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解剖课件
合集下载
眼科解剖完整ppt课件
![眼科解剖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218609856a561252d36fe3.png)
精选ppt黄斑直径仅13mm90以上锥细胞集此视网膜营养依靠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供应黄斑神经纤维大约占视神经全部纤维一半这种精细的结构保证了视觉信息以最快而直接方式传递大脑中枢故黄斑是中心视力最敏锐处一旦损坏丧失视功能精选ppt黄斑区中央的浅漏斗状小凹相当于眼底检查时所见到的发光小点直径仅有02mm该区视网膜最薄感光细胞只有高度密集的又细又长视锥细胞密度每平方mm1473视网膜的其它各层均向旁侧散开呈斜坡状每个锥细胞与一个双极细胞接又与一个神经节细胞相连接中心凹以外锥细胞逐渐减少杆细胞逐渐增多精选ppt22视乳头视乳头opticpapil视网膜神经纤维汇集形成视神经视神经在眼内段叫视乳头园盘状结构又叫视盘
是指从视网膜接受视信息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的整个神 经冲动传递的径路。
视网膜神经纤维汇集--视乳头--球后视神经--视 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皮质视中枢。 (到视交叉鼻侧纤维交叉,颞侧纤维不交叉,交叉和不交 叉纤维形成视束--外侧膝状体)
可编辑课件
60
可编辑课件
61
三 瞳孔反射径路
• 视网膜的其它各层均向旁侧散 开呈斜坡状
• 每个锥细胞与一个双极细胞接 又与一个神经节细胞相连接
• 中心凹以外锥细胞逐渐减少杆 细胞逐渐增多
可编辑课件
35
2 视乳头 Optic papil
视网膜神经纤维汇集形成视神经,视神经在 眼内段叫视乳头,园盘状结构,又叫视盘。
位于眼球后极偏鼻侧约3mm,直径1.5mm,用 PD(papillary diameter)表示, 1PD= 1.5mm, 视盘中呈漏斗状凹陷,为生理凹陷。
➢视网膜中央动 脉
视网膜内层
➢脉络膜毛细血 管
视网膜外层
可编辑课件
44
是指从视网膜接受视信息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的整个神 经冲动传递的径路。
视网膜神经纤维汇集--视乳头--球后视神经--视 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皮质视中枢。 (到视交叉鼻侧纤维交叉,颞侧纤维不交叉,交叉和不交 叉纤维形成视束--外侧膝状体)
可编辑课件
60
可编辑课件
61
三 瞳孔反射径路
• 视网膜的其它各层均向旁侧散 开呈斜坡状
• 每个锥细胞与一个双极细胞接 又与一个神经节细胞相连接
• 中心凹以外锥细胞逐渐减少杆 细胞逐渐增多
可编辑课件
35
2 视乳头 Optic papil
视网膜神经纤维汇集形成视神经,视神经在 眼内段叫视乳头,园盘状结构,又叫视盘。
位于眼球后极偏鼻侧约3mm,直径1.5mm,用 PD(papillary diameter)表示, 1PD= 1.5mm, 视盘中呈漏斗状凹陷,为生理凹陷。
➢视网膜中央动 脉
视网膜内层
➢脉络膜毛细血 管
视网膜外层
可编辑课件
44
眼的解剖PPT医学课件
![眼的解剖PPT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1922c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a.png)
– 脉络膜 遮光暗房作用
内膜
– 黄斑中心凹 – 视盘(视神经乳头) – 视网膜 分为10层
» 色素上皮层 » 视锥、视杆细胞层 » 外界膜 » 外颗粒层 » 外丛状层 » 内颗粒层 » 内丛状层 » 神经节细胞层 » 神经纤维层 » 内界膜
光感受器: 感 光 细 胞(第一神经单元)
包括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第一节 眼球的解剖及生理
眼球壁
– 外膜 – 中膜 – 内膜
眼球内容
一、眼球壁 外膜:由坚韧的纤维组织所组成,构成眼球的完
整的封闭的外壁,起到保护眼内组织,维持眼球形 状的作用
– 角膜 前1/6 – 巩膜 后5/6 – 角巩膜缘
中膜 又称葡萄膜,色素膜,血管膜
– 虹膜
– 睫状体 – 脉络膜
第三节 眼附属器
一、眼眶
由7块颅骨组成,深4-5cm
与额窦、筛窦、上颌窦相邻
孔道:
– 视神经孔管:位于眶尖,有视神经、眼动脉、静脉、 交感神经下支通过进入颅腔
– 眶上裂:位于视神经孔外侧,与颅中窝相通,有第 Ⅲ、Ⅳ、Ⅵ脑神经及第Ⅴ脑神经第一支,眼上静脉, 脑膜中动脉及交感神经纤维通过
双 极 细 胞(第二神经单元)
神经节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向视盘汇聚) 视神经
大脑
二、眼内腔及内容物
眼内腔
– 前房
» 前界为角膜,后界为虹膜和瞳孔区晶体表面,中 央深度为2.5~3mm
» 前房角 由角巩缘后面和虹膜根部前面构成的隐窝, 其内面有Schlemm管、小梁网、巩膜突、睫状体 及虹膜根部
– 后房 前界为虹膜后表面,后界为晶体前表面,周边
– 巩膜 前与角膜缘,后与视神经硬膜 鞘相连
» 角巩膜缘 是角膜与巩膜移行区,由透明角 膜嵌入不透明的巩膜内,没有明显的分界 线
内膜
– 黄斑中心凹 – 视盘(视神经乳头) – 视网膜 分为10层
» 色素上皮层 » 视锥、视杆细胞层 » 外界膜 » 外颗粒层 » 外丛状层 » 内颗粒层 » 内丛状层 » 神经节细胞层 » 神经纤维层 » 内界膜
光感受器: 感 光 细 胞(第一神经单元)
包括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第一节 眼球的解剖及生理
眼球壁
– 外膜 – 中膜 – 内膜
眼球内容
一、眼球壁 外膜:由坚韧的纤维组织所组成,构成眼球的完
整的封闭的外壁,起到保护眼内组织,维持眼球形 状的作用
– 角膜 前1/6 – 巩膜 后5/6 – 角巩膜缘
中膜 又称葡萄膜,色素膜,血管膜
– 虹膜
– 睫状体 – 脉络膜
第三节 眼附属器
一、眼眶
由7块颅骨组成,深4-5cm
与额窦、筛窦、上颌窦相邻
孔道:
– 视神经孔管:位于眶尖,有视神经、眼动脉、静脉、 交感神经下支通过进入颅腔
– 眶上裂:位于视神经孔外侧,与颅中窝相通,有第 Ⅲ、Ⅳ、Ⅵ脑神经及第Ⅴ脑神经第一支,眼上静脉, 脑膜中动脉及交感神经纤维通过
双 极 细 胞(第二神经单元)
神经节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向视盘汇聚) 视神经
大脑
二、眼内腔及内容物
眼内腔
– 前房
» 前界为角膜,后界为虹膜和瞳孔区晶体表面,中 央深度为2.5~3mm
» 前房角 由角巩缘后面和虹膜根部前面构成的隐窝, 其内面有Schlemm管、小梁网、巩膜突、睫状体 及虹膜根部
– 后房 前界为虹膜后表面,后界为晶体前表面,周边
– 巩膜 前与角膜缘,后与视神经硬膜 鞘相连
» 角巩膜缘 是角膜与巩膜移行区,由透明角 膜嵌入不透明的巩膜内,没有明显的分界 线
医学课件眼科学解剖
![医学课件眼科学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91b4e34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b.png)
眼科学特点
是窥视全身血管的窗口 研究的器官直观、形象 对仪器器械的依赖性强 技巧要求高
倚德伟削木嫉蕾韭税租册吕泼酣榴渭怀搭弊就逃胁静踪绽梧潮急彪吓愉绵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郑州大学与河南眼科
张效房教授是河南眼科的奠基人 眼内异物与眼外伤居领先水平 多次召开国际眼外伤会议 郑大一附院眼科是博士点 蓬勃发展的河南眼科
(二)葡萄膜(uvea) 又称血管膜或 色素膜,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
葡萄膜
虹膜 (iris)
睫状体(ciliary body)
脉络膜(choroid)
髓津碧租侍织灌铝概芽外酱共纵感诵詹戒香护蓬暖漾奖量暴然烃喇绅陆虐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妒仕醚甚别票挪际狼登滨赘释算肖棺逗鸥冬狞潦奥拷抒绍蠢碾豆缕希养除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3)实质层:占角膜厚度的90%。由150~200层纤维整齐平行排列而组成。损伤后不能再生,由瘢痕所代替。 4)后弹力膜(Descemet膜)为较坚韧的透明均质膜,有弹性,抵抗力强,损伤后可再生。
赛盎搔患园肿虞颐悬膊挣裁椿戌轿笛荆腿荒藏筋懒兄宽徘蛤阴层赃堵褂丈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弹床组玄源惨勤绞崖诺启耗耽畔轮地宏石豹抚傈刑月饼骡算幅扛渝秉痪怕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眶内壁呈Δ形。 外侧壁及下壁亦呈Δ形。 在外侧壁和上壁间有眶上裂,支配眼的动眼、滑车、三叉N第一支展N都从此裂通过。眶下壁与外壁间为眶下裂. 眶上壁 视神经管(optic canal)
餐弘粘梨邓胸踌瞄衷遍由揽咳航捕溪撂可掣焙机棋奠订够扮荤萝铲酪摘索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眼球可分为眼球壁和眼内容两部分
敷乘披猜礼孤碌泞爪稽袖杀鞠渠擒弦盗异趁帧却宇凹焊汲搅呻妓滚菠晶侮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眼球解剖示意图
是窥视全身血管的窗口 研究的器官直观、形象 对仪器器械的依赖性强 技巧要求高
倚德伟削木嫉蕾韭税租册吕泼酣榴渭怀搭弊就逃胁静踪绽梧潮急彪吓愉绵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郑州大学与河南眼科
张效房教授是河南眼科的奠基人 眼内异物与眼外伤居领先水平 多次召开国际眼外伤会议 郑大一附院眼科是博士点 蓬勃发展的河南眼科
(二)葡萄膜(uvea) 又称血管膜或 色素膜,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
葡萄膜
虹膜 (iris)
睫状体(ciliary body)
脉络膜(choroid)
髓津碧租侍织灌铝概芽外酱共纵感诵詹戒香护蓬暖漾奖量暴然烃喇绅陆虐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妒仕醚甚别票挪际狼登滨赘释算肖棺逗鸥冬狞潦奥拷抒绍蠢碾豆缕希养除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3)实质层:占角膜厚度的90%。由150~200层纤维整齐平行排列而组成。损伤后不能再生,由瘢痕所代替。 4)后弹力膜(Descemet膜)为较坚韧的透明均质膜,有弹性,抵抗力强,损伤后可再生。
赛盎搔患园肿虞颐悬膊挣裁椿戌轿笛荆腿荒藏筋懒兄宽徘蛤阴层赃堵褂丈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弹床组玄源惨勤绞崖诺启耗耽畔轮地宏石豹抚傈刑月饼骡算幅扛渝秉痪怕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眶内壁呈Δ形。 外侧壁及下壁亦呈Δ形。 在外侧壁和上壁间有眶上裂,支配眼的动眼、滑车、三叉N第一支展N都从此裂通过。眶下壁与外壁间为眶下裂. 眶上壁 视神经管(optic canal)
餐弘粘梨邓胸踌瞄衷遍由揽咳航捕溪撂可掣焙机棋奠订够扮荤萝铲酪摘索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眼球可分为眼球壁和眼内容两部分
敷乘披猜礼孤碌泞爪稽袖杀鞠渠擒弦盗异趁帧却宇凹焊汲搅呻妓滚菠晶侮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眼球解剖示意图
眼部解剖结构ppt课件
![眼部解剖结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49d4c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f.png)
(2)黄斑(macula):
位于视乳头颞侧稍偏下, 中心凹只有锥细胞,视觉最敏锐。
黄斑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3)锯齿缘:
视网膜、脉络膜前部的终止处, 边 缘 呈 锯 齿 状 , 距 角 巩 缘 约 67mm。 锯齿缘
睫状体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睫状肌
睫状突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3)睫状体通过悬韧带与晶体共 同完成调节作用。
悬韧带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3.脉络膜(choroid):
前起锯齿缘,后止于视乳头周围, 介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
脉络膜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二、眼内容
特点: ①透明,无血管和神经。 ②维持眼球的正常形态和眼内压。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1、房水(aqueous humor):
(1)透明水样液,营养角膜、晶体、玻璃体。 (2)维持一定的眼内压。
神经纤维层 内丛状层
位于视乳头颞侧稍偏下, 中心凹只有锥细胞,视觉最敏锐。
黄斑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3)锯齿缘:
视网膜、脉络膜前部的终止处, 边 缘 呈 锯 齿 状 , 距 角 巩 缘 约 67mm。 锯齿缘
睫状体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睫状肌
睫状突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3)睫状体通过悬韧带与晶体共 同完成调节作用。
悬韧带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3.脉络膜(choroid):
前起锯齿缘,后止于视乳头周围, 介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
脉络膜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二、眼内容
特点: ①透明,无血管和神经。 ②维持眼球的正常形态和眼内压。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1、房水(aqueous humor):
(1)透明水样液,营养角膜、晶体、玻璃体。 (2)维持一定的眼内压。
神经纤维层 内丛状层
眼部解剖ppt课件
![眼部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39d49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5.png)
睑板跨过连接眼球的眶前开口。闭眼时, 下睑较上睑覆盖眼球表面的区域略小。睑 板的后表面由结膜覆盖。
36
睑板跨过连接眼球的眶前开口。闭眼时, 下睑较上睑覆盖眼球表面的区域略小。睑 板的后表面由结膜覆盖。
37
38
内眦韧带又称为内眦腱,支撑眼睑和协助泪 泵功能。内眦韧带有两个组成部分,前支和 后支。前支为宽的纤维结构,附着眼睑于上 领骨前突和泪前嵴上,抬高睑板前轮匝肌浅 端。内眦韧带后支附着在泪后嵴和泪囊筋膜 上。后支较前支薄弱,但与睑板前轮匝肌和 眶隔前轮匝肌深头一起矢量力向后牵拉眼睑 内侧部分,对维持眼睑与眼球良好内侧相对 位置是必需的,外伤等导致内眦韧带撕脱可 使内眦部移位、变形。
44
提上睑肌起自眶尖肌肉 总腱环之上方,于眶顶 和上直肌之间沿眶上壁 向前行走,于上眶缘水 平处逐渐呈扇形散开, 形成提上睑肌键膜,附 于睑板上缘,其扩张部 延伸到睑板中1/3或下 1/3交界处。肌肉全长约 50-55mm,腱膜长20一 22mm。
于上眶缘处,于眼球水平,提上睑肌扇形分散成腱膜前,肌肉表面的筋 膜增厚形成灰白色的“Whitnall韧带”,即节制韧带,其对提上睑肌收缩 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距上睑板约10一15 mm,宽约5 mm。节制韧带内侧, 止于滑车及其后的眶骨,外侧,穿过泪腺止于外侧眶缘。
45
46
额肌 眶隔 滑车 上睑提肌 上睑提肌腱膜 睑板
• 提上睑肌腱膜中央止于睑板上缘,两侧内角向鼻侧扩展的部 分止于后泪峭,与内眦韧带相连续。外角为颞侧扩展的部分, 止于眶上侧缘的颧结节,将眶部泪腺分成深浅两部分。
47
48
49
50
51
起始于提上睑肌下表面的平滑肌,位于 节制韧带水平下方,附着于睑板上缘。长 约12mm,宽约15mm,上方Muller肌与结 膜松散附着,但在近睑板处附着紧密。 Muller肌由交感神经支配。临床上,增加 交感神经刺激,如在Graves病中所见,是 引起甲状腺性眼睑退缩的一个因素, Muller肌的运动幅度为2mm左右。
36
睑板跨过连接眼球的眶前开口。闭眼时, 下睑较上睑覆盖眼球表面的区域略小。睑 板的后表面由结膜覆盖。
37
38
内眦韧带又称为内眦腱,支撑眼睑和协助泪 泵功能。内眦韧带有两个组成部分,前支和 后支。前支为宽的纤维结构,附着眼睑于上 领骨前突和泪前嵴上,抬高睑板前轮匝肌浅 端。内眦韧带后支附着在泪后嵴和泪囊筋膜 上。后支较前支薄弱,但与睑板前轮匝肌和 眶隔前轮匝肌深头一起矢量力向后牵拉眼睑 内侧部分,对维持眼睑与眼球良好内侧相对 位置是必需的,外伤等导致内眦韧带撕脱可 使内眦部移位、变形。
44
提上睑肌起自眶尖肌肉 总腱环之上方,于眶顶 和上直肌之间沿眶上壁 向前行走,于上眶缘水 平处逐渐呈扇形散开, 形成提上睑肌键膜,附 于睑板上缘,其扩张部 延伸到睑板中1/3或下 1/3交界处。肌肉全长约 50-55mm,腱膜长20一 22mm。
于上眶缘处,于眼球水平,提上睑肌扇形分散成腱膜前,肌肉表面的筋 膜增厚形成灰白色的“Whitnall韧带”,即节制韧带,其对提上睑肌收缩 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距上睑板约10一15 mm,宽约5 mm。节制韧带内侧, 止于滑车及其后的眶骨,外侧,穿过泪腺止于外侧眶缘。
45
46
额肌 眶隔 滑车 上睑提肌 上睑提肌腱膜 睑板
• 提上睑肌腱膜中央止于睑板上缘,两侧内角向鼻侧扩展的部 分止于后泪峭,与内眦韧带相连续。外角为颞侧扩展的部分, 止于眶上侧缘的颧结节,将眶部泪腺分成深浅两部分。
47
48
49
50
51
起始于提上睑肌下表面的平滑肌,位于 节制韧带水平下方,附着于睑板上缘。长 约12mm,宽约15mm,上方Muller肌与结 膜松散附着,但在近睑板处附着紧密。 Muller肌由交感神经支配。临床上,增加 交感神经刺激,如在Graves病中所见,是 引起甲状腺性眼睑退缩的一个因素, Muller肌的运动幅度为2mm左右。
眼科学讲眼部解剖图ppt课件
![眼科学讲眼部解剖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a3c45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c.png)
连 鼻泪管:位于骨性鼻泪管的管道内,上接泪囊,向下开口于
下鼻道
47
48
49
(五)眼外机
眼外肌 每眼由四条直肌两条斜肌组成 四条直肌均起于眶尖,向前附着赤道前角膜缘后
不同位置;上斜肌起于总腱环,附着于眼球外上 方;下斜肌起自眶下壁内侧,附着于眼球外侧外 直肌下方。 外直肌受第Ⅵ颅神经支配(外展神经),上斜肌受 第Ⅳ颅神经支配(滑车神经),余均受第Ⅲ颅神 经支配。 眼球运动眼源自学基础1眼科学基础
第一篇:眼球发育 第二篇:眼球解剖
2
第一篇:眼球的发育
出生时:眼球小而短,前后径约17.5mm,水平 径约17.1mm,垂直径约16.5mm。
出生后眼球:第一年发育较快,渐成球形,3岁 时平均为22.5~23.0mm,3~14岁之间增长约 1mm,从出生到成熟人体的体积增加21倍,而
1》 位 置 :位于虹膜的后面和玻璃体前面
26
2》直径:9—10mm,厚度4—5mm
3》组织结构:前囊膜→前皮质→核→后皮质→后囊膜
4》屈光力:18D
5》生理特点:A:没有血管,营养主要来源于房水
(老花)
B: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改变,变硬
27
28
29
(三)玻璃体
1》位置:晶状体之后和视网膜之前
30
2》发育:一级玻璃体(胚长13mm) 二级玻璃体(胚长13mm--20) 三级玻璃体(胚长95mm--110)
3》体积:4ml,占眼球总体积的80%,99%是水组成
31
4》长度 新生儿10.5mm 少年16.1mm 成年16.5mm
5》理化特点:A》具有刚性 粘性,弹性
B》体积可以改变 C》细胞分布于皮质内 D》透明性强
50
下鼻道
47
48
49
(五)眼外机
眼外肌 每眼由四条直肌两条斜肌组成 四条直肌均起于眶尖,向前附着赤道前角膜缘后
不同位置;上斜肌起于总腱环,附着于眼球外上 方;下斜肌起自眶下壁内侧,附着于眼球外侧外 直肌下方。 外直肌受第Ⅵ颅神经支配(外展神经),上斜肌受 第Ⅳ颅神经支配(滑车神经),余均受第Ⅲ颅神 经支配。 眼球运动眼源自学基础1眼科学基础
第一篇:眼球发育 第二篇:眼球解剖
2
第一篇:眼球的发育
出生时:眼球小而短,前后径约17.5mm,水平 径约17.1mm,垂直径约16.5mm。
出生后眼球:第一年发育较快,渐成球形,3岁 时平均为22.5~23.0mm,3~14岁之间增长约 1mm,从出生到成熟人体的体积增加21倍,而
1》 位 置 :位于虹膜的后面和玻璃体前面
26
2》直径:9—10mm,厚度4—5mm
3》组织结构:前囊膜→前皮质→核→后皮质→后囊膜
4》屈光力:18D
5》生理特点:A:没有血管,营养主要来源于房水
(老花)
B: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改变,变硬
27
28
29
(三)玻璃体
1》位置:晶状体之后和视网膜之前
30
2》发育:一级玻璃体(胚长13mm) 二级玻璃体(胚长13mm--20) 三级玻璃体(胚长95mm--110)
3》体积:4ml,占眼球总体积的80%,99%是水组成
31
4》长度 新生儿10.5mm 少年16.1mm 成年16.5mm
5》理化特点:A》具有刚性 粘性,弹性
B》体积可以改变 C》细胞分布于皮质内 D》透明性强
50
眼部解剖生理PPT课件
![眼部解剖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df8b6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c.png)
眶尖综合征: 眶上裂综合征伴有视神经损害。
睫
视
状
网
血
膜
眼管中
的 血 液
系 统
央 动 脉
供 睫睫睫
应
理
眼附属器
• 眼睑 • 结膜 • 眼眶 • 眼外肌 • 泪器
解剖生理
眼睑
组织学:五层 • 皮肤层 • 皮下组织层 • 肌层 • 睑板层 • 结膜层
解剖生理
眼睑
血管 上下睑缘动脉弓:
颈外动脉面动脉支 颈内动脉眼动脉支组成
上睑周围动脉弓 静脉:浅—颈内颈外静脉
深—海绵窦
淋巴管 下睑内2/3,上睑内1/3睑板进入 颌下淋巴节 其余部分进入耳前淋巴节
前房角
解剖生理
房水排出的主要途径,维持正常眼内压
其前外侧壁为角膜缘,后内侧壁为虹膜根部和睫状 体前面,前房角通常为25º-45º。
前房角解剖结构或房水排出功能异常,房水排除受 阻,眼内压升高,导致青光眼发生。
房水循环
解剖生理
晶状体
解剖生理
不含血管和神经,囊透明,有高度弹性 前囊和赤道部囊下为立方形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到赤道部伸长、弯曲,移向晶状体内部,成为晶状 体纤维,规则排列并不断挤向核心部。周围部称皮质,中央 部称核
透明、无色、没有血管:光线透过 屈光力强:全眼球屈光力的70% 化学成分:水(72-82%)、蛋白质、酶、粘多糖、无机盐等
巩膜
解剖生理
质地坚韧、呈乳白色不透明的致密结缔组织 与视神经交接处分为内外两层 外2/3移行于视神经鞘膜, 内1/3呈网眼状,为巩膜筛板
巩膜
解剖生理
巩膜厚度差异很大 最厚处在眼后极部,达1mm 最薄处为直肌附着点附近,仅0.3mm 自后向前,厚度渐减,赤道部0.4-0.6mm 角膜缘处再度变薄。 女性、高度近视巩膜变薄 外伤巩膜破裂:角膜缘、直肌附着处、赤道部。
《眼科学》眼部解剖结构ppt课件
![《眼科学》眼部解剖结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36d84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5.png)
血管膜
视网膜
最内层,贴于眼球内壁,结构复杂, 功能重要,对视觉的形成至关重要。
中间层,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有营 养作用,也称为葡萄膜。
眼内容物
01
02
03
房水
充满于角膜和晶状体之间 的透明液体,有营养角膜 、晶状体和维持眼压的作 用。
晶状体
透明、富有弹性的双凸透 镜,有折射光线和调节焦 距的作用。
眼运动神经
支配眼球运动,包括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
感觉神经
传递眼部感觉,如三叉神经和面神经。
视路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01
将视觉信息传递至大脑皮质。
视神经纤维
02
汇聚成视神经束,穿过视交叉进入大脑。
大脑皮质
03
处理视觉信息,产生视觉感知。
06
眼部疾病与防治
常见眼部疾病
近视
由于眼轴过长或角膜、晶状体曲率过 大,使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面, 导致远视力降低。
04
泪器解剖结构
泪腺
泪腺
是产生泪液的器官,位于眼球的 外上方,分为上、下两对,分别
称为上泪腺和下泪腺。
泪腺的生理功能
主要分泌泪液,润滑眼球表面,保 持角膜湿润,防止感染。
泪腺的解剖结构
泪腺由腺泡和导管组成,腺泡分泌 泪液,导管将泪液引流到眼球表面 。
泪道
泪道
是泪液排出的通道,包括泪小点 、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
《眼科学》眼部解剖 结构ppt课件
目录
• 眼部概述 • 眼球解剖结构 • 眼睑解剖结构 • 泪器解剖结构 • 眼部血管与神经解剖结构 • 眼部疾病与防治
01
眼部概述
眼部的位置与功能
位置
眼科解剖ppt课件
![眼科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bb476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f.png)
房水(aqueous humor)
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 充满前、后房, 无细胞透 明液体
功能:营养;维持眼压
房水循环
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后房 →前房→前房角→小梁网 →schlemm氏管→集液管→ 房水V→睫状前V→血循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晶状体(lens)
虹膜、瞳孔后,玻璃体前, 与睫状体联系
弹性、透明、双凸透镜
泪器 (lacrimal apparatus)
泪腺(lacrimal gland) 眼眶外上方泪腺窝内
泪道(lacrimal passages) 泪小点 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泪液排出途径
眼外肌 (extraocular muscles)
4条直肌 2条斜肌
外直肌--外展神经 上斜肌--滑车神经 其余--动眼神经
角膜生理功能
对眼球的保护作用 透明性 屈光力强
巩膜 ( sclera )
瓷白色,不透明,质坚韧 厚薄不均(0.3-1mm)
角巩膜缘(limbus)
角膜巩膜移行区,约1.75mm宽 有房角结构。手术切口
中层 (葡萄膜)(uvea)
有丰富的血管及色素
具有遮光、营养及调节作用
从前向后分三部分 虹 膜 睫状体 脉络膜
内界膜:是视网膜与玻璃体之间的一层薄膜
神经冲动由三级神经元传递完 成
光刺激→视细胞→双极细胞→ 神经节细胞→视神经→视交叉 →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 →视觉中枢
二、眼球内容物 (chamber and content of the eye)
眼内腔 前房:角膜后面,虹膜及瞳孔区晶状体
前面 后房:虹膜后面,睫状体及晶状体赤道
虹膜(iris)
是色素膜最前部,位于晶状体前面, 圆盘状
眼科学基础-ppt课件精选全文
![眼科学基础-ppt课件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a293ec5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1.png)
〔4〕后弹力层:坚韧的透明均质膜。可再生。
〔5〕内皮细胞层:为一层六角形扁平细胞构成
具有角膜-房水
屏障功能,不
能再生。
角膜生理特点:
〔1〕透明性:组织陈列,无血管,无色素, 相对脱水形状。
〔2〕营养供应:来自角膜缘血管网、 房水及泪液,代谢所需求的氧80%来源于空 气、15%源于角膜缘血管网、5%源于房水。
透明胶质体。主要成分为水和胶质。 玻璃体腔(vitreous cavity):占球内容积4/5, 4.5ml。
前—晶体、悬韧带和睫状体的后面。 后—视网膜的前面。
玻璃体的生理特点及功能:
〔1〕无血管、营养来自房水和脉络膜,
本身代谢缓慢,无再生才干。
〔2〕随年龄增长,可发生液化。
〔3〕是眼球屈光介质之一。
1.外层〔纤维膜〕 角膜〔cornea〕眼球前1/6,透明,即“黑 眼球〞 巩膜〔sclera〕 眼球后5/6,瓷白色,即“白 眼球〞 角巩膜缘〔limbus〕二者移行处
〔1〕角膜
角膜横径
11.5~12mm
角膜垂直径
10.5~11mm
角膜厚度中央部 0.5mm
角膜厚度周边部 1mm
前外表曲率半径 7.8mm
前后径24mm, 垂直径23mm, 程度径23.5mm。 眼球平视时 突出眶外缘12~14mm。 两眼间差不超越2mm。 眼球包括眼球壁和眼内容物。
一、眼球 〔eye ball〕
眼球
眼球壁 内容物
角膜 外层〔纤维膜〕 巩膜 虹膜 中层〔血管色素膜〕 睫状体
脉络膜 内层 视网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一〕 眼球壁
为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 为前房角和房水引流系统的所在部位。 角膜干细胞所在部位。
《眼科学讲眼部解剖》课件
![《眼科学讲眼部解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9776b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f.png)
白内障
晶状体浑浊导致视力下降。
眼部疾病的诊断方法
01
视力检查
通过检查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 初步判断眼部疾病。
眼底镜检查
观察视网膜和视神经,了解眼底病 变情况。
03
02
裂隙灯检查
使用裂隙灯观察角膜、晶状体、玻 璃体等结构,发现病变。
眼压测量
测量眼球内部的压力,辅助诊断青 光眼等疾病。
04
眼部疾病的治疗方法
03
晶状体循环是指晶状体内部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过程,通过 晶状体囊和晶状体上皮完成。
04
玻璃体循环是指玻璃体内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过程,通过玻 璃体膜完成。
CHAPTER
03
眼附属器解剖
眼睑的结构和功能
眼睑的结构
眼睑分为上睑和下睑,由皮肤、皮下 组织、肌肉和睑结膜等组成。
眼睑的功能
CHAPTER
05
眼部疾病与治疗
常见的眼部疾病类型
远视
由于眼轴过短或角膜曲率过于 平坦,导致近视力模糊,远视 力清晰。
青光眼
眼内压升高导致视神经损伤和 视野缺损。
近视
由于眼轴过长或角膜曲率过陡 ,导致远视力模糊,近视力清 晰。
散光
由于角膜或晶状体表面曲率不 规则,导致视力模糊,可能出 现眩光和视疲劳。
保护眼球、调节光线进入量、湿润眼 球表面和防止异物进入等。
泪器的结构和功能
泪器的结构
泪器包括泪腺和泪道,泪腺分泌泪液,泪道负责泪液的引流 。
泪器的功能
湿润眼球表面、去除眼球表面的灰尘和微生物、参与形成泪 膜等。
眼眶的解剖结构
眼眶的结构
眼眶是一个容纳眼球和附属器的骨性腔室,由上壁、下壁、内壁和外壁等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房 posterior chamber
虹膜后面 睫状体前端 悬韧带前 晶状体前面
环形间隙
容积:0.06ml
房水 aqueous humor
• 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 • 充满前后房 • 总量:0.15~0.3ml • 98.75%为水 • 弱碱性 pH值 7.3~7.5
房
循环途径:
1. 睫状突上皮产生→后 房→瞳孔→前房→前 房角→小梁网→ Schlemm管→集液管 和房水静脉(80%) 从脉络膜上腔排出 (20%) 虹膜表面隐窝吸收 (微少)
传出:由两侧缩瞳核发出的纤维,经动眼视径入眶,在睫状 神经节换元后,经睫状短神经到眼球内瞳孔括约肌。
近反射:人眼看近时同时发生三个现象
1 调节--睫状肌收缩
2 瞳孔缩小--瞳孔括约肌收缩 3 双内直肌收缩--集合 辐奏 视近物时瞳孔缩小,与调节和辐奏作用同时发 生称近反射。
眼附属器
眼睑、 结膜、 泪器、 眼外肌、 眼眶
营养作用 维持眼内压
水
2. 3.
功能:
晶状体
解剖:
前、后极、赤道部 晶体悬韧带
组成:
晶状体囊 晶状体纤维
功能:
屈光间质 调节功能
玻璃体腔 vitreous cavity
• 晶状体后面 • 悬韧带后面 • 睫状体后面 • 视网膜前面 • 容积:4.5ml
玻璃体
透明的胶质体 功能:
屈光介质 支持作用
三 瞳孔反射径路
瞳孔在光照射下,引起孔径变小,称为直接对光 反射,如光照另一眼,非光照眼的瞳孔缩小,称为间 接对光反射。 传入:光反射纤维与视觉纤维伴行,在视交叉位也分 为交叉与不交叉纤维进入视束,到外侧膝状体前出视 束,经四叠体上丘臂入中脑顶盖前区,在顶盖前核换 元,一部分绕中脑导水管到同侧缩瞳核,一部分到对 侧缩瞳核。
视乳头 视杯(生理凹陷) 视网膜中央动静脉 黄斑 中心凹
正常人眼底彩照
1 黄斑 Macula
位于眼球的正后极1-3mm范围,中心地方稍凹陷, 光线来时形成中心反光,象暗处一个小星星,无血管,只 有锥体,此处视力最敏锐。
黄斑组织学
• 黄斑直径仅 1-3mm 90% 以上锥细胞集此 • 视网膜营养依靠脉络膜毛 细血管层供应 • 黄斑神经纤维大约占视神 经全部纤维一半 • 这种精细的结构保证了视 觉信息以最快而直接方式 传递大脑中枢 • 故黄斑是中心视力最敏锐 处,一旦损坏丧失视功能
巩
组织学分层:
表层巩膜
膜
巩膜实质层
棕黑层
特点:
坚韧,血供差, 直肌附着处最薄
2.巩膜:Sclera
占据眼球壁的5/6,瓷白色,不透明,由
交错排列的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构成,对 眼球组织起保护作用
巩膜厚度不一,0.3-1mm,其中有三处最薄弱。
第一个部位:角膜缘: 第二个部位:眼外肌附着处。 第三个部位:视神经出口处的筛板
血液供应:眼动脉的肌支。
眼外肌
上直肌、下直肌 内直肌、外直肌 上斜肌、下斜肌
眼外肌正面观
眼外肌2-2
四条直肌
上斜肌和下斜肌
五 眼眶:
由7块颅骨构成(额骨、蝶骨、筛骨、腭骨、上颌骨、 颧骨)呈四边锥形的空腔,底向前,尖向后漏斗形, 深度4--5mm和副鼻窦相通。
• • • • • • •
(一)视神经孔: 位于眶尖部,有视神经和眼动脉穿过。 位于眶尖部的圆孔 直径4-6 mm 视神经管: 由视神经孔向后内侧通入颅腔 长 4-9 mm 管中有视神经、眼动脉及交感神经通过
• (二)眶上裂:
•
位于视神经外侧,在眶上壁与眶外 壁的分界处,有3、4、5、6颅神经 眼神经及动静脉穿过,此处受伤出现眶 上裂综合症。
视网膜血管异常改变
管径变化 A/V交叉 扩张 迂曲 闭塞 侧支 新生血管
干燥 透明 内屏障 血-视网膜屏障 外屏障 视网膜-脉络膜屏 障
眼球内容
眼内腔:
前房
后房
玻璃体腔
眼内容: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前房 anterior chamber
前房角 angle of anterior chamber
(2)有大量血管,损伤时前房出血。
(3)有丰富的神经,炎症时疼痛剧烈。
虹膜的作用: 相当于照像机光圈, 起调节光线进入眼内的多少,由瞳 孔调节。
虹 膜
虹膜特点
调节入眼光线 ——成像 含大量色素及血管 — 多病 三叉N感觉敏锐——炎症疼痛
2睫状体 body
Ciliary
睫状冠:前1/3 肥厚部 内侧表面有70-80 个放射状突起- -睫状突
眼的解剖
眼:视觉器官
眼球: 接受外界信息 眼附属器:支持、保护、运动 视路: 传递视觉信息
第一节
眼球为球形,稍椭圆
眼球的解剖与生理
前后径24mm,横径23.5mm,垂直径23mm。 眼球突出度为12-14mm 眼球由球壁和内容物组成。
眼 球 壁
外层:纤维膜(角膜、 巩膜) 中层:葡萄膜(虹膜、 睫状体、脉络膜)
穹窿结膜 fornical conjunctiva
泪器
泪腺 泪道 泪小点 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泪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
道组成,开口于下鼻道。
眼外肌
眼球上眼肌有6条,起源于眶尖的总腱环。 四直肌分别附着于角膜缘后。分别为内直肌、 下直肌、外直肌、上直肌。 两条斜肌为上斜肌和下斜肌。 神经支配:外直肌--外展神经 上斜肌--滑车神经 余眼肌--动眼神经
1.虹膜 Iris
位置: 瞳孔:中间有一2.5 -4mm孔 叫瞳孔。
虹膜纹理:虹膜表面有高低不平的隐窝和幅射状
的隆起皱壁形成清晰的虹膜纹理。 组织学:虹膜在组织学上分为4层
(1)有两层基层
a 瞳孔括约肌:围绕瞳孔作环形排列,受付交感神 经支配, 兴奋时瞳孔缩小
b 瞳孔开大肌:外侧和睫状肌相连,内侧和括约肌 交织一起, 受交感神经支配,收缩时瞳孔扩大。
2 视乳头 Optic papil
视网膜神经纤维汇集形成视神经,视神经在
眼内段叫视乳头,园盘状结构,又叫视盘。 位于眼球后极偏鼻侧约3mm,直径1.5mm,用 PD(papillary diameter)表示, 1PD= 1.5mm, 视盘中呈漏斗状凹陷,为生理凹陷。
色素上皮 RP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颅内压升高时则可表现视乳头水肿。
〈三〉管内段:
即通过视神经孔的部分,长6--
10mm。
〈四〉颅内段:
终于视交叉前角,长约10mm。
二 视路
是指从视网膜接受视信息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的整个 神经冲动传递的径路。
视网膜神经纤维汇集--视乳头--球后视神经-- 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皮质视中 枢。(到视交叉鼻侧纤维交叉,颞侧纤维不交叉,交叉和 不交叉纤维形成视束--外侧膝状体)
视信息传递:三级神经元传递
• 光感受器
• 双极细胞
• 神经节细胞
三级神经元
• 光感受器(视锥、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感强光,色觉(黄斑)
视杆细胞:感弱光,无色觉
• 双极细胞 • 神经节细胞 联系光感受器与神经节细胞 轴突汇集成视神经
动脉 静脉 交叉处共外膜 视网膜中央动 脉 视网膜内层 脉络膜毛细血 管 视网膜外层
内层:视网膜
角 膜 Cornea
基本情况:
横径: 垂直径: 11.5-12mm 10.5-11mm
中央部厚度: 0.5-0.55mm 周边部厚度: 1mm
角膜屈光率: 43D
5层组织
特点:
透明、无血管、神经丰富 大气供氧 80% 前有泪膜、后有房水
角膜组织分层
分5层 • 上皮细胞层 • 前弹力层 • 基质层 • 后弹力层 • 内皮细胞层
睫状体平坦部
组织结构:
睫状体肌 睫状上皮 环 / 纵 / 斜行肌
功能特点:
参与房水分泌、排出 睫状肌收缩,晶体松弛变凸 ——参与调节
脉 络 膜
前缘:锯齿缘
后界:视乳头周围
脉 络 膜
脉络膜组织分层:
1. 脉络膜上组织
2. 大血管层
3. 中血管层 4. 毛细血管层 5. 玻璃膜 (Bruch膜)
• • • • • •
视网膜的组成
• 由二大组层构成。 • 外层:色素上皮层。 • 内层:视网膜感觉层(内9层)由三种神 经元组成。 A 接受光刺激的视细胞 B 居于第一、三神经元之间的双极细胞 C 将光传导到视中枢的神经节细胞 内外层在胚胎发育时存在潜在间隙,当外伤或炎 症时,这两层组织则可分开,叫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
眶上裂综合症:
眼球运动受限,三叉神经眼支分布区感觉障碍 上睑 下垂 眼球突出,球结膜高度水肿,瞳孔散大
• 单层六角形细胞 • 色素屏障 • 营养视网膜外层 • 吞噬光感受器外节膜盘及代谢产物 • 视网膜外屏障(视网膜—脉络膜屏障)
色素上皮 RPE
视网膜信息的处理过程
• 主要依靠三级神经元来完成 • 最外层为第一级神经元是接 受转变光化学刺激的神经上 皮细胞 • 居于内层的为第三级神经元 是传导神经冲动的神经节细 胞,其轴突汇集形成视神经 • 第二级神经元由双极细胞 、 水平细胞及无长突细胞 、网 间细胞及苗勒氏细胞组成位 于第一、第三级神经元之间 起联络作用
角巩膜缘
• 角巩膜缘
– 角膜、巩膜移行区
前弹力层止端 后弹力层止端
– 前房角和房水引流系统
的所在部位
– 眼内手术的常用切口部
位 – 前界:前弹力层止端 – 后界:后弹力层止端
前 房角
(二)中层 葡萄膜
又叫色素膜,因含丰富色素,也叫血管膜,因含丰富血 管,由于颜色象葡萄,又叫葡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