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秘方 宫寒痛经一个古方全部搞定
中医经典方剂缓解痛经的特效药方

中医经典方剂缓解痛经的特效药方痛经是女性月经周期中常见的一种症状,给很多女性带来了身心的困扰。
中医学认为痛经主要是由于气血不畅所致,因此通过调理气血,可以有效缓解痛经的症状。
下面将介绍几种中医经典方剂,它们在缓解痛经方面具有特效。
一、四物汤【组成】当归10克、熟地2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
【功效】活血调经,缓解痛经。
【适应症】痛经呈月经不调、经血量少、颜色淡或质稀等特点。
二、桃仁承气汤【组成】桃仁10克、当归6克、川芎6克、香附6克、白芍6克、炙甘草6克、半夏6克、砂仁6克、香薷6克、枳实6克。
【功效】活血化瘀,舒经止痛。
【适应症】适用于痛经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
三、逍遥散【组成】茯苓12克、白术10克、陈皮6克、牡蛎10克、当归10克、熟地10克、川芎10克。
【功效】益气养血,止痛调和。
【适应症】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腹胀等症状。
四、当归四逆汤【组成】当归10克、木瓜10克、川芎10克、党参10克、白芍10克、山药10克、陈皮10克、砂仁10克。
【功效】温经止痛,缓解痛经。
【适应症】适用于经期腹痛严重、呈寒痛性质的症状。
五、月月舒丸【组成】红花2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甘草10克、香附10克、活络丸10克、防己10克。
【功效】活血调经,舒缓经痛。
【适应症】适用于经期腹痛、经血不畅等症状。
通过中医经典方剂的使用,可以有效缓解痛经带来的不适。
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方剂,不可随意更改药物配方和用量。
2. 定期向专业医生报告病情,以便及时调整方剂。
3. 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缓解痛经。
总之,中医经典方剂在缓解痛经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通过合理饮食、良好生活习惯和医生的指导,可以更好地调理气血,缓解痛经带来的痛苦,提高女性生活质量。
注:本文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
中药治疗痛经的土方药方

中药治疗痛经的土方药方痛经是女性常见的生理现象之一,伴随着月经周期的到来,很多女性都会经历疼痛的月经期。
传统中医学认为,痛经是由于经脉不通,气滞血瘀所致。
在中药中,有许多经典的土方药方可以用于治疗痛经。
本文将介绍几个有效的中药土方药方,供女性读者参考。
1. 红花煮茶材料:红花5克,开水适量。
做法:将红花放入干净的茶杯中,用开水冲泡,盖上茶杯盖,静置10分钟。
服用方法:每天月经期前后喝1-2次。
作用机理: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疏通经脉、促进经血流通,缓解痛经的不适感。
2. 当归煲猪脚汤材料:当归15克,猪脚1只,生姜适量。
做法:将当归和猪脚清洗干净,放入煲汤锅中,加足够的水,再加入适量的生姜。
先用高火煮沸,再转至小火炖煮2-3小时。
服用方法:每天月经前后连续食用3-5天。
作用机理:当归具有活血调经、行气止痛的功效,猪脚则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维生素,可补充体力,缓解痛经。
3. 茴香水煮鸡蛋材料:茴香水5滴,鸡蛋2个。
做法:将鸡蛋煮熟,剥掉外壳,用刀在鸡蛋表面划上几刀,然后将茴香水滴在鸡蛋上。
服用方法:每天月经前后食用1-2个鸡蛋。
作用机理:茴香水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能够缓解痛经。
鸡蛋则是维生素B群、维生素E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能够增强女性体质,改善痛经症状。
4. 炒姜足浴材料:生姜100克,温水适量。
做法:将生姜洗净切片,将姜片放入足浴盆中,加入温水,浸泡双脚15-20分钟。
使用方法:每天月经前后进行足浴。
作用机理:生姜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痛经的症状。
以上几个中药土方药方都是传统经典方剂,对于缓解痛经症状具有一定的效果。
然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质不同,应根据个人情况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过敏体质者应慎用中药。
总之,中药治疗痛经的土方药方是一种传统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女性痛经症状。
然而,治疗的效果可能因人而异,如果症状严重或难以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
中药养生秘方中药调理女性痛经

中药养生秘方中药调理女性痛经中药养生秘方-中药调理女性痛经女性痛经是指在经期或经前出现的腹痛不适,常伴随其他症状,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困扰。
中医药学认为,痛经是由于气血不畅、经络堵塞、内外因素影响所致。
在中药理论中有许多调理女性痛经的秘方,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养生秘方。
一、当归生姜羊肉汤材料:当归10克,生姜30克,羊肉适量。
制作方法:将当归、生姜和羊肉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炖煮至羊肉熟烂即可。
服用方法:每天下午喝一碗,经前7天开始喝,连续服用一个月。
二、川芎茶材料:川芎10克,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川芎加入开水中,焖煮15分钟,过滤出川芎水,加入适量红糖搅拌均匀即可。
服用方法:每天早晚各喝一杯,经期前一周开始喝,经期结束后停止。
三、香附丸材料:香附、白芍各等分。
制作方法:将香附、白芍粉末混合均匀,用蜂蜜或红糖和成丸剂。
服用方法:每次15粒,每天3次,连续服用7天。
四、益母草煮水材料:益母草10克,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益母草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沸后转小火煮15分钟,过滤出益母草水。
服用方法:每天早晚各喝一杯,连续服用一个月。
五、姜汁红糖水材料:姜适量,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姜捣烂后榨汁,加入适量红糖搅拌均匀。
服用方法:每天早晨空腹时喝一杯,经期前一周开始喝。
这些中药养生秘方都是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来缓解女性痛经的。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中药的反应也不同,所以在使用中药调理女性痛经时,最好咨询中医师的建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方和剂量。
除了上述的中药养生秘方,女性痛经还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养生方法来缓解,比如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劳累和过度疲劳,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压力和情绪波动。
此外,适量运动、均衡饮食、避免寒冷刺激也是缓解女性痛经的有效方法。
总之,中药调理女性痛经是一种自然、温和的方法,可以帮助女性缓解腹痛不适,调理经血,改善身体状况。
在选择中药养生秘方时,建议先咨询医生的意见,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痛经中药药材配方大全

痛经中药药材配方大全痛经是许多女性常见的生理现象,中医对于痛经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其中使用中药药材配方是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痛经中药药材配方,供参考:1. 四物汤:四物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具有养血调经的功效。
主要成分包括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
适用于血虚型痛经。
2. 桂枝茯苓丸:此方剂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
主要成分包括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赤芍等。
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
3. 逍遥散:逍遥散具有疏肝解郁、养血调经的功效。
主要成分包括柴胡、白芍、当归、薄荷、生姜等。
适用于肝郁气滞型痛经。
4. 温经汤:温经汤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具有温经散寒、祛湿止痛的作用。
主要成分包括艾叶、川芎、桂枝、白芍、生姜等。
5. 调经止痛汤:此方剂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
主要成分包括益母草、红花、桃仁、赤芍、川芎等。
6. 养血止痛汤:适用于血虚引起的痛经,具有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
主要成分包括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甘草等。
7. 理气活血汤: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功效。
主要成分包括柴胡、郁金、川芎、桃仁、红花等。
8. 清热调经汤:适用于热盛血瘀型痛经,具有清热凉血、调经止痛的作用。
主要成分包括生地黄、赤芍、丹皮、黄芩、栀子等。
9. 温阳止痛汤:适用于阳虚寒凝型痛经,具有温阳散寒、止痛调经的功效。
主要成分包括肉桂、附子、干姜、白芍、川芎等。
10. 滋阴养血汤:适用于阴虚血燥型痛经,具有滋阴养血、润燥止痛的作用。
主要成分包括熟地黄、玉竹、麦冬、当归、白芍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药材的使用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调整,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中药治疗痛经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应有耐心,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情绪状态,以促进疗效。
痛经的中药方子

痛经的中药方子
痛经是指女性在月经来潮期间出现的腹部疼痛现象。
中医药认为,痛经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可以通过一些中药方子缓解疼痛。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中药方子:
1. 艾叶丸
- 材料:艾叶、陈皮、川芎等。
- 做法:将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取10克,加水煎煮成丸。
- 方法:每次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服用,每日3次,每次2-3粒。
- 作用:活血化瘀,缓解痛经。
2. 当归姜枣汤
- 材料:当归、生姜、红枣等。
- 做法:将材料洗净,加水煎煮2小时,去渣后取汤。
- 方法:每次月经来潮时开始服用,每日1次,温服。
- 作用:调血活血,舒经止痛。
3. 玫瑰茶
- 材料:玫瑰花。
- 做法:将适量的玫瑰花放入杯中,用热水冲泡。
- 方法:每次月经来潮时开始饮用,1天1-2杯。
- 作用:活血调经,缓解痛经。
4. 红花茶
- 材料:红花。
- 做法:将适量的红花放入杯中,用热水冲泡。
- 方法:每次月经来潮时开始饮用,1天1-2杯。
- 作用:疏肝理气,舒经止痛。
请注意,以上中药方子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具体用量和使用
方法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疼痛情况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
李时珍留下不外传的暖宫方,首次公开,驱寒暖宫,保养子宫,气色好,更年轻

李时珍留下不外传的暖宫方,首次公开,驱寒暖宫,保养子宫,气色好,更年轻一、宫寒2款汤谱来帮忙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结合肾阳虚和脾肾阳虚的症状,专家拟定两条汤谱,供女性朋友参考。
1、肾阳虚:肉桂羊肉复元汤配料:肉桂5克,枸杞10克,生姜3片,新鲜羊肉100克。
烹饪方法:将以上配料放入500毫升炖盅,加水300毫升,隔水炖,大火煮沸后,改文火炖30分钟,加盐调味。
2、脾肾阳虚:参芪巴戟乌鸡汤配料:红参10克,黄芪10克,巴戟天10克,生姜3片,乌鸡肉100克。
烹饪方法:将以上配料放入500毫升炖盅,加水300毫升,隔水炖,大火煮沸后,改文火炖30分钟,加盐调味。
提醒:以上汤谱如果需改炖盅为煲汤,朋友们可以适量增加药膳的配料用量。
二、泡脚治宫寒痛经主要表现为下腹冷痛、手脚发冷,进行热敷可以达到改善。
这类情况治疗痛经的方法要以温经散寒止痛为主。
泡脚的中药材要以入足少阴肾经为主。
可加入肉桂15克、乌药15克、当归15克、丁香15克、川芎15克,以及小茴6克、干姜6克、吴茱萸6克,再加少量盐,把水煎好后泡脚。
三、外用膏方——已有成品,暖宫驱寒、保养子宫最好用!方名:三阳御坤贴组方:艾叶、当归、红花、黄芪、熟地黄、川穹、干姜、白芍等十余种珍贵中草药精心熬制7天而成。
功效:能活血行滞而止痛,妇科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性温,因此对血虚、血瘀有寒的女性特别适宜,用来治疗女性月经不调、月经量少、月经衍期、闭经、痛经等症状均有显著的疗效。
方解:中医认为宫寒,是妇女肾阳不足,子宫失于温煦导致,此方中熟地黄、川穹、干姜、白芍、人工麝香,养血调经,能有效缓解疼痛;艾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
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
当归,红花,黄芪,被古人称为“妇科圣药”。
用法:每周2~3贴,贴于肚脐部位气海穴,次日起床取掉。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有百余年历史,如今一直被改良应用,上网淘宔即可查找,邮寄都是没有问题的。
经方治疗妇科寒冷症验案五则

经方治疗妇科寒冷症验案五则导言:妇科寒冷症又称为寒病,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症状,通常表现为下腹部冷痛、腰酸背痛、手足厥冷、肌肉僵硬等症状。
西医常用药物治疗,但其疗效欠佳,且容易出现西药副作用的问题,因此,中医治疗妇科寒冷症具有很大的优势。
本文选取了五则中医经方治疗妇科寒冷症的验案,供读者参考。
一、八珍汤方剂组成:人参 15g,黄芪 30g,白术 30g,甘草 6g,大枣 6枚,附子 3枚,莪术 9g,干姜 9g。
用法:十味药共煎,去渣取汁,分两次温服。
患者,女,40岁,因下腹部冷痛,经期延长,月经量少,手足冰冷,舌苔白,脉弦紧,被诊断为妇科寒冷症。
应用八珍汤治疗,服用10剂后,下腹部冷痛减轻,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增多,手足不再冰冷,舌苔变薄,脉象舒展,治愈出院。
分析:八珍汤是一款名方,有益气、补血、健脾胃之功效。
该方药膳配伍合理,药效温和,可扶正固本,调节体质,对于妇科寒冷症有效。
二、四物汤方剂组成:当归 15g,熟地黄 15g,川芎 9g,白芍 9g。
用法:四味药加水同煎,去渣取汁,分两次温服。
患者,女,32岁,因下腹部冷痛,经期间间受寒痛加重,月经血质稀薄,舌苔白,脉弦紧,被诊断为妇科寒冷症,并合并有月经过多症状。
应用四物汤治疗,服用15剂后,下腹部冷痛减轻,经期无寒痛,月经量逐渐恢复正常,舌苔变薄,脉象舒展,治愈出院。
分析:四物汤为外治内补的汤方,当归、熟地黄具有补血滋阴的功效,川芎活血祛风,白芍活血调经。
该方药物相互搭配作用,能够使血液循环更加畅通,治疗妇科寒冷症效果显著,同时对月经过多等症状也有明显的改善。
三、补中益气汤方剂组成:人参 15g,白术 15g,炙甘草 6g,大枣 10枚,茯苓 15g。
用法:五味药加水同煎,去渣取汁,分两次温服。
患者,女,36岁,因下腹部冷痛,月经紊乱,经期推后,舌苔白,在中医诊断为妇科寒冷症,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服用14剂后,下腹部冷痛减轻,月经周期逐渐恢复正常,舌苔变薄,脉象舒展,治愈出院。
治疗痛经中医方子

治疗痛经中医方子治疗痛经是中医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历代中医学者对此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方剂。
中医治疗痛经主要依据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症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痛经的方子:1. 温经散寒方: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
主要症状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温则舒,面色苍白,手足不温。
常用药物有艾叶、生姜、桂枝、当归、川芎等。
2. 活血化瘀方:适用于血瘀型痛经。
症状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痛有定处,拒按,经色紫暗有块。
常用药物有红花、桃仁、丹参、益母草等。
3. 理气止痛方: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
症状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情绪波动时疼痛加重,乳房胀痛。
常用药物有柴胡、郁金、川楝子、香附等。
4. 养血调经方:适用于血虚型痛经。
症状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绵绵不断,面色无华,头晕耳鸣。
常用药物有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等。
5. 清热凉血方:适用于热盛血瘀型痛经。
症状为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热疼痛,经色鲜红,口干口苦,小便黄赤。
常用药物有黄连、黄芩、地黄、牡丹皮等。
6. 补肾调经方:适用于肾虚型痛经。
症状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
常用药物有杜仲、续断、桑寄生、熟地黄等。
7. 健脾益气方:适用于脾虚型痛经。
症状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
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在使用中医方子治疗痛经时,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同时,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和情绪管理,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助于病情的缓解和恢复。
古方:艾草煮鸡蛋治疗宫寒、调理月经有奇效!

古方:艾草煮鸡蛋治疗宫寒、调理月经有奇效!
吃艾叶煮鸡蛋对宫寒引起的痛经和月经不调效果非常好;同时对胃寒、皮肤骚痒、崩漏和安胎也效果显著。
材料:
鸡蛋7个、干艾叶30克、干姜10克(药店有售)、红糖适量;
做法:
1,将鸡蛋和干艾叶洗净后,放入锅里;同时放入干姜和水;
2,将鸡蛋煮熟后取出,剥壳;
3,将剥壳后的鸡蛋再放进锅里,加入红糖,用文火继续煮15分钟;
4,将煮好的鸡蛋放入冰箱,每天吃之前,放入米饭中热透;
5,一天一个鸡蛋连吃15天;以后每周2个,坚持吃下去。
此方来源于我国古代的中医名方《艾姜汤》,是专治女性气血寒滞和腹中冷痛的古典名方,加入鸡蛋和红糖则能补血活血、扶正祛邪。
提醒:
1、如果没有手头正好没有干姜,也可以临时用生姜代替!
2、最好现做现吃,如果时间不够,每次必须要热透。
3、现在天气热,鸡蛋要买新鲜的。
我们做艾叶煮鸡蛋,还是有治疗作用的,当然最好采用药用价值更好的蕲艾叶!
《中国药物学》、《中药志》等著作注明:“药用艾叶以蕲艾为佳,蕲州即今湖北蕲春县,为李时珍故乡所在地。
中医治疗痛经验方

中医治疗痛经验方痛经很多女性都有的情况,痛经的原因有很多,因为她们身体的原因会出现很多状况下的痛经的,那么对于痛经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其实痛经的情况还是很多的,对于这类情况我们应该试试中医偏方的。
中医治疗痛经验方1、玄灵止痛汤玄胡、醋炒五灵脂、白芍各10—30克,当归、川芎、甘草各10—20克,为主方。
气滞血瘀型加柴胡、香附、桃仁各6—15克;寒凝血瘀型主方加艾叶、吴茱萸各10—15克;血热挟瘀型主方加丹皮、炒栀子、黄芩各10—20克;气血虚挟滞型主方加黄芪、党参、熟地各10—20克。
本方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4次服。
每次月经前3—5天开始服用,至经净痛止。
连服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
2、加位少腹逐瘀汤当归10克川芎6克赤勺10克延胡索10克炙没药6克炒蒲黄10克灵脂10克小茴香3克干姜3克肉桂3克益母草30克泽兰10克。
本方的主要功效为:活血去瘀,温经止痛。
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
本方水煎内服,忌食生冷。
3、甘橘调经饮干松10克蚕砂10克荔枝核12克山楂6克清橘叶6克此方主要功效:行气、舒肝,活血、调经。
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
本方宜水煎服,经前3天开始服用,每日一剂,连服5—7天。
4、归芍棱乌萸草汤当归12克白芍30克醋炒三棱、炙甘草各6克乌药、山茱萸各9克。
阴虚血滞去乌药,加生地、丹皮、沙参;阳虚寒凝加肉桂、巴戟天、红花;肝肾亏损加狗脊、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便溏加茯苓、炒白术;呕吐畏寒肢冷加吴茱萸、生姜;口苦心烦加竹茹、栀子。
于经前3日开始,每日一次水煎服,用至经净;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
其他类型痛经患者饮食其他类型的痛经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食疗,如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平素应多吃一些具有散寒化湿、温经活血作用的食物,如生姜、羊肉、狗肉、葱白、山楂等;湿热下注型痛经患者平素应多吃一些具有清热除湿、化淤止痛作用的食物,如马齿苋、丝瓜、苦瓜、红小豆、绿豆、薏米、油菜、香椿叶、莴苣、莲藕、冬瓜、芹菜等;气血虚弱型痛经患者平素应适当多吃一些具有益气养血、调经止痛作用的食物,如红薯、山药、栗子、鸡肉、牛奶、土豆、葡萄、桂圆、大枣等;肝肾不足型痛经患者平素应适当多吃一些具有补益肝肾、调经止痛作用的食物,如枸杞子、桑椹子、核桃仁、黑豆、黑米、黑芝麻等。
妇女痛经中药方剂7种

妇女痛经中药方剂7种妇女在经期经常会出现痛经的现象,这是由于子宫内膜脱落排出时,由于子宫肌肉的收缩使得子宫缺少血液供应,导致疼痛。
这个现象常常会困扰许多女性,而中药方剂就是其中一种能够缓解这种不适的方法。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7种能够缓解女性痛经的中药方剂。
1. 丹栀逍遥散:这是一种明清时期就有的方剂,相传是明朝朱权所创,处理的是因血瘀引起的经痛。
材料包括黄柏、赤芍、白芍、桂枝、丹皮,珍珠母,少许盐,丹青,甘草,砂仁等。
2. 当归散:这是以当归、川芎、生姜为主要材料的方剂,材料中还加入了土茯苓、木香和细辛,主要用于缓解宫血不畅引起的经痛。
这种方剂一般要等到月经下落的第二天才用。
3. 芍药甘草汤:这是一款古老的方剂,由千金方中引来,一般用于治疗因寒气、气血不畅引起的经痛。
材料包括白芍、甘草和桂枝。
4. 五灵脂丸:这种方剂是清代方孝孺所创,采用了防风、茯苓、川芎,香附,没药和蜈蚣等材料,主要治疗宫寒引起的经痛。
5. 乌鸡白皮方:这是一种以乌鸡、白芍、桂枝和甘草等材料为主的方剂。
主要用于缓解虚寒引起的经痛,对于痛经伴随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的患者较为适用。
6. 逍遥散:这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材料主要包括丹皮、白芍、桂枝和砂仁。
主要用于缓解因血瘀引起的经痛。
7. 防风通圣丸:这种方剂以防风、桂枝,川楝子,杏仁、当归、红花和牛膝等材料为主。
主要用于治疗因淤血、气滞引起的经痛。
总之,中药方剂是一种可以缓解女性经痛的有效方法,但是合理选用药物并且遵医嘱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适度的运动,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帮助缩短经期和缓解疼痛的有效途径。
中药土方缓解痛经的中药方剂

中药土方缓解痛经的中药方剂痛经是指月经期间或经前出现的腹部疼痛现象,常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如头痛、乏力等。
中药土方作为传统中医的疗法,被广泛应用于缓解痛经的治疗中。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土方缓解痛经的中药方剂。
方剂一:当归桂枝汤配方:当归12克,桂枝9克,川芎9克,白芍12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6枚。
制作方法:将以上药材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煎至剩下约半碗汤时,去渣取汁,分2次服用。
功效:当归桂枝汤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常用于痛经引起的腹痛、腰酸等不适症状。
方剂二:桃仁红花羊蹄甲汤配方:桃仁10克,红花6克,羊蹄甲9克,当归9克,丹参9克。
制作方法:将以上药材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煎至剩下约1碗汤时,去渣取汁,分2次服用。
功效:桃仁红花羊蹄甲汤具有活血化瘀、舒经止痛的作用,可缓解痛经引起的腹痛、头痛等不适症状。
方剂三:香附研究配方:香附9克,紫苏4.5克,川芎9克,桃仁9克,生姜3片,生姜汁适量。
制作方法:将香附、紫苏、川芎、桃仁洗净研磨成粉末,与生姜汁搅拌均匀,制成适量的颗粒状,用开水送服。
功效:香附研究具有舒经活血、理气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痛经引起的腹痛等不适症状。
方剂四:玫瑰茶配方:玫瑰花10克,红枣6枚,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玫瑰花、红枣洗净,放入锅中,加足够清水,煮沸后用小火煮约20分钟,加入适量冰糖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玫瑰茶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可缓解痛经引起的腹痛、头痛等不适症状。
方剂五:当归红枣糯米饭配方:当归15克,红枣10枚,糯米200克。
制作方法:将当归、红枣洗净,糯米淘洗干净后与当归、红枣一同加水煮熟。
功效:当归红枣糯米饭具有养血安神、调经止痛的作用,可缓解痛经引起的腹痛、乏力等不适症状。
总结:中药土方作为传统中医疗法的一部分,提供了多种缓解痛经的中药方剂选择。
其中的当归桂枝汤、桃仁红花羊蹄甲汤、香附研究等方剂,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而玫瑰茶和当归红枣糯米饭则可以通过饮食调理缓解痛经不适症状。
中医治疗痛经的偏方

中医治疗痛经的偏方当归白芍治痛经【功能主治】主治痛经。
【偏方组成】当归20克,白芍30克,赤芍、五灵脂、元胡、香附、荔枝核、怀牛膝、川芎各12克,吴茱萸、肉桂、泽兰、红花、甘草各8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
每次于月经前5天开始用药,服至月经来潮时停服。
连续服2~3个月经周期。
温经散寒汤治痛经【功能主治】温经化瘀,散寒止痛。
经前或经时小腹拧痛或抽痛,凉而沉重感,按之痛甚,得热痛减,经行量少,色黯有血块,畏寒便溏,苔白腻,脉沉紧。
【偏方组成】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2克,白术12克,紫石英20克,五灵脂12克,金玲子10克,葫芦巴6克,延胡索10克,制香附12克,小茴香6克,艾叶6克。
【用法用量】经行腹痛开始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加减】本方适宜于寒湿搏于冲任所致痛经。
如受寒重者,可加吴茱萸,桂枝之品;血瘀重者,加桃仁、红花之类。
丹参芍药汤治痛经【功能主治】蜕膜样痛经,症属寒凝胞宫、瘀阻不通,不通则痛。
【偏方组成】丹参、赤芍、乌药、香附、五灵脂、山楂、延胡索、木香、三棱、莪术各10克,吴茱萸3克,肉桂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柴胡通经汤治痛经【功能主治】主治痛经。
【偏方组成】柴胡10克,香附10克,陈皮10克,郁金10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元胡15克,小茴香6克,乌药12克,益母草15克,丹参15克,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早晚服下。
于经前5天开始服药,6剂为1疗程。
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
当归赤芍治痛经【功能主治】清热消肿,行瘀止痛。
主治痛经。
属热性者经行腹痛,往往于经行第一天腹痛甚剧,或见血块落下则痛减,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偏方组成】当归10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大生地12克,红藤30克,败酱草20克,金铃子10克,炒五灵脂12克,炙乳没各5克。
【用法用量】先将上药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
经行腹痛开始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经方治疗妇科寒冷症验案五则

经方治疗妇科寒冷症验案五则
妇科寒冷症是指因寒邪侵袭经脉,导致子宫、卵巢、阴道等部位血气不畅,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月经不调、痛经、性冷淡、不孕等。
本文将介绍五则经方治疗妇科寒冷症的验案。
防己黄芪汤
【组成】防己10克,黄芪30克,桂枝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中益气,行血散寒,治疗妇女腹冷、寒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玉屏风散
【组成】川芎18克,当归15克,白芍18克,炙甘草9克,生地黄9克,五味子9克,木香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肝益肾,调理经脉,治疗寒凝子宫、冷痛及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芍药苷丸
【组成】川芍8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丹参10克,香附10克,牡丹皮10克,鸡肉豆蔻10克,酒黄丸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丸,每次9克,一日二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活血行气,调和气血,治疗妇女痛经、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祛寒汤
【组成】肉桂10克,干姜10克,附子6克,桂枝9克,制茯苓10克,炙甘草6克,制附子4.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溫經散寒,化氣生血,治療婦科寒冷症狀和月經失調。
大黄丹
【组成】大黄9克,牡丹皮15克,川芎12克,当归6克,香附6克,川楝子6克,炙甘草6克。
【用法】加水煎服。
【功效】通利经脉,活血化瘀,对于子宫痉挛、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以上是经方治疗妇科寒冷症的五个验案,每个配方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治疗方面的优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方剂,并遵医嘱正确用药。
一张千古名方,可治痛经、不孕、月经不调,请转发给所有女性朋友

一张千古名方,可治痛经、不孕、月经不调,请转发给所有女性朋友月经似乎天生就与女性为敌,基本50%的女性都有痛经的情况,一部分女性痛经并不明显,在生理期还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还有一部分女性情况就不太乐观了,严重者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剧痛晕厥。
其实就连现在备受关注的乳腺增生、结节也跟月经不调有密切关系。
乳房胀痛再加上痛经,女性朋友们真的是太难了。
【月经不调的表现】1、月经提前且量多在《傅青主女科》说:“妇人有先期经来者,其经甚多,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是肾中水火太旺乎!”意思是说,女性提前来月经,很多人会认为是血热造成的,其实是肾中水大火旺导致的。
这里的“水”就是指身体的血,这里的“火”是指身体聚积的热量,也就是说月经量提前且量多的患者,是因为体内气血足、热量多导致的。
2、月经量提前且量少在《傅青主女科》说:“又有先期经来只一、二点者,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肾中火旺而阴水亏乎!”意思是说月经提前、量少,是由于肾中火旺,阴水亏所致。
这里的“火”是指身体的热量,而“水”是指身体的血。
3、经前腹痛经前腹痛,是年轻女性比较常见的症状。
中医认为,经前腹痛是经不通,原因是“热急而火不化导致肝气郁结”而作痛,解释一下,也就是说身体的热量堵在了下面,不能疏通而引发的疼痛。
4、经后腹痛经后腹痛也是女性比较常见的症状,中医认为,经后腹痛属于经不顺,原因是“肾水虚引起的肝气逆行”而作痛,是什么意思呢?中医认为,肾属水肝属木,正常应该是水生木,肾水滋养肝木,但是由于肾水虚,不仅不能滋肝木,还要倒抽肝木中的水供应给肾,这就叫逆行。
逆则不顺,所以作痛。
5、月经期推后在《傅青主女科》说:“妇人有经水后期而来多者,人以为血虚之病也,谁知非血乎,后期而少来者,血寒而不足,后期而多来者,血寒而有余,然血既出矣,则成不足。
” 意思是说月经推后而量少,是血寒而不足,后期而来多者,是血寒而有余,但出血后,还是不足。
寒痛经中药方

寒痛经中药方1、老丝瓜汤治痛经[配方] 千丝瓜1条。
[制用法] 将干丝瓜加水1碗煎服。
每日1次,连服3-4天。
[功效] 用治痛经。
2。
艾叶治疗痛经[配方] 炒艾叶9克。
[制用法] 加红糖,用开水煎煮数沸后温服。
[功效] 温经散寒。
治疗小腹冷痛的痛经。
3。
盐姜葱治疗痛经[配方] 食盐500克研细,生姜120克切碎,葱头1握洗净。
[制用法] 炒热熨痛处。
[功效] 散寒通经、止痛。
治疗痛经。
4。
艾叶藕节治痛经[配方] 艾叶15克,五灵脂12克,藕节15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2-3次。
[功效] 治痛经。
5。
鸡血藤茄子根治痛经[配方] 鸡血藤30克,茄子根15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 治病经。
6。
荔枝核茄子根香附治疗痛经[配方] 荔枝核、香附、黄酒各30克。
[制用法] 将荔枝核、香附研成细末,混合装入瓷瓶密封保存,每到痛经发生之前1天开始服用,每次服6克,以黄酒适量调服, 1日3次。
[功效] 行气通经。
适用于以气滞为主的实症痛经。
7。
玫瑰花治疗痛经[配方] 初开玫瑰花蕊50克。
[制用法] 去蒂,洗净,加清水500毫升,煎取浓汁,去渣后加入红糖,熬制成膏。
每日服2~3次,每次1—2匙,用温开水送服。
[功效] 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
8。
益母草苎麻根治痛经[配方] 益母草、苎麻根各100克。
[制用法] 洗净切碎,加黄酒少许炒热,敷于小腹部,1日2次。
[功效] 治痛经。
9。
肉桂小茴香治痛经[配方] 肉桂、吴茱萸各10克,小茴香20克。
[制用法] 共研细末,加白酒适量炒热,用布包好,敷脐部,冷后再炒再敷。
[功效] 治痛经。
10。
白芷青盐治痛经[配方] 白芷10克,五灵脂6克,青盐100克。
[制用法] 共炒热用布包好,敷于小腹部,1日2次。
[功效] 治痛经。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一个治疗痛经的中药方

一个治疗痛经的中药方
背景
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问题,给女性带来不适和困扰。
中药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可以提供一些帮助缓解痛经的中药方。
中药方
以下是一个治疗痛经的中药方,包括了一些常用的中草药:
1. 当归(10克):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2. 川芎(10克):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3. 白芍(10克):滋补肝血、舒经止痛。
4. 熟地(10克):滋阴补血、调经止痛。
5. 巴戟天(10克):益气补肾、调经止痛。
6. 丹参(10克):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7. 红花(5克):行气活血、调经止痛。
使用方法
1. 将以上中药材加入适量清水中,煎煮至水量减少一半。
2. 煎煮结束后,去除渣滓,将药水分为两次服用。
3. 每日服用一次,连续使用一个月。
> 注意:在使用中药方治疗痛经之前,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的
指导。
患有特定疾病或对某些药物过敏的人应谨慎使用中药。
结论
中药方可以作为缓解痛经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然而,每个人
的身体状况和对中药的耐受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使用中药方之前,请先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并遵循其指导。
老中医秘方 宫寒痛经一个古方全部搞定

老中医秘方宫寒痛经一个古方全部搞定
痛经是女性常见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不育和其他妇科问题。
古代人对于痛经和宫寒有着自己的方法。
临床上常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痛经。
根据寒凝部位不同,病症也有所不同。
当归四逆汤的适应证是血虚寒凝,常见于经期腹部冷痛、手足冰冷、头痛等症状。
当归四逆汤的组成包括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生姜和吴茱萸。
加党参能够增强脾土运化功能,促进生成气血来解决血虚的问题。
穴位按摩也可以缓解女性痛经,如太冲穴、三阴交穴和血海穴。
但需要注意,如果是湿热型的痛经,则不宜使用当归四逆汤。
位置在小腿内侧的穴位是在足内踝尖上方三寸,紧贴着胫骨内侧缘后方。
另外,在大腿内侧,髌骨底部内侧端上方两寸处,是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四寸左右,正中线两侧各三寸的位置。
按摩时,用食指和中指双手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慢揉动,以感到酸胀为宜。
在经期饮食方面,寒性月经病患者应该避免饮用以下六种饮料,以免加重痛经。
此外,女性在特殊时期也要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以免成为疾病的俘虏,不断往医院跑。
酒应该适量饮用,女性在经期更应该注意控制饮酒量。
如果经常饮酒,不仅会加重痛经,还可能导致月经不调等问题。
因此,女性应该谨慎对待饮酒问题。
中药缓解痛经的好方案

中药缓解痛经的好方案痛经是指月经期间或经前出现的腹痛及不适感,给女性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传统中医药学认为,痛经是由于气血不调、经络阻滞等原因引起的。
中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缓解痛经的治疗中。
下面将介绍几种中药缓解痛经的好方案。
1. 当归羊膏汤当归羊膏汤是一种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淤的方剂。
主要成分包括当归、白芍、桃仁和羊膏等药材。
这些药材有助于舒缓经脉痉挛、解除经血淤滞的症状,从而缓解痛经。
2. 川芎茯苓丸川芎茯苓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由川芎、茯苓、白芍和香附等组成。
川芎茯苓丸具有活血、化瘀、调经的作用。
其中,川芎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茯苓有舒张经脉的作用,白芍和香附能够缓解痛经的症状。
3. 红花红花是一种具有活血散淤的草药,被广泛应用于痛经的治疗中。
它可以改善子宫血液循环,舒缓痉挛的子宫肌肉,减轻疼痛的程度。
可以将红花煮水喝,也可以通过泡脚的方式使用红花。
4. 益母草益母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认为是调经的圣药。
它可以活血化淤、调节内分泌系统,缓解痛经症状。
将益母草泡水喝,可以缓解经痛,改善月经不调等问题。
5. 当归川芎糖水将当归、川芎和红糖煮水喝,可以起到温经散寒、活血化淤的作用。
此外,红糖中的糖分可以增加体内能量,缓解症状,使人感到舒适。
综上所述,中药缓解痛经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对于女性而言,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方案,缓解痛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质不同,因此在选择中药方案之前,最好咨询中医医师,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此外,还应注意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预防痛经的发生。
希望以上介绍的中药方案能够为广大女性朋友带来一些帮助,让她们在经期能够更加舒适度过。
治疗痛经的中药偏方

治疗痛经的中药偏方1、益母草治痛经偏方①玄胡益母草煮鸡蛋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鸡蛋2个。
将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鸡蛋熟后去壳,再放回锅中煮20分钟左右即可饮汤,吃鸡蛋。
具有通经、止痛经、补血、悦色、润肤美容功效。
②益母草香附汤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鸡肉250克,葱白5根。
将葱白拍烂,与鸡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
饮汤,食鸡肉。
适用于痛经,并能光艳皮肤。
2、山楂治痛经偏方①山楂酒山楂干30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
将山楂干洗净,去核,切碎,装入带塞的大瓶中,加入白酒,塞紧瓶口,浸泡7~10日后饮用。
每次15毫升。
浸泡期间每日摇荡1~2次。
有健脾、通经功效。
适用于妇女痛经症,并可促进身材和皮肤健美。
②山楂葵子红糖汤山楂、葵花子仁各50克,红糖100克。
以上用料一齐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同煎或炖,去渣取汤。
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胃,和血悦色功效。
适用于气血两虚型痛经症。
此汤宜在月经来潮前3~5日饮用,止痛、美容效果更佳。
③山楂桂枝红糖汤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50克。
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
具有温经通脉,化瘀止痛功效。
适用于妇女寒性痛经症及面色无华者。
3、姜治痛经偏方①姜艾薏苡仁粥干姜、艾叶各10克,薏苡仁30克。
将前两味水煎取汁,将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药汁同煮至熟。
具有温经、化瘀、散寒、除湿及润肤功效。
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②姜枣红糖水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
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红糖煎。
喝汤,吃大枣。
具有温经散寒功效。
适用于寒性痛经及黄褐斑。
1.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
PGF2α含量升高时造成痛经的主要原因。
PGF2α含量高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
2.血管加压素、内源性缩宫素以及β-内啡肽等物质的增加。
3.精神、神经因素。
痛经在女性中是常见的症状,部分有原发性痛经的少女长大后特别是婚后生育过后,痛经自然会缓解或消失,可不必治疗,个别情况除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老中医秘方宫寒痛经一个古方全部搞定
导语:对于痛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女性常见的问题,痛经严重的话,可是会引起不育的,而很多妇科问题也都是痛经引起的,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
对于痛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女性常见的问题,痛经严重的话,可是会引起不育的,而很多妇科问题也都是痛经引起的,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
那么古人痛经、宫寒是怎么办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病,而且人数也非常的多,大家平时都拿它怎么办的呢,怎样才能够有效的缓解痛经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有报道显示1/3以上的乳腺增生是由痛经引起,半数以上的子宫炎症与痛经有关,不孕症中伴有痛经者占56%,并发现痛经消除后即能怀孕,所以痛经如不及时治疗可引发多种疾病。
临床常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痛经。
《伤寒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
“手足厥寒”提示身体远端供血不足,“血是有形的气”,末梢循环无血可供,手足就会冰冷,很多女孩就因为手冰凉,被戏称为“鬼手”;“脉细欲绝”则提示血管收缩,血管因为血寒而收缩变细,甚至摸不到。
仲景先师仅用八个字就告诉我们当归四逆汤的适应证是血虚寒凝。
根据寒凝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病症。
今天主要谈谈寒性痛经,临床见到经期腹部冷痛,喜欢抱个热水袋,手足冰冷甚至头痛,我常形容这种患者是“五心厥冷”,就是手足心加脑门心冰凉,就可使用本方。
组成:当归12克,桂枝9克,芍药9克,细辛3克,甘草6,通草6,大枣8枚,痛经多年的加生姜15克,吴茱萸3克。
在使用过程中,我常加入党参15克来补益中气。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