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的八大途径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的八大途径盈余管理是企业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或交易安排等,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调控,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中实施,其他企业在未来几年也将陆续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新会计准则的施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是有些具体准则仍然为企业留下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一、盈余管理途径之一——固定资产折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十九条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而《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九条规定:“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变更都采用未来适用法,不再进行追溯调整,这就使得企业能够通过改变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等来调节各期会计利润。
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往往较大,只要有证据表明某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与原先的估计数有差异,企业就可以通过会计估计来进行变更,从而改变各个会计期间的折旧费用分配,对企业业绩进行调整,以此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二、盈余管理途径之二——无形资产研发与摊销《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七条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第八条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第九条同时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五个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
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盈余管理是企业在会计、财务、税务等方面用各种手段来调整、操纵财务报表,以达到降低纳税、增加盈利、提高股价等管理目的的一种行为。
对于企业而言,适当的盈余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但如果过度盈余管理,则可能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遏制和防范企业的盈余管理。
以下是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
一、常见的盈余管理手段1. 改变会计政策:企业可以改变某些会计政策,如减少折旧费用,提高账面价值等进行盈余管理。
2. 延迟确认费用:企业可以将一些费用拖延到以后再确认,以此来增加当前的净利润。
4. 土地重估:企业可以对其拥有的土地进行重估,提高账面价值从而增加净资产,进而提高企业的股票价格。
5. 费用的分类和分摊:企业可以将一些费用分摊至其他项目或的账期,以此来减少当期的费用支出,从而增加利润。
二、有效的防范和遏制盈余管理的对策1. 财务报表公开透明:企业应当将其财务报表公开透明,尽可能地减少其财务报表中的漏洞和错误。
2. 行业监管机构的监管:企业应当加强对其财务报表的监督和管理,不断完善财务报表规范和标准,同时加强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对于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严格审查。
3. 内部监督和诚信经营:企业应当加强对内部的监督和管理,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机制,同时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
4. 加强信息披露:企业应当加强对外部信息的披露,及时发布关于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经营状况等公开信息,以增加投资者的信任和支持。
5. 建立诚信评价体系: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诚信评价体系,加强对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建立对于经营行为的信用记录,并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考核。
盈余管理是一种普遍的企业行为,但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会短期内带来利益,但长期来看,会对企业的发展和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企业应当树立诚信经营的思想理念,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遏制盈余管理的措施,不断提高自身的诚信度和经营风险管理能力。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的八大途径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的八大途径企业盈余管理是一项关乎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工作,而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盈余管理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企业需要掌握一些新的盈余管理途径。
本文将介绍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的八大途径,供读者参考。
一、提高营销水平企业的营销受到新会计准则的影响较大,因为新准则对于企业收入确认、费用计提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提高自己的营销水平,以增加销售收入,从而提高盈余水平。
二、规范费用管理企业需要切实规范费用管理,明确费用的性质和用途。
对于那些与企业业务无关的费用,应及时削减;对于真正需要支付的费用,应及时计提并妥善管理,避免对企业的盈余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三、加强现金流管理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如果无法及时掌握自己的现金流情况,就很难做出准确的经营决策。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现金流管理,严格按照新准则的要求进行资金的收支管理,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处理资金问题,避免出现财务状况不佳的情况。
四、优化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而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需要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面更加注重质量和准确性。
具体而言,企业需要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规范应收应付账款的管理,避免出现账务混乱等问题。
五、强化风险管理在新会计准则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企业需要加强对各类风险的预测和管理,做到早期发现和及时应对。
同时,企业还需要合理设置风险预备金,以应对潜在的风险因素。
六、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在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下,企业需要严格遵守各项会计准则和法规,以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
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内部控制,避免出现会计失误和违规行为。
七、增强税务管理能力纳税是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之一,而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税务管理的难度也相应加大。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税务管理能力,积极探索优化的税务管理模式,以确保企业的税务工作顺利开展。
八、完善财务报告完善规范的财务报告是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一环,而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财务报告的编制标准也将更为严格。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盈余管理是指公司通过不同的财务手段和方法来影响其财务报告,以达到控制盈余水平或影响投资者对公司财务健康状况的认知的行为。
盈余管理不仅会影响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透明度,也会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深远影响。
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有必要深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
一、盈余管理的手段1. 计提准备金计提准备金是一种常见的盈余管理手段,公司可以利用计提准备金来调节当期盈余。
通过增加准备金的数额,公司可以降低当期盈余,从而在未来的盈余较低的时期转回准备金,实现盈余平稳化。
2. 销售及回购安排销售及回购安排是指公司通过与其他公司签订虚假的销售合同来控制盈余水平。
公司可以通过虚构的销售合同来增加收入,以提升盈余。
而在收到通知后,再通过回购产品或退款的方式将收入恢复,从而实现控制盈余水平的目的。
3. 改变会计估计改变会计估计是一种很有效的盈余管理手段,公司可以通过改变会计政策和估计来调控盈余水平。
改变折旧年限、减少资产减值准备或者调整坏账准备,来调整当期盈余。
4. 资本开支控制公司可以通过控制资本开支来实现盈余管理的目的。
通过延迟或提前资本支出,公司可以调整当期盈余水平。
如果公司需要增加盈余,可以提前进行大额资本支出,如果需要降低盈余,可以将资本支出推迟至未来。
5. 公允价值调整公司可以通过公允价值调整来影响盈余水平。
公允价值调整是指对于投资收益或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升值或者降值,从而影响盈余水平。
1. 管理层意识形态管理层意识形态是影响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公司的管理层对于盈余管理的观念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如果管理层追求短期收益,并且对于盈余管理不够重视,那么盈余管理的行为就会相对来说更加难以遏制。
2. 法律法规约束法律法规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约束也是影响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法律法规对盈余管理行为强制力度不够或者执法不严,那么公司就更容易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来调节盈余水平。
企业盈余管理的方法与效果
企业盈余管理的方法与效果企业的盈余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财务决策和经营策略,最大化企业的利润,使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并为股东创造持续增值的过程。
科学合理的盈余管理方法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还能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企业盈余管理方法和它们的效果。
第一种方法是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手段降低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成本,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
企业可以通过优化供应链、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等方式来实现成本控制。
这种方法在盈余管理中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性指标,增加销售毛利率,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第二种方法是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的优化。
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科学合理地确定产品定价和销售策略。
通过市场细分和目标定位,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并提高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同时,企业可以通过市场推广、品牌建设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增加销售收入和盈余水平。
第三种方法是投资决策的优化。
企业的盈余管理也可以通过优化投资决策来实现。
企业在进行资本投资决策时应精确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并在保证项目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合理配置资源并控制投资规模。
有效的投资决策可以提高企业的资产收益率,降低投资风险,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盈余。
第四种方法是财务计划和预测的制定与执行。
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和经营状况,制定合理的财务计划和预测,并严格执行和监控。
财务计划和预测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盈余的使用和分配,避免过度支出或资金闲置,从而最大化盈余效益。
企业还可以通过并购重组、资本运作和股权激励等方式来实现盈余管理。
并购重组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和规模效益,提高盈余水平和企业价值。
资本运作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债务重组和股票回购等方式来实现盈余优化。
股权激励可以有效激励管理层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的盈余水平。
总之,企业盈余管理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企业盈余管理方法对盈余水平和财务状况的影响各不相同。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盈余管理是指公司为了提高财务报表中的净利润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和方法。
这种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市场声誉,但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会给投资者和市场带来负面影响。
1. 收入操纵:上市公司通过调整收入的确认时间、金额和方式来操纵财务报表中的收入,以提高净利润的水平。
这种手段主要包括延迟收入确认、提前收入确认、虚增销售额等。
3. 资产重估:上市公司通过对资产价值的重新评估来改变财务报表中的净利润水平。
这种手段主要包括虚增资产价值、调低资产减值准备等。
4. 利润调拨:上市公司通过调拨利润归属,将一部分净利润转移到其他期间或其他公司,以实现财务报表的满足。
这种手段主要包括滚动利润调拨、高利润期间调拨低利润周期等。
5. 恒定比率法:上市公司通过调整企业内部交易的价格和条件,以实现财务报表的盈余管理。
这种手段主要包括变相的借款、担保、转移利润等。
为了避免盈余管理对投资者和市场的负面影响,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监管和规范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1. 完善法律法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披露、内部控制、审计、监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管力度。
2. 加强监管机构的监督:中国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罚。
3. 提高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意识: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辨识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识别和应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4.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规范财务报表编制和审计流程,减少盈余管理的空间和可能性。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众多,对于投资者和市场都具有一定的风险。
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投资者也应该提高风险意识,进行审慎投资。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某些手段或方法,主动调节利润,以达到稳定、增加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在股票市场中,盈余管理是影响公司股票价格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盈余管理并非完全无法避免,但需要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进行,不能走向财报造假,损害市场公信力乃至社会整体利益。
1.经营活动调整: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通过调整生产销售计划、改善客户结构、加强成本控制等方式调整经营活动来影响盈余水平。
2.会计政策调整: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特点和财务目标,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控制或推迟利润的确认时间,从而影响净利润水平。
例如,可以选择加速或推迟资产折旧费用的计提,或是对应收账款的计提坏账准备进行调整。
3.资产减值:企业可以通过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来降低当期盈余水平,达到稳健经营的目的。
但是,企业需要具有正确的资产减值预测和计量能力,以避免过度减值。
4.货币资金管理:通过控制货币资金的计提和投资收益,来影响当期盈余水平,例如加快支付给股东的股息,创造高股息回报率的形象。
5.关联交易:通过与控股股东、关联方公司之间的交易,来影响盈余水平,例如与控股股东签订合同,从而在半年度或年度估值时,将持有股份公允价值提高,创造所持股份的价值回报。
6.财务工程操作:企业可以通过财务操作手段如做空债券、股份回购等操作方式来影响最终的财务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时,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不能采取一些违法和不正当的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此外,在过度追求短期盈利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企业的长远发展。
企业必须坚持合规经营,相信优秀的财务报告和成果终将获得投资者的认可和肯定。
企业通过盈余管理调节利润的20种方法
企业通过盈余管理调节利润的20种方法企业通过盈余管理调节利润的方法1利用推迟费用入帐时间降低本期费用将费用挂在"待摊费用"科目;待摊费用多为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也有一些摊销期在一年以上(如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等)待摊费用的发生时间公司可以控制,因此把应计入成本核算的部分挂在待摊费用科目下,可以直接影响利润总额。
2利用关联交易降低费用支出增加收入来源。
通过“其他业务收入”来高速影响利润总额。
比如向关联方借款融资,降低财务费用。
3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进行调整。
新增“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减值准备”。
对这三项目进行调整影响利润。
4利用其他应收款科目养活费用的提取.公司向关联企业收回应收帐款,同时以对该单位的短期融资方式(记入其他应收款)又把此笔金额从帐面上划转给对方,可以使应收帐周转率指标明显好转,并使本期期末应提的坏帐准备养活降低了费用支出。
5利用其他非正常性收入增加利润总额.通过地方政府的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资产评估增值接受捐赠等)来增加利润总额;这种调节利润的方法有时不必真的同时有现金的流入,但却能较快的提升利润。
6利用应计项目。
企业将收入(或者费用)提前(或者递延)进行确认,调节利润。
7利用交易事项时点。
这是种非会计的盈余管理途径,通过提前或推迟确认营业收入来调节当期利润。
8资产重组企业为让利润好看可能进行一次性业务,比如一次性冲销。
9虚构交易或者资产。
例如虚构没有发生的销售或者退回行为,借资产评估的机会虚增资产,调节利润。
10通过折旧方式变更操纵利润企业对固定资产正确地计提折旧,对计算产品成本(或营业成本)、计算损益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11补贴收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地方政府为了不让本地的上市公司失去宝贵的上市资格,失去宝贵的上市资格,也往往运用“看得见的手”对上市公司进行补贴和帮助,一些公司也因此得到巨额补贴来调节利润。
12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抵减项目,企业多提坏账会造成利润虚减。
(作业)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
(作业)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1.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抵减项目,企业多提坏账会造成利润虚减。
若来年经营状况不好,可利用坏账准备转回,虚增利润,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2.其他应收、应付款例如企业将预提的管理费用常年挂账,而这笔其他应付款却早已没有的收款人,显然是公司的一笔不需要支付的收入,形成公司的“小金库”。
留待需要时再处理该项其他应付款,调节利润。
3.待处理财产损益若本年“发现”存货盘亏,企业挂在账上不进行处理。
来年经营状况不好时,企业可以通过“发现”存货盘盈,虚增利润,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4.在建工程将达到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继续挂在在建工程下,则在此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可以虚增本期利润。
当资产使用时折旧费用增加,会虚减当期利润,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5.存货发出方法的选择公司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在物价上涨时期,当公司需要提高当期盈余时,选用先进先出法。
当公司需要降低盈余时,选用加权平均法。
6.固定资产折旧政策(1)通过有选择的使用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当公司需要提高当期盈余时,选用能够降低折旧费的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
当公司需要降低当期盈余时,选用能够增加折旧费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
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2)通过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的估计。
当公司在经营业绩差时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高估净残值。
当公司在经营业绩好时缩短折旧年限,低估净残值。
7.资产减值损失企业可以利用资产减值损失,对企业的利润进行操纵。
当公司需要降低当期盈余时,多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
若以后期间需要增加当期利润时,可通过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8.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准则规定,将交易性金融资产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由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公允价值的取得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困难,企业更可以利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企业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
企业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引言企业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通过选择适宜的会计政策和合理的会计估计,以及通过选择适当的会计准那么,来影响企业的财务业绩和盈余的分配。
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和经济后果。
本文将探讨企业盈余管理的概念、方法以及对经济后果的影响。
企业盈余管理是企业在财务报告编制和披露过程中,采取合法合规的措施,借助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制定,在符合会计准那么的前提下,对企业的经营盈余进行管理和操控的行为。
盈余管理可以通过调整合约条款、收入确认时点、本钱减值计提、资本化等方式来影响企业的盈余。
企业盈余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财务业绩,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并影响企业的股东利益、管理层鼓励以及市场对企业的评价。
企业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会计政策选择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会计政策。
例如,选择合理的收入确认时点、本钱资本化水平和折旧方法等,来影响企业的盈余。
但需注意,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必须遵循会计准那么,不得违反法律法规。
2. 会计估计调整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会计估计方法对企业的资产、负债以及准备金进行调整,从而影响企业的盈余。
例如,企业可根据预测未来经济环境的变化,对资产价值进行调整,以此降低盈余的波动性。
3. 盈余资本化企业可以将一局部费用进行资本化处理,从而将其转化为资产。
这样做可以延迟费用确实认,在短期内提高企业的盈余。
但需要注意,资本化处理必须符合会计准那么的要求,不能违反相关规定。
三、企业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企业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股东利益通过盈余管理,企业可以调整分配方案,从而影响股东的利益。
例如,企业可以选择发放股息或进行股票回购,来调整股东利益分配的比例。
2. 影响管理层鼓励盈余管理还可以影响企业对管理层的鼓励机制。
通过调整盈余水平,企业可以影响管理层的绩效评价和奖励机制,从而引导管理层朝着企业目标努力。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盈余管理是指公司采取一些手段和方法,通过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来操纵公司的盈余水平,以达到一定的目标和利益。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盈余管理手段和方法:1. 收入确认:公司可以通过推迟收入确认或加速收入确认来影响盈余水平。
可以推迟收入确认到下一财年以平滑盈余,或者在本财年提前确认一部分收入以提高盈余。
2. 费用计提:公司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费用的计提以影响盈余水平。
可以提前计提费用以减少当期盈余,或者延迟计提费用以增加当期盈余。
3. 资产减值:公司可以通过虚报或低估资产减值损失来影响盈余水平。
可以虚报资产减值损失以降低当期盈余,或者低估资产减值损失以提高当期盈余。
4. 资本支出:公司可以通过灵活调整资本支出的时机和规模来影响盈余水平。
可以延迟资本支出以提高当期盈余,或者加快资本支出以减少当期盈余。
5. 减税筹划:公司可以通过合理运用税收政策和规则来减少纳税额,从而增加盈余。
可以利用税收抵免、减免等政策,合理分配利润以降低税负。
6. 盈余平滑:公司可以通过调整会计估计和政策来平滑盈余波动。
可以调整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等,以平均化盈余。
7. 避免损益波动:公司可以通过避免一次性项目和非经营性收支对盈余的影响,使盈余保持稳定和可预见。
可以避免大额投资收益或损失出现,或者分类处理非经营性收支。
8. 盈余预测和指导:公司可以通过制定盈余预测和指导来管理市场和投资者对盈余的预期,以影响股价走势和投资者信心。
可以在每个季度披露盈余预测和展望,控制市场风险和预期管理。
需要指出的是,盈余管理并非一种合法的行为,如果公司采取不当的手段和方法,操纵盈余水平,违反了会计原则和规则,将会受到法律和监管机构的处罚。
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中应谨慎操作,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持财务报表的真实和可靠。
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
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盈余管理是企业运营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的落实,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长期发展及盈利能力。
本文将围绕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展开讨论,为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盈余管理手段1. 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制定合理的预算,对各项支出进行合理控制,确保企业盈余的合理分配。
预算管理需要与各部门密切配合,确保预算的实施和达成。
2. 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盈余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盈余率。
需要从生产成本、管理成本、销售成本等方面进行控制,精简各项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的盈余能力。
3. 资金管理良好的资金管理对盈余的保障至关重要,需要合理安排企业的资金运作,确保企业的资金周转灵活并且在合理的范围内。
还需要正确处理企业的盈余资金,确保盈余的最大化。
投资管理是盈余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对企业的盈余资金进行有效的投资,获取更高的盈余收入。
需要对投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确保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1. 加强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保障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项风险得到合理控制。
通过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预防盈余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和风险。
2. 完善监督机制完善监督机制是盈余管理对策的关键环节,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企业盈余管理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盈余管理的合规性和公正性。
3. 提升盈余管理水平提升盈余管理水平是盈余管理对策的关键环节,需要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盈余管理的认识和理解,确保企业盈余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4. 加强信息披露通过对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的讨论,可以看出盈余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盈余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盈利能力。
企业需要重视盈余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盈余管理体系,确保企业盈余的最大化。
需要加强对盈余管理风险的防范和监督,保障企业盈余管理工作的合规性和公正性。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在财务报表中操纵利润、资产和负债的行为。
盈余管理可以分为合理的盈余管理和不当的盈余管理,其中合理的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在合法、诚信的基础上对盈余进行调节和管理,以符合经营活动的需求,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稳定性;不当的盈余管理则是指以欺骗性手段改变财务报表,虚报盈余情况,给投资者和社会公众造成不良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盈余平滑盈余平滑是指上市公司为了提高盈余的稳定性,通过将盈余在不同期间进行调节,使得盈余的变动幅度减小,降低盈余波动性,既可以防止过高或过低的盈余对公司的股价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又可以使公司的盈利能力更加稳健。
盈余平滑的手段主要包括利用盈余储备和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调节,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以及通过盈余调整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等。
二、成本资产化成本资产化是指上市公司以较长时间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和费用,从而降低当期盈余开支,提高盈余水平。
成本资产化的手段主要包括延长资产折旧年限、提高资产原值、推迟资产成本资本化时间等。
三、收入操纵收入操纵是指上市公司通过改变收入的确认时间、范围和金额,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收入操纵的手段主要包括将未来期间的收入提前确认、将损失资产收入视为正常收入、以及通过关联交易、内部交易等方式增加或减少公司的实际收入等。
五、资产减值调整资产减值调整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对资产减值进行调整,从而转移损失,改变盈余情况。
资产减值调整的手段主要包括恶化经济环境下的资产减值预提、针对特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调整等。
六、虚假交易虚假交易是指上市公司通过虚构交易进行盈余管理,从而改变财务报表的实际情况。
虚假交易的手段主要包括通过假冒或虚构交易对象进行交易,通过假账、虚账等手段进行转移盈余等。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既有合理、合法的盈余管理手段,也存在不当的盈余管理手段。
常见的盈余管理的手段
常见的盈余管理的手段盈余管理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手段来提高盈余水平的过程。
有效的盈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盈余管理手段。
1. 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一种常见的盈余管理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采购成本、运营成本等途径,来提高盈余水平。
例如,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寻找更具竞争力的供应商,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通过节约能源、减少废料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
成本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盈余水平,但需要注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不影响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2. 销售增长销售增长是另一种常见的盈余管理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增加销售量、提高产品价格、推出新产品等方式来增加销售额,从而提高盈余水平。
例如,通过市场营销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产品;通过改进产品设计和功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售价;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销售增长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盈余水平,但需要注意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避免过度扩张导致盈余下降。
3. 资产利用率提升资产利用率提升是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合理配置和利用资产,提高资产的效益和回报率,从而提高盈余水平。
例如,通过优化库存管理,减少库存占用成本;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的维护和管理,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租赁闲置资产,获取额外收入。
资产利用率提升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盈余水平,但需要综合考虑资产使用的效益和风险。
4. 财务风险管理财务风险管理是盈余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企业应该及时识别和评估各类财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以降低财务风险对盈余的影响。
例如,通过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制定相关政策和流程;通过多元化经营,降低单一业务带来的风险;通过购买适当的保险产品,转移风险责任。
财务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保护企业的盈余水平,但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风险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
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公司对于盈余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以达到最大化股东权益的目的。
在盈余管理过程中,企业需要运用各种手段和对策来保障盈余的稳定增长和合理分配,以及防止盈余被滥用或浪费。
本文将从盈余管理手段和对策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话题。
一、盈余管理手段1. 股利政策股利政策是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直接影响到股东收益和公司的稳定性。
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股利政策来实现盈余合理分配和利用。
盈余较多时,可以适当增加现金股利或进行股息红利再投资计划,以提高股东收益和公司的财务实力;盈余不足时,则可以减少股利分配以保证公司的运营资金。
2. 固定资产投资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盈余的增值,而固定资产投资是一个长期可持续的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盈余投资于固定资产,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盈余的合理增长。
3. 现金管理盈余管理还包括对现金的合理管理和利用,企业可以通过现金管理来保持盈余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企业可以建立现金规模和运营资金的合理比例,避免盈余过多导致现金积压,也可以根据需要适时进行现金调剂,以保障企业正常经营。
4. 偿还债务盈余管理还包括对债务的管理,企业可以通过盈余偿还债务来降低财务风险和减少财务成本。
盈余较多时,可以适时偿还债务以减轻财务负担,提高信用等级,盈余不足时可以通过债务融资来补充流动资金,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
1. 设立盈余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完善的盈余管理制度,明确盈余分配和利用的原则、决策程序和责任主体,以提高盈余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盈余管理制度应依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盈余规模来确定,确保盈余合理分配和利用。
2. 加强内部控制加强内部控制是盈余管理的重要对策,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于盈余的监督和管理。
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地防范盈余滥用和浪费,提高盈余的使用效率和合理性。
3. 强化审计监督企业应加强对盈余的审计监督,确保盈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盈余管理的措施
盈余管理的措施盈余管理,这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啊,它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理财小技巧,只不过是在企业的财务领域里罢了。
咱先来说说啥是盈余管理。
简单说,就是企业管理者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这就好比咱在家里算自己的收支,想办法让手里的钱看起来更合理,更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那盈余管理有啥措施呢?比如说,企业可以在收入确认上下功夫。
这就好比卖水果,你可以选择在水果熟透的时候卖,能卖个好价钱;也可以在还没熟透的时候就卖,价格可能低些,但能早点回笼资金。
企业也是这样,对收入确认的时间和方式进行选择,就能影响盈余啦。
再比如,企业可以在费用这方面动脑筋。
像是折旧和摊销的方法选择,这就像你买了一辆车,是选择快速折旧还是慢慢折旧?不同的选择对每年的费用影响可大了。
还有存货计价方法,是先进先出还是加权平均?这也能影响成本和利润呢。
还有啊,利用资产减值准备也是一招。
就像你觉得家里某个旧家具不值钱了,减值处理掉,企业对资产减值的判断和处理也能调节盈余。
另外,关联交易也是常见的手段。
这就好比一家人之间互相帮忙,企业和关联方之间进行交易,价格和条件可能就有“操作”的空间。
不过,咱得知道,盈余管理可不能过度,不然就变成造假啦!这就像你减肥,适当控制饮食是好事,过度节食可就伤身体了。
盈余管理用好了,能让企业在财务上更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但要是用歪了,那可就是自找麻烦,不仅会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还会失去投资者的信任。
所以说,盈余管理就像一把双刃剑,得用得恰到好处,才能为企业带来好处,而不是惹来麻烦。
咱们企业管理者可得擦亮眼睛,拿捏好分寸,让盈余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助力,而不是绊脚石!。
(作业)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
(作业)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一、资本支出管理资本支出管理是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指企业在盈余中投入资金以进行新项目的开发和扩张。
资本支出的管理需要企业对未来市场的预测和分析,以及对新项目的研究和评估。
在进行资本支出决策时,企业应该考虑到项目的风险、潜在收益、投资回报率等因素,以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和最大化利润。
二、股息政策股息政策是企业盈余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它是指企业通过向股东派发股息来管理盈余。
股息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企业的盈利水平、现金流量、股东的需求等因素。
在制定股息政策时,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来确定股息的金额和支付时间,并且要注意避免过度派发股息导致企业的现金流量不足。
三、债务管理债务管理是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指企业通过合理的债务结构来管理盈余。
债务结构的合理性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财务稳定性和风险控制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债务管理时,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和资本需求来确定债务结构,同时也要注意控制债务风险,避免过度负债导致企业的财务危机。
四、现金流管理现金流管理是企业盈余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式,它是指企业通过合理的现金流量管理来管理盈余。
现金流量的管理需要企业对现金流量的来源和用途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规划,以确保企业的现金流量充足和稳定。
在进行现金流管理时,企业应该注重现金流量的预测和分析,合理规划现金流量的使用和投资,避免现金流量的不足和浪费。
五、税务规划税务规划是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指企业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来管理盈余。
税务规划需要企业对税收政策和法规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以寻找最优的税务筹划方案。
在进行税务规划时,企业应该注重合法性和合理性,避免违法游税和过度游税导致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受损。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利用不同的财务手段、法律手段和合规手段,来达到调整财务报表
的目的,以达到公司盈余预期的一种行为。
盈余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1. 收入确认:过度收入确认是一种常见盈余管理手段,公司将本应在以后的期间内
实现的收入,提前确认为当期的收入,以此来增加当期利润。
例如,公司可以在与客户签
订销售合同时,在其中增加未来的销售订单,这样就可以提高当期的收入和利润。
2. 资本化支出:资本化支出指的是将本应在当期计入费用的支出,转化为长期资产,从而推迟费用的计提,提高当期的净利润。
例如,公司可以将某些维护费用、研发费用、
广告费用等资本化,以此来降低当期费用,提高当期利润。
4. 政策变更:政策变更是指公司通过调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计算方法等方式,
来提高当期利润。
例如,公司可以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或者是对存货进行计提坏账准备
等方式,来改变当期的利润水平。
5. 法律工具:公司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法律工具,来实现盈余管理的目的。
例如,
公司可以通过使用关联方交易、拆运等违规行为来影响当期的利润水平,从而实现盈余管
理的目的。
总的来说,盈余管理是一种常见的行为。
公司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财务手段、法律手
段和合规手段,来实现盈余管理的目的。
但是,这种行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如果公司过
于依赖盈余管理来实现目标,会导致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不信任,从而带来负面的
影响。
因此,公司应该采取合理的手段来进行盈余管理,以保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经营活动中通过增加或减少特定的成本、费用或收入,以达到调节、操纵或控制盈利水平的一种管理行为。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盈余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行为。
首先,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包括:1.预计计提坏账准备。
2.使用资产减值准备。
3.调整商誉减值。
4.计提加速摊销。
5.选择利润高峰的财务年度。
6.资产销售收益。
7.利用其他收益的调节作用。
这些手段是通过减少成本、费用或增加收入来实现盈余管理的目的。
1.资本化支出:将本来应当计入成本的支出算成固定资产装备或其他资产,以减少当期的费用支出,从而达到调节盈利的目的。
2.装置大量坏账准备:将一个超过预期的百分比的坏账额计在当期的费用中,使当期的利润减少。
3.资产减值:对长期资产进行审查,如果发现资产减值,将减值额度计入当期的费用中,从而减少当期的利润。
4.调整商誉减值:在合理的范围内调整商誉减值,从而达到调整盈利的目的。
5.利用其他收益的调节作用:如利用非经常性损益中的收益来抵消其他费用,从而达到调节盈利的目的。
总的来说,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比较多,企业在选择盈余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时,应该考虑到其合法性以及与企业长远经营战略相融合,确保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违反相关法规和规定,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通过操作利润分配和会计报表等手段,对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调整和管理的行为。
盈余管理的目的可以是为了提高公司利润,以影响股价以及提高融资能力等。
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公司的财务透明度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
一、调整会计政策调整会计政策是公司盈余管理的一种常见手段。
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更改会计估计和政策,来影响财务报表的呈现方式,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公司可以通过改变折旧方法或者资产减值计提的方式来调整会计政策,进而影响利润的呈现。
在我国,调整会计政策这种盈余管理手段存在着一定的法律约束。
《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会计政策的确定和变更的相关规定,要求企业以公允、合理、真实和审慎的原则来确定会计政策,同时变更会计政策的情形和影响应当在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并进行说明。
二、不良披露和信息操纵不良披露和信息操纵也是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常见手段之一。
上市公司可以通过选择性披露信息、虚构收入或者资产等方式来影响盈余的呈现。
公司可以隐瞒不利的财务信息,或者通过虚构交易等手段来改变财务报表的内容,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针对不良披露和信息操纵的行为,我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
《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进行了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规定了上市公司应当公开的信息内容和披露的标准,同时规定了证券交易市场的信息真实性和透明度要求。
三、资产负债表调整针对资产负债表调整这种盈余管理行为,我国有相关的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或者成本进行资产的计量,同时规定了资产减值的相关要求,要求企业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并充分披露相关信息。
四、人为干预盈余人为干预盈余是一种公司内部人员通过操作财务报表和会计记录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
1.应收账款
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抵减项目,企业多提坏账会造成利润虚减。
若来年经营状况不好,可利用坏账准备转回,虚增利润,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2.其他应收、应付款
例如企业将预提的管理费用常年挂账,而这笔其他应付款却早已没有的收款人,显然是公司的一笔不需要支付的收入,形成公司的“小金库”。
留待需要时再处理该项其他应付款,调节利润。
3.待处理财产损益
若本年“发现”存货盘亏,企业挂在账上不进行处理。
来年经营状况不好时,企业可以通过“发现”存货盘盈,虚增利润,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4.在建工程
将达到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继续挂在在建工程下,则在此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可以虚增本期利润。
当资产使用时折旧费用增加,会虚减当期利润,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5.存货发出方法的选择
公司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在物价上涨时期,当公司需要提高当期盈余时,选用先进先出法。
当公司需要降低盈余时,选用加权平均法。
6.固定资产折旧政策
(1)通过有选择的使用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当公司需要提高当期盈余时,选用能够降低折旧费的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
当公司需要降低当期盈余时,选用能够增加折旧费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
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2)通过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的估计。
当公司在经营业绩差时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高估净残值。
当公司在经营业绩好时缩短折旧年限,低估净残值。
7.资产减值损失
企业可以利用资产减值损失,对企业的利润进行操纵。
当公司需要降低当期盈余时,多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
若以后期间需要增加当期利润时,可通过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8.交易性金融资产
会计准则规定,将交易性金融资产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由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公允价值的取得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困难,企业更可以利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当公司需要增加本期利润时,高估资产的公允价值,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当公司需要降低本期利润时,可以减少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甚至使其为负,从而操纵利润。
9.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满足两个条件时(该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确认损益。
这就带来了企业对企业的利润的管理。
10.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方式
企业可通过有选择的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选用成本模式还是公允价值模式进行盈余管理。
当公司需要降低当期利润时,选用成本模式,通过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降低当
期利润。
当公司需要提高当期利润时,选用公允价值模式,通过高估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虚增利润。
11.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选择
当子公司当年有利润时,采用权益法将属于公司部分的利润并入合并会计报表。
当子公司当年经营亏损时,则找理由改用成本法,将属于上市公司的亏损剔除。
12.债务重组
准则规定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将支付的现金与债务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以非现金资产清偿的,债务人应将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债务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所以,业绩差的公司或是债务负担严重的公司可能通过债务重组行为调高利润。
13.资产重组
公司将其持有的其他公司股权予以高价转让,或指将本公司的不良资产与其他公司的优质资产置换,确认资产增值收益。
14.关联方交易
例如在关联方之间购销商品时,公司以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提高利润。
或关联方将自己的优质资产租赁给上市公司,收取较低的租赁费,或租赁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向上市公司支付较高的租赁费。
以低息或高息方式与关联方发生资金往来,调节财务费用。
15.合并范围的确认与变更
公司可以通过期中合并、持股比例变动等变更合并范围。
当公司需要提高利润是,他就有可能选择将所属子公司的盈利并进来,而将亏损子公司剔除。
16.研发支出
会计准则规定符合条件的研发支出可以资本化。
公司,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可以通过研发费用的资本化,从而使当期利润增加。
17.预计负债
预计负债包括对外提供担保、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重组义务以及固定资产和矿区权益弃置义务等产生的预计负债。
但不管是预计负债的确认还是计量,职业判断的空间都很大。
18.提前或递延确认收入
企业在未来存在巨大不确定性是仍然确认收入,在仍需进一步提供后续服务时确认收入,造成利润虚增。
企业一般会在当前收益较为充裕而未来收益预计可能会下降时就会使用递延确认收入的手段。
19.提前或递延确认费用
由于有些费用的收益期很难确定,如广告费到底使那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增加以及增加了多少。
所以这种费用如何在各个会计起价分配以及分配多少需要一定的主观判断,所以公司可以利用此进行盈余管理
20.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包括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以及外购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在确认以及后续的摊销与否以及摊销年限的选择上都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形成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