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夸美纽斯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五讲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精品PPT课件

第五讲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精品PPT课件
著作:《大教学论》(the Great Didactic)
(1632)、《母育学校》、《世界图解》。
知识分类:百科全书式的泛 智分类
关于人类以外的自然界 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 物质史 物种史
关于人类本身 人体四肢、容貌及种族 人相学史 人体解剖 人类性情 人类生育史 人类生死史
夸美纽斯泛智主义教育思想
Comenius,1592—1670 (夸美纽斯, 中国大百科全书,1985)
在我看来,夸美纽斯是一个孤独的拓荒者。说他孤独 是很贴切的,生前的夸美纽斯经历过无数次的压迫、 被人忽视、流离失所和背井离乡,很孤独,也很痛苦; 而死后的他,如同他那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论一样被 遗忘了200年之久,才被人从厚厚的尘灰中记起。说 他是一位拓荒者也是实至名归的,因为他在几乎所有 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的重要问题上都有他那个时代的 开创之举,而且荒开得很广很深,贡献卓著。其代表 作《大教学论》虽以“教学论”为中心词,但其实远 远超出了这一范畴,自立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 即“普及的 教育”和“周全的教育” (universal education) 。
The “seeds”of learning, virtue, and piety are implanted in all men by nature.
The art of teaching all thing to all man
learned:博学,人要成为理性的动物 virtuous:德行,要具有管万物和自己的能力 pious:虔信,要成为上帝的形象
三、泛智主义(Pan-Sophism)教育思想
泛智教育:the Pan-Sophism education,
“the art of teaching all things to all men,” is the master key with which to unlock all educational doors.

课程与教学论绪论.4夸美纽斯课件.pptx

课程与教学论绪论.4夸美纽斯课件.pptx
夸美纽斯 (17世纪)
人物介绍
《 大教学论》 教学论成为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
第二部分
泛智教育思想
要教“一切事物”反映了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思想
泛智教育思想
课程观 提 倡
百科全书式课程
第三部分
教学适应自然
在如何教方面,夸美纽斯主张一切教 育工作要适应自然。
教育适应自然
教育适应自 然的原则
自然秩序
成长的四个发展阶段
归纳总结
1
2
3
4
5
人物介绍 泛智教育 教学适应
思想
自然
学年制 和班级 授课制
教学原则
你学会了吗?
婴幼 儿期
母育 学校
学校
教学适应自然
大学 学校 青年期
普及义务教育的主张
教学适应自然
一切人
第四部分
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学年制 班级授课制
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第五部分
教学原则
二、自觉性与积极性
三、 系 统 性 与 循 序 渐 进 性
四、 巩 固 性
一、直观性
教学原则
五、 量 力 性 与 因 材 施
当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多数时间是坐在教室 里学习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这种班级授课 的形式是谁提出来的呢?他还提出了哪些其他 的教育思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夸美 纽斯的世界。
目 录
01 人物介绍
03
教学适应 自然
05 教学原则
02 泛智教育
思想
04
学年制和班 级授课制
第一部分
人物介绍
捷 克 教 育 家

夸美纽斯PPT课件

夸美纽斯PPT课件
自然先预备材料,然后再给他正确的形状:书籍与教学资料应 该提前准备好,关于事物的知识应该放在他们的组合知识之前。
自然选择一个合适的物件去动作,或是先把它做合适的处理, 是它变得合适: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铺垫基础,使其在开 始学习任何专门知识以前,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能接受学习。
自然的作为不是杂乱无章的,它在前进的时候,是界限分明的 一步一步进行的:学校在组织学习时应当使学生在学习好一个 知识之后再去教授另一个知识,避免产生系统的混乱。
第8页/共21页
(3)自然教育的原则
在自然的一切作为里面,发展都是内发的:学生先要学会理解 事物,再去记忆。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将悟性变得更加敏锐,而 不是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
自然在它的形成中是从普遍到特殊的:重视学生对整个知识轮 廓的理解,从简单的原理理解到例子的扩展,再到系统的学习 学科,要求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真可谓是渴望和平的使者。
身获得知识。 • 他的主要著作有《母育学校》、
《大教学论》、《世界图解》等。
第2页/共21页
2.夸美纽斯的宗教世界观
夸美纽斯信仰基督教,认为被救赎的人死后会进入天堂
般的地方,将人生作为进入天堂的前阶段,并为进入天堂
做准备。
第3页/共21页
2.夸美纽斯的宗教世界观
• 1人是上帝创造的最美好的生物。所以人要努力是他们的“神 性”完全实现。
谢谢您的观看!
第21页/共21页
• 2.人的终极目标在今生之外,是为了为升入天堂做准备。(他 将人存在的整个过程分为三部分:子宫,世上,天堂。认为人 的死亡不是一种结束,而是过渡到另一种生活)
• 世间的生活是为永生做准备,使灵魂利用身体作为中介为未来 的生活预备有用的事情。

夸美纽斯以及其教育思想[优质ppt]

夸美纽斯以及其教育思想[优质ppt]

(2)论教科书 夸美纽斯始终注重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他所编写
的教科书《语学入门》和《世界图解》流传广泛,影 响极大。他认为,学校应当采用统一的教科书和教学 指导书;教科书的编写要循序渐进,系统连贯,符合 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材内容要取材得当,注重实 用;要使用国语编写教材,语言要简明扼要;幼儿教 科书应配有插图,图文并茂,便于儿童理解和记忆。 《世界图解》一书集中体现了夸美纽斯的上述思想。 这部书是他用国语编写的儿童启蒙读物。夸美纽斯亲 自为该书绘制了二百多幅插图。该书出版后很快被译 成多种文字,成为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带有插图的儿 童教育读物。
名言警句
1.有人说,人是一个“可教的动物”,这是一个不坏的定义。实际 上,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2.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3.青年人应当不伤人,应当把个人所得的给予各人,应当避免虚伪 与欺骗,应当显得恳挚悦人,这样学着去行正直。 4.时间应分配的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 任务。 5.不学无术的教师,消极地指导别人的人是没有躯体的人影,是无 雨之云,无水之源,无光之灯,因而是空洞无物的。
3.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
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认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是 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并以 此为基础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论述了关于统一学制的设想。
夸美纽斯还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认为人应该成为理性的动 物;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可能性,认为一切人都能接受共同的教育;论 述了普及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设在公立的初等学校里,这是因为处 理共同的事务,需要适当的制度。
8.教育管理思想
夸美纽斯认为国家具有管理教育的最高权力,不应该将教 育事业拱手让给教会和其他社会力量。

夸美纽斯教育思想PPT精品文档

夸美纽斯教育思想PPT精品文档
时代:
1、新兴科学异峰突起,近代自然科学体系正在形成。 2、欧洲哲学有了更大的发展。培根“经验论”的哲学思想被人
们所接受,“认识的方法来源于实验”逐渐深入人心。
“一只脚已经迈进了资本主义的门槛,而另一只脚确停 留在封建主义的庭院中。”
3
夸美纽斯的祖国:
捷克于11世纪末成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 的一部分,帝国统治者和捷克贵族相勾结, 使人民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双重困 扰之中。捷克人民从未间断过要求民族独 立,反对德国封建主和天主教会的斗争。
(所谓过好,即既能服务于社会别人,又能享受纵欲)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永生做准备。
9
3、教育作用
首先,他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教会与国家的改良在于青年得到合适的教导。” 他认为,受过良好教育的民族,就能产生积极成
果,他们善于利用自然的力量和地下宝藏,创造 出富足和幸福的生活。 其次,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 个人。” 他提出:“一切儿童都可以造就成人。” 任何 儿童都是可教的。
10
(二)关于普及教育和学校体系的观点
1、关于普及教育的思想:
他提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有权享受教育,不论 贫富、贵贱、男女、城乡等,人人都能进学校, 人人都能受教育。
“我们坚决主张对一切人授予一切知识的普通教 育。”
11
(1)从宗教教义上论证了普及教育的 必要性
“如果我们允许一部分人的智性受到培植, 而却排斥另外的一部分人,我们就不仅伤 害了那些与我们自己具有同一天性的人, 而且也伤害了上帝本身。”
他说:“我们应该模仿天上的太阳,他把 光、热、生气给予整个世界,使得凡是能 够生存、兴旺和发芽的东西都生存、兴旺 和发芽。”

夸美纽斯教育思想PPT课件

夸美纽斯教育思想PPT课件
所接受,“认识的方法来源于实验”逐渐深入人心。
“一只脚已经迈进了资本主义的门槛,而另一只脚确停 留在封建主义的庭院中。”
2
夸美纽斯的祖国:
捷克于11世纪末成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 的一部分,帝国统治者和捷克贵族相勾结, 使人民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双重困 扰之中。捷克人民从未间断过要求民族独 立,反对德国封建主和天主教会的斗争。
不同,他认为人非生而罪恶,人应当享受人生。7
2、教育目的
教育的作用: “人非生而罪恶,但人生而具有知识、 德行和‘虔信’的种子”,这一种子只有通过教育的引
发,才能成为实际的知识、德性和信仰。
教育的现实目的:通过三个阶段 a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智育) b自我管束(德育) c向往上帝(宗教教育) 使人学会现世生活所需要的东西,以过好现世生活。 (所谓过好,即既能服务于社会别人,又能享受纵欲)
语言和手的器官 (民族语) 量、自然常识、地理、
发展
历史、唱歌、手工课
思维稳定、高度 拉丁学校 百科全书式知识。实行
发展
文科学校 班级授课制、年级制 。
18-24 成年期 意志力发展、保 大学 持和谐稳定
神学科、医学科、法学 科 ,以讲演为主,辅以 讨论和阅读参考书 13
(三)确立年级制和班级授课制的观点
夸美纽斯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四个步骤:
感知 理解 记忆 练习
16
夸美纽斯教学过程的四个步骤:
感知:一切知识应从感官的感知开始,学习不应先从文字开始。
“一切知识都不应根据书本的权威去给予,而应实际指证给感官与 心智,得到它们的认可。”
他甚至认为:“教导应该在可能的范围以内通过感官去进行。”
以备日后认为人人都有接受知识教育的可能性。

第五章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ppt课件

第五章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ppt课件
.
二)论年龄阶段与学制 1、论年龄阶段
依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把从出生到成年 接受教育的过程分为四个时期,每期6年。 出生-6岁, 6-12岁 ,12-18岁 ,18- 24岁。
其中,第一期从出生到6岁。
.
2、论学制
在《大教学论》中为儿童构筑了一个 4级学制:
出生-6岁, 在母育学校接受教育。 6-12岁, 在国语学校受教育。 12-18岁 , 在拉丁语学校受教育 。 18-24岁, 在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
《母育学校》主张以6年为期来划分
学校制度,其最初阶段称为“母育学校“, 它不是普通的学校,而是以0-6岁的婴 幼儿为对象的,由母亲进行的一种家庭教 育。
《母育学校》中,主张幼儿期的教育 应该是家庭教育,也强调了幼儿集体教育 的必要性。
.
三)论学前教育的意义、任务、内容、教育方法
1、夸美纽斯非常重视幼儿期对一生发展的影响. 他说,“任何人在幼年时代播下什么样的种子,那他老 年就要收获那样的果实”。
❖ 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思想,反映了文艺复兴 以来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宗教蒙昧主义、提倡 发展科学的时代精神,也反映了当时广泛发 展教育的民主要求。
.
4、教育方法
1)直观教学--“通过眼见耳闻来学习”
夸美纽斯接受了同时代哲学家弗兰西 斯 ·培根的唯物主义感觉论的影响,认为感觉 是知识的主要源泉。
夸美纽斯重视训练儿童的体外感觉及分辨 外界事物的能力,其中尤为重视视觉的培养。 认为应为幼儿父母编写教育指导书。为儿童 编写读物,可供其观赏的图画书他依据这一 观点编写了54年完成,1658年出版,是历史上第一部依 据直观性原则编写的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看图识 字课本。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附有插图的儿童百 科全书 。

第八章 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 ppt课件

第八章 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 ppt课件
但他并未能完全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常常采用旧瓶装 新酒的形式发表其教育观点。
他于1632年发表的 《大教学论》被称 为世界教育史上第 一部系统的教育学 理论巨著。
后人把他尊称为 “教育史上的哥白 尼”,也称为 “捷 克文化巨子之一”。
2、拓荒者
说他是一位拓荒者,因为他在几乎所有 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的重要问题上都有他那 个时代的开创之举,而且荒开得很广很深, 贡献卓著。
夸美纽斯生活的时代正值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转 型时期。在文化、思想领域,人权与神权、理性与信仰、现 实与来世、科学与迷信、民主与专制之间发生了激烈碰撞。
夸美纽斯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爱国主义、人文主义及 唯物主义感觉论思想。他肩负历史重任,力图打破旧传统的 闸门,让适应新时代的新教育思潮汹涌奔流。
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反映当时新兴资产阶级 反对宗教蒙昧主义,提倡认识世界和发展科学的时 代精神,以及广泛普及教育的民主要求,具有极大 的进步意义。
“泛智”是夸美纽斯改革旧教育,建立新教育的思 想基础,他的一系列教育主张与活动都是跟“泛智” 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论普及教育
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认为人应该成为理性的 动物。 “生来都有一个同一的目标:他们要成为人, 要成为理性的动物……他们都应该达到一个境地, 在合适地吸取了智慧、德行和虔信之后,能够有益 地利用现世的人生,并且适当地预备未来的人生。”第六 Nhomakorabea 论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在夸美纽斯的教学理论中,直观性原则居于
首要的地位。他认为直观性的教学可以保证 教学来得容易,迅速而彻底。
2.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原则 “强迫孩子们去学习的人,就是大大地伤害
了他们。”夸美纽斯认为学习的首要条件是 自觉地学习,是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喜爱,是 学习的不可抑制的欲望。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课件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课件
•母育学校还应为儿童做好上小 学的准备。
六、论教学原则
1.适应自然的原则
• 贯穿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的根本 原则
• 宇宙万物存在着一种自然的、普遍 的秩序
• 人的教育活动应遵循这些秩序
2.直观性原则
• 夸美纽斯的教学理论中,直观性原则 居于首要地位
• “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 该尽量地放到感觉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 东西都应该放到视觉的跟前,一切听得见 的东西都应该放到听觉的跟前。气味应该 放到嗅官的跟前,尝得出和触得着的东西 应当分别放到味官和触官的跟前。”
• 思想基础: ➢ “知识的开端永远是从感官得
来的。” ➢ 科学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其所
赖于感官证明的被证明者较之其他 一切事项都要多。 ➢“感官是记忆的最可信托的仆役。”
3.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原则 • 凡是“强迫孩子们去学习的人,就是大大
地害了他们”。 • “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父母、由教师、
的历史时期 • 矛盾的世界观:强烈的宗教色
彩与唯物主义感觉论相交融
二、论教育目的
•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永生作 准备 。
• 教育的现实目的是利用万物过好 现世生活。
• 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广博知识、 终身未祖国服务的人。
三、论教育作用
• 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 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 • 重视儿童的差异和后天教育
• “我们的真正工作是什么呢,是智慧 的学习,它提高我们,使我们得到稳定, 使我们的心灵变高贵——我们把这种学习 叫做道德,叫作虔信,有了它,我们就高 出一切造物之上,就接近了上帝本身。”
• 德育内容:持重、节制、坚忍、正直、虔信 • 德育方法: ➢ 尽早开始正面教育 ➢ 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 ➢ 榜样 ➢ 教诲与规则 ➢ 择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论教育适应自然
青年人应当不伤人,应当把个人所得的给予各人,应 当避免虚伪与欺骗,应当显得恳挚悦人,这样学着去 行正直。
——Jan Amos Comenius
━教育适应自然
一、相关背景:
1.中世纪的人生观(儿童观)主要是“原罪论”和“预成论”因 此约束和惩戒是教育的重要特征。
2.教会控制教育,神学教育为主要内容。教育是教会统治者愚昧 人民的工具,抹杀了人的天性。
━教育适应自然
3.福禄培尔
适应自然原则:人的心理不是在静止的,而是从一个阶段向 另一个阶段不断前进的过程,同时心理发展各阶段是有机联 系的,教育应按照儿童的本性,使他们在身体和精神方面都 得到发展;
4.第斯多惠:
认为人的发展取决于天资、教育和自由自主。其中教育的作 用非常巨大,它是造就公民、促进个人自由发展和开发天资 的重要途径;
4.此原则既指教育遵循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指按照人的 自身发展规律进行教育。这既奠定了教育的科学化进程, 也给后人深刻启示。
─教育适应自然
━教育适应自然
五、纵横联系
1.亚里士多德 “白板说”和“潜能说” 认为人心就像一块“白板”或“蜡块”,知识来源于对事物的感觉
及后天经验。但他同时认为,人生来具有自然所赋予的潜在能力, 通过教育可使潜在能力变为现实能力。这两种观点为后世的“外铄 论”和“内发论”提供了先导。 2.裴斯泰洛齐 适应自然原则:认为所有人生来就蕴藏着各种能力和力量,这些以 萌芽状态潜藏在内心的各种能力渴望得到发展,因此教育必须顺应 儿童的天赋能力和力量。
小结:教育适应自然就是应根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 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
四、主要意义:
1.使教育朝与教会分化的道路前进.促进教育的相对独立
性与发展。
2.研究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心理学化”运动萌发 于此。
3.引证“自然”试图从自然界的类比研究中,探求教育 工作的客观规律并用来指导实践,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教育适应自然
相同之处
1.教学的目的应在于顺应儿童的天性发展,培养自然人
2.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有用的,教师要在教学中向学生指出 知识的实际用途
3.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内容要适合儿童的接受能 力,教学过程应遵循从已知到未知,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由远 及近等
3
浅谈——教学原则
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 该象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
教育的基本原则有两个:一是自然适应性,即要求教育必须 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规律;二是文化适应性,即要求教育 必须适应儿童生活的社会环境、现代文化,特别是祖国文化;
━教育适应自然
5.夸美纽斯与卢梭对比
不同之处 ①价值观取向不同
夸美纽斯崇尚广博的教学,称之为“泛智教育”。他所设想的 教育内容是极其广泛的。
3.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进行教育。
三、主要含义:
1.教育是有规律的:指教育体制、教育性质、等有其 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2.教育要适应自然的规律:主要指教育方法、教育内 容、教育对象等。例如班级授课制、普及教育就是遵 循适应自然原则。
3.教育要适应儿童发展的身心规律:即“自始自终要 按学生的年龄及其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导” 反对强制性教学。
——Jan Amos Comenius
直观性原则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原则(自觉性和
积极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量力性和因材施教原则) 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
在夸美纽斯的教学理论中,直观性原则居于首要的地位。他认为直观性 的教学可以保证教学来得容易,迅速而彻底。他为教师们定下了一条教 学上的“金科玉律”,即:“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 地放到感觉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视觉的跟前,一切听 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听觉的跟前。气味应该放到嗅官的跟前,尝得出 和触得着的东西应当分别放到味官和触官的跟前。假如一件东西能够同 时在几种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和几种感官接触。”假如事物的 本身不能得到,便可利用它们的代表物“范本或模型。”
3.夸美纽斯总结文艺复兴以来进步的教育思想和实际经验(教育 经验等)以及他从自然科学的探讨中发现了自然界存在的普遍秩 序并运用到教育上提出教育适应自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育适应自然
二、主要思想:
1.宇宙万物和人的活动中存在着一种“秩序” 即普遍规律。这种秩序保证了宇宙万物和谐发展。
2.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教育活动都应该遵循这些自然 的、普遍的“秩序或规律”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 (1592—1670), 17世纪捷克的伟大 爱国者、教育改革 家和教育理论家。
生平简介
夸美纽斯的一生是一部苦难史,也是一部奋斗史。十二 岁时便痛失双亲,之后又在瘟疫中失去了妻子和儿女。 他的一生颠沛流离,饱受战乱和穷困之苦,但是这并不 能扑灭他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 仍坚持埋头研究和著述,对世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 贡献,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
夸美纽斯直观性原则的理论基础是感觉论。他提出以下的理由:“第一, 知识 的开端永远是从感官得来的。”第二,科学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其所赖于感官证明的证明者较之其他一切事项都要多。“第三,感官是 记忆的最可信托的仆役。所以假如这种感官的知觉方法能被普遍采用, 它就可以使得知识一经获得之后,永远可以保住。”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
伟大的先行者
2015年12月7日
目录
1 简述—夸美纽斯 2 论教育适应自然 3 浅谈——教学原则 4 班级授课制及课题延伸
1
简述—夸美纽斯
须得学会敢于正视别人,学会应付真实的劳苦,不要畏 缩,否则便会变成遁世的人,厌世的人,或是变成懒惰 的人,碍事的人。
——Jan Amos Comenius
卢梭反对对儿童诗与百科全书式的教学。
━教育适应自然
②教与学,师生关系的侧重点不同。 夸美纽斯较为注重教师的教和知识的汲取,教师应耐心地教给 学生一切可以教的东西。 卢梭认为所有教育都要以儿童的自然本性为基础,不要学生被 动地吸取知识。
━教育适应自然
③教学分期的不同 夸美纽斯认为儿童全部时期分为四个阶段,他向自然引证到一年有四 季,四季循环有序,依次相连。 卢梭重视儿童成长阶段性和顺序性,他的四个阶段把儿童从出生到成 人的发展理解成一种重演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