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质量守恒定律》ppt1
合集下载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4b2ebc3fbceb19e8b9f6bab7.png)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
水分子
H
O
氢分子 H
H
H
O
O
H
H
H
H
O
氧分子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
水分子
H
O
H
H
O
H
2H2O
H
H
O
H H
O
通电
===
氢分子 氧分子
HH
O
HH
O
2H2 + O2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
3、原子种类不变 4、原子数目不变 5、原子质量不变
两改变
1、物质的种类 2、分子的种类
{ 三个可能改变
分子的数目 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的状态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
质 量 守 恒 定 律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
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
生物的呼吸作用表示为: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以下关于有 机物组成元素推断正确的是( D ) A.只含碳元素 B.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C.一定含碳、氢和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元素和和氢元素,可能含 有氧元素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
知识小结:
宏观: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 不变。
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种类没改变。 微观: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ppt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ppt](https://img.taocdn.com/s3/m/04d7b89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d.png)
分裂
重新组合 原子
新分子
聚集
新物质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H
HH
O
+
HH
O
H H
H
氢气
氧气
(H2) + (O2)
水
(H2O)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 数目 、 质量 都不变。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总结: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和不变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不
物质总质量 变 元素质量
新课导入
1673年, 波义耳在密闭容器 中加热金属,发现反应后固体 的质量增加。他认为化学反应 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
1777年,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 分解和合成时,发现化学反 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01 质量守恒定律
01 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问题 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时,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有什么关系?
九年级化学 上册·人教版2024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 内容 导览
01 质量守恒定律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 的质量关系。 2.通过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应用质量守恒定 律解释一些化学反应的现象。 3.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体验科学探究 的基本过程,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认识定量研究 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科普片推荐 物质之谜 寻找元素01
简介:这部三集纪录片通过情景再现和专家的讲解的方式讲述了化学发展史上 最重要的位七科学家寻求识别、理解和组织物质的基本组成的故事。第一集讲前总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1.ppt
![质量守恒定律1.ppt](https://img.taocdn.com/s3/m/0c761a5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6.png)
(H2剩余2g)
例二
Fe + CuSO4 = FeSO4 + Cu
恰好完全反应:56g 160g
x
64
总质量 = 总质量 56g + 160g = x + 64g
x = 152g
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2H2 + O2 = 2H2O
原子的种类 H
O
H、O
不变
原子的个数 4个H 2个O 4个H、2个O 不变
铁 + 硫酸铜
铜 + 硫酸亚铁
总质量
=
总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 )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关键词 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 参加化学反应
例一
2H2 + O2 = 2H2O
恰好完全反应:2g
16g 18?g
反应物总质量 = 生成物总质量
4g
16g 18?g
(参加化学反 应的H2为2g)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
探究实验一:白磷的燃烧 探究实验二:铁与硫酸铜的反应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
探究现象与结论:白磷燃烧,生成白烟,冷却后称重,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总质量。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总质量
= 总质量
返回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
探究现象与结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钉表面 附着一层红色物质。
改变
H2 + Cl2 = 2HCl
分子种类:
改变
物质种类:
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要点
化学反应前后反应 原子种类 原子个数 原子质量 元素种类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f76d8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3.png)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素养考点 3 直接考查化学变化前后的“变”与“不变”
例 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探究新知
【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生成物的质量大于或小于反 应物的质量这些情况?这两个反应到底遵守不遵守质 量守恒定律呢?
【提示】 实验3 盐酸+碳酸钠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实验4 镁+氧气点燃 氧化镁
实验3、4均有气体参与,实验未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所有的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新知
特别提醒
(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须遵守 的一个定律,但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 不能任意扩展到其他物理量;
(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部分反 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思考】以水电解反应为例,用分子原子观点说 明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 新组合成新分子。
探究新知
(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 为了耗尽装置内的氧气 ;
(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3)C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是 (填“是”或 “否”)。
课堂小结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微观解释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 量也没有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ppt 人教版1
![《质量守恒定律》ppt 人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01136e710c22590102029dc3.png)
实验 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天平不平衡
分析
原因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散失到空气中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质量守恒定律 》ppt 人教版1ppt课件人教版课件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质量守恒定律 》ppt 人教版1ppt课件人教版课件
实验探究
收集证据
实验(四)课本P94页实验5-2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质量守恒定律 》ppt 人教版1ppt课件人教版课件
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会
发生变化呢?
2 、猜想与假设
(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
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
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
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3、实验探究、收集证据
实验(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M1 === M2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质量守恒定律 》ppt 人教版1ppt课件人教版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小结: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 物都算在内。 如沉淀、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
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 各物质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 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天平不平衡
分析
原因
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质量守恒定律 》ppt 人教版1ppt课件人教版课件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质量守恒定律 》ppt 人教版1ppt课件人教版课件
在开放容器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67bba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c.png)
探究新知
2.玻璃管和小气球有何作用? 玻璃管和小气球起到缓冲作用,帮助平衡内外压强。
解释与结论: 铜粉加热前后的对比:
反应前物质
锥形瓶
反应后物质
锥形瓶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参加剩反余应空气的物质(的空气总)质量等(剩于余生气成体)物的总质量
参加反应氧气
参加反应的铜粉
氧化铜
剩余铜粉
NaCl+CO2+H2O
天平平衡情况: 天平指针向右倾斜(变轻)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1.“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 算在内。
2.只有化学变化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物理变化不用质量守恒 定律解释!
探究新知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总质量不相等
★ 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 锡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 的分解和合成时,却发现化 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总质量相等
探究新知
加热
铜+氧气
氧化铜
m1
m2
探究新知
进行实验分析总结
注意观察:1.加热后,铜粉的变化; 2.气球的变化情况; 3.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
探究新知
1.气球有何变化?为何有此现象? 小气球加热时先膨胀,恢复室温后变瘪。 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 进入小气球中。恢复至室温后由于氧气参加反应 生产氧化铜固体,瓶内体积变小,小气球变瘪。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思维导图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初步学会控制条件进行定量 实验研究,能对实验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2.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3.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4.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事实或生活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614ed9e53a580216fcfed0.png)
后各生成物的分子个数相等。 ( ×)
⑶在化学反应中,对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
应前后的原子种类不一定相同。 ( ×)
⑷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1、现有一反应A+B→C+D,有10gA 和5gB反应,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gA,B 无剩余,生成4g的C,则生成D的质量 为 8g 。
方案三
将稀盐 酸倒入 烧杯中
想一想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3
再想想
向澄清 石灰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吹气
氢氧化钙+二氧化碳→ 碳酸钙+水
铁丝燃烧
木材的燃烧
蜡烛燃烧后什么 也没有留下,难道物 质从世上消失了吗?
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
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 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质 量,由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以气体形式逸出, 所以蜡烛质量变小
微观
元素种类 不
元素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变
原子种类 原子质量 原子数目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化合价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种类
原子 (微 观)
数目 质量
不 变;
元 素 种类 (宏 观) 质量
物质总质量
不 变。
小结
①化学反应
注意点 ②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
质
③重点词语
量
守
原理
①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②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练习
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三号于2008年5 月27日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 用R表示,化学方程式为R﹢2N2O4= 3N2﹢4H2O﹢2CO2则偏三甲肼的化学式 是
⑶在化学反应中,对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
应前后的原子种类不一定相同。 ( ×)
⑷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1、现有一反应A+B→C+D,有10gA 和5gB反应,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gA,B 无剩余,生成4g的C,则生成D的质量 为 8g 。
方案三
将稀盐 酸倒入 烧杯中
想一想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3
再想想
向澄清 石灰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吹气
氢氧化钙+二氧化碳→ 碳酸钙+水
铁丝燃烧
木材的燃烧
蜡烛燃烧后什么 也没有留下,难道物 质从世上消失了吗?
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
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 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质 量,由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以气体形式逸出, 所以蜡烛质量变小
微观
元素种类 不
元素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变
原子种类 原子质量 原子数目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化合价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种类
原子 (微 观)
数目 质量
不 变;
元 素 种类 (宏 观) 质量
物质总质量
不 变。
小结
①化学反应
注意点 ②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
质
③重点词语
量
守
原理
①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②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练习
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三号于2008年5 月27日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 用R表示,化学方程式为R﹢2N2O4= 3N2﹢4H2O﹢2CO2则偏三甲肼的化学式 是
新教材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精美PPT1
![新教材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精美PPT1](https://img.taocdn.com/s3/m/fd67e78a998fcc22bcd10da0.png)
未反应的空气
锥形瓶中未反应的空气
= 参加反应的红磷质量+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质量
自主探究: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使用托盘天平,先调平;称量时,物质放 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温 2.锥形瓶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小试管中加
馨 入适量的氢氧化钠,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
提 示
❖
2.在 快 乐 中 我 们要 感谢生 命, 在 痛苦中 我们也 要感谢 生命。 愿你生 命中有 够多的 云翳, 来造成 一个美 丽的黄 昏。 请 孩子记 住:生 命的意 义不在 于长短 ,生命 因充实 丰富多 姿而精 彩!
❖
3 . 每 个 人的 童年, 都是一 片宽阔 的原野 ,在这 上面, 你可以 栽植世 界上所 有的花 草,可 以放飞 所有的 希望, 可以撒 播一生 的幸福 ,可以 荡漾一 生的笑 意。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 质量守恒定律。
适用范围:所有化学反应。
实验5-1:
实验5-2:
名称 现象 文字表 达式
结果
实验5-1 碳酸钠粉末 实验5-2 镁条燃烧
与稀盐酸反应
有气泡出现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
成一种白色固体
气体
碳酸钠+盐酸→氯化钠
点燃
两位化学的 “争论”
1673年,英国化学家 波义耳在敞口容器中加 热金属,结果发现反应 后质量增加了,因此他 认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
总质量不相等
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 瓦锡在密闭容器中研究 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时, 却发现化学反应前后各 物质的
总质量相等
《质量守恒定律》PPT教学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74300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5.png)
示
天平不平衡,
> 实验结论 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 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探究
小组讨论:组装密闭装置
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
只适用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守恒的是“总质量”,即“参加反 应的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 物的总质量”如沉淀、气体等都应
装置 锥形瓶
玻璃管
橡胶塞 气球
细沙 棉线
红参加磷反应的红磷 未参加反应的红磷 参空加气反应的氧气 未参加反应的气体
反应后总质量
装置 锥形瓶
玻璃管
橡胶塞 气球
细沙
棉线
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未参加反应的红磷 未参加反应的气体
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探究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M1
=
M2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
• 论、确定方案
• 2. 进行实验,分工合作,记录现象,实验数据
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 探究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的关系
成 实验仪器 托盘天平、烧杯、镊子
果 实验药品 铁钉、硫酸铜溶液
展 实验现象 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
示
变成浅绿色。天平平衡
= 实验结论 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 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
C.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D.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
3、“84消毒剂”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
为: 2NaOH+Cl2==NaClO+X+H2O,则X的化学B式为( )A.Na2O源自B.NaClC.NaH
5.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共18张PPT)---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5.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共18张PPT)---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084a49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1.png)
九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史料
金属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然
后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发现
固体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波义耳
【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有什么关系?
探究 实验 思路
1 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质量(m1)
2 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m2)
3 比较m1、m2 的关系
【提出猜想】
猜想1: m(反应前)大于m(反应后)
猜想2: m(反应前)等于m(反应后)
猜想3: m(反应前)小于m(反应后)
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方案一 加热铜粉
反应原理 铜+氧气
氧化铜
现象
铜粉由红色变为黑色, 气球先膨胀后收缩
实验前 实验后
质量
实验分析 铜+氧气
氧化铜
反应前物质(或物体) 反应后物质(或物体) 锥形瓶、橡胶塞、气球 锥形瓶、橡胶塞、气球
C. O2
D. Fe3O4
逸散到空气中
反应产生气体,逸出到
解释 空气中,导致反应前后
质量不相等
结论 遵守质量守定律
【实验5-2】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会相等吗? 现象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
白色固体 在反应前,只称量镁条的质量,
解释 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白烟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结论 遵守质量守定律
在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 ①如果有气体参加的实验:在________(密闭/敞口)容器中进行 ②如果有气体生成的实验:在________(密闭/敞口)容器中进行
②佛山非遗铜箔剪纸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特制的铜箔上剪、刻而 成,(经称量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变) 不符合,无发生化学变化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史料
金属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然
后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发现
固体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波义耳
【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有什么关系?
探究 实验 思路
1 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质量(m1)
2 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m2)
3 比较m1、m2 的关系
【提出猜想】
猜想1: m(反应前)大于m(反应后)
猜想2: m(反应前)等于m(反应后)
猜想3: m(反应前)小于m(反应后)
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方案一 加热铜粉
反应原理 铜+氧气
氧化铜
现象
铜粉由红色变为黑色, 气球先膨胀后收缩
实验前 实验后
质量
实验分析 铜+氧气
氧化铜
反应前物质(或物体) 反应后物质(或物体) 锥形瓶、橡胶塞、气球 锥形瓶、橡胶塞、气球
C. O2
D. Fe3O4
逸散到空气中
反应产生气体,逸出到
解释 空气中,导致反应前后
质量不相等
结论 遵守质量守定律
【实验5-2】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会相等吗? 现象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
白色固体 在反应前,只称量镁条的质量,
解释 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白烟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结论 遵守质量守定律
在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 ①如果有气体参加的实验:在________(密闭/敞口)容器中进行 ②如果有气体生成的实验:在________(密闭/敞口)容器中进行
②佛山非遗铜箔剪纸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特制的铜箔上剪、刻而 成,(经称量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变) 不符合,无发生化学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锥形瓶 细砂 橡皮塞 气球 五氧化二磷
氮气
(空气)
氮气
(剩余气体)
稀有气体等
稀有气体等
白磷质量+氧气质量=五氧化二磷质量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
演示实验2:
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在烧杯中放入蓝色硫酸铜溶液,
课
堂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
练
习
5、现将10g足量的 B混合加热,A和B 发生化学反应,10g A完全反应后生成 8g C 和4g D,则参加反应的 A与B的质 量比是( D )
A 1:1
B 2:1
恒定律 课件 _2
课
演示实验1: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为:
1、产生大量白烟 2、放出大量的热
磷 + 氧气
点燃
(P)(02)
五氧化二磷 (P205)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
对比思考: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
反应前物质(或物体)
反应后物质(或物体)
锥形瓶 细砂 橡皮塞 气球 白磷 氧气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守
恒
定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律
原因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
将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 (2)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3)将铁钉浸没在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为。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有蓝色变为浅绿色 (4)称量反应后物质的质量。
铁 + 硫酸铜 (Fe)(CuS04)
铜+硫酸亚铁 (Cu)+(FeS04)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
堂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
练
习
6、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 量比反应物高锰酸钾质量小,因此不遵守 质量守恒定律,正确吗?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
小结结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质 量
内容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A、3g
B 、9.5g
C 、8g
D、4g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
课
堂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
练
习
4、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发生变化的是 (①③⑤⑥)
①原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②分子数目 ④物质种类 ⑥物质的质量总和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
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
广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
告
水变汽油、柴油,经 济收入惊人,技术转 让,请有识之士加盟。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
2、已知:A与B反应生成C和D (A+B=C+D)现有 80 g A与一定质量
的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4 g C 和36 g D 则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为(80) g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
课
堂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
练
习
3、在化学反应A+2B=C中,1.5g A与足量 的 B充分反应后,生成9.5g C ,参加反应 的 B 的质量为( C )
质量守恒的原因分析:
1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2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 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
课
堂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
练
习
1、已知:2 g氢气与16 g氧气恰好 完全反应,生成水的 质量为( 18) g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
演示实验3:
碳酸钠跟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为:
有大量气泡产生,碳酸钠粉末逐渐溶解
碳酸钠+ 盐酸
氯化钠+二氧化碳+水
(Na2CO3)(HCl) (NaCl)(C02) (H20)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
水电解微观模拟过程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