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控制信道编码
《通信原理》信道编码
![《通信原理》信道编码](https://img.taocdn.com/s3/m/dc39f3a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c.png)
11.2.2 信道编码的分类
· 按照不同功能分为检错码、纠错码和纠删码。检错码只具备检查码组错误的功能 纠错码还能对部分错误进行纠正。纠删码对超出纠错范围的误码能将其删除。
· 按照纠正错误的类型不同,分为纠正随机错误的码和纠正突发错误的码。随机错 误的误码从统计上是彼此独立的,同一个码组内发生若干个码元错误的概率远远 低于只有一两个码元错误的概率。这意味着信道编码哪怕只纠正每个码组内一两 个码元错误,也可使得整个系统的误码率大幅度下降。但有时信道中出现强度大 持续时间长的脉冲噪声,使连串的码元受到干扰,称为突发错误。例如连续若干 位的0变成1。这时必须用专门针对突发错误信道编码方式。
第11章 信道编码
11.1 信道编码基础知识
11.1.1 信道编码的概述
在信息码元中插入一些冗余码元(监督码元),使得整体码元具有一定规律。 当出现传输错误时,可以通过规律,对错误进行检测乃至纠正。
信道编码译码示意图
11.1.2 信道编码检错纠错的原理
11.1.3 几个相关概念
· 码率:R=k/n=k/(k+r)。 · 编码增益:采用信道编码,对系统信噪比的要求要低一些,这个倍数称为编码增益 · 许用码组和禁用码组:即合法码组和非法码组。一旦接收方出现非法码组,说明传
· 最大似然译码:对于接收到的编码序列y,计算发送方发送哪一种码组x i 时,接 收到y的概率最大。即根据似然函数P ( y / x i )确定。
11.2 信道编码的分类
1.
差错控制方法
· 差错控制方法,分为检错重发(ARQ),前向纠错(FEC)和混合方式三种。
· 检错重发系统(ARQ),又分为停发等候重发,返回重发和选择重发三种。
· 按照信息码元和监督码元之间的制约规则不同,分为分组码和卷积码。分组码是 指在每一组码元(k位信息码元和r 位附加监督码元)中,所有的监督码元取值, 仅仅与这一组的k位信息码元有关,而与其他组的信息码元无关。分组码编码器属 于无记忆的系统。而卷积码则是指r 位附加监督码元不仅与本码组内的k位信息码 元有关,还与之前其他码组的若干位码值有关。卷积码的编码器具有记忆功能
下列关于5g信道编码描述
![下列关于5g信道编码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085ba60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1.png)
下列关于5g信道编码描述
5G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和可靠性而设计的一种技术。
它采用了更先进的Turbo码和LDPC码等编码方式,能够有效地纠正和检测信道中的误码。
5G信道编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描述:
1. 编码方式:5G信道编码采用了Turbo码、LDPC码等先进的编码方式。
这些编码方式具有较强的纠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能够提高信道的可靠性。
2. 编码率:5G信道编码支持多种编码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编码率。
较高的编码率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但可能会降低信道可靠性。
3. 码块长度:5G信道编码中的码块长度也是可调的,可以根据信道条件和传输需求进行调整。
较长的码块长度可以提高纠错能力,但也会增加传输延迟。
4. 适应性调制:5G信道编码中常常采用适应性调制的方式,根据信道质量的变化情况动态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
这样可以在不同的信道条件下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对5G信道编码的一般描述,具体的细节可能需要参考标准文档或相关技术资料。
信道编码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信道编码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cb9f06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3.png)
信道编码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在当今高度数字化的时代,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日常的语音通话到高清视频播放,从即时的消息传递到复杂的在线游戏,我们对移动通信的质量和速度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而信道编码,作为保障移动通信可靠性和高效性的关键技术之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道编码,简单来说,就是在信息传输之前,按照一定的规则给原始信息添加一些冗余信息,以提高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
这就好比我们在邮寄一个易碎的物品时,会在包裹里多塞一些缓冲材料,即使在运输途中受到一些碰撞,物品也不容易损坏。
在移动通信中,信号在无线信道中传输时,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比如噪声、衰落、多径效应等。
如果没有信道编码,这些干扰很可能会导致信息的丢失或错误,从而影响通信质量。
那么,信道编码具体是如何在移动通信中发挥作用的呢?让我们以常见的几种信道编码技术为例来进行说明。
首先是卷积码。
卷积码是一种具有记忆性的编码方式,它的编码过程不仅与当前输入的信息有关,还与之前输入的若干个信息有关。
这种特性使得卷积码在处理连续的信息流时具有较好的性能。
在移动通信中,卷积码常用于语音通信等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因为它的编码和解码速度相对较快,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信息的处理,从而保证语音的流畅性。
其次是 Turbo 码。
Turbo 码是一种性能非常优越的信道编码方式,它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移动通信系统的纠错能力。
Turbo 码通过将两个或多个简单的卷积码编码器通过交织器并行级联,并进行迭代译码,从而获得了接近香农极限的性能。
在 3G 和 4G 移动通信系统中,Turbo 码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业务,如文件下载、网页浏览等,为用户提供了更高速、更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此外,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 码)也是一种在移动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信道编码技术。
LDPC 码具有稀疏性的特点,即校验矩阵中大多数元素为零,这使得其编码和解码的复杂度相对较低,同时能够实现较好的纠错性能。
移动通信参数表
![移动通信参数表](https://img.taocdn.com/s3/m/0b60b82483c4bb4cf7ecd1e3.png)
一. 移动通信参数表参数缩写含义解释参数缩写含义解释1 TCH 业务信道23 BSIC 基站色码2 BCCH 广播控制信道24 CA 小区置配3 CCCH 公共控制信道25 HSN 跳频序列4 RACH 随机接入信道26 MA 移动配置5 AGCH 接入允许信道27 MAIO 移动培植指数偏移6 PCH 寻呼控制信道28 FN 帧号码7 DCCH 专用控制信道29 TSC 训练序列码8 CBCH 小区广播信道30 TN 时隙号9 SDCCH 独立专用控制信道31 PD 协议识别语10 SACCH 慢速随路控制信道32 TI 处理识别语11 SCH 同步信道33 IMSI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12 CM 连接管理34 TMSI 临时移动用户识别13 MM 移动管理35 IMEI 国际移动设备识别14 RR 无线资源管理36 MCC 国际移动码15 DTX 非连续发送(由话音激活)37 MNC 移动网号16 OMC 操作维护中心38 LAC 位置区号码17 MS 手机39 PLMN 公共陆地移动网18 BS 基站40 TA 时间提前19 SIM 用户识别模块41 RXLEV 平均的接收电平20 ARFCN 频道(载频)序号42 RXQUAL 信道接收质量21 Um 基站子系统与MS间接口43 TXPWR 发信功率电平22 C2 小区重选信道质量标准参数44 C1 路径损耗原则参数二. 参数详述(一) 频道配置参数GSM网和TACS网一样都采用等间隔频道配置方法。
1. 工作频段、频段间隔、频道序列及频点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采用900Mhz频段。
MS发,BS收:890 –915 Mhz (上行)BS发,MS收:935-960MHz(下行)载频间隔为200kHz,共124个无线载频,在每端留有200 kHz的保护带。
按照国家规定,邮电部门占用905 –909MHz(上行) / 950 –954 MHz(下行);连通公司占用909 –915 MHz(上行)/ 954 –960 MHz(下行);10MHz频带共有49个频道(载频),序号(ARFCN)为76 –124 。
面向5G的信道编码技术与挑战
![面向5G的信道编码技术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bf9ad02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17.png)
面向5G的信道编码技术与挑战一、5G信道编码技术概述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其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数的特性对信道编码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道编码技术在5G通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系到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也是实现5G网络高效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
1.1 信道编码技术的重要性信道编码技术通过在发送端添加冗余信息,以提高接收端对传输错误的检测和纠正能力。
在5G网络中,由于其高数据速率和低时延的特性,信道编码技术必须具备更高的纠错能力和更低的编码复杂度。
1.2 5G信道编码技术的关键特性5G信道编码技术的关键特性包括高纠错能力、低时延、高传输效率和良好的兼容性。
这些特性使得5G信道编码技术能够适应5G网络的多样化需求,包括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低时延高可靠性(uRLLC)和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等场景。
二、5G信道编码技术的发展与应用5G信道编码技术的发展是与5G通信技术同步进行的。
随着5G网络的逐步商用,信道编码技术也在不断地演进和优化,以满足5G网络的高标准要求。
2.1 5G信道编码技术的发展5G信道编码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编码方法的创新和编码效率的提升。
例如,极化码(Polar Codes)作为5G信道编码的核心技术之一,因其在控制信道上的优异性能而被3GPP采纳。
此外,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码和Turbo码等也在5G中得到了应用和发展。
2.2 5G信道编码技术的应用场景5G信道编码技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有着不同的需求和优化方向。
例如,在eMBB场景中,信道编码技术需要支持高数据速率和高带宽的传输;在uRLLC场景中,信道编码技术需要具备极低的时延和高可靠性;而在mMTC场景中,信道编码技术则需要支持大量的设备连接和高效的数据传输。
三、面向5G的信道编码技术挑战与展望面向5G的信道编码技术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同时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移动通信的编码与调制技术
![移动通信的编码与调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37f946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2.png)
移动通信的编码与调制技术在当今高度互联的时代,移动通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日常的语音通话、短信交流,到高清视频播放、在线游戏,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们带来了越来越便捷和丰富的体验。
而在这背后,编码与调制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谈谈编码技术。
编码,简单来说,就是将信息转换为特定的代码形式,以便于传输和存储。
在移动通信中,常用的编码技术包括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信源编码的主要任务是减少信息的冗余度,提高传输效率。
例如,在语音通信中,我们不会传输连续的声音信号,而是对其进行采样和量化,将模拟的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形式。
通过合理的编码算法,可以去除那些人耳不太敏感的部分,从而在不影响语音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数据量。
信道编码则是为了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由于移动通信环境复杂,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和衰减。
信道编码通过在原始信息中添加一些冗余信息,使得接收端能够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错误。
常见的信道编码方式有卷积码、Turbo 码等。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调制技术。
调制就像是给信息穿上不同的“外衣”,以便让它们能够在无线信道中顺利传输。
在移动通信中,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
幅度调制是根据信息的变化改变载波的幅度;频率调制则是改变载波的频率;相位调制则是改变载波的相位。
而现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更广泛采用的是数字调制技术,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正交幅度调制(QAM)等。
以 QPSK 为例,它将信息编码为四个不同的相位状态,每个相位状态代表两个比特的信息。
这样,在相同的带宽下,能够传输更多的信息。
QAM 则更进一步,它同时改变载波的幅度和相位,从而可以在一个符号中传输更多的比特。
例如 16QAM 可以在一个符号中传输 4 比特的信息。
编码与调制技术的选择并非是孤立的,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的通信需求和系统条件来综合考虑。
5g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pdf
![5g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pdf](https://img.taocdn.com/s3/m/9dc1ec9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e.png)
5g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pdf 标题:5G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PDF引言概述:随着5G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信道编码在保证通信质量和提高系统容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5G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并提供一个PDF文件供读者参考。
正文内容:1.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1.1 信道编码的定义和作用1.2 信道编码的分类及应用领域1.3 信道编码的性能评估指标2. 5G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2.1 卷积码2.1.1 卷积码的原理和特点2.1.2 卷积码在5G通信中的应用2.1.3 卷积码的性能分析2.2 Turbo码2.2.1 Turbo码的原理和特点2.2.2 Turbo码在5G通信中的应用2.2.3 Turbo码的性能分析2.3 LDPC码2.3.1 LDPC码的原理和特点2.3.2 LDPC码在5G通信中的应用2.3.3 LDPC码的性能分析2.4 极化码2.4.1 极化码的原理和特点2.4.2 极化码在5G通信中的应用2.4.3 极化码的性能分析2.5 其他信道编码技术2.5.1 Fountain码2.5.2 Raptor码2.5.3 空时编码总结:在5G移动通信中,信道编码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出发,详细介绍了卷积码、Turbo码、LDPC码、极化码以及其他信道编码技术在5G通信中的应用。
通过对各种编码技术的性能分析,可以看出它们在提高通信质量和系统容量方面的优势和适用性。
读者可以通过阅读附带的PDF文件,进一步了解5G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
总结分3个方面:1. 信道编码在5G移动通信中的重要性2. 不同信道编码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3. 通过性能分析评估不同信道编码技术的优势和适用性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满足您的要求,如果还有其他需要,请随时告诉我。
2g信道编码
![2g信道编码](https://img.taocdn.com/s3/m/9be6bc5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8.png)
2g信道编码
2G信道编码是在移动通信领域被广泛使用的数字信号编码技术,它可以将数字信息信号转换为对应的数字编码,从而在传输过程中保
证信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这种编码技术主要用于语音通信,短信发
送和数据传输等领域。
2G信道编码主要采用的编码方式是卷积码编码。
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数据会经过多次的传输和干扰,如果不进行编码处理就会导致
数据误差增多,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卷积码编码通
过将数据进行冗余处理,可以有效地保护数据的完整性,避免数据失
真和传输错误。
值得注意的是,2G信道编码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人们对通信质量和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2G信道编码的效率相对较低,无法满足现代移动通信领域的需求。
因此,在2G时代之后,3G、4G、5G等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逐渐成熟,各种新的信道编码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总之,2G信道编码作为移动通信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曾经在通信领域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先进的信道编码技术涌现,让我们
的通信更加快捷、高效、稳定。
5 移动通信原理 第五章 语音编码、信道编码和交织技术
![5 移动通信原理 第五章 语音编码、信道编码和交织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10377f1f90f76c661371add.png)
第5章语音编码、信道编码和交织技术引言一般的数字通信系统都包含信源编解码、信道编解码和调制解调这三对功能模块,语音编码是一种信源编码的,在移动通信中由于信道的特点,往往还需要交织和去交织这一对功能模块。
为什么要进行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交织呢?从实现过程分析:信源编码——原理:去掉一些信息(信源中统计特性具有相关性的信息);(有效性)目的:尽可能用最少的信息比特表示信源,从而达到压缩信息速率,以较少的信息速率传送信息;信道编码——原理:加入一些信息(监督码或检验码);(可靠性)目的:用来供接收端纠正或检出信息在信道中传输时,由于干扰、噪声或衰落等所造成的误码。
交织——原理:不改变信息量,只改变信息的排序;(可靠性)目的:克服信道中由于深衰落而造成的突发的成串的误码。
对本章的学习,我们复习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基础上,重点掌握:1.移动通信对编码的要求;2.蜂窝移动通信典型系统用到的编码方式;3.在这些系统中的实现过程;4.交织的原理和作用。
5.1 语音编码通信系统中的语音编码的目的是解除语音信源的统计相关性,语音编码大致分为三类。
一.语音编码的分类(参考:《吴伟陵,《移动通信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P72)1.波形编码波形编码是以精确再现语音波形为目的,并以保真度即自然度为度量标准的编码方法。
这类编码是保留语音个性特征为主要目标的方法,其码速较高。
常用的波形编码及其原理:PCM、DPCM、ADPCM应用:适用于骨干(固定)通信网。
2.参量编码利用人类的发声机制,仅传送反映语音波形变化主要参量的编码方法。
在接收端,可根据发声模型,由传送过来的变化参量激励产生人工合成的语音。
参量编码的主要标准是可懂度。
显然,这类编码是以提取并传送语音的共性特征参量为目的的编码方式,其码速较低。
(声码器)常用的参量编码及其原理:LPC应用:主要用于军事保密通信。
3.混合编码混合编码是吸取上述两类编码的优点,以参量编码为基础,并附加一定的波形编码特征,以实现在可懂度基础上适当改善自然度目的的编码方式。
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研究
![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30d6e7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5.png)
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研究第一章绪论移动通信是现代社会重要的通信手段,伴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通信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
信道编码技术是移动通信中实现高质量通信的关键技术,它在保证信息传输可靠性的同时,也为通信系统提供了更大的容量。
本文将从信道编码技术的定义、分类和基础知识出发,简要介绍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信道编码技术基础知识2.1 信道编码的定义信道编码是指在数字通信中,通过使用编码方案,将原始数据转换为一定格式的编码数据,从而在传输过程中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移动通信中,信道编码可以提高信号传输质量,使得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下,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2.2 信道编码的分类信道编码按照不同的方式可以分为循环冗余编码(CRC)、卷积码、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等。
其中,卷积码和Turbo码是移动通信中较为常用的信道编码方式。
2.3 卷积码和Turbo码卷积码是一类线性时不变离散时间码。
它将接收消息符号加以编码后,在串行发送给接收机,接收端采用 Viterbi 算法计算最可能的编码序列,根据这些编码序列还原出原始数据。
而Turbo码是一种迭代编码方案,它通过在编码和译码之间嵌入一个迭代编码器,不断迭代编码,从而在信道噪声较大的情况下提高译码性能。
第三章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研究现状在移动通信中,卷积码和Turbo码是较常用的信道编码方式。
卷积码在移动通信中应用广泛,已经成为了许多移动通信标准的主要编码方式,如GSM、TD-SCDMA等。
Turbo码具有更好的纠错性能,因此在LTE、WiMAX等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此外,近年来,神经网络技术也逐渐被移动通信领域中的研究者所关注。
神经网络可以通过自适应的学习方法,自动地从数据中学习、提取和表示特征,从而提高信道编码精度和译码速度。
因此,神经网络在未来的移动通信中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https://img.taocdn.com/s3/m/aa60444af7ec4afe04a1dfae.png)
信源编码:主要是利用信源的统计特性,解决信源的相关性,去掉信源冗余信息,从而达到压缩信源输出的信息率,提高系统有效性的目的。
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包括语音压缩编码、各类图像压缩编码及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
信道编码:为了保证通信系统的传输可靠性,克服信道中的噪声和干扰的。
它根据一定的(监督)规律在待发送的信息码元中(人为的)加入一些必要的(监督)码元,在接受端利用这些监督码元与信息码元之间的监督规律,发现和纠正差错,以提高信息码元传输的可靠性。
信道编码的目的是试图以最少的监督码元为代价,以换取最大程度的可靠性的提高。
信道编码从功能上可分为3类:仅具有发现差错功能的检错码,如循环冗余校验码、自动请求重传ARQ等具有自动纠正差错功能的纠错码,如循环码中的BCH码、RS码及卷积码、级联码、Turbo 码等既能检错又能纠错功能的信道编码,最典型的是混合ARQ信道编码从结构和规律上分两大类线性码:监督关系方程是线性方程的信道编码非线性码:监督关系方程是非线性的FEC是前向就错码,在不同系统中,不同信道采用的FEC都不一样,有卷积码,Turbo码等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区别(通院的必杀技):官方课本如是介绍:信源编码:表示信源和降低信源的信息速率。
信道编码:消除或减轻信道错误的影响。
通过适当的调制方式来运载信息,以适应信道特征。
本人总结:一.信源编码信源编码的作用之一是设法减少码元数目和降低码元速率,即通常所说的数据压缩。
码元速率将直接影响传输所占的带宽,而传输带宽又直接反映了通信的有效性。
作用之二是,当信息源给出的是模拟语音信号时,信源编码器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的两种方式:脉冲编码调制(PCM)和增量调制(ΔM)。
信源译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程。
1.脉冲编码调制(PCM)简称脉码调制:一种用一组二进制数字代码来代替连续信号的抽样值,从而实现通信的方式。
由于这种通信方式抗干扰能力强,它在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中均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
![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f6d11f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b.png)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摘要:本文介绍了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检错码,详细讲解了信道编码中的分组编码和循环编码,并分析了各种编码的优缺点,对信道编码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信道编码分组码循环码turbo码中图分类号:0 引言移动通信系统使用信道编码技术可以降低信道突发的和随机的差错,由于实际信道存在噪声和干扰,使得经过信道传输后收到的码字与发送码字相比存在差错,而信道编码的目的在于改善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发现或纠正差错,以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1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香农的信道编码定理指出:对于一个给定的有扰信道,如果信道容量是C,只要发送端以低于C的信息速率R发送信息,则一定存在一种编码方法,使编码错误概率Pe随着码长n的增加,按指数下降到任意最小的值,可表示为:Pe≤e-nE(R)[1](1.1)这里E(R)称为误差指数,它与R和C的关系如图:图1-1 误差指数曲线也就是说,通信信道编码可以使通信过程不发生差错,或着使差错控制在允许的数值之下。
1.1 信道编码的分类目前,各种通信系统利用纠错或检错码进行差错控制的基本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接收端发现数据有错后,接收方译码器自动纠正错误;另一类是接收端发现数据有错后,接收方通过反馈信道传送一个应答,信号要求发送方重发有错的数据,从而纠正错误。
具体地可以分为四种:向前纠错FEC﹑检错重发ARQ﹑混合纠错HEC﹑信息重发请求IRQ。
1.2 几种常用的检错码(1) 奇偶监督码[2]这是最基本的检错码,它的编码规则是在信息码后附加一个监督码元,使得码组中“1”或“0”的个数为奇数(奇校验)或偶数(偶校验)。
也就是说它是只有一个检验码的(n,n-1)分组码。
假设要传送的n-1个信息,码元为a n-1,a n-2,……,a2,a1,在偶数监督码中,附加的监督码元a0要使编码后码组中“1”的数且为偶数即满足下式:a n-1⊕a n-2⊕……⊕a2⊕a1=0 (1.2)式中⊕表示模2加。
2g到5g的信道编码技术和信源编码技术
![2g到5g的信道编码技术和信源编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db98ca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a.png)
2g到5g的信道编码技术和信源编码技术
在2G到5G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广泛应用了各种信道编码技术和信源编码技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信道编码技术:
1. 2G时代主要采用的是卷积编码技术,通过引入冗余信息来纠正信道中的误码和干扰。
2. 3G时代引入了Turbo编码技术,通过迭代方式提高解码性能,对信道进行更高效的编码和纠错。
3. 4G时代采用了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技术,能够实现接近香农极限的编码效果,提高了信道容量和传输速率。
4. 5G时代引入了极化码(Polar Code)技术,通过在信道编码时提供更强的纠错能力和更高的编码效率,适应了高速率和大容量的通信需求。
信源编码技术:
1. 2G时代主要采用的是AMR(自适应多速率编码)技术,根据语音信号的特点和通信质量要求,选择不同的编码率来实现高音质和低码率传输的平衡。
2. 3G时代引入了WCDMA的优化编码技术,通过对语音信号进行高效压缩和编码,提高语音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
3. 4G时代采用了更高级的AAC(高级音频编码)技术,能够提供更好的音频质量和更低的码率,适应了更丰富的媒体应用需求。
4. 5G时代将引入更专业的视频和图像编码技术,如HEVC (高效视频编码)和AV1(开放媒体编码),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低比特率的视频传输。
4G移动通信系统信道编码方案研究
![4G移动通信系统信道编码方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5d9a1d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d.png)
4G移动通信系统信道编码方案研究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4G 移动通信系统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而信道编码作为 4G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保障通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是在发送端对信息进行编码处理,增加一定的冗余度,使得接收端能够在存在噪声和干扰的情况下,准确地恢复出原始信息。
在 4G 移动通信系统中,常用的信道编码方案主要包括Turbo 码和 LDPC 码。
Turbo 码是一种性能优异的信道编码方案。
它通过将两个简单的卷积码并行级联,并在两者之间引入交织器,从而实现了接近香农极限的性能。
Turbo 码的优点在于其具有很强的纠错能力,特别是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表现出色。
这使得 4G 移动通信系统在信号较弱的环境中,仍能保持较好的通信质量。
然而,Turbo 码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其编码和解码的复杂度较高,这对硬件设备的计算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而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和功耗。
此外,Turbo 码的译码时延较大,在一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中可能会受到限制。
LDPC 码是另一种在 4G 移动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信道编码方案。
LDPC 码是一种基于稀疏矩阵的线性分组码,具有逼近香农极限的性能。
与 Turbo 码相比,LDPC 码具有更低的编码和解码复杂度,能够有效地降低系统的成本和功耗。
同时,LDPC 码的译码时延较小,更适合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通信场景。
在 4G 移动通信系统中,选择合适的信道编码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是通信场景的特点。
例如,在城市中心等信号覆盖较好的区域,对编码的纠错能力要求相对较低,可以选择复杂度较低的编码方案以降低系统成本;而在偏远地区或信号干扰较大的环境中,则需要更强的纠错能力,Turbo 码可能更为合适。
其次,系统的硬件资源和计算能力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如果硬件设备的计算能力有限,那么选择复杂度较低的 LDPC 码可能更有利于系统的实现和运行。
移动通信编码技术介绍
![移动通信编码技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842ea4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2.png)
02
信道编码技术 的分类:卷积 码、Turbo码、 LDPC码等
04
信道编码技术的 发展趋势:更高 效、更可靠、更 灵活的编码技术
3
移动通信编码技术 的挑战与机遇
技术挑战
带宽限制:如 何在有限的带 宽内传输更多 的数据
01
安全性:如何 保证通信数据 的安全性和隐 私性
03
02
信号干扰:如 何减少信号干 扰,提高传输 质量
提高传输速度
02
增强通信安全性: 通过加密技术, 保护通信内容不
被窃取和篡改
03
降低通信成本: 通过压缩技术, 减少传输数据量,
降低通信费用
04
提高通信质量: 通过纠错技术, 减少传输错误,
提高通信质量
常见的编码技术
01
线性编码:如卷积码、RS 码等,具有较强的纠错能力
03
混合编码:如Trellis编码、 Polar编码等,结合了线性 和非线性编码的优点
01 信道编码技术:提高通信可靠 性,降低误码率
02 信源编码技术:提高通信效率, 降低传输数据量
03 加密技术:保护通信数据安全, 防止信息泄露
04 纠错编码技术:检测并纠正传 输中的错误,提高通信质量
信道编码技术
信道编码技术的 作用:提高通信 系统的可靠性和 传输效率
01
信道编码技术的 应用:移动通信、 卫星通信、互联 网通信等领域
编码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01
更高效的编码技术:提高传输 效率,降低传输成本
02
02
更智能的编码技术:自适应调 整编码参数,提高传输质量
03
03
更安全的编码技术:增强数据 加密和隐私保护能力
5g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pdf
![5g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pdf](https://img.taocdn.com/s3/m/e2cf3e6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f.png)
5g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pdf5G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是指在5G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和可靠性,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处理的一种技术。
信道编码的主要目的是在传输过程中检测和纠正错误,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5G通信系统中,信道编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通信系统的性能和质量。
本文将从5G信道编码的原理、技术及其在5G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1. 5G信道编码原理5G信道编码主要基于两个编码技术: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码和Polar码。
(1)LDPC码:LDPC码是一种概率密度校验码,它具有较好的错误纠正性能。
LDPC码的编码过程主要是通过矩阵乘法将原始数据转换成编码数据,然后在传输过程中检测和纠正错误。
LDPC码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纠正错误能力强。
(2)Polar码:Polar码是一种基于消息传递的编码技术,它通过将原始数据进行分割和重组,形成具有良好误差纠正性能的编码数据。
Polar码的优点是能够在较低的码率下提供良好的性能,且随着码率的增加,性能进一步提高。
2. 5G信道编码技术(1)卷积码:卷积码是一种线性分组码,它在5G信道编码中主要用于较低速率的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
卷积码的编码过程是通过矩阵乘法和卷积操作将原始数据转换成编码数据,从而提高数据的传输可靠性。
(2)Turbo码:Turbo码是一种基于迭代检测和软输入软输出(SISO)技术的信道编码。
它在5G通信系统中具有较高的错误纠正性能,主要应用于高速率的数据信道。
Turbo码的编码过程是通过多次迭代和调整权重,使得输出码字具有更好的错误纠正性能。
(3)LDPC码和Polar码:如前所述,LDPC码和Polar码是5G信道编码的核心技术。
LDPC 码主要用于数据信道,而Polar码主要用于控制信道。
这两种编码技术都具有较好的错误纠正性能,能够提高5G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
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技术
![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cd0cf2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6f.png)
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技术在现代的通信系统中,信道编码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在传输过程中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信道编码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对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技术做出一些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一、信道编码技术的概念信道编码技术是指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对数据进行编码操作,使得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噪声干扰和传播损失,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通俗的说,信道编码技术是一种保障数据可靠传输的技术手段。
二、常用的信道编码技术1、卷积编码卷积编码是一种线性、时域离散的编码技术,它通常用于数字通信中的错误控制和数据压缩。
卷积编码可以通过一个连续时间的线性移位寄存器来实现,具有简单的硬件实现和较高的编码率,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无线通信、卫星通信、数字电视等领域。
2、Turbo编码Turbo编码是一种迭代的信道编码技术,可以提高数据的容错能力和可靠性,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和宽带通信等领域。
Turbo编码采用两个卷积码结合交替信息交错和迭代译码的方法,从而达到更高的编码效率和更好的错误纠正能力。
3、LDPC编码LDPC编码(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是指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是一种自适应的、基于图的线性编码技术。
它可以通过矩阵的方式实现并行计算,具有更高的编码率和更好的容错特性,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等领域。
三、信道编码技术的应用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信道编码技术已经成为数字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移动通信中,通过引入Turbo编码等高效编码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和容错能力,为用户带来更好的通信体验。
在数字电视等广播领域,通过采用LDPC等高效编码技术,可以将传输速度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并提供更为清晰、流畅的视频信号。
此外,在卫星通信等特殊领域,信道编码技术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传输效率。
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和信道编码
![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和信道编码](https://img.taocdn.com/s3/m/eb5fa9c04028915f804dc262.png)
图1 GSM编码器框图(1)预处理:去除语音的直流分量,进行预加重;(2)LPC分析:预测滤波器的系数,每帧(20 ms)计算一次滤波器的系数,GSM方案中取滤波器的阶数为8。
(3)短时分析滤波:对信号做短时预测分析,产生短时残差信号。
(4)长时预测:在RPE中用规则脉冲来代替残差信号,因此直接用短时预测的残差信号,未必是最佳效果,此外,C D M A2000中采用的语音编码EVRC(Enhanced Variable Rate Code),它是一种可变速率语音编译码算法,根据噪音情况采用3种不同速率:全速率,半速率和1/8速率,对应9.6 kbit/s,4.8 kbit/s 1.2 kbit/s,平均编码速率为8 kbit/s,其质量与13 kbit/s QCELP算法相当。
WCDMA中优选的语音编码方案是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AMR),全速率模式下有8种编码速率,半速率模式下有6种编码速率,其目的是优化当前信道下的语音质量。
AMR编码是以自适应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编码ACELP 技术为基础。
图2 不同系统的语音编码的可造速率从PHS到GSM到IS-95再到3G中的变速率及语音激活技术,正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
我们可以发现,在3G 系统中编码速率根据不同的环境特点有了更多的选择,以期达到传输效率和语音质量的更好平衡。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3G是从不同的2G标准发展而来,考虑平滑过渡,必然导致3G标准各不相同;同时,3G又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业务;这两点必然导致一种编码速率无法满足所有标准、无法满足所有业务要求。
3 信道编码无线环境的恶劣性对接收信号的错误率有很大影响,这正是信道编码要解决的问题。
GSM与IS95中的信道编码:主要采用卷积编码,还有FIRE码及卷积和RS的级联码。
卷积编码就是将信息序列以ko个码元分段,通过编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卷积编码应用于低速率的话音业务,误码率BER=10-3级;Turbo编码用于传输速率高于32 kbit/s的业务,误码率BER=10-3~10-6级。
5G技术的信道编码与调制技巧
![5G技术的信道编码与调制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31a04d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2.png)
5G技术的信道编码与调制技巧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通信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人们对更快速、更稳定、更可靠的通信需求,5G技术应运而生。
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技术在信道编码与调制方面有着独特的技巧和方法。
一、信道编码信道编码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处理,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在5G技术中,信道编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LDPC码是一种能够实现接近香农极限的编码技术。
在5G技术中,LDPC码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层的信道编码。
它具有编码效率高、译码性能优秀等特点,能够有效地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2. 极化码极化码是一种新型的信道编码技术,它通过对信道进行分解,将原始数据编码为一系列的比特,从而提高信号的传输效果。
在5G技术中,极化码被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大容量存储等方面,能够有效地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和稳定性。
二、调制技巧调制技巧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以便在信道中传输。
在5G 技术中,调制技巧的选择对于信号的传输质量和速率起着重要的影响。
1. 正交频分复用(OFDM)OFDM技术是5G技术中常用的调制技巧之一。
它将高速数据流分割成多个较低速的子载波进行传输,能够有效地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速率。
2. 多输入多输出(MIMO)MIMO技术是一种利用多个天线进行信号传输和接收的技术。
在5G技术中,MIMO技术能够通过多个天线同时传输多个数据流,从而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3. 波束赋形波束赋形是一种通过调整天线的辐射模式来控制信号传输方向的技术。
在5G技术中,波束赋形能够将信号的能量聚焦在特定的方向上,从而提高信号的传输距离和可靠性。
三、信道编码与调制技巧的应用信道编码与调制技巧在5G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提高信号传输速率通过采用高效的信道编码和调制技巧,5G技术能够实现更高的信号传输速率。
这使得人们能够更快地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满足了大数据时代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行多址技术的选择SC-FDMA vs. OFDM 优势:终端能力有限,发射功率受限;SC-FDMA 采用单载波技术,峰均比(PAPR )低,有效提高RF 功率放大器的效率,降低终端成本和耗电量;上行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 ),为数据和控制信令的传输提供了分离的物理信道,后者主要支持下行数据传输。
控制信息的编码:要进行编码单元的控制信息有:支持链路自适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 ),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
当控制信息在PUSCH 中传输时,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ACK ,秩指示(RI ),CQI 的编码分别独立进行。
对于时分双工TDD 有两种ACK/NACK 反馈模式,通过高层可以配置。
当UE 传输HARQ-ACK 比特和RI 比特时应该确定HARQ-ACK 或RI 编码的符号数Q'1.1.1.1 UCI HARQ-ACK 的信道编码HARQ-ACK 来自于高层。
HARQ-ACK 包含1比特信息,即0b ;或者2比特信息,即10,b b 。
其中,0b 对应于码字0的HARQ-ACK 比特,1b 对应于码字1的HARQ-ACK 比特。
每个肯定的确认(ACK )编码为二进制“1”,每个否定的确认(NACK )编码为二进制的“0”。
HARQ-ACK 比特的处理参考[1]。
1.1.1.2 UCI 调度请求的信道编码调度请求指示从高层得到,它的处理参考[1]。
1.1.1.3 UCI 信道质量信息的信道编码输入信道编码模块的信道质量比特表示为13210,...,,,, A a a a a a ,其中A 是比特数。
信道质量的信息比特数取决于传输格式,宽带报告的信道质量的信息比特数见5.2.3.3.1小节和终端选择子带报告的信道质量的信息比特数见5.2.3.3.2小节。
信道质量信息采用(20, A)码进行编码。
(20, A)码的码字是13个基础序列的线性组合,这13个基础序列用M i,n 表示,在表28中定义。
表28(20,A )码基础序列编码之后,这些比特表示为13210,...,,,,-B b b b b b ,其中20=B ,()∑-=⋅=1,2mod A n n i n i M a b ,i = 0, 1, 2, …, B -1。
5.2.3.3.1 宽带报告的信道质量信息格式表29给出了使用传输模式1、传输模式2、传输模式3、传输模式7和未配置PMI/RI 的传输模式8的PDSCH 传输的宽带报告的信道质量信息反馈字段及位宽。
表29 用于宽带信道质量信息反馈报告的UCI 字段(给出了使用传输模式1、传输模式2、传输模式3、传输模式7和未配置PMI/RI 的传输模式8)表30的传输模式8的PDSCH 传输的宽带报告的信道质量和预编码矩阵信息反馈字段及相应的位宽。
表30 用于宽带报告的信道质量信息反馈的UCI 字段(传输模式4、传输模式5、传输模式6和配置了PMI/RI 的传输模式8)表31的PUSCH 传输的宽带报告的秩指示反馈字段及位宽。
表31 用于宽带报告的秩指示反馈的UCI 字段(传输模式为3、传输模式4和配置了PMI/RI报告的传输模式8)根据表31,表29中的信道质量比特形成比特序列13210,...,,,,-A a a a a a ,其中0a 对应于每个表中的第一个字段的第一个比特,1a 对应每个表的第一个字段的第二个比特,1-A a 对应每个表中最后一个字段的最后一个比特。
每个字段的第一个比特对应最高有效位,最后一个比特对应最低有效位。
1比特的RI 反馈信息根据表15进行映射,其中RI o 0被0a 代替。
2比特RI 反馈信息根据表16进行映射,其中RI o 0, RIo 1被10,a a .取代。
5.2.3.3.2 终端选择子带报告的信道质量信息格式表32给出了使用传输模式1、传输模式2、传输模式3、传输模式7和未配置PMI/RI 报告传输模式8的PDSCH 传输的终端选择子带报告的子带质量信息反馈字段和相应的位宽。
表32 用于终端选择的子带报告的信道质量信息反馈的UCI 字段(传输模式1、传输模式2、传输模式3报告传输模式8)表33给出了使用传输模式4、传输模式5、传输模式6和配置了PMI/RI 报告的传输模式8的PDSCH 传输的终端选择子带报告的子带信道质量信息反馈字段和相应的位宽。
表33: UCI fields for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CQI) feedback for UE-selected sub-band reports (transmission mode 4, transmission mode 5 and transmission mode6)表33 用于终端选择子带报告的信道质量信息反馈的UCI 字段(传输模式4、传输模式5、传输模式6和配置了PMI/RI 报告的传输模式8)表34给出了使用传输模式4、传输模式5、传输模式6和配置了PMI/RI 报告的传输模式8的PDSCH 传输的终端选择子带报告的宽带信道质量和预编码矩阵信息反馈字段以及相应的位宽。
表34 用于终端选择子带报告的CQI 反馈的UCI 字段的信道质量信息(传输模式4、传输模表35描述了使用传输模式3、传输模式4和配置了PMI/RI 报告的传输模式8的PDSCH 传输的终端选择子带报告的秩指示字段和相应的位宽。
表35 用于终端选择子带报告的秩指示反馈的UCI 字段(传输模式3、传输模式4和配置了PMI/RI 报告的传输模式8)根据表35,表32中的信道质量比特形成比特序列13210,...,,,,-A a a a a a ,其中0a 对应每个表的第一个字段的第一个比特,1a 对应每个表的第一个字段的第二个比特,1-A a 对应每个表的最后一个字段的最后一个比特。
每个字段的第一个比特为最高有效位,最后一个比特为最低有效位。
1比特的RI 反馈信息根据表15进行映射,其中0a 代替RI o 0;2比特的RI 反馈信息根据表16进行映射,其中10,a a .代替RI o 0, RIo 1。
1.1.1.4 UCI 信道质量信息和HARQ-ACK 的信道编码本节定义了一个子帧之内同时传输信道质量信息和HARQ-ACK 时的信道编码方案。
如果上行传输采用normal CP ,那么信道质量信息根据第5.2.3.3小节中的描述进行编码,其输入比特序列是13210,...,,,,-''''''A a a a a a ,输出比特序列是13210,...,,,,-''''''B b b b b b ,其中20='B 。
如果HARQ 确认信息只有1比特,则通过0a ''表示;如果是2比特,则通过10,a a ''''表示。
HARQ 每子帧进行报告。
每个肯定的确认(ACK ),编码为二进制“1”,每个否定的确认(NAK )编码为二进制“0”。
Normal CP 时信道编码模块的输出表示为13210,...,,,,-B b b b b b ,其中:1,...,0 ,-'='=B i b b i i每子帧发送1比特HARQ 确认信息时,0a b B ''=',且()1+'=B B 。
每子帧发送2比特HARQ 确认比特时,110,a b a b B B ''=''=+'',且()2+'=B B 。
如果上行采用扩展CP ,信道质量信息和HARQ-ACK 确认比特将进行联合编码。
如果每子帧只有一个HARQ 比特,用0a ''表示;如果是2个HARQ 比特,则用[]10,a a ''''表示。
信道质量信息通过13210,...,,,,-''''''A a a a a a 表示,和HARQ 确认比特相乘产生序列13210,...,,,,-A a a a a a ,1,...,0 ,-'='=A i a a i i ,且:- 在每一个子帧中报告一个HARQ 应答比特时,0a a A ''=',并且()1+'=A A ;或者 -在每一个子帧中报告两个HARQ 应答比特时,0a a A ''=',()11a a A ''=+'并且()2+'=A A 。
序列13210,...,,,,-A a a a a a 按照 5.2.3.3小节描述进行信道编码,形成比特序列13210,...,,,,-B b b b b b ,其中20=B 。
1.1.2 不包括UL-SCH 数据的PUSCH 上行控制信息当控制信息在不包括UL-SCH 数据的PUSCH 发送时,采用下面的步骤进行信道编码: - 控制信息信道编码- 控制信息映射 -信道交织1.1.2.1 控制信息的信道编码上行控制信息以信道质量信息(CQI 和/或PMI )、HARQ-ACK 和秩指示的形式到达编码单元。
控制信息的不同编码速率通过向其传输分配不同数目的编码符号来获得。
当UE 发送HARQ-ACK 比特或RI 比特时,HARQ-ACK 比特或RI 比特编码后的符号数Q '通过下式得到:⎪⎪⎭⎫ ⎝⎛⋅⎥⎥⎤⎢⎢⎡⋅⋅⋅='-PUSCH scMIN CQI PUSCHoffsetPUSCH symb PUSCH sc M O N M O Q 4,min β 其中,O 是HARQ-ACK 比特数,高层为TD-LTE 配置的两种HARQ-ACK 反馈模式参见5.2.2.6小节,或者O 是RI 的比特数;MIN CQI O -是当秩为1时包括CRC 的CQI 比特数;PU SCHsc M 是当前子帧中PUSCH 发射带宽,以子载波为单位,详见[1];PUSCHsymbN 是当前子帧中的SC-FDMA符号数,由得到,其中,当UE 配置为PUSCH 和SRS 在相同子帧发射或者分配在当前子帧的PUSCH 与小区指定的SRS 相重叠时,SRS N 等于1,否则SRSN 等于0。
对于HARQ-ACK 信息:Q Q Q m ACK '⋅=和CQ I offsetACK H ARQ offset PU SCHoffset βββ-=,其中ACKH ARQ offset -β取值 根据[2]确定。
对于RI : Q Q Q m RI '⋅=和CQ I offsetRI offset PU SCHoffsetβββ=,其中RIoffset β取值根据[2]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