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6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与商业城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必修)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的主要耕作工具(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原始石器;原始社会晚期出现了松土农具。
(2)商周时期:出现农具,但在农业上很少使用。
木制耒耜、石锄石犁仍是重要工具。
(3)春秋战国: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铁犁牛耕)(4)汉朝时期: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出现犁壁,发明播种工具;东汉时期耦犁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
至此,我国古代耕犁已相当完善,标志着中国耕犁技术的成熟,一直为后世沿用。
2.了解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⑴著名水利工程:战国时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汉朝的⑵灌溉工具:曹魏、唐、宋、明清(这些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3、土地制度的演变:⑴演变历程①原始社会:土地公有,集体耕种。
②夏商周(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实质上是国王个人所有〉,也被称做井田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③春秋时期:井田制逐步瓦解,开始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瓦解原因:①根本原因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量荒地开垦,大量增加②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③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井田制瓦解过程:春秋时期各国的税制改革:①改革代表: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②改革内容: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③直接目的:增加税收④改革影响: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进一步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④战国时期: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代表,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⑵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均田制),地主土地私有制(主体),小农土地私有制⑶土地兼并:①原因:(根本原因),土地自由买卖②影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导致农民破产,阶级矛盾激化,是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之一③抑制措施: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规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8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练习(
结构与特点第18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练习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创新设计(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8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练习)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创新设计(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8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练习的全部内容。
特点第18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练习1.(2014·浙江学考)南北朝时期,在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草市”.这个时期的“草市"是( )A。
民间集市B。
城市商业区C。
商业都会 D.草料专营市场解析“草市"是指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答案A2。
(原创)右图是某历史书籍插页。
图中所说的“九市”是指()A。
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B。
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C。
定时一聚的庙会夜市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解析A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指“草市”,形成于南北朝时期;C项夜市最早出现在唐代后期扬州等地,北宋开始较为普遍;D项清代时出现繁华的商业市镇,如汉口、佛山等.汉代“九市”是指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故选B项.答案B3。
(2016·温州高一期末)《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置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
掌财货之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
”这主要是说明()A.唐代手工业经济发达B。
唐代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C.唐代商业经济发达D。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整合课件
考情分析 真题试做
-18-
3.(2013课标全国Ⅱ,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 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D)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宋代采取了“不抑兼并”的措施,这一措施使得土地兼并更加严 重,从而导致租佃关系盛行,自耕农经济衰退。据此判断,D项符合 题意,C项表述错误;宋代中央集权空前强化,A项表述错误;材料未 涉及流民问题,排除B项。
-7-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对点训练2乾隆五年(1740年),大臣胡定上奏曰:“近日富商巨贾, 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农夫为之赁耕,每岁所入 盈千万石。”上述现象对清代工商业的影响是C( )
A.造成农民贫困市场狭小 B.促使工商业向乡村渗透 C.导致了工商业资金的流失 D.扩大了手工业的生产规模
解析:在封建社会里,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赋税和徭役,小农经济 十分脆弱,造成农民贫困,而材料中“富商巨贾……多买田地”,并非 是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中“富商巨贾……多买田 地”,反映了富商进入农业领域,而不是发展工商业,故B项错误;“多 买田地”说明资金脱离了工商业进入农业领域,而不是扩大手工业 生产,故C项正确,D项错误。
映佃户社会地位的提高,未涉及重农政策和社会矛盾,故B、C两项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佃户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而不是强化,故
D项错误。
-22-
考情分析 真题试做
三、商业的发展 7.(2017课标全国Ⅲ,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 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 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C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出,西汉前期各行各业的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 和智慧大都可以致富,这反映出西汉前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C 项正确。西汉时期的义利观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故A项错误。 西汉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故B项说法错误。材料并没有反映地方 豪强势力控制郡县的问题,并且地方豪强势力主要是在东汉时期得 到较大发展,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考点23 古代中国的农业教案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B.铁农具已经在全国范围使用
C.河北、辽宁地区成为当时经济最发达地区
D.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
答案 A
解析 按照材料所述铁农具在全部农具中的比重,可以看出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农具是铁农具,故A项正确;材料提供了“河北石家庄”“辽宁抚顺”两个北方的遗址,不能充分证明“全国”,故B项错误;因为缺少其他地区的对比数据,仅仅按照材料,不能判断“最发达”,故C项错误;唐朝曲辕犁的使用是铁犁牛耕成熟的标志,故D项错误。
6.(2015·扬州期末)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27 355 462
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102 750 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208 095 796
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②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际是国王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③封建社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
(2)规律
①土地所有制是经济基础的核心内容,它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形式。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体现了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决定着封建制度的发展方向。
(2)特点: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公田”实际上由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3)瓦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近年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4古代的经济政策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4 古代的经济政策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4 古代的经济政策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4 古代的经济政策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4 古代的经济政策一、选择题1.[2017·河北唐山摸底]商鞅变法两次颁布《分异令》,强调“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其旨在()A.鼓励发展小农经济B.剥夺旧贵族的特权C.培植新兴地主阶级D.强化对地方的控制答案A解析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变法之一,是适应封建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根据“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可知,商鞅主张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体现新旧贵族之间的权力之争,故B、C两项错误;商鞅变法中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是实行郡县制,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2.[2017·兰州诊断]中国历史上常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其根源在于()A.封建土地私有制B.中央集权制度C.重农抑商政策D.政治统治腐败答案A解析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允许买卖,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逐渐集中到少数人手中,所以土地私有是土地兼并的根源,A项正确。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它与土地兼并无关,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与土地兼并无关,C项错误;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政治统治腐败会加重土地兼并,但它不是根本原因,D项错误。
近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3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应考能力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3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应考能力提升人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3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应考能力提升人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3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应考能力提升人民版的全部内容。
第13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2014·高考全国卷Ⅰ)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知识定位】本题考查清初海外贸易的发展。
【素养解读】全国卷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素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具体解读如下:本题考查方法指导时空观念根据“清初实施海禁前”的时间提示,可以看出这描绘的是清初中国的对外贸易历史解释由材料信息“市井贸易,咸有……所在皆有”可知外国货物及外国银钱在清初中国的情况,由此判断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
题干材料反映了清初实施海禁以前,中外贸易在民间的表现,虽然外国货物在中国很少,但外国银钱已在民间流行开来,体现了中国货物出口增多,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优势地位。
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外来货币是否干扰了中国市场,排除B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课件 新
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时期
空间
时间
监管
宋朝 县治以上的城市设 按时开市、闭 设__市__令____或
以前 立,与民居严格分开 市
市长直接监管
宋代
__市 ___坊___的界限被打
经营时间不受 限制,早市、
不再受官府直
时期 破,“草市”更加普遍
接监管
夜市昼夜相接
(2)市镇兴起,宋朝时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至明清 时,汉口镇、佛山镇、景 __德 __镇 ____、朱仙镇是最著名的四大商 业名镇。 3.城市的发展 (1)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_大__运__河___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 渐南移等。 (2)表现 ①北方: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既是不同时期的 政治中心、军__事__重__镇__,也是商业中心。 ②南方:扬州、成都等南方城市成为繁荣的大都会。
【图示记忆】 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
【名师指津】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四大特点 (1)前期以陆路为主,后期以海路为主。 (2)官方贸易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加强友好往来。 (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4)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变化 史料一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 迹。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考纲要求] (1)商业的发展 (2)“重农抑商”和“海禁”政 策
考点一 古代商业的发展
1.古代商业的历程 (1)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称从事商业活动的人 为“商人”。 (2)春秋战国:_官__府__控__制__商__业___的局面被打破。 (3)秦汉:商业发展艰难,商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 发展。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
专题纵横拓展
中外链接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异同点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
产生的背景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是在封建专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是在地中海沿岸的
制空前加强的情况下出现的
自治城市里产生的
Hale Waihona Puke 只出现在江南一些地区的城市 出现在西欧许多国家的许多城市,并深
分布地区
不同点
和少数几个部门,没有深入到农村 入到农村
【解析】 C “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 籍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 三分’〞反映出国家对农业的重视,没有表达 敬天法祖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表达了国家 对农业的重视,没有反映家国一体的理念,故B 项错误;通过皇帝亲耕表达国家对农业的重视, 故C项正确;重耕与笼络士子的关系不大,故D 项错误。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学科技能提升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 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那么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开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 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开荒地、改 进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 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学科技能提升
史学新论
新论八 史学界对明朝后期社会转型的研究 ■ 史界观点 观点一 近代社会最重要的特点,引用法国一位学者的话说,在于它以追求经济增长和技术 进步作为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经济增长成为价值观体系和物质活动的基点。但是,明清社 会虽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经济繁荣,却并未形成一个经济居社会生活主位的“经济社会〞,由 此也就不能提供出一个可以推动技术进步与社会开展的土壤环境。
近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4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4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下达标练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4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下达标练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4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下达标练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4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下达标练(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
可以益,不可以损。
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自然经济正式形成B.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解析:选B.材料中现象是自然经济的表现,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原因,故B项正确;土地私有制并非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故D项错误。
2.汉代《盐铁论·水旱》中说道:“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
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做多,农夫乐事劝功。
”材料说明汉代()A.农民具有少劳作也必须多收获的意识B.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C.灌钢技术加速了铁农具的推广普及D.铁农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解析:选B。
近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5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5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课下达标练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5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课下达标练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5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课下达标练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5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课下达标练(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汉武帝时,盐铁大商东郭咸阳、孔仅和洛阳商贾之子桑弘羊等,在盐铁专卖期间,逐渐步入官场,主持专卖事宜.这表明当时( )A.商人地位有所提高B.抑商政策时断时续C.国家垄断经济命脉D.察举制度切实可行解析:选A。
根据材料郭咸阳、孔仅和桑弘羊等,起初都是商人,后步入官场,表明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人地位有所提高,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重农抑商政策从战国至清代一直延续,只是松紧不一,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描述商人进入官场主持专卖事宜,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察举制度的相关内容,故D项错误。
2.《礼记》中记载:玉器等产品,不能在市场上交易。
而《左传》昭公十六年(公元前526年)记载,韩起要在郑国买商人的玉环,玉器已经可以在市场上交易.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玉器产量有较大增长B.战国时期手工业进步C.奴隶主贵族纷纷破产D.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解析:选 D.材料中玉器由不能在市场上交易到可以在市场上交易,反映了市场的需求增加,而非供应的增加,故与玉器产量无关,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手工业的进步,能够推动玉器的交易,但非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奴隶主贵族的破产与玉器的市场交易无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玉器在市场上可以交易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D项正确.3.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主持葵丘会盟,盟约规定各诸侯国要“无忘宾旅”“无遏汆”,即要保客商、不阻碍粮食流通。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专题02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含答案解析)
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解析版)【高频考点呈现】考点一古代农业的发展与繁荣考点二古代手工业的辉煌考点三古代商业的发展与突破考点四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与资本主义萌芽【高频考点剖析】考点一古代农业的发展与繁荣[考点回顾]1.耕作方式:春秋战国出现铁犁牛耕;汉代耦犁和一牛挽犁法;隋唐出现曲辕犁。
2.基本特征:精耕细作(1)生产工具:铁农具;翻车、筒车、耧车。
(2)生产技术:牛耕,都江堰、白渠,耕耙耱技术。
(3)耕作方法:垄作法、代田法。
3.基本模式:小农经济(1)历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2)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影响: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4.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公有制。
(2)夏商周:以井田制为主要形式的土地国有制。
(3)封建社会:战国时期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推行的土地国有制。
[考点深化]1.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特点(1)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使用铁犁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实行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5)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情况看:一方面,国家可以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赈灾救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灾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征收的农业赋税是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
2.古代中国农业发展史给我们的启示(1)现代科学、现代装备与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及优势。
(2)稳定的政治局面及合理的政策,是农业发展的前提。
(3)要把发展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大结构下思考,三大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发展。
近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高效整合 人民版(2021年整理)
合人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高效整合人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高效整合人民版的全部内容。
整合人民版知识网络·脉络清晰|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知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方面特点农业生产模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模式,实行精耕细作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小农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并存经济重心经历了从西向东、从北向南的转移过程,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不断变化工商业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而存在,但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结构明朝中后期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政策中国古代政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还采取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制度性因素(1)土地私有制:古代中国最基本的土地制度是土地私有制。
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土地私有制贯穿封建社会的始终,延续两千多年,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
(2)土地私有制的负面影响: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现象使得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始终在低水平的状态下运行,很难实现社会经济财富的积累,无法使财富转化为商业资本。
2.政策性因素(1)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期,其目的在于鼓励农耕经济的发展,以促进国家财富的积累,服务于当时兼并战争的需要。
近年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3古代商业的发展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3 古代商业的发展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3 古代商业的发展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3 古代商业的发展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3 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选择题1.[2017·湖南衡阳联考]《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国家对市场有一套管理制度,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
西周的这套做法()A.打破了工商食官局面B.强化政治等级制度C.促进国家管理制度化D.不利于工商业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中“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 ",并设置不同的官职规范市场秩序,体现了国家管理的制度化,故C项正确。
2.[2017·南宁摸底]有人说,唐朝长安城的布局体现“规范之美”,而北宋汴京城则体现“自由之风".唐宋城市出现不同布局的根源是( )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B.城市商品经济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海外贸易得到发展答案B解析宋代兴起的理学压抑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与汴京“自由之风”不符,故A项错误;唐代城市的主要功能集中于政治、军事方面,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打破坊市界限,更显自由,故B项正确;C项不是根源,排除;长安、汴京都处于内陆,海外贸易不是布局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近年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课时
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课时限时训练人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3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课时限时训练人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3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课时限时训练人民版的全部内容。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课时限时训练人民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国家对市场有一套管理制度,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
西周的这套做法()A.打破了工商食官局面B.强化了政治等级制度C.促进了国家管理制度化D.不利于工商业发展C[材料中仍体现了国家对市场的管理,因此并没有打破工商食官政策,故A项错误;政治等级制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体现出国家管理制度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对市场进行管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
]2.(韩)宣子有(玉)环,其一在郑商。
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
”……子产对曰:“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世有盟誓:‘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乞夺。
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恃此质哲,故能相保以至于今.”材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商品经济非常繁荣B.商人社会地位提高C.官府无法控制商业D.韩国和郑国曾经结盟B[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但材料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与材料中“桓公与商人……世有盟誓……我无强贾,毋或乞夺”相符,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但材料未涉及“无法控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桓公与商人……世有盟誓"并非指韩国和郑国曾经结盟,故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6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与商
业城市的发展学案
1.农业生产模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模式,实行精耕细作。
2.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小农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等多种形式并存。
3.经济重心:经历了从西向东、从北向南的转移过程,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不断变化。
4.工商业: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而存在,但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5.经济结构:明朝中后期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孕育出资
本主义萌芽。
6.经济政策:中国古代政府大多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还采取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角度二影响中国农耕经济向近代化变革的因素
1.制度性因素
(1)土地私有制:古代中国最基本的土地制度是土地私有制。
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
土地私有制贯穿封建社会始终,延续两千多年,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
(2)土地私有制的负面影响: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土地兼并使得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始终在低水平的状态下运行,很难实现社会经济财富的积累,无法使财富转化为商业资本。
2.政策性因素
(1)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期,其目的在于鼓励农耕经济的发展,以促进国家财富的积累,服务于当时兼并战争的需要。
后来为历代王朝所沿用,成为古代中国的基本国策。
(2)“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这两种政策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3.经济结构因素:古代中国经济是以小农经济为核心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其主要特点是封闭性、分散性等,不利于市场的发育;小农经济的生产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缴纳赋税;由于沉重的赋税,小农经济无法实现量的积累,也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4.思想观念因素:自战国以来,古代中国以“农本”为立国的经济思想,历代统治者始终对工商业采取压制政策,导致民间资本大量流向土地,而非用来经营工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