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词语辨析和语法解释等汇总15120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语辨析-Magic

1 或者还是

或者:

用于陈述句。

还是:

用于问句和否定句。

先来看看例句:

(1 )你喜欢听音乐还是喜欢听歌曲?

(2)你想要红的那件还是要黄的那件?

(3)谁也不知道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4)去美国还是去澳大利亚,我还没决定。

(5)你明天来或者后天来都行。

(6)每天下午,她们都去打篮球或者跑步。

(7)我想去美国或者澳大利亚,现在还没决定。

问题:

“或者”和“还是”在英语里都是or ,都是表示选择的连词,它们有什么不同?分析:

“或者”和“还是”虽然在英语里都是or ,可是它们有很大的不同:用“还是”时,说话人不知道是哪一个或哪种情况,所以“还是”通常用在问句里,如例

(1)、(2);有时也可以不用在问句里,这时句子的谓语经常是“不知道”、“不清楚”、“没决定”等,如例(3)、(4 )。注意例(4 )把“我还没决定”放在了后面,也可放前面,是一个句子。

用“或者”时,说话人是告诉别人有这几种可能性,不能用在问句里,如例(5 )、(6)、(7)。注意例(7 )与例(4)的不同,“现在还没决定”不能放在前面,这是两个句子,这里说话人还是在告诉别人自己的两种打算。另外,“还是”还可以用来表示经过对几种可供选择的情况的比较和仔细思考,最后作出选择,一般和句末语气词“吧”一起用。如:

A :你喝茶还是喝咖啡?

B :(想一想)还是喝茶吧。

2 、基于鉴于

( 1)基于:相当于根据(基是凭借、根据) ; ( 2 )鉴于:觉察到,考虑到。(鉴引

为教训的事或引为教训)注意:用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里,前边一般不用主语。

( 1 ) 基于上述理由,我不赞成他当班长。[ “基于”表示理由,用得] 妥贴。

( 2)鉴于上次赛场上各自为政的教训,我主张换队长。[ 鉴于引出经验、教训,后文指出应对措施。]

3 、即使尽管虽然

(1 )“即使”表示的情况一般是假设性的,“尽管、虽然”是表示一种事实。

即使条件再差,我们也要完成任务。

尽管(虽然)条件很差,我们还是完成了任务。

( 2)“尽管、虽然”的后面可以用连词“可是、但是、然而”等呼应,“即使”不

能。

尽管(虽然)很晚了,可是(但是)他还不肯离开。

即使再晚,他也不会离开。

4 、几乎简直

几乎:将近于;接近于。

例:我几乎不相信。

简直:表完全如此,语气带有夸张。

例:我简直不相信。

5 、既然既既然:连词,用在上半句里,下半句里往往用副词“就、也、还”跟它对应,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知道错了,就应当赶快纠正。

既:连词,跟“且、又、也”等副词呼应,表示两种情况兼而有之。

6 、继而,既而

继而:状态副词,表两事发生紧紧相接。

例:我先是一惊,继而暗暗佩服他的才能。

既而:时间副词,表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例:既而雨停了,我们又欣然登山。

7 、坚苦艰苦

坚苦,坚忍刻苦(主观精神)。

艰苦,艰难困苦(客观实际)。

8 、接受接收

接受,指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如“接受意见”:“接受考验”。

接收,指收受、接纳和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把过来,如“接收无线电电波”、“中国政府接收了香港的主权”。前者使用范围和适用对象较广泛,后者使用范围小得多,如机构、财产、人员等。

9 、结束完

to end; to terminate; to finish; to conclude; to close; to wind up

完:

1. complete; intact

2. to complete; to finish

3. to be used up; to run out

10 、尽管,不管

“尽管…”表示一种事实,后面不能用表示任指的词语。“不管…”表示一种假设,后面用表示任指或选择的词语。

尽管下这么大的雨,我还是要去。

不管下多么大的雨,我都要去。

11 、径直,径自径直: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弯,不间断。例:他出了校门,就径直回家。径自:自作方张,擅自行动,多含贬义。例:他没等下课,就径自走了。

12 、就;才

就”表示比正常情况或预期的早;“才”表示比正常情况或预期的晚。你怎么就来了?

你怎么才来?

13 、来去

先看例句:

(1)A :我能进来吗?

B :请进来。

(2)我马上到你那儿去。

(3)我马上到你这儿来。

疑问

为什么例(1 )中A、B两个人都用“进来”?A在屋子的外面,能说“进来”吗?

析疑一般来说,汉语表示人或事物的移动用“来”或者“去”时,是以说话人所在的位置为参照点的。如果人或事物向说话人的方向移动,就用“来”。人或物体向远离说话人的方向移动,就用“去”。

如果事件中的人物就是说话人自己,那么,可以有两种表达的方法:

一、以说话人自己为参照点,如例(2)就是指离开说话人“我”现在所在的地方,前往

听话人“你”那儿,所以用“去”。

二、以听话人作为参照点。如例(3)就是从听话人那一方说的,“我”到听话人那儿,

对于听话人来说,“我”就是向他走来,所以也可以用“来”。在日常交际中,用第二种方法就会显得更尊敬听话人,更有礼貌,因为你是站在听话人的角度来说这话的。

例(1 )中A 是问B 能不能让他进屋里,从有礼貌的角度来说,当然应该以听话人为中心,用“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