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智慧发展的阶段

心理发展可以区分为不同水平的连续阶段,阶段之间具有质的差异,前一阶段的行为模式总是整合到下一阶段,发展的阶段性不是阶梯式,而是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各阶段出现的年龄因智慧程度和社会环境影响而略有差异,但先后次序不变。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2~)。

1、感知运动阶段

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Objectpermanent),末期出现智慧结构。开始区分自己和物体,逐渐的了解动作与效果之间的关系,获得初步的时空观念。

第一分阶段(出生~1个月)

儿童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外界环境,并且通过反射练习使先天的反射结构更加巩固(如使吮吸奶头的动作变得更有把握),还扩展了原先的反射(如从本能的吸吮扩展到吸吮拇指、玩具,在东西未接触到嘴时就作吸吮动作等)。这一阶段称为反射练习期。

第二分阶段(1~4、5月)

在先天反射的基础上,儿童通过整合作用,把个别的动作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些新的习惯,如寻找声源,用眼睛追随运动的物体。这一阶段称为习惯动作时期。

第三分阶段(4、5~9个月)

儿童在视觉与抓握动作之间形成了协调,能用手摸、摆弄周围的客体。活动不再囿于主体自身,开始涉及对物的影响,物体受到影响后又反过来进一步引起主体对它的动作。即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动作和动作结果造成的影响发生了循环关系,最后渐渐使动作(手段)与动作结果(目的)产生分化,出现了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行使的动作,智慧动作开始萌芽。第三阶段称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

第四分阶段(9~11、12个月)

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一些动作格式被当作目的,另一些动作格式则被当作手段使用。儿童能运用不同的动作格式来对付新遇到的事物,如用抓、推、敲、打等多种动作。但该阶段儿童只会运用已有的行动格式,还不会创造或发现新的动作顺应世界。此阶段称为手段与目的的分化并协调期。

客体永久性

当客体在视野中消失时,仍知道该客体的存在.

第五分阶段(1~1.5岁)

通过加入新的动作成分之后的尝试错误,第一次有目的的通过调节来解决新问题。但是,这时的儿童还没有形成沿着一定的方向,有目的地去构成新方法的能力,新方法的发现纯属尝试中的偶然。“尝试错误期”。

第六分阶段(1.5~2岁)

显著特征是儿童除了用身体和外部动作来寻找新方法外,开始在

头脑里用“内部联合”方式解决新问题。运用表象模仿别人做过的行为来解决眼前的问题,标志着感知动作期的结束,新阶段的开始。

2、前运算阶段

主要特点:出现了符号、表象和直觉思维。

两个小阶段:

(1)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

(2)直觉思维阶段(4~7岁)

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出现

延迟模仿、语言符号灵活运用

象征:与象征物之间有明显相似之处,

符号:与被表达物之间无客观上的相似,但主观上有紧密联系,如语言。

主要智慧特点

自我中心(egocentrism)

不可逆性

直觉性

泛灵论(Animism)

现象学因果性(PhenomenalisticCausality)

自我中心言语

实验者从A、B、C、D四个角度拍摄照片。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一。给他看拍摄照片,要求其挑选出对面位置上的人所看到的是哪张照片。指儿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整个世界,不知道可以变换

角度或者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例:三山实验,意味着对认识世界的相对性和协调观点缺乏理解,不自觉地将自我的品质和看法强加于事物和他人的立场。

不可逆性:思维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不能够在头脑中使物体恢复原状。

直觉性:以知觉到的形象作为思维的依据。往往只注意到事物的某种显著特征,而看不到事物同时变化的若干维度。往往只注重结果、状态,而不关注变化的过程。

泛灵论:儿童认为运动的、但本身无生命的物体是具有生命的,有动机和意愿。

原因:自我投射,不能很好地区分心理的、物理的现象。

现象学因果关系指若两件事情连续发生,儿童会认为第一件事情是引起第二件事情的原因。

自我中心言语:受自我中心思维影响,儿童往往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说话。

分为三个阶段(或三种表现形式):

重复:感受说话的愉悦。

独白:帮助自己进行思维,伴随或强化儿童的思维、动作。

集体独白:一个孩子的说话似乎刺激了另一个孩子的言语,但事实上他们都是各说各的,互不相干。

3、具体运算阶段

获得了守恒性

群集结构的形成

运算:观念上的一系列操作

守恒性

可逆性

系统性

守恒:指物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起了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或内部性质)并未改变。

途径:同一性、补偿性、可逆性

基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

AA

BB

问儿童: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

“B行多(不守恒)”

“一样多(守恒)”

数目守恒(6~7岁)

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

A与B一样大小

问儿童:两个球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

“B更大”(不守恒)

“一样大”(守恒)

物质守恒(7~8岁)

长度守恒(7~8岁)

基本原理:不管一根线段或棒在形状或空间安排上有何变化,长度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

AA

BB

问儿童:两根棒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

“B更长”或“A更长”(不守恒)

“一样长”(守恒)

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

问儿童:两张图上的表面积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

“B更大”(不守恒)

“一样大”(守恒)

面积守恒(8~9岁)

重量守恒(9~10岁)

基本原理:不管形状如何改变,客体的重量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

A两块叠在一起B两块分放两边

问儿童:两堆东西是一样重,还是不一样重?

“A更重”(不守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