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整体布局及局部空间安排
古典园林建筑构造与布局分析——以苏州园林为例
古典园林建筑构造与布局分析——以苏州园林为例洪丹琳【摘要】我国的园林建筑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
苏州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华。
本文针对苏州园林的建筑构造和布局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名称】《现代园艺》【年(卷),期】2012(000)016【总页数】1页(P80-80)【关键词】苏州园林;园林建筑;构造;布局【作者】洪丹琳【作者单位】广东省岭南综合勘察设计院,广东广州5105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621 建筑构造1.1 台基由于建筑技术不断提高,在园林建筑上追求华丽之风,日趋繁杂,台阶也作为美化的对象。
在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的台阶部分,创造一种雕刻华丽,用料考究的高级石台阶,并名为“须弥座”,成为中国古典建筑的典型特征之一。
而作为古典园林的经典,苏州园林建筑中厅、堂、楼、阁前的月台,也属须弥座,作为园林建筑的地基,是随处可见的。
1.2 屋身苏州园林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传统建筑的中段多为木柱,墙体只是作为划分空间的间隔,不承重,屋顶部分的重量主要有梁柱承担,再传给基础,因此古典园林建筑有“墙倒屋不塌”的特性;建筑室内往往不用封闭的隔墙,而用半透空“隔扇”或全通透“罩”作为分割,上部天花作成各种形式的“轩”,秀美而富于变化;栏杆、挂落等各种木装则力求精细,门窗多空灵通透,使内外空间连通、渗透。
1.3 屋顶典建筑的屋顶,是从汉代开始逐步演变定型,但形式极为丰富,如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攒尖式等,而屋顶转角处的起翘(向上翘)和出翘(水平方向凸出),更是西方屋顶所没有,它不仅有利于排水,同时具有“视觉矫正”的作用,使房屋稳定、轻快,曲线跷曲,流畅轻盈;而其色彩一般素雅明净,极易与自然的山、水、树木等相协调,给人以幽雅宁静的感觉。
2 建筑布局2.1 自由有序,情趣自然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拙政园中园亭立意与布局分析
总之,拙政园空间结构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脉络和独特魅力。通 过运用空间句法等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深入理解园林的空间结构 和文化内涵,还能从中获取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筑 设计中,我们应该借鉴拙政园等传统园林的精髓注重空间句法的运用和自然 与文化的保护,以创造具有历史底蕴和现代气息的城市环境。
1、空间构成
拙政园的空间构成分为前庭、中院和后园三个部分。前庭是园林的入口处,起 着引导游人进入的作用;中院是园林的主体部分,包括水面、假山、亭台楼阁 等元素;后园则以自然风光为主,是园林的出口处。这三个部分有机组合,形 成了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园林空间。
2、空间氛围
拙政园的空间氛围独特,充满了诗情画意。园中以小桥流水、花香鸟语为主要 特色,给游人带来宁静、优雅的感受。水是拙政园的灵魂,园内水系丰富,大 小水面相结合,错落有致。水中的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以及游来游去的鱼儿, 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谧的氛围。
总之,拙政园以其独特的空间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 魅力。无论是从整体布局还是从细节处理上,拙政园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园 林建造的艺术精髓,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些特征使得拙政园不仅 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瑰宝。
基本内容
拙政园,这座坐落在苏州古城东北角的园林,以其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而闻名 于世。它的构建和设计充满了独特的元素,反映出古代中国深厚的文化和艺术 底蕴。本次演示将尝试从历史背景、空间布局、文化意蕴三个方面,深入探讨 拙政园的造园元素。
二、空间格局
从空间布局上来看,拙政园充分体现了江南园林的特色。全园分为东、中、西 三部分,以中区为主,且布局自然和谐,水池、山石、植物、建筑等各类元素 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苏州园林的布局
苏州园林的布局苏州园林的布局韦人苏州园林作为私家园林,它是和住宅共同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的一部分,在功能上是住宅的延续和扩大,园中常有宴客聚友用的厅堂,小住起居用的别院,读书作画用的斋馆,更不可缺少的是坐憩休眺的亭台楼阁。
大的园林还有观剧听戏所用的戏台,因此园内的建筑物较多。
由于历史的变迁,苏州保存宅园一体的园林已不多,现有网师园、艺圃、退思园、听枫园、曲园等。
有些只有部分住宅存在,如拙政园。
留园只保存了祠堂。
目前,柴园和可园正在修复中,不久即可恢复宅园一体面貌。
宅与园的两种组合形式住宅和园林的位置如何组合?大致有两种形式。
一是前后布局形式,前宅后园。
此类园林多是大型宅园,前后进深较大,占地面积广,形成后花园。
如拙政园和留园,怡园原也为此形式,因城市建设之故,住宅部分已不存在。
二是平行布局形式,大多为东宅西园。
此类园林多是中型宅园,前后进深较小,占地面积也不大,如网师园、艺圃等。
耦园的布局较为特殊,由于地形东西宽,南北较浅,采用了住宅居中,东、西花园分别布置在两侧的形式,这也是园主夫妻隐逸归田、情真意笃的心态表现。
因“耦”与“偶”谐音,指夫妻;“耦”又具有偶耕归隐之意,故取名耦园。
住宅的布局和中国古代建筑——宫殿、衙署、寺庙、宗祠的布局形式相同,有着明确的中轴线,建筑以“院”为中心。
这种布局方式有利于安全、防风、防沙,更重要的是适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
建筑均匀对称布置,给人以平稳、齐整的感觉,反映了封建社会大家庭的生活方式、儒家的伦理道德和审美意趣。
典型的实例为网师园的住宅部分,住宅坐北朝南,前有东、西两侧巷门,并和南面的照壁围合成广场,照壁前东、西种植两株象征门第高贵的盘槐,气势非凡。
广场上可停轿、歇马,两侧墙上嵌有拴马环。
住宅共四进,依次为门厅、轿厅、大厅、花厅(女厅)。
由门厅至花厅,不但室内陆面逐渐升高,屋脊也逐渐提高,反映了世俗追求的“步步高升”的心态。
封建士大夫认为天地是万物之本,追求“天人合一”,与自然山水景色共生共息。
苏州古典园林整体布局及局部空间安排
古典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
--古典园林概况
苏州古典园林
园林位置:江苏省苏州市 园林概况:苏州古典园林,简称苏州园林,是世界 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 之一。苏州古典园林素有“园林之城”之称,享有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 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苏州古典园林至今保存完好并开放的有,始建于宋 代的沧浪亭、网师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 园、艺圃,清代的留园、耦园、怡园、曲园、听枫 园等。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因 其精美卓绝的造园艺术和个性鲜明的艺术特点于97 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拙政园远香堂内用落地明罩的手法,东西两窗关闭,南北走向开启,形成框景
局部空间安排
拙政园一圆形石门,形成框景
局部空间安排
借景:借景方式大致地可以分为直接借景和间接借景。直接借景可分为近
借、远借、仰借、俯借、和因时因地而借等多种方式近借是指相邻空间景物的 借取。巧妙地组合于园内,使景深增加、层次丰富,形成有限的空间、无限的 景色,使园内、园外景观融为一体。
园林局部连廊
局部空间安排
对景
苏州古典园林通常在重要的观赏点有 意识地组织景物,形成各种对景,随着曲 折的平面,步移景异,依次展开。这种对 景以道路、廊的前进方向和进门、转折等 变换空间处以及门窗框内所看到的前景最 为引人注意。所以沿着这些方向构成对景 最为常见。当然,对景是相对的,园内的 建筑物既是观赏点,又是被观赏对象,因 此,往往互为对景,形成错综复杂的交叉 对象。
对景:拙政园回廊一角
局部空间安排
敞景
景物与视线完全不受约束于限制,视线 开阔,成一览无遗的景象,称为敞景。敞景 能给人以视线舒展、豁然开朗的感受,景深 层次明晰,景域辽阔,易于激发人的情感, 容易获得景观整体形象特征。这种视觉处理 方式在苏州古典园林较少单独使用,一般是 为达到一种视觉的强烈对比而与其它方式如 框景、漏景等手法结合使用。
苏州古典园林
留听阁
狮子林位于苏州古城园林路,为苏州四大名 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元代至正二 年(公元1342年),元末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 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内 “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 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 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 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师子林”、“狮子 林”。狮子林以大型湖石假山群著称,被誉为 “假山王国”,假山气势磅礴,洞壑幽深,分上、 中、下三层,共有9条石径,21个洞口。“人道 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正是其真实写 照。
耦园
吾 爱 亭
枕 波 双 隐
艺圃位于苏州古城阊门内文衙弄,艺圃园景开朗,风 格质朴。全园以约占五分之一的池水为中心。水面集中, 其东南及西南两角,各有水湾伸出,并于水口之上各架形 制不同的石板桥一座,水面显得开阔流动。池水之北多建 筑,博雅堂为园中主要厅堂,其南端有小院,设湖石花台, 院南临池处,建有水榭五间,两侧厢房则与池水东、西两 面的厢房相连。池水之南为假山,以土堆成,临池之处, 则以湖石叠成绝壁、危径。于池北远望此处,山石嶙刚, 树木葱郁,给人以奇秀之美、山林之趣,成为园中的主要 对景。池水之东有乳鱼亭,系明代遗物,外有小径与各处 相通。池水之西,有芹庐小院,以圆洞门与其它景区相隔 而又相连。步入院门,即可见院中有小池,似与大池相通。 这在苏州园林中还属于孤例。院中散置湖石花木,为园内 最为避静之处。
古木交柯
花步小筑
沧浪亭,地处城南三元坊。在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 悠久。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 园林。 沧浪亭布局开畅自然,临水处建复廊,以漏窗通透内外 景物,使内外山水融为一体;有未入园先得景、引人入胜之妙; 入园有横亘东西之土丘,土石相间,箬竹丛生,古木森郁。堂 馆轩榭环山而筑,多集于山南,有“明道堂”、“瑶华境界”、 “清香馆”、“翠玲珑”等。东西有康熙、乾隆二帝之“御碑 亭”。临水有“面水轩”、“藕花水榭”、“锄月轩”等,廊 轩相连,与水辉映,自成院落,别具一格。园内有五百名贤祠, 壁上嵌有自周至清二千余年间与苏州历史有关的名人石刻像594 尊。另有花窗108式,图纹各异,别具特色。综观全园,该园保 持了建园时“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之特色,园林专家誉为典 型之“城市山林”。
苏州古典园林中步行空间景观设计分析——以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为例
现代园艺
景观设计
苏州古典园林中步行空间景观设计分析
— — —以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为例
林卓然
(暨南大学深圳校区,广东
深圳
518000)
摘 要院人作为步行空间景观的主体,可以穿梭于各个客体景观之间。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可支配绿化范围逐步减 少,人们想要走入景观的心理难以满足。同时,步行景观的设计越来越重复及单一。在这种情况下,设计者们可以从苏州 的古典园林设计中寻找灵感,以叠石理水等古典造园手法来丰富现代的步行空间景观,丰富人们的游览体验并满足人 们的精神需要。
3 苏州园林案例简介
3.1 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是江南 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园以水 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水乡特 色。 3.2 狮子林
狮子林历史可以上溯至元代至正二年(1342 年)正式建园 起,明、清、民国各个时期都屡有增建,形成了嶙峋假山与一 汪碧水相依、松竹梅菊与亭台楼榭相伴的人化自然空间,是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 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故名“狮子林”。由于林园几经兴 衰变化,寺、园、宅分而又合,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 于一体的寺庙园林。 3.3 沧浪亭
沧浪亭的园内则以山石为主景,山上古木参天,山下水 池清澈。进入门庭,一眼看到的就是假山,它是沧浪亭园林的 中心,而假山的中心是沧浪亭,亭中心摆放着一张圆桌,桌的 圆心正好是整个山亭的中心。四周建筑都是以亭子为中心, 又因为亭子是唯一不与走廊连接的建筑,突出了山亭的中心 地位。园中的建筑大多都环山而建,并以长廊相连,将临池而 建的亭榭连成一个整体,不显得孤单或是突兀。同时又可以 通过复廊上的漏窗观景,自然地将园外的水和园内的山集于 一副画面之中,使山、水、池、岸、亭融为一体,这就是借景运 用的精髓所在。 4.2 引水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苏州园林造园的格局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苏州园林造园的格局苏派传统民居是苏南地区明清时期流行的民居,是南方建筑风格的代表之一,园林式布局是其显著的特征。
苏派民居以南向为主,这样可以冬季背风朝阳,夏季迎风纳凉,充满了江南水乡古老文化的韵味。
古人云“造园有法而无式”。
那么,千姿百态的苏州园林究竟有没有法度可循呢?苏州园林的布局和设计有什么方法和技巧呢?园林叠山理水的手法又有哪些呢?园林的布局苏州地区的建筑可以概括为三落五进式,即除了通过基本单元的纵向串联以外,还可以向横向方向发展。
中间一落称为正落,两边称为边落。
边落与正落之间以“弄”相联系。
门厅门厅,是第一进院的主要建筑,中间为过厅,两旁设有门房和服务用房。
门厅之后是轿厅,轿厅之后是正厅,最后设有楼厅。
轿厅轿厅,一般位于第二进,是用于上下轿用的建筑空间。
第三进为大厅(正厅),是最主要的礼仪、接待用房。
第四为花厅是主人和内眷生活起居的地方。
第五进楼厅常常建为楼房,供家中的小姐居住,又称绣楼,下层是供起居之用,上层为卧室。
正厅花厅,边落中第一进院,也就是横向对应正厅的位置布置为花厅,花厅前面的院落是前花园,这里围合了相对隐私和幽静的空间。
花厅后面可布置次要房间和服务用房,最后面的房屋作为厨房,可通过后门或备弄通往街市或河道。
花厅边落没有直接对外的入口,前后也不相贯通。
想进入边落,必须首先通过正落的入口,然后由备弄和天井进入房间。
楼厅这种布局形式界定了各个房屋对外的联系,使得进行礼仪活动的厅必须布置在正落上,反映了内外有别,主次有序的传统。
仅在正落上设置入口和走廊也体现了敬宗收族,不能另立门户的传统思想。
庭院的改建与造景在院内有了基本的楼阁布局后,就要进行移山凿水的造园工程了。
古代园林之所以引人入胜,就是因为采用“咫尺山林,多方胜景”的手法造园。
镜清斋改造前镜清斋改造后北海公园镜清斋(静心斋)是在北方移建江南园林的典范。
慈禧太后用苏州香山帮工匠大肆造园,在镜清斋中挖渠、造山,并修了回廊和最高处的叠翠楼。
课程论文_传统建筑空间与形态_苏州拙政园的空间布局浅析
苏州拙政园的空间布局浅析《传统建筑空间与形态》课程论文任课教师:廖屿荻班级:06级建筑学3班学生:刘志霄学号:20065613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二O一O年六月二十日苏州拙政园的空间特征分析建筑城规学院零六级建筑学3班刘志霄 20065613【摘要】通过对拙政园的分析,论述了拙政园的和谐的空间布局、丰富的空间层次以及巧妙的借景手法,形成了既具有较严谨的秩序,又蕴涵了灵活与变化的园林空间体系。
【关键词】拙政园空间层次主次借景拙政园,位于苏州城区东北隅娄门内,占地约72亩,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园址在唐代是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时建有大宏寺。
明正德四年(1509),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购下大宏寺遗址和附近的低洼地营建园林,并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文意,取名为“拙政园”。
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刻、花木园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一【总体特征】(一)结构体系拙政园的中部是江南园林中结构体系的典范,水池的面积占全园的三分之一,是以水池作为整个园林的构图中心,通过路径、廊架等进行空间的分隔与组织。
园林建筑在空间的组成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筑、游廊和其它景观元素形成相互关联的空间体系,既具有较严谨的秩序,又蕴涵了灵活与变化。
图1用分层的方式显示了拙政园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
通过山水体系的布局基本形成了园林的整体性空间结构;建筑位置的经营进一步划定和完善了空间的细部结构;园林植物依附于山水和建筑的布局之上,使山水和建筑庭院空间中增添了许多变化的因素。
(二)空间层次拙政园的空间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图11、第一个层次为园区,主要依据园林的空间位置和结构来划分。
据此,拙政园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园区(如图2)。
2、第二个层次为景区,主要依据水体、路径、廊架和主体建筑来分割空间。
为了在有限的面积内构成富于变化的风景,江南私家园林在布局上,采取划景区和空间的办法。
苏州园林 留园
苏 州 留 园
一.历史文化背景 二.整体布局特色 三.特色治园艺术
壹
历史文化背景
留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位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始建于明代。清 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 以园内建筑布置精
貳
整体布局特色
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 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 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 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 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 观止。占地30余亩的留园,建筑 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 的东、中、西、北四个景区,景 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 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 相互渗透,隔而不绝。园内有蜿 蜒高下的长廊670余米,漏窗200 余孔。
设计特点
(1)空间对比明确:其中从大门到古木交柯、花步小筑一段极好地利 用了小天井、开凿在屋顶的明瓦、“之”字曲廊、漏窗等,形成富有光 线变化、明暗对比的空间。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 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 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 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 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2)院落空间丰富:石林小院、五峰仙馆庭院、冠云峰庭院等院落, 以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衬托丰富的景观效果,五峰仙馆庭院的狭长见厅 山之高耸,石林小院的“院中有院”则突出了立峰之姿态万千,多而不 乱,每个小天井皆有主题;冠云峰庭院则以开敞的空间,彰显冠云峰之 空灵,前面五峰仙馆庭院、石林小院的较为封闭的空间,恰恰烘托了冠 云峰庭院的开敞,是整个游览线路中的高潮所在。 (3)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 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框景、对景、漏景手法多变,全园曲廊贯穿, 依势曲折,通幽渡壑,园内有蜿蜒高下的长廊670余米,漏窗200余孔。 “之”字曲廊、空廊的应用与小天井的结合非常巧妙。利用空廊、小天 井、漏窗、隔扇、洞门等形成富有变化的画面,用框景、对景、漏景等 多种手法,来展示奇峰异石、名木佳卉。
苏州古典园林的特点介绍
苏州古典园林的特点介绍首先,苏州古典园林注重几何布局。
苏州古典园林追求一种几何形式的整齐和对称美,通常以中心轴线为基础进行设计,左右两侧布置对称的建筑和景观,营造出一种和谐有序的空间感。
其次,苏州古典园林重视水的运用。
水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元素,在园林中经常出现水池、湖泊、小溪等水体。
园林中的水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布局,常常营造出景深感和层次感,增加了园林的艺术效果。
此外,苏州古典园林注重材料的运用。
苏州古典园林常常选用石材、木材、砖瓦等建筑材料进行装饰和构筑。
这些材料的运用不仅增加了园林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还赋予了园林以自然美感和变化之处。
另外,苏州古典园林注重植物的配置。
苏州古典园林常常布置花木、盆景、竹林等植物,使园林呈现出四季不同的景色和氛围。
植物的选择和植物的摆放方式都体现了园林设计者的智慧和审美观。
另外,苏州古典园林注重小品的设置。
苏州古典园林中经常有一些小品,如假山、亭台、廊桥、石人等。
这些小品是园林中的点缀和装饰,给人以意境、趣味和想象空间。
最后,苏州古典园林注重景色的变化。
苏州古典园林常常通过景点的布置和路径的设置来引导游人的观赏顺序,使游人在园林中不断地产生新的感受和惊喜。
这种景观的变化性给游人带来了一种探索和体验的乐趣。
总的来说,苏州古典园林以其精巧细致的布局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了古代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它们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
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学者前来欣赏和研究。
苏州艺圃空间布局浅析
苏州艺圃空间布局浅析彭杨莹,孟祥庄﹡(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作为苏州园林中小型园林的典范,艺圃具有极高的造园艺术价值。
通过对艺圃进行研究,探讨了简练开朗、疏密有致的整体布局风格,分析了山体、水池、建筑各要素的布局特点,解读了其独特的造园艺术。
古典园林;空间布局;艺圃合、开合对比产生的效果。
这种疏与密、开与合的空间对比,能够在小面积中营造出方寸天地,是苏州古典园林中很常见的布局方式。
2各要素布局分析2.1山的布局—南部天然的边界园林的山体布置在园子南端,同时山上林木茂密,达到宛若自然的效果。
这样的山体布局,使山体成为南面的屏障,有效地成为园子的天然边界,使原本生硬边界得以柔化,让人产生山外有景、空间无限的感觉,使整个园子意味无穷。
艺圃这种以山体为天然边界,很好地为园子增添自然趣味和深邃意境。
古典园林往往尺度较小,造园中人为因素占有较大比例,因此可以结合地形高差,提升边界营造技艺,利用边界的高差处理使小面积的园林意境无穷,更显空间无限。
2.2水的布局—以聚为主,形成开敞水面艺圃的水体面积约占全园面积的1/5,以聚为主,形似方形,如此处理就形成开阔的水面,使原本有限的空间显得十分开朗。
综观园林用水,从布局上可分为分散与集中2种形式。
而集中的水面使人感到开朗、宁静,一般中小园林采用这种水体布局。
园子以水池为中心,形成一种内聚的格局,这种水体布局可使空间具有开朗、宽阔之感[3]。
同时,在水池东南和西南角设水湾,东南角水湾隐于假山之中,似水的源头;西南角流入浴鸥院,形成水尾以显水流无尽之意。
2处小水湾使水面开阔流动,且毫无堵塞局促之感。
故而,水面空间既开阔疏朗,又萦绕于山,显得幽深别致。
2.3建筑的布局—向心、内聚的格局古典园林建筑正是在由密到疏、由疏到密中,才取得完美的艺术境界。
艺圃的建筑布局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艺圃的入口建筑,设在东南角处,避免了视线一览无余,借助墙体等密集的建筑遮挡视线,形成较小的封闭空间,转而建筑疏散开来,形成开阔的景色,给人以欲扬先抑的空间感受。
苏州古典园林中步行空间景观设计分析———以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为例
苏州古典园林中步行空间景观设计分析———以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为例作者:林卓然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9年第2期摘要:人作为步行空间景观的主体,可以穿梭于各个客体景观之间。
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可支配绿化范围逐步减少,人们想要走入景观的心理难以满足。
同时,步行景观的设计越来越重复及单一。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者们可以从苏州的古典园林设计中寻找灵感,以叠石理水等古典造园手法来丰富现代的步行空间景观,丰富人们的游览体验并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关键词:步行景观;空间结构;叠石;引水1 步行空间景观概念简述在步行空间景观中,主体是人,客体则是指景观空间、景观空间中的各种元素以及景观空间的周边环境。
人作为主体具有流动性,可以穿梭于各个客体景观之间,实现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景观空间的互动,人与景观空间中各个元素的互动以及人与景观空间周边环境的互动。
在这一互动中人们所游览的即为步行空间景观。
2 现状与社会需求分析2.1 步行空间景观设计的弱化由于步行景观几乎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致使现在部分城市的景观设计极为老旧,且功能性不明确。
同时,新建城区房屋面积过大,侵占了绿地面积,使步行景观区域被压缩,人们能欣赏的范围越来越小,设计也逐步变得工业化和单一。
2.2 人与景观互动性的加强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的步行景观设置越来越被需要。
游览者们更倾向于走入景观获得参与感,加强自身与大自然的联系。
快节奏的生活使居民们少有时间去城郊花园或古典园林中领悟自然美,因此,城中花园及居民区景观成为了大多数人对自然的情感寄托。
3 苏州园林案例简介3.1 拙政园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水乡特色。
3.2 狮子林狮子林历史可以上溯至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正式建园起,明、清、民国各个时期都屡有增建,形成了嶙峋假山与一汪碧水相依、松竹梅菊与亭台楼榭相伴的人化自然空间,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
各放其彩的造园艺术_以网师园和艺圃的比较谈苏州园林的空间组织
而池山石、亭榭、桥梁、花木的倒影以及天光云影、 碧波游鱼、荷花睡莲等,都能为园景增添生气。 因此环绕水池布置景点和观赏点,久已成为苏 州古典园林中最常见的布局方式。”虽然整体 布局相似,但网师园与艺圃在水池周围建筑体 量与密度、驳岸材质等细节上处理的不同呈现 出不同的空间感受。
3 建筑空间组织
传统的园林建筑承担了居、息、游、赏等 多种功能,在用地上常常占有较大的比例,苏 州园林也不例外。网师园和艺圃的建筑摆放也 遵循一定的规律,其建筑大体位置如表 1。
⑶ 大体量建筑的粉墙前衬以灵巧的亭或 廊、孤植或丛植的花木,既限定出静态的观景 点又把对比的艺术手法运用极至,虚实之间,
表 1- 网师园和艺圃的建筑摆放的大体位置
沿水一周
临水东(建筑体量) 住宅区
网师园
万卷堂、撷秀楼 粉墙背景(体量大) 射鸭廊(小)
艺圃
乳鱼亭(小)
南 集会活动
小山丛桂轩(中) 濯缨水阁(小)
网师园池南及池西北石岸,在临水处架石 为若干凹穴,使水面延伸于穴内,形同水口, 望之幽邃深黝,有水源不尽之意;而整个石岸 高低起伏,有的低于路面,挑出水面之上;有 的高突而起,可供坐息。沿池布石是为了防止 池岸崩塌和便于人们临池游赏,但处理时还必 须与艺术效果统一。掌握尺寸纹理和形状的特 点,使之大小错落,纹理一致,凹凸相间,呈 出入、起伏的形状,并适当间以泥土,便于种 植花木(见图 3)。
园林 园中园(浴鸥院)
西
月到风来亭 连廊 体量小
响月廊(小)
北 园主读书、家居 看松读画轩(中)、 五峰书屋(中)集虚斋(中) 竹外一枝轩(小) 园中园(殿春簃) 建筑 水榭(大) 博雅堂(大)
作者简介:夏倩(1987- ),女,辽宁大连人,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汪国圣(1967-),男,安徽潜山人,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园整体布局
留园以一相对面积较大的水作为 中心,水边山石、树木,水上还 有小桥连通,以水景为主,假山 树木为背景,假山中设有可亭、 闻木樨香轩点缀。
留园湖水
湖水周围假山
留园整体布局
留园从整体上看是一个开敞的大空间,如图中所 示,越往东,留园整体的布局则变得越来越有分 割感,变成一块一块相对较小的空间,而且是逐 步渗透,自西向东可看成三个区: 1、主要建筑景区:以五峰仙馆为主的建筑群。 2、隐秘区:建筑、院落、回廊相互交织,路径 选择多样,空间变化丰富,如同迷宫一般。 3、以山石为主的观景区:山石为主,建筑为辅, 是留园镇园之宝的冠云峰所在地。留园平面图苏来自古典园林--局部空间安排
局部空间安排
几乎所有的苏州园林都有水, 而且大部分园林以水为主,并以迂 回曲直的溪流和随处可见的小池小 潭贯穿整座园林。多为静水,不仅 平静了游者内心,还能映出岸上的 山石树木、建筑游人,虚实相映, 变幻莫测而局部安排空间的手法主 要有 对景 敞景 分景 框景 借景 五 种。
北寺塔远借景入园
局部空间安排
沧浪亭俯借水中倒影
局部空间安排
借景:松风水阁
苏州古典园林
--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
1、体量片段分隔性设计。园林空间的变化多样正是因为匠人们再设计 时的分隔与联系,体量的片段分隔。大多数现代建筑里的空间让人觉得 单调乏味,究其原因,在于以层的概念在设计,建筑物最终的空间形态 都是二维空间垂直性的重复叠加,但如果从园林设计规划出发,以大小 不同的空间体量来划分空间,同时建立分隔与联系,空间体验就会随之 变得丰富多样。 2、设计时注意场地的感知。古人放弃了图纸上的规划设计,而致力于 对现场基地环境的考察,才有了如此人性化的空间体验,从以人的切实 感受出发调研,到最终以人的体验感知园林,自始至终以人的场地体验 为核心进行布局设计,而不是像某些现代建筑设计中一味追求平立面构 图形式美,这对我们是一种很大的借鉴。
敞景:中园内湖景
局部空间安排
分景
景色的层次变换和视象的流动感受是形成构景 艺术魅力的必要条件。如果要使景物具有吸引和诱 导观赏的作用,那么,空间景物的视觉效果与意境 构设,就宜含蓄有致,切忌一览无余,所谓“景愈 藏,意境愈深;景愈露,意境越浅”。分景就是根 据视象空间表现原理,将景区按一定方式划分与界 定,形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景中有情的构景处 理手法。其处理手法主要有障景与隔景两种。 分景:见山楼
苏州古典园林留园
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
整体布局
苏州园林整体布局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对空间进行 分隔与联系的不同处理所形成的。例如一个较大的 空间,如不加以分隔,就不会有层次变化,给人的 感觉也会单一,但如果完全将其一一分割并隔绝也 不会有渗透现象发生。只有在分隔之后又使之有适 当的连通,才能使人的视线从一个空间穿透到另一 个空间,从而使两个空间互相渗透,给人一种空间 的层次变化感,达到一种比较丰满充实的观感。
--整体布局及局部空间安排
组员:熊益鸣 刘锦程 雷付
1
2 3 4
古典园林概况 古典园林整体布局 古典园林局部空间安排 古典园林给我们的启示
目 录
CONTENTS
苏州古典园林
--古典园林概况
园林定义: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 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 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 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园林包括庭园、宅园、 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 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 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园林分类:按占有者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按地理 分为北方类型和江南类型 。其中苏州古典园林为江南 类型的代表。
拙政园远香堂内用落地明罩的手法,东西两窗关闭,南北走向开启,形成框景
局部空间安排
拙政园一圆形石门,形成框景
局部空间安排
借景:借景方式大致地可以分为直接借景和间接借景。直接借景可分为近
借、远借、仰借、俯借、和因时因地而借等多种方式近借是指相邻空间景物的 借取。巧妙地组合于园内,使景深增加、层次丰富,形成有限的空间、无限的 景色,使园内、园外景观融为一体。
园林局部连廊
局部空间安排
对景
苏州古典园林通常在重要的观赏点有 意识地组织景物,形成各种对景,随着曲 折的平面,步移景异,依次展开。这种对 景以道路、廊的前进方向和进门、转折等 变换空间处以及门窗框内所看到的前景最 为引人注意。所以沿着这些方向构成对景 最为常见。当然,对景是相对的,园内的 建筑物既是观赏点,又是被观赏对象,因 此,往往互为对景,形成错综复杂的交叉 对象。
古典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
--古典园林概况
苏州古典园林
园林位置:江苏省苏州市 园林概况:苏州古典园林,简称苏州园林,是世界 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 之一。苏州古典园林素有“园林之城”之称,享有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 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苏州古典园林至今保存完好并开放的有,始建于宋 代的沧浪亭、网师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 园、艺圃,清代的留园、耦园、怡园、曲园、听枫 园等。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因 其精美卓绝的造园艺术和个性鲜明的艺术特点于97 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对景:拙政园回廊一角
局部空间安排
敞景
景物与视线完全不受约束于限制,视线 开阔,成一览无遗的景象,称为敞景。敞景 能给人以视线舒展、豁然开朗的感受,景深 层次明晰,景域辽阔,易于激发人的情感, 容易获得景观整体形象特征。这种视觉处理 方式在苏州古典园林较少单独使用,一般是 为达到一种视觉的强烈对比而与其它方式如 框景、漏景等手法结合使用。
局部空间安排
拙政园东园的障景,东西两座月洞门,“通幽”和 “入胜”,隐约看到里面的景色。
局部空间安排
框景 当景物被嵌于框内或透过适当的 空漏处来观赏时,常会显得更为美 好。框景就是使空间景色以简洁幽 暗的景框作为构图前景,使人的视 线高度集中于画面的主景上,给人 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框景
局部空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