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水化热计算

合集下载

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计算

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计算

附录五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计算混凝土配合比(Kg)实际采用的原材料情况如下:水泥为枣庄生产的普通42.5水泥,总水化热为Q0=461kJ/kg,入罐温度为50℃。

粉煤灰入罐温度为40℃.矿粉入罐温度为40℃.细骨料为细度模数大于2.3的中砂,含水量为5%,入罐温度为12℃。

粗骨料为5-31。

5mm的连续级配碎石,含水量为0.5%,入罐温度为12℃.水为地下水,入罐温度为4℃。

考虑骨料含水量以后,混凝土原材料的实际用量见下表。

混凝土密度ρ=320+34+38+7.7+153+832+1000=2376.7kg/m3温度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每方混凝土中水泥折算用量W hW h=W c + kW f =312+35+38=385kg2. 计算混凝土出机器温度T0,按下表进行合计:2776.5 40384。

4 T0 =40384。

4 /2776.5=14.55℃3。

计算混凝土浇筑温度T j :运算、浇筑时日平均气温约为Ta=18℃,参考T0 =14.55℃,取Tj=18℃4.计算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值T r ,取混凝土的比热c=0。

96kj/(kg。

k): Tr=W h Q0 / cρ=(385×461)/(0。

96×2376。

7)=77.8℃5。

计算1m厚承台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Tmax,对1m厚、浇筑温度为15。

3℃的混凝土,可取ζ=0。

65进行计算:Tmax =Tj+Tr=18+0.65×77。

8=68。

6℃6.计算1m厚承台底板混凝土保温养护材料厚度δ:养护时最低气温约为Ta=18℃,允许最大的表面温度Tb=68.6 –25=43℃,采用塑料薄膜和草袋进行保湿保温不透风养护,导热系数λ=0。

14W/(m。

K),传热修正系数α=1。

3,δ=0.5hλ(Tb—Ta)×α/ (λc(Tmax – Tb))=0.5×1×0.14×(43 – 18)×1。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混凝土的水化热是指在混凝土浆体中水和水泥反应生成水化产物时所释放出的热量。

水化热是混凝土在初凝和硬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热源之一,它对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和内部应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混凝土的水化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水泥和水之间的化学反应、水泥水化产物的形成和生长等。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水化反应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溶胶-凝胶转变阶段、凝胶形成和凝结阶段以及结构的形成和强化阶段。

在混凝土的水化反应中,水化热的产生量与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的种类和含量、温度等因素直接相关。

下面以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计算为例进行分析。

1.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水泥的种类和含量。

配合比是混凝土设计的基本要素,它决定了混凝土中水化反应发生的程度和热能释放量的大小。

混凝土配合比可以根据工程要求和试验数据进行确定。

水泥的种类和含量也对水化热产生量有直接影响,一般来说,大体积混凝土中常使用硅酸盐水泥。

2.计算混凝土中的水化热产生量。

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水泥的含量,可以计算出混凝土中水化热的产生量。

水化热的计算可以采用经验公式或者直接通过实验测定得出。

其中,主要的参数包括水化热生成率、水化热影响深度、混凝土总质量等。

3.分析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和内部应力的发展。

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会导致温度的升高,进而引起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发展。

通过数值计算或者实验分析,可以得到混凝土温度的变化规律和内部应力的发展情况。

这对混凝土的性能评价和施工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4.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内部应力。

针对混凝土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和内部应力的变化,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控制。

例如,通过选用低热水泥、添加矿渣等对水化热进行调控;采用降温剂、遮阳措施等对温度进行控制;通过配置喷水降温系统、采用预应力等对内部应力进行控制。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升高和内部应力的发展,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的种类和含量、温度等因素。

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计算

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计算

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计算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热量,这种热量被称为水化热。

混凝土水化热的产生会引起温度升高,这对混凝土构件的施工和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混凝土水化热的温度进行准确计算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一步,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着水化反应的强度和速度,从而达到热量的释放情况。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水化反应速度越慢,反之亦然。

因此,在计算混凝土水化热的温度时,首先需要准确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第二步,确定混凝土水化反应的速率函数。

混凝土水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热量的产生与时间有关。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水化反应速率可以用Arrhenius公式表示:R = Aexp(-E/RT),其中R表示反应速率,A是一个与混凝土配合比、温度等因素有关的常数,E是活化能,可以通过实验或经验值确定,T是绝对温度。

第三步,建立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度计算模型。

根据混凝土水化过程的速率函数和热传导等规律,可以建立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度计算模型,通过计算模型可以预测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度变化情况。

在建立计算模型时,需要考虑诸如热传导、辐射、对流等因素,以及混凝土材料的热物理性质等参数。

第四步,进行温度计算。

根据所建立的水化热温度计算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温度计算。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有限元法或差分法等方法进行计算。

在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计算过程中1.温度计算的准确性和精度。

混凝土水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因此,温度计算的准确性和精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精度,可以采用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和修正。

2.温度计算的时间和空间尺度。

混凝土的水化反应过程通常需要数天到数周的时间,而混凝土施工现场通常需要在数小时内完成。

因此,温度计算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可以通过合理的假设和适当的简化,使得温度计算与实际施工相对应。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定稿版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定稿版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定稿版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其体积较大,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不易散发,容易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从而产生温度应力。

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引起混凝土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准确计算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对于控制混凝土的温度裂缝至关重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产生原理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会释放出热量。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其体积大,热量聚集在内部,难以迅速散发出去,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水泥的水化热主要取决于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以及水泥的用量。

一般来说,高标号水泥的水化热较大,水泥用量越多,水化热也越大。

二、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的重要性准确计算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预测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通过计算水化热,可以预测混凝土在不同时间点的温度分布,为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提供依据。

2、控制温度裂缝:避免因温度应力过大而导致混凝土开裂,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3、优化施工方案:根据水化热计算结果,合理安排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分层厚度、养护方式等施工参数,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三、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的方法目前,常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和工程实践总结出来的计算公式。

常见的经验公式有:(1)双曲线式:Q(t) = Q0(1 e^(mt))其中,Q(t)为t 时刻的水化热,Q0 为最终水化热,m 为常数,与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等有关。

(2)指数式:Q(t) = Q0(1 e^(nt))^p式中,n、p 为常数,取决于水泥的特性。

经验公式法计算简单,但准确性相对较低,适用于初步估算。

2、热平衡法热平衡法基于能量守恒原理,考虑了混凝土的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等传热过程。

通过建立热平衡方程,求解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分布。

混凝土水化热计算公式

混凝土水化热计算公式

混凝土水化热计算公式混凝土水化热是指水泥在与水反应时释放的热量,是影响混凝土温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准确计算混凝土水化热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规律,从而做好温控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下面介绍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水化热计算公式。

Q=k*W*T其中,Q表示混凝土水化热(单位:焦耳),k表示水化热释放系数(单位:焦耳/克),W表示混凝土中水化反应所消耗的水的总重量(单位:克),T表示混凝土中水化反应的总时间(单位:秒)。

这是一种简化的计算公式,通过乘法关系将混凝土水化热与水化反应所消耗的水量和时间相关联。

公式中的水化热释放系数k是一个常数,是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水胶比等参数经验确定的。

混凝土中水化反应所消耗的水的总重量W是指混凝土中用于水化反应的水的总质量。

这包括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用水量以及骨料和水化反应产生的水。

对于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成分,W的计算方式也有所不同。

混凝土中水化反应的总时间T是指从混凝土开始搅拌到水化反应结束的总时间,通常以秒为单位。

混凝土水化热计算公式的具体应用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实验数据进行调整和修正。

同时,由于混凝土的水化热释放还受到外界环境温度、混凝土体积和形状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上述计算公式只是一种近似估算方法,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实测数据进行修正和验证。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水化热的计算和控制对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过高的水化热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裂缝和变形,从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过程中,合理计算和控制混凝土水化热,采取适当的温度控制措施,是确保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方案计算单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方案计算单

承台大体积砼水化热技术措施摘要:本文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内外部温差大出现的温度裂缝,提出比较合理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计算温差处理技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物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对于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来说,其结构截面尺寸大,抵抗外荷载的能力强,导致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水泥在硬化过程中释放大量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了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所以出现了温度裂缝。

为了避免出现温度裂缝,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采用冷却管循环水降温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计算1、相关资料(1)配合比及材料承台混凝土:配合比:1:3.462:4.218:水0.655:0.63:0.012(水泥:中砂:碎石:水:粉煤灰:减水剂)材料:每立方混凝土中各种材料含量如下:孟电p.042.5水泥:238kg,信阳中砂:824kg,荥阳贾峪碎石:1004kg,深井水:156kg,洛阳热电粉煤灰:150kg,山东华伟减水剂:2.8kg(2)混凝土拌和方式砼浇注采用集中场拌、砼罐车运输,溜槽或串筒放模施工,浇注前充分做好准备,清除基坑中的杂物,平整清理场地。

2、承台混凝土的温控计算2.1 混凝土最高水化热温度及3d 、7d 的水化热绝热温度 承台混凝土:C=238Kg/m 3;水化热Q=250J/ Kg ,c=0.96J/ Kg ℃,ρ=2400 Kg/m 3 承台混凝土最高水化热绝热升温:T max =CQ/ c ρ=(238⨯250)/(0.96⨯2400)=25.82℃ 3d 的绝热温升T (3)=25.82⨯(1-e -0.3*3)=25.82⨯(1-2.718-0.3*3)=15.31℃∆ T (3)=15.31-0=15.31℃7d 的绝热温升T (7)=25.82⨯(1-e -0.3*7)=22.66℃∆ T (7)=22.66-15.31=7.35℃15d 的绝热温升T (15)=25.82⨯(1-e -0.3*15)=25.54℃∆ T (15)=25.54-22.66=2.88℃2.2承台混凝土各龄期收缩变形值计算⨯⨯⨯-=-2101.00)()1(M M e t y t y εε····10M ⨯ 式中:0y ε为标准状态下的最终收缩变形值;1M 为水泥品种修正系数;2M 为水泥细度修正系数;3M 为骨料修正系数;4M 为水灰比修正系数;5M 为水泥浆量修正系数;6M 为龄期修正系数;7M 为环境温度修正系数;8M 为水力半径的倒数(cm -1),为构件截面周长(L)与截面面积(A)之比:r=L/A ;9M 为操作方法有关的修正系数;10M 为与配筋率E a 、A a 、E b 、A b 有关的修正系数,其中E a 、E b 分别为钢筋和混凝土的弹性模量(MPa),A a 、A b 分别为钢筋和混凝土的截面积(mm 2)。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计算公式是什么以厚度为1m的工程底板为例。

已知混凝土内部达到最高温度一般发生在浇筑后3-5天。

所以取三天降温系数0.36计算Tmax。

混凝土的最终绝热温升计算:Tn=mc*Q/(c*p)+mf/50 (1)不同龄期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可按下式计算:Tt=Tn(1-e-mt) (2)式中:Tt:t龄期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Tn:混凝土最终绝热温升(℃);M:随水泥品种及浇筑温度而异,取m=0.318;T:龄期;mf:掺和料用量;Q:单位水泥水化热,Q=375kj/kg;mc:单位水泥用量;c:混凝土的比热,c=0.97kj/(kg*k);p:混凝土的密度,p=2400kg/m3;代入(1)得混凝土最终绝热温升:Tn=57.5℃;代入(2)得:T3=57.5*0.615=35.4℃;T4=57.5*0.72=41.4℃;T5=57.5*0.796=45.77℃;T7=57.5*0.892=51.3℃;底板按1m厚度计算:Tmax=Tj+Tt*δTmax: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Tj:混凝土浇筑温度,根据天气条件下底板混凝土施工实测平均结果,假定为10℃;Tt:t龄期时的绝热温升;δ:降温系数,取0.36;按照混凝土最终绝热温升57.5℃代入:Tmax=10+57.5*0.36=30.7℃4、实测混凝土表面温度Tb混凝土的内部最高温度为30.7℃,根据现场实测表面温度Tb,计算内外温差,当温差超过25℃时,需进行表面覆盖保温材料,以提高混凝土的表面温度,降低内外温差。

5、混凝土表面保温层厚度计算δi=K*0.5hλi(Tb-Tq)/ λ(Tmax-Tb)其中:δi:保温材料所需厚度(m);h:结构厚度(m);λi: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设用草袋保温,λi为0.14;λ: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2.3;Tq:混凝土3-7天的空气平均温度;Tb:混凝土表面温度;K:传热系数的修正值,即透风系数。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和混凝土抗裂验算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和混凝土抗裂验算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和混凝土抗裂验算一、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1、水化热的产生原因:混凝土的水泥水化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水化反应导致的水化热主要是由于水化反应中水化产物的结晶和水化反应放出的水化热所引起的。

2、水化热计算方法:水化热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实测法和计算法两种。

(1)实测法:通过对实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计算出混凝土的水化热释放量。

实测法的优点是直接、准确,可以考虑到混凝土组成、水胶比、水化速率等因素的影响,但是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资源。

(2)计算法:通过数学模型以及相应的参数,进行计算得出混凝土的水化热释放量。

计算法的优点是快捷、简便,但是由于模型参数的选择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二、混凝土抗裂验算:混凝土在干燥或温度变化时容易发生变形和裂缝,因此需要进行抗裂验算,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可靠。

1、裂缝的产生原因: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主要有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两种。

(1)干缩裂缝:由于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含有的水分蒸发会引起收缩,从而产生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的产生与混凝土的材料性能、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

(2)温度裂缝: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膨胀系数与环境温度变化有关,当混凝土结构受热膨胀或受冷缩小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2、抗裂验算方法:混凝土抗裂验算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分别是应力限值法和变形控制法。

(1)应力限值法: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应力状态来判断是否会产生裂缝。

通过计算混凝土的受力状态、所受荷载及其变化等参数,然后与设计的裂缝承受能力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满足裂缝控制要求。

(2)变形控制法:通过控制混凝土的变形,来控制混凝土的裂缝产生。

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变形性能来确定裂缝的控制要求,通常采用限制最大变形或稳定变形的方法。

以上就是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和混凝土抗裂验算的一些基本内容,通过合理的水化热计算和抗裂验算,可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混凝土水化热温升计算

混凝土水化热温升计算

混凝土水化热温升计算混凝土水化热是指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混凝土水化过程中的水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主要包括水泥与水之间的化学反应。

混凝土水化热的产生对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水化热进行合理的计算和控制。

2.水化热的计算:混凝土水化热的计算可以通过水化热数学模型进行。

水化热数学模型是根据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行为建立的数学模型。

水化热数学模型考虑了水化反应的速率、温度、水化产物的生成等因素,通过求解数学模型可以得到混凝土水化热的变化规律。

混凝土水化热的计算可以采用数值方法和实验方法。

数值方法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混凝土水化过程,在模型中考虑水化热的产生和传递,通过迭代计算得到水化热的变化规律。

实验方法主要是通过试验测量混凝土水化热的变化,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计算。

1.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和材料性能参数。

混凝土的配合比对水化热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材料参数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同时,还需要确定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掺合料的配比等参数。

2.建立水化热数学模型。

水化热数学模型是根据基础理论和实验数据建立的,其中包括水化反应的速率方程、热传导方程和质量守恒方程等。

根据具体的水化热计算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数学模型。

3.定义边界条件。

在水化热计算中需要定义混凝土的初始温度、环境温度和外部热源等边界条件。

这些边界条件将直接影响水化热计算结果。

4.进行数值计算。

根据水化热数学模型和边界条件,使用数值方法进行计算。

常用的数值方法包括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等。

5.分析计算结果。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分析混凝土水化热的变化规律和趋势。

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可以评估混凝土的温升情况,从而指导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混凝土水化热的计算在混凝土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水化热计算可以帮助设计师评估混凝土结构的温升情况,避免因水化热引起的开裂和变形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一、背景介绍大体积混凝土指的是单体体积大于50m³的混凝土结构,其水化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水化热是指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由水泌热所导致的温度升高。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体积较大且散热不及小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可能引起温度升高,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工程性能和耐久性。

二、水化热计算方法1. 水化热计算的基本原理水化热计算是通过考虑混凝土材料特性、环境温度、外部散热条件等参数,以数值模拟的方式计算混凝土结构在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变化。

常用的水化热计算方法包括数学模型法、试验法和数值模拟法。

2. 数学模型法数学模型法是通过建立包括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等方程的数学模型,来描述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数学模型法的关键是建立准确的初始和边界条件,以及选择合适的数值方法进行计算。

3. 试验法试验法是通过对冷却试件的实测温度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出混凝土水化热的温度变化规律。

试验法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工作,对试验条件和试件尺寸等要求较高。

4. 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混凝土水化热过程的温度变化。

数值模拟法可以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考虑混凝土材料的温度传导和水化反应等因素,进行快速有效的水化热计算。

三、水化热计算的影响因素1. 混凝土材料特性混凝土的水胶比、水泥品种、水化热产热率等材料特性会影响水化热计算结果。

不同材料的特性不同,水化热的温升程度也会有所差异。

2.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是指混凝土结构所处的周围温度。

不同环境温度对混凝土的水化热影响不同,较高的环境温度会加速水化反应,导致更高的温度升高。

3. 外部散热条件外部散热条件包括混凝土表面散热、周围物体散热和自由对流散热等。

不同的散热条件会对混凝土的水化热产生影响,例如表面散热条件好的情况下,混凝土温度升高的幅度会相对较小。

四、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 水化热计算的数学模型2. 混凝土材料特性表3. 环境温度数据统计表4. 外部散热条件参数表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一种以水、水泥和骨料为基本原料,经过搅拌、浇筑和硬化而成的建筑材料,具有坚固、耐久等特点。

水化热计算

水化热计算

××LNG承台混凝土热工计算(承台数据参考自粤东LNG)承台混凝土配合比表1原材料配料方式水水泥P·O42.5R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I外加剂II掺合料粉煤灰掺合料矿粉材料用量(kg/m3)150 245 713 1027 4.85 / 95 145配料比(质量比)0.61 1.00 2.91 4.19 2.0% / 0.39 0.591.最大绝热温升T t=W·Q/c·ρ(1-e-mt)式中T t——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W——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m3);Q——胶凝材料水化热总量(kJ/kg);c——混凝土比热,一般为0.92~1.0[kJ/(kg·K)];ρ——混凝土密度,2400~2500(kg/m3);e——为常数,取2.718;t——混凝土的龄期(d);m——系数、随浇筑温度改变。

查下表。

系数m 表2浇筑温度(℃) 5 10 15 20 25 30 m(l/d)0.295 0.318 0.340 0.362 0.384 0.406其中,胶凝材料水化热总量Q在无试验数据时,可考虑根据下述公式进行计算:Q = k·Q0Q——胶凝材料水化热总量(kJ/kg);Q0——水泥水化热总量(kJ/kg),取375 kJ/kg;k——不同产量掺合料水化热调整系数,见下表。

不同掺量掺合料水化热调整系数表3掺量* 0 10% 20% 30% 40% 粉煤灰(k1) 1 0.96 0.95 0.93 0.82 矿渣粉(k2) 1 1 0.93 0.92 0.84*表中掺量为掺合料占总胶凝材料用量的百分比。

当现场采用粉煤灰与矿粉双掺时,k值按照下式计算:k = k1 + k2– 1k1——粉煤灰掺量对应系数;k2——矿粉掺量对应系数。

最大绝热温升计算结果如下表t(d) 3 7 9 14 18 21 28 T t(℃) 48.4 64.7 66.9 68.4 68.6 68.7 68.72.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T1(t)=T j+T t·ξ(t)式中T1(t)——t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T j——混凝土浇筑温度(℃),取35℃;ξ(t)——t龄期降温系数、查下表。

大体积混凝土计算书

大体积混凝土计算书

1 混凝土泵输出量和搅拌车数量计算1 泵车数量计算N=q nq max·η=120140∗0.6=2式中:q n-混凝土浇筑数量,取q n=120m3/h;q max-混凝土输送泵车最大排量,取q max=140m3/h;η-泵车作业效率,取η=0.6。

2 每台泵车需配备的混凝土搅拌车数量计算N=Q1V(LS+T t)=75.620(7.630+2060)=3式中:Q1-混凝土泵的实际输出量Q1=Q max·α·η=140*0.9*0.6=75.6m3/h;V-每台混凝土搅拌车容量,取V=20m3;S-混凝土搅拌车平均行车速度,取30km/h;L-搅拌桩到施工现场往返距离,取7.6km;T t-每台混凝土搅拌车总计停歇时间,取20min。

2 混凝土温升计算1 水泥水化热计算水泥水化热可按下式计算:Q0=4(3.1)7/Q7−3/Q3-在龄期3d 时的累积水化热(kJ/kg);式中:Q3-在龄期7d 时的累积水化热(kJ/kg);Q7Q-水泥水化热总量(kJ/kg)。

不同龄期水泥水化热见表3.1-1。

表3.1-1 水泥在不同期限内的发热量计算得Q=392.37kJ/kg。

2 胶凝材料水化热计算胶凝材料水化热可按下式计算:Q=(k1+k2−1)Q0(3.2)式中:Q-胶凝材料水化热总量(kJ/kg);k1-粉煤灰掺量对应的水化热调整系数,取值见表3.1-2。

k2-矿渣粉掺量对应的水化热调整系数,取值见表3.1-2。

表3.1-2 不同掺量掺合料水化热调整系数注:表中掺量为掺合料占总胶凝材料用散的百分比。

本项目承台C40混凝土粉煤灰掺量为14.9%,不掺矿渣。

故Q=0.955*Q=374.71kJ/kg。

3 混凝土绝热升温值计算混凝土绝热温升值可按下式计算:T(t)=WQCρ(1−e−mt)(3.3)式中: T(t)-混凝土龄期为t 时的绝热温升(℃);W-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kg/m3);C-混凝土的比热容,可取0.92~1.00[kJ/(kg·℃)],取0.96kJ/(kg·℃);ρ-混凝土的质量密度,根据配合比取2417.4kg/m3;t-混凝土龄期(d),取3d、6d、9d、12d、15d、18d、21d;m-与水泥品种、用量和入模温度等有关的单方胶凝材料对应系数。

混泥土水化热时间计算公式

混泥土水化热时间计算公式

混泥土水化热时间计算公式引言。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它的水化过程会产生热量。

水化热对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混凝土水化热时间的计算公式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水化热时间的计算公式,并对其应用进行探讨。

混凝土水化热时间的计算公式。

混凝土水化热时间的计算公式可以用来预测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一般来说,混凝土水化热时间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Q(t) = αβ (T_0 T_a) (1 e^(-γt))。

其中,Q(t)表示时间t时刻混凝土的水化热量,α是混凝土的水化热系数,β是混凝土的水化热增长系数,T_0是混凝土的最高水化温度,T_a是环境温度,γ是混凝土的水化热时间常数。

上述公式可以用来计算混凝土水化热时间的变化规律。

通过调整公式中的参数,可以预测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水化热时间,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混凝土水化热时间计算公式的应用。

混凝土水化热时间计算公式的应用可以帮助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更好地了解混凝土水化热的特性,从而更好地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

具体来说,混凝土水化热时间计算公式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在工程设计中,混凝土水化热时间计算公式可以用来预测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通过对混凝土水化热时间的预测,工程设计人员可以更好地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从而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2. 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水化热时间计算公式可以用来指导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

通过对混凝土水化热时间的预测,施工人员可以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热过程,避免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出现裂缝和变形。

3. 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在混凝土材料的选择过程中,混凝土水化热时间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评估不同混凝土材料的水化热特性。

通过对不同混凝土材料的水化热时间进行比较,可以帮助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和使用性能。

水化热计算公式

水化热计算公式

水泥遇水后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时放出的热量称为水化热,以J/g表示。

水泥的水化热和放热速度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甚至能产生几十度的温差,巨大的温度应力会导致混凝土开裂,加大了混凝土被腐蚀的速率。

水化热测试对水泥的生产、使用及理论研究都非常重要。

水泥水化热测试分为直接法(代用法)、间接法(基准法)两种。

直接法测定水泥水化热实验原理:热量计在恒定的温度环境中,直接测定热量计内水泥胶砂的温度变化,通过计算热量计内积蓄的和散失的热量总和,求得水泥水化7d内的水化热。

水泥水化热测定装置:热量计;恒温水槽;胶砂搅拌机;天平;捣棒等。

实验步骤:①准备工作试验前应将广口保温瓶(g)、软木塞(g1 )、铜套管(g2)、截锥形圆筒(g3)和盖(g4)、衬筒(g5)及软木塞封蜡(g6)分别称量记录。

热量计各部件除衬筒外,应编号成套使用。

②热量计热容量的计算热量计的热容量,按下式计算,计算结果保留至0.01:式中:C—不装水泥胶砂时热量计的热容量,单位为焦耳每摄氏度(J/℃);g—保温瓶质量,单位为克(g);g1—软木塞质量,单位为克(g);g2——铜套管质量,单位为克(g);g3—塑料截锥筒质量,单位为克(g);g4—塑料截锥筒盖质量,单位为克(g);g5—衬筒质量,单位为克(g);g6—软木塞底面的蜡质量,单位为克(g);v—温度计伸人热量计的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

式中各系数分别为所用材料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每克摄氏度[J/(g .℃)]。

③热量计散热常数的测定测定前24 h开起恒温水槽,使水温恒定在(20士0.1)℃范围内。

试验前热量计各部件和试验用品在试验室(20±2℃)温度下恒温24h,首先在截锥形圆筒内放人塑料衬筒和铜套管,然后盖上中心有孔的盖子,移人保温瓶中。

用漏斗向圆筒内注入温水,准确记录用水质量(W)和加水时间(精确到(min),然后用配套的插有温度计的软木塞盖紧。

C35强度等级水泥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计算

C35强度等级水泥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计算

T (τ):(℃)W:(kg/m3)Q:350(kj/kg)C:0.98(kj/(kg.℃))ρ:2376(kg/m 3)m:0.4e:常 数,取2.718;τ:e -mt =039.1(℃)3.1(℃)42.2(℃)取τ=736.7(℃)T (7)max =39.8(℃)式中:T 0-(℃)W sa =5.0%W g =0.0%4.2c 2=02.1c 2=33520℃15℃40℃19.9℃T 0 =T 0=+料仓砂石料温度T sa =胶凝材料平均温度T g =0.92(m ce T ce +m sa T sa +m g T g )+4.2T w (m w -W sa m sa -W g m g )4.2m w +0.9(m ce +m sa +m g )c 1(W sa m sa T sa +W g m g )-c 2(W sa m sa +W g m g )4.2m w +0.9(m ce +m sa +m g )+= T W 、T ce 、T sa 、T g -水、胶凝材料、砂、石的温度;W sa 、W g -砂石的含水率c 1 、c 2-水的比热容(KJ/Kg.K)及溶解热(KJ/Kg)。

当骨料温度>0℃时,水的c 1=当骨料温度≤0℃时,水的c 1=我公司采用地下水拌制砼,水温T w =0.92(m ce T ce +m sa T sa +m g T g )+4.2T w (m w -W sa m sa -W g m g )4.2m w +0.9(m ce +m sa +m g )c 1(W sa m sa T sa +W g m g )-c 2(W sa m sa +W g m g )4.2m w +0.9(m ce +m sa +m g )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 m W 、m ce 、m sa 、m g -水、胶凝材料、砂、石的用量(Kg); 所以T(∞)max=T(∞)+Tmax(F )=②同时实际上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多数发生在浇筑的最初4-7天;T (7)=WQ(1-e -m*3)/Cρ=T (7)+Tmax(F ) =2、混凝土浇筑温度计算:(1)根据热量平衡法则,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可按以下公式计算:系 数, 随水泥品种、比表面积及浇筑温度而不同的取值:混凝土龄期(d); ①混凝土最高热绝热温升T时:T (∞) = WQ / (Cρ) = 根据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施工经验由活性掺合料引起的最高温升值可按以下公式计算:T max(F) =F/50 =F—每m 3砼中复合粉及膨胀剂的总量。

混凝土水化热计算

混凝土水化热计算

混凝土水化热计算
混凝土的水化热是指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由于水化反应所释放的热量。

混凝土水化反应是指水与水泥粉末之间的反应,产生水化产物,并伴随放热。

水化热的大小与混凝土中的水化程度有关,水化程度越高,释放的水
化热就越多。

混凝土的水化热主要是由水化反应引起的,水化反应一般分为早期水
化反应和后期水化反应。

早期水化反应主要是指水与水泥粉末快速反应,
并生成大量的水化产物,伴随放热。

后期水化反应主要是指混凝土逐渐固化,并产生更加坚固的水化产物。

混凝土水化热计算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混凝土中的水化反应的放热量和
水化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水化程度可以通过早
期水化热生成速率来衡量。

早期水化热生成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混凝土中
水化反应所产生的热量。

1.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水化热参数: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骨
料和水的比例。

水化热参数是指混凝土中各组分的水化反应热量和水化速
率的参数。

2.计算混凝土中的水化反应热量:根据配合比和水化热参数,计算混
凝土中各组分水化反应的热量。

3.计算混凝土的早期水化热生成速率:根据混凝土中水化反应的热量
和时间,计算早期水化热生成速率。

早期水化热生成速率可以通过实验测
量或者理论计算得到。

4.计算混凝土中的总水化热:根据早期水化热生成速率和时间,计算
混凝土在整个早期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总水化热。

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的结果是理论值,实际情况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外界温度、混凝土的性质等。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及冷凝管布设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及冷凝管布设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及冷凝管布设方案附件七:大致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及冷凝管布设方案根据对往年同季节气温进行统计,本地区9月16日~10月15日每天高温一般不超过25℃,10月16日~11月15日每天高温一般不超过15℃。

根据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49#和54#两个机位处于9月16日~10月15日期间进行大致积混凝土承台施工,50#~53#机位处于10月16日~11月15日期间进行施工。

因此,考虑混凝土水化热环境因素时,49#和54#两个机位按照25℃大气温度进行计算,50#~53#机位按照15℃大气温度进行计算。

计算时,考虑海水对流,按照海水温度低于大气温度5℃进行计算。

1、单位系统质量单位:kg;力的单位:kgf;能量单位:kcal,1kcal=4.186kcal,考虑使用海水降温,使用kcal作为能量单位更利于计算;长度单位:m;温度单位:℃;时间单位:h。

2、混凝土参数比重:2500kg/m³;导热系数:2.02kcal/(m.h.K);对流系数:19.84kcal/(㎡.h.K);比热容:0.23kcal/(kg.K)。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考虑自拌C45混凝土现场养护条件28天强度等级为50Mpa,达到70%强度(31.5Ma)所需时间为25℃3天,15℃7天。

考虑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胶凝材料根据发热量全部折合成水泥掺量为450kg/m³。

C45混凝土在25℃和15℃天气环境下的强度发展曲线如下图左图和右图所示。

(备注:图中强度单位为kgf/㎡。

)3、温度要求(1)混凝土表里温差不得超过25℃,表层温度取混凝土面以内5cm位置,内部温度取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混凝土表层温度和环境温度差不得超过20℃。

降温速度不宜超过2℃/d。

使用midas软件建立模型计算模型。

为更加直观的观察混凝土部的温度应力,建模时采用只建立1/2模型,但进行整体对称计算的方式。

为简化计算,直接将承台模型简化成圆柱结构。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自动计算表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自动计算表

47.78 45.97 44.17 37.13
8.44 8.31 8.19 8.06 7.77 7.47 7.17 6.80 6.42 6.05 4.59
保温层合 理
8.混凝土 各龄期的 弹性模量 计算
E(t) E0 (1 e t )
式中:
E0--混凝土 的弹性模 量,一般取
28d的弹性

φ--系数, 取0.09
K1
由易透风材料组成,但在混凝土面层上再铺一层 不透风材料
2
在易透风保温材料上铺一层不易透风材料
1.6
1.3
K2 2.3 1.9
在易透风保温材料上下各铺一层不易透风材料 1.3
1.5
由不易透风的材料组成
注:K1值为 风速不大于 4m/s的情 况,其余为 K2
保温层材料计划用一层塑料薄膜
加一层棉被
δ1=
(kg/m3) C--混凝土
的ρ比--热混,凝一土
的重力密 m---与水泥
品种、浇筑
温度等有关
的系数,
0.3-0.5取
0.4(d-1)
t---混凝土
龄期(d)
正常取值t=

则Tmax=
72.67
3.混凝土 各龄期内 部实际温 度
T1(t) Tj Tmax (t)
TJ=
25 ℃

T1(3)=
64.10 0.54 T1(13)= 48.13 0.32
2.695
μ(6)=
2.129
μ(9)=
1.838
μ(21)=
1.358
20% 1.03 1.13 1.01 1.00
30% 0.97 1.09
1.15
满足抗裂条件 满足抗裂条件 满足抗裂条件 满足抗裂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h+2h’= 2.62
h’=k*λ/β= 0.31
△T= Tmax-Tq= 28.3

Tbmax--混凝土表面最高温度(℃)
Tq--大气的平均温度 18
H-一混凝土的计算厚度 2.62
h’--混凝土的虚厚度 0.31
h--混凝土的实际厚度 2
ΔT--混凝土中心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的最大值 28.3
λ--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此处可取 2.33
K--计算折减系数,根据试验资料可取 0.666
β--混凝土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W/m*m•K),取 5
混凝土内表温度差:△Tc= Tmax-Tbmax= 20.0
<25℃
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大气的
温差:
△Td= Tbmax-Tq= 8.3
<25℃
所以,混凝土表面可以满足防裂要求
Th =mc*Q/(c*p)+mf/50 = 不同龄期混凝土的绝热温 升可按下式计算:
39.1
Tt=Th(1-e-mt) 式中:Tt:t龄期时混凝 土的绝热温升(℃)
Tn:混凝土最终绝热温升 (℃)
M:随水泥品种及浇筑温度而异,取m= 0.318
T:龄期
mf:掺和料用量,mf= 167
Q:单位水泥水化热,Q=
Tmax:混凝土内部最高温 度(℃)
Tj:混凝土浇筑温度,根 据天气条件下底板混凝土 施工实测平均结果,假定 为15℃
Tt:t龄期时的绝热温升
δ:降温系数,取0.36 按照混凝土最终绝热温升 39.0℃代入 Tmax=15+39*0.36=29.0 ℃
混凝土拌和温度计算表
材料名称
重量m(Kg)
比热c(KJ/Kg.℃)
热当量 W*c(KJ/℃)
温度Ti(℃)
热量 Ti*W*c(KJ)
水泥
218
砂子
756
碎石
1045
粉煤灰
90
矿粉
77
拌和水
162
混凝土拌和温度为:
Tj=∑Ti*W*c/∑W*c=
20.1

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
Tmax=Tj+Th*ξ= 46.3

ξ散热系数取 0.36
混凝土最高绝热温升Th= mc*Q/(c*p)+mf/50
375
kg kj/kg
mc:单位水泥用量mc= 218 c:混凝土的比热,c= 0.97
kg kj/(kg*k)
p:混凝土的密度,p= 2359
kg/m3
T3=39.0*0.615=24.0℃
T4=39*0.72=28.1℃
T5=39.0*0.796=31.0℃
T7=39*0.892=34.8℃
ax=Tj+Tt*δ
0.973 0.84 0.758 0.754 0.77 4.187
212.1 635.0 792.1 67.9 59.3 678.3
35
7424.0
18
11430.7
18
14258.0
30
2035.8
30
1778.7
18
12209.3
混凝土内外温差
混凝土表面温度(未考虑覆
盖):
Tbmax=Tq+4h’(H-h’)+△T/2H= 26.3

℃ W/m• 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