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疾病CT影像诊断PPT
2024年度肾囊肿的影像学表现专题宣讲讲义课件
06
总结与展望
2024/3/24
25
本次宣讲内容回顾
2024/3/24
肾囊肿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介绍了肾囊肿的定义、发病原因、病理生理等基础知识, 以及不同类型肾囊肿的特点和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方法
详细阐述了肾囊肿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CT 、MRI等,以及各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CT扫描可清晰显示肾囊肿的大小、形 态、位置和内部结构。
增强CT扫描可进一步明确囊肿的性质 ,如单纯性肾囊肿在增强后无强化, 而复杂性肾囊肿则可能出现囊壁或分 隔的强化。
囊肿在CT上表现为低密度影,CT值通 常低于20HU,边界清晰锐利。
2024/3/24
9
MRI检查
MRI对肾囊肿的显示 效果与CT相似,但 具有更高的软组织分 辨率。
钙化
少数肾囊肿可出现钙化, 表现为斑点状或环状钙化 影。
13
CT扫描表现
圆形低密度影
CT平扫时,肾囊肿表现为 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 边界清晰。
2024/3/24
增强扫描无强化
注射造影剂后,肾囊肿不 强化,与周围强化的肾实 质形成鲜明对比。
囊壁钙化
部分肾囊肿可见囊壁钙化 ,呈斑点状或弧线状。
14
MRI表现
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需保持平静呼吸,避免深呼吸或屏气等动作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对于需要注射造影 剂的检查项目,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自身过敏史等相关情况,以便医生合理安排检查方案。同时,患 者在检查后需留观一段时间,以确保无造影剂过敏反应等异常情况发生。
2024/3/24
20
05
并发症及风险评估
2024/3/24
发病机制
肾囊肿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 能与肾小管憩室增多、肾小管壁层细 胞和脏层细胞增殖、肾小管梗阻及肾 单位减少等因素有关。
肾脏病变的CT诊断,你掌握了吗?
肾脏病变的CT诊断,你掌握了吗?肾脏病变包括炎症性、囊性和肿瘤性。
临床上我们常采用CT辅助检查进行诊断,所以了解不同病变的CT成像各自都有哪些特征是必要的。
10月4日湖南省肿瘤医院刘妍老师在医生站APP上为大家带来了《肾脏病变的CT诊断》系列课程,今天我们对肾脏病变中的炎症性病变与囊性病变进行总结,肿瘤性病变将会在下次课程中继续,尽情期待!整理:L讲者:湖南省肿瘤医院刘妍来源: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除先天性疾病外,肾脏的病变主要分为三类:炎症性病变、囊性病变和肿瘤性病变。
今天我们将配合病例为大家带来肾炎症性病变和囊性病变的相关知识。
一、肾炎症性病变急性肾盂肾炎是肾间质炎症,好发于糖尿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
CT表现:一侧或两侧肾实质内出现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病灶。
正常肾实质均匀强化,可衬托出不同强化的炎性病灶。
病灶外形不规则,境界不清楚。
有时炎症超出了肾实质可以引起肾筋膜的增厚。
图1图1左上图中,可以看到CT平扫时左肾实质可见片状的稍低密度影,边界不清楚。
右下角图中可以看到,CT增强扫描时病变轻度强化,与周围均匀强化的正常的肾实质分界清楚,这是一例急性肾盂肾炎伴出血的病例。
急性肾盂肾炎治疗后,病灶可消失,肾结构恢复正常;少数病例发生纤维瘢痕而引起肾小盏变形。
当炎症比较严重时急性肾盂肾炎病灶可以发展为肾囊肿,且两者可并存。
当外形不规则、境界模糊的病变,变成圆形或卵圆形、境界清楚的病灶时,即为脓肿形成。
脓肿病灶内核包膜下可出现气泡。
图2图2平扫中右肾可见团片状稍低密度病灶,边缘模糊,境界不清,临近的右侧腰大肌增粗,密度降低,且右侧腰大肌与右肾稍低密度的病变分界不清;增强扫描右肾病变及右侧腰大肌有不均匀强化,右侧病灶内可见一个边界清楚的类圆形囊状低密度影,这是一例早期的肾脓肿伴有肾周感染的病例。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又称为泡沫细胞肉芽肿,肾盂肾炎黄色瘤等,是一种罕见、严重的慢性肾脏炎症,可产生弥散性肾实质破坏。
(优质医学)肾脏常见病变CT诊断
2,临床表现 临床主要为腰痛、血尿和腹部包块。
合并结节性硬化症者,临床有三大特征即 :面部的皮脂腺瘤、癫痫发作和智力迟缓 。
17
3, CT表现 (1)平扫 肾实质软组织肿块,呈圆形 、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缘光滑锐利,境 界清楚,大小不等,密度不均,内有脂 肪密度的低密度区,是肾错构瘤的特征 性表现。肿瘤较大时可引起肾外形增大 和肾盂、肾盏变形移位。
11
1、
肾癌
1,病理 肾癌起源于近曲小管的上皮
细胞,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肿
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瘤内可
有坏死、囊变、出血和钙化。
2 2,临床表现
肾癌多见于40-60岁男性,主要表现
为血尿、腰痛和包块。
12
3、CT表现 (1)平扫,①肿瘤位于肾实质内,表现 可为类圆形、不规则形或分叶状肿块, 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②肿瘤密度低于 或等于正常肾脏密度,而且密度不均匀 ,肿瘤内可见密度不均的出血、坏死、 囊变、钙化。
7
肾(旁)前间隙
位置: 腹后壁腹膜与肾前
筋膜和侧锥筋膜之间。 内容:
胰、十二指肠 升结肠、降结肠
8
肾周间隙
位置: 肾前筋膜与肾 后 筋膜之间。
内容: 肾上腺 肾、肾血
管 输尿管 肾脂肪囊
9
肾(旁)后间隙
位置: 肾后筋膜、侧锥筋膜与腹内筋膜之间。 内容:肾旁脂体
10
常见疾病 1,肾癌 2,肾错构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3,单纯性肾囊肿 4,多囊肾 5,肾结石 6,肾结核
13
(2)增强扫描,①肿瘤实质部分轻度或 中度强化,囊变及坏死部分不强化,正 常肾组织明显强化,两者呈鲜明对比。 ②可见肾盂、肾盏受到侵犯或被肿瘤压 迫变形移位、闭塞消失。③当肾静脉或 下腔静脉内有癌栓形成时,受累血管明 显增粗,内有低密度充盈缺损。
肾小球疾病医学PPT
抗凝药物
对于合并血栓形成的患者,应 给予抗凝药物治疗,以预防血 栓形成。
其他药物
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可 改善肾脏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
手术治疗
肾穿刺活检
透析与移植
对于病因不明或疑似新月体肾炎等严 重病变的患者,可进行肾穿刺活检, 以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
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与肾脏移 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肾小球疾病的预后评估
03
研究疾病预后的评估指标和方法,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
案和预测患者预后。
新药研发进展
新型药物靶点的发现
发现新的药物靶点,有助于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药物。
创新药物的研发
研发新型药物,包括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等,以满足临床治疗的 需求。
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估
对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科学评估,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肾小球疾病的动物模型
建立肾小球疾病的动物模型,有助于研究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和药 物疗效。
临床研究进展
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技术
01
研究和发展新的诊断技术,提高肾小球疾病的早期诊断率,有
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肾小球疾病的治疗方法
02
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
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肾脏负担。
控制高血压
保持血压稳定,减少对 肾脏的进一步损伤。
控制感染
利尿治疗
对于合并感染的患者, 应积极控制感染,防止
病情恶化。
对于水肿明显的患者, 可适当给予利尿剂治疗,
以减轻水肿。
药物治疗
激素治疗
对于肾病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 疾病引起的肾小球疾病,激素 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肾动态显像》课件
肾动态显像的应用案例
1
肾功能不全的诊断和监测
肾动态显像可用于评估肾脏功能和血液循环。对于肾功能不全的诊断和监测具有 重要的意义。
2
肾动脉狭窄的评估
肾动态显像可用于评估肾动脉狭窄的病情和程度,协助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 方案。
2 历史
肾动态显像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起逐渐发展,现已成为诊断和治疗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 之一。
3 种类
肾动态显像包括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两种,其中动态显像又可分为静态显像和连续显像。
肾动态显像的应用领域
肾功能测定
肾动态显像可用于评估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发现早期肾脏疾病,监测肾X线检查或CT不同,肾动态
显像仪器设备
2
显像是一种核医学检查方法,使用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示踪
肾动态显像采用核医学显像仪器进
剂注射,对人体进行检查。
行检查,主要有γ相机、PET等。这
些设备可以将人体放射性同位素物
质发出的放射线转变为可视化的影
3
检查过程和注意事项
像。
肾动态显像的检查流程相对简单,
《肾动态显像》PPT课件
肾动态显像是一种现代医学影像技术,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和显像仪器设备, 检查肾脏功能和血液循环。本课件将深入介绍它的原理、过程、应用、临床 价值和应用案例。
什么是肾动态显像
1 定义
肾动态显像是通过注入示踪剂,观察其在肾脏中的分布和排泄,来了解肾脏的结构和功 能的一种医学影像技术。
结语
肾动态显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肾脏疾病的诊 断、治疗和监测。希望本课件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肾动态显像。
肾小球疾病教学PPT课件
治疗原则
01
02
03
04
早发现、早治疗
肾小球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对于控制病情和预防并发症至
关重要。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
疗和非药物治疗。
综合治疗
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药 物治疗、饮食调整、运动康复
等,以全面控制病情。
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相 关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
化和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
利尿剂
用于消除水肿和降低血压,但 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
糖皮质激素
用于抗炎和免疫抑制治疗,但 需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间。
免疫抑制剂
用于抑制免疫反应,减少肾脏 损伤,但需谨慎使用,避免副 作用。
其他药物
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可 用于控制高血压和保护肾功能
合理饮食
积极治疗和控制基础疾病,预防肾脏损伤 。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习 惯,避免暴饮暴食。
适量运动
定期检查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预防肥 胖和代谢性疾病。
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肾脏 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在肾小球疾病的 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可导 致肾小球损伤和滤过功能 障碍。
血流动力学改变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等血流动力学因素可影响 肾小球滤过功能。
临床表现
血尿
肾小球损伤导致红细胞 漏出,表现为肉眼血尿
或镜下血尿。
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导 致蛋白质漏出,表现为
肾癌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患肾癌的风 险。
控制慢性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与肾癌的 发生有一定的关联,控制这些慢性疾 病有助于预防肾癌。
避免长期接触有害物质
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重金属等有 害物质可能增加患肾癌的风险,应尽 量避免或减少接触。
康复指导
的变化,发现肿瘤。
血液检查
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如 肌酐、尿素氮等,辅助诊断肾
癌。
尿液检查
检测尿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和细 胞,了解肾脏功能和病变情况
。
病理学检查
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部分 肾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确诊肾癌。
诊断流程
初步检查
通过影像学检查和血液、 尿液检查,初步判断是否 存在肾脏病变。
心理支持
肾癌康复期患者需要心理支持 ,帮助其缓解焦虑、抑郁等情
绪问题,增强治疗信心。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 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
定期复查
康复期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 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病灶 ,及早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医生可能会开 具一些药物帮助患者康复,应
肾部分切除术
对于较小的肿瘤或局限于肾脏一部分 的肿瘤,可采用肾部分切除术,保留 部分正常肾脏组织。
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
使用化疗药物杀死癌细胞或阻止 其生长,常用的药物包括顺铂、
卡铂等。
靶向治疗药物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 如舒尼替尼、索拉非尼等,可抑制 肿瘤生长。
免疫治疗药物
利用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方法, 如PD-1抑制剂等。
《肾动态显像》课件
适用范围与限制的比较
详细描述
超声检查无创、无辐射,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患者,但检 查结果受操作者技术水平影响较大。肾动态显像需要注射 放射性药物,有一定的辐射剂量,但结果相对稳定可靠。
与CT检查的对比与鉴别
总结词
辐射剂量与安全性的比较
详细描述
CT检查辐射剂量较大,而肾动态显像辐射剂量相对较小 ,对于患者安全性更高。
原理
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随血液进入肾脏,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等过程 在肾脏内滞留和排泄,显像仪器通过捕捉这些放射性信号,形成肾脏的动态图 像。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肾动态显像适用于评估肾功能、 诊断肾脏疾病、监测肾脏移植排 斥反应等。
禁忌症
孕妇、过敏体质者、严重心肝肾 功能不全者等人群不宜进行肾动 态显像检查。
诊断依据
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其他检 查结果,综合分析以做出 准确的诊断。
结果报告
将检查结果以书面报告的 形式提供给医生,以便于 医生进行临床决策。
03
正常肾动态显像表现
双侧肾脏同时显影
总结词
正常情况下,肾动态显像表现为双侧肾脏同时显影,没有明显的影像学差异。
详细描述
在肾动态显像检查中,正常情况下双侧肾脏会在同一时间开始显影,并且影像学 表现没有明显差异。这表明肾脏功能正常,能够有效地进行尿液生成和排泄。
肾盂肾盏显影良好
总结词
正常的肾动态显像中,肾盂肾盏显影 良好,没有明显的扩张或狭窄。
详细描述
在正常的肾动态显像中,肾盂肾盏区 域应该显影良好,没有明显的扩张或 狭窄。这表明尿液在肾脏内能够正常 流动,没有梗阻或排泄障碍。
排泄通畅无梗阻
总结词
正常的肾动态显像表现为排泄通畅无梗阻,双侧肾脏排泄时 间正常。
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与治疗PPT
家庭护理
饮食管理:低盐、 低脂、优质蛋白 饮食
运动锻炼:适当 进行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等
心理支持:保持 乐观心态,避免 焦虑、抑郁等不 良情绪
定期监测:定期 监测血压、血糖 、血脂等指标, 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降压药:控制血压,预防肾 功能恶化
抗凝血药:预防血栓形成, 保护肾功能
免疫抑制剂:抑制免疫系统, 减轻肾脏损伤
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贫血, 提高生活质量
饮食疗法
限制蛋白质摄入:减少肾脏负担,降低尿素氮水平 控制水分摄入:避免水肿,减轻心脏负担 低盐饮食: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预防营养不良,提高免疫力
肾活检:病理学检查,明确 病因和病理类型
临床症状:水肿、高血压、 贫血、食欲不振等
诊断方法
血液检查: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
尿液检查:检测尿蛋白、尿糖等指标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观察肾脏形 态和功能
肾功能检查:如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 吸收率等,评估肾脏功能
病理学检查:如肾活检,明确肾脏病变类 型和程度
康复治疗
饮食调整: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 运动锻炼: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心理支持:保持乐观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合理使用药物,控制病情发展
预后评估
肾功能恢 复情况: 评估肾功 能恢复程 度,包括 尿量、血 肌酐、尿 素氮等指 标
并发症发 生情况: 评估并发 症发生情 况,如高 血压、贫 血、心血 管疾病等
日常护理
水分摄入:适量饮水,避免 过多或过少
饮食控制:低盐、低脂、优 质蛋白饮食
运动锻炼:适当进行有氧运 动,增强体质
定期检查:定期监测血压、 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发
《肾脏标准切面》课件
03 肾脏标准切面的 临床意义
肾脏疾病的诊断
肾脏标准切面在肾脏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观察肾脏标准切面的形态 、结构和回声情况,可以初步判断肾脏是否存在异常病变,如肾结石、肾囊肿、 肾积水等。
肾脏标准切面还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肾脏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为后续的治疗方 案制定提供依据。
肾脏手术的指导
B超影像
总结词
B超影像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实时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提供肾脏的形态和结构信息 ,对于肾脏疾病的初步诊断和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B超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肾脏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通过B超影 像,医生可以观察肾脏是否存在异常的形态学改变,如肾积水、肾结石、肾囊肿等。此外, B超影像还可以评估肾脏的功能状况,如肾实质的回声和血流信号等。相较于CT和MRI,B
肾脏标准切面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药物治疗或透析治疗的 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04 肾脏标准切面的 影像学表现
CT影像
总结词
CT影像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提供肾脏的形态和结构信息,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意 义。
详细描述
CT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肾脏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通过CT影像,医生可以观察肾脏 是否存在异常的形态学改变,如肾积水、肾结石、肾囊肿等。此外,CT影像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肾脏的功能状况 ,如肾实质的密度和肾皮质的厚度等。
MRI影像
总结词
MRI影像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提供肾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信息,对于肾脏 疾病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详细描述
MRI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肾脏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通过MRI影像,医生 可以观察肾脏是否存在异常的形态学改变,如肾积水、肾结石、肾囊肿等。此外,MRI影像还可以评 估肾脏的功能状况,如肾实质的血流灌注和排泄功能等。
肾结核演示ppt课件
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液或淋巴系 统传播至肾脏,引发局部炎症反 应和免疫应答,导致肾脏组织破 坏和功能障碍。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地区分布
肾结核在全球范围内均有 分布,但发展中国家发病 率较高。
人群特征
所有年龄均可发病,但以 青壮年多见,男性略多于 女性。
传播方式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也 可通过消化道、皮肤等途 径感染。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并发症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患者免疫力,加强营养支持,保持尿路通畅等,有助于预 防并发症的发生。
并发症处理
对于出现的并发症,如尿路感染、膀胱挛缩、对侧肾积水等,应及时采取相应的 治疗措施,如抗感染治疗、膀胱扩张术、肾造瘘术等。
XX
PART 04
患者管理与教育
REPORTING
心理护理与生活质量改善
复发监测
对于已治愈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复发 监测。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等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情况, 以保障患者的长期健康。
XX
PART 06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REPORTING
新型诊断技术应用前景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利用PCR、基因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提高肾结核诊断的敏感 性和特异性,实现早期诊断。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 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 面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生活质量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注疼痛、睡眠、饮食 等方面的问题,及时采取 措施加以改善。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 生活自理能力。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
营养评估
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了解 患者的饮食习惯和营养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输尿管囊肿 Ureterocele 指输尿管末端囊性扩张 女孩多见
了解肾脏排泄情况 肾盂、肾盏有无充盈缺损 包括输尿管、膀胱 三维成像
肾-CT检查方法
检查前准备 口服造影剂? 呼吸控制训练
快速CT扫描:层厚/层距~10/10mm或5/5mm Spiral:Collimation 3-8mm Pitch 1-1.5 重建间距≦5.0mm 拟作三维重建
静脉增强:碘造影剂300-370mgI/ml 100-120ml Bolus:2~3ml/S(75~80) 1ml/S(20 ~25) 三个时相: 皮质期 15~20S 髓质期 50~60S Scan delay 肾盂充盈:2.0~3.0min
CT:皮质/髓质与正常肾质增强速率一致;核素99mTc -DMSA 肾小管正常聚集
肾-正常变异
常见的几种正常变异
肾-正常变异
肾柱肥大
肾-正常变异
鉴别
肾-正常变异
分叶
肾-正常变异
局部隆起?!
是长东西了 吗?
肾—先天畸形
常鉴别:一侧肾萎缩(临床 功能差) 一侧游走肾
临床 排尿困难 尿失禁 感染 肾功能 病因 胚胎期 正常在口部形成的瓣膜-吸收
如不吸收-致下端口狭窄(内压增高 -末端扩张隆起-囊肿
输尿管口肌纤维薄弱 输尿管膀胱段过长 炎症、外伤 分型 单纯囊肿 异位开口 脱垂 盲端
肾-先天畸形
输尿管囊肿 影像 尿路造影:输尿管末端呈“眼镜蛇头”样膨大 或膀胱内充盈缺损 膀胱周围有环状沟突出于正常膀胱边缘 膀胱镜: 囊肿节律性充盈、萎陷 CT : 肾盂、输尿管积水 肾萎缩 膀胱腔内薄壁囊肿-“囊内囊” 增强后延迟扫描 显示清楚
肾-解剖
肾包膜 皮、髓质
肾-解剖
肾内血管
肾-解剖
肾锥体.局部皮质
肾-解剖
肾血管分段
肾-解剖
腹膜后腔
肾-解剖
腹膜后腔
肾-正常CT
肾—解剖
正常变异 Normal Variation
肥大肾柱:正常肾皮质折叠/增厚 驼峰肾:脾脏压迫 胎儿分叶肾 肾门上缘唇样突出:局部肾质增生 感染后斑痕旁肾质增生
诊断 尿路造影 CT 一侧肾床无肾 对侧增大
鉴别 一侧肾发育不全 异位肾 (腹部假包块) 盆腔肾 横过异位 胸内异位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左肾发育不良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横过异位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盆腔内异位
肾-先天畸形
马蹄肾 Horse-shoe kidney
常见 肾脏某一极中线融合 95%发生在下极
临床 腰部酸痛 合并感染、结石
影像 尿路造影(RP)
L3-4水平以上肾盂输尿管积水
输尿管呈“S”状弯曲
CT
增强扫描右输尿管向腔静脉后移行
上方肾盂、输尿管积水
下腔静脉血管造影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腔 静 脉 后 输 尿 管
肾-囊性病变
CTA 其他:外伤 先天异常 肾移植
造影剂的应用
利于发现病变和确诊 (平扫容易发现钙化、结石)
肾动脉期 了解正常皮、髓质结构,病变早期增强 bolus注射 single level & incremental dynamic spiral scan
肾实质期 发现病变与正常肾密度差 肾集合期 2-3分钟后形成 “CT肾盂造影图”
主因胚胎早期双肾胚基受脐动脉挤压而融合
合并:旋转不良
引流不畅 并发结石、积水、感染
影像诊断
尿路造影 肾长轴下端内聚,倒“八”字形
肾盂、肾盏重叠
CT
直接显示两肾融合的部位及峡部
其他合并症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 renal pelviureteral duplication 常见 尸检1/125 具遗传性 并发其他泌尿畸形(10-42%) 胚胎期两个输尿管芽进入一个后肾胚基所致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肾脏疾病CT影像诊断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肾脏CT检查指征
临床高度怀疑肾脏病变,尿路造影可阴性 肾脏肿块或肿块样病变
包括:肿瘤 囊肿 血肿 炎性病变等 肾盂内充盈缺损 肾积水-程度 肾功能 肿瘤处理-分期 治疗计划 随访 肾周病变-血液 脓液 肿瘤 脂肪 空气 尿液等 肾血管病变-肾动脉狭窄 动脉瘤 畸形 栓塞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输尿管囊肿并重 复肾盂、输尿管
输尿管囊肿远段 呈“蛇头”状
肾-先天畸形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Retrocava ureter
下腔静脉发育异常 发生率1/1000 男>女
输尿管于腔静脉后绕行
多发生在L3-4椎体水平 上方输尿管、肾盂积水
肾-解剖
成人肾脏:约150克于腹膜后,长约12cm,宽6cm, 厚4-5cm,表面光滑/分叶,呼吸移动可达
10cm 肾实质:皮质-肾小球,血管丰富 髓质
肾 窦:肾盏、肾盂(可延伸到肾外)、脂肪 血 管:肾动脉、肾静脉--静脉在前、动脉在后
腹背两侧包绕收集系统 肾被膜: 肾周筋膜 肾脂肪囊:
肾-CT解剖
外形:两极 长圆形 肾门区 镰状 ●边缘:光滑/或略分叶 ●密度:均匀30+10Hu ●肾窦:脂肪密度 肾盂不易分开
增强:皮质期:皮质车轮样强化 髓质期:肾实质均匀强化 肾盂充盈:不易分辨肾盏
肾被膜:正常时CT不易分辨 肾筋膜囊:厚层扫描不能分辨
肾-解剖
肾 脏 的 肾位 脏置 的及 血 管
马蹄肾 双肾下极、上极融合 血管输尿管走行 重复肾 双肾盂、双输尿管
诊断:双输尿管横断面 IVP更敏感 一侧肾正常一侧积水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有无输尿管积水 输尿管囊肿
肾-先天畸形
先天性孤立肾 Solitary kidney 并非少见 尸检率1:1000-1500 临床多无症状 多发生左侧 可合并其他畸形:肾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