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筝》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憧憬、大惊失色、垂头丧气”等词,并正确,流利。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品读重点词句,联系自己的体验,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4、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点:
体会孩子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心情的变化
难点
体会孩子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心情的变化的同时,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容。
第二课时: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孩子们心情的变化及写法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放过风筝吗?那你们放风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2.风筝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快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风筝》,(板书:风筝)看看贾平凹先生笔下的风筝是怎样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哪几件事。(出示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生字词。
(1)自读出示的生字词。
(2)指名读出示的生字词。
(3)比赛读,每组请一个小朋友,比一比谁读得又正确又响亮。(4)齐读出示的生字词。
2、联系上下文指导学生理解“希望”“继续”“田埂”是什么呢?“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
3、现在老师把生字单独拿出来,你们还认识吗?
(1)出示生字:精希却依拼命奔村抖丧磨坊
(2)开火车读,议一议哪些字比较难写?
(3)教师写:丧、却、磨
(4)请小朋友们自己在本子上写一遍。
4.还记得刚才的问题吗?大家找一找,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哪几件事?
5、做风筝是哪一段?放风筝呢?找风筝呢?
6.分段读:你们喜欢哪一部分?(请同学读,第1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
三、细读“做风筝”,感受快乐。
请同学们认真读第2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句子和词语。(出示第2自然段)
1.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1)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又是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的?(“精心”孩子们做得很认真,心中充满了希望)
(2)理解“憧憬”。同学们,这里有一个词“憧憬”(板书),它是什么意思呢?(向往)
(3)想象说话:是的,它们都是竖心旁,心里有着向往,有着希望。那么他们做风筝时,心中有什么向往,有什么希望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
(3)朗读:这是他们的憧憬,可能也是你们的憧憬。让我们带着向往的心情一起读。
2.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1)从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情怎么样?(2)理解“依然”。你能为“依然”找个近义词吗?(仍然、依旧、还是)
(3)我们精心地做着,结果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为什么说“我们依然快活”?
预设:1.因为这是我们亲手做的。
2.因为我们做风筝时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3.因为这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指名读:请你把快乐带给大家。
(4)风筝上寄托着我们的憧憬和希望,虽然做出来的风筝什么也不像,但是我们的心中仍然很(快活)。快乐就快乐吧,但风筝就是风筝,为什么把它叫做“幸福鸟”呢?想一想,它寄托着谁的幸福?(“我们”、孩子们的幸福)
(5)那为什么又要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去呢?你们是怎么想的?(同学们,你们放过孔明灯吗?那你们有在孔明灯上写上自己的愿望吗?)
预设:1.希望风筝能把自己的愿望带向远方。
2.希望自己能像风筝一样在天空飞翔。
3.希望把自己的幸福放飞。
小结:怪不得作者说童年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憧憬和快乐美美地读读第2自然段。
四、作业布置
1.完成导学案作业。
2.摘抄喜欢的句子分析教材
三年级上册《风筝》教学反思
教材简析
《风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本文语言朴实,笔调亲切、自然,自始自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能借助拼音识字,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但三年级的学生情感体验和积累还远远不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本文贴近生活,学生对风筝并不陌生,并有放风筝的生活体验,因此对于理解文中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心情并不难,但要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仍然比较困难。
回顾本课教学,我有以下收获:
“以读为本”开展教学,让学生充分读,多读多体会,在读中悟,在悟中读。抓住了作者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不同阶段的心情变化,以关键词句为切入点,整合了课文容,体现了年段的教学特
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通过多读来感悟文章容。在本课时中,学生朗读的相当不错,如同切身感受。
在指导朗读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将语言转变为形象鲜明的心视像;注意培养情味感,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了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阅读更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没有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的氛围,探究的氛围,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