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校文化导向力的基本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学校文化导向力的基本策略
经营管理
09-23 1146
构建学校文化导向力的基本策
略引自徐长华博客
摘要:学校文化力是客观存在的,是学校文化所产生的“能量”。文化力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文化导向力是其核心要素,它决定了学校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师生的心理特点构建学校文化导向力。
关键词:学习文化导向力策略
近年来,“学校文化”引起了广大教育工的普遍关注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认为新型的校长应该是文化型校长,学校的管理应该是文化管理,主张学校应将文化的精神、理念、模式和方式渗透到学校管理的所有领域。本文拟就构建学校文化导向力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学校文化力是客观存在的
学校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殊文化,由学校师生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多数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一种整合和结晶。文化的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学校内人的发展。
学校文化力是指学校文化形成过程中文化作用于教师、学生、家长所产生的“能量”。文化力是客观存在的,是与文化一起与生俱来的。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只要有文化的地方,就会产生文化力。学校文化力类似物理学中的力。在物理学中,凡是物体都存在着相互作用,都具有相互的引力,凡是运动着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都具有惯性,有相对位置就具有势能。文化力既是看不见的,又是我们能够感觉到的,就像自然界中的引力场、电场、磁场、空气一样。中国人见面鞠躬作揖,西方人见面握手拥抱。中国人抽烟一定要先递给周围的男士,然后自己再点燃,否则会让人感觉吝啬、小气,会被人瞧不起。西方人抽烟都自己抽,从不递给别人,因为在西方文化中,抽烟有害健康,你自己不想健康还想别人也跟着你不健康,这是不道德的行为。这是不同国家的礼仪文化力。某位教师工作有成就,获得了某种荣誉称号或者调整了工作岗位,面对同样的人和事,在有的学校可能是得到了多数教师发自内心的祝贺,把别人的荣誉和喜悦当作是集体的荣誉和喜悦;在有的学校可能就是议论纷纷,平时都不说这个人有什么不足,恰恰是在别人取得荣誉的时候缺点和不足一下就冒出来了,这位教师便从此受到孤立。这是不同学校的学校文化力。
二、学校文化导向力是学校文化力的核心要素
学校文化力按不同的视角和标准,可以分为认知力、导向力、凝聚力、整合力、推动力、约束力、识别力、辐射力、感染力、征服力等等。①正如同物理学上的“力”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学校文化力也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要想使力发挥理想的作用,必须首先考虑方向问题。力量再多,方向不一致,没有形成合力,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力量再大,方向错了,变成了一种阻力,不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学校文化力的方向即学校文化导向力是由学校文化性质和方向确定的,又反作用于学校文化的性质和方向,进而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打个比方,文化导向力就像一条河道,它既规范着河水流动的方向,使河水按既定的方向奔流,但河水又加深了河道,使河道具有更强的规范力。所以,学校文化导向力是学校文化力中的核心要素。
三、构建学校文化导向力的基本策略
学校文化随学校的产生而产生,随学校的消亡而消亡。只要学校存在,有人存在,就有多数成员认同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所不同的是有的学校文化是精心打造的,有的学校文化是随意形成的。比如新成立的学校的文化就是由来自各个方面的管理人员及教师的个体文化综合而成的,这类文化就具有随意性。有了文化,就有文化力。学校文化力发生作用是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它不像组装发动机,要组装好了才能运产生能量。学校文化导向力解决的是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即方向问题,方向错了,力量越大,背离我们的目标就越远。所以,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学校文化的方向,形成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导向力。
构建学校文化导向力,可用如下策略。
1.以理论导向
教育是科学,而且是综合性的科学,学校的所有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并遵循教育规律。教育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多,仅仅靠在职前教育中学过普通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是不够的。为此,学校要在文化建设中,通过各种方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实践证明,通过学习,教师会自觉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联系起来,会有“原来如此”、“豁然开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内心体验,对教育科学性的认识便会在理论学习的过程更加清晰,从而使学校文化更符合教育规律。
2.以观念导向
观念是指人的思想意识,即人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育的看法,涉及人才观、教学观、课程观、质量观、评价观等等。构建学校文化导向力,必须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教育观念要有明确的主张,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不能含含糊糊,“犹抱琵琶半遮面”。凡是科学的,有利于学生成才的,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教育观念都
必须大张旗鼓地宣扬。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和更新有自身的规律,更新教师观念必须遵循和运用这些规律。例如,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人人考试得高分,但往往事与愿违。愿望与结果发生矛盾与冲突,这种矛盾与冲突往往是教师更新观念的内部动因。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并充分利用教师的这种矛盾与冲突,抓住机会,与教师一起分析讨论产生矛盾与冲突的原因,促进教师更新观念。还可以利于一些偶发事件,组织教师开展讨论,从学习他人的经验中,从自我反思中变观念。学校文化融入了新观念后才能将师生的行为方式纳入正确的轨道。
3.以理想导向
理想是需要的升华,是认识和情感相结合的产物,是人行动的动力。理想对人的一生非常重要,我国古代学者把人树立理想称为“立志”,它是人成才的基础。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要引导教师充分认识教育的伟大与神圣,教育对人的一生,对民族的发展与强盛,对人类的和平与进步都起着促进作用,从而把自己的职业看成是一项光荣而崇高的职业并为之奋斗。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论述人的发展时明确指出:“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 ② 教师一旦真正树立起了理想,就获得了强大的成长动力,即使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会心灰意冷,一蹶不振,而是面对困难和挫折镇定自若,泰然处之,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直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学校文化导向应引导师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理想奋斗不止。
4.以目标导向
目标是一种期望,是人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在人的活动中起着诱因作用,它规定着行为的方向,影响行为活动的效率,是行为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条件。目标对人的行为具有以下功能:第一,指导行为和努力的方向;第二,激发完成目标的工作动机;第三,激发和维持人的觉醒水平,使知识、时间等投向目标行动。③ 一所学校要有自己的发展目标,有了目标,可以将教师精力引导到与目标一致的方向上来。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我们将总体目标分解为各种子目标,将中长期目标分解为若干个阶段目标,将集体目标分解为个人的目标,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目标体系,一步一步地去完成和实现。在制定目标时要考虑学校和教师的现状,确定恰当的目标难度。一般说来,选择中等难度的目标,工作效率高,实现的可能性大。利用目标导向,还要注意信息的反馈。属于目标本身难度与学校和教师现实基础不适应的,应及时调整目标。对实现目标有困难的教师,要分析原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教师获得需要改进和提高的信息,就会找到与目标的差距,就会增强自信心,努力工作。
5.以典型导向
崇拜和模仿是人的正常心理和行为,“明星效应”就是人的这种心理需要的典型表现。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利用教师的崇拜和模仿心理,选择一些思想进步、师德高尚、工作积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乐于研究、方法科学、成效显著的教师作为榜样,广泛宣传其事迹,使教师产生崇拜心理,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