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小河淌水》教学设计
《小河淌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学唱《小河淌水》,同学们能从情感上喜爱这首民歌,感受音乐情绪、歌曲的内容及云南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热情;2.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的聆听歌曲,通过感受、欣赏、演唱和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体会云南音乐的风格特点与韵味;3.知识与技能:能够用优美动听的歌声唱出弥渡山歌《小河淌水》婉转悠扬的韵味。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倚音、换头合尾等音乐知识。
二、教材分析《小河淌水》是一首经典的云南民歌,由尹宜公创作于1947年。
全曲是羽调式,五个乐句,速度稍慢,歌词质朴自然,富于想象,感情真挚、内在,音区较高,音域较宽;以从容舒展、比较自由的节奏和回环起伏、清新优美而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旋律,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深远意境。
三、学情分析1.通过一年的初中音乐学习,八年级学生感受音乐、分析音乐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大多数同学都很热爱中国民歌,对音乐的学习充满乐趣,积极性较高;2.在唱歌、视唱乐谱等方面,大部分同学都有一定的基础,但还有少数同学基础较弱,我们要多给这些同学一些关心,鼓励他们热爱民族音乐。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小河淌水》,感受云南民歌的风格特点。
2.教学难点:云南民歌韵味的把握。
五、教学过程1.导入一阵清风吹来,把我们带入了美丽的七彩云南。
2.教师范唱和竹笛伴奏《小河淌水》3.聆听教师范唱,感受歌曲情绪老师:同学们,听了老师演唱的这首歌曲,你们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回答)4.介绍创作背景1947年尹宜公在云南弥渡民歌《月亮出来亮汪汪》和《放羊歌》的基础上,经过改编和填词创作出了这首歌曲。
5.视唱乐谱和模唱(1)准确演唱歌曲中出现的装饰音——倚音。
(2)了解“变换拍子”。
6.加入歌词跟音乐演唱歌曲7.介绍民歌等音乐知识《小河淌水》是云南弥渡山歌,旋律婉转、悠扬,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被誉为“东方小夜曲”。
8.跟音乐再次演唱歌曲9.演唱力度的把握p、mp、mf、f、>整首歌曲的力度是由弱渐强,再由强渐弱,创造一种歌声由远及近,逐渐流向远方的意境。
语文六年级下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本文将针对语文六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教案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设计出更优秀的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材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情感、评价等词语的理解,二是古诗词的学习。
其中,情感、评价等词语的理解是本单元的重点,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情感、评价等词语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2.能够理解古诗词的意思,并学会背诵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
3.能够通过表情、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情感、评价等词语的理解和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古诗词的理解和背诵。
四、教学内容与教法1.情感、评价等词语的理解和使用方法教学内容:1)情感词语的介绍。
如:高兴、悲伤、愤怒等。
2)评价词语的介绍。
如:好、坏、美、丑等。
3)情感和评价词语的异同之处。
4)情感和评价词语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1)点读法,让学生通过点读词语来理解词语的发音和意思。
2)分类法,将情感词语和评价词语分开讲解,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
3)模仿表演法,通过模仿、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词语的意思和使用方法。
2.古诗词的学习和背诵教学内容:1)古诗词的介绍。
2)古诗词的咏诵和朗诵。
3)古诗词的韵律、意义、文化背景等。
4)古诗词的选读和背诵。
教学方法:1)朗诵法,通过朗诵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韵律和意义。
2)音乐伴奏法,结合音乐演唱,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古诗词。
3)分组背诵法,让学生分组背诵古诗词,增强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情感、评价等词语的理解和使用方法(1)通过PPT呈现情感、评价等词语的图片,并进行点读和讲解。
(2)对学生进行分类讲解,如:将情感词语和评价词语分开,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多种角度展示情感和评价词语的使用方法,让学生通过模仿表演等方式更好地掌握。
2.古诗词的学习和背诵(1)介绍古诗词的概念和种类,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韵律和意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内容分析第二单元以“美丽的大自然”为主题,安排了《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秋天的雨》、《黄山奇松》、《葡萄沟》5篇课文,旨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办法”、“奇妙”等词语造句。
(3)了解课文描述的自然现象和景观,认识自然界的事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想象,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学会通过课文的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办法”、“奇妙”等词语造句。
(3)了解课文描述的自然现象和景观,认识自然界的事物。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单元。
(2)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课文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合作学习(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中的自然现象和景观。
(2)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掌握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和景观,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的事物。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提高朗读水平。
(2)学生进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比如,通过学习《秋天的怀念》,学生要能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像在学习《散步》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文章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审美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珍贵等。
例如,学完本单元后,学生能更加珍惜身边的人,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字词和文学常识,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一些较深层次的情感表达可能有难度,这就需要老师引导。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学会分析复杂的人物形象。
比如《秋天的怀念》中母亲的形象,学生可能理解得不够全面。
同时,写作手法的运用也是难点之一,像借景抒情等手法,学生可能不太容易掌握。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比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可以播放济南冬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济南冬天的美景。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比如在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3. 朗读感悟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比如在学习诗歌时,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嘿,同学们,今天咱来讲讲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咱先来听个故事哈。
有个小男孩,他特别喜欢读书,有一天他在图书馆里发现了一本神奇的书,这本书就像一个魔法盒子,打开它就能进入不同的世界。
这个小男孩在书里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单元主题:亲情之爱本单元旨在通过研究课文,加深学生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情感体验。
同时,通过语音技能的训练和对细节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掌握语音技能,包括重音、停连、语气与节奏。
2.分析细节,挖掘文章深意,品味作品语言。
3.分析人物形象,研究景物描写的作用。
4.学会从小事入手揭示生活哲理的方法。
5.多角度理解作品主题,初步掌握研究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挖掘文章深意,品味作品语言,研究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研究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班级:七年级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1.导入:以家庭生活为例,引导学生复“三读一批注”方法,并重点补充词义与语境的关系。
2.一读:读顺序,标注自然段落,圈点勾画生字、生词,并在练本上对生字字形进行掌握。
3.二读: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作者情感、文章结构、主旨,并利用工具书、课下注解对生词进行掌握。
4.三读:个性化批注,注重细节,挖掘文章深意,品味作品语言。
学生活动:跟随教师的引导,完成“三读一批注”方法的研究,掌握生字、生词,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作者情感,进行个性化批注。
补充流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可以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
难过,但内在的情感却是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牵挂和关爱。
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和主题。
3、引导学生思考细节描写的作用。
如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情感和主题;可以丰富作品的形象和细节,让作品更加生动和具体;可以突出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4、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写一篇含有细节描写的文章,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种写作技巧。
同时。
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范文供学生参考。
教师活动:介绍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第二单元+汉语拼音》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2024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汉语拼音》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一、内容分析与整合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分解三、学情分析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五、大单元目标叙写六、大单元教学重点七、大单元教学难点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九、学业评价一、内容分析与整合(一)教学内容分析2024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拼音的学习和应用。
本单元通过四个小节(1 a o e,2 i u ü,3 b p m f,4 d t n l)以及一个语文园地二,系统地介绍了汉语拼音的基本字母、声母、韵母以及简单的拼读规则。
这些内容是学生学习汉字、阅读、写作的基础,也是他们今后语文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基石。
1 a o e:本小节主要学习汉语拼音的三个单韵母a、o、e及其四声,同时学习声调的标注方法。
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儿歌,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字母的形状和发音。
2 i u ü:本小节继续学习三个单韵母i、u、ü及其四声,特别关注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通过图片和故事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规则。
3 b p m f:本小节开始引入声母的学习,重点学习b、p、m、f四个声母及其与韵母的拼读规则。
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拼读能力。
4 d t n l:本小节继续学习d、t、n、l四个声母,巩固声母与韵母的拼读方法。
通过对比和区分形近声母,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语文园地二:通过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拼音知识,设计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用拼音读词语”、“拼音小迷宫”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内容。
(二)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以下特点:基础性: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和普通话的基础,本单元的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系统性:从单韵母到声母,再到简单的拼读规则,教学内容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拼音知识体系。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字、词、句、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引导学生品味和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学会在具体语境中推敲和体会词语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包括《北京的春节》、《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四篇课文。
本单元以“节日”为主题,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节日的习俗和意义,感受节日文化的魅力,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积累优美的语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深奥的句子和词语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提炼出文章的主旨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引起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标注生字词,查找资料,了解节日背景。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分享阅读感悟,共同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4. 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分享学习成果,进行思维碰撞,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梳理知识点。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二单元 流程及其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
通用技术学科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流程及其设计》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设计说明基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的核心是认识流程、设计流程和优化流程。
本单元作为《技术与设计2》的第二单元,研究的是生活与生产中的流程,内容相对容易理解,其中流程图的绘制和流程的优化思想为后面学习“系统”和“控制”奠定了基础。
根据相关的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科核心素养,本单元设计了“流程的探析”、“流程的设计”和“流程的优化”三节内容,围绕着身边熟悉的生活经验案例和“制作和改进智能感应灯”的情境安排了七个任务。
“流程的探析”一节以“学生现场体验人工洗衣步骤”为情境引入来设计了“感知生活、生产中的流程”、“绘制流程图”和“探析生活与生产中的流程”三个任务,让学生画出简单地方框流程图,并通过医院就诊案例来体验流程、环节、时序的含义,熟知流程图在日常生产从生活中的意义。
“流程的设计”一节选择“感应灯的设计与制作”,由单人制作变成小组合作,由此制作流程也发生了变化,这一情境设计了两个任务“分析流程设计考虑的基本因素”和“设计感应灯加工流程”;“流程的优化”一节以“改进前面两节课设计的感应灯”为情境引入设计了“物流配送路线方案选择”和“木质模具设计与制作”等三个任务来讲解“分析流程优化的基本要素”和“进行简单的流程优化”等内容。
二、教学内容分析1.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流程与设计》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什么是流程,如何设计流程,同时流程的设计具有不唯一性,已经设计的流程还可以进行改进、优化。
2.本单元重点知识和相互联系流程就是做事的顺序。
第一部分《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告诉学生流程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第二部分《流程的设计》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要根据设计对象的不同特点考虑其基本因素,遵循流程的内在规律。
第三部分《流程的优化》有两类,一是流程设计过程中的优化,一是已有流程的改进。
3.学科核心素养工程思维:能运用流程原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技术设计活动,尝试解决技术问题。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在写作过程中, 遣词 灵活使用修辞方 造句 法、特殊句式表 ☆☆☆☆☆
达感情。
1.文段中能灵活使用三处及以上修辞手法、特殊句式、 叠词等,得4-5颗星。 2.文段中能使用两处修辞手法、特殊句式、叠词等,得 2-3颗星。 3.文段中仅有一处使用修辞手法、特殊句式、叠词等, 或使用的手法不能为表达感情服务,得1颗星及以下。
另外,对于标题的含义、重点语句的賞析和主旨的提炼,有 些学生还是不能掌握基本的方法、思路,这需要教师对这世知 识难点进行更多的讲解和引导。
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 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学生能够“欣赏文学作品,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 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 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表达与交流”中指出要引导学生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思考, 力求有创意”。
1.晓内容:研读课文,感 知内容。
核心 任务
学习 任务
2.知感情:找到蕴含丰富
学习 任务
学习 任务
感情的语句,把握文章的感情 基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善朗读:体会词义、语境在朗读中
的作用,注意朗读语气、节奏的变化。
课段任务三
研读课文,批注 赏析,归纳概括文章 的选材特点和抒情方 式的异同,学习记叙 文传情达意的方法, 完成“学习任务单”。
学习评价
维度 评价内容
片段写作评价量表
评价等级
评价说明
能够灵活使
1.灵活使用两种以上表现手法,得4-5颗星。
表现 用多种表现 ☆☆☆☆☆ 2.仅使用一种表现手法,得2-3颗星。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公顷
授课时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①情境与问题:在现实情境中,感受面积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②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板书课题:认识平方千米
学生活动:
1、用合适的面积单位填空。
(一块橡皮)上面的面积大约是12
(一张课桌)上面的面积大约是36
(一块黑板)上面的面积大约是4
(校园)占地面积大约是1( )
活动意图:
在这里,我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探究平方千米,对其有一个初步的理解,然后再由我将学生的知识通过引领,归纳到学习的知识点上来,学生比较感兴趣。
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情境引入。
2.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活动一、情境引入。
在填写单位时,要先想象它的实际面积以什么为单位最合适。
2、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公顷一般表示较大的面积,那还有没有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呢?出示例2的题图。提问:你从图中了解了什么内容?指出:今天我们共同认识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
2.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动,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
思政育人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结合平面图形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估计或计算相关的土地面积。
第二单元《梳理与探究》(教学设计)
-发音规则:复习和巩固元音、辅音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提高学生拼读和记忆单词的能力。
-阅读理解: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章主旨:指导学生学会快速捕捉文章的主旨大意,提炼关键信息。
-事实细节:训练学生从文章中寻找支持主旨的细节信息,提高答题准确率。
-举例:在句子中正确区分并使用“big, bigger, biggest”等比较级和最高级词汇。
-语法填空:语法填空题对学生的语法知识和语境理解能力要求较高。
-难点:根据句子语境选择正确的语法形式。
-举例:在语法填空题中,正确使用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等时态。
-阅读策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以提高理解力。
-知识点回顾
-学习方法总结
-学习成果展示与评价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能力:培养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包括词汇、语法、发音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
-熟练运用所学词汇、句型进行日常交流
-阅读理解能力提升,能抓住文章主旨,分析作者观点
2.思维品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难点:快速准确地进行信息定位和推理判断。
-举例:在阅读文章时,如何根据问题快速找到关键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推理。
-探究活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需要提高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难点:如何有效分配任务、组织讨论以及整合小组意见。
-举例:在小组讨论中,每位成员都能积极参与,确保团队成果的质量。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梳理与探究》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用英语解决问题的情况?”(如购物、问路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英语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023-2024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统整教学设计
走近时光里的英雄——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统整教学设计单元解读(一)单元主题分析: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革命岁月”为主题,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和《我的战友邱少云》五篇课文。
其中,《七律·长征》以诗歌的形式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狼牙山五壮士》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壮士保家卫国的壮举;《开国大典》描写了新中国成立庆典中的宏大场面;《灯光》回忆了解放战争时期以郝副营长为代表的战士为革命胜利英勇奋战的往事;《我的战友邱少云》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邱少云同志为了战斗胜利,无畏牺牲的英雄事迹。
整个单元通过不同革命时期的场面再现,引导学生感受革命英雄的坚贞不屈,革命领袖的伟人风采,以及革命先辈在艰苦斗争中所展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语文要素分析:本单元第一个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针对这一要素,教师需要厘清两个概念:一是“场面”,它在本单元中可以理解为是发生在一定场合下的,是可知可感的有人物活动的画面。
这是五上第六单元中“场景描写”的承接;二是“点面结合”,“点“就是局部细节的刻画,“面”就是整体面貌的勾勒,两者有机结合。
细看单元,“点面结合”这一要素在本单元中多元渗透,逐层推进。
第二个语文要素是: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
这与前一个语文要素一脉相承,体现了由学到用的内化过程。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练习过写活动,掌握了把活动过程写清楚的方法,本单元又有所发展,强调要写出印象深刻的重点部分,并且在关注整体场面的同时,突出对个体的描写。
关于革命传统文化的课文编排,教材秉承“整体推进,有机渗透”的思路,依循学段特征和学生认知规律,进行了缜密的布局,在不同年级中专门编排了主题单元。
这是教材力图帮助学生亲近革命传统文化,获得爱国熏陶。
对标学习任务群:在了解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课程内容及呈现方式上来看这个单元所属的学习任务群。
语文新教材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玩拼音——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设计】1. 以“玩拼音”为主题,认读 6 个单韵母、8 个声母。
在游戏中学会音节的拼读规则,正确拼读音节。
2. 借助拼音,认识“爸”“妈”等 14 个生字,将识字与拼音的学习融为一体。
诵读儿歌《小白兔》,在儿歌与游戏情境中感受拼读与识字的乐趣。
3.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区别、归类、实践、口语表达等语文综合能力。
【大单元情境】一年级学生更乐于在情境化、趣味化、游戏化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因此本书将本单元的拼音学习置于“玩拼音”的大情境中,通过“池塘边找一找”“山坡上玩一玩”两个具体的学习任务以及若干个活动,开启拼音学习之旅,借助活动、游戏、儿歌、绘本等学习资源,让学生完成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单元设计】本单元,教师将带着学生们开启拼音之旅。
教材在每课都安排了情境图,提示了拼音的形和音,同时,把识字融进拼音教学之中,既巩固了拼音的学习,也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基于拼音教学的独特性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在进行单元设计时,在尊重教材编写顺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情境图的资源,创设玩拼音的学习情境,通过“池塘边找一找”“山坡上玩一玩”两个具体的学习任务,玩中学,在学中玩,凸显拼音学习的情境性、趣味性、活动性。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情境,本书在单元设计中增加了儿歌、游戏、绘本推荐内容,尽可能让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相连接,帮助学生在与生活相融合的情境中学拼音、识汉字、诵儿歌、读绘本,受到人文和语言的熏陶。
【任务群说明】本单元设计创设了两个任务,分别是“池塘边找一找”“山坡上玩一玩”,与主题情境“玩拼音”相契合。
两个任务是基于对教材情境图的充分应用,例如第 1 课的情境是乡村小河边,第 2 课的情境是乡村生活,其中也有小河边的情境,因此我们把这个情境创设为“池塘边找一找”。
这个任务强调“找一找”,让学生去发现单韵母的读音、书写的特点。
另外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实现对拼音学习的自主建构。
每个学习任务下还设计了相应的学习活动。
2024新信息科技三年级《第二单元 记录美好时光》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信息科技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三年级《第二单元记录美好时光》一、内容分析与整合(一)教学内容分析《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小学信息科技三年级《第二单元记录美好时光》的教学内容围绕“拍摄图片、美化图片、录制视频、录制音频”四大核心活动展开,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不仅掌握数字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还能在应用过程中树立信息社会责任意识,感受数字科技为生活带来的便利与美好。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紧密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具体的任务和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和成长。
具体来说,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图片记录瞬间:这部分内容侧重于让学生了解拍摄图片的基本设备和方法,初步掌握拍摄技巧,并通过实践活动拍摄校园美景,树立负责任的拍摄意识。
学生在拍摄过程中,不仅能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构图、光线等拍摄要素,还能在展示和交流中培养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2.美化处理图片:在掌握拍摄技巧的基础上,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如何对图片进行美化和处理。
这部分内容不仅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图片编辑工具和方法,还通过对比处理前后的图片效果,感受数字化处理的高效与便捷。
强调文明处理图片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3.视频记录片段:通过录制和处理视频,学生将进一步拓展数字资源的应用范围。
从视频的录制、剪辑到分享,学生将在实践中掌握视频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通过录制校园生活视频,学生不仅能加深对校园生活的感悟,还能在团队协作中提升合作与交流能力。
4.音频记录声音:音频作为另一种重要的数字资源,同样具有记录生活和表达情感的功能。
本部分内容通过音频的录制和处理,让学生体验音频资源的独特魅力。
从古诗朗诵到故事讲述,学生将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感受音频的广泛应用和独特价值。
整体来看,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既注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强调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发展及演变过程,了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2.认识能用现代汉字书写的简化字,能书写小学规定的教材生字。
3.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讲解汉字的发展及演变过程,使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以及简化汉字的过程。
2.指导学生认识小学规定的教材生字,培养学生用书写来体会汉字之美。
3.教学内容繁杂,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来分配时间。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用图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汉字,让学生对汉字及其演变有基本的了解。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写作业时用简化字,你们知道为什么会简化吗?
3.讲解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让学生了解汉字之美。
二、教学主体:
1.认识简化字:讲解简化字的产生,将认识的简化字分类,比较常用的简化字和繁体字。
2.认识小学规定的教材生字:通过课外拓展阅读的方式,展示一些特殊的符号或文字,让
学生认识并把他们规范书写出来。
3.书写教材生字:通过错误演示法,让学生能够正确地书写教材生字。
三、教学结尾:
1.以汉字为主题的书法比赛、诗歌书画大赛、摄影比赛等,让学生感到汉字独特魅力,学
以致用。
2.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汉字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汉字,提高孩子
的阅读及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
1.学生书写教材生字的水平。
2.对汉字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3.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度。
4.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
七年级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大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基本信息1.主题名称:成长的时空2.主题概述:本单元是基于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思维能力发展的特点,着力处理青春期的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他们的老师和父母。
第六课从家的意味切入,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家是什么。
通过对“家”及“家”有关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探讨与分享,认识中国人的“家”是怎样的。
由浅入深,由初识“家的意味”到更深入探讨“爱在家人间”,紧紧围绕亲情、碰撞、沟通,直面“家”最核心的内容——“爱”,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从而将“爱”推向深入。
引导学生认识现代家庭的特点,培养学生在亲子之间积极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学会表达爱,使“让家更美好”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呼唤,与父母共创美好家庭。
第七课基于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和当代教师职业的新特点,引导学生从多层面、多角度认识教师这一职业群体,从而更好地理解身边的教师,学会接纳、尊重不同风格的教师,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与教师积极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学会恰当处理师生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
同时,本课需要帮助学生从双向互动的角度认识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应该彼此尊重,携手共进;在接受老师的关心和帮助的同时,学会主动关心、帮助老师,与老师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共度教育好时光。
3.主题学情分析:师生关系是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重要关系之一,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专业性,承认并积极接纳不同风格的教师,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成为新时代学生的需求。
因此,要引导学生理解老师、体谅老师、尊敬老师,从而达成师生和谐、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初中学生逐步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培养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交往的能力,既是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又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活动》教学设计和优秀习作(精选四篇)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活动》教学设计和优秀习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完整叙述自己参与的一次活动,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主要过程。
2、通过细节描写、场面描写和人物表现,生动再现活动场景。
3、激发学生对参与活动的热情,培养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二、教学内容1、选择并回忆一次印象深刻的活动。
2、掌握活动描写的技巧,包括顺序清晰、点面结合、细节描写等。
3、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括活动图片、视频等素材。
2、搜集班级曾经参与活动的照片或视频,用于课堂展示。
3、准备范文,供学生参考学习。
(二)学生准备:1、回忆自己参与过的一次活动,写下活动名称。
2、有条件的可以准备当时的照片或视频等素材。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活动图片:通过展示学生活动的照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回忆和兴趣。
导入话题: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活动,简要介绍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名称。
2.明确写作要求(1)讲解习作内容:明确本次习作是写“一次活动”,不要写成多次活动的拼凑。
(2)强调写作重点:要写清楚活动过程,重点突出印象深刻的部分,关注活动场面和人物表现,写出活动中的体会。
3.写作技巧指导(1)顺序清晰:按时间顺序或地点转换顺序来写活动过程,确保条理清晰。
(2)点面结合:既要关注整个场景,用言简意明的语言勾勒出参加活动人的表现、环境气氛等;又要详写典型人和典型事,如活动中某个精彩瞬间、某个人的特别表现等。
(3)细节描写: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生动再现活动场景。
可以适当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4)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验,避免空洞无物的叙述。
可以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4.学生写作列出提纲:学生根据交流的内容,列出习作提纲,把活动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
初稿写作:学生根据提纲完成初稿,教师巡视指导。
5.修改与评价(1)展示初稿: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修改。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整体设计介绍第二单元为识字单元,以“场景、树木、动物、农事"等识字主题串联起了本单元识字、写字与多音字,旨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
学生已经在从前的学习中了解和运用部件归类识字、形声字识字、字族识字、借助图片识字等识字方法,也学会了音序查字法,能够利用字典在课前将生字的字音、字义疏通。
本单元重点通过搭建场景引导学生联想场景中的其他事物来帮助学生正确使用量词,积累词语、成语、古诗等,同时落实部首查字法,学会使用新华字典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
本单元以“大自然里的文字”为单元学习总的任务情境,整合“两个任务,五个活动"进行学习,将部首查字法、识字写字、歌谣学习、古诗、成语的积累、我爱阅读统整在“大自然的文字”之主题情境中。
学生通过诵读四首歌,认识大自然中的不同场景、事物,识得一类又一类字词,在亲近大自然中,初步感受大自然的丰富美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单元整体设计思维导图活动1《场景歌》实录一、情景导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亲爱的淘气暑期经历了一场愉快而充实的游学之旅。
他在大自然这本字典里看见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认识了许许多多的生字,为了纪念这场游学之旅,专门编了四首儿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首《场景歌》。
二、板书课题,回忆画笔1.小火箭,飞上天,我们一起书写课题。
(“场”:对,这一笔是提,这一笔有点儿复杂:横折折折钩;“歌":哥哥爱唱歌,天明唱到天黑,直到打哈欠才罢休,红色标注“欠”)2.请读课题,什么歌?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特别想知道的吗?(你提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场景藏在淘气的游学照片里,我们一起看一看。
)三、识记词语、理解场景淘气的照片里出现了哪些景物?从你开始——如果大家也发现了一样的景物,就跟着他读2遍。
刚刚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跟读得真好!这是淘气来到海边看到的景物,这是一个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导学
本单元各篇课文从内容主题来看,都在表现亲情,属于“亲情单元”。
文章内容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切实、平易;从文学题材上看,基本都属于散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情感表达对亲人的爱和赞美。
《秋天的怀念》《散文诗二首》抒发对母爱的赞美;《散步》表现家人之间互敬互爱、其乐融融的美好氛围。
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欣赏,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理解作者所抒之情,陶冶自身情感。
需要注意的是,本单元各篇文章的主旨是亲情,但不限于亲情,还可以读出其他丰厚的内涵。
例如:《秋天的怀念》不只是表现母爱,更有儿子的悔恨和愧疚之情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感悟;从《散步》中,可以读出生命的轮回或延续的感慨,读出人生的抉择,读出人到中年的责任感等等。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如何领悟作品的内涵,如何体会作者的情感,主要靠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本单元要综合考虑,整体设计。
阅读教学本质上就是文本教学,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的需要,循序渐进。
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继续引导学生学习朗读和把握抒情特点。
所以要通过朗读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了解各篇文章不同的抒情特点。
学习目标
学习迁移
1.感受和理解各篇文章所表现的亲情,唤醒和丰富自己的亲情体验
2.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家人的爱
理解意义
1.每一段生命都有其意义,亲情在我们的成长中极为珍贵
2.成长过程中应珍惜生命,承担责任
掌握知能
知识:
1.重点字音字形和部分词语的意思
2.重要的作家作品
技能:
1.品味语言,把握抒情特点,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2.继续学习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借助语气、节奏的变化体会情感的变化。
朗读技能分为外部语音技能和内部心理技能。
这一单元主要是内部心理技能的训练,即“情景再现”和“把握情感基调”
教学思路
本单元的课文从不同角度书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
有的表达的感情非常深沉含蓄,有的是中年人对生命的感慨、对尊老爱幼责任的担当,有的则是用象征的手法表现孩子对母亲的爱。
课文中流露的情绪以及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是沐浴在幸福之中、作为家庭中“幼”的一员的孩子们难以体会的,所以要通过朗读,在字里行间细细地品味,并设计生活情境,让学生们感同身受。
每篇文章虽然主题都是表达对亲人的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各自又有不同的抒情特点,让学生通过朗读准确把握课文中的语气和节奏的变化,揣摩和品味词语,理解文中蕴含的感情,把握文章的抒情基调。
1.借助朗读评价量规和朗读技巧,学会写诵读脚本。
2.根据诵读脚本,认真诵读本单元每一篇课文,在朗读过程中,品味分析文章中能表现人物形象的关键语句。
3.以读导写:按要求完成作文《我们是一家人》。
4.综合运用,完成核心任务。
学习者分析
从小学刚刚升入初中不足一月,在小学阶段进行过朗读训练,第一单元朗读的重点是重音和连读,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训练;进行内部心理技能的训练—“情景再现”和“把握情感基调”。
面对《秋天的怀念》和《散步》这样文字浅显而意义深刻的文章,要更好地创造“情景再现”,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深入思考,把握好情感基调。
新课标对七年级学生的文学作品的阅读有具体要求,为达到要求,学生需要适当的学习工具以及恰当的任务驱动。
学习资源
评估证据
核心评估:
根据课文中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动作、情感编写表演剧本,设计亲情剧场。
其他评估证据:
1.开朗诵会。
2.进行文学创作。
单元设计
一、借助对朗读技巧的学习,把握全文的情感基调,借助语气、节奏的变化体会情
感的变化,走进人物内心
朗读评价量规
1.朗读的技巧。
(1)语气。
语气,是朗读时运气发声的微妙技巧,如抑扬顿挫、以气带声等,不能用符号完全表示。
我们可以先学会用↗↘→表示语调的上扬、下降和延长。
例: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朗读脚本:通过语气的上扬和延长表示寻思,语气的下降表示无奈;上扬与下降的交替构成了这一长句的张力和节奏。
(2)节奏。
节奏,是朗读全篇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所构成的整体感。
节奏要与全篇的逻辑思路、情感基调统一。
例如《春》的朗读节奏:第1段,先用舒缓的语气读出“盼春”的情感;接下来几段,按照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顺序,逐渐读出春天由万物复苏、草木初萌到春意渐浓的过程,朗读的语气可以越来越欢快,越来越热烈;但“春雨图”要读得轻柔静谧,以区别上一段“春风图”的活泼热闹,造成全文节奏的变化;“迎春图”又把情绪带到高潮,要读出人们走出户外、兴致勃勃大展身手的舒展感、力量
感;结尾三个比喻句,要读出三个层次,读出新生、美丽、健壮的不同语气,而且要读得缓慢一些,读出全文的结束感。
2.朗读范例:《秋天的怀念》片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语气强烈,快读,读出人物脾气的暴躁和喜怒无常)母亲就悄悄地(轻读、慢读)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轻读、慢读)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轻读、慢读)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轻柔)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猛烈、迸发)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二、根据在诵读过程中对语言的品味,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体会文章的抒情特点
认真阅读,并完成下表:
三、朗诵比赛
品味课文语言,把握作者真挚情感,奠定抒情基调,诵读出母亲的伟大。
四、以读导写
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
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力量与勇气。
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五、设计“亲情小剧场”
依照剧本范例,将自己的作文《我们是一家人》改写成剧本,设计亲情小剧场。
要求:1.小组选好段落,每个同学创作剧本,根据评价量规,合作推举最优秀剧本;2.准备表演(角色分配、道具、场景布置);3.亲情小剧场演出(小组合作,展示表演)。
小链接:
剧本的基本特点
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
它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
具体的写法如下:
(1)剧本开头列出时间、地点、人物、道具。
(2)整个剧本尽量以对话的形式呈现。
(3)剧本的中间用中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剧本范例
《秋天的回忆》第1段剧本:
时间:春天的下午。
地点:屋里。
道具:椅子、桌子、玻璃杯、收音机(用纸壳做一个,写上收音机)。
人物:我和母亲。
我:坐在轮椅上,双手捶腿,紧皱眉头,咬嘴唇,瞪眼——恨恨的样子。
(抬头,看着窗外,此时背景PPT中大雁在空中飞。
我,突然把桌子上的玻璃杯砸碎——用个纸杯代替。
手举、贴耳听收音机,播歌曲,正听着又突然把收音机砸到墙上。
)
母亲:低着头、蹑手蹑脚走出门去,躲在门后偷看儿子。
背景音乐播放钟表走动的声音,体现时间。
母亲低着头,用手抹着眼睛上。
母亲声音温柔、小心翼翼、讨好乞求儿子,用商量的口吻。
我:我看着母亲,低声说:“你喜欢花,可是你的花不都死了吗?”生气、高声喊叫着说,强调“不”字。
“我可活什么劲儿!”
母亲:“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母亲迅速跑、跪在椅子边、抓住儿子的手,大声、急速、声音颤抖地说)
评价量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