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偏瘫患者如何做家庭康复训练
家庭康复指导
![家庭康复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404a5cb433687e21af45a9fc.png)
家庭康复指点中风偏瘫患者的家庭康复指点中风是中老年人易发的病症,大多因脑溢血.脑血栓形成等脑血管疾病引起,逝世亡率较高.约有60-70%的中风病人经挽救治疗后神志可恢复,但一般都有不合程度的后遗症,以半身不遂(偏瘫)最多见.脑中风患者经由病院救治幸存后,常遗留一些活动.感到和说话等障碍,这些患者须要实时送到专业的康复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并不是不治之症,除了采取物理因子治疗.传统康复治疗.功课治疗.按摩.药物治疗及针灸等分解康复治疗措施外,还可进行恰当的活动,加强功效锤炼,以加速恢复的速度和改良恢复的程度.功效锤炼可按以下三个阶段进行.1.按摩与自动活动.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可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神经肌肉电治疗,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自动活动,防止关节柔软.2.逐渐开步走路并做上肢锤炼.在第一阶段根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材向阁下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阁下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手杖向前步行.锤炼时, 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留意活动量应逐渐增长,控制时光不宜过火疲惫.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举高.上举等活动,以改良血轮回,清除浮肿,平卧床可自动屈伸手臂,伸屈手段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3.恢复日常生涯才能,达到生涯自理.在能本身行走后,走路时将腿举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高低楼梯等活动,逐渐加长距离;下肢恢复较好的病人,还可进行小距离跑步等.对上肢的锤炼,主如果练习两手的灵巧性和调和性,如本身梳头.穿衣.解纽扣.打算盘.写字.洗脸等,以及介入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逐渐达到日常生涯可以或许自理.在进行功效性锤炼的同时可合营针灸,按摩和药物治疗,其次除建立信念外,还要有耐烦和恒心,切不成步步为营或腻烦泄气,半途而废.只要保持锤炼,大多半是能收到幻想后果的.4.看重心理劝导.中风病人因为偏瘫或掉语,日常生涯不克不及自理,常表示为抑郁.哀思.自卑等心理状况,性情也变得急躁.家眷应多赐与些爱心和懂得,知足其心理需求,努力清除病人的泄气情感.家人措辞时尽量面带微笑,柔声细语,措辞谨严.要给病人以足够的信念和力气.5.留意早期康复锤炼.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偏瘫程度不轻微,但依附性强,早期不留意康复,到了晚期造成肢体功效轻微障碍.临床试验证实,人体卧床静息二周,肌力会降低40%,并可随之产生骨萎缩.关节挛缩.竖立性低血压和心脏贮备才能降低,还可能带来精力障碍,尤其老年患者更易产生这种废用性分解征.早期康复锤炼可削减后遗症的产生.是以,脑中风康复锤炼宜早不宜迟,一般在患病后性命体征如呼吸.心跳.血压等稳固后,家眷就可认为病人进行翻身.按摩及关节自动活动,直至自动活动恢复.接着可对病人进行床上移动练习.床上动作练习.起坐练习.坐位均衡练习等.一旦病人具有坐位均衡才能,即可开端做从床上到轮椅上,从轮椅到床上的移动才能练习.再慢慢进行步行.上肢功效锤炼和日常生涯才能的练习,为日后站立打下优越的基本.6.留意日常生涯才能练习.它包含饮食动作.洗漱动作.更衣动作.大小便自理练习.洗澡.家务劳动及漫步等,在练习中必须有人照料.例如,家务活动(烹饪.打扫卫生.照料小孩和家庭事务的治理).应用家中器具与装配(钥匙开锁.开关电灯.门窗.家用电器等).交换技能(利手书写.浏览.应用德律风和灌音机等).乘坐交通对象和介入各类娱乐活动等,同样能取得优越的康复后果.值得提示的是,要把练习重点按排在患侧肢体.有的患者和家眷在练习时,着重锤炼健侧,疏忽功效差的患侧.准确的办法是从患侧开端,如许有利患肢血液轮回,防止肌肉韧带挛缩.7.加强饮食疗养.中风患者应遵守“三低二高二适”的原则,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适量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高炊事纤维.高维生素炊事.不要吃得过饱.不要大量喝酒,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鲜鱼.鲜蛋.青菜等,以加强机体抵抗力,有利身材康复.同时,因为患者长期卧床,因潮湿.摩擦等原因,皮肤轻易产生褥疮.此时,应赐与病人高蛋白饮食,特殊是维生素C和鱼肝油.葡萄糖酸锌等,以促进伤口愈合.要包管足量饮水.饮水缺少则体内血液黏稠度会增高.晨起空肚饮一二杯白开水,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使血管扩大,以利改良机体新陈代谢,削减血栓形成.智障儿童康复练习原则康复练习原则是依据康复目标和练习进程的客不雅纪律制订的,是在康复练习中必须遵守的根本要乞降指点道理.康复练习道理应贯串于各项练习之中,它对制订康复目标,设计康复练习计划,康复练习措施和应用的练习器械,肯定练习办法以及所采取的练习组织情势都具有指点感化. 练习是康复的根本门路.在一切练习活动中都应保持五个原则:一.保持周全成长,抵偿缺点的原则以智障儿童得到康复,回归社会主流,成为白手起家的工资目标,请求我们不但在大脑缺点方面进行抵偿练习:还要在身心.智能方面进行开辟练习;也要在品德.教养方面进行养成练习:更要在生涯自理,职前教导方面进行培练习.使其获得周全成长.二.保持体系性,渐进性原则经由过程练习,进步智障儿童的感触感染才能,身心调和动作的才能,增长对大脑刺激的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剖析.分解调节锤炼活动的,以促进大脑机能的抵偿.是以对智障儿童练习,必须保持体系性.渐进性原则,才干达到抵偿的感化.三.持因人实行原则康复练习的本质是大脑缺点抵偿活动.每位智障儿童大脑毁伤的部位及各类主客不雅前提不合,是以对不合的智障儿童还必须有针对性,量力性练习,保持因人施训的原则.四.保持强化性原则康复练习可以改良智障儿童的高等神经活动进程.大脑皮层有高兴消退快.呵护性克制.定向反射弱的特色.是以要保持强化性原则,以扩展高兴点,建立新的神经通路.五.留意游戏性.趣味性的原则练习在游戏中,激发智障儿童积极性,自动性.使受训儿童介入个中,乐在个中.智障儿童康复练习重要内容对智障儿童进行功效练习;智能练习:平常行动改正练习;以进步智障儿童的感触感染才能和活动才能以及身心调和,并经由过程增长感知活动和肌肉活动,对大脑刺激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剖析.分解.调节活动的锤炼,以促进大脑机能的修复和抵偿.功效练习1.感知练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时光知觉)2.白话练习(说话障碍练习.白话练习)3.大肌肉群活动川练(爬行练习.行走练习.反响速度.力气练习.调和练习.均衡练习)4.手功效活动练习(粗大活动练习.精致活动练习)智能练习1.造就思维才能练习2.锤炼记忆力练习3.造就留意力的练习4.造就兴致坦荡视野平常行动改正练习行动改正练习就是应用操纵反射道理对智障儿童的平常行动进行技巧改正,练习和成长自我办事,社会顺应才能,为造就智障儿童成为白手起家的人奠基基本.1.正强化2.消退 3.塑造 4.前提强化 5.奖励智能障碍的界说智能障德指现有的才能水准有现实上的限制,其特点为:明显低于平均的智力水准(IQ70以下).同时有下列各项顺应技能中两种以上的相干限制:●沟通●居家生涯●自我照料●社交技能●应用社区●自我引诱●健康安然●功效性学科才能。
中风偏瘫康复七法
![中风偏瘫康复七法](https://img.taocdn.com/s3/m/f485703287c24028915fc30c.png)
中风偏瘫康复七法偏瘫是中风病的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它是指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目前认为中风引发的偏瘫患者经过正规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减少或减轻症状。
有人把康复看得特别简单,甚至把其等同于“锻炼”,急于求成,常常事倍功半,且导致关节肌肉损伤、关节疼痛、甚至骨折等问题,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也给我们的后期治疗带来极大困难。
因此,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经过我科医师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现将中风偏瘫的康复方法简单的归纳为以下七种:良肢位的摆放:良肢位的摆放是基本康复手段的一种。
顾名思义,它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体位或姿势。
因为偏瘫之后容易出现人体抗重力肌的痉挛,也就是上肢的屈肌痉挛,下肢的伸肌痉挛。
所以,良肢位的摆放对这种痉挛模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翻身练习及变换体位:主要目的是预防褥疮和肺感染,不断变换体位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痉挛模式出现。
注意翻身时头一定要先转向同侧。
肢体被动运动:主要是为了预防关节活动受限(挛缩),另外可能有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增加感觉输入的作用。
由于翻身和关节被动活动只能预防压疮和关节挛缩,并不能防止废用性肌萎缩等其他废用,也没有直接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所以要尽早地开始主动训练。
桥式运动:目的是训练腰背肌群和伸展髋关节,为站立做准备。
患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足踏床,慢慢地抬起臀部,维持一段时间后慢慢放下。
坐位训练:坐位是患者最容易完成的动作之一,也是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站立、行走和一些日常生活活动所必需的。
坐位训练包括坐位平衡训练和耐力训练。
训练一定要在无支撑或无扶助下练习,否则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站位训练:起立训练要求患者双足分开约一脚宽,双手手指交叉,上肢前伸,双腿均匀持重,慢慢站起。
此时训练者坐在患者前面,用双膝支撑患者的患侧膝部,双手置于患者臀部两侧帮助患者重心前移,伸展髋关节并挺直躯干。
中风右侧偏瘫康复 训练计划
![中风右侧偏瘫康复 训练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88ce41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4.png)
中风右侧偏瘫康复训练计划中风(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脑血流供应中断导致的脑组织损伤。
中风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瘫痪症状,其中右侧偏瘫是最常见的一种表现。
为了帮助中风患者恢复功能,康复训练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康复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物理、运动和认知训练来促进患者康复。
对于中风右侧偏瘫的康复训练,下面将提供一份详细的训练计划,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功能。
1. 肌肉强化训练中风后,患者的右侧肌肉往往会出现松弛和萎缩的情况。
因此,肌肉强化训练是康复训练的重要环节。
患者可以通过逐渐增加负荷的体力活动来增强肌肉力量。
例如,可以进行手臂和腿部的肌肉练习,如抬举物体、蹲起等。
在进行肌肉强化训练时,应注意逐渐增加负荷,避免过度疲劳和过度使用。
2. 平衡和协调训练中风后,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往往会受到影响。
因此,平衡和协调训练对于康复非常重要。
患者可以进行一些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走直线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协调练习,如手眼协调练习、手指灵活性训练等。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降低跌倒的风险。
3. 功能恢复训练中风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各种日常生活功能障碍,如吞咽困难、言语障碍等。
因此,功能恢复训练是康复训练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患者可以进行各种功能训练,如吞咽训练、言语训练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如穿衣、洗漱、进食等。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日常生活的功能。
4. 空间感知训练中风后,患者的空间感知能力往往会受到影响。
因此,空间感知训练对于康复非常重要。
患者可以进行一些空间感知练习,如找出不同形状的物体、拼图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视觉训练,如注视移动的物体、追踪运动的物体等。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空间感知能力,促进康复。
5. 心理支持和认知训练中风后,患者往往会出现情绪波动、认知障碍等问题。
因此,在康复训练中,心理支持和认知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偏瘫康复训练的方法
![偏瘫康复训练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01de35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4.png)
偏瘫康复训练的方法中国第一死亡原因是脑卒中!这陌生冰冷的词俗称脑中风,全球每6秒就有1人发生卒中,而我国每12秒就有1人发生卒中!偏瘫,是一种常见的脑卒中后遗症,严重的偏瘫患者会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生活需要家人的照顾,给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
想要偏瘫患者尽快的恢复身体功能,需要尽早的开始神经修复治疗和康复训练,从根本上来实现神经信号的正常传导,恢复神经功能。
康复是脑梗偏瘫治疗的重要环节,通过康复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让患者重返社会。
在神经修复的过程中,康复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康复训练八大原则1、正确的认识康复训练首先要知道的是,在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之后,才能开始康复训练,在这之前,还是要以内、外科的处理为主,使患者的病情稳定。
2、注重早期康复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之后,要尽早的开始康复训练,一般情况下,病情不再发展的48小时以内就要开始进行康复训练。
在早期的时候,先注重一些良肢位的摆放,适当的进行一些被动的运动。
3、主动康复与被动康复相结合在早期的时候,患者的康复以被动为主,随着康复的不断进行,患者要进行主动的康复,全身心地投入到康复训练当中,将康复的效果最优化。
4、预防性康复康复所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身体功能的康复,还对预防并发症的产生有好处,在注重身体功能恢复的同时,也预防偏瘫的二次发生,减少复发。
5、康复要循序渐进在不同的阶段,患者所使用的康复训练方法是不一样的,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和康复师的建议,最大化地来实现康复效果。
6、康复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康复的过程中,不要着急,它是经过不断积累,而引起质变的过程,坚持是关键。
7、综合性康复康复不仅仅是运动功能的康复,它还包括言语康复、吞咽康复等,全面的来帮助患者实现身体各项功能的康复,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8、康复的长期性不是说康复是某一时间段患者需要做的事情,需要患者长年累月地坚持。
减少偏瘫对身体的伤害,患者要正确的认识康复,尽早的开始康复训练,最大程度地来实现身体功能的康复。
偏瘫康复训练计划
![偏瘫康复训练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c2dd55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b.png)
偏瘫康复训练计划偏瘫是指肢体一侧出现的瘫痪症状,常见于中风、脑梗塞等疾病。
对于偏瘫患者来说,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份偏瘫康复训练计划,希望能对康复训练有所帮助。
一、康复训练目标。
1. 恢复肢体功能,通过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受损肢体的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
2. 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患者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活动,如洗漱、穿衣、进食等,提高其自理能力。
3. 预防并发症,通过训练,预防偏瘫患者出现并发症,如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
二、康复训练内容。
1. 运动训练,包括 passively assisted exercise、active exercise、resistive exercise 等。
passively assisted exercise是通过物理治疗师或康复师的帮助,对患者进行passively exercise,帮助患者恢复肢体的关节活动度;active exercise是让患者自己进行主动的肢体运动,如抬腿、握拳等;resistive exercise是通过对抗性训练,帮助患者增强肌肉力量。
2. 平衡训练,通过平衡训练,帮助患者提高站立和行走的稳定性,减少摔倒的风险。
3. 日常生活训练,训练患者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活动,如洗漱、穿衣、进食等,提高其自理能力。
4. 感觉训练,通过感觉训练,帮助患者提高对受损肢体的感知能力,增强其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
5. 步态训练,对于需要恢复行走能力的患者,进行步态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行走的能力。
三、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1. 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包括病情严重程度、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
2. 渐进性,康复训练应该是渐进的,不能过于急躁,要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间。
3. 定期评估,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及时调整训练计划,确保康复训练的效果。
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
![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5b11604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5.png)
中风偏瘫是指因中风引起的一侧身体肌肉无力或瘫痪的情况。
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肌肉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法:1. 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是中风偏瘫康复的核心。
通过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常见的运动训练包括肌肉活动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训练等。
2. 步态训练:步态训练是针对中风偏瘫患者的行走功能进行训练。
通过特定的步态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步态模式、提高步行稳定性和减少摔倒的风险。
3. 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是针对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旨在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恢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功能,如洗澡、穿衣、吃饭等。
通过功能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4. 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神经肌肉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肌肉,促进肌肉收缩和功能恢复的方法。
通过定期进行NMES训练,可以帮助中风偏瘫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5. 日常功能训练:在康复训练中,重要的是将训练效果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患者需要进行各种日常功能的训练,例如使用受影响的手臂进行简单的日常活动、练习书写、拿取物品等。
6. 心理支持和教育:康复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非常重要。
同时,向患者和其家属提供相关知识和教育,帮助他们了解中风偏瘫的病情和康复过程,以及如何更好地应对和管理。
康复训练需要由专业的康复医师或康复团队进行评估和指导。
每个患者的康复计划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确保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外,患者需要有耐心和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因为恢复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需要时间和努力。
偏瘫患者的平衡训练方法
![偏瘫患者的平衡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d5a928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0.png)
偏瘫患者的平衡训练方法
偏瘫患者的平衡训练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来确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平衡训练方法:
1. 室内平衡训练:患者可以进行一些室内的平衡训练,如站立平衡训练,可以站立在平稳的地面上,尽量保持平衡姿势,慢慢延长站立时间和进行单脚站立;步行平衡训练,可以在走廊或室内较长的地方进行步行练习,逐渐增加步行的距离和速度。
2. 支持性平衡训练:使用辅助工具来支持患者进行平衡训练,如平衡器材、平衡垫、行走架等。
这些工具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帮助患者进行平衡训练。
3. 静态平衡训练:静态平衡训练注重患者保持静止的平衡,可以进行单脚站立、闭眼站立等练习,帮助患者提高身体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4. 动态平衡训练:动态平衡训练注重患者在动态环境下的平衡控制能力,如进行前后踏步练习、侧向行走等。
这些练习可以有效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动态平衡需求。
5. 坐姿平衡训练:对于行动不便的偏瘫患者,可以进行坐姿平衡训练,如坐立练习、坐姿平衡球练习等,这些练习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核心肌群的控制和平衡能力。
6. 被动训练:在康复中心或由康复师协助下进行一些被动训练,如被动关节活动、传统康复方法、物理疗法等,可以帮助患者
恢复平衡能力。
务必在进行平衡训练时保证安全,避免患者受伤。
最好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训练。
偏瘫患者的家庭康复训练
![偏瘫患者的家庭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e946a0e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a.png)
偏瘫患者的家庭康复训练1、家庭训练应注意的问题:(1)开始康复训练的时间越早越好:一般来说,只要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即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训练。
(2)运动量不宜过大:训练强度要由小到大,使病人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逐渐恢复体力。
如安静时心率超过120次/分,收缩压超过24kPa(180mmHg),有心绞痛或严重心律失常,应暂停训练。
训练后脉率不宜超过120次/分。
如果患者经过一天的训练。
休息一夜后仍感疲劳,脉搏数仍高于平日水平,则表示运动量过大,应适当减量。
(3)结合日常生活进行训练:鼓励病人自己做事,如更衣、梳洗、进食等。
减少其对家庭的依赖,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4)顺其自然:病人能达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但可以建议病人坚持试做1~2次更难的举措。
(5)注意日常保健:按时服药,规律起居,保持平稳的情绪和开阔的胸怀。
多食高纤维素的清淡饮食,保持大便迟滞。
制止过劳。
(6)若在训练过程中出现其他疾病,如感冒等,则应暂停训练。
(7)运动后切勿立即举行热水浴,以免导致循环血量进一步集中于外周,从而使血压突降,甚至诱发心律失常等。
(8)训练频度最好天天l~2次,每次约30分钟。
(9)不穿过紧过小的衣服,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肢体活动。
2、在患侧照料病人:由于有必要增强对患者的刺激,家属及照顾护士人员应该在患者照料病人,帮助其洗漱或喂饭。
看望者也最好站在病人的患者,与其说话时可握住患手,以供给更多的刺激。
如果病人最初转头有艰巨,家属能够用手帮助他转头。
如许能够减轻其对患者身材及患者空间的忽视。
3、精确的体位摆放:⑴仰卧位:病人需要仰卧位与其他体位交替。
病人仰卧时,头部枕于枕头上,不要使胸椎屈曲。
应在患侧臀部及腘窝上缘安排一个枕头,防止患腿向外旋;在患侧肩胛下放一个枕头,使肩前伸,并使肘部伸直,腕关节背伸,手指张开;患侧下肢伸展。
不要用枕头垫在膝或小腿下。
摆放体位时,应留意:①床应放平,床头不得抬高。
偏瘫患者的康复锻炼方法
![偏瘫患者的康复锻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a1975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4.png)
偏瘫患者的康复锻炼方法偏瘫是指身体的一侧出现运动或感觉障碍,是中风等疾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
偏瘫患者需要进行康复锻炼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偏瘫患者的康复锻炼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运动能力。
1. 肌力训练肌力训练是偏瘫患者康复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肌力训练,患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肢体的运动能力。
在进行肌力训练时,可以选择适当的器械,如手动抗阻器、弹力带等。
以下是一些适用于偏瘫患者的肌力训练动作:- 手臂抬举:坐或站立,将受影响的手臂放在大腿上,然后缓慢将手臂抬离大腿,直到与地面平行,再缓慢放下。
每组重复10-15次。
- 腿部蹬车:坐在床或椅子上,将脚放在地面上,模拟蹬自行车的动作,进行腿部二头肌和股四头肌的锻炼。
每次锻炼15-20分钟。
2. 平衡训练偏瘫患者常常因为运动不协调而容易失去平衡,平衡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身体平衡能力。
以下是一些适用于偏瘫患者的平衡训练动作:- 单腿站立:将患侧腿抬高,保持10-20秒钟,然后换另一侧。
每侧重复2-3次。
- 走直线:要求患者慢慢走过一个直线,保持身体平衡。
可以从较短距离开始,逐渐增加距离。
3.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可以增加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帮助患者改善运动范围和身体姿势。
以下是一些适用于偏瘫患者的柔韧性训练动作:- 肩部伸展:坐或站立,将受影响的手臂放在头顶,然后慢慢将手臂向后伸展,直至感受到轻微拉伸。
保持15-30秒钟,每侧重复2-3次。
- 膝关节伸展:坐在椅子上,将脚平放在地面上,然后缓慢抬起受影响的腿,试图伸直膝关节,直至感受到肌肉牵拉。
保持15-30秒钟,每次重复2-3次。
4. 日常功能训练日常功能训练是指模拟日常生活中常见动作的锻炼,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能力。
以下是一些适用于偏瘫患者的日常功能训练动作:- 握力训练:将患侧手臂伸直,将握力器放在手中,然后慢慢握紧,保持几秒钟后放松。
中风患者后期康复锻炼方法
![中风患者后期康复锻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32d35a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6.png)
中风患者后期康复锻炼方法中风是指因生理原因导致大脑局部供血不足或脑血管破裂而引发的疾病,常常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运动障碍和认知功能受损。
在中风后期,康复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帮助患者恢复运动能力、增强肌力和改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中风患者的后期康复锻炼方法。
1. 步行训练步行是中风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初始阶段,可以借助辅助装置(如平衡杆或助行器)进行步行训练,逐渐恢复步行能力。
随着康复进展,可以逐渐减少辅助装置的使用,尝试自行行走。
步行训练应以短途为主,每天进行多次,以缓慢增加步行距离和时间。
2. 平衡训练中风患者往往存在平衡障碍,容易摔倒。
因此,进行平衡训练对于中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站、坐、行等姿势进行平衡训练,例如单脚站立、坐姿平衡球训练、转体平衡等。
平衡训练应该逐渐增加难度和稳定性要求,以促进中风患者平衡感觉的恢复。
3. 上肢康复训练中风患者常常出现上肢功能受限的情况,影响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上肢康复训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主动、被动运动训练、手臂伸展、握力训练等。
可以借助康复设备或辅助物品进行训练,例如弹力带、杠铃等。
上肢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进展进行个体化的制定。
4. 认知训练中风患者常常伴随认知功能受损,如记忆力、注意力和语言能力下降等。
认知训练可以通过阅读、解谜游戏、记忆游戏等方式进行。
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或手机应用程序进行认知训练,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脑功能。
5. 水中康复训练水中康复训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中风患者康复方法。
水的浮力可以减轻患者的体重,减少对肢体和关节的负荷,提供充分的支撑。
中风患者可以在水中进行各种康复运动,如水中步行、水中平衡训练、水中上肢功能训练等。
水中康复训练既能锻炼肢体和肌肉,又能促进平衡和协调能力的恢复。
6. 功能训练中风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往往受到严重的影响,包括洗漱、穿衣、吃饭等。
功能训练可以通过模仿日常生活动作,逐渐恢复患者的自理能力。
中风后的恢复治疗和功能重建
![中风后的恢复治疗和功能重建](https://img.taocdn.com/s3/m/14888c3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14.png)
中风后的恢复治疗和功能重建中风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疾病,它往往给患者带来持久的身体和心理影响。
中风后,恢复治疗和功能重建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本文将介绍中风后的恢复治疗和功能重建措施,包括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等方面。
康复训练中风后的康复训练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步骤。
这些训练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肌肉协调性、行走能力以及日常生活技能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训练项目:1. 言语康复训练:语言障碍是中风患者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
言语康复训练通过刺激大脑区域,提高患者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这可以通过与专业言语治疗师合作进行交流,并使用特定工具和技术来实现。
2. 肢体运动恢复:大部分中风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肢体机能障碍,如肢体无力、瘫痪等。
康复师会设计针对患者具体情况的运动训练计划,通过锻炼和理疗手段来提高患者的肌肉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3. 步态训练:恢复步行能力是中风患者的一个重要目标。
步态训练包括平衡练习、重心控制以及使用助行器等技巧。
这些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行走稳定性和步态模式。
4.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中风可能导致一系列日常生活技能障碍,如饮食自理、洗漱、穿衣等。
康复团队会根据患者需求提供相关指导和训练,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药物治疗除了康复训练外,药物治疗也是中风后恢复治疗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常见的药物治疗方式:1. 抗凝血药物:中风通常是由于血管阻塞或血管破裂导致的。
抗凝血药物可以帮助预防血栓形成并降低中风再次发作的风险。
2. 抗高血压药物:高血压是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控制血压水平可以有效地减少中风再次发作的风险,并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
3. 肌肉舒缓剂:某些患者在中风后可能出现肌肉强直或僵硬。
肌肉舒缓剂可以帮助缓解这些症状,促进康复训练和活动。
4. 抗抑郁药物:中风不仅对身体造成损害,还会对患者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抗抑郁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应对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提升康复效果。
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方法
![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2c4f41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8.png)
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方法偏瘫是一种病症,患者在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会出现一侧肢体弱势、功能受限的情况。
针对偏瘫患者的肢体康复,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偏瘫患者康复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运动训练、按摩、热敷、电疗等手段,促进患者肌力、肌肉协调性和关节活动度的恢复。
物理治疗可以通过按摩和刺激,增强受损的肌肉组织的血液循环和肌肉营养,促进肌肉功能的修复和改善偏瘫患者的肢体协调性。
2. 功能性训练:功能性训练旨在帮助偏瘫患者恢复日常生活中的功能能力。
例如,训练患者翻身、坐起、站立、行走等动作。
这些训练可以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和使用辅助器具来进行,帮助偏瘫患者尽可能地恢复独立生活能力。
3. 理学治疗:理学治疗是一种通过运动疗法、功能性训练和其他方法来改善患者身体机能的综合性治疗方法。
它可以通过纠正姿势、改善运动模式、增强肌力和肌肉协调性来改善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
此外,理学治疗还可以通过使用辅助器具来帮助患者恢复动作。
4. 神经刺激和功能电刺激:神经刺激和功能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促进神经再生和肌肉恢复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刺激患者的神经和肌肉,加强患侧肌肉的收缩,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
5. 步态训练:步态训练是一种帮助偏瘫患者恢复行走能力的方法。
通过模拟行走的动作和使用助行器具,帮助患者恢复在运动时的肌肉控制和平衡能力。
步态训练可以逐渐增加患者行走的时间和距离,以帮助偏瘫患者尽快恢复自主行走能力。
总之,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方法多种多样,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物理治疗、功能性训练、理学治疗、神经刺激和步态训练是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偏瘫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同时,家庭支持、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和患者自身积极性也是康复的关键因素。
偏瘫康复训练方法
![偏瘫康复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f89e3b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3.png)
偏瘫康复训练方法偏瘫是指一侧肢体或半身出现肌肉无力或瘫痪的症状,常见于中风、脑血管疾病等情况。
针对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偏瘫康复训练方法,希望对患者和康复师有所帮助。
首先,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针对不同部位的瘫痪,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比如针对手部瘫痪可以进行手指灵活性训练、握力训练等;针对下肢瘫痪可以进行站立训练、行走训练等。
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提高训练效果。
其次,康复训练中的运动训练非常重要。
运动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比如针对手部瘫痪的患者,可以进行握力器训练、手指屈伸训练;针对下肢瘫痪的患者,可以进行站立训练、行走训练等。
运动训练可以促进神经肌肉的再生和修复,对康复非常有益。
另外,功能训练也是康复训练中的重要内容。
功能训练是指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功能。
比如训练患者的平衡能力、站立能力、行走能力等,让患者可以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
功能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他们的信心和独立性。
最后,心理康复也是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偏瘫患者常常会出现情绪低落、自卑等心理问题,这些都会对康复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康复训练中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训练。
综上所述,偏瘫康复训练方法包括个性化训练计划制定、运动训练、功能训练和心理康复。
这些方法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
希望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偏瘫患者可以尽快恢复功能,重返正常生活。
家属怎样帮助在家的中风偏瘫病人锻炼
![家属怎样帮助在家的中风偏瘫病人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05a913120740be1e650e9abd.png)
家属怎样帮助在家的中风偏瘫病人锻炼中风患者经过医院救治幸存后,常遗留一些运动、感觉和语言等障碍,出院后家庭康复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好方法,此时,家属如能做到护理恰当,就可以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功能缺陷,可以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生活及工作能力。
按摩患肢:按摩疗法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过程,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从而防止或减轻肌肉骨骼的废用性萎缩。
患肢应处于功能位置,勿使肢体关节扭转、弯曲,防止关节挛缩。
按摩前要洗手,剪指甲,并用滑石粉涂于按摩的皮肤。
对痉挛性瘫痪手法要轻,使其放松,以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对软瘫患者手法宜深而重,以刺激神经活动过程的兴奋性。
按摩的时间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摩法:手的掌部或指腹在患部顺着淋巴回流方向,由末梢向心地轻轻抚摩,可以帮助静脉、淋巴回流。
擦法:用手掌、大小鱼际、掌根或指腹在皮肤上摩擦,方向不定,用力较大而均匀,动作连贯,使局部皮肤有灼热感,使皮肤与皮下组织血运丰富、营养改善。
揉捏法:用手指或手掌作相对的不断用力旋转进行,使肌肉韧带营养得到改善。
被动运动:主要作用是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维持关节韧带活动度,减轻肌肉痉挛。
主要操作肢体各关节的被动活动。
顺序为先大关节,后小关节,运动幅度从小到大。
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主动运动:主动运动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紧张度,活跃各系统生理功能,预防并发症。
主动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切不可操之过急,由于中风导致肢体功能活动能力降低,部分关节肌肉处于废退状态,患者关节强直,肌肉萎缩,故大多数患者懒于活动,此时,家属要督促和协助患者进行锻炼。
从单个关节主动运动开始,直至多关节运动,运动时尽可能带动患肢一起活动。
在进行坐、站、走功能训练时,家属要站在病人患侧,协助病人坐起、站立,行走时要求病人尽量抬高患肢。
语言康复训练:对失语者,要进行口语训练和书面语言训练,训练患者用喉部发出“啊啊”的声音,也可用咳嗽或用嘴吹气诱导患者随着家属发音和说单词,由易到难,由短到长,循序渐进。
中风偏瘫的康复训练,越早越好!
![中风偏瘫的康复训练,越早越好!](https://img.taocdn.com/s3/m/d331d48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7.png)
中风偏瘫的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发布时间:2023-03-01T06:47:57.598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4期作者:倪简梅[导读]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它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积锁机下部的运动障碍倪简梅德阳第五医院四川德阳 618000偏瘫又叫半身不遂,它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积锁机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
轻度偏瘫的患者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上肢弯曲,下肢伸直,是一种特殊的走路姿势。
严重情况下的偏瘫患者直接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
中风患者一般情况下发作都比较及,对患者的损害也非常严重。
中风发生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偏瘫、半身不遂,半边身体麻木,大小便失禁、变傻,甚至是认知功能障碍。
面对这样的情况,会给患者的后期生活带来极大的不利。
但这些后遗症是能够借助康复治疗来得到改善的,对于中风的康复治疗,前三个月是黄金时间,把握这些黄金时间,做好有效的康复,能让患者的康复程度有所提升,那么中风偏瘫的康复训练要怎样做呢?今天我们就跟着文章来了解一下吧!中风偏瘫的康复训练的误区。
你知道吗?大脑作为人体中最精密的器官之一,它被称作是人体的总司令部。
人们的听觉、触觉、声音的输入、语言、情绪、运动控制,都需要听从大脑的指挥,。
但是,一旦大脑出现了问题,那么身体的一些功能就会罢工。
中风是生活中一种由脑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常见疾病,病人在中风后会出现口歪眼斜、意识障碍、语言不清、视线模糊、偏瘫等症状,这些情况会给他们的生活质量带成带来极大的危害。
当前临床中发现至少有1/3的患者在中风后出现抑郁的症状,让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丧失,但是对于中风偏瘫的康复训练,很多人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直接会给康复训练带来一定的影响。
很多人认为中风偏瘫之后,需要经过几个月才能够进行康复,因为身体需要一个恢复的过程,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另外还有一些人认为康复很简单,就是动动手、动动腿,自己在家中也可以做。
其实盲目的训练不仅不能帮助患者康复,反而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中风偏瘫下肢治疗方案
![中风偏瘫下肢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2d766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5.png)
一、引言中风偏瘫是中风后遗症中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瘫痪、活动障碍等症状。
下肢偏瘫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因此,针对中风偏瘫下肢的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中风偏瘫下肢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康复训练(1)早期康复: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有助于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提高康复效果。
(2)床上康复:包括床上翻身、坐起、转移等训练,提高患者的床上活动能力。
(3)站立与行走训练:在患者具备一定床上活动能力后,进行站立与行走训练。
包括站立平衡训练、行走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
(4)关节活动度训练:针对关节僵硬的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提高关节活动范围。
(5)肌肉力量训练:针对肌肉萎缩的患者,进行肌肉力量训练,提高肌肉力量。
2. 物理治疗(1)电刺激疗法:利用电流刺激瘫痪肌肉,促进肌肉收缩,提高肌肉力量。
(2)超声波疗法: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
(3)牵引疗法:通过牵引,改善关节活动度,缓解肌肉紧张。
(4)按摩疗法:通过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提高肌肉力量。
3. 中医治疗(1)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穴位,调节气血,疏通经络,改善肢体功能。
(2)推拿疗法:通过推拿手法,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
(3)中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益气养血等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
4. 营养支持(1)高蛋白饮食:增加蛋白质摄入,促进肌肉修复。
(2)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3)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5. 心理支持(1)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2)家属支持:鼓励家属陪伴患者,共同度过康复期。
三、注意事项1. 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按时完成康复训练。
2.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偏瘫患者出院后康复指导内容
![偏瘫患者出院后康复指导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337b37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1.png)
偏瘫患者出院后康复指导内容
偏瘫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指导内容非常重要,以帮助他们尽快恢
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指导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日常生活指导,包括如何进行日常生活自理,如洗漱、穿衣、进食等。
提供适当的辅助工具和建议,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日常
活动。
2. 运动康复指导,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运动计划,包括针对偏瘫
部位的功能性训练和肌肉力量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以促进肌肉的恢复和功能的改善。
3. 日常活动建议,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日常活动,如散步、上
下楼梯等,以增强体能和促进康复进程。
4. 心理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保持乐观的心态。
5. 饮食指导,提供偏瘫患者适宜的饮食建议,包括营养搭配、
饮食习惯调整等,以促进身体的康复和健康。
6. 家庭护理指导,对患者的家人进行护理指导,包括如何正确帮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康复训练等,以确保患者在家中得到良好的护理和关爱。
综上所述,偏瘫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指导内容应该是全面的,包括日常生活指导、运动康复指导、日常活动建议、心理康复指导、饮食指导和家庭护理指导,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家庭康复指导【范本模板】
![家庭康复指导【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484729127284b73f342509c.png)
家庭康复指导中风偏瘫患者的家庭康复指导中风是中老年人易发的病症,大多因脑溢血、脑血栓形成等脑血管疾病引起,死亡率较高。
约有60—70%的中风病人经抢救治疗后神志可恢复,但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以半身不遂(偏瘫)最多见。
脑中风患者经过医院救治幸存后,常遗留一些运动、感觉和语言等障碍,这些患者需要及时送到专业的康复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
中风后遗症并非不治之症,除了采用物理因子治疗、传统康复治疗、作业治疗、推拿、药物治疗及针灸等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外,还可进行适当的活动,加强功能锻炼,以加快恢复的速度和改善恢复的程度。
功能锻炼可按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按摩与被动运动。
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可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神经肌肉电治疗,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2、逐渐开步走路并做上肢锻炼.在第一阶段基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
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分疲劳。
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3、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达到生活自理。
在能自己行走后,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逐渐加长距离;下肢恢复较好的病人,还可进行小距离跑步等.对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打算盘、写字、洗脸等,以及参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
在进行功能性锻炼的同时可配合针灸,推拿和药物治疗,其次除树立信心外,还要有耐心和恒心,切不可操之过急或厌烦灰心,半途而废。
只要坚持锻炼,大多数是能收到理想效果的。
4、重视心理疏导。
脑中风康复15式的资料
![脑中风康复15式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7b03f176bd97f192279e9c3.png)
中风偏瘫患者家庭康复运动15式中风后遗症患者容易出现肢体痉挛,长期卧床不起,身体容易产生创面损伤,在日常生活护理中,家属应特别注意患者所采取的卧位姿势,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并降低褥疮等久卧性疾病带来的身体伤害。
同时,在做康复运动的过程中,患者应保持乐观积极、平和稳定的心态,先调整自己的呼吸,鼻吸口呼,均匀呼吸,让全身放松,身体处于最佳状态,这样在做各种运动时,单纯做家庭康复过程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并且患者的恢复情况也受到自身情况的限制,佩戴欣奇迹偏瘫康复智能助行仪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大大缩短训练时间,做一小时训练相当于3-5小时的效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一式:健侧卧位患者以健康肢体一侧侧卧在床上,头枕在枕头上,躯干与床面成90度角,患侧上肢随意地放在松软的枕头上,肘伸展放松,腕、指关节伸展放松,患侧下肢可佩戴欣奇迹偏瘫康复智能助行仪随意放在枕头上面,患者可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功能恢复的活动,脚下的枕头要足够大,可以借助设备在正确卧位的基础上矫正足内翻、足外翻、足下垂等,为行走功能训练打下基础。
第二式:仰卧法患者患侧臀部、肩胛、大腿下均垫一软枕,患侧上肢伸展、肘、腕、手心向上。
采用仰卧位时要注意防止颈部和胸椎的屈曲。
为避免下肢伸肌痉挛,用一枚垫子置于患侧膝下,使膝关节稍屈曲。
不应在脚下放置任何木板或其他支撑物,患者只需要正确佩戴欣奇迹偏瘫康复智能助行仪,即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功能恢复的活动,在正确卧位的基础上矫正足内翻、足外翻、足下垂等,为行走功能训练打下基础。
第三式:主动翻身法双手交叉握掌(患手拇指扣于健指上),伸直手臂,与身体呈90角,双手左右摆动,同时摆胯,靠健侧肢体力量辅助完成翻身动作。
动作要领:手臂应尽量伸直,最大限度摆胯,锻炼手臂和身体的综合运动能力,达到偏瘫患者自行翻身的目的。
第四式:下肢运动法患者仰卧,可以采取欣奇迹偏瘫康复智能助行仪对患者的股四头肌进行功能性屈膝训练,结合抬高臀部训练,每次需要坚持几秒后,落下,抬高臀部为一下,落下为第二下,共做十下,每日3-5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偏瘫患者如何做家庭康复训练据调查数据统计,脑中风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难治性疾病,存在着明显的高死亡现象,给人的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因此,充分认识脑中风的严重性,专家温馨提示:高脑中风的治疗与预防水平,降低脑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是当务之急专家温馨提醒大家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应该注意哪些发那个面?
家庭康复训练之一——饮食动作
喝水时,需要把水送到嘴边,这一过程需要手的握持,上臂的举物等动作以及上肢的平稳、准确动作。
拿杯子、瓶子与水壶的动作比用汤匙及端碗容易,所以饮水的动作根据难易程度,可由拿杯子喝水练起,进而用碗、匙训练。
进餐活动中,患者的手臂动作也是很重要的。
病人(病前习惯用右手做经常性的活动,如用筷子、写字、用工具等),若为脑卒中后左侧偏瘫者,对进餐影响较小,只需右手固定餐具即可。
若为右侧偏瘫就极为困难,这时必须由轻到重、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地进行系统训练,一直到右手能恢复各种主要动作的进餐能力为止。
家庭康复训练之二——洗漱动作
重度瘫痪的患者不能行走,可坐在床上洗漱;中度、轻度瘫痪的患者,要能逐步步行到卫生间。
开始时用健康的手洗脸、漱口、梳头,以后逐渐锻炼使用患手。
洗脸时要固定好洗脸盆,以防弄翻。
患手泡在水中,健康的手协助按摩,并去掉指甲间污垢。
家庭康复训练之三——更衣动作
更衣动作的基本条件是起码能保持坐位姿势及一侧上肢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
因此,应早期对患者上肢各关节进行活动与肌力训练。
一般来讲,病人的衣服应宽大、松软、平滑,使病人穿脱方便,穿着舒适。
此外,一些衣服可在设计与缝制上做改进,便于病人的穿脱。
比如肥大的衣服(尤其是衣袖与裤腿)、前开身的衣服穿起来就方便得多,质轻、柔软的衣料比沉重、粗厚、滞涩的衣料穿着方便、舒适(尤其是衣服衬里)。
另外,旁恩说病人一只手扣纽扣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衣服用纽袢就不好扣,而按扣就比纽扣好些,最方便的是尼龙搭扣。
此外,鞋带、腰带改用松紧带,这样在脱衣裤时,就会带来不少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