27
122
M+4 9 9 M+4 + 1 M+6
124
M+6 1
符合二项式:a=3(轻)、b=1(重)、n=3原子数目 (a+b)n=(3+1)3=27 + 27 + M 轻质丰度比
10:48:14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F-lorentz力(右手法 则),⊕-正离子
离心力 =磁场力;m v
v
F +
2
离子运动的半径:
质谱仪方程
m(原子质量)单位为u;z为离子所带电荷数目;H单 位为高斯(1T=104GS);V单位为伏特;r单位为厘米。
10:48:14
2
2
10:48:14
例:质量为100u的一价正离子 ,通过加速电压为 6000V加速后,进入磁感应强度为1.2T的磁场,试 计算该离子的轨道半径
解:由 r 2V2 m
H Z
1 100 2 6000 9.3cm 4 1.2 10 1
(1)四级杆分析器 由四根带有直流电压(DC)和叠加的射频电压 (RF)的准确平行杆构成,相对的一对电极是等 电位的,两对电极之间电位相反。当一组质荷比
①“+ . ”含奇数e;
②“+”含偶数e; ③“·”自由基
碎片离子
碎片离子
10:48:14
(3)同位素离子:含有同位素构成的离子。即由重 质同位素组成的分子所形成的分子离子或碎片离子。 同位素离子m/z总是较对应分子离子或碎片离子大 例如:CH4 同位素离子
12C+1H×4=16 13C+1H×4=17 12C+2H+1H×3=17 13C+2H+1H×3=18
10:48:14
CH3
10:48:14
质谱法主要特点是:
(1)灵敏度高(可达5pg即10-12g),样品用量少 (微克数量级可测量)。
原子质量单位
(2)分析速度快(扫描1~100u一般仅需几秒, 1u=1.66×10-27kg)可实现色谱-质谱在线联用。 (3)测定对象广,不仅可测气体、液体,凡是在 室温下具有10-7Pa蒸气压的固体,高分子化合物 (多肽)都可测定。
与质谱仪之间的接口进样。
10:4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4
10:48:14
3、离子源(质谱仪的主要部件) 作用:使被分析物质离子化(转化为带有样品信息 的离子),并具有一定能量。
常用离子源有EI、CI、FAB、LDI等,不同离子源能
量大小不同,应用对象不同。能量高的离子源分子
离子少,碎片离子多;能量低的则相反。
(1)电子轰击源(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j EI)
10:48:14
使用某种波长的激光辐照离子源内与基质混合的
样品分子,使分子解析电离。
LDI特点:获得的质谱图有分子离子峰、准分子离子 峰及样品聚集的多电荷离子峰,而碎片离子峰较少。 4、质量分析器(质量分离器) 将离子源中生成的各种正离子按其质荷比大小进
行分离的部件。磁偏转、四极杆、离子阱等。
10:48:14
10:48:14
气体分子
试样分子
准分子离子
电子
10:48:14
甲烷电离
CH4 e CH4 CH CH CH C H 3 2
甲烷分子离子或甲基正离子与甲烷分子反应生成加
合离子
CH CH 4 CH
3
4
5
CH3
5
CH CH 4 C2 H H2
引入一定压力反应气进入离子化室,反应气在离 子化室与具有一定能量电子流碰撞生成反应气离子, 反应气离子和样品分子(气态)作用生成分子离子 或碎片离子。常用的反应气甲烷、异丁烷和氨气。 化学电离通常得到准分子离子,如果供试品分子的 质子亲和势大于反应气的质子亲和势,则生成 [M+H]+,反之则生成[M-H]-。
H r m z 2V 2V m r 2 H z
/ r= H×Z×e×v
2 2
①r与m/z的平方根成正比,
②保持H不变,连续改变V,电压扫描
③保持V不变,连续改变H ,磁场扫描
改变加速电压或磁场强度均可以使不同m/z 的离 子进入检测器。
H R m z 2V 2V m r 2 H z
元素 14N 15N 16O 18O
79Br 81Br 28Si 30Si
相对丰度% 100.00 0.37 100.00 0.20 100 97.9 100 3.4
10:48:14
例如:含Cl和Br原子
①含1个Cl原子
1个Cl
M:M+2=100:32.53:1
②含1个Br原子 M:M+2=100:97.91:1 ③含3个Cl原子 如CHCl3会出现:
第五章 有机质谱
质谱分析法是在高真空状态下,将样品气体分子 进行离子化,电离生成分子离子或碎裂成碎片正离 子,经电场和磁场作用后,按质荷比(m/z)大小 不同进行分离、记录的分析方法。记录的结果即为 质谱图(棒形图)。根据质谱图提供的信息可进行 有机物定性、定量分析,复杂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同位素比的测定及固体表面的结构和组成的分析。
M M+1 M+1 M+2
峰强比用(M+1)/M, (M+2)/M 等表示,数值由同素 丰度比和原子数目决定, 根据峰强比可推断是否含 S、Cl、Br及其原子数目。
10:48:14
稳定同位素相对丰度
元素 1H 2H 12C 13C
35Cl 37Cl 32S 34S
相对丰度% 100.00 0.015 100.00 1.12 100 32.5 100 4.44
10:48:14
(4)提供信息直接与结构有关,与其它方法联
用已成为最有力的快速鉴定复杂混合物组成和结构 的分析工具。 本章将重点介绍质谱法及其在有机化合物结构鉴 定中的应用。 §5.1 质谱基本知识 5.1.1
10:48:14
质谱仪
质谱仪是一类能使物体离子化,并通过适当电场、磁 场将它们按质荷比分离、检测分析的仪器。
10:48:14
M+2
重质丰度比
m/z 118 120 122 124
(4)亚稳离子:离子离开电离源,尚未进入质量分
析器前,在中途任何地方碎裂变成的低质量亚稳态
离子,用m*表示。
C4H9+ m1/z 57
C3H5+ m2/z 41
C3H5+ m*/z < 41
m2
m*
m/z
10:48:14
m1
( m 2 ) 子离子质量 m* 母离子质量 m1 亚稳离子
10:48:14
5.1.2
质谱术语及质谱中的离子
1.质谱术语 (1)基峰:质谱图中离子强度最大的峰,规定其 相对强度(丰度)为100。其他离子峰则以基峰的 相对百分值表示。 (2)质荷比:离子的质量与所带电荷数之比,用 m/z表示,z通常为1。质荷比表示峰位置。 (3)精确质量:精确原子、分子、碎片离子质量。
2
亚稳离子特点:峰弱;峰钝(棒粗);质荷比不是
整数
+ C 4H 9
m1/z 57
C3H5+ m2/z 41
+ C3H5
m2 m*
m/z
10:48:14
m*/z < 41
m1
(m2 ) m* 29.49 m1
2
(5)重排离子:分子离子在碎裂同时,可能丢失
掉中性分子或碎片,发生某些原子或原子团的重排,
10:48:14
2.质谱中离子
(1)分子离子:分子失去一个电子所形成的正离
子。相应的质谱峰称为分子离子峰或母峰。
M
-e + M.
其中“+”表示有机分子失去一个电子而电离,
“·”表示失去一个电子后剩下的未配对电子。
失去电子优先发生在最容易电离部位,π电子和杂
原子上的孤对电子比σ电子容易失去。
10:48:14
M=390
准分子离子峰
10:48:14
CI源特点:准分子离子峰强度大,便于利用该峰准 确推断分子量。即使是不稳定的有机物也可得到相 应的准分子离子峰,重现性差,碎片离子少,样品
结构信息少,谱图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