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浅层地下水氟化物健康风险评价及其富集原因分析-地球环境学报

永城浅层地下水氟化物健康风险评价及其富集原因分析-地球环境学报
永城浅层地下水氟化物健康风险评价及其富集原因分析-地球环境学报

第6卷 第5期2015年10月

地球环境学报

Journal of Earth Environment

V ol.6 No.5Oct. 2015

doi:10.7515/JEE201505009

收稿日期:?2015-08-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40028,41340043)通讯作者:符超峰,E-mail: fucf@https://www.360docs.net/doc/8717914875.html,

永城市浅层地下水氟化物健康风险评价及其

富集原因分析

左?俊,符超峰

(长安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 710054)

摘?要:为了解永城市浅层地下水中氟化物对居民健康的危害和富集原因,运用美国环保局(USEPA )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永城市8个乡镇浅层地下水氟化物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得出各乡镇浅层地下水氟化物所致个人健康风险均介于1E ?08 ~ 2E ?08(每年),且各乡镇浅层地下水氟化物所致个人健康年风险与对应各乡镇实际氟骨病犯病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 = 0.73076;将商丘市其他各县区出露基岩面积、地形、地下水盖层岩性等方面与永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偏酸性基岩的风化、地势低洼,浅层地下水盖层岩性偏粘粒为永城市浅层地下水氟富集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商丘市;永城市;氟化物;健康风险评价;浅层地下水

中图分类号:X523;X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901(2015)05-0323-07

The fluoride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shallow groundwater and analysis the

main reason of fluorine enrichment in Yongcheng

ZUO Jun, FU Chao-feng

(The School of Earth Science and Resources,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54,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harm of residents health and the reason of enrichment about the fluoride in shallow groundwater of Yongcheng, the fluoride health risks of eight towns in Yongcheng are assessed by the health risk assessment model recommended by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USEPA), suggested that the fluoride-induced personal health risks in townships are between 1E ?08 ~ 2E ?08 (a ?1) and have a high correlation with the actual incidence of fluorosi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 0.73076);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se three aspects about the area of exposed bedrock, landform and groundwater cap rock in Shangqiu other counties with Yongcheng, concluded that the main reason of fluorine enrichment in Yongcheng i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acidic bedrock, low-lying and fine lithology of shallow groundwater cap, etc.

Key words: Shangqiu; Yongcheng; fluorosis; health risk assessment; shallow groundwater 氟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的氟化物摄入对人体是有益的,可以降低龋齿的发病率,并能促进骨骼发育,如若摄入不足则会使得龋齿的发病率大大增加(李静等,2006;郜红建等,2010),而过量的氟是一种全身性毒物,不仅表现在对骨骼和牙齿的损害,对非骨骼组织也有广

泛的毒性作用(边归国,2008)。饮水是人体摄入氟的主要途径之一,如果区域地下水等饮用水源存在氟化物浓度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那么都可能会导致地方性氟病的发生。

我国有1226个病区县,受危害人口超过2亿人,成为地氟病受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郜红建

324 地球环境学报第6卷

等,2010)。商丘市是我国氟化物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市,根据最新的关于商丘市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分析结果可知,商丘各县区浅层地下水中氟化物均是主要超标项目之一,而其中超标率(超标检测井数/总检测井数)最高,高达90%的是永城市(陈顺胜等,2013)。永城市农村地区由于净水等基础设施缺乏,仍然以氟化物高超标的浅层地下水作为主要的饮用和灌溉水源,这些高超标氟化物长期地影响着该区居民的身体健康。目前,关于永城市地下水水质情况的调查和研究较多(许可等,2010;臧红霞等,2010;许猛等,2012;陈顺胜等,2013),但是将水质指标与水源地居民身体健康直接相联系的健康风险评价研究仍未有见刊。

本研究整理了前人调查和监测的永城市浅层地下水中氟化物浓度最新数据,运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该区浅层地下水中氟化物进行健康评估,并将商丘市其他各县区出露基岩面积、地形、地下水盖层岩性等方面与永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影响永城市浅层地下水氟化物富集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地氟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永城市位于33°42′ ~34°18′N,115°58′ ~116°40′E,地处华北平原东南缘,豫东淮河冲积平原北部,属淮河流域。受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的控制,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19 mm,且年内降雨量不均,多集中在7、8月份,可占全年降雨量的50% ~60%;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87.8 mm,蒸发量最大时期常出现在以干燥少雨多风天气为主的春季(徐凤梅等,2006)。研究区地势较为平坦,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比降为1/4000 ~1/5000,地表岩性主要以全新统冲积层、更新统冲积-湖积层的亚粘土、粘土、砂土为主。区域内浅层地下水坡降1/5500 ~ 1/6500,流向基本上同现代地形倾斜方向一致,水平运动相对较弱,以垂直运动为主(李贵明,2008);埋深1.5 ~ 4.0 m,由于埋深浅,蒸发成为浅层地下水主要的排泄途径;盖层岩性以亚粘土,亚砂土为主(陈玉茹和马传明,2013);补给主要靠区内王引河、沱河、浍河、包河四条河流渗透和大气降水。采样地分布见图1。

2?氟化物健康风险评价

2.1?材料与方法

2.1.1 数据来源

永城市浅层地下水各样地氟化物含量数据来自于《永城地氟病区氟的地球化学环境研究》,其中涉及永城市8个采样地,40

个水样数据。

图1 永城市采样地分布图

Fig.1 Location of sampling sites in Yongcheng

第5期左俊,等:永城市浅层地下水氟化物健康风险评价及其富集原因分析325

2.1.2 评价方法

健康风险评价即是定量描述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覃忠书和黎明强,2008)。本研究采用的定量方法为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具体来说,该模型又根据污染物性质分为致癌物与非致癌物健康风险评价两类模型。由于本文研究对象氟化物为一种非致癌污染物,故选择其中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数据处理,模型公式(USEPA,1991,1992)为:R ig n = (D ig×10?6/R f D ig)/70 (1)

D ig = C×2.2×T×T e /(70×T a) (2)式中R ig n为非致癌污染物i经食入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平均年风险,a?1(每年);D ig为非致癌污染物i经食入途径的单位体重日均暴露剂量,mg ? ( kg ? d )?1;R f D ig为非致癌污染物i的食入途径参与剂量,mg?1( kg ? d )?1;70为人类平均寿命,a(年);根据相关文献(覃忠书和黎明强,2008;黄艳红等,2010;刘俊岭等,2010)对风险评价过程中涉及的参数进行取值:T取365 d ? a?1,T e非致癌物= 30 a,日均饮水量为2.2 L,人均体重为70 kg,T a非致癌物质=30×365 d;氟化物食入途径参与剂量0.06 mg ? ( kg ? d )?1。

2.2 结果与分析

永城市各乡镇浅层地下水氟化物平均浓度见表1(李绍生等,2011),将表1氟化物平均浓度数据代入上述模型进行计算,得出各乡镇浅层地下水氟化物所致平均个人健康年风险(表2)。

表1 永城市各乡镇浅层地下水中氟化物平均浓度

Tab.1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fluoride in shallow groundwater of the towns in Yongcheng 乡镇城厢刘河陈官庄高庄演集黄口新桥候岭

样品个数55458427氟化物平均浓度(mg?L?1) 2.53 1.90 1.65 1.92 1.60 1.23 2.10 1.67

表2 永城市各乡镇浅层地下水氟化物所致平均个人健康年风险(a?1)

Tab.2 Average health risks of fluoride in shallow groundwater of the towns in Yongcheng 乡镇城厢刘河陈官庄高庄演集黄口新桥候岭平均个人年风险 2.01E ? 081.51E ? 081.31E ? 081.52E ? 081.27E ? 089.76E ? 091.67E ? 081.33E ? 08

由表2可知,永城市各乡镇浅层地下水中氟化物所致平均个人健康年风险从小到大依次为城厢、新桥、高庄、刘河、候岭、陈官庄,演集和黄口。全市各乡镇浅层地下水氟化物所致平均个人健康年风险均处在1E?08 ~ 2E?08,即每年每亿人口中有1 ~ 2人(概率)因浅层地下水氟化物致病致死,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有毒有害物质健康危害风险最大可接受水平(5.0E ? 05?a?1)(黄艳红等,2010)。对李绍生等(2011)所做的实地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可知,城厢、新桥、高庄、刘河、候岭、陈官庄,演集和黄口氟骨病实际犯病率分别为5.63%、1.37%、4.01%、2.51%、2.51%、0,0和0.52%。将上述运用模型计算所得各乡镇浅层地下水氟化物所致个人健康年风险理论值与对应各乡镇氟骨病实际犯病率相比较,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 = 0.73076(图2),说明该评价模型所计算的理论值与实际情况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该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所得各乡镇浅层地下水氟化物所致个人健康年风险明显低于对应各乡镇氟骨病的实际犯病率,原因可能来自多个方面:首先,地下水健康年风险为居民在一年中饮用该水质地下水犯病或者致死的概率,而实际犯病率则是居民长期饮用该种水质地下水所造成的结果,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两者在数值上存在数量级的差别是正常的;其次,风险评价只考虑了通过饮水途径摄入的氟,而实际氟进入人体是多渠道的;另外,风险评价模型中不考虑个体差异、地区差异等因素,将氟化物摄入途径参与剂量统一规定为0.06 mg?(kg?d)?1是不合理的,适合该研究区的氟化物摄入途径参与剂量值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 氟化物富集原因分析

陈顺胜等(2013)对商丘市浅层地下水调查和监测所得数据显示,商丘市各县区浅层地下水氟化物均有超标,为主要的超标项目之一,其中以永城市为最甚,超标率高达90%(图3);龚建

326 地球环境学报第6卷

师等(2010)在研究淮河流域地氟病环境水文地质条件中给出了淮河流域地氟病的粗略分布范围,可以看出商丘市地氟病主要集中分布在商丘东南部。为了找出永城市浅层地下水氟富集的主要原因,我们从基岩出露情况、地形、地下水盖层岩性三个方面将永城市与商丘市的其他各县区进行比较分析。

3.1 基岩与氟富集

前人研究显示同地区的基岩中氟的含量要比地下水中的氟含量高出许多倍,岩石风化后氟可

以被地下水溶解,这就意味着岩石是地下水中氟的一个主要来源(龚建师等,2010),基岩中氟的富集程度可能直接影响着该区地下水中氟含量的高低。氟在岩浆中是以挥发组分存在,挥发组分由于其熔点低,往往到岩浆分异晚期才慢慢结晶下来,所以岩浆分异晚期形成的酸性岩相对于早期结晶的基性岩氟含量要高很多。从商丘市50万地质图(图4)上发现,整个商丘市只有永城市有一定的基岩出露。岩性为:上寒武统—下奥陶统三山子组白云岩、燧石;白垩纪花岗斑岩、黑云花岗斑岩、斜长花岗斑岩,钾长花岗斑岩。由上述分析可知,永城市出露的白垩纪几类花岗斑岩都是重要的氟化物载体,在地表易于遭受风化,又加之商丘市河流总体流向为西北向东南(永城境内部分河流从北部基岩区流向南部地区)(图4),基岩遭受风化后,氟化物随地表径流迁移赋存于低洼处,并逐步往地下水中富集,导致地下水中氟化物含量升高。这是永城市浅层地下水氟化物高于其他县区的主要原因之一。3.2 地形与氟富集

商丘市地形图上显示,商丘市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高差在30 m 左右,自然坡降1/4500 ~ 1/6000。根据前人研究,商丘浅层地下水水位也表现出西北高东西低的状态,区域地下水流向基本同地形倾斜方向一致(李贵明,2008)。从图5地形图看出,永城市为商丘地区的最低点即地形上的洼地,同时商丘市河流总体流向为西北向东南(图4),所以永城市既是地表径流的排泄区又是地下水的排泄区。有研究认为(李绍生等,2011;赵伟,2011):(1)区域内地表水会将岩石分化分离出的氟以及土壤中的氟通过地表径流搬运到低洼处堆积,然后随地表水下渗进入地下水;(2)地下水从补给区向排泄区径流的过程中,在水岩作用和蒸发浓缩的共同作用下,氟化物不断积累增加;(3)洼地由于地下水埋深较浅,蒸发强烈而加快地下水的浓缩,使得地下水中氟化物浓度升高。上述机理与过程说明了地形也是导致永城市浅层地下水氟富集的一个主要原因。3.3 盖层岩性与氟富集

商丘市浅层地下水盖层岩性分布如图6所示(陈玉茹和马传明,2013

),其中永城市浅层地

图2 氟化物所致个人健康年风险与氟骨病

实际犯病率相关性

Fig.2 The relevance between average health risk of fluoride

and the actual attack rate of osteofluorosis

图3 商丘市各地区浅层地下水氟化物超标率Fig.3 The exceed standard rate of fluoride in shallow

groundwater in Shangqiu

第5期左 俊,等:永城市浅层地下水氟化物健康风险评价及其富集原因分析327

下水盖层岩性粒度总体最细,以亚粘土、亚砂土为主。同一地区不同岩性的地下水盖层中往往富集的氟化物差别很大,从大到小依次为粘土、亚粘土、亚砂土、极细砂、细砂、细中砂、粗砂(何

世春,1990)。主要原因是细粒的沉积物透水性差,径流滞缓,有利于氟化物储存,同时又可使岩层或土层中的氟化物充分溶解;再者,细粒沉积物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有利于氟化物等盐类的

保存,而粗粒则因透水性好,氟易于迁移;盖层沉积物中氟化物浓度的升高将为地下水中氟化物含量上升提供条件。通过商丘地区浅层地下水盖层岩性对比可知,永城市浅层地下水盖层岩性以粘粒为主也是造成其氟富集的一个重要因素。另

外,地下水的温度、pH 值、以及地下水中其他离子的浓度也是影响氟富集的因素(张威等,2004

)。

图4 商丘地质及水系图

Fig.4

Geologic and river system map of Shangqiu

图5 商丘市地形图

Fig.5 Topographic map of Shangqiu

328 地球环境学报第6卷

4 结论

通过永城市浅层地下水氟化物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风险评价,以及对永城市氟化物富集因素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永城市各乡镇浅层地下水氟化物所致个人健康年风险大小依次为城厢、新桥、高庄、刘河、候岭、陈官庄,演集和黄口,数值上均处在1E ? 08 ~ 2E ? 08,即每年每亿人口中有1 ~ 2人(概率)因氟化物致病致死。(2)永城市各乡镇浅层地下水氟化物所致居民个人健康年风险与对应乡镇氟骨病的实际发病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该评价模型理论计算值与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该评价模型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3)永城市各乡镇浅层地下水氟化物所致个人健康年风险普遍低于对应乡镇的实际犯病率,除客观原因外,也可能是风险评价模型中不考虑个体差异、地区差异等因素将氟化物摄入途径参与剂量统一规定为0.06 mg?(kg?d)?1所造成的,适合研究区的氟化物摄入途径参与剂量值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4)基岩风化释放氟、地形低洼、浅层地下水盖层岩性等三方面可能为研究区氟富集的主要因素。参考文献

边归国. 2008. 无机氟化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机理研究新进展[J].

化工生产与技术, 15(5):13 – 16. [Bian G G. 2008. New

progress of mechanism research on influence of fluoride to human body health [J]. Chemical Production and Technology , 15(5): 13 – 16.]

陈顺胜, 郑华山, 张海忠. 2013. 商丘市浅层地下水环境质

量调查分析[J]. 治淮, (12): 14 – 15. [Chen S S, Zheng H S, Zhang H Z. 2013.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shallow groundwater in Shangqiu City [J]. Harnessing the Huaihe River , (12): 14 – 15.]

陈玉茹, 马传明. 2013. 商丘市浅层地下水易污性评价[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 41 – 44. [Chen Y R, Ma C M. 2013. Shallow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in Shangqiu City [J].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0(1): 41 – 44.]

郜红建, 张显晨, 张正竹, 等. 2010. 安徽省饮用水中

氟化物含量及健康风险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30(4): 464 – 467. [Gao H J, Zhang X C, Zhang Z Z, et al. 2010. Fluoride level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risk in drinking water in Anhui Province [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 30(4): 464 – 467.]

龚建师, 叶念军, 葛伟亚, 等. 2010. 淮河流域地氟病环境

水文地质因素及防病方向的研究[J]. 中国地质, 37(3): 633 – 639. [Gong J S, Ye L J, Ge W Y, et al. 201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uorine i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ndemic fluorosis in Huaihe River Basin [J]. Geology in China , 37(3): 633 – 639.]

何世春. 1990. 氟的富集规律[J].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3(1):88 – 97. [He S C. 1990. The concentrate law of flourine [J]. Journal of East China College of Geology , 13(1): 88 – 97.]

黄艳红, 常?薇, 何振宇. 2010. 武汉市农村地区地

下水健康风险评价[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7(10): 892 – 894. [Huang Y H, Chang W, He Z Y. 2010.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rural groundwater in Wuhan, Hubei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Health , 27(10): 892 – 894.]

李贵明. 2008. 河南省商丘市浅层地下水水质污染分区[C].

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 中国甘肃兰州. [Li G M. 2008. Shallow groundwater quality pollution partition of Shangqiu, Henan [C]. China Coal Society, Academic BBS Mine Geology Professional Committee in 2008. Lanzhou of Gansu,

China.]

图6 商丘市浅层地下水盖层岩性分布图

Fig.6 Cover layer lithology distribution map of shallow

groundwater in Shangqiu

第5期左俊,等:永城市浅层地下水氟化物健康风险评价及其富集原因分析329

李?静, 谢正苗, 徐建明. 2006. 我国氟的土壤环境质量指标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概况[J]. 土壤通报, 37(1): 194 – 199. [Li J, Xie Z M, Xu J M. 2006.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ex of fluorine and human health in China [J].

Chinses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37(1): 194 – 199.]

李绍生, 刘培云, 马勇光, 等. 2011. 永城地氟病区氟的地球化学环境研究[J]. 河南科学, 29(3): 357 – 361. [Li S S, Liu P Y, Ma Y G, et al. 2011. Study on geochemical environment of fluorine in Yongcheng fluorosis areas [J].

Henan Science, 29(3): 357 – 361.]

刘俊玲, 刘正丹, 王怀记. 2010. 武汉农村饮用地下水砷、氟化物、硝酸盐含量及其健康风险评价[J]. 卫生研究, 39(1): 112 – 113. [Liu J L, Liu Z D, Wang H J. 2010. Contents of arsenic, fluoride, nitrate and the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drinking groundwater in rural areas of Wuhan [J]. 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 39(1): 112 – 113.]

覃忠书, 黎明强. 2008. 某农村饮用水源水健康风险评价[J].

现代预防医学, 35(8): 1416 – 1417. [Tan Z S, Li M Q.

2008.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drinking water supply sources in a village [J]. 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 35(8): 1416 – 1417.]

徐凤梅, 余卫东, 康邵钧. 2006. 商丘市近44年蒸发量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 气象科技, 35(4): 500 – 502. [Xu

F M, Yu W D, Kang S J. 2006. Evaporation vari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Shangqiu from 1961 to 2004 [J].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5(4): 500 – 502.]

许?可, 冯翠红, 魏永霞. 2010. 永城市水源地潜水含水层防污性能评价[J]. 人民黄河, 32(6): 58 – 60. [Xu K, Feng C H, Wei Y X. 2010. Evaluation on the anti fouling

property of the water source in Yongcheng City [J]. Yellow River, 32 (6): 58 – 60.]

许?猛, 周?洋, 许青松, 等. 2012. 永城市煤炭开采与加工对地下水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6):62 – 63. [Xu M, Zhou Y, Xu Q S, et al. 2012. The grandwater is polluted by coal mining and processing and the control measures [J]. Henan Water Resources &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6): 62 – 63.]

臧红霞, 祝?康, 祝?芳. 2010. 永城市浅层地下水水环境分析与评价[J]. 治淮, (12): 29 – 31. [Zang H S, Zhu K, Zhu

F. 2010.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shallow groundwater

in Yongcheng City [J]. Harnessing the Huaihe River, (12):

29 – 31.]

张?威, 傅新锋, 张甫仁. 2004. 地下水中氟含量与温度、pH值、(Na++K+)/Ca2+的关系——以河南省永城矿区为例[J]. 地质与资源, 13(2): 109 – 111. [Zhang W, Fu X F, Zhang F R. 200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igh fluorine content of groundwater and the pH value, water temperature and the ratio of (Na++K+)/Ca2+: A case study of Yongcheng mine area [J]. Geology and Resources, 13(2): 109 – 111.]

赵?伟. 2011. 地形地貌对豫东平原浅层高氟地下水分布的控制[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7(2):

22 – 25. [Zhao W. 2011. Yudong Plain topography controls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fluorine groundwater [J]. Journal of Hunan Environment-Biological Polytechnic, 17(2):

22 – 25.]

USEPA. 1991. Risk assessment guidance for superfund volumeⅠhumanhealth evaluation manual (Part B) [R].

EPA/540/R-89/003.

USEPA. 1992. Guidelines for exposure assessment [R]. FRL-4129-5.

环境风险评价发展及问题探讨

环境风险评价发展及问题探讨论文导读:对具有安全危险和潜在重大环境危害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发展历程、现状,环境风险评价发展及问题探讨。关键词:风险评价,发展历程、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相关要求,对具有安全危险和潜在重大环境危害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以其实现从源头防范环境风险,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和损失。本文通过介绍国内外环境风险评价发展过程及进展,对我国目前环境风险评价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1、相关概念 1.1风险 通用的风险定义:风险是指特定事件发生的概率与可能危害后果的乘积[4-9],即: 式中:R为风险水平(值);P为事件发生概率(或机率);D为事件发生后可能危害后果。 1.2 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ERA,EnvironmentRisk Assessment)是利用现有获得的知识和资料,依赖有关基础学科(如生态毒理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化学、生态学等)的最新研究成果,借助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工具来认识和鉴别环境风险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危害后果及程度,并计

算危害出现的概率的过程[1]。本文所指的环境风险评价专指事故环境风险评价,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化学品的生产与存储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其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并提出减小环境风险概率的方案和降低风险危害的对策(应急预案)。 2国内外发展过程及现状 2.1 国外发展过程及现状 国外事故风险评价主要按三条路线进行:概率风险评价(PRA,Probability Risk Assesement)、实时(Real-time)后果评价和事故后(Over-post或Past Accident)后果评价[2](见下表1)。论文检测,发展历程、现状。概率风险评价是在事故发生前、预测某设施(或项目)可能发生什么事故及其可能造成的环境(或健康)风险,目前国内环境影响评价风险评价以此类为主;实时后果评价主要研究内容是事故发生期间有毒物质的实时迁移轨迹及浓度分布,以便作出正确的防护措施决策,减少事故损失,其代表为核电站实时剂量评价系统的研究;事故后后果评价主要研究事故停止后对环境的长期影响,其代表为研究者对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停止后对中、西欧的影响后果评价。 表1 事故风险评价路线一览表 路线阶段内容范例概率风险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 评价项目 紫金山铜矿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其中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并伴有植被破坏、土层扰动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与影响矿区生态的问题。 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确定的评价项目有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紫金山铜矿正常情况下的废水排放量为5700~12300m3/d,主要污染物有pH、Cu、Pb、Zn、As 和Cd,排入的地表水体为汀江。汀江年均流量为185m3/s(属大河),水质按Ⅲ类标准控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评价内容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废水正常和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选冶废水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 评价因子 (1)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pH、Cu、Pb、Zn、As、Cd。 环境质量现状

由表4-5可知:汀江及旧县河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Ⅲ类标准”要求,其达标率为100%,说明汀江及旧县河的水质情况良好。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 1.1预测模式选取 由于在铜矿排入汀江处建有金山电站,堆浸场废水排入金山电站库区内,520m 中段废水排入发电站下游的汀江,故评价分排入库区和汀江两种情况进行预测,同时考虑金山电站发电期(非发电期)水文情况。 (1)汀江: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岸边排放),混合过程段的长度计算采用(2)式。 M y =(0.058H+0.0065B)(gHI)1/2 式中:C (x,y)—预测点污染物浓度,mg/L ; Q p —废水排放量,m 3/s ; C p -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 C h —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 x —预测点距排放口的距离,m ; y —预测点距岸边的距离,m ; B —河流宽度,m ; u —河流中断面平均流速,m/s ; M y —横向混合系数,m 2/s ;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 0 某工业园区拟建生产能力3.0×107m/a的纺织印染项目。生产过程包括织造、染色、印花、后续工序,其中染色工序含碱减量处理单元,年生产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按工程方案,项目新鲜水用量1600t/d,染色工序重复用水量l65t/d,冷却水重复用水量240t/d,此外,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生产工序。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见表1。现拟订两个废水处理、回用方案。方案1拟将各工序废水混合处理,其中部分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恰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其余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见下图。方案2拟对废水特性进行分质处理,部分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难以回用的废水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纺织品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车间屋顶上6个呈矩形分布排气口排放,距地面8m,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于3类功能区,南侧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昼间60.0dB(A),夜间56.0dB(A),经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噪声贡献值为54.1dB(A)。 (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3类区标准为:昼间65dB(A),夜间55dB(A)。) 表l 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及特点 【问题】 1 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COD cr限值为500mg/L,方案1的COD cr 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 2 按方案1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水重复利用率。

3 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35%以上的要求。 4 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 5 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说明理由。 5 某矿区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盟,矿区煤炭资源分布面积广,煤层赋存稳定,资源十分丰富,是适宜露天和井工开采的特大型煤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矿区东西长40km,南北宽35km,规划面积960km2,均衡生产服务年限为100年。境界内地质储量19669Mt,主采煤层平均厚度10.65m,其中露天开采储量14160Mt,井工开采储量5509Mt,另外还有后备区1070Mt,暂未利用储量1703Mt。为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当地拟定该矿区开发的规划,包括井田划分方案,煤炭洗选及加工转化规划,矿区地面设施规划(矿井及选煤厂、附属企业、铁路专用线、瓦斯电厂、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等),矿区给、排水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该矿区内目前已有一座露天矿在生产。区内只有一条河流流过,矿区地处中纬度的西风带,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草原面积占97.3%,森林覆盖率1.23%。多年来,由于干旱、大风、过牧等因素的影响,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沙化、退化草场所占比例扩展到64%。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连续遭受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有的地方连续两年寸草不生。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问题】 6 列出该规划环评的主要保护目标。 7 列出该规划环评的主要评价内容。 8 列出该评价的重点。 9 应从哪几方面进行矿区总体规划的合理性论证? 10 矿区内河流己无环境容量,应如何利用污废水? 10 某大城市拟建一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填埋量为300万t,填埋厚度为25m,主要设施有:防渗衬层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雨污分流系统,地下水监测设施、填埋气导排系统以及覆盖和封场系统。按工程计划,该填埋场2011年1月投入使用。该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预计为120t/d。拟将渗滤液送至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

小学1-2年级健康教育知识:环境卫生对个人健康的影响

环境卫生对个人健康的影响 树立维护环境卫生意识 1-2年级绿色是大自然赠与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绿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人人都渴望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环境里。环境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切必要的条件,而人类通过调节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同时也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有利于自身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环境是人类赖于生存的条件,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 但是,工厂排出的污水、废气,严重污染着我们赖于生存的环境。有的河流白沫漂浮,臭气熏人,地下水源也严重污染,工厂排放的废气,使空气质量严重下降,直接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使人们患病的机率增加。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某些小区的垃圾,经常是满街洒落,苍蝇满地都是,臭气熏人。当风过以后,白色、红色食品袋满天满地都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同样也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 为此,我们青少年一代要做维护环境卫生的宣传员: (1)宣传环境卫生的知识,自觉遵守环境卫生的规定。 (2)关心、支持和爱护绿化,积极参与环境绿化建设和管理。(3)爱护花草树木设施,对破坏绿化设施的行为要敢于制止并举报。(4)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意乱扔瓜皮果壳、烟头,不随地吐痰。(5)不使用污染环境的产品,特别是要不使用一次性碗筷、塑料袋。(6)树立和倡导绿色文明意识,积极参加爱绿护绿行动。

(7)特别是我们居住的环境卫生,更需要每个人维护。 老师们、同学们,为了美化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共建绿色地球,让我们行动起来,将绿色作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用爱心去关注环境的变化,用热情去传播环保的理念,用行动肩负起环保的重任。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 评价项目紫金山铜矿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其 中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并伴有植被破坏、土层扰动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与影响矿区生态的问题。 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确定的评价项目有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紫金山铜矿正常情况下的废水排放量为5700~12300m/d,主要污染物有pH、Cu、3Pb、Zn、As 和Cd,排入的地表水体为汀江。汀江年均流量为185m/s(属大河),3水质按Ⅲ类标准控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地表水 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评价内容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废水正常和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选冶废水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 评价因子 (1)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pH、Cu、Pb、Zn、As、Cd。 环境质量现状. 由表4-5可知:汀江及旧县河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说明汀江及旧县河的水质情况良好。%,2002)“Ⅲ类标准”要求,其达标率为100-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

1.1预测模式选取 由于在铜矿排入汀江处建有金山电站,堆浸场废水排入金山电站库区内,520m 中段废水排入发电站下游的汀江,故评价分排入库区和汀江两种情况进行预测,同时考虑金山电站发电期(非发电期)水文情况。 (1)汀江: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岸边排放),混合过程段的长度计算采用(2)式。 M =(0.058H+0.0065B)(gHI)1/2 y 式中:C —预测点污染物浓度,mg/L ; (x,y) Q —废水排放量,m/s ; 3p C -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 p C —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 h x —预测点距排放口的距离,m ; y —预测点距岸边的距离,m ; B —河流宽度,m ; u —河流中断面平均流速,m/s ; M —横向混合系数,m ;/s 2y H —河流平均水深,m ; a —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m ; I —河流坡降; g —重力加速度,取9.81m/s 。 2 (2)金山电站库区:预测模式选用(3)式。 式中:符号含义同前。 )汀江:完全混合段采用河流完全混合模式(3) +Q+CQ/(QC =(CQ hhpphp 式中:符号含义同前。 参数选取1.2 )按导则中推荐的经验公式求取。横向混合系数(M y 水文参数1.3 水文基本特征(1)、/s ,多年日平均最大流量4090m 据上杭县水文站资料,汀江年平均流量186m/s 33 ,年平均含沙993.3mmm ,年平均径流深度,年径流量58.49×108.45m 最小流量/s 338 1370kt 。,年平均输沙量量0.25kg/m 3 旧县河为境内汀江第一大支流,发源于连城莒溪白眉山北麓,经新泉进入上杭县境内,流经南阳、旧县、临城三个乡,在临城乡九州村汇入汀江。上杭县境内流,1090m/s 多年平均流量47.3m/s,多年日平均最大流量域面积716km ,河长45.38km ,323 /s 。最小流量2.23m 3 ,0.0012m/m ,坡降为50m ,平均水深为0.77m 汀江水文基本参数:枯水期河宽为 。0.0026m ·s 粗糙率为-1/3 金山水电站对汀江水文的影响(2),死m ×10100.55×m ,调节库容0.264金山水电站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3388 4.95km 。m0.28×10,正常蓄水位设计水库面积库容238不发电时22:00,和5:00~金山电站正常情况下放水发电时间为每天8:00~12:00 丰(个小时电站下泄流量为零。雨季~13:0014:00,即在一天中有11~间为23:007:00和 24小时放水发电。水期)整天年最枯月平均根据金山水电站的发电情况,本评价考虑最不利情况,选择近10 1。—/s 流量16.7m 作为上游来水量,相应的水库出流(根据径流调节)详见表5 3

全国地下水基础情况调查评估实施计划方案

培训讲义材料 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 实施方案 (2011年)

总体技术组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1总论1 1.1目的意义1 1.2基本原则1 1.3“十二五”总体部署2 1.4 工作思路和任务4 1.4.1工作思路4 1.4.2工作特点4 1.4.3工作要求5 1.4.4主要任务6 1.5技术路线6 1.6调查用标准及规范名录9 2污染源及周边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10 2.1建立清单10 2.2筛选重点调查对象10 2.3现场踏勘与收集资料13 2.3.1现场踏勘13 2.3.2收集资料14 2.4采样分析14 2.4.1矿山开采区16 2.4.2重点工业园区17 2.4.3危险废物处置场18 2.4.4垃圾填埋场19 2.4.5石油化工生产销售区22 2.4.6农业污染源24 2.4.7高尔夫球场26 2.5地下水质量评价和污染现状评价27 3水源地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28 3.1 建立清单28

3.2筛选重点调查对象29 3.2.1城镇集中式水源地29 3.2.2农村集中式水源地29 3.3现场踏勘与收集资料30 3.3.1城镇集中式水源地30 3.3.2农村集中式水源地31 3.4采样分析31 3.4.1城镇集中式水源地31 3.4.2农村集中式水源地33 3.5地下水质量评价和污染现状评价34 4典型区域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35 4.1确定调查对象36 4.2现场踏勘与收集资料37 4.3采样分析38 4.3.1典型城市群38 4.3.2典型井灌区38 4.3.3典型岩溶区39 4.4地下水质量评价和污染现状评价39 5典型案例地下水环境状况评估39 5.1地下水污染状况综合评估40 5.1.1评估对象40 5.1.2评估步骤与方法40 5.2地下水脆弱性与污染风险评估41 5.2.1评估对象41 5.2.2评估步骤与方法41 5.3地下水健康及生态风险评估45 5.3.1 评估对象45 5.3.2评估步骤与方法45 5.4地下水修复(防控)方案评估47 5.4.1评估对象47 5.4.2制定地下水修复方案的步骤与方法48 6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初步建设50 6.1信息化标准规范研究50 6.2数据库初步建设50 6.3数据采集与评估系统初步建设51 6.4成果图件编制51 6.5初步构建信息平台框架51 7质量控制52 7.1总体要求52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卷34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卷34 (总分78,考试时间90分钟) 1. 某工业园区拟建生产能力3.0×107m/a的纺织印染项目。生产过程包括织造、染色、印花、后续工序,其中染色工序含碱减量处理单元,年生产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按工程方案,项目新鲜水用量1600t/d,染色工序重复用水量l65t/d,冷却水重复用水量240t /d,此外,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生产工序。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见表1。现拟订两个废水处理、回用方案。方案1拟将各工序废水混合处理,其中部分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恰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其余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见下图。方案2拟对废水特性进行分质处理,部分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难以回用的废水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纺织品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车间屋顶上6个呈矩形分布排气口排放,距地面8m,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于3类功能区,南侧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昼间60.0dB(A),夜间56.0dB(A),经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噪声贡献值为54.1dB(A)。(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3类区标准为:昼间65dB(A),夜间55dB(A)。) 表l 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及特点【问题】 1. 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CODcr限值为500mg/L,方案1的CODcr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 2. 按方案1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水重复利用率。

3. 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35%以上的要求。 4. 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 5. 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说明理由。 某矿区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盟,矿区煤炭资源分布面积广,煤层赋存稳定,资源十分丰富,是适宜露天和井工开采的特大型煤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矿区东西长40km,南北宽35km,规划面积960km2,均衡生产服务年限为100年。境界内地质储量19669Mt,主采煤层平均厚度10.65m,其中露天开采储量14160Mt,井工开采储量5509Mt,另外还有后备区1070Mt,暂未利用储量1703Mt。为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当地拟定该矿区开发的规划,包括井田划分方案,煤炭洗选及加工转化规划,矿区地面设施规划(矿井及选煤厂、附属企业、铁路专用线、瓦斯电厂、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等),矿区给、排水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该矿区内目前已有一座露天矿在生产。区内只有一条河流流过,矿区地处中纬度的西风带,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草原面积占97.3%,森林覆盖率1.23%。多年来,由于干旱、大风、过牧等因素的影响,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沙化、退化草场所占比例扩展到64%。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连续遭受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有的地方连续两年寸草不生。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问题】 6. 列出该规划环评的主要保护目标。 7. 列出该规划环评的主要评价内容。 8. 列出该评价的重点。 9. 应从哪几方面进行矿区总体规划的合理性论证? 10. 矿区内河流己无环境容量,应如何利用污废水? 某大城市拟建一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填埋量为300万t,填埋厚度为25m,主要设施有:防渗衬层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雨污分流系统,地下水监测设施、填埋气导排系统以及覆盖和封场系统。按工程计划,该填埋场2011年1月投入使用。该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预计为120t/d。拟将渗滤液送至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为30000t/d,目前日处理量为23000t/d。拟选厂址特点见表1。表l拟选厂址特点【问题】 11. 该填埋场选址和所建设施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12. 该填埋场可选用何种防渗衬层? 13. 可以进入该垃圾填埋场的垃圾为哪种垃圾? 14. 该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式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15. 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 A市拟新建一座规模为处理能力10万t/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该项目建成后将收集该市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其中工业废水占40%。拟建工程分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程)和污水处理厂相配套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截流干管、中途提升泵站等设施,该污水处理厂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厂厂址目前为旱地,不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污泥经压缩、脱水、干化处理后送该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受纳水体为B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2006年兴化市体育教师优质课评比说课稿 一、课题: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于健康的期望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体育运动也就越发显现出了它的价值。大多数人能够知道选择什么样的运动和怎样去运动,但却不知道我们该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去运动。新《课程标准》对水平五阶段的学生提出了“懂得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的具体目标,要求学生认清恶劣的环境对于身体的伤害,避免在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环境(如大雾、灰尘、噪声等)进行体育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质量。 三、教学目标: ◆了解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掌握在不同环境中锻炼的注意事项 ◆懂得依法治理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环保意识,从而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 务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正确认识和掌握体育锻炼对于环境的要求 2、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策略 1、教法 做到三个结合,即讲授与启发学生思维相结合,直观与激发学生热情相结合,理论教学与视频、图片相结合 2、学法 以大量的事实数据和图片为载体,从正反两面阐明环境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激发学生对于环保知识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去认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感受和理解教材。 3、支撑原理 主要运用教育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结合心理学中的心理体验、感知、共鸣、联想与想象等原理。 A、直观性与启发性原则 运用多媒体,以大量丰富的事实事例、图片、数据,得出健康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启发学生认清在不利的环境中锻炼对健康的危害以及对环境污染知识的进一步拓 展。 B、心理学原则 通过学生的心理感知、心理体验,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在不同的环境中的注意事项,并对环境污染产生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六、教学程序 1、课题导入 以生态水乡兴化的风景宣传片为导入点,获取对于优美环境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对于秀美环境的向往。 3、教学过程 通过观看视频,归纳得出环境的概念。并从世界五大长寿之乡的地理位置,阐明了环境与人类健康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学生的思想认识还停留在优美的环境上时,突然峰回路转,通过一系列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的图片,将学生的思绪又拉回到了现实当中,学生的心理也一下子从刚才的轻悦转变为沉重。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向学生讲述常

事故风险分析及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9 事故风险分析及环境影响评价 9.1风险识别 9.1.1物质危险性分析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和《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以下简称“方法”)规定,风险评价首先要评价有害物质,确定项目中哪些物质属应该进行危险性评价的以及毒物危害程度的分级。根据导则和“方法”规定,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如表9.1-1所示,按导则进行危险性判别的标准见表9.1-2。本项目所涉及的主要物质性质见表9.1-3。 表9.1-1 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参见“方法”) 表9.1-2 物质危险性标准(参见“导则”)

表9.1-3 物质危险特性一览表

由表9.1-3可见,裕峰公司的原辅材料中二甲胺、DMF、丁酮为Ⅲ级中度危害物质,甲苯为Ⅳ级轻度危害物质;另根据导则(见表9.1-2),上述物质均未被列入有毒物质范围,因此总体上物料的毒性不大。 根据导则(见表9.1-2),上述物质中甲苯和丁酮为易燃易爆物质,其他物质燃烧爆炸性不强,总体上拟建项目存在火灾和爆炸风险。 9.1.2过程环境风险及重大危险源辨识 9.1.2.1过程环境风险辨识 本项目生产中使用的有机溶剂种类多,且易燃易爆。故本项目建成运行后存在潜在事故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过程环境风险辨识 (1)大气污染事故风险 溶剂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因设备泄漏或操作不当等原因容易造成泄漏,另外溶剂回收过程因冷凝设备故障(如停电事故、洗涤塔效率下降)也会造成大量非正常排放,汽化了的溶剂大量散发将造成环境空气污染。 本工程使用的原辅材料中都是有毒的,其中甲苯和丁酮沸点较低,一旦泄漏非常容易大量挥发造成大气污染。丁酮、甲苯等都是易挥发且易燃易爆的,一旦车间内浓度达到燃烧和爆炸极限,遇火星即造成燃烧甚至爆炸事故,从而可能对周边生产设施造成破坏性影响,并造成二次污染事件。 2、储运过程环境风险辨识 (1)大气污染事故风险 大气污染事故主要是溶剂和DMF、甲苯、丁酮在储运过程的泄漏。据调查,该公司有100m3甲苯储罐3个、DMF储罐3个、废水(含DMF20%)储罐3个,其他物料采用桶装方式运输。运输方式中DMF、甲苯采用槽车运输,其他采用普通卡车运输(桶装物料)。 汽车运输过程有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如撞车、侧翻等,一旦发生此类事故,有可能槽车破损或包装桶盖子被撞开或桶被撞破,则有可能导致物料泄漏。厂内储存过程中,由于设备开裂、阀门故障、管道破损、操作不当等原因,有可能导致物料泄漏。包装桶在存放过程有可能因意外而侧翻或破损,或温差过大造成盖

矿山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1 总论 1.1 地下水质量标准 评价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 表1 地下水质量标准 1.2 环境保护目标 地下水环境保持《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具体的保护目标情况详见表2和附图XX(环境敏感点分布图)。 表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1.3地下水评价等级 由于开采过程需要抽排水,可能会引起局部的地下水位下降,同时由于矿体的开挖扰动、废石和矿石的堆放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下水的水质,因此本项目属于Ⅲ类建设项目。 (1)根据Ⅰ类建设项目的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 矿区主要含水岩组为基岩构造裂隙含水岩组,其岩性为下奥统黄隘组泥质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薄层页岩和砂岩等组成,厚约800多米,分布在矿区约90%的地方。经试验,该岩层的渗透系数K为0.00066m/d(7.64×10-7cm/s)。从勘察钻孔的静止水位判定,本区地下水位埋深11.16~35m。因此,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 评估区围只有一些季节性的溪沟,大气降雨是评估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它主要通过表层下渗补给地下水,赋存于下伏的基岩构造裂隙中。大气降水除少量沿岩石裂隙或孔隙往地下渗透以外,绝大部分均沿山坡流入矿区小冲沟处。可见,建设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为“不易”。 矿区围无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但矿区外围的塘梨山屯、红星屯等村民以井水为主要饮用水源。本项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较敏感”。 项目经中和处理达标后外排的生产废水(含矿井涌水)的量为75m3/d,因此,污水的排放强度为“小”。 根据矿石的毒性浸出结果,浸出液呈碱性,因此其主要污染物为酸碱度,推测生产废水的污水复杂程度为“简单”。 对照HJ610-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按Ⅰ类建设项目的分级判别,本项目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定为三级(见表1-3)。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T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T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30批准1994-10-01实施 1引言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引用标准 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4.1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表1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特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 5地下水水质监测 5.1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5.2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5.3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6地下水质量评价

高中年级体育与健康《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的教学设计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的教学设计 【教学构思】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是高中年级体育与健康必修课程,环境质量的好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因此,了解环境质量的相关知识是对高中学生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还要促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对人类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强化同学们社会的责任心和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学会在不同环境中的锻炼方法,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 在本课教学中力求在课堂中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把新学知识融入到创设的情景中,实现新知识与学生的已有知识融合。 【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树立环保意识,履行保护环境义务 3、掌握在不同环境中锻炼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关系,唤起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把握在不同环境中锻炼方式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思维能力和认识问题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多数学生对于健康的理解深度不够,还不能很明晰地认识或者感受到环境对健康的切实影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关系更多的是停留在“遥远”的书本知识。锻炼动机多是为应试、乐趣、爱好等,少有为健康的原因。锻炼的方式方法选择的合理性也较为欠缺。本次课希望以直观形象的教学,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内化为日常的行为中。真正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在理解认识环境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基础上,把握在不同环境中锻炼方式,积极锻炼,健康一生。 【教法策略】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 评价项目 紫金山铜矿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其中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并伴有植被破坏、土层扰动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与影响矿区生态的问题。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确定的评价项目有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紫金山铜矿正常情况下的废水排放量为5700~12300m/d,主要污染物有pH、Cu、3Pb、Zn、As 和Cd,排入的地表水体为汀江。汀江年均流量为185m/s(属大河),3水质按Ⅲ类标准控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评价内容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废水正常和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选冶废水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 评价因子 (1)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pH、Cu、Pb、Zn、As、Cd。 环境质量现状 . 范文. .

(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5可知:汀江及旧县河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由表4-说明汀江及旧县河的水质情况良好。100%,-2002)“Ⅲ类标准”要求,其达标率为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 1.1预测模式选取520m由 于在铜矿排入汀江处建有金山电站,堆浸场废水排入金山电站库区内,中段废水排入发电站下游的汀江,故评价分排入库区和汀江两种情况进行预测,同时考虑金山电站发电期(非发电期)水文情况。)汀江: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岸边排放),混合过程段的长度计(1 (2)式。算采用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一、二级)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 (一、二级评价参照) 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2014年1月 目录

1总论 (3) 编制依据 (3) 1.1.1法律法规、相关政策、技术规范及技术导则 (3) 1.1.2工作技术资料及文件 (3) 地下水环境功能 (3) 评价执行标准及保护目标 (3) 1.3.1评价执行标准 (3) 1.3.2保护目标 (3) 地下水评价等级 (4) 1.4.1评价工作定级 (4) 1.4.2评价范围 (5) 1.4.2.1Ⅰ类建设项目 (5) 1.4.2.2Ⅱ类建设项目 (5) 1.4.2.3Ⅲ类建设项目 (5) 2拟建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6) 3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内容 (7) 3.1.1水文地质条件调查 (7) 3.1.2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 (7) 3.1.3地下水污染源调查 (8) 3.1.4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8) 3.1.5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 (8) 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9) 3.2.1污染源整理与分析 (9) 3.2.2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11) 3.2.3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12) 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3)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13) 4.1.1预测范围 (13) 4.1.2预测时段 (13) 4.1.3预测因子 (13) 4.1.4预测方法 (14) 4.1.5预测模型概化 (14)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4) 4.2.1评价范围 (14) 4.2.2评价方法 (14) 5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15) 建设项目污染防治对策 (16) 环境管理对策 (16) 6评价结论与建议 (17)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一、适用对象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及相近专业的必修课。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通过本科目学习,使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学生掌握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导则与标准、技术方法正确解决环境影响评价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参考总学时 96学时,不含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 四、参考学分 6分,不含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 五、课程目标 当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备受瞩目,随着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力度的加大,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将日益彰显。本课程通过项目驱动、任务引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设计从工程分析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的八个教学项目,每个项目又分解出若干工作任务,使学生具备从事环境影响评价职业岗位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高超技能的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知识、环境现状调查、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基本能力、污染防治基本知识及环评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意识。 能力目标: 1. 能较熟练、独立进行工程分析; 2.能熟练、独立进行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筛选; 3. 能熟练、独立进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 能较熟练、独立进行大气、水、声等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 掌握大气、水、声等环境保护措施方法; 5. 掌握有关总量控制方法; 6. 熟悉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技术方法等; 7. 熟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等。 六、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为载体,以环境影响评价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任务引领课程和案例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过程中职业行为和工作步骤模块为中心来设计本课程教学项目和工程任务。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让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课程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职业岗位工作领域、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和职业标准涉及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方法,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具体案例,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具体的课程项目。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岗位所特有的工作任务关系相关性,而不是知识关系。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课程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项目的课时数。能力目标用语主要使用“能”或“会利用(根据)…来…”等用语来表述。“会利用(根据)…”用于表述背景知识目标,“来…”用于表述职业能力目标。 2.课程具体设计 本项目课程教学与实训相配合,采用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任务引领”分四个阶段教学,分别在多媒体教室和实训现场教学,做到“教、学、做”为一体。具体思路是:第一阶段设计单要素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方法(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等)项目,在多媒体教室实施教学;第二个阶段设计单要素仿真案例(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等案例)项目,在校内实训基地实施教学,以完成项目完整加工过程和最终产品为考核内容;第三个阶段引入环评真实案例,设计教学项目,在校内实训基地或者企业实施教学(即生产性实训),以企业对产品加工质量的控制过程和加工结果要求作为考核标准,过程与终结考核相结合。

地下水环境质量准则GBT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 B/T14848-9 3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30批准1994-10-01实施 1引言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引用标准 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4.1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表1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特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 5地下水水质监测 5.1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5.2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5.3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6地下水质量评价 6.1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可分为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 6.2地下水质量单项组分评价,按本标准所列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代号与类别代号相同,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 例:挥发性酚类Ⅰ、Ⅱ类标准值均为0.001mg/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0.001mg/L时,应定为Ⅰ类,不定为Ⅱ类。 6.3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采用加附注的评分法。具体要求与步骤如下: 6.3.1参加评分的项目,应不少于本标准规定的监测项目,但不包括细菌学指标。 6.3.2首先进行各单项组分评价,划分组分所属质量类别。 6.3.3对各类别按下列规定(表2)分别确定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 表2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说课搞 一、课题: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于健康的期望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体育运动也就越发越发显现出了它的价值。大多数人能够知逍选择什么样的运动和怎样去运动,但却不知逍我们该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去运动。新《课程标准》对水平五阶段的学生提出了“懂得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的具体目标,要求学生认真清恶劣的环境对于身体的伤害,避免在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环境(如大雾、灰尘、噪声等)进行体育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质量。 三、教学目标: 了解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掌握在不同环境中锻炼的注意事项 懂得依法治理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环保怠识,从而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正确认识和掌握体育锻炼对于环境的耍求 2、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策略 1、教法 做到三个结合,即讲授与启发学生思维相结合,直观激发学生热

情相结合,理论教学与视频、图片相结合 2、学法 以大量的事实数据和图片为载体,从正反两面阐明环境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 激发学生对于环保知识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去认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感受和理解教材。 3、支撑原理 主要运用教育学中的直观原则,启发性原则、结合心理学中的心理体验、感知、共鸣、联想与想象等原理。 A、直观性与启发性原则 运用多媒体,以大量丰富的事实亊例、图片、数据,得出健康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启发学生认清在不利的环境中锻炼对健康的危害以及对环境污染知识的进一步拓展。 B、心理学原则 通过学生的心理感知、心即体验,使学生了解休育锻炼在不同的环境中的注意事项,并对环境污染产生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六、教学程序 1、课题导入 以生态水乡兴化的风景宣传片为导入点,获取对于优美环境的心理休验,激发学生对于秀美环境的向往。 2、教学过程 通过观看视频,归纳得出环境的概念。并从世界五大长寿之乡的地理位置,阐明了环境与人类健康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学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